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麼好的心得體會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歌德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讀書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它不僅使人知識廣博、學富五車,更重要的是它能陶冶人的品德和情操,而從小培養孩子讀書閱讀的習慣尤爲重要,那麼我們是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習慣呢?

首先,是家長對孩子的主動閱讀。我們家劉子正在呀呀學語時,我就依她的年齡段買書。《嬰兒畫報》、《幼兒畫報》、幼兒智力世界》那是每天必讀必看的。這些書,圖文並茂,內容豐富有趣,情節發展符合兒童想象和思維特點。也許孩子聽不懂,只是被色彩鮮豔的畫面吸引而已。但是,貴在堅持、持之以恆,孩子的語言和理解能力卻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就像爲一棵小樹苗澆水,它不會馬上長出葉子,但是它的根在靜靜地吸收生長。孩子的整個幼兒時期,我們幾乎是天天陪着孩子讀書,《唐詩三百首》、《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安徒生童話》包括繪圖版的中國經典名著等。主動與孩子一起閱讀,這既是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感情滋潤的過程,是一道分享快樂的美味大餐,何樂而不爲?事實證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學習進步,得益於主動閱讀,主動地讀書。

第二,從識字開始,帶動孩子的閱讀學習。要閱讀,必先識字。在孩子兩三歲時,我們只是買來許多識字卡,讓孩子去看去認去讀。後來,孩子的爸爸買了一個點讀機,兒歌、詩歌、故事、圖片等等,包羅萬象、內容衆多。孩子拿着點讀筆,聽着聲情並茂的發音,一下子產生了興趣。每天一放學主動去拿着點讀筆,聚精會神地跟着學跟着念。在這期間,孩子認識了大量的字,這爲她的閱讀奠定了基礎。每逢節假日,我們一家三口或去書店,或去超市,靜靜地看一會兒書,讓孩子把認識到的字再回歸再現到實際生活中去,從而加深提高孩子識字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識字的興趣越來越濃了,閱讀的興趣也慢慢提高了。

第三,言傳身教,營造良好的閱讀環繞和氛圍,培養孩子的讀書習慣,就要爲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溫暖和快樂的閱讀環境和閱讀氛圍。父母首先要對閱讀產生興趣,簡單地說,父母要帶頭看書,才能潛移默化影響孩子。在充滿書香的家中,孩子感覺到的也只有把書作爲好朋友,天天看天天讀了。

總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更離不開老師和學校。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讓孩子成爲祖國的人才,從小多讀書,讀好書,長大才能成爲有用之才。隨筆而已,和老師家長共同學習。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2

作爲家長,我很慶幸孩子就讀了一所有濃郁書香氛圍的好學校,感謝學校爲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所營造的良好氛圍,感謝學校全體老師,特別是班主任老師爲培養孩子閱讀習慣養成而付出的艱辛努力。學校開通的家校互動平臺給我們提供了交流的機會,我也藉此機會和大家交流一下在培養孩子閱讀和習慣培養過程中的幾點個人體會。

一.家長要以平實心態對待孩子閱讀

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對待孩子閱讀習慣培養,也是逼不得的。以平實心態對待孩子閱讀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以平實心態對待孩子閱讀的書籍。培養孩子閱讀,家長不能有功利思想,只讓孩子閱讀一些與考試、與日常學習密切相關的書籍,閱讀與學習無關或關係不大的書就認爲無用。培養閱讀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在孩子的平時教育中,我非常鼓勵他看感興趣的書,童話、漫畫、科普、歷史、地理、天文、動植物以至於名著等,孩子幾乎都看過,尤其是一些科學探祕或動植物方面的書籍。我也知道,許多書不是他的年齡可以理解的,但只要他有興趣看,我就不加干涉,我總認爲不同的年齡有不同的視角,孩子的眼睛也許看到的是我們看不到的更精彩世界。平實心態閱讀的另一方面是以平實心態看待孩子閱讀後的效果。閱讀是件有趣的事,除了有趣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恰是這種“沒有任何其它目的”,才能讓孩子喜愛這項活動。閱讀的功能在於“薰陶”而不是“搬運”。教育孩子全在細節中,每個看似微小的細節,對孩子的影響都可能是巨大的。有時候咱們的孩子讀書,讀過就沒有留下印象,我們做家長的也不要非逼孩子要講述給我們或者寫出感想,只要孩子讀過,即使他沒記住多少東西,但終究會在他腦子留有影響,就如雁過留聲一樣,閱讀多了,自然會厚積而薄發。

二.閱讀方式、地點不拘一格

與孩子一起閱讀的方式很多,在我和孩子的共同閱讀中,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剛入一年級時,一般是我和他共同閱讀同一本書,到下學期,已改爲我們各自看自己的書。上了初中,是他自己選書,自己閱讀,當有問題時才和我們交流。閱讀的時間不固定,有時是在飯後、睡覺前、作業做完後,只要是空閒時間,孩子會隨手拿起他感興趣的書讀。地點更不固定,或在沙發上、牀上、餐桌旁都有可能成爲孩子看書的地方。我也曾經試圖規範過,但發現孩子的閱讀興趣會隨之消失,本來閱讀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我也便讓他隨意而讀,孩子也一直對讀書抱有興趣。但是,最好還是引導孩子在書桌旁以正確的姿勢閱讀。

三.不過分滿足孩子的購書要求

孩子的買書慾望一直非常強烈,剛開始我也幾乎全部滿足,不到一年時間,爲他買了一堆本,內容也涵蓋了漫畫、小說、童話、科普、名著等等。我認爲他該會認真閱讀了,但最後發現他的興趣僅在於買而不在於讀,不知在座的家長是否與我有相同的感受,孩子對買過的書的興趣減少了很多,大多數書都在書架上睡大覺。我嘗試改變方式,週六或週日,有空閒的時候,尤其是暑假,我會常帶孩子到新華書店看書,我發現孩子在書店看書比在家看書投入很多,慢慢的我也悟出了道理,可能的話,我們家長可以儘量給孩子租書看或借書看。這也應了一句古話“書非借不能讀也”。

四.閱讀氛圍須全家共建,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生活的很大部分時間在家庭,營造家庭的閱讀氛圍對孩子至關重要,可以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孩子的閱讀習慣的培養,家庭一定要有一個統一的理念、統一的態度,與孩子共同閱讀時,指向的不僅僅是爸爸、媽媽,更有背後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等的大家庭成員,需要大家一起共同營造一個閱讀氛圍。當我們對閱讀產生濃厚興趣時,孩子對閱讀也會產生興趣,每天抽出時間共同閱讀,慢慢的,閱讀不僅僅是孩子的事,更是我們大家的事。大家都在閱讀,孩子自然就會感覺閱讀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五.掌握好的閱讀方法。

根據不同的文章,採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引導孩子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對於喜歡的讀物,儘量選擇精讀。一句一句地去讀、去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讀。對於有意義但不太喜歡的書,可以選擇略讀,速度較快,意在瞭解大概內容;對於信息性的讀物,則可以選擇瀏覽,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理解的來讀,儘量節省時間以提高閱讀量。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進行,一般內容略讀或瀏覽,精彩的部分精讀。

六、要養成“愛思考”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的名言精闢地道出了學與思的辯證關係。一個人勤于思考,才能不斷髮現問題。能不斷髮現問題,不斷提出問題,是一種十分寶貴的學習潛質。學生一旦養成了愛思考的習慣,他的學習成績就一定會不斷提高。著名學者李公僕讀書講究三法:一是讀活書(即多讀那些有生命的經典,或者多讀那些充滿時代氣息的書);二是活讀書(即讀書要多動腦筋思考);三是讀書活(讀書要聯繫實際,學以致用)。我想這對讀書的人會起到很好的借鑑作用。

中國現代女作家冰心說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這說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能使人受益匪淺。近一年來,在泰安六中書香教育的侵潤下,通過和孩子的共同閱讀,我懂得了作爲一位家長所應擁有的心態:平和、不功利。只有家長心態平和,孩子才能平和不衝動;只有家長堅韌,孩子才能不畏艱險;只有家長上進,孩子才能努力要強;只有家長自律,孩子才能律己自控;只有家庭溢滿書香,孩子才能自如的沐浴書海。真心的希望:學校、老師、家長三位一體,共同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希望泰安六中的書香特色教育碩果累累,更祝願從泰安六中走出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成、儒雅一生。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3

一、培養讀書的氛圍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孩子愛看書,家長必須愛看書,如果家長平時很少看書,要求孩子看書的話也是蒼白無力的,家長愛讀書的行爲會潛移默化地傳給孩子,所以給孩子創造讀書的氛圍很重要。

二、爭取堅持每天與孩子一起讀書

與學校開展的“閱讀存摺”活動有效結合,營造家庭閱讀氛圍,比如每天晚上八點到九點是家庭閱讀時間段,這個時間不看電視、不打電話、不說話,只有閱讀;給孩子讀書,孩子從中獲得的,常常並不只是學習技巧,還可以讓孩子學會分享與參與,它使家庭充滿親情。讓孩子時刻感受到家長的關愛。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讀書,會增加很多和孩子聊天的話題。在和孩子討論書中的內容的同時,受益的不止是孩子,進步是共同的。讓讀書成爲生活的一部分,孩子會逐漸養成期待看書的好習慣。

三、用耐心培養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好了,需要時間的積累,需要不斷去激勵孩子。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每幅圖要讓孩子多看幾遍,一個故事可以多講幾遍。要有意識地與孩子交流閱讀心得。

四、利用週末,帶孩子到圖書館閱讀書籍及借閱書籍。

在圖書館閱讀,孩子可以感受和享用另一種讀書環境,有助於培養他的讀書興趣和借閱到自己喜歡讀的書。

五、鼓勵孩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閱讀活動

通過參加活動增強孩子的讀書動力,經過努力孩子取得了東營市“讀一本好書”徵文低年級組一等獎及學校評選的“書香小碩士”的成績。

這是我們家培養孩子讀書方面的一點點體會,相信有這個願望,並用心了,孩子一定會愛上這項有益的活動的。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4

猶太人在孩子出生後,第一件事是讓孩子舔食《聖經》上的蜂蜜,目的是讓孩子留下讀書會獲得甜蜜的感覺。時代在進步,重視孩子讀書的家長越來越多,讀書在開闊眼界,提升思維,育養品質等方面的重要性愈來愈受到教育者的重視。可是,培養孩子讀書時,我們容易犯四個錯誤。

【錯誤一】只有識字的孩子才能讀書。去朋友家竄門,發現孩子一集接一集看電視。我建議家長引導孩子讀讀書,朋友奇怪地問:“他連一個字都不認識,咋讀書?”

朋友錯誤地理解了“書”,認爲只有文字書寫的纔是書。當代社會出版業十分發達,隨便到哪個書店轉一圈,都有適合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閱讀的書目,比如學齡前的孩子,就有圖片類書籍,上面有各種色彩、圖形、動物、植物、汽車、名勝古蹟如金字塔長城等。畫面優美,紙質堅韌,有的甚至圖文並茂。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最佳年齡是12歲以前,因此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越早越好。

有一位哲學家詢問自己的弟子:“如何根除一塊空地上的雜草?”經過長時間的討論,找到的最好辦法是“給空地種上莊稼”。早早讓孩子接觸紙質書籍,就是用書籍去佔領孩子的大腦,否則,電視、電子遊戲等電子產品就會成爲孩子的精神支柱。一旦產生依賴,再去矯正就難了。

【錯誤二】讀書一定要摘錄好詞好句,爲寫作文服務。閱讀分精讀和泛讀,我主張精讀泛讀相結合。精讀就要求摘錄書籍裏面的經典語句,寫讀後感等,而泛讀則追求速度和廣度,把讀書的面鋪開,以開闊孩子的視野,提升孩子的精神境界爲主。

在孩子小時候應以泛讀爲主,儘量少給孩子設置閱讀任務,讓孩子自由自在地讀。他徜徉在書的海洋裏,充分感受到閱讀的愉悅,就是最大的成功。

有一位家長抱怨孩子讀書草草了事,不摘錄,也不寫讀後感,對寫作能力的提升一點作用沒有。我笑着問:“您喜歡打麻將嗎?”家長羞赧地承認喜歡。我問:“如果你每次打麻將結束後,都要讓你寫一篇打後感,而且規定字數,限定時間,你還打嗎?”家長連連搖頭表示:“死都不打!”

培養閱讀興趣至關重要,拋開一切功利,先讓孩子讀起來,對紙質書籍產生依賴感、親切感,然後逐步引向精讀。

【錯誤三】讀書一定要讀經典著作。閱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閱讀經典前可以有一些鋪墊。伊建莉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裏,介紹她引導女兒圓圓讀書的過程,非常值得借鑑。

“我女兒圓圓最早讀的長篇小說是金庸的武俠小說。我之所以當時建議她讀金庸的書,是因爲金庸的小說懸念重重,情節有趣,能吸引人讀下去;而且他的文字非常規範,筆法老練,讀來感覺通俗流暢;裏面充滿愛恨分明的情感,符合兒童的審美心理;有一些愛情描寫,但都有着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和乾淨。”當然,伊老師引導的方法十分巧妙,開始是媽媽先讀後講給孩子聽,然後藉口忙讓孩子自己讀。圓圓二年級,不到半年時間,把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全讀完了。後來在電視劇《還珠閣閣》熱播時,又引導孩子讀完《還珠閣閣1》和《還珠閣閣2》。

每個年齡段都有適合的讀物,每個年齡段都應該選擇適合的讀物。如果讓初中的孩子讀《安徒生童話選》《童話大王》等,孩子會興味索然;而如果小學低年級就讓孩子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娜·卡列尼娜》,孩子會望而生畏。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經多年研究,總結出一個初中生和高中生閱讀書目。這是非常優秀的研究成果,是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視野開闊,兼顧古今中外和文史哲理。我們不妨加以借鑑。

當然,這些認知規律符合大多數人的,是相對的。我們每年都會遇到一些非常喜歡學習理科而幾乎與文科絕緣的學生,我們戲稱爲“理科男(女)”。針對這些“理科男(女)”,我採取投其所好的方法加以引導。比如我觀察這個孩子喜歡打籃球,就給他推薦《飛人喬丹》《科比傳》《姚明傳》等;如果他喜歡圍棋,就推薦一些圍棋的相關書籍,如《小林光一傳》《陳祖德傳》等。當然,沉迷化學的學生,讀《居里夫人傳》就容易一些,喜歡搗鼓電子產品的學生,讀《喬布斯傳》就少很多心理隔膜。

針對這些“理科男(女)”,讀一些《故事會》或名著的簡寫本等,做個鋪墊,也許是不錯的選擇。等孩子的閱讀能力和審美趣味上升了一個層次後,再引導孩子讀更高深更難一些的書籍。

【錯誤四】把書買回來,孩子就會讀書。在家訪的過程中,我見到很多家庭都有一個不小的書架,這是好事;但遺憾的是架裏的書都是成本大套,如《四書五經》《曾國藩家書》等,裝幀精美,包裝完好。我看了後問:“你們讀了沒?”家長總是抱怨說:“給孩子買回來,他連拆都不拆!”

書只有在閱讀的時候纔有生命,我笑稱這些書是“死書”。營造書香家庭,是引導孩子讀書的最好辦法,但“書香”是讀書時散發出的溫馨的氣氛,不是把書擺在哪裏就擁有了“書香”。列夫·托爾斯泰在家裏建造了一個巨大的書桌,每添加一個孩子,就擴大一份,每天晚上到了固定時間,托爾斯泰就和孩子一起埋首燈下,沉浸在書香世界。

家長讀書,自然會給孩子推薦適合的書。在郭敬明、韓寒流行的時候,很多家長几乎到了談虎色變的程度,其實家長只要讀一讀郭敬明的《幻城》、韓寒的《三重門》,就不會如此緊張,因爲這些書貼近學生生活,也有值得孩子一讀的地方。當然,這些書距離文學經典如《簡愛》《靜靜的頓河》等著作還相距甚遠,但作爲入門書籍,未嘗不可。

我在20xx年9月至20xx年5月的9個月時間裏讀了26本書,最樸實的願望是讀一讀學生推薦的書,看看他們讀的書到底合適不合適。我還打算讀一讀日本東野圭吾的書,因爲閱讀的孩子們比較多。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大量閱讀之後,孩子的審美品味上升,閱讀能力提升,他自然而然會提升自己的閱讀趣味。

一羣孩子在一起炫耀自己的媽媽。第一個孩子說:“我的媽媽好,她給買好多好多好吃的!”第二孩子非常不服氣,說:“我的媽媽更好,她給我買很多很多玩具!”第三孩子慢條斯理地說:“我的媽媽最好,她每天晚上給我讀故事!”所有的孩子都不吭聲了。

願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如此炫耀自己的父母!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5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本書是我上學期針對我班孩子的情況,爲家長會做準備而閱讀的一本書籍。這本書的作者是武鵬程。該書通過108件事,用“圖解”的方式闡述核心的家庭教育理念,閱讀時圖文並茂,閱讀過程輕鬆快樂。

在閱讀過程中,我抱着學習和思考的態度。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都把寶貝當成溫室的花朵,用手捧着,用心曖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獨立性差,責任意識弱。而在學校是一個集體的生活,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那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呢?通過閱讀《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本書,我總結了以下幾點:

第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學期,部分家長跟我反應,孩子自己不能獨立完成功課,表現爲做功課拖拉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在8歲以前是培養習慣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一生。爲什麼很多孩子在一二年級成績都很好,而到了四五年級後成績就有下滑和變差的現象呢?道理很簡單,其實是孩子在一二年級的“高分”掩蓋了孩子實際能力和學習習慣方面的不足。所以我提倡我們班的家長在孩子做功課時不要全程陪伴,讓孩子養成功課依賴性,對於低學段的孩子來說,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比所謂的成績好更重要。

第二,自己睡覺,鍛鍊孩子獨自在家的能力。小孩子對於自己一個人在家都有些懼怕,但這是一個鍛鍊獨立性和膽量的最好實踐。家長們可以把孩子獨自留在家中一小時,兩小時,以後時間慢慢延長,這需要一個循序漸近的過程,一旦孩子們適應,這對於他們的心理將是一次質的飛躍。這樣,孩子送來學校日寄,周寄就不會有情緒上的大波動了。

第三,要讓孩子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學習之餘應該做點什麼,要有自己的計劃。這個學期,我們班的孩子都養成了在學校完成作業的習慣,而他們回家之後都喜歡看動畫片和玩電腦遊戲,家長們反應之後,我給家長的提議是,讓孩子自己給自己安排任務,任務的種類可以豐富點,如看書,閱讀,講故事,做算術題,玩拼圖等,讓孩子學會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合理計劃,合理安排,這樣對於孩子以後個人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

第四,給孩子獨立承受挫折,承擔責任的機會。現在的孩子在遇到困難時總是想到父母會幫助他解決一切問題,如果父母這們做了,結果是孩子不能承擔挫折,這對於孩子以後的發展是百害無一利的。簡單地說,父母不能代替孩子以後的生活,那麼就應該考慮到培養他的生活能力,而生活能力是日常生活中面對挫折和失敗慢慢積累的。當然,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也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常常聽到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不聽說,每次跟孩子說話時,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我想教育最開始的目標是我們的孩子怎麼做人,做事要先學做人,做一個有責任感的人。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很重要的,獨立性差的孩子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後果,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點:不感激,不控制,不珍惜,不負責,不達理,不能幹。總而言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就是培養孩子的心態,心態決定一切。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6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這本書一共有12講,這12講裏面分別講了: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良好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多元智能與人人成功;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愛學是萬善之源;如何教孩子學會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科學爲安、強壯爲康;指導孩子用好媒介;學會消費是孩子的必修課;兩代人互相學習共同成長;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 。

其中讓我最受益的是第二講,裏面有講到"什麼是習慣?習慣的重要性;習慣培養的重點與指標;怎樣培養良好的習慣?怎樣矯正不良的習慣?在快樂的實驗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繼承中華民族重視習慣養成的優良傳統"。對呀,習慣不同,就是素質不同,用父母的好習慣影響孩子!和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終生受益!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教師就更加不用說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習慣,父母的最大優勢也是培養孩子的習慣。若你不去培養孩子的習慣,實際上你也影響了孩子的習慣,因爲你有什麼習慣就很容易傳給孩子什麼習慣。從小慢慢培養孩子對於媒介的抵抗和誘惑,你只能引導孩子掌握一些科學的知識,慢慢的他就有了一種抵抗力。只有增強他的抵抗力和他的這種成功感,幸福感,纔是最重要的。

孩子在小學階段養成愛讀書的習慣,那可叫終身受益,一個人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他纔會一生都不感到寂寞,他還會是一個不斷提升自己,不斷成長的人!反之,他就是一個很容易寂寞,很容易煩躁的人,是一個眼界不寬的人。有個孩子在讀書筆記中有一句話:我們傢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書, 那麼怎麼讀書呢?書中講到有六法:第一就是循序漸進;"有序而不可亂也,要有計劃,不要急於求成。第二就是熟讀精思。第三要反覆品味。第四要切己體察,身體力行。第五是着緊用力,潛心攻讀。第六點是持之以恆。另外,孩子在小學時候特別適合什麼讀書方法呢?就是讓孩子朗讀,這對孩子是一個極好的訓練。

"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缺點!要了解孩子的特點,不要冤枉孩子,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我們幫助他們解除心理上的壓抑,恢復他們正常的思維能力。給他們建議,分享他們的快樂!"書中說得對:教育的真諦是發現兒童和解放兒童!讓孩子身心快樂自由的成長!在這裏還要說明一點:其實孩子一定要給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和孩子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我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要光抱怨調皮孩子多麼麻煩!多讓人傷心!作爲小學教師應該幫助和引導孩子們養成許多良好的習慣!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句話真是說得很對!因此,防治兒童的不良行爲習慣,越早越好!從兒童時期,就需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和高度重視。書中強調得對: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有研究表明,很少在家裏吃飯的孩子,出現的心理障礙多,那些經常在家裏吃飯的孩子情緒穩定心理健康。因爲在家裏吃飯吃的是親情!孩子在家裏,爸爸媽媽在家裏做飯,孩子在屋裏寫作業,他會心理上感到很安定。整本書讀完了,用第240頁的最後一段話來總結和概括:

一個家庭如果不重視習慣的養成,就談不上家庭教育;同樣地,一個小學、一箇中學,如果不重視習慣的養成,就談不上教育教學。所以說:讓我們來很好地讀懂"孩子"這本書。我們如果是做一個明智的父母就要不斷的學習,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們會越來越發現,孩子在很多方面可以成爲我們的老師,我們會因爲孩子的成長而快樂!

此書取名爲《習慣決定孩子命運》不只是針對書的內容,也向各位父母和老師說明了一個真理:你如果養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

讀了孫雲曉的文章《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收穫頗多。在今天在家長眼裏孩子就是寶貝、就是一切,幾乎所有的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龍成鳳”。爲此父母歷盡心血,百般寵愛,可謂是“呼風喚雨”。然而,孩子想的是什麼?學到的又是什麼?

孫曉雲文中講到:真正的教育應該是以人格培養爲核心的教育。兒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爲八個字:發展兒童,解放兒童。在這裏還要說明一點:其實孩子一定要給一些自由支配的時間,和孩子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提醒自己工作中,不要光抱怨調皮孩子多麼麻煩!多讓人傷心!作爲教師應該幫助和引導孩子們養成許多良好的習慣!習慣決定孩子的一生,這句話真是說得很對!因此,防治孩子的不良行爲習慣,越早越好!從幼兒早期,就需要引起家長和老師的注意和高度重視。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而決定孩子習慣養成的,則是每一位父母。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是不容忽視的。只有父母行得端,做得正,纔有助於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孩子的行爲舉止大多是模仿來的,染於青則膏,染於黃則黃。教育家洛克說:“務必接受一個毋庸置疑的真理,無論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訓,無論給孩子什麼樣聰明而文雅的訓練,對他們的行爲能發生最大影響的很顯然是他周圍的同夥,是他看護人的行爲榜樣”。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只注重知識教育而忽視培養孩子良好習慣,只注重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識,而不管孩子是否養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等。真正的教育是爲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創設一定的條件。孩子都是自己的好,父母要學會不與人家比孩子,不替孩子承擔一切後果,給孩子感受失敗的機會,爲孩子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學會理解和尊重孩子,寬容孩子的不足,聆聽孩子的心聲,學會賞識和讚美孩子,與孩子一起分享好習慣帶來的經驗。

習慣的培養存在“關鍵期”,兒童時期,青少年時期,都是培養好習慣的最佳時期。毫無疑問,兒童時期更是行爲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也是關鍵時期。教育家指出:“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因此,每一位父母和老師,都應當像勤勞而智慧的農民那樣,搶在春天裏播種:播下良好習慣的種子,收穫健康人格的果實。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哪怕是一個年齡很小的孩子,人們也可以從他身上看到未來推銷員、醫生、律師或政府高官的影子;哪怕只是一句話,人們也能夠從中分辨出細微的主觀思維模式以及特定的行爲方式。而這些都表明,就像衣袖上會出現褶子一樣,人們總有一天逃不過某種命運。我們的性格就像塑料,一旦被塑造成形就很難改變。

孩子在自身習慣養成的過程中,受到了諸多外界因素的影響。主要影響習慣養成的是家庭、學校、同伴羣體、大衆傳播媒介這四種環境或因素。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

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養其健康人格,而健康人格必須從培養良好習慣開始,良好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六大步驟:第一,要認識習慣的重要性,我們可以通過講故事、讓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種方式來進行,是他們切身感受到習慣的重要性;第二,與孩子一起討論制定行爲規範;第三,進行榜樣教育;第四,要持久的訓練,行爲習慣一定要訓練;第五,要及時評估,要表揚,用各種方式表揚、引導;第六,要形成良好的集體風氣。把每個步驟都做細化,良好習慣就養成了。

可見,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讓兒童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通過日積月累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培養習慣應該從點滴生活小事做起。父母一定要成爲孩子的好榜樣,從點滴生活小事做起,讓孩子的好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培養起來。

古今中外,人人渴望成功,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更是一代又一代父母的夢想。可是,當許多人實現了追求的目標時,卻痛苦地發現,這成功早已吞噬了自己的幸福。這本書給我的啓示就是:成功固然離不開適當的外在形式,但更取決於內心的實質感受。也可以說,成功的真正內涵是幸福。幸福即成功,而和諧即幸福。每一個成功的家庭與學校必定會有一個顯著特徵,親子之間、師生之間、同伴之間平等和諧,兩代人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共同成長。

正如書中所說的,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而健康的人格必須從培養良好習慣開始。人的一生都是養成良好習慣、改正不良習慣的過程,但是,3~12歲是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和最佳期。所以,“成功計劃”就是良好習慣的培養計劃,教子成功之路就是培養良好習慣之路。可是怎樣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本書以現代教育的專業理論結合生活中孩子的實際問題非常生動地闡述了培養孩子應注意的問題,指出許多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容易出現的錯誤理念和方法,看過這本書後,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做一個懂教育的合格的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多麼重要!

我希望更多的父母、教師都能看看這本書,從中學習一些教育理念和方法,正所謂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我們行動起來,提高自己,爲孩子的幸福未來努力吧!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7

我借閱了《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這本書,通過閱讀這本書,是我明白“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這句話怎麼強調都不足爲過。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培養健康人格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從培養行爲習慣做起。我們抓住行爲習慣培養這個根本,就抓住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一條途徑,這就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任務。家庭是培養習慣的學校,父母是培養習慣的老師,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依據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以及長達10年的教育部習慣養成課題研究基礎上,從多元智能、心理健康的標準和健康人格的角度出發,強調“發現兒童,解放兒童,發展兒童”,主張在習慣培養上第一原則是尊重兒童,提醒家長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成缺點。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掉壞習慣用減法。

教育的前提是瞭解孩子,好的親子關係勝過任何嚴厲說教。在習慣培養過程中,家長不僅僅是爲了教育孩子,更重要的是家長要獲得孩子的信任,發現孩子的潛能,讓孩子愛學、會交往、懂規則,從而塑造健康人格,爲其一生的發展和命運打好健康快樂的基石。

所謂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很多的孩子。一個壞習慣可能使人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可能使人走向成功。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這本書每一章都有“教你一招”,全書家長提供12種妙招,採用6個步驟,培養出孩子愛學習、懂尊重、富愛心、能負責、會自理的五個好習慣。

而以下六步,就是培養好習慣的具體方法:

習慣培養的第一步:提高認識,或者說,引導孩子對養成某個習慣產生興趣、認同和信心。

習慣培養的第二步:明確行爲規範,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的具體標準清清楚楚。

習慣培養的第三步:適時進行榜樣教育,讓孩子對養成某個良好習慣產生親切而嚮往的感情。

習慣培養的第四步:堅持不懈的行爲訓練,讓孩子由被動到主動再到自動,養成某個良好習慣。

習慣培養的第五步:及時評估和獎懲,讓孩子在成功的體驗中養成良好習慣。

習慣培養的第六步:形成良好的環境或風氣 ,讓家庭生活和學校環境乃至社會風氣成爲孩子養成良好習慣的支持力量。

讀完此書,我覺得每個家長們要做到這點:千方百計讓孩子相信自己是個好人。

習慣!一個家庭如果不重視習慣的養成,也就談不上家庭教育。因此,讓我們很好地讀懂“孩子”這本書。一個明智的父母就要不斷地學習,與孩子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慢慢地你會發現孩子在很多方面可以成爲我們的老師,我們會因爲孩子的成長而快樂!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8

閒暇時間,我看了《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這本書,收穫頗多。

《習慣決定孩子命運》這本書講了教育孩子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良好習慣是健康人格之基,多元智能與人人成功;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愛學是萬善之源;如何教孩子學會交往;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與方法;科學爲安,強壯爲康。

其中讓我受益的是講到“什麼是習慣?習慣的重要性,習慣培養的重點與指標;怎樣培養良好的習慣?怎樣矯正不良的習慣?在快樂的實驗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繼承中華民族重視習慣養成的優良傳統。”

對呀,習慣不同,就是素質不同,用父母的好習慣影響孩子和養成愛讀書的習慣終身受益!提高父母的教育素質刻不容緩。教師就更不用說了,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的習慣,父母的最大優勢也是培養孩子的習慣。若你不去培養孩子的習慣,實際上你也影響了孩子的習慣,因爲你有什麼習慣就很容易傳給孩子什麼習慣。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9

對於剛剛入學還是一張白紙的學生來說,怎樣幫助他們樹立起適合自身發展的良好習慣是決定一個人一生髮展的關鍵,而之後怎樣幫助學生依據各自的性格而養成他們一生的習慣也是至關重要的。正是基於這種認識,我利用寒假時間,仔細閱讀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一書,從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啓示。

一是培養學生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良好習慣。

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奠基石。在語文課堂教學與課後輔導中,更要注意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對於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儘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教學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課外學習時,也要幫助學生克服邊學習邊玩、邊學習邊吃東西等不良習慣。

二是培養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良好習慣。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往往由教師進行小結或優等生作答,大部分學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機會。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率。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練習,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三是培養學生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良好習慣。

完成作業是學習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做作業前要準備好一切學習用品,如書本、文具等,而且應先複習當天的功課或複習與作業有關的內容,然後再獨立完成作業,不抄襲別人的。做作業時精力要集中。如果是做假期作業,應先制訂做作業的計劃,每天完成一定數量的作業,不能拖拉。

做完作業之後,應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更正,做作業要字跡工整,答卷時卷面要潔淨。許多學生做完題目,讓老師和家長檢查,這有好的一方面,同時也容易養成依賴思想。在學生的學習中,應把這種積極性逐漸引導到自我評價上來,使他們養成自我評價的習慣。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0

作爲一位當代的大學生,我對農村進行了調查。

一位失學的學生,從初中沒有上完,就去打工。當他真正來到大城市,才發現自己的無知和對知識的渴望。和他在一起的很多同伴很多和他一樣,初中沒有上完,更有甚者連小學也沒有上玩。面對當前大學生都找不到工作,上學無用論的思想的蔓延,還有當今,農村小學基礎教育普遍存在着老師個人師德不高。他確不知道,作爲一位老師,他(她)的一言一行都影響着他們。同時我對自己所在的農村進行了調查,我的很多鄰居的小孩,他們很多都沒有接受完完整的義務教育。我一直在思索,是什麼導致了當今居高不下的農村義務教育的失學率?

面對當今社會風氣的敗壞,犯罪少年化的傾向,上學無用論思想的蔓延,我深刻的發現當今農村基礎教育普遍薄弱,加強農村基礎教育才是改變當今義務教育出現的問題的癥結所在。一棵小樹,在它幼小時我們可以對它很容易的去塑造它,當這棵小樹長成參天大樹時,我們對它基本上無能爲力。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我們就應該給他們配備更好的基礎教育,在這點上,基礎教育的老師是關鍵,同時家長的配合也很重要。對於老師,當今一些從事基礎教育的老師,師德確實不能讓人恭維。老師的一言一行,卻影響着一個學生的一生,也是學生個人品性的形成關鍵階段。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只有提高基礎教育,培養他們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思考,有了一個人應該具有的生存,才能培養出更多的創新的人才。沒有好的地基,一座大樓能站的穩嗎?沒有好的基礎教育,一個人他(她)能有跟大的發展嗎?

我殷切期望對當今基礎教育加強改革,提高對基礎教育老師的嚴格考覈,對於那些不能勝任的老師,要一律不能任用,因爲他(她)所影響的是一個人的一生,關係到國家的未來,民族素質的根基。

農村義務教育的老師很多還是走關係去當老師,他們根本不能勝任這個職務,自己對所帶的課專業知識都不紮實,師德又不高,怎麼教好我們的學生?學高爲師,爲人師表,應該對當今義務教育加以規範。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1

有人戲稱爲現在的教育爲缺德教育,本人對此頗有感慨。

現在的學校多,老師多,開設的課程門類多。唯獨缺的是對孩子的道德教化。交給孩子的只有五花八門的知識,卻不教育如何做人。

我們是曾有光榮的傳統:早先的私塾首先學的是《弟子規》等課程,如何做人放在首位,孩子從小就被培養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姊妹,禮儀得當,這些教育使孩子終生受益。但這些優良的傳統現在已經遺失殆盡。

看看今天的孩子,由於道德教育的缺失,許多孩子變得極端自私,不孝父母,不敬尊長,長幼無序,社會公德缺失。有的即使大學畢業,論知識學富五車,論做人,對不起,不會。

造成這一現狀的責任不在我們的孩子,真正需要反思的是我們的教育。

呼籲我們身居要職的高官們,對道德教育的缺失能早日引起重視,及早採取措施改變現狀。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希望。

救救孩子!救救孩子!!救救孩子!!!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2

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孩子的成長可能是最重要的事情。每個年輕的父母都擔心如何讓他們的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

爲了更多地瞭解孩子,父母通過各種渠道,如書籍、網上案例、專家講座、身邊人的經歷等。在這個過程中,年輕的父母也可能會看到一些負面的案例。

也就是說,這些青年在成長的過程中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做的事情往往讓周圍的人難以接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如何培養孩子,如何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很多家長都做了很多努力。近年來,許多家長已經注意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什麼樣的`家庭教育適合孩子,對於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答案。

《讀懂孩子》由周鼎文主編,書中對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從一位輔導了數千個家庭的導師角色出發給出了專業的建議。

在本書的七章中,我們可以系統地瞭解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環境有多重要,事實上,許多心理學家都提到過。

例如,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就係統地研究了兒童成長環境對其未來生活的影響。但在《讀懂孩子》一書中,這些理論對普通讀者來說更容易理解。

這本書的作者提到家庭教育時,總是把重點放在孩子身上,這可以從這一章的標題中看出。每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從嬰兒開始的,在進入這個世界後的成長過程中,獲得了人類一般的生理和社會屬性。

作者在書中提到了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我們可以通過作者給出的金字塔圖,清楚地看到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之間的關係和重要性。

只有瞭解最基本的知識,我們纔有可能對兒童成長中的一些注意點進行理論解釋。

在接下來的幾章中,作者通過大量關於孩子的常見案例,探討了父母在家庭中的直接影響。可能家庭中父母之間的夫妻關係的緊張與否對於孩子以後的成長也會有深遠的影響,而許多父母可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如何在平凡的家庭生活中爲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如何正確處理好夫妻關係,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通過做題來解決任何問題,所以在每一章的最後,作者都給出了相應的練習,希望每位家長都能根據練習來練習。

最後,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有孩子的父母一些在家庭教育上的啓發和幫助。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3

《發現孩子》,讀完以後,我認爲可以用“平等、自由和愛”來概括蒙臺梭利的教育理念。

愛是平等的。

“原來一直在媽媽肚子裏安靜成長的胎兒,不得不經歷一次辛苦而艱難的生產戰鬥,而且沒有任何適應的時間……最後還帶着傷降臨到我們懷中,就像是歷經了長途跋涉的朝聖者一樣。”

作爲母親,銘記的是自己的生產之痛,卻不曾想,那一時刻,與我們並肩作戰的還有我們的孩子,這個爲了新生而英勇奮戰的小戰士。不要將孩子看得弱小,也許,TA正是救贖我們今生的使者。

“要記住,孩子隨時都會對我們付出愛,並且聽我們的話。孩子愛大人,所以,我們應該瞭解他們。

對於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會非常注意和敏感,他們也很想遵從大人們的指示。大人絕對想象不到,孩子已經做好永遠服從我們的準備,而且他們的這種意志特別堅定,這正是孩子的特點之一。”

孩子是真正愛我們的人,無條件的信任,纔會無條件的服從。服從,這是信任與愛的表現,而我們是否珍惜了呢?是否將愛變成了劍,對這位小小的崇拜者劍拔弩張了呢?不要用愛,去攻擊你愛的人。相反,嘗試着瞭解愛的人,也許纔是明智的選擇。

自由才能自律。

“經驗讓我們懂得,老師應該學會逐漸放手,保姆應該給孩子準備好材料,然後讓他們自己去動手。我們沒有必要干涉孩子,即使他們做錯了,也沒關係。老師也應該學會謙卑地行事,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但同時也要保持警惕,關注孩子的發展情況,爲孩子的進一步需要準備教材。

我們應該遵循一條原則:儘量把所有的事情留給自然。嬰兒越是能得到自由的發展,他們身體比例就會形成得越協調,身體機能也會發展得越健全。”

自然規律,任何人都無法改變,哪怕是干擾一下,都會有麻煩上身。而孩子的健康發展,也是同樣的道理。對孩子充滿自信,給予合理的指導,孩子會給我們一份滿意的答卷的。當然,給孩子自由並不是任意放縱,更不是視而不見。如果,我們有足夠的信心等待,這就足夠了。

穩定的注意力

“一個人的內在生活發展得越正常,他就越能成爲有個性的人,也就越能培養出頑強的意志和健全的心智。一個要在人生道路上奮鬥的人,他不必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開始準備,但是他必須是一個堅強的人。他身上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是在一天天的儲備中得來的,沒有哪個英雄在作出宏偉業績前就是英雄了。我們無法預見未來生活的艱苦程度,也不會有人告訴我們面對的方法,一個人只有充滿蓬勃的朝氣才能應對一切事情。”

讓孩子樂觀、進取、充滿活力,也許比送給TA物質財富更有意義吧。堅韌的生命力,纔可以讓愛無限期的延續。

“有些家長持有另外一種育兒原則。從經驗中,他們知道孩子在哭鬧一陣後會自己安靜下來,所以他們通常都不會被孩子的淚水打動,也不會試着安慰孩子。這些家長認爲,如果孩子一哭就去安慰,不但會把他慣壞,還會讓孩子養成用眼淚引起成人注意的壞毛病。父母就會變成這些被寵壞的孩子的奴隸。

在此,我必須對這個看法做一個迴應,那就是孩子看似無理取鬧的淚水,在他們習慣於我們的愛撫之前就已經開始流淌了。而這些淚水其實是孩子內心掙扎不安的表現。

我們應該試着讓孩子自己擦乾眼淚,也應該盡力去安慰他。絕對不能否定孩子的感覺,對孩子的情緒視而不見。”

不得不承認,這段文字直擊我的內心,將這種心理剖析地準確無誤,原來有些至理名言都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自以爲。反思自己平時對待孩子的方式,越來越感到理解孩子的道路,任重而道遠啊。

本來,我們可以過得更好,只是人容易產生惰性。而孩子能夠幫助大人上進。如果大人不去努力嘗試,那麼,他就會遭受失敗,甚至慢慢變得頑固起來,最後陷入麻木不仁的狀態。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4

冬天裏,小兔的家門外下着鵝毛大雪,兔媽媽要出門辦事,媽媽對小兔子說:”我要出去辦事,你要在家裏等着“小兔子說:”我不管,我就要去,“兔媽媽想了想,有辦法了,兔媽媽給小兔堆了一個胖胖的雪人,兔媽媽說:雪人就是你的好夥伴了,於是兔媽媽就走了。

小兔跟雪人玩耍,小兔和雪人走了好多地方,他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特別開心。過了一會兒小兔覺得很累很累,就帶雪人去他們的屋子看看,雪人不去,自己一個人在外面玩,小兔只好自己在屋子裏烤火。暖烘烘的好舒服啊!不知不覺中小兔子睡着了。

突然雪人看見小兔子的家裏冒着煙,他急忙跑過去看,原來爐火很旺,引着柴堆。火快要燒到小兔子的牀上了,可是他毫不知情。

小雪人跑了過去抱起小兔往外跑,把他救了下來。但是房間裏面太熱了,他的身軀融化了。

兔子醒來了。發現雪人不見了很傷心。他看到了一灘水,明白了朋友爲他犧牲了自己。他特別感動。他期盼他的好朋友雪人再來。

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心得體會 篇15

我是一個傳統的中國人,曾經也經歷過傳統的中國教育,十二年寒窗苦讀只爲高考,最近在網上看到高考加工廠毛坦廠中學的紀錄片,看的我心驚膽戰,就算時光倒流我也不願意再回到那些個讓我噩夢連連的備戰高考的日子。

我和本書中主角之一金是完全不一樣的學生,當然這肯定是和我們所在國家的環境和父母的影響有關,這裏的環境包括經濟發展,教育體制以及一切有可能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和金不同,我從小就被老師和父母安了個“帽子”—腦子不聰明,肯幹。我不曾想到,這個觀點影響了我十幾年,學生時代每當我遇到學不好的科目我都對自己說:“我不聰明,就不要指望做數學試卷上最後幾道題,我只要多花點時間把基礎題做好就行”,就這樣,高考的數學試卷上,我連最後三大題的第二小題看都沒看,因爲我已經慣性的認爲我肯定會做不好,與其浪費這個時間我還不如多花點時間做檢查。從小我就沒有探索新事物的慾望,我從來沒有因爲能和志同道合的年輕人一起探討和交流而興奮,與金相比,我怕的就是在衆人面前說出自己標新立異的觀點以及對新事物的提問,更不用說參加各種挑戰性的競賽或者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現在的我有時候會想,如果當初老師和父母沒有一貫的說我不聰明,而是鼓勵我去挑戰我不擅長的東西,那麼今天的我會不會就不是現在的我?當然,現在說這些都已經遲了,我只想說,以後等我有孩子了,我要儘可能的多多鼓勵他們嘗試一些他們不擅長的東西,多多表揚他們拿手的事情,至少成長的道路上曾經有未某個挑戰努力過,而不是像我一樣自暴自棄。

相信有許多國人和我一樣都曾吐槽過中國的教育體制,“填鴨式”教育讓我們被迫成爲一一隻只張着嘴等待教師填充各種知識的鴨子,對於這些知識我們是否能消化或者以後是否能用的上,鴨子們不用在意,老師們也不會在意,因爲他們明白幾年後會有一場名叫高考的戰爭等着他們不得不消化這些知識。幾年前我看到有關中國教育體制和歐美的教育體制對比的文章,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中國的知識點是圍繞考試大綱,歐美國家的考試大綱是圍繞知識點。關於各國的教育體制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解讀,只是當我在文中讀到埃克里在韓國南山中學的所看所感之時,我有太多的同感。韓國和芬蘭一樣是世界上最聰明孩子的地理分佈區之一,他們在國際上獲得的教育碩果差不多,而差的多的是,韓國學生爲學習付出的時間是芬蘭學生的幾百倍,當芬蘭學生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時候,韓國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當芬蘭學生在排練話劇的時候,韓國學生在參加課外輔導課。僅從這本書裏我看到的韓國教育體制和我所經歷的中國教育體制是一樣的,我們的家長對我們都抱着無限的希望,讀書是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出路,於是我們身邊就出現了一系列瘋狂買彩票的家長,給孩子上最好的幼兒園,不惜重金買學區房,爲的就是能讓自己的孩子擠進最好的小學最好的中學,接着順其自然的進入最好的大學,然後就能獲得體面且高薪工作的機會。正因爲我們有這樣的家長,於是我們都成了教育體制下最無辜的小鐵人,我們努力學習,我們將玩耍視爲可恥,我們沒有自己的時間做感興趣的事情。每當我看到臨近高考的孩子因爲考試沒考好或升學壓力而跳樓結束年輕的生命時,我真的很痛心,因爲我曾經也有因爲一次模擬考試沒有考好就想輕生的念頭。我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爲參加高考而對扭曲了正確的價值觀。中國目前的教育體制應該是最符合當前國情的,畢竟十三億人口大國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只能通過這個看似比較公平的途徑來競爭。所以,以後我也會爲人母,我希望自己能夠理智一點看待孩子的教育。

“日益豐富的數據從各個學校和國家源源不斷涌現出來,孩子們自己也試圖告訴這個世界他們的潛力究竟有多大。”教育問題我們個人無法去左右,但我們可以做到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一點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說不定他們會還我們意想不到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