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畢業生實習心得2篇(通用)

畢業生實習心得2篇(通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9W 次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畢業生實習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畢業生實習心得2篇(通用)

畢業生實習心得1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來五中實習已經有兩個多月了,兩個月的時間悄悄地飛逝在指縫間,甚至不禁想感嘆自己抓不住時間的影子。但是這兩個月的時光卻讓我感到尤其地充實與滿足。

實習,對於每個師範生來說都是那麼地重要,對於我們這樣一個從小就立志要從教的人來說更顯得意義重大。大學三年似乎已經讓我們忘記了中學時光的緊湊感,已經讓我們這批在象牙塔中安逸生活的學生很難再勒緊褲帶,奮鬥拼搏了。可是當我踏入五中的那一刻,一切中學時期的記憶全部涌了上來。

紙上得來終覺淺,這句話在此刻顯得是那麼的貼切,在大學中學習一些專業知識,雖然充實了自己,可是對於教師這一行業還是顯得很模糊,對於教師這一職業我們也只是一個門外漢,不曾有過機會讓我們有過這樣近距離的靠近,讓我們這樣的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魅力和驚喜。兩個月的實習也讓我明白,要想上好一門課,就先得把課備好。以前還是一個學生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多麼地辛苦,自己的遭遇是多麼的慘烈,每天要上這麼多門課,天要完成這麼多的作業,有這麼多繁瑣的事情,睡眠時間又是如此的不足,想想這個世界上沒有比我們學生更加辛苦的角色了。而老師卻是多麼輕鬆的活,每天上一節課就可以,再把作業批改下,那日子可不要太輕鬆哦。可是當我們現在角色互換之後真正地體驗了當老師的滋味,才知道其中的'艱辛,其中的汗水與淚水,教師這個職業也遠遠不像表面看上去的如此風光。

進入初中實習首先要打破的就是自己的作息時間,在大學三年已經讓自己高中時期早睡早起的優良習慣完全打破,自己的生物鐘也已經接受了沒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可是進入五中這一切都是不允許發生的,完完全全把自己變回一個學生的時間,甚至比學生時期更加辛苦。記憶最深刻就是學生每天早上6點起牀,6點15就要去跑早操。

實習兩個月的時間當然有過苦有過累,可是回想起來卻覺得非常得有滋有味,衷心地感謝自己的班主任指導老師馬老師和教學指導老師楊老師以及五中所有老師這段時間對我的教導與幫助,讓我在這兩個月內成長和鍛鍊了很多!剩下的最後一個月實習,我也會繼續努力的!

畢業生實習心得2

7月7日,崇川暑期掛職鍛鍊動員大會在狼山鎮街道禮堂舉行,這也是南通大學學生暑期掛職鍛鍊的一個起點。

從開始進入社區進行掛職鍛鍊以來,我一直抱着努力學習,拓寬視野,積極向上的心態,去嘗試做好每一件事。但我發現並不是每一件事都能事事順心,都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儘管這樣,在短短的一個星期裏,我學到了很多在大學中所無法學到的,感受到了許多校園沒法感受的,進一步認識了社會,也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

社區工作的第一天,就令我感慨頗深,讓我原本認爲社區工作很輕鬆觀念徹底改變了。卞紅衛阿姨帶領着我們到南郊社區居民家中查抄水錶,原本很輕鬆的工作,但一放到農村,就不是那麼輕鬆了。有些人家的水錶在污水下面,面對那令人無法忍受的污水,卞阿姨卻那麼從容,跪下身子,用碗一點一點地將污水舀出,絲毫不在意那泥土污水會髒了自己的手和衣服。卞阿姨給我上了深動的一課,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基層工作者工作的辛苦,以及他們爲人民服務的宗旨。

社區工作者時刻保持着微笑,即使面對陌生人,她們也不吝嗇自己的微笑,讓每一位來辦事的居民都收穫一份好心情。即使她們工作再繁忙,只要有居民來,她們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負責而耐心地爲居民解決困難,而不是敷衍了事。負責、認真、耐心、主動積極正是她們的工作態度,這正是值得我們要學習的。

我第一週的工作主要是入戶調查,幫助社區完成居民的信息採集。入戶調查並沒有我所想象的那麼容易,社會誠信方面的缺失讓居民對我們缺少信任,這曾讓我很沮喪,同時,我們每半天就要爬100層樓,有時兩腿都麻木了,但每當我想起卞阿姨查水錶與社區工作者繁忙的工作,我這點挫折和勞累變得就很渺小,只是滄海一粟,擡起頭,繼續向前進發。我的耐力在此過程中得到了最大的提高。面對以後的挫折,我會多一份淡定,多一份耐力。

社區工作者通過自己的工作,向我展示瞭如何爲人民服務,什麼是人民最需要的。從那些黨員身上,讓我明白自己作爲一名預備黨員還有哪些需要加強的。

雖然僅掛職了一個星期,我就收穫頗多。我相信,一個月的掛職鍛鍊結束之後,我會發生質的突變,將更好地爲同學、爲老師、爲社會服務,承擔自己對社會的一份責任。

一、實習目的

實習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性的活動,是一個由學校向社會接軌的環節,是學校學習向社會工作轉型的一大模塊。搞好社會實習工作是很關鍵的,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從一個學生的成長過程來說,他經歷了無事可做的孩童時代,到學校裏忙碌的學生時代,再到以後的社會工作階段,而實習就像一個鏈子連着學習和工作。實習是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的過程,學習的目的就是運用,就是去指導工作,而實習正好扮演了把學到的文化理論知識正確運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們必須要做到用理論去指導實踐,用實踐去證明理論。所學的知識只有運用到實踐中去,才能體現其價值。實習是一個鍛鍊的平臺,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

通過實習,我們要努力提高動手的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其不足,然後去反饋到學習中去,會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聞學,它主要是一門以實踐爲主的學科,它要求極強的動手能力,它所接觸的對象是包羅萬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實的、新鮮的。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實習給一個初學者提供了鍛鍊的機會,實習教會一名記者怎樣去觀察事物,怎樣去捕捉有價值的新聞信息,怎樣用事實說話,怎樣才能做到新聞的及時。這些只有在實習中才能深刻體會到什麼是抓“活魚”和“搶”新聞。實習是由課堂走向社會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後的路自然學會習暢網通。

到新聞單位去實習,主要是要鍛鍊自己的新聞採訪和寫作能力,掌握採訪的基本方法,掌握新聞及電視節目製作的基本流程,向那些有經驗的記者、編輯學習,交流經驗。深入現場去採訪,接近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深刻體會,用真情寫出有生命力的新聞作品。

二、實習內容

新聞學的實習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地採訪

只有深入到現場去做實際調查,才能寫出有意義的作品,才能懂得采訪的基本流程,懂得什麼是採訪?新聞採訪學的'突出特點是實踐性強,偏重於應用與操作。實地採訪是新聞的第一課,它是新聞信息採集,新聞報道的第一步。

2、訪後寫作

新聞寫作是新聞製作的第二步,是對採訪中採集到的信息、新聞事實做進一步加工製作的過程,是對採訪的進一步補充。親自動手採寫一些東西,才能更好地掌握新聞寫作的基本方法,力爭做到“從羣衆中來,到羣衆觀衆去”,把時代精神寫到作品中,寫一些有價值的事,些一些老百姓關心的事。

3、編輯整理

當寫完初稿後,編輯,整理和修改稿件是新聞作品的最後一個環節,俗話說:“文怕修改”,只有修改,才能寫出精闢的文章。還要提煉新聞主題,因爲新聞主題是新聞報道的“靈魂”,可以通過素材的取捨,結構的安排和導語的構思各個方面提煉主題,通過綜合思維提煉主題。其次要寫好新聞的導語,熟練的運用各種新聞寫作的筆法,巧妙的運用各種新聞語言。

三、實習收穫

在短短的實習期內,我深入到各地去採訪,真正的鍛鍊自己的採訪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問水平,鍛鍊了心理素質。真正做到了不怯場,運用自如,現場處理靈活。在採訪後寫了很多的新聞稿件,熟練地掌握了各種新聞文體的寫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訊的寫法,包括各種新聞文體,如動態消息、綜合消息、人物消息、評述性消息、特寫性消息、人物通訊、事件通訊、工作通訊、風貌通訊、人物專訪等。還有電視新聞的寫作,廣播新聞的寫作,涉及到了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深刻地認識到了作爲一名記者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體會到了記者的角色,怎樣才能做到記者的“識”、“才”、“學”,認識到了記者和編輯的關係。

通過這次實習,自己的社會實踐能力大大地提高了,適應社會的能力強了,語言運用能力增強了,寫作能力提升了,真正跨出了,走好了新聞道路上的第一步。

四、實習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以上是我的實習工作總結,通過實習發現,自己還存在着不少問題,包括文化知識的欠缺,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學習涉及的面太窄,學到的知識太單一,沒有形成一個很好的體系。聯繫實際的能力太差,將學到的知識不能運用到實踐中去,沒有一個知識儲備體系,用到哪學到哪。在採訪中,還容易犯一些低級的錯誤,一些先進的現代設備的熟練運用能力還不夠,普通話水平不高。在今後的學習中還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儘可能完善自己。

五、對實習工作的建設性意見

實習主要是面向社會的過程,映儘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儘可能多的讓每一個實踐者走出去,到第一線上。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得遠,只有走出去,才能採集到更多的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到現場採訪是記者的本職工作。

2、儘可能擴大社會的接觸面,深入到廣大羣衆中去。新聞所反映的是廣大人民的生活問題,所報道的是老百姓犯罪關心的問題,只有深入到每一個層面中去,才能寫出更加有特色的作品,才能擴大記者的知識面,開闊眼界,使報道更有特色。

3、在採訪,寫作,編輯等一系列過程中應當教會實習者使用先進的儀器,教會記者如何把握事件的閃光點。記者是一個雜家,應該懂得各種工具的使用,才能提高新聞製作的效率,提高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能力,新聞單位映儘可能多的爲每一位採訪者提供鍛鍊平臺。

4、記者應當在採訪寫作中打破陳舊的模式,要富於創新思維。新聞單位要鼓勵記者開拓創新,不要被一些陳舊的模式所束縛,要創新思維,更新觀點。

5。新聞單位要儘可能多的給每一位記者提供一個自己動手操作的機會。初學記者的經驗不足,應當更多地接觸一些新聞的製作過程,運用到實踐中去,應該多動手操作。

實習,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實習中提升能力,在實習中學習都是非常關鍵的,抓好實習,是關鍵的,邁好這一步,是步步高的前提。新聞是一種客觀的報道事實的學科,它具有真實性和新鮮性,時效性特強的學科,新聞更是注重實踐的學科,所以應抓好實習中的每一個環節,深刻體會,認真學習。

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我從無知到認知到深入瞭解了單位和社會,從開始的磕磕碰碰到後來的工作起來還算順利。在整個實習過程中,我每天都有很多的新的體會,想說的很多,我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心態的轉變

學校的生活相對而言較爲單純,無需我們擔憂很多的問題,學校三點一線的生活,學習跟得上就可以,而在實際的運作中當中則不然,實際中,我們要考慮的則更多,及時的轉變心態會讓我們工作更加順利。

2、不以事小而不爲

做大事小事有不同的階段,要想做大事,小事情必須做好。我們正是實習的階段,做一些繁瑣的小事情,很有必要。這些小事情值得我去做。事情雖小,可過程至關重要。

3、多聽、多看、多想、多做、少說

我們到實習單位工作以後,要知道自己能否勝任這份工作,關鍵是看你自己對待工作的態度。態度對了,即使自己以前沒學過的知識也可以在工作中逐漸的掌握。態度不好,就算自己有知識基礎也不會把工作做好,我剛到這個崗位工作,根本不清楚該做些什麼。剛開始我覺得很頭痛,可經過工作過程中多看別人怎樣做,多聽別人怎樣說,多想自己應該怎樣做,然後自己親自動手去多做,終於在短短几天裏對工作有了一個較系統的認識,慢慢的自己也可以完成相關的工作了,光用嘴巴去說是不行的,所以,我們今後不管幹什麼都要端正自己的態度,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4、少埋怨

在條件艱苦的實習地方,也許有的人會覺得這裏不好那裏不好,同事也不好相處工作也不如願,經常埋怨,這樣只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情緒,不但做不好工作,還增加了自己的壓力,所以,我們應該少埋怨,要看到好的一面,對存在的問題應該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去埋怨,這樣才能保持工作的激情。

5、與他人和睦相處,加強和同事以及他人之間的溝通

學校裏成績不錯的學生變成了未知領域裏從頭學起的實習生,而熟悉的校園也變成了陌生的企業單位,身邊接觸的人同樣改變了角色:老師變成了領導,同學變成了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樣的轉變中,對於溝通的認知顯得非常蒼白。於是第一次覺得自己並沒有本以爲的那麼善於溝通。當然,適應新的環境是需要過程的,所以我相信時間和實踐會讓我很快完成這種角色的轉變,真正融入到工作單位這個與學校全然不同的社會大環境中。在很多地方,由於地區和文化的差異,會存在語言交流的障礙。我們說什麼,他們不知道;他們說什麼,我們也是模糊不清。這不僅影響到和他們之間的知識交流,更會影響到一切工作順利完成。另外,和同事之間如果沒有共同的語言,不能正常的交流,在工作的時候,每個人之間就不能相互配合,影響工作效率,同事之間也會感覺很陌生。

6、虛心學習

在這次實習過程中,我們碰到很多問題,有的是我們懂得的,也有很多是我們不懂的,不懂的東西我們要虛心向同事或領導請教,當別人教我們知識的時候,我們也應該虛心的接受,不要認爲自己懂得一點雞毛蒜皮就飄飄然,要把社會實踐當着我們真實的老師。

7、錯不可怕,就怕一錯再錯

每一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工作中第一次做錯了不要緊,領導會糾正並原諒你,但下次你還在同一個問題上犯錯誤,那你就享受不到第一次犯錯時的待遇了。

經過這次實習,我從中學到了很多課本沒有的東西,在就業心態上我也有很大改變,以前我總想找一份適合自己愛好,專業對口的工作,可現在我知道找工作很難,要專業對口更難,很多東西我們初到社會才接觸。所以我現在不能再像以前那樣等待更好機會的到來,要應儘快丟掉對學校的依賴心理,學會在社會上獨立,敢於參加與社會競爭,敢於承受社會壓力,使自己能夠在社會上快速成長。再就是時常要保持一顆學習、思考的心。作爲一名大學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學習和思考的能力。在環保公司這樣一個新環境中,有我們很多值得學習、值得思考的地方,這就需要自己保持一顆學習、思考的心。首先在技術方面,要刻苦的補充自己的不足,認真地對待工作,時時刻刻的思考和學習。同時,在企業的環境中,更要注重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和人文文化,以豐富自己的社會知識和管理文化知識。這樣,可以爲自己日後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之,畢業實習使我獲得了人生第一筆寶貴的工作經驗,雖然在步入社會後,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很多教訓要吸收,但我想我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無論是心態上還是技能上。現代社會的競爭是殘酷的,但只要努力地付出,我的職業生涯就必定會開出希望的花,結出成功的果——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