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孝道學習心得

孝道學習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2W 次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啓發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通過寫心得體會,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孝道學習心得,歡迎大家分享。

孝道學習心得

孝道學習心得1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生命品格的終極評判。在傳統的道德理念中,孝道始終是擺在第一位的。因爲孝道是責任是義務,是品行是良知,是感恩是回報。沒有孝道就沒有人道,一個缺乏孝道的社會,人間友善和親情之愛就難以爲繼。因此說孝道是生命中永遠不可或缺的一道至臻至善的品行。

從兒時開始,我們就接受了“百善孝爲首,孝道大於天”的品德薰陶,並把這作爲人生的第一課刻進了心靈的深處。教育者的宗旨就是要讓這孝道的品格能在每一顆幼小的心靈裏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使孝道的光茫成爲人間永遠的溫暖……

天地有情,孝道無價;不盡孝道,何以爲人?孝道是人性和品德的張揚,是生命和道義的舒展,是心靈和良知的感應,是持之以恆的堅守,是無怨無悔的付出,是盡職盡責的表率。

生命是一個輪迴,人都會蒼老的,都會有年老體衰步履蹣跚的時候,回報父母,感恩父母是我們最基本的做人原則。父母含辛茹苦的爲我們操勞一生,他們曾經爲社會做出過貢獻,又爲扶養我們盡心盡責並歷盡艱辛,他們把全部的愛和親情都傾注在我們的身上,那父愛如山母愛如海的博大厚重的情懷,無不在每個子女的心靈留下刻骨的記憶。如今,當他們年老體弱、喪失勞動能力時,理應得到社會和子女的尊敬、關心和照顧,讓他們享盡天倫之樂,安度幸福的晚年,這不僅僅是社會的職責,更是我們作爲兒女應盡的責任。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孝道所要詮釋的核心內涵。老有所養、老有所靠、老有所醫、老有所爲、老有所樂,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也是老年生活應有的幸福景象。作爲子女更要用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他們的養育之恩,爲他們創造更加舒心的生活環境,讓孝道的光茫永遠溫暖着我們父母的心靈。

古有二十四孝圖,無一不是孝道的楷模。其精神和品行至今令人感動,我們未必要全盤照搬照學,我們新時代的孝道不但要有傳統的滋養,更要有時代嶄新的元素和內涵,這種孝道纔有更爲長久的.生命力。

生命經不起太長的等待,孝道同樣經不起太久的徘徊。因爲孝心有期,子欲養而親不在時,則是一種抱恨終生的遺憾,盡孝要趁早,人生永無悔。

孝道需要真情的付出,需要心靈的投入,需要品格的支撐,需要時光的檢驗。人生孝道是點點滴滴的彙集,是絲絲縷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陽光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

孝道學習心得2

寒假期間學習了孝道文化,看到跪羊圖的時候,真的是很感動。一段《跪羊圖》讓我的心酸了,痛了。反思,深思?? 是啊!平淡的生活和匆忙的工作是乎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孤身在外的也好,一家都在身邊的也好。有幾個真正的把父母恩放在心上的呢?外出的人啊,你們可曾常打電話問問二老可否安康?成家立業的人啊,你們可否常回家看看?當我

們每天都在爲生活忙碌的時候,又可否體會到父母依窗扉,苦盼兒女的消息的那份情;一段《跪羊圖》撥開人們被世俗塵封的孝心,想到一直被我們忽視在遠方的雙親,鼻子酸了,心痛了。 前進着的人們,似乎忘了想像,忘了去回憶。想象是誰十月懷胎辛苦生下我們。回憶成長路上,是誰張開雙手環着蹣跚學步的孩子?是誰用盡半生有心血去培養、去教育子女。又是誰爲子女的成家立業愁白了雙繽。

一段《跪羊圖》讓我懂了什麼叫可憐天下父母心,誰都無法真正體會到父母對子女付出的那份心;但我從那以後就很自然的去留意那些長輩了,他們所做的一切,我開始細細的體會他們的用心。從小就一直在學世上最偉大的.愛是母愛這句話,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可以倒背如流了,可從來沒有去揣摩這幾個字的真諦。

一段《跪羊圖》也讓我開始沉思了,人生短暫,先爲人子女,然後爲人父母。自古父母育兒,兒孝父母,這是一種人性的傳遞。就因爲有了這種美德,才讓人的一生有了溫暖,有了感動。 我不曾廣閱論孝道的書籍,也沒有作家那般表達能力,無法寫出動人心魄的句子。我只能用自己最質樸的語言表達我的感受。我不曾是一個合格的孝女。我在父母面前也任性,也曾不顧他們的感受,也曾傷害過他們。但我也不斷的成長中漸漸的明白。孝,是一種本性的感悟。是人類最人性的表達。孝,就是讓他們一切都好。

參加工作二十多年了,但是我現在力所能及做的就是有時間常回家看看,多關心關心父母,陪他們談談心。

做人飲水要思源,纔不愧對父母恩 的確如此,對家裏盡孝,工作中盡忠。

孝道學習心得3

百善孝爲先”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不變認知,不孝道作爲道德根本。當今社會文化在進步、時代在變遷,唯有孝道一直被人所遵從,被人所繼承。讀了《論語》中《爲孝》我更深刻體會到了孝道真諦。

孝乃是《論語》重要組成部分。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子又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一喜爲父母還在世而喜,一懼,因父母年高而懼。也有許多人覺自己已經盡到了孝道了,他們都說“我父母吃是最好,穿是最新,住是最大。”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孝道乃是心爲先,行爲次。面對父母,今天兒女應該要問問自己:如何讓老人因爲有自己這個孩子而感到自豪,我們怎樣做到真正孝?一首現代歌唱出了許多父母心,那就是《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在乎你在外面做什麼,不在乎你給與他們多少。在乎僅僅是你對他們心,希望你可以常回家看看,不管如何,他們只要能看見你們,那麼他們就會覺他們是最幸福老人。在孝敬父母時候我們要做到一點:“事父母,能竭其力。”我們在孝敬父母時候,我們應該做到竭盡全力,儘自己所能去孝敬父母。心爲先,行爲次。當往往我們把這竭盡全力都用到了工作上面去了,對於父母,我們竭盡全力了嗎?

孝,乃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尊敬、依從、感恩心理。嬰孩呱呱落地,從此即與父母家人朝夕生活在一起,其感最親者,無過於父母雙親。父母對孩子照顧可謂無微不至,爲子女成長付出了全部心血。此種慈愛之情,嬰兒即能感知。待其稍長,略具智識,即開始教以孝道,即教導孩子體認父母之辛勞,要珍惜父母勞動成果,在力所能及情況下回報父母。這樣教,這樣說,這樣做,都是在孩子能理解範圍之內。孩子雖小,也能感知父母是怎樣疼我愛我,我學父母樣,也應該如此這般去疼父母愛父母,從而使孩子從小即體悟到愛父母是怎樣一種滋味。這種情感體驗,就是在孩子天真無邪心田中播下了一顆“愛”種子。從小即知愛父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長大後就會很自然地愛兄弟姐妹,愛周圍人,愛國家,愛社會,愛人類。可見,中國人教孝,就是要由近及遠,由易及難,一步步培養出孩子愛心來,最終使孩子養成一顆對人類全體大公無私愛心。而這一切,都是打小從教孩子孝道開始。孝,既是一切教育開始,又是一切教育歸宿。所以中國人說:“孝,德之本,教之所由生。”

如果說父母疼愛子女在相當程度上是本於天性,那麼教孩子孝道則是一種人文教育,是後天教化結果。固然在人天性中,人人皆知父母辛勞,要盡我所能來回報雙親,但這種良善天性如果不及時施以正確教導方法,使之生根、發芽、成長、堅固,則此種感恩心情很快會泯滅掉。不知不覺中,認爲父母疼我愛我乃天經地義之事,已經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至於我也要疼父母愛父母,因無人教無人提醒,沒有成爲我生活習慣,乃漸漸遺忘於腦後,最後則渺然無知矣。幼童時期就沒有引導孩子形成孝道觀念,沒有使孝順父母成爲孩子自覺行動,長大後卻埋怨孩子不懂孝道,豈非是緣木而求魚!打小就培養孩子孝道精神,從娃娃抓起,這是最關鍵,也最容易見成效。所以孔子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中國人老話:“愛子,教之以義方”,而孝道,就是義方之最大者。

《史記》中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父母是我們生命之源,是人生啓蒙老師,是天下最疼愛自己人。倘若沒有父母撫養,自己能從一棵幼苗成長爲參天大樹嗎?世間最可報答人是誰?依我看就是父母親。自己本事再大,官職再高,也不能忘本,不能過河拆橋。正如一首詩中寫到:“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生兒育女循環理,世代相傳自古今。爲人子女要孝順,不孝之人罪逆天。家貧才能出孝子,鳥獸尚知哺乳恩。養育之恩不圖報,望子成龍白費心。”一個連自己父母都不尊重人,能承望他愛別人呢?

孝道學習心得4

佛曰“前生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然而我們今天的人們又是怎麼做的呢?對待朋友同事,我們可曾真正的感謝過他們與我們的有緣相識,大千世界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相知,我們可曾真的感謝過老天爺給我們相識的機會,緣分來之不易,請讓我們彼此珍惜,彼此感恩吧!

佛曰“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我們可曾真正感受過去愛護你的妻子或丈夫,熟不知上輩子我們要經歷過多少磨難、考驗、心酸,這一輩子纔有幸成爲一家人,我們可曾真的感謝過他們,他們對你和這個家的無私奉獻,默默地守護,默默地做你成功背後的那個女人或男人,然而當你真正功成名就時,你是否有過忘恩負義的做法以及想法,如果有,請爲你的`做法及想法感到悲哀與可恥吧,人生短短几十年,請珍惜在我們生命裏出現的這些人吧,尤其是那些真正愛我們的人,呵護我們人!

佛曰“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國的老人有句古話“老貓房上睡,一輩留一輩”我們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一直以“孝”文明世界,在古代,我們就出現了很多大孝子,例如“臥冰求鯉”一直廣爲流傳,我尊重我們的傳統美德,因爲那是給予你生命的兩個人啊,你有何理由對他們不孝呢?如果你相信因果輪迴的話,請你孝順你的父母,因爲有一天你也會老去,你的兒女也會因爲你的孝順而感動,從而效仿你的行爲,如果你可做到對朋友、同事、妻子及丈夫都好的話,你就更沒有理由不去對你的父母好,因爲我們上輩子要經歷多少磨難今生纔能有緣成爲一家人啊,父母含辛茹苦的把我們養大,他們沒有嫌棄過我們不懂事、脾氣不好、不能掙大錢、身體是否健康等等,那請問,我們又憑什麼去嫌棄父母呢?對,我們沒有資格去嫌棄他們,因爲我們只有資格去照顧他們、去疼愛他們、去加倍補償他們,因爲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我們一輩子也還不起的恩情,我們要用感恩的心去愛他們,請不要總是用金錢來衡量去對父母的愛,他們並不在意,因爲無論你怎麼樣,你都是他們心目中的孩子,請多一點時間去陪家裏人吧,人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讓我們浪費,所以請珍惜吧,珍惜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一草一木,是因爲有了他們才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完美,請感恩那些人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孝能感動天地,請相信種善因得善果,讓我們擁有一顆赤子之心去感恩一切吧!

孝道學習心得5

生命是一種幸運,生命是一種奇蹟。生命在茫茫宇宙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但卻是父母贈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父母從孩子的生命誕生起,就期盼着他一生的精彩,爲他忙碌,爲他操勞。那是一種樂意的奉獻,那是一種偉大的自覺,那是千萬條愛河匯成的恩情之海。

可憐天下父母心。有誰能感受到,胎兒躁動時父親倖福的撫摸?有誰能感受到,一朝分娩時母親忍受的痛苦?當一個嬰兒呱呱墜地的時候,父母是滿懷激動的歡笑;當襁褓中的嬰兒不停地啼哭,父母表現最多的是耐心。當我們咿呀學語,叫出第一聲爸爸、媽媽的時候,父母回贈我們的是無數的親吻;當我們受到挫折或充滿委屈時,父母的寬慰會及時撫平我們心靈的'創傷,賦予我們重新站起來的勇氣可以說,父母的關懷帶給我們無盡的快樂,父母的慈愛伴隨我們健康成長,父母是庇佑我們一生的神。

百善孝爲先。父母無私的愛並不希圖什麼回報,但做子女的卻不能忘本,失去了一顆感恩的心,缺乏了孝敬父母的意願和行動。當父母步入中年、逐漸衰老時,他們需要我們的幫助和支持。當你把第一次親手煎的雞蛋端給父母品嚐的時候,父母感覺是很香很香的;當你把一杯熱茶端給下班歸來疲憊不堪的父母時,父母喝起來是很甜很甜的;當你學會洗衣服、起牀疊被、整理屋子時,父母會感覺到你長大了孝敬父母是一種親情,是一種愛,是一種美德,是家庭和諧、社會和諧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應遵循的道德規範。

孝爲德之本。由孝敬父母衍生開去,就是博愛,就是學會愛他人,愛人民,愛祖國,愛人類;每個人出生在家鄉故土,在祖國這個大家庭中成長,他都應該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都應具有桑梓之情、赤子之心,長大後要報效家鄉、報效祖國和人民。由孝道推衍開去,一個正直的人,還應該明白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扶貧濟困,除惡揚善,讓世界充滿愛,讓社會充滿真誠、善良和美好,讓人們都生活在溫馨和諧的環境之中。這就是大忠大孝,這就是孝行天下,這就是天下爲公。

孝道學習心得6

聽完馬主任的講課後,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在講到《弟子規》《入則孝》這一篇時,我不禁深感慚愧,我能爲父母做到的卻很少,真是太不孝了,當父母多嘮叨幾句時“氣涼了,多穿點衣服,別感冒了”我會很不耐煩的回答知道了。殊不知父母是爲了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

我們的父母爲我們操碎了心,也付出了很多。他們累了,需要一把椅子坐坐;他們渴了,需要一杯清茶解渴;他們的心疲倦了,需要一顆真誠感恩之心去安慰。我們再也不要覺得,父母爲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應該的;我們更不要對父母的艱辛付出和無限關愛,視而不見,無動於衷,甚至怨氣連天

孝敬父母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從呱呱墜地的那時起,父母便給予了我們愛,在愛的哺育下,成長,成才。這份愛是我們必須回報的,孝敬父母是我們應該做的,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兒女做的.很不雅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從不關心體貼父母,甚至有些子女從不記得父母的生日及其愛好,他們的行爲的確令人有些傷痛,孝敬父母其實很簡單,一句虛寒問暖的問候,當父母身處困境時,應鼓勵他們。當他們摔倒在地上時,用雙手親切的扶起。當父母忙碌時,應主動幫助他們,去幫他們分解壓力;當父母心灰意冷時,應勸告他們應鼓起勇氣去面對。生活本應該是這樣,許多事是無法改變的。父母是我們生活的一半,如果父母是一朵荷葉,那麼荷葉裏包裹的便是我們,我們應該孝敬父母,用真誠而又熱情的愛去孝敬他們。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不停旋轉。父母的付出遠遠比山高、比海深,而做爲我們,只知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我們變得自私自利,忘記了曾經父母的付出。學會去感激別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因爲如此纔會有和睦,有快樂,有彼此間的敬重。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朋,你將會發現自己是多麼快樂,放開你的胸懷,讓霏霏細雨洗刷你心靈的污染。學會感恩,因爲這會使世界更美好,使生活更加充實。

我相信,只要我們對父母擁有一顆感恩之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雖然我們爲父母做的事情很小,但父母一定能感受到我們對他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愛與感恩。定會被我們的感恩行爲所感動。百善孝爲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孝敬我們的長輩。讓我們對着爸爸媽媽大聲說:爸爸媽媽你們辛苦了,我愛你們!

孝心無價,作爲炎黃子孫的我們要時刻謹記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們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孝道學習心得7

“與父母深入地談一次心,向家裏承包一項家務勞動,向父母贈送一份禮物……”這是河北師大附中向學生們佈置的寒假作業中的一項內容,“盡孝道”成爲該校5000名學子的一項特殊的寒假作業。

按照計劃安排,河北師大附中10日放寒假,學生們離開校園之前,將人手一份《河北師大附中學生寒假要求》。記者在“寒假要求”中看到,學校除了要求學生們在寒假中不要沉溺於網絡、注意安全、尊老愛幼、認真複習功課等等外,還要完成“六個一”的家庭孝道作業,即:與父母深入談一次心(噓寒問暖);承包一項家務勞動(體會艱辛);給父母寫一封家書(暢談理想);向父母贈送一份禮物(聊表孝心);在學業上給父母一點驚喜(恪盡職守);向困難羣體貢獻一份愛心(延伸孝道)。

爲了保證這份特殊的寒假作業能取得實效,學校還制定了孝道實踐活動的反饋表,上面列舉了孝道作業的6項內容,並在每個內容後留有空白,家長要簽字證明學生是否完成了這些內容,並且要對自己的子女的孝心滿意度打分。

河北師大附中分管德育的副校長李傑說,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瞭解到,很多在學校裏積極向上、表現很好的孩子,到了家中便是另一番模樣:與家長難以交流,不理解父母的關愛,更不懂得回報父母,不用說洗衣物,就連自己的.襪子也不會洗。

李傑說,百善孝爲先,學校希望孩子們先成“人”,再成“材”,給學生留這樣一份寒假作業,是基於繼承和發揚孝敬父母、尊長愛幼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考慮,也是在廣泛的調研及與家長交流的基礎上決定的,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

據介紹,寒假結束後,河北師大附中還將在全校範圍內進行“走近父母”的徵文活動,讓學生們進一步感受父母的關愛,感受父母爲孩子成長付出的艱辛。

孝道學習心得8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戀,“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爲爸爸媽媽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頂純黑的博士帽,也許是作業簿上的一個紅五分。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花團錦簇的盛世華衣,也許是一雙潔淨的舊鞋。也許是數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

但“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我相信每一個赤誠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爸爸媽媽許下“孝”的宏願,相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還鄉的那一天,可以從容盡孝。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以及的脆弱。

是的,每個子女在自己的爸爸媽媽眼裏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但我們也總不能永遠在爸爸媽媽的襁褓裏成長吧!我們也不要把爸爸媽媽關心我們和照顧我們的習慣當作是一種義務,因爲我們總有一天要長大,總有一天要離開,總有一天翅膀回硬,回飛出那照着我們的呵護傘,去尋找那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可不管我們走的再遠,家永遠遺留着我們溫暖的歸宿,家裏也有我們最親最愛的人。

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賠償。那麼,有誰親自爲自己的爸爸媽媽洗過腳嗎?有誰爲自己的爸爸媽媽系過鞋帶,穿過衣服嗎?又有誰爲自己的爸爸媽媽梳洗過嗎?沒有。或許,你會認爲自己的爸爸媽媽有手有腳,這樣簡單的動作都不會,根本就用不着那樣做,再說讓人看見了多尷尬。其實,這些人想錯了,萬萬全全想錯了。孝心不是一種儀式,也不是讓別人看的,而它兩代人心與心的溝通。現在,爸爸媽媽都還健在,不需要子女去照顧,反而還需要爸爸媽媽花心思去關心子女。倘如有一天,爸爸媽媽老了,不能在有力氣動了,你是否這時又會嫌棄他們,埋怨他們,責怪他們,去說他們給你帶來了累贅呢?或許還會有人連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不要了,棄他們在馬路上於不顧。其實呀,這些人我們隨處可以看到,他們是殘酷的,冷血的,甚至是沒有人性的,他們也根本就沒有良心,何談什麼孝心呢?

我們不要爲了個人利益,而讓爸爸媽媽奔波勞碌;我們也不要爲了家產,而讓爸爸媽媽左右爲難。我們現在都有照顧自己的能力,爲什麼不憑藉自己的一雙手向爸爸媽媽盡一分孝心呢?也許是一處毫宅,也許是一片轉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隻鴻雁,也許是近在尺尺的一個口信;也許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許是一隻野果一朵小花;也許是數一萬機的金錢,也許是隻是含着體溫的一枚硬幣。無論用什麼方式來回報,無論這種方式是豐厚還是微薄,只要是向爸爸媽媽獻上一份孝心,那麼這種感情都是無比珍貴和美好。

孝,是捎縱即使的眷戀;孝,是無法重視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苦恨的往事……誰言存草心,報的三春輝,讓我們永遠記的孝心的存在,孝心是無價的。

孝道學習心得9

素以文明古國著稱的中華民族有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其中,孝道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秀文化的精髓,閃爍了人性的光輝。各民族人民把尊老、敬老、愛老、養老視爲傳統美德,其歷史地位和作用無與倫比。自古以來人民就把敬孝老人視爲做人的道德基礎,提出“百善孝爲先”,“孝德之始也”。

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長在這個世界上,都源於父母。曾子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每個生命從“呱呱”墜地開始,無時無刻不牽動着父母的心。父母不僅賦於我們生命,撫養我們長大成人,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是父母的愛、是言傳身教,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

爲了改善兒女的生存環境,含心茹苦日夜奔波操勞伴着我們茁壯成長的是父母日漸衰老,頭髮白了,背駝了,皺紋堆壘爬滿臉頰兒女成人後相繼踏出家門,成家立業。俗話說“不養兒,不知父母恩”。當我們長大成人、結婚生子之後,特別是在撫養自己的孩子的過程中,最能感悟到父母的艱辛、父母的無私偉大、不求回報的愛,“烏鴉尚知反哺”,然而,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們回報父母的又有多少?不能忘記,父母爲了讓我讀好書而省吃儉用;不能忘記父母對我的養育之恩;不能忘記父母的千叮萬囑。

孝德教育讓我真正懂得了如何盡“孝”?而不能有“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人生苦短,要懂得及時行“孝”。

“孝”分“小孝”、“中孝”、“大孝”,而“孝”的最高境界是行“大孝”,孟子曰:“幼吾幼及人之幼,老吾老及人之老。”俗話說:“羊知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孝”,只有孝敬父母者,才能懂得“可憐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義,才能領悟人類生生不息、代代相傳的愛的.真諦,纔有可能在“老吾老”的基礎上將愛與善擴展到“人之老”,纔有可能昇華出大愛大善的崇高品格,一個社會,只有人人善待父母,才能使善良得以弘揚,關愛得以傳遞,溫暖隨處可見,才能不斷走向文明、進步與和諧。可見孝是世間一切美好品質的源頭,是“百善之先”。孝道是做人首要的品德,孔子說,“日三省其身”,我們也要如此,每天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爲,勉勵自己,改正自己的言行中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陋室銘中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雖然房子簡陋,但是因爲我品德高尚而不再簡陋。個人品德是一個人的內在的涵養,這是人性中最有魅力的地方。它不會因爲人的貴賤貧窮,漂亮和醜陋而劃分,它無論在什麼地方都會發出它耀眼的光輝。

通過學習,使我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爲,對自己工作和生活中的過失及時的得以糾正,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斷的提高,我一定會以此爲契機,把愛與善的種子撒遍人間。讓我們大家一起重塑道德靈魂,使人性的光芒永遠熠熠生輝!

孝道學習心得10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有若將孝悌提升到更高境界,做人能夠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犯上作亂人是很少。君子專心致力於修養孝悌精神,仁與道都以孝悌爲根本,孝悌不但是爲人子、爲人臣根本,還是追求仁與道至高境界基石。

孔子與學生討論對待父母態度時認爲,當時社會普遍把贍養父母當作孝順,然而贍養父母是犬馬也可以做到事情,所以僅僅贍養父母還是遠遠不夠,如果不尊敬他們,那麼人子與犬馬孩子沒有什麼區別。父母最擔心是孩子健康,孩子出遊在外,要保持身體健康,不讓父母牽掛擔憂,這也是孝敬父母;父母在世時候,孩子經常陪伴在左右服侍,不要遠遊,如果一定要遠遊也要有一定方向,讓父母知道自己行蹤,這也是對於父母牽掛一種慰藉。而意氣風發少年常常向往流浪生活,早年不顧父母苦苦勸阻挽留背井離鄉,無論衣錦還鄉或浪子回頭往往爲時已晚,不免釀成子欲養而親不在遺憾。孩子不可以不記得父母年齡,一方面要爲父母高壽慶賀喜悅;另一方面,父母年事漸高,離我們遠去日子也就越來越近,作爲子女要時常感到悲傷,纔會更珍惜父母在世時光,盡心盡力侍奉父母。

在侍奉父母做法方面,孔子認爲侍奉父母經常保持和顏悅色是件難事。家庭內外事務由子女去操勞,有美味食物讓父母先享用,但並不能僅以此作爲孝標準。如果看到父母有做得不對地方,要多次婉轉勸諫,如果父母沒有采納自己意見,仍然要尊敬地侍奉,雖然內心憂慮,但對父母仍然不怨恨。侍奉父母、安葬父母、祭祀父母都要遵守“禮”規則。孔子學生宰我覺得爲父母守喪三年太久了,孔子便說他不仁,孩子出生以後要在母親懷抱中三年才能自如行走,爲父母守喪三年是爲了報答父母在孩子不能走路時付出辛勞,而宰我連這樣報答都不能做到。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當父親在世時候,觀察他志向,當他父親去世以後,觀察他行爲。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原則,可以說是做到孝了。強調孝實際行動,孝不僅僅是事之以禮、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生活中任勞任怨服侍周到、心中常常懷念都是不夠,要努力完成父母理想,繼承和發揚他們優點。孩子是父母生命延續,作爲孝子,要讓父母精神也在自己身上延續下去。

詩人說母親是珠蚌,因爲培養一粒頑石而使自己痛苦不已。她並沒有因此拒絕撫養,而是以自己厚重而寬宥母愛將它一層層包裹起來,直至它成爲一顆光澤耀眼圓潤無瑕珍珠。臺灣著名詩人、散文家余光中先生在《母難日》中寫道:這世界從你走後已變得不能指認,唯一不變只有對你永久感恩。孔子推崇孝道已經是千百年來華夏子孫共同尊奉民族信條,也將會成爲千千萬萬後來人道德準則。

孝道學習心得11

馬老師說的一席話觸碰到人的心靈,讓我在浮躁中找到了寧靜。人每天都在忙碌着,很多人卻忽略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真情,就是人們常說的“子欲養而親不待”,有些人有些事當你想去珍惜和關心的時候可能已經晚了。老師講到人生兩件事情不能等:行孝和行善,人生就這麼短暫,孝敬父母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在觀看一段關於父親關愛兒女的視頻後,我已經滿眼的淚水,看到了這對滿頭白髮的老人,我的父母也浮現在我的眼前,畢業工作以來,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最多的時候變成了電話的問候,其實,他們只想經常看到自己的兒女在身邊,經常得到兒女的關愛,因爲他們真的在漸漸變老,當父母白髮蒼蒼的站在我們面前,是否問過自己,我們對父母夠好嗎?

可能孝順父母說出來很容易,但有幾個人能做到呢?就像老師所說,我們所做的永遠也報答不了父母,又有幾個人能真正瞭解自己的父母?在回答親情問題的時候我很慚愧我沒有答出關於父母的所有問題,所以我暗下決心,從今天開始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孝順不難,就是對待父母用心,用真心,即使他們老了、行動緩慢了,也耐心地照顧他們,讓他們的內心不孤單:就是不和父母抱怨,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掛斷父母的電話,不讓他們傷心:就是不找任何推脫回家的藉口,即使幾小時的時間可以看看父母,也可以讓父母高興好多天。可是老師所播放的虐待孩子的'事件和國內外發生的慘不忍睹的殺害親人的視頻,讓我感到這些人道德和教育的缺失,更感到教育對於人有多麼重要,作爲老師的我,要對孩子更有責任感,他們真的需要正確的引導,需要良好的榜樣。

對待父母是這樣,對待工作也一樣,在幼兒園裏的每個人,都是一家人,做的事情都是爲了這個大家庭更好,所以,不要抱怨工作的多與少,輕與重,做好每天的本職工作,也不忘伸手援助他人,對信任我們的家長和孩子懷着真誠的心、感恩的心,尤其對孩子充滿愛和尊重,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記得他們有着快樂而有意義的童年,讓孩子以老師爲榜樣,成爲一名合格的人才。

這節課讓我成長了很多,我會以傳統文化爲基礎,規範自己的言行,沉澱自己的心境,感恩生命中的每個人,做一優秀的偉才人!

孝道學習心得12

其實對於咱們這個儒蓮文化,我之前就知道,因爲我的女朋友是千山路小學的,她在36期的時候在這裏參加過培訓。她學習完之後回去跟我交流一些收穫,我開始有些不屑,甚至嗤之以鼻。我認爲自己對這些問題有自己的想法,並不需要別人的教誨。但是這四天的學習,讓我對先前的看法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首先我應該先檢討自己。我這個人在單位和領導、同事相處比較融洽,但是內心很急躁,有時候會和父母、朋友產生一些矛盾,而且對這些矛盾不以爲然。通過學習我知道了,對於父母首先應該盡到孝道,特別是我們這羣年輕人,應該把孝道承傳下去。

在這裏我要感謝我的姥姥,我的姥姥從小把我養大,一直養到18週歲。我姥姥屬於一個大家閨秀,對於“禮”教得很嚴。我深刻地記得,姥姥說:“一等人用眼教,二等人用手教,三等人用棍子教。”剛纔看到蓮儒幼兒園的孩子特別可愛特別聰慧,讓我的內心產生了自責。回想我在班級裏對待我的學生,是否做到和顏悅色?是否做到他做錯了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事實上並沒有做到。

姥姥還教育我吃飯要有禮。我小時候吃菜只吃自己面前那一部分,哪怕把我面前的菜挖一個小洞,我也不吃別人眼前的菜;吃完飯不能把筷子放碗上;不能說話。其實小時候做得更好一些,學着學着就學走樣了。

老師上一節課提到對父母的愛。父母對我們的愛非常無私,非常包容,反過頭來,我們什麼時候能夠包容一下我們的父母呢?我的父親已經52歲了,他的身體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健壯了,走路的.時候,我會開玩笑說:“小老頭……”感覺父母的身體在一天一天變差,可是我卻沒有做到我這個年紀該做的事情,每天和朋友在外面玩得很晚。我的媽媽有一些神經衰弱,我回去晚的時候她就是睡着了也會醒來,她總會說:“這麼晚回來,對身體不好。”算起來,我們能有多長時間可以和父母說說話、陪他們聊聊天?每天在外面和朋友說那麼多,爲什麼不能回家對父母再分享一下呢?其實父母非常想知道你在單位表現如何,和同事關係如何,甚至和女朋友處得如何。以前我回去也就是一句兩句,這兩天回家我跟媽媽聊了很多。因爲家離學校比較遠,每天要早走,一年365天,我媽能有360天起來爲我做早飯,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謝過她。昨天走時我給她一個擁抱,說:“謝謝您!”我媽還有些詫異,可能有點適應不了。今天我又給她一個擁抱。我相信,我還會堅持下去。最後,祝願在座的各位長輩、老師的父母都能夠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