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1

作爲一個幼兒教師,我從有關《教師禮儀》方面的內容的培訓中,來談一下心得體會。

我們的工作環境是幼兒園,幼兒園的教育主要體是幼兒。而新《綱要》充分肯定了幼兒教師在教育、兒童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因此,作爲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教育者,我們不僅要努力爲兒童創設和提供各種學習、活動機會,更應該促進兒童社會性、人格的積極和諧發展。特別對兒童而言,喜好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禮儀禮貌對他們進行着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認爲作爲幼兒教師在平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的禮儀問題。

1、教師能微笑面對每個孩子:

當孩子來園時,我們微笑地迎候,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氣氛。尤其是對剛入園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教師早晨的.微笑就顯得尤爲重要,能按撫幼兒離開家,牴觸入園的情緒,有的孩子會把你老師的微笑當成是媽媽的微笑,使得孩子不會有一種懼怕感,喜歡來幼兒園。

2、教師與孩子的互動言語:

作爲幼兒教師,我們一天的工作時間基本上都是和孩子們在一起,因此,我們和孩子當孩子來園時,我們微笑地迎候,給孩子一個溫暖和諧的氣氛。尤其是對剛入園年齡較小的幼兒來說,教師早晨的微笑就顯得尤爲重要,能按撫幼兒離開家,牴觸入園的情緒,有的孩子會把你老師的微笑當成是媽媽的微笑,使得孩子不會有一種懼怕感,喜歡來幼兒園。

2、教師與孩子的互動言語:

作爲幼兒教師,我們一天的工作時間基本上都是和孩子們在一起,因此,我們和孩子的互動比較多。如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語言表達要準確、音量要適當、語言要精練、可以適時運用肢體語言,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話,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大膽思考。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在和孩子互動中不注意語言的文明,缺乏耐心,有的孩子經常吃飯吃不乾淨、喝豆漿時不經意間倒翻,如果我們不是用親切的語言誘導,而是不耐煩的急着批評,這不僅影響了老師在孩子面前的形象,而且也隨之影響着孩子與他人交往時產生表現出相同情緒。

3、教師與家長的言談:

作爲一名教師,在與家長交談時要注意表達語言時應遵守的禮儀禮節,舉止端正,行爲有度。談話時,語氣要平和,不要高音量、應表現出良好的道德修養。分清場合,入情入理。不要言過其實,故意誇大事實,也不應傳播不利團結或道聽途說的事情。

曾經聽到一個家長說:“我們班的老師很少有笑容,好像很難接近。這樣就造成家長與老師之間溝通問題,對老師來說也不易於家長工作的開展。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工作中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得不到位,有些小節常被我們忽略,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與老師有着頻繁的接觸和交流,老師是孩子的鏡子,你的言行舉止孩子都看在眼裏,他們喜歡模仿,但往往辯別能力差。比如這個老師無論課堂上課堂外說話聲音都很大,那麼她們班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說話聲音肯定也很大。而這些看似最平常的禮儀往往最會容易被我們忽略。

百年大計,教育爲本。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除了必須以滿腔的熱情對待事業、對待孩子以外,還必須自覺地、高標準地去塑造自身的人格,從而才能培養出學生健康的人格。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2

在現代的人際交往中,溝通與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平、個人學識和修養。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越發意識到溝通與禮儀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禮儀已經成爲提高個人素質和單位形象的必要條件;意識到溝通是人立身處世的根本、人際關係的潤滑劑、是現代競爭的附加值。

自我溝通,父母之間的溝通,同學之間的溝通,師生之間的溝通……太多了,我們都是感情豐富的.人,不是簡單的說話就能表達的,需要互相理解。例如最簡單的朋友之間,要真誠對待朋友,一個人快樂時倆人一起分享,那麼快樂會邊成原來的二倍,你會更快樂,相反難過時,有朋友在,那麼悲傷就會變成原來的一半,因爲有朋友的支持,鼓勵和安慰。

通過學習禮儀的相關知識,讓我知道對待別人,與別人交往過程中我們要律己,要敬人,要寬容,要平等,要真誠等等,而且我們在禮儀方面要懂得適度,在應用禮儀時,爲了保證取得成效,必須注意技巧及其規範,特別要注意做到把握分寸,認真得體。例:開玩笑要注意對象與場合,也就是開玩笑要掌握分寸。

總的來說。通過今天的培訓,讓我懂得了許多日常必需注意的禮儀,也懂得了自己在人際交往中自己不足的方面。這學期的課就要結束了,說真的,心理有點捨不得,希望以後還能有機會繼續學習溝通與禮儀的相關知識,提升自己的修養。

對老師的印象也很深,幽默,有親和力,並且還貫穿許多的課外知識,也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因爲很喜歡家鄉話,而老師時不時用地方方言,特別純正的陝西方言,讓人感覺的特別的親切和風趣,希望以後的自己也能有老師這樣的氣質。

在此,真心的感謝老師,讓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未知道的知識。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3

20xx年2月25日—26日,我參加了坪地鄉教師職業禮儀培訓。通過這次教師禮儀的集中學習,我感觸頗深,受益良多。以前對教師禮儀的認識比較膚淺,認爲教師禮儀就是教師平時的言行舉止、穿着打扮都要得體,能夠做到爲人師表,敬人律己就行了,但通過對教師禮儀的系統學習,使我懂得了它不僅僅是這些外在的東西,它還含有師資、師表、師德、師心四大特點以及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政治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專業與文化素養和爲人處世的素養,以下是我通過學習對它的理解和心得體會。

師資,即教師應有的人格魅力,一名好教師不僅通過在課堂上講課實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規範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風範,對學生實施教育,通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對學生髮揮影響。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身正”是教書育人的先決條件,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身體力行,不允許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學生面前做到的,學生不在時也必須做到。就像滕野先生一樣,他對魯迅的教育影響是相當深遠的,因爲他內在的高尚品德展現了他的人格魅力,正所謂德高於內,才能溢於外,因此我們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學習,加強德行修煉,把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現給學生。

師表即要我們要爲人之楷模,教師的言談舉止、舉手投足不僅影響教師的形象,而且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養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好書、上好課,還要在着裝言行舉止禮節禮貌等方面加強修養,注意約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範作用。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我們在教育的工作崗位上,在黨和人民信任的那個講臺上,傳道授業解惑者,我們不能夠誤導子弟,不能傳授僞科學,不能非議黨和政府,不能蔑視我國憲法和法律,不能違背教育法、教師法,不能做出有損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事情。師心就是要有愛心,無論是對幼兒園、小學生還是初中生,我們都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要懂得尊重他們,與他們互動時要使用文明語言。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待孩子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如果因爲學生學習成績不好而惡語中傷學生,不僅嚴重打擊了他們的自尊心,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一定能得到提高,一名有愛心的好老師往往能得到學生的愛戴和尊重,因爲他們懂得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生表現出的親和力也拉近了你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比如我們在給落後生解答問題的時候最好選在自習課上,然後輕輕的坐在學生旁邊,一邊交流一邊給與解答,這樣他們就會沒有緊張感,比較容易接受。素養方面我覺得比較好理解:政治素養就是要我們思圓行方,立端立正,愛祖國,愛自己的民族和人民,愛黨,愛社會主義,只有自己做到這些,才能進而去教育學生,使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法律素養就是讓我們要有法制觀念,當今社會是法治的社會,遵紀守法是每一個公民的義務,作爲教師不僅自己要懂法守法還要學法,只有這樣才能在學生面前起到表率作用,教育自己的學生不犯法;道德素養就是要我們遵守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家庭道德,一個人的品德好壞往往能決定他行事結果的正與負,一個邪惡的天才所造成的災難,總要好幾代人才能扭轉過來,可見道德素養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是如此之大;專業與文化科學素養,就是作爲一名教師不僅具有淵博的專業知識,富有人文精神,同時還應具有科學、鑽研和實事求是的精神,善於培養學生的興趣,懂得量力而行;爲人處世的素養:就是教我們做人要以誠爲本,以和爲貴,以信爲先。總之,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而對與一個社會來說,禮儀就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所以教師禮儀在我們的教育事業上越顯得更加重要,因此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多學習禮儀,多以禮儀來規範自己,努力使自己成爲一名學生愛戴,家長喜歡,學校放心的好教師。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4

這次培訓感覺收益匪淺,禮儀是用最恰當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尊重;禮了儀的核心和精髓是律己和敬人;品格指的是一切美德,

我還了解了2.5歲—6歲是幼兒行爲規範的敏感期,孩子們在這個階段善於模仿,在這個時期開展禮儀教育很重要,也感到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如何用最恰當的方式表示對家長和孩子的尊重。老師提到了很多細節,這些在生活中有的我注意到了,有的我沒注意到,聽完這次培訓後,我要改正我以前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在方方面面做到一個有禮儀的人。

我們要求孩子們從小就要學會各方面的禮節,就在園的禮儀包括:上下課、生活衛生習慣、待人接物、站、立、走的正確姿勢等各個方面的禮儀。孩子要學,我們老師更要學!通過學習,我進一步瞭解到作爲一名幼兒教師的“着裝”、“化妝”的重要性。因爲在家中,我們沒有固定的觀衆,儘可按自己的喜好去打扮或者根本不打扮。可是,當我們走進幼兒園的時候,當我們登上講臺的時候,我們扮演的是一個“授業、傳道、解惑”的尊長角色。我們需要作孩子們的榜樣。我們的服裝要表達的`信息是尊嚴而不是刻板、是美麗而不是妖豔、是高雅而不是富貴、是大方而不是怪異。所以在“着裝”、“化妝”上我還應該進一步學習。另外幾句話給我的印象也很深,他說:“讚美”是人際交往中的一種利器。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明好聽的話,也可以理解爲讚美的話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於我們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讚美和激勵永遠是促他上進的最佳手段。所以讓我們對孩子們多說幾句讚美的話語吧!讓我們永遠記住:“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還有一句話是:“微笑”是人際交往中的另一把利器!特別是對於孩子,我們更要發自內心的微笑,那樣我們纔會真正得到孩子們的心!老師們,請對我們的孩子保持微笑吧,那不僅僅保持了教師的良好形象,更保證了你對他教育的權威性!

課程中還講了關於教師體態、社交場合等方面的一些基本禮儀,使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對我們的教學工作和爲人處事都很有幫助。

新的世紀是一個騰飛的時代,我想和所有的教師一起,和我們的孩子——未來的主人一起,以高貴的氣質、良好的儀表、優雅的語言、規範的禮儀來面對未來開放的世界、開放的社會!

教師禮儀培訓的心得體會5

今天新教師的培訓正式開始了,上午進行了開班典禮,院長給我們講了話,大家還照了集體照。

下午是一個教師禮儀的培訓,看了一下午視頻資料,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明天要交的,命苦啊!

今天觀看了金正昆教授的《教師禮儀》視頻,收穫很大,通過大家的討論,更進一步有了更深的體會。

在接受培訓以前,對於教師的禮儀只有一個很模糊的理解,認爲就是作爲一名老師應該爲人師表,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給學生壞的影響。今天聽了金教授的講述,對於教師禮儀有了全面的,比較系統的認識,下面是我的幾點認識。

首先,是關於禮儀的含義。禮儀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人的一種規範的表現形式。所爲教師禮儀就是指,教師在其工作崗位上待人接物,爲人處世的行爲規範。

在這裏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擺正位置,以學生爲本;二是端正態度,要做到寬以待人,善於包容。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說的`也就是包容他人。

第二,教師禮儀的四大特徵:師資,師表,師德和師心。我們應從這四方面嚴格要求自己。

教師禮儀,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職業的期待。在這裏我們需要注意:嚴於律己;以學生爲本;有學習意識。

第三,教師應具有的基本素養,包括:政治素養、法律素養、道德素養、專業與文化科學素養、爲人處世的素養。

其中道德素養要求我們:遵守社會公德;遵守職業道德;遵守家庭道德。而爲人處世的素養則要求我們做到:以誠爲本;以和爲貴;以信爲先。

在這一部分中,金教授引用了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一個人不和他人打交道,不是個神就,是個獸。”來證明自己的觀點。關於教師用語的問題,金教授也做了詳細的講解。第一,教師用語的基本要求。金正昆教授從語言、態度、內容、方式上對教師用語的要求進行了詳細講解,語言規範形象;態度和藹而耐心;內容得體;方式適宜。

第二,該如何規範教師用語呢?那就要求我們:講普通話;講文明話;講現代話;講直白話。

第三,教師用語的表達。平等交流;善於溝通;要強調互動。最後是關於語言美。語言美包括:聲音美;談吐美;境界美。其中聲音美又要求我們注意:音量適宜;速度適中;發音標準。在這裏還有幾個禁忌:忌粗口、忌訓斥、忌侮辱、忌諷刺、忌妄言、忌亂言。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認識到教師禮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今後我一定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注意自己作爲老師應注意的禮儀,做學生能夠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