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渡北歸》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南渡北歸》讀後感

《南渡北歸》讀後感1

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晉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風景不殊」,晉人之深悲;「還我河山」,宋人之虛願。吾人爲第四次之南渡,乃能於不十年間,收恢復之全功。庚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薊北。此其可紀念者四也。

書的封面有個副標題(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吸引着我一本本的讀下去,來探索驗證這個答案。

此書共有三本,分別是南渡-北歸-離別,越讀到後面越沉重,它呈現了從日本侵略中國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20世紀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羣體命運在劇烈的歷史變遷中的結局。處處引證、各處蒐羅,相對真實地還原了梁啓超、胡適、陳寅恪、傅斯年、樑思成等等知識分子的生活、學術、精神與情操,全景描繪了抗日戰爭時期流亡西南的大師們感傷的命運。

讀第一本的時候,印象深刻的是,中華民國初年學風極盛,海龜衆多,大師輩出,辦學恪守學術之自由獨立之精神,學術研究蔚然成風,真可謂人才濟濟,但隨着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大師們只得嘆聲無奈地踏上那悲壯而浩大的南渡之旅。在西南聯大那麼艱苦的教學環境下,依然激情四射地給學生們講課,連“跑警報”跑的都很浪漫,苦難讓師生們變得更加堅韌,讓中華文明的血脈得以延續,並相繼走出了兩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李政道。而對比我們今天的年輕人,這麼好的學習條件,生活衣食無憂,卻少有大師們的成就,真是要感到慚愧啊!

經全國軍民與知識分子的共同奮戰,終於贏來了抗戰的全面勝利,南渡之後的北歸,本可以快慰人心,可誰又想到不出三年,內戰爆發,大師們的命途依舊多厄,又需做出一次無奈地人生抉擇,忍痛別離,自此天各一方,海峽兩岸遙遙相望,命運從此不同。

最後一部離別,是一個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廢待興需重建,而在大陸的知識分子則需要迎接一場又一場的運動,人性的貪婪展現的是和戰爭一樣的殘暴,讓我們在運動中送走一位位大師;而在臺灣的傅斯年、梅貽崎、胡適等也紛紛駕鶴西去,相繼離別。

大師們雖已遠去,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昂的靈魂是永存的,面對國難、國亂,他們所呈現出來的那種勇氣和力量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樑,堅守信仰,無問東西。

《南渡北歸》讀後感2

正如標題,南渡北歸這本書,因某些原因只是略讀,但依然有不少感觸。從此看出凡劉老推薦的無不是好書,奈何時間緊迫,無法細讀,只能日後慢慢品味。可能很多同學和我一樣,當我們第一次拿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想便是這本書好難讀。許多關於大師的瑣事基本上都一一的展現在這本書上。讓人應接不暇,如此繁多的細節鋪天蓋地地捐過來,的確讓人喘不過氣。

但當我略讀完第一本後,又翻過來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大字“大師遠去,再無大師。”一切卻又似乎明澈了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東西,清華的四大導師,魯迅一派與胡適一派的紛爭,西南聯合大學的出現。無不是這個時代纔會出現的事件。這本書總體的時間背景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文中講了許多在這個時期各個大師做的`事情以及貢獻,但我發現當作者再講關於大師們的學位時卻鮮有人是真正的“海龜”,許多大師在出國留學時都沒有拿到學位,不是說大師們拿不到,而是大師們根本沒有時間或者那個心思。

很多大師出國留學只是爲了知識,學到了知識便又去學其他的,所以很少有人拿得住學位,並不是說大師們半途而廢,只是因爲他們想更早的回到祖國加以報效,所以花了更少的時間將國外的知識學到手,僅此而已。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很多人也許不理解,不是還有句話嗎?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人比一代人強,怎麼會沒有大師呢?其實這句話很容易理解,所謂”大師”是指這個時代特有的人物,他們是必須在這個時代的影響下才會出現的偉大人物,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和平的時代我們也有我們這一代的大師,但是那些大師他們活在過去,給過去的人們乃至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影響,甚至連現在都有它們的影響。誰敢說自己的語文課本上沒有魯迅先生的足跡,誰敢說北大的校園沒有蔡元培老先生,依然會有現在的輝煌?都不可能,他們是那一個時代的大師,是存在於人們心裏的大師,大師遠去,再無大師。

《南渡北歸》讀後感3

讀別人的人生,寫自己的感悟。看到大部隊都讀完了《南渡北歸》,我很汗顏,並沒有讀完,纔到第六章。

看來我暑假時間利用率有點低,不給自己找藉口。雖然只是閱讀到第六章,感受還是深刻的。閱讀《南渡北歸》讓我對民國到新中國建立之前這段歷史有了更詳細的瞭解;也對那時候的偉人有了更仰慕的敬意;更對那時候的.苦難有了更醍醐灌頂的痛和悟。擁有和平年代的我們,該何去何從,該爲自己和社會做些什麼。先輩們用血淚打造給我們的和平安穩社會,我們該怎麼珍惜並也做出些什麼。

常常爲文學大師的思想震撼,到底是怎樣的情懷纔可以不顧自己個人而爲大家,爲後代留下什麼。

偉人和凡人的不同,因爲他們的思想境界不同;而偉人又和凡人相同生活的愛恨情仇,又多了份真實感。他們也會因爲意見不合而不合,也會因爲性格不合而不來往。但他們最終的目標是爲國家而奮鬥!

文學大師諸如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趙元任,傅斯年,胡適,蔡元培等。他們的思想真的是永垂不朽。梁啓超的育兒觀讓我記憶深刻。西南聯大遷移的難和保護文化遺產而犧牲的偉人都讓人敬佩不已。我已無話可說,文字言語都太無力,表達不出那時候的難。

覺得自己太渺小了,感受也很淺薄。我只能表達對那時候付出生命犧牲小家而成全國家的敬意,而讓自己對民族有更高的敬意,民族毅力永傳承,平時個人生活的挫折困難算得了什麼,簡直渺小至極!

感受也只能到這,我的閱讀分不及格!我沒有閱讀完暑期任務,後期時間利用率應該提高了。《南渡北歸》我連一半都沒讀完,要趕緊迎頭趕超了,否則新書又開始閱讀了。

加入組織閱讀還真是特好,沒完成也如學生般,羞愧不已,也會警醒自己,下次要加速了。拖延只會讓自己吃虧。九月份兩本書要一起開讀完成。

《南渡北歸》讀後感4

今年暑假跟隨敘事者共讀了南嶽老師寫的《南渡北歸》三部曲,它從1937年盧溝橋事變起筆,止筆於大陸__後。近四十年光景,中國烽火連天,風雨飄搖。最後一批大師,梁啓超、王國維、陳寅恪、胡適、傅斯年以及卷滾在大潮裏的衆生學者,從歷史的蒼茫中走來,又消失在那幽暗盡頭。這樣情形下,一大批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奔波向祖國西南,從長沙到昆明,從昆明到蒙自、李莊,在幾近食不果腹時,仍專心學術,不忘民族復興,用知識去觸摸那“爲萬世開太平”的理想。

一個月的時間,僅僅看完了第二部,感慨頗多,我感受最深的還是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從知識分子身上體現的愛國主義精神,許多富有才華的知識分子,他們在國外取得學位後,大多選擇回國,即使當時的`中國非常落後,生活條件比現在差很多,但這些優秀的知識分子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國,爲國家服務,他們認爲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從民國知識分子那一代身上我看到中國傳統知識分子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情懷。這正是我們當前最缺乏的,當前社會,拜金主義盛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出國的留學生大部分選擇在國外,中國是世界上人才流失最嚴重的國家。

大師們求學所爲中華民族之崛起,故而不計個人得失而從容投身祖國懷抱,且在條件非常艱苦前提下,做出偉大功績和壯舉,將以八股論優劣的時代,翻開中華民族的新篇章。他們從海外歸來,譜寫歷史,創造輝煌,這二三十年代產生我國至今都是最好的大學,甚至在抗戰的艱苦時期,由清華、北大、南開組建的西南聯大仍是中國大學史上的光輝。

“大師遠去,再無大師”,赫然印在封面最顯眼處的幾個大字,貌似決絕地滲出那時代下的萬般無奈與淒涼。曾離我們很近的大師們,當時光逝去,他們生命是遠去了,但其卓絕的貢獻和高貴的靈魂卻卻與年輪共生,“歷千萬祀,與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讀罷《南渡北歸》,掩卷而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大師們令人仰止的高大身影,光輝深邃的文化造詣,起伏多舛的命運轉折,無不讓人在深深的感慨之後又久久難以釋懷!

《南渡北歸》讀後感5

《南渡北歸》講了民國時期大學教授和學生在抗日戰爭爆發後隨圖書,文物轉移到西南地區,抗戰勝利後再北上的故事,全冊分爲《南渡》、《北歸》、《離別》三部。書中,一個個堅韌絢爛的生命,在歷史的豐碑上,刻下記憶。

全書開始於淪陷後的北平,屈辱與尊嚴,征服與抗爭。每一個人,都是毫無杜撰有血有肉的人。這批人,他們護送中國文物和大學圖書在烽火下南渡。在軍閥混戰,中日戰爭的硝煙中描繪出中國最初的考古,建築輪廓。也在山區的艱難環境下完成生物科學實驗。本該在優越實驗室中完成的任務,他們在顛沛流離中仍不放棄。他們,讓“自由之精神,獨立之思想”在這古老的大地上生根萌芽。

正因爲有這批堅守信念的大師們,當我們再去凝視這段沉浸在深淵的歷史時,纔會看到屈辱不堪之外的風骨凜然,這是中國式的風骨,是對家國情懷的深刻詮釋。

在逃亡路上,爲了不丟棄人才培養,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組成的西南聯大。在艱難的日子裏講課聲常伴隨敵機的轟炸,師生們卻把躲防空洞的'事兒風趣地寫成對聯“人生幾何,戀愛三角。見機而作,入土爲安。”晚上停電時,劉文典就一襲長衫,對月講《月賦》。但卻這麼艱難的日子裏,它爲祖國培養了多少人才。

解放戰爭時,樑思成焦灼地在樓上轉圈,一看到有飛機在北平上空飛旋,就喃喃道:“完了完了,這些古建築要全完了。”羅哲文回憶,樑思成在二戰末期經常抱着日本地圖標註古建築所在,並把地圖交給美軍請求他們不要轟炸這些人類共同的遺產。日本知曉後極爲感激——樑思成此時卻早已死去多年。

看過一張樑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他們坐在檐上,並肩笑望鏡頭,林穿着合體的旗袍,腳下踩着一雙平底布鞋,他們正進行維修測量工作。那時候,所有的笑容都是發自內心的欣然。看照片的人關心的不會是林徽因的臉蛋長得美不美,也不會是照片拍的模糊而沒有色彩。它展現的是中國大師們的堅定信念,在一個古國的土地上,用生命的時間搶記建築的記印。

書本仍在讀,它在慢慢展現更完整更浩瀚的中國,我想,這就是樑思成和《南渡北歸》的意義吧。

《南渡北歸》讀後感6

第一章一開始便描述了北平戰火紛飛的歷史背景,作者是以寫實的語氣敘述的,許多文人學者被迫集體南下。第一次對蔣介石這個人物有了新認識,以前一度認爲他是一個“壞人”。1937年12月13日,放下武器的國民官兵被日軍集體屠殺,30萬無辜市民被殘暴的日軍屠殺,連續40天的大屠殺,這就是引起公憤的讓我們國人永遠都不會忘記的“南京大屠殺”,我要把這點講給孩子聽,讓他們不要忘記日本人對我們中國人犯下的這項滔天大罪。“南京大屠殺”之後,蔣介石提出和談條件其中有“與其屈服而之,不如戰敗而亡”,讓我對蔣有了更新的認識。而張學良這個人物,之前都是從父親嘴裏聽來的,後來又是從一些電視劇中看到的,書中對他的描述卻和我瞭解的不一樣,有疑惑。

書中大多筆墨都是敘說一些文人志士的,提到王國維,現在提起都是大師級的人物,他是我國第一個提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教育理念的人,可惜最後墜河自殺。梁啓超由於腎病在協和醫院做手術,主刀大夫的助手是一位外國人,竟然誤將樑先生的那個健康的腎切除了,這也爲他日後每況愈下的身體狀況埋下了雷,但梁啓超先生卻並沒有埋怨和責備醫生。梁啓超的兩個兒子分別叫樑思成和樑思永,林徽因是樑思成的愛人,兄弟二人秉承父願分別學了建築與考古專業。李濟是當時學成回國後較年輕的,在考古方面很有研究,後來在同樣年輕有爲的.傅斯年的邀請下,去了廈大,專門研究考古,後來樑思永學成歸來後也加入了考古工作,爲我國的甲骨文發現等考古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清華的趙忠堯在大家撤退後又冒着危險返回來拿鐳的事件很感人。現在聽來很有名的一些學者當時都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廈門大學等知名大學的老師。最初主張不戰的胡適後來還被蔣介石派去美國當了“外交官”,日本人的日漸猖狂與侵略最後讓胡適也改變了原來的主張。由於戰事吃緊,日本人的先進武器,國軍節節敗退,文人們不得不南下,撤退圖書資料,考古文物等等,樑思成夫婦決定去昆明,長沙臨時大學也撤退,“十大金剛”分離告別的場面……葉公超給女兒和兒子起名源於《詩經》裏“管彤有煒”,突然產生了想看《詩經》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