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4W 次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啓發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1

《尊嚴》是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講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在一次逃難中,雖然極度疲憊和飢餓但他仍然堅持以勞動換取報酬,用自己的言行維護了個人的尊嚴,贏得了別人的尊重和賞識,從而改變自己命運的故事。故事以“尊嚴”爲題,含義深刻,給人以啓迪,那就是自尊才能自強,自尊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形象是通過對哈默的外貌、動作和語言的細緻描寫來體現的。

老師根據本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採用了“品讀式”閱讀策略。首先給學生大量時間進行獨立閱讀感悟,在此基礎上,老師又創設了一個和諧、互動,充滿人性的對話交流平臺,讓學生把自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情感的體驗和語言的領悟大膽釋放出來,在交流中碰撞、反思、調整先期閱讀的感知,從而自然地去感受作者的情感,較好的達成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對語言的品味。整節課的教學凸顯了《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一理念,努力確立發展的主旨,遵循教學目標整合的原則,力求避免一段一段地分析理解,在如何促進閱讀的有效性方面作出了大膽的嘗試。

具體說,本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線索清晰,重點突出。

在這節課中我們看到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尊嚴”展開,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明白年輕人是在什麼情況下講尊嚴的,人物的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的,傑克遜大叔又是怎樣尊重他人尊嚴的。傑克遜大叔的話“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爲他有尊嚴。”是課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師教學時緊緊抓住這一線索,圍繞傑克遜大叔爲什麼說哈默有尊嚴這個問題,讓學生在書中畫一畫相關的語句,寫一寫自己的讀書感悟。這個問題的設計,既指向文章內容,又指向對文章中心的感悟,覆蓋的閱讀面比較大,給學生的思維空間也比較大。教師做到了教學目標明確重點,教學時間保證重點,教學環節圍繞重點,教學效果落實重點。

2.情境的創設,拉近了師生與文本的距離。

語文學習要關注過程與方法,這個過程,主要是主體積極參與,加強體驗的過程。教學中,王老師更多的是讓學生主動感受,注意把靜態的文字通過朗讀、交流、探討變成孩子們頭腦中,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場景,生動畫面,以此去感染學生。教師在課堂上創設了多個對話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讀書體驗。例:如果此時,你就是一個逃難的人,你會怎麼做?如果這個年輕人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想對他說什麼?學生在感受的同時,思維的火花被點燃,紛紛進入了角色,並毫無保留地坦露心聲,師生、文本與作者的情感便融爲一體了。

在讀課文時,先自主讀書整體感悟瞭解課文 ,再指導學生有層次地去讀人物對話,讀出當時當地的那種感受,讀出自己的體會,直到讀出自己的真情。最後再次回讀,將自己置身於文本中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讓理性的語言伴隨感性的形象深深的紮根到學生的精神世界中。整個過程,在拉近師生與文本的距離的同時積累了語言,積澱了情感。

這節課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上,教師很重視文章內容理性的分析,而忽視了情感的深度體驗,讓我們感覺課上得比較“飄逸”,沒有“讀”到孩子的心靈深處。

2.這節課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了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形象,人物的心理活動就成爲了一個空白,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留給我們的空間,引導學生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動,這樣更能有助於體會人物形象。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2

語文教學的真諦究竟是什麼?本次活動更讓我明白重點是建構“生本課堂”。的確,以生爲本的課堂,要求我們將目光更多地投向學生的發展,投向爲了促進學生髮展教師所呈現的有效教學行爲。高連偉老師向我們展示的《鄉下人家》,以其幽默風趣的語言,行雲流水的流程,水乳交融的對話,潤物無聲的評價,水到渠成的實效,成功地詮釋了這一生本課堂理念。

一、課堂預設,走向生本

學習一個文本,學生的原有基礎是什麼,哪些事學生已經知道的,不需要我們再講、再問。學習一個文本,學生的需求是什麼,有什麼困難,哪些地方容易發生錯誤,哪些地方容易忽略,我們應該怎樣幫助他們。要做好這些,首先得看教學“預設”怎麼樣。如果“預設”的教學流程都做了“精確”的設計,那麼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死水一潭。一問只有一答,一項任務只有一種努力的方向;且哪個問題先問,哪個問題後問,和流水線操作沒有兩樣。這樣的設計,從客觀上抑制了課堂“生成”的可能。

在高連偉老師《鄉下人家》一文的教學中,採用了“非線性”的“版塊預設”。只安排了四個板塊:第一板塊:導讀,激發興趣;第二板塊:初讀,整體感知;第三板塊:研讀,感悟文本;第四板塊:拓展,積累語言。整整40分鐘沒有多餘的教學環節,從整體到部分再回歸整體,由淺入深,層層推進。每個板塊都留足了充裕的時間,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況,隨機調整,適時點化,讓每一個版塊都有可能成爲動態生成的亮點。如在片段一,第二版塊推進的過程中,高老師大膽取捨,捨棄說課文主要內容的細枝末節,取“看看鄉下人家都爲我們描繪了哪些美麗的景物?”讓學生圈劃、板演,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力。因爲預設的問題“作者都爲我們描述了鄉下人家哪些美麗的畫面?”爲學生留足了生成的空間,就呈現了以上值得回味的一幕。既讓學生理清了文中景物描寫的順序,又爲下文巧妙地做了鋪墊,巧度難關。

二、質疑問難,走向生本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浙江省小語會會長沈大安老師說:“教學應當遵循兒童的認知規律,由淺入深,充分展開,從錯誤走向正確,從朦朧走向清晰,讓學生親歷學習過程。”回味教學過程,我們不難發現:質疑和釋疑,引領教學一路前行,讓學生在富於挑戰的思維情景中,和課文充分對話;讓學生的視野和作者的視野得以對接與融合,實現了語言和精神的同構共生。

豐滿的課堂,應該是一個不迴避質疑的地方,在質疑中達成“視野的融合”,才能顯現充滿思維張力的課堂。如果沒有質疑,那麼學生也很難將眼光落在這幾個標點符號上,也不會將這幾個標點符號和“依着時令,順序開放”的意思聯繫在一起,文本中的這句話所體現出的“樸素中帶着華麗”的農家風光也很難體會到了。這樣的質疑,情感和文本的融合水到渠成,這樣的質疑,來自於學生,迴歸於學生,是學生對文本感受的自然流露。

三、拓展提升,走向生本

語文課堂,我們不提倡“逢課必拓展”的做法,也並不排斥一切語文課本以外的東西。我們提倡的是適度的拓展,拓展之後有提升的過程。這個提升,也是讓文本的意蘊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讓課堂更具文化的張力。

在《鄉下人家》的最後一個板塊教學裏,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了課文之後,老師設計了一段拓展練筆。他根據孩子們的學習情況適當放低難度,出示了一組詞語:向晚的微風,歸巢的鳥兒,綠綠的濃蔭,鮮豔的棚架……學生之前已經體會到了語言中藏着的情味,能從顏色、變化和心情等幾方面去感受鄉下人家的清新與生氣。不管學生有沒有去過鄉村,了不瞭解鄉村,至少在這裏學生對這篇課文很感興趣,有共鳴了。這樣的小練筆整合了課文的語言文字,通過前面對文字的咀嚼、品味來實現“語言積累”的`目標,孩子們在這種言語學習和實踐中,產生了積極的精神活動,使鄉下人家的各種畫面和他們心中的美好想象相結合了。

如歌,如畫,如詩的一堂好課看似很難,其實也很簡單:讀好手中的這本書,以發展學生爲本。大道至簡,如是矣!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3

本學期,有幸在區組織的小學語文教師集體教研活動中,聽到了兩節精彩的彙報課。置身於課堂教學中,看到兩位老師氣定神閒,信手拈來,不時激起一個個教學的浪花,不僅令學生陶醉、癡迷,而且對於正在語文教學路途上摸索前進的我來說,收穫也是頗多。下面談談我對此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聽完兩位老師的彙報課後,我認爲他們對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獨到之處,都能抓住題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白聰慧老師,在教學《呼風喚雨的世紀》時,她先以精美的課件範讀,引領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受到了大家的讚賞,接着指導學生聲情並茂地朗讀,爲學生的讀打好了紮實的基礎。課中,她從不同角度引導學生,以文帶文的形式,對課文進行拓展品讀,激發了學生的無限樂趣。整節課在白老師優美生動的語言中層層展開,使聽者回味無窮。

第二、注重啓發式教學,讓學生主動學。新課程標準要求讓學生成爲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個主體的引導者。這兩位老師都充分的做到了這點。例如:白聰慧老師講《呼風喚雨的世紀》時,通過課件的設計,精彩的品讀,引發學生邊讀邊想象,體會科技帶給我們各方面的變化。

第三、注重引導學生朗讀。大部分老師都非常注重指導學生朗讀,但決不是爲了讀而讀,而是在體會情感的基礎上去讀,並且對讀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例如:常老師在上《陶罐和鐵罐》這課時,首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讓學生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再讀課文,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分角色讀,讓學生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學習中還穿插着齊讀、分組讀,進而激發同學閱讀興趣,讓學生在閱讀中更好的領會文章所表達的精神,層次非常清晰。

第四、注重學習習慣的養成。很多老師會在課堂上穿插着一些學習方法,讓學生收穫這些學習的方法,當他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時才能夠用自己的力量解決。例如:白老師就要求在正文學習前爲每段標上序號,便於在學習課文時迅速找到所講的內容。她還要求在讀文章時對有生字或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這樣就能"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老師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及時的糾正文字的發音,潛移默化的教導學生字音要讀準的習慣。還有的老師一直強調"不動筆墨不讀書",做好批註,有利於培養學生集中精力的好習慣。

第五、親切的評價語言。兩位老師評價學生的語言是那麼貼切,到位,如有的老師運用"你最聰明、你會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等來鼓勵學生。這些樸實,自然的語言,對我感觸很深。在以後的課堂上,我也試着讓我的學生感受這些美麗的評價語言。

通過此次活動,我對語文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今後的教學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衆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我想我還應該閱讀更多的書,更努力地鑽研教學這門學問,還要從心底愛上這門課。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4

本堂語文課課題爲《跨越海峽的生命橋》,重點在於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深切感受人間真情以及中國臺灣人民和大陸人民難以割捨的骨肉親情。下面是我認爲比較好的地方:

一、緊扣重點詞,重擴展。

在學習本文新詞語時,姚老師先把自主學習權交給學生,藉助活動手冊讀音、說意,並通過找近義詞、反義詞加深記憶,漸而自然過渡到詞語所在的文章句子,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義,同時分析了文章重難句。漢語雖是我們的母語但小學生在學習較書面的中文詞語時,也需要在頭腦中形成有栩栩如生的形象並經過反思才能理解、接受。給我印象頗深的時"輾轉"一詞的講解,姚老師首先提問句中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尋找相匹配的骨髓的不易,然後爲了幫助學生更形象的理解和記住這個詞,姚老師引導學生依照文本擴展,醫生首先會在哪裏找,從杭州到全省再到省外乃至整個中國大陸,最後到中國臺灣終於找到。從這個艱難歷程讓同學深刻理解了"輾轉"的含義。這裏充分體現了姚老師的教學智慧。

二、重視朗讀訓練、多樣性閱讀。

閱讀是語言教學的一種重要訓練形式,本文又是一篇真實故事飽含真情實感,很適合有感情的朗讀。本堂課上姚老師也穿插了很多"讀":自由朗讀、快速閱讀、單獨朗讀、細讀。學生在朗讀—思考—再朗讀的過程中逐步理解課文中心思想。

三、抓住重點,注重情景創設。

姚老師善於抓住關鍵詞語,如"靜靜"、"奔波"、"沉着"等來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內心,體會文字背後的情緒。並且讓學生設想自己就是中國臺灣青年自己在餘震中會怎麼做,入情入境探究人物內心。整個捐獻骨髓和送骨髓的路程和時間表的設計很清晰明瞭。最後在姚老師配合音樂深情並茂的朗讀中,同學們與作者的情感達到了共鳴。

同時就本堂課提一點小問題,感覺本堂課的容量有點大,另外學生對文章深層次方面的東西挖掘能力有所欠缺,與老師不能形成很好的師生互動,這可能和學生本身的基礎有關。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5

上週日,我有幸參加了"黃岡名師基層巡迴講學"麻城站講學活動,期間聆聽了三位教師精彩的課堂教學,老師們廣博的知識,幽默風趣的語言,平等融洽的師生關係,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真實的、情感的投入,師生、生生的互動過程,思維的碰撞,心靈的溝通,智慧的啓迪,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從每個老師身上都學到了受益匪淺的東西。老師們上課總是面帶微笑,組織課堂有條不紊,解讀文本總有獨到之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文本恰到好處。 《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反觀我們現在的語文教學,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語文課沒有了語文味。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體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呢?

一、根據課文特點,把握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度"崔巒老師說:"語文課程貴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難也難在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老師也曾說過:"語文教學如何將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起來,這的確很難,關鍵是個度的問題,所以我強調的是平衡。人文性與工具性要合二爲一,渾然一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對兩位專家的話感觸頗深,猶如茅塞頓開。是呀,回顧我們所教的一篇篇文章中,體現工具特點的是結構、語言及技巧,體現人文特點的是內容,主旨。有的文章語言雋永,有的文章內容深邃,前者可側重於工具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培養學生語文能力,後者可側重於人文性,談談內涵的豐富。

二、將解讀文本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進當前,在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讀書不充分的現象。學生讀了書,但並沒有時間將課文所表達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頭腦裏"活"起來,沒有足夠的時間"過電影",更沒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靜下來涵詠品味,就匆匆讓學生去談。

因此,在教學中,我們首先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只有通過充分的讀,學生才能與作者進行心與心的對話,從而理解文本內容,感悟文本思想,體會文本情感,認識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闡述的道理。所有這些唯讀爲重。因爲讀是對文本情感體驗和表達的最直接手段,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能最有效地促進理解,促進感悟,並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讀這一形式把這種理解和感悟表達出來。如果學生理解文本內容,就會讀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會背離了文章的基本情感。其次,教師要提高對文本的解讀能力,要長文短教,抓住重點段落,找準生髮感受的語言點,這需要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抓住這個語言點就能牽一髮而動全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體驗情感,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的深入對話,學生既掌握了學習方法,又受到了情感的薰陶。

三、以學生爲主體,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課標》說:"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說簡單一點,這句話就是說:"要在語文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語文實踐的能力。"在語文課堂上,老師要牢記課標的要求,加強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們的教師必須還原語文的本來面目,讓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就是要使我們的教學重新走上樸實、紮實、真實的軌道上,在繼承傳統時,也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必須將解讀文本與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儘量以"語文的手段"解決語文的問題,減少非語文手段的運用,堅持以學生爲主體,努力倡導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的理念,才能體現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四年級語文聽課心得體會6

聽取了青年教師胡老師執教的如這一課題,文本引導理解自然之道,讓學生感悟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之道,明白好心人辦壞事這點確實難。

胡老師以幼龜爲點,以情景導入,引出“這麼多幼龜是如何離巢入海”,再品讀“離巢出海”文段,然後理解“自然之道”。在過程中,胡老師對一隻幼龜的探與出,摳詞摳得很好,讓學生感受幼龜的謹慎勇敢,但聽着聽着我就在想,既然已經點了這點,是不是可以再進一步,去引導理解“自然之道”中的一層意思,即:幼龜的安全意識生存之道。當然,這不是重點,但卻也是豐富理解課題的含義。

在教學一羣幼龜,這一環節,胡老師緊緊地扣住了“魚貫而出”“結伴而出”“結隊而出”這幾個詞,在這幾個詞中下了很多的功夫,讓學生感受其數量多,出的方式不同,然而,聽課的我不禁又在思考,這樣的用途除了讓孩子悶感受祖國語言的準確豐富之外,與課的主旨是不是有所偏離,是不是可以在稍作感受三詞不同之後,導向因爲我們的“幫助”,讓幼龜得到了錯誤信息,所以“魚貫而出”,因爲幼龜以爲很安全了所以“結伴而出”,“結隊而出”。讓學生把這一結果造成的原因直接指向“我們的做法”,在此,可以想象如果你就是小幼龜心裏怎麼想的。爲下文,我們爲犯的錯誤後悔做一個鋪墊。

第三點,我覺得問題的提法與價值觀導向有所偏差。胡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示了成羣幼龜在沙灘爬行的圖片,之後想象它們會想些什麼?再次齊讀描寫成羣幼龜的句子,然後問:“看到這個情景,誰最高興?”學生與老師的答案是食肉鳥最高興。接下去再去學習揭示“自然之道”。這個問題一拋出,我不禁一愣,總覺得與這個課堂主旋律格格不入。當然只是個人看法。

我的想法。從沒學習過這一文本,這六年級的教材也是在我們市裏屬於第一輪新課程實施,不懂教材的我記一下我的設計想法。是不是可以以嚮導的話“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這樣的。”這句爲切入點,通過文本本身的特點:從小幼龜的安全警惕,生存之道,引到人與自然的相處之道,以此爲線,是不是更便於揭發深入自然之道的旨向。同時,在文本的解讀中,品讀幾個“而出”,理解這幾個“而出”是因爲人們的做法致使幼龜得到了錯誤信息,這樣也便於學生更深地挖掘文本自身,把握其“自然之道”的根本。另一點,以嚮導的悲嘆爲結,他悲什麼,嘆什麼,讓學生進行一個小練筆,明確課文旨意,把課堂推向深度,推向高潮。

一堂課,沉下去,思考給孩子們留下了什麼?是語言文字上的積累,是寫作技巧上的掌握,還是人文的薰陶?我們明白那是多多益善,可是我們的課堂只有四十分鐘,容量有限,所以語言文字的訓練如一些小練筆最好與課文的人文薰陶目標結合起來。這是站在這節課堂之外,我的所得,我的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