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4孝圖讀後感

24孝圖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24孝圖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24孝圖讀後感

24孝圖讀後感1

寒假期間,通過老師的推薦,我讀了《孝經·二十四孝》這本書,並從中學到了很多道理。孝道,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至今仍受到人們的重視。孝道是一切道德的基礎,沒有孝道的人,沒有道德。孝道是所有品質中最基本的,但卻是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沒有做好。孝道,是一個人一生的作業,無論你是萬人以上的富人,還是流浪街頭的乞丐,你都應該孝順父母,感謝父母。

身體皮膚,父母。從出生到成長,父母都在努力撫養和教育我們。因此,孝順父母是很自然的。孝順的皇帝也可以對人民施仁;一個不孝順的皇帝,無論國家多麼繁榮,都會滅亡。一個人能否成功,最基本的就是他是否孝順父母。

如今,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忙碌”。他們經常早出晚歸,在國外遊蕩。即使他們終於有時間陪父母,他們也總是厭倦辭職。他們寧願陪朋友發呆,也不願回家看看越來越憔悴的`父母。

最近,有一個非常熱門的綜藝節目《旋風孝子》,幾位明星和他們的父母一起度過了六天五夜,用自己的行動來彌補失去的孝道。所有的父母都說他們的孩子太忙了,沒有時間。這也引起了各大網絡的關注:孝順,我們是否說得太轟轟烈烈,忘記了自己的本質?父母不在乎你的官銜職位,而是想讓你多陪陪她,就像你小時候他們陪你一樣。孝順不是一兩天,而是每天堅持,爲父母做每一件小事,讓他們感受到你最真誠的心就足夠了。

從現在開始孝順吧!我想我們都不想有後悔的那一天。

24孝圖讀後感2

剛放暑假,在讀魯迅的《朝花夕拾》前,我和好朋友去北京的孔廟參觀,在衆多的展品中,我不知爲何一眼看見了牆角極小,連字都看不清的二十四孝圖,而且一眼看見了其中的“郭巨埋兒”。正如魯迅所說,圖的確很清楚,可我還是不願意承認我理解的意思。圖上還有批註,字非常小,我又一眼看清了,而且後來發現也只能看清其中的一列字,“子可再有,母不復得”,不過我並不知道他爲什麼埋兒。直到八月,看了《朝花夕拾》,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們家窮,實在養不起那麼多人,只好先養活老人,把兒子活埋。

這二十四孝圖太恐怖了,爲了一個“孝”字,竟要那麼多講究,甚至把自己、子女等全部拋棄。更何況,有時還是爲了孝順並未養育過自己的後母!難怪過去人見父母都是跪下說“不孝兒來見爹孃,求爹孃”就這二十四孝圖,我與小時侯的魯迅先生真是有同感,自己不要做孝子,並且希望父母也不要做孝子!畫中的那個孩子還在她母親的懷抱中笑着玩呢,旁邊的他父親卻要。那小孩的母親似乎有些不捨呢,我記不清了,若是,這婆媳關係將來好不了,若不是,那這個小孩也是孝子了!一點也不反抗他父母!

舊社會真是萬惡,人們說的沒錯。而且我想,郭巨的母親會不會是故意的?她不會想不到郭巨會埋兒吧。因爲郭巨一定一直很孝順。

後來,我與我的.朋友一同去首都博物館玩兒,,又看到了二十四孝圖,這次的圖很大,我把這個故事講給他聽,她也深感恐怖。看來魯迅先生認爲的不錯,小孩子們都是可愛的,且心意相通的。

24孝圖讀後感3

《二十四孝圖》講述了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如“子路負米”、“黃香扇枕”、“哭竹筍”等。他們讓我瞬間明白了很多。我們應該孝順父母。“孝”不是口頭上的,而是反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上。

父母不僅給了我們生命,還努力培養我們成長,教我們做人。我們不應該永遠記住這種善良嗎?父母爲家庭做出了貢獻,爲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應該孝順父母。

我以前從不聽父母的話,更不知道孝順父母,總是對父母提出不合理的要求。當我上學的時候,我的父母總是告訴我在路上要小心,但我總是打擾他們嘮叨,不顧他們的建議去上學。我和哥哥總是吵架,媽媽讓我讓他,說他小不懂事。但我說:“都十幾歲了還小,別人家的孩子比他小,別人見面都知道叫姐姐,他呢?直呼我的名字,我要治好他。另外,雖然他是我弟弟,但我不能隨便讓他走,你今天也不能維持他。

讀完《二十四孝圖》文章中的“黃香扇枕”故事後,我想起每年冬天媽媽總是把我的牀鋪好,在被子裏放一個熱水袋。每次我睡覺,躺在牀上,我都會感到溫暖。晚上,媽媽會來給我蓋被子,但我從來不知道怎麼關心媽媽。讀完《子路負米》這個故事後,我想起媽媽爲了讓我開心,犧牲了她寶貴的休息時間帶我去玩。但我從不陪媽媽,每次媽媽上街,幾乎都是哥哥陪着她……我爲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愧。

媽媽很抱歉,我不應該這樣對待你。媽媽謝謝你,謝謝你十多年來對我的奉獻和關懷。

父母爲我們付出了青春,養育了我們,教育了我們做人的道理,給了我們十幾年的細緻關懷和愛護...我們不應該回報父母嗎?

我要孝敬父母,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孝敬父母!

24孝圖讀後感4

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爲先”,這句話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地無憂無慮的學生來說,早已陌生了。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叫《二十四孝》的書,讓我知道了古人是如何盡孝的,也讓我明白了爲什麼要孝敬長輩。

在書裏的那二十四個故事中,讓我感受最爲深刻的是:臥冰求鯉。東漢末期,晉人王祥,他父親娶了個後母朱氏。後母不喜歡王祥,偏愛親生兒子,經常讓他乾重活,吃粗飯。有一次,王祥爲了給母親用鯉魚治病來到湖邊,自己脫下衣服用體溫來融化冰塊之後,抓住了兩條鯉魚,回家給母親燉魚湯喝。當父母知道這魚怎麼得來時,感動落淚。

看完時,我的心好像被什麼抓住了一樣,感到心痛,被王祥那孝敬之心所感動。雖然後母對王祥非常冷酷,但他始終忘不了自己是家中的頂樑柱,要孝敬父母,照顧弟弟,這種責任感令所有人爲之感動。現在我想到王祥自己的身體被凍得通紅,還裝做若無其事時的`樣子時,心中爲這個大孝子感到由衷的讚賞。母親受了十月懷胎之苦,有些爲了生下孩子,自己離開了世界,那麼偉大的他們,我們息能對他們不敬?這令我想到了我和媽媽,在平常,我和她有不少小誤會,有時,我說話的語氣有點過了,媽媽的臉色一下子變了,理也不理我下,她的樣子讓我又恨又怕,以爲自己只不過就說了幾句話而已,有必要生氣嗎?真小氣!但我不知道的是,這在我看來是個小小的一句話,已經傷了她的心。我讀完《二十四孝》時,我才發現,自己犯了多大的錯誤。

我不會對父母不敬,做一個孝順的孩子,認真學習古人怎樣孝順長輩的。那正是因爲:“百善孝爲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