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我們有一些啓發後,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1

我讀過不少名著,其中最喜歡的是一篇看似荒。唐的故事——卡夫卡的《變形記》。這篇小說我前前後後看過好幾遍,對它的人士也在不斷地改變中——

起初,我認爲這是個荒。唐的故事。故事中,小小的推銷員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大甲蟲……那時年幼的我信以爲真,也因此不敢入睡,也怕自己變成一隻大甲蟲。

慢慢地,它變成了一個沉重的故事。可憐的格里高爾,由於生活和職業的重壓,變成了一隻大甲蟲,終日生活在暗無天日的小房間內,父母和妹妹先後對他失去耐心,他痛苦、無助、迷茫、孤獨……他被世界拋棄了。於是,他也拋棄了世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當一絲陽光透過他的房間,找在他乾瘦的外殼上時,他死了……

這樣沉重的故事下面,藏着多少現代人因爲生活的巨大壓力發出的痛苦呼喊啊!每次看完,我呆望着窗外的陽光,看灰塵飛舞,感嘆這是多麼沉重的故事呀!是的,如今生活的壓力已成爲所有人的負擔,而這,就是一個關於沉重的沉重的故事。

不過後來,我發現,我又錯了,這是一個關於善良,關於同情的故事。在喧囂的21世紀中,善良似乎成了一顆無人理睬的小草,什麼黑心棉,蘇丹紅鴨蛋,注水肉……比比皆是。而在卡夫卡,這位因爲曾經父親的一句責罵就去自殺的心靈脆弱的奧地利作家筆下,我又看見了善良——着一種昔日的情懷。在格里高爾最痛苦時,他得到了妹妹同情和幫助;但後來又在失去這種善良死去。但如果人們給與他善良的同情,如果他一直得到人們的善良的同情,他或許又會變回人……我不否認,雖然在這個關於善良的故事裏,我們無法找到更多的善良的人和事,但是,透過字裏行間,是對善良的呼喚,是對善良的贊成,是對善良价值的認可!

落幕了。格里高爾在那燦爛的清晨死去,或許他已經死了很久,只是沒人發現。總之他死了,他的家人“得救”了,他們的生活終於因爲那陽光燦爛的早晨而燦爛——但大甲蟲早死了。

記下吧,幾下這看似荒。唐而又沉重的關於善良的故事吧,朋友,當你在這喧囂騷動的世界中忙碌時,想想那隻死去的甲蟲,去培養一棵善良的小草吧!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2

卡夫卡和格里高爾後者是《變形記》一文中蛻變爲一巨型甲殼蟲的主人公,旅行推銷員。而前者則是這隻巨型甲蟲的一手製造者,現代派文學作家,〈變形記〉的作者。

細讀《變形記》,竟發現以上兩位人物頗有相似之處。

同樣的無歸屬感。

這一點在卡夫卡身上表現得尤爲明顯。記傳中提到,他是猶太人,出生在布拉格,講德語,臣服於奧匈帝國,集猶太,斯拉夫,德意志民族的成分混雜於一身。如此複雜的身世,無疑使這位文壇巨匠陷入了重重的歸屬選擇中。可是事實並沒有更多的迴旋餘地——他最終成爲孤獨流浪的遊客。在一封信中,他這樣寫道:“可是我沒有祖國,因此什麼也不能拋棄,而是想着如何去尋找或創造一個祖國。”

同樣的情形發生在格里高爾身上。他的身體發生了突變,失去了說話能力,也同時使他被排除在人類之外。因此,“他扭了扭腦袋,痛苦而憤懣地把頭挨在地板上磨蹭着”,他沒有勇氣提高嗓門讓妹妹聽到他的聲音。

同樣但卻又相反的情形發生在格里高爾身上。同樣,是因爲他倆都與陌生有着瓜葛,只是卡夫卡對別人陌生,而格里高爾則陌生於別人——這是相反之處。

他(格里高爾)到處碰壁,先是嚇着了祕書主任,然後又遭到父親的攻擊,最後,連一向關心他的妹妹竟也開始表現得不友好。莫大的陌生感讓他的心理遭受了空前巨大的打擊。心理的創傷成爲格里高爾最終死亡的重要因素。

同樣的孤獨感。

“實際上,孤獨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對我極大的誘惑。”——卡夫卡語。

“因爲家人忽視自己而積了一肚子火。”——格里高爾。

很顯然,卡夫卡在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了自己的情緒,文如其人,莫不如是。

如果我在某天早上醒來發現自己也變成了一隻大甲蟲,我一定會絕望得當場死掉。這是多大的災難啊!雖然看似荒唐,但畢竟不是沒有可能。命運難以捉摸,誰知道哪天災難就降臨到自己頭上來!更可悲的是,多數這樣的'災難都來得無緣無故——至少受害者本人根本就是無辜的——自然災害,戰爭等等莫名其妙地落到自己頭上。想躲避當然是沒用的,我們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遭遇到或深或淺的災難,主人公遭到的災難看似脫離現實卻又再經典不過了。極爲悲哀的是,對於絕大多數災難,不管我們如何努力也擺脫不了。

甲蟲本身,甲蟲是什麼甲蟲是一種成天忙碌不堪的低等動物。格里高爾是什麼他是一個成天忙碌不堪的高等動物。從某種角度來說,人類形式的格里高爾就是一隻甲蟲,或者,甲蟲就象徵着格里高爾這樣的人類。機械化生活,工作的人,在令人壓抑的一天天中變得幾乎成了物質的奴隸,甚至到了非人的地步,這又是多麼悲慘!這樣恐怖的事實終於被寫成了真正的故事情節,這種人變成甲蟲的現象真的少見嗎?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3

格雷戈爾,一個擔任着重要職位的公司職員,在家裏也有着維持家庭生活的作用,沒了他,家裏就沒有一個能掙錢的人——格雷戈爾的妹妹,才十七歲,不需要指望她幹活掙錢維持家庭生活、格雷戈爾的爸爸,幾年之前就破產了,五年沒工作了,估計自信心也沒了、格雷戈爾的媽媽,更不用說,繞着房子坐一圈都喘氣。

而可憐的格雷戈爾,在一天剛剛醒來時卻意外的發現自己變成了一隻令人噁心的蟲子!。他百般嘗試的從牀上下來,可剛一下來就撞傷在了牀腿上。這隻可憐的蟲子的慘遇估計誰也無法料到……

從此以來,沒人願意再看見他,除了好心的妹妹,給他送來吃的,天天關心着他。格雷戈爾的爸爸媽媽從此一見到他這隻噁心人的蟲子就會昏過去,而家裏的生活一天一天的不富裕了,只剩下五年前格雷戈爾父親的公司倒閉時“營救”出來的財產了,廚工和女傭也先後被辭退了,格雷戈爾漸漸成爲了被人驅趕的對象,而他感到別人就想要踩扁了他似的。

而行動也始終控制着他,他不能走得太遠。一系列的不好的心情困擾他,終於,可憐的格雷戈爾在凌晨三點呼出了最後一口氣。

唉,可憐的格雷戈爾,一個相當受別人歡迎的人,變成了一隻可憐的蟲子,誰都不能想象他自己該是多麼無奈,漸漸地被人疏遠,被大家所驅逐,所厭惡。許多人所討厭的格雷戈爾是多麼可憐啊!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4

卡夫卡生前未得到認可,寫作並不是爲了發表,死前要求朋友把他未發表的作品全部付之一炬。卡夫卡的藝術創作完全是一種自我的需要,試圖走出自己內心黑暗的需要。卡夫卡在日記中稱“寫作是他祈禱的形式”,卡夫卡常常連續十幾個小時寫作,這種超乎尋常方式和激情除了來自於內心,不可能來自別的任何地方。“事實上,作家總要比社會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對人世間生活的艱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強烈。”此話多少反映出卡夫卡內心的困境。旁觀別人其實也是反觀自己,以往我們看《變形記》總是把這個人變成甲蟲的故事,當作是作者對外部世界的評價與反應,其實我們更應該看到其中很大一部分不安與恐懼是來自於作者心靈深處的積澱。文學家有時看似是在寫別人,寫現實,寫社會,其實真正的能量來自他們自我解脫的需要,去彌補他們支離破碎的過去,逃離那個深陷其中的精神黑洞。

對於真正的作家來說,寫作如果不是名利的需求,那肯定就是命運那隻看不見的手推着他不得不走上這條路。他們在有意識的寫作中,無意識地掙扎於自己的精神黑洞,想在過去與現實的交織中找到自己。但是這些並不妨礙他們作品的偉大,他們不能自拔的真誠態度猶如聖徒虔誠的禱告,說出了被大多數常人忽略與遺忘的真相。他們是孤獨的,偉大的發現和創造往往都聯繫着偉大的孤獨,似乎誰都無法改變。卡夫卡曾經說過“在自己的家庭裏,我比陌生人還要陌生。”其實在這個世界裏,人們對於自己的瞭解其實比他人還要困難和陌生,否則就不會有卡夫卡這樣的大師了,而或這個所謂大師只是一隻他自詡的,不斷呻吟自己內心痛苦的可憐蟲。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5

格里高裏變成了一隻滑稽的大甲蟲,但是這不是一場喜劇。因爲不能外出工作爲家人謀生,曾經美好和睦的家庭關係變得糟糕緊張起來。最後他死在一隻爛蘋果裏面,家人則繼續幸福地生活下去。

格里高裏的悲劇是什麼?他曾經有一段和美的家庭關係,但是這是建立在什麼上面的?是他的工資和薪酬,能維持家庭關係的只有利益。

他變成了一隻甲蟲,能說話,誰又知道這裏面的靈魂到底是不是他本身?

當一個人失去一切的時候他會看到這個世界的真相。格里高裏是不幸的見證人,他親眼見證了自己曾經幸福的家庭關係因爲自己的變形而崩塌重組,最終他成了絕對的局外人。

雖然是局外人,但是完全和加繆的不同:一個是從和諧甜美家庭生活中突然脫出的無奈之人,另一個則是已經對於自己局外人身份無所謂之人。格里高裏更加可憐,更加令人同情。

是格里高裏的變形嗎?不是,是他家人因爲失去了一個勞動力而自發的變形。首先是對於他的恐懼和懷疑,再到後面他的存在已經徹底讓家裏的人憤怒。出租房子是他們唯一的選擇,失去了格里高裏悲傷並沒有用,變形才能在夾縫中繼續活下去。

變形的永遠是人本身——但是促使他們變形的,是這個世界。不放下格里高裏,他們就沒有辦法重新開始生活。

中學生變形記讀書心得體會500字6

格里高爾的拼命工作並不是只爲了錢,更重要是爲了讓家裏人忘掉父親事業崩潰使全家淪於絕望的災難而承擔起的責任。突如其來的“變身”,催毀了格里高爾那被工作磨礪出的堅韌外殼,露出了內心深處久違的溫暖。那並不是什麼“蟲性”,而是他渴望親情的表現。

反觀葛雷特的行爲。她原本一直都是個無憂無慮的孩子。面對格里高爾的變故。她先是承擔起了照顧格里高爾的重任,但面對日益孤僻怪異的格里高爾。她最後還是沒辦法強裝鎮定地提供給幫助,最後還是竭力迴避格里高爾,甚至驅逐他。但這從人性的角度完全可以理解。

若說格里高爾的表現讓人同情,葛雷特的行爲可以理解的話,那麼薩姆沙夫婦的行爲……唉,不提也罷。

年輕的推銷員格里高爾是家中惟一經濟來源,每天過着繁忙,壓抑的生活;父母和妹妹都很疼愛他。然而在一天早上,大概是由於受生活重擔和職業的習慣勢力的壓迫,他竟然從人變成了一隻顧大的甲蟲。自己和家人的一翻驚慌後,家人開始明顯地對他冷淡,幾乎不予理睬,不予關照。他們甚至以“這隻蟲根本就不是格里高爾”爲由,根本不願費力養這個不能掙錢還給家裏帶來不少麻煩的“怪物”。後來這個“甲蟲”終於在虛弱和絕望中死去了。死後,家人竟“奇蹟般”地很快就恢復過來——或者說他們乾脆就沒有一絲傷心之情,反之,他們都感到了卸去重擔般的解脫,儘管他們心裏十分清楚這隻曾經開口叫過他們的甲蟲就是格里高爾,這個不幸的家庭中終於又再次充滿了陽光,老兩口看着格里高爾那心情愈發愉快的美麗的妹妹,心滿意足地想該給女兒找個好女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