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範文800字(精選9篇)

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範文800字(精選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我們心裏有一些收穫後,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範文800字(精選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2022年關於教育孩子心得體會範文800字(精選9篇)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教育孩子,首先我們家長要以身作則,自身的教育魅力是巨大的,試想一下做任何事都精益求精的家長,他的孩子一定是個認真細緻的孩子,俗話“小樹易直也易彎”是有道理的。

日常生活中我主要注意做到以下幾點:

忌過度保護:有時候,由於太注重表面的安全,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當孩子想跑,想玩時,大人會害怕孩子受傷而禁止他,這樣,孩子便會養成不好動的習慣,身體會變得遲鈍,多病,性格也會變得膽小、缺乏自信、無法面對困難。家長應學會放手,讓孩子多運動、多動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是有幫助的。

忌過份寵愛:事事順從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麼事情不必自己動手,容易變得以自我爲中心,任性、依賴、也照顧不了自己。應讓孩子學會獨立,自己能做的事情儘量讓孩子自己動手,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忌忽略孩子優點:覺得孩子沒什麼長處,就算有,也視之爲理所當然,使其天份無從發揮。其實,父母對孩子的評價是他建立自信的依據,如果經常提及他的缺點,孩子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僅影響他的自信心,還會認定自己是一無是處,更不思進取

忌忽略孩子說話:孩子喜歡問問題,父母會覺得很煩,而打斷孩子的話,這樣會剝奪孩子表達想法的願望,孩子並會漸漸不再跟父母交流,嚴重影響親子間的溝通。做爲家長應當學會傾聽,讓孩子多說,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才能瞭解他在想什麼,給予他正確的引導。

忌嘲笑挑剔;挑剔孩子的過失,經常把其缺點掛在嘴邊,用罵人的字眼嘲笑他“笨手笨腳”“無用”等,甚至於在別人面前斥責數落孩子,都有會使他感到丟臉,嚴重損害自尊,認爲自己真的沒有能力做好事情,變得膽小,缺乏自信。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傷害,是需要很長時間,甚至永遠無法重新建立起來的。所以對孩子的良好行爲應給予適當的稱讚是重要的。

以上幾點,都是自己在教育孩子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我知道,每個家庭都有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讓我們大家一起探討,齊心協力,共同培養好我們的孩子。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2

我是201班朱璟程的媽媽,非常感謝邱老師給我這個機會讓我談談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問題。這裏我先介紹一下我教育孩子的幾點體會。

  一:怎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從小我就讓他有意識的讓他多接觸書,週末假期帶他去書店,引導孩子閱讀那些對成長有利,能夠長知識的讀物。在家閱讀時間,我也總是拿本讀物,和他一起看書。

但是在閱讀初期,大概是我功利心太強,往往讓他把文中的好詞好句都劃下來,遇到不認識的字也要求他自己查字典,閱讀完後就會迫不及待的問他文中的內容,想知道他看進去多少。由於當時他識字量不多,往往會在閱讀時被不斷的打擾,破壞了他的興趣,乾脆就不想看書了,一拿起書就說頭疼,讓我讀給他聽。後來,我改變了做法,在孩子看書時鼓勵他有不認識的字沒關係,只要能看懂就行,如果有些生字影響了理解或者在作品中是關鍵字,可以問家長,完後也不刻意問他看了些什麼。這樣就讓他覺的看書很便捷,閱讀起來有親鬆感。漸漸的,孩子就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看書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而且他會覺的很享受閱讀的這一過程。所以我覺的孩子讀書是水到渠成的事,眼前可能看不出什麼但只要讀的足夠多,豐厚底蘊遲早會在孩子身上顯現出來。

  二:給孩子充足的自由空間

孩子很喜歡看電視玩電腦遊戲,我一般採取不強制不讓他玩,但讓他學會自我控制。到時間可以玩,玩的時間得事先講好,到時間必須自己關掉。養成習慣後,他做的比較好,一般能自己安排好時間學習和休息。

我家小區有很多與他同齡的小朋友,在他完成學習任務後,我經常鼓勵他去找他們玩或邀請他們到我們家來做客,我想兒子和他們玩能提升他的社會交際能力,還會懂得怎樣謙讓與分享。

  三:多與老師交流,配合學校教育

教育孩子不應該僅僅是學校老師的責任,作爲家長更應該責無旁貸,所以我會經常與老師聯繫,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通過每天檢查他的作業,並附上評語,及時反饋給老師,這樣相互溝通,孩子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

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成長與進步是快樂的,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但我覺的作爲父母千萬不可變成了拔苗助長,孩子能幸福平安的成長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3

對於孩子來說給予他們信心比什麼都重要,結果不重要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們參與,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悅讀悅美》。

今天鄉教研室舉辦了“悅讀悅美·書香童年”的作文比賽,我和廖老師帶隊參賽。我們不看重成績,重要的是孩子們的一次展示機會。儘管我們平時狠抓寫作訓練,加強了讀書課,但畢竟寫作能力不是一日之工。

我告訴參賽的學生,認真準備,寫出自己的讀書感受,注意文章開頭和結尾,圍繞讀書給自己的帶來的好處,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就行了。一定是自己的語言,不要背範文,束縛了自己的思維。可以借鑑,不可抄襲。習作應該是自己的創造,堅持獨立思考,獨立成文。既然我們都知道了主題,就多看看別人怎樣寫讀書的。一定結合自己的讀書經歷,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我的習作原則是:堅持自己寫,自我的思想,自我的看法,自己的語言,多了就有了自己的風格。不強求孩子們開始文采,甚至對我自己的文章,也是也樣要求的。寫作不是爲了發表,而是一種生活的記錄,一種閒暇時的自我娛樂,這樣寫作纔不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我們的每次寫作訓練,我都是要求孩子們一定要自己寫。只要是自己寫的,都會得到老師的鼓勵和讚揚。抄的再好,不是自己的腦力勞動,不是自己的創造,別人跑馬場,沒有什麼意義。當然若真的不會寫,懶於動腦,我不反對孩子們抄作文。要求不能不顧孩子們實際,一刀切。不過,若是抄的,就當積累材料,在作文本上寫明,不用老師再去批改,就當給老師推薦文章了。

選中的三個孩子,都能自己寫出像樣的文章。雖然離我的要求還遠,他們的文章,不是很打動人。但絕對是自我的創造,有自己的見解,語言還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李鵬程,語言幽默,給人風趣之感。白金豪平時日記王子,選他是爲了鼓勵孩子們好好寫日記,讓他做個榜樣,也是爲了激勵金豪,相信他會通過日記的堅持,將來的作文更出彩。相對於李天慧,她的習作寫得是比較出彩的。她有作家的夢想,這次也是給她一個鍛鍊的機會。

鍛鍊機會重要,給與他們信心重要,結果如何不重要。他們能參加比賽,本身就是一種榮譽,也是對他們的一次大激勵!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4

家長在這個教育環節裏,應經常(1)與孩子討論已經發生的事實是對還是錯;(2)培養孩子用心向上的情緒;(3)把握孩子對人對事的動向。只有明白孩子的思想以及行爲,你才能做到有目的地教育,你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如果孩子是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最好及時地直接找到老師詳細瞭解狀況,共同教育。不難發現,這個教育環節主要是家長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前提下才能實現。所以,家長務必經常與孩子聊天、玩遊戲、共同畫畫、看書等,以培養信任感。

  一、尊重孩子,但不放任自流。

被尊重的孩子自信,創造力強。尊重孩子就是放手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前提是不影響他人,按照家長提出的要求做。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此,個性要強調的是(1)“家長不能凌駕於孩子的頭上發號施令”。家長的要求,務必是在與孩子商量後達成的“協議”,否則,孩子的叛逆性會由於你的“鐵腕”而滋生。爲了孩子能聽你的話,採取“似是而非”的辦法是可行的。這種辦法主要是在講述時就規定了孩子務必按照你的要求做。例如:想要孩子去洗澡,不能問:“你洗澡了好嗎?”而是問:“你八點鐘去洗澡還是八點半去?”這樣,似是在徵求他的意見,其實已經規定了她必須要洗澡,而且,還“不是”(非)你的命令,而是孩子自己的決定。(2)按時檢查孩子的操作結果。有要求就必須有檢查,培養孩子的自信與守信。

  二、堅持“隨機教育”的原則。

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有教育資源。例如:吃飯的時候,能夠告訴孩子坐位姿勢的重要性;能夠說說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讓孩子瞭解挑食的危害性;認識各種食物和方法等。還能夠學習各種餐具的不同質地與數量

  三、堅持“及時總結”的原則。

我們都明白“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孩子的人生也不例外。只有及時的總結,孩子下一次纔會做得更好。例如:有一次她騎小自行車,騎着騎着就摔倒了。當時,問她爲什麼會摔倒的。孩子說不明白。之後險些又摔倒,被我及時扶住並在我的引導下,她最後弄明白,原先是她騎車的姿勢不正確,又加上轉彎轉的太急造成的。此刻,她已經能很熟練的騎自行車了。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5

教育孩子,是整個家庭的重任,教育孩子真的需要父母從“修身”走向“齊家”,纔可能向着教育的目標邁進。我今年爲此專門購臵了MP3和一套音響功放,把網上的經典講解和誦讀下載到MP3中,然後通過功放播放,讓家中每一個人都接觸到這些信息,同步學習。同時對家庭成員的生活行爲進行一定的約束和規範,孩子教育需要家庭每一位成員的成長。同時,藉助MP3隨身聽的功能,也會加速我對古文的學習進程。我發現網絡上有很多傳統文化的優秀資源,時間一長,我和孩子的文學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學習過程中也曾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有時候苦口婆心卻適得其反的現象並不少見,也曾爲此苦惱過,過後細細思索:做父母的不應該只怪孩子,也應該反思反思,看看問題出在哪裏,能不能換種方式使孩子能夠更容易接受一些。其實,只要有心、有創意,家庭教育同樣也可以富有情趣。孩子有了一些閱讀能力之後,我便開始嘗試着給孩子寫一些不同內容的小紙條,哪怕只是三言兩語。我把這些小紙條有時放在孩子的鉛筆盒裏,有時又悄悄放在孩子的玩具箱裏,甚至冰箱門上、鏡子上、枕頭上,只要是孩子能看到、能找到的地方都曾經是她的目標。她希望當孩子意外地發現這些小紙條的時候能帶給他一份驚喜,也讓他能夠真實地觸摸到父母對他的關注和愛心。

文字和語言有着不同的特點,語言稍縱即逝,有時候說好幾遍也不一定留下多少印象,容易這個耳朵進,那個耳朵出。而文字則克服了這個弱點,只要不把它毀掉,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拿出來看看,而且每看一次,感覺都在重溫一遍,印象自然比較深刻。這與暴風驟雨式的訓罵與呵斥相比,不僅考慮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它不僅可以讓孩子對父母有更多的瞭解與尊重,堅持下去說不定可以逼着你同孩子一起進步。因爲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紙條的內容將不再是單一的表揚啊、批評之類,逐漸會擴展到推薦一本書啊,介紹一篇好文章啊,留下一個需要動動腦筋才能回答的小問題啊,甚至包括對某個觀點的探討等等,內容開始五花八門,這對於他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也是一種幫助。如此來來往往,家庭教育同樣可以增添不少樂趣。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6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人生的經歷告誡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一樣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着他們的發展方向,影響到終生。時光荏苒,眨眼已過十二個寒暑,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從他出生到現在,我們儘量營造家庭的民主氛圍和輕鬆環境來對他進行教育。目前我們一家人感情融洽、溝通良好,孩子健康活潑,茁壯成長。

一、教育孩子要平等溝通,傾聽是良好的溝通的前提。 孩子的許多缺點都是能夠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的。教育孩子時先約束自己,規範好自己的行爲,用良好的環境和榜樣去影響、薰陶孩子。比如,平時我們家長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此時再忙、再累,也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已的表現滿意嗎?每當我這樣問兒子的時候,他總是十分興奮的向我彙報一切,當他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我也會尊重他的意見,與他商量,給了他足夠的信心和自信,我認爲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二、培養孩子的適應能力和行爲習慣。 通過發生在身邊的事例向孩子灌輸競爭意識,在現在激烈競爭的時代,需要人們更強的適應能力,誰的適應能力強,誰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發展下去,就能邁向成功的彼岸。 除了正常的零花錢之外,我們很少給他錢,他要買什麼都會事先徵得我們的同意。有時我們會有意無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大人在外面工作有多麼辛苦,賺錢是多麼不容易,這樣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自然而然知道珍惜爲他所做的`一切了。

三、避免太看重分數,用肯定對待孩子。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後,分數僅作爲參考,關鍵是將錯題充分理解、領悟透徹。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養上,放在創造能力、學習能力的培養上,要求孩子上課要認真聽,不能受同學的干擾而影響聽課,放學後首先要把作業獨立完成,有問題先查字典,從進入初中就開始不要依賴父母的輔導,去領會解出難題時的那份快樂,讓小孩自己非常樂意去學,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挖掘孩子的潛力。充分肯定孩子的優點,培養其自信心。 2012年元月9日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7

“加油”!“別灰心,再試一次”“你做的這件事真棒!我爲你感到高興!”。我們經常會給孩子這樣的鼓勵,孩子將會在我們的鼓勵聲中快步前進。孩子需要鼓勵,我們經常鼓勵孩子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回來後聽他講一講參加活動時發生的事情,還進一步問他一些問題:今天搞的什麼活動?跟誰在一起?有沒有興趣繼續參加這樣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有什麼收穫和體會?爲什麼?以引起孩子的興趣,發現問題並及時排除解決。所以說我們的每一次鼓勵都是他進步的催化劑。在學習和生活的很多方面,我們都給了孩子很多的鼓勵和讚賞,所以,孩子是自信的,讓他有這樣的積極的思想我認爲是很可貴的。

雖然讚揚和鼓勵是主要的,但有些時候,批評也是不可少的。在孩子的學習上,有時候他考試的分數少了,他會覺得不開心,但是,我們不會因此去嚴厲的批評他,有時候幫他找找原因,有時候提醒他應該怎樣去做。所以,他從來不會因爲考試分數少不敢告訴家長。

教育專家徐國靜老師說,如果家庭教育僅限於如何培養兒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質,那麼這樣的家庭教育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父母素質不高,怎能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又怎能培養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爲人父母者往往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孩子越大,就越不瞭解他。是呀,孩子小的時候,你處處以一個長者的身份指揮着孩子的一言一行,並不曾真正體會孩子的感受。當孩子漸漸長大,你將會和孩子越走越遠,代溝也隨之產生,從而難以把正確的思想和經驗傳遞給孩子,導致教育的失敗。但如果父母從一開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長,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時刻保持一顆童心,那麼,隨着孩子的成長,你會發現,在孩子慢慢讀懂這個世界的同時,你也慢慢地讀懂了孩子這本書,走進了孩子的心靈世界。這時,你距離成功的父母也就越來越近了。

這是我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點滴體會,肯定也有很多的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日子裏,我們也會邊學邊教,在實踐中摸索,在學習中不斷進步,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成爲新世紀優秀的接班人。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8

開心。在這一次與我的爸爸媽媽進行關於“家庭教育”的交流過程中,我終於感受到他們聽進去了我說的話,明白了我一直以來的感受,我相信我們家未來的相處模式會慢慢好起來的,不會再是“什麼都得聽我們大人的”了。

說實話,在爸爸媽媽提出要進行一次關於“家庭教育”的交流時,我的內心是害怕的。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聽我說的內容,更不知道他們聽了我的真實想法之後會不會暴跳如雷,也在開始交流之前想過,還是裝作什麼事兒也沒有,什麼都說好比較好,以免再次發生家庭戰爭。我寧願犧牲自己說話的機會,也不希望我們家又因爲我而雞犬不寧。

但這次我還真想錯了。沒想到我的爸爸媽媽這一次是真正的和我平等交流了。在我說完一些之後,他們沒有表示憤怒,而是鼓勵我繼續說下去,於是我也就一股腦把我對他們的看法都說出來了。說完之後,我的媽媽走過來摸了摸我的腦袋,對我說:“孩子,讓你辛苦了”聽了這句話,我哭了,我的爸爸媽媽終於能夠理解我了,我有了一種翻身農奴做主人的感覺。

在此次的交流中,我說了許多,也聽爸爸媽媽說了許多,他們好像真的明白孩子不是他們的奴隸,而是一個需要平等對待的人了。不管未來我的爸爸媽媽會不會真的平等待我,這一次的交流算是成功了的,也算是我的爸爸媽媽給了我一個表達我內心想法的機會吧!怎麼說我也是他們的孩子,他們一定也不是爲了害我才用過去的方式對待我的,他們也是第一次記做父母,肯定有他們不懂的地方,他們能夠去學習能夠給我這樣的機會給他們改正自己對待我的方式,我已經非常感動了。說明我的爸爸媽媽還是真正愛我的!

我還在這次的交流中給我的爸爸媽媽說了我未來的打算,告訴了他們我想要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一點也讓他們感到開心了,他們本以爲他們一直以來沒有給我表達的機會,我會沒什麼主見,但其實我私底下很有主見,我清楚的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也知道想要做什麼樣的人,我把我的想法都跟他們說了。他們這一次沒有反對我,而是告訴我“只要是你自己想要的,自己決定好了的,爸爸媽媽就全力支持你”!

總而言之,這一次關於“家庭教育”的交流是我非常滿意的一次溝通交流,希望我們家以後常有這樣的機會,這樣纔可以一起成長吧!

  教育孩子心得體會9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父親母親?不單單是物質方面就能夠了,寶寶教育方面是做一名合格爸媽的重要面,“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經是上世紀的事情,現如今如何科學的育兒纔是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的關鍵。下方兩個例子講的是幼兒園家長育兒心得,各位不妨參考下:

  舉例一:寶寶無理取鬧時,不可心軟改變立場

寶寶要什麼東西時,如果是又哭又鬧的話,不管這件東西是不是他很想需要的,這時候不能給他,給他的話是鼓勵他,到後邊哭鬧成了一種武器。還比較小的時候帶着寶寶到超市,看到賣糖果的攤子,賴在那裏不肯走的,母親堅持不買,把在那裏哭鬧的寶寶拎了出超市,後邊還有一次,是抓到一粒糖果要往嘴巴塞,母親反對,說沒買單不能這樣貌,再到之後就不這樣了,只是跟母親商量,買一些好不好,這個時候,買了會很高興,不買也沒很大情緒了。

  舉例二:以平常心對待寶寶的舉動,反應不好過於激烈,給予適當的鼓勵和引導

如果寶寶此刻吃飯的時候總是要喝水,好象是條件反射似的,之前吃飯過程中喝水,母親是反應比較大些,不讓他喝,結果你越是制止他啊,他越要這樣幹,到之後母親裝作沒看見,他還會在喝完之後,跟我說,母親,你看我喝水了,目的是引起家長的注意。

如果你家的寶寶愛模仿母親在家裏幹活,母親一般都會制止寶寶動作,其實起不到什麼效果,反而拿着工具在客廳裏頭揮來揮去。如果你家的寶寶以後再抄起傢伙時,母親開始肯定了他,哎呀,你真棒啊,能幫母親幹活了,寶寶聽了這話,那真是太高興了,還真象模象樣的弄上一圈,然後把工具再放回原處。

  舉例三:如何處理好寶寶的情緒問題

有些寶寶只要母親或者父親在家,就跟母親(父親)又瘋又鬧的,十分的亢奮,中午連午覺也不睡了,人家說這是寶寶表達愛的一種方式,不知道是不是寶寶在幼兒園太壓抑了(母親的猜想),關於這一點,母親還真有點不知所措,有時候瘋得太厲害了,母親父親就會制止,其實好象沒什麼效果喲,要試圖引導寶寶,表達愛的方式不只停留在這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