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提高對思維的訓練。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1

《圍城》中有一句話:“城裏的人想要出去,城外的人拼命想進城。”其實,每個人心靈內部或多或少地包圍着一座“圍城”,好的“圍城”幫助我們抵抗外界不良誘惑,可是壞的“圍城”卻連人性的真善美也一併阻隔,使心靈變得陰暗嚴寒。

從某種意義而言,心靈的“圍城”是個體憑藉個人認知而樹立地一道屏障。喜愛的事物暢通無阻,排斥的事物被“無情”地攔截。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將善意惡僅爲虛假,讓美好污染爲黑暗,讓我們心靈的“圍城”阻止了太多美好事物的光臨,從而人心冷漠,溫暖不再。

問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源於個人良知的缺失和社會的信任威機。從老人摔倒扶人者反被誣告,人們漸漸建立起一道冰涼的“圍”——自己在城裏幸福的生活,絲毫不考慮外人。而還未從我們內心小便宜處談去的“小悅悅”事件,將這種形勢化爲了比漠不關心更嚴重的地步,即對生命的漠視。如此下去,社會如何?人心如何?

王國維有人生“三境說”——昨夜西風凋樹,獨上高樓,望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伊消得人憔悴;衆星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其實,我們的心靈也要有“三境”。一日保持純淨,明辨事非。二日接納美好,寬容爲人。三日創造美好,共建和諧。我們內心的“圍城”若能遵從這三點,只怕我們會在城裏幸福生活還不世,外人也想要進來體驗一番吧!

保持純淨是說我們心靈的“圍城”要抵制真正“假惡醜”的東西。只有保持內心的純淨,我們纔有一雙潔淨的慧眼生活,做到亭亭獨立於人世。荷花的美除了在於她挺立的身姿,還有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

接納美好寬容爲人是說我們要保持內心大度,讓心靈的“圍城”樂於接受幫助。《聖位》裏有一句話說:“凡有的,還要還給他,讓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表面上寫了一種富人更富,窮人更窮的形式,實際上,它也能解釋爲:擁有美麗的,他的美好會更多,內心更純淨愉悅。而拋棄美好的,則美好而會離開而去。只有接納,才能創造。

創造美好共建和諧則是說我們不能生活在“圍城”中一味接納,還要學會創造,打開城門將美好撒向遠方,作一個無私的奉獻者。這樣,我們的“圍城”纔是有活力的,健康的。

心靈的“圍城”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會變成一座“空城”,毫無生氣。心靈的“圍城”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會變成一座“自私之城”。阿爾卑斯山脈上有這樣一塊標語,上面說“在路上,欣賞美啊!”我們的心靈的“圍城”也要學會欣賞,學會接納,學會奉獻。這樣,每個人的“圍城”會因有共同的美好存在而相互吸收、聯繫。如此一來,和諧之道還會遠嗎?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2

早就聽過了這本書的名氣,卻一直沒有讀,說來也是一種慚愧,恰巧這次上線了纔有機會去認真讀一讀,才發現這本書真的是實至名歸。圍城,城裏的人想着出去,城外的人想着進來,彼此都向往着各自的生活,但真到了進城或出城的那一天,那些曾經滿懷期待與希望的城外人或城中人看到的卻又是另一番景象,內心的希望不免會破滅成失望。

方鴻漸,與其說他是一個留學生,倒不如說他是一個遊學生,這是一個遊遍國外靠着糊弄與欺騙手段來獲得一紙學歷的男青年,正如文中所說,學歷有時侯是一張遮羞布,它可以遮掉一個人的才疏學淺與愚笨無知,顯露出來的盡是人性的虛榮,這話用來形容方怕是最貼切不過了。這一紙文憑也奠基了他的圈層,得益於他圈內的資源與人脈,海歸的他人生雖談不上榮光至極,卻也不失體面,至少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作爲留學生的他在當時的社會地位不會低,這樣一來他混的不算慘,至於他爲什麼無法達到好友辛楣的人生高度,這一切都源於他性格的劣根性。也許是從小深受傳統家庭封建教育的薰陶,他性格上總表現出一股天生的軟弱,他是一個內心不夠堅定,缺乏勇氣的人,無論是對感情,對生活,還是對事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這使得他成爲了一個極其平庸甚至無用的人。對待感情,他拿不出不喜歡就堅決拒絕的態度,也做不到因爲喜歡纔會結婚,而是會因一時的情緒衝動再加上環境的苦悶與寂寞而選擇和孫嘉柔在一起;對待生活,他總是表現出一種得過且過的態度,興趣寬泛而無主見是錢老對他的描述,這使得他逐漸地失去了生活的熱情;對待事業,他表現出了毫無進取心與上進心,從教書到報社,一切都是得益於好友辛楣的幫助,到後來他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則發展的更爲牢固和健全,事業則全然指望着老友和老爹。

方鴻漸的人生儼然就是一座圍城,從上海輾轉到內地後來又折騰回上海最後又想重新回內地,一次次環境的遷徙反映出的正是他對生活的不斷逃離。殊不知,他永遠也只是在城外人和城中人之間進行角色互換,而不管他屬於哪一種,生活都不會因此而變得溫柔。說到他和孫的婚姻,總是讓人覺得過於倉促與脆弱,兩人草率的相戀進而草率的完婚到婚後日常式的拌嘴吵架到最後所有爭吵終於凝聚成了一股爆炸性的力量,最終成爲壓垮他們感情的最後一根稻草;顯然,婚姻這座圍城也沒有放過他。

於我而言,我想圍城這部小說所能帶給我的東西是: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座圍城,不管我們是城中人還是城外人,苦與樂總是相伴相生的,我們要做的並不是逃離這座城,而是如何在這座城裏能夠活的更好。只有學會用心擁抱當下,能夠從生活中苦中作樂,努力尋找到生活的樂趣,人生纔會過的快樂而精彩。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3

慎明道:“關於Bertie結婚離婚的事,我也和他談過。他引一句英國古話,說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蘇小姐道:“法國也有這麼一句話。不過,不是說鳥籠,說是被圍困的城堡fortresse assige,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

不管是鳥籠還是圍城,大多數人都是順理成章的依循着作者的思路認爲這是用來形容婚姻的。而對於一箇中學生的我來說,從另一個角度看,似乎也符合書中三閭大學那羣“教授”、“副教授”、助教的教書“生涯”。起初,他們滿懷希望的離開上海,準備好好地在三閭大學大展拳腳,幹一番大事業,可結果呢?不盡人意。原來一切都是虛僞的!大學中教師們個個勾心鬥角,工作不快,也有像方鴻漸一樣走人的。總之,到處明爭暗鬥,使人彷彿進入了一個賭場。

看到這,不驚喚起我心中那份談談的惆悵,難道不管哪朝哪代,何時何地,只要是踏上

社會的人就一定免不了猜忌、懷疑、爭搶、鬥惡嗎?其實,社會就是一個圍城!社會中永遠不可能白的就是白的,黑的就是黑的。世上的事就該是黑中帶白,白中帶黑的。黑白本來就是不能分明的。我不得不承認,每一個人就是獨立存在的,無依的,孤獨的。正如莊子所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只有當人們擁有同一利益時,纔會“團結”,“友愛”起來。這即使可悲了點,但確是事實。孤獨不只能給人帶來憂鬱、悲傷,他還能給人帶來美的感受。學會孤獨才能體會到別樣的美!

一個人孤燈獨坐,思緒飛馳,縱橫千里,難道不是一種暢快?一個人走在河邊,垂柳依依,碧水幽幽,難道沒有一份詩意?一個人坐在藍天下一片綠草中,聽鳥語款款,沐花香馥郁,難道不是一份怡然?一個人沉浸在一個故事裏或一本書中,爲文字喜悅,爲文字憂傷,難道不是一份輕鬆??

淨地高僧,書山學者,山林隱士,溪水釣翁,都是會享受孤獨的人。“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是何等幽趣;“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何等開朗;“菜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何等閒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又是何等詩意啊!

唯有孤獨才能給人此等感受,述說着美的真諦。

我,就曾在一個月光似水,滿天星辰的寂寥之夜,悠悠漫步於一處曠野中,帶着“輕羅小扇撲流螢”的閒情,如同王維所言“獨坐幽篁裏,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似乎大自然已於我的心靈契合爲一了。我能聽見心臟的跳動,能感受血液的奔騰,一切都是那麼的規律,那麼的和諧,彷彿世上只我一人。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4

小說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40年代,主角方鴻漸是一個被動、無能、意志不堅定的人。小說圍繞着方鴻漸外出留學、購買虛構博士學位證書並回國、及後來抗戰時期等一系列事件展開。

給我很深刻印象的是方鴻漸這一人物,年少輕狂時就自詡不凡,也在最好的年華里獲得了很多人的吹捧,可是紙包不住火,不管是包裝得多好,臉上的面具也遲早會被摘下,最後擺在人們面前的只是造假的文憑、軟弱無能的內心以及毫無用處的傲氣。到後來,他需要去仰仗着曾經並肩的朋友,去接受曾經愛慕她的女子對他及妻子家人的輕視。最終感嘆着婚姻這一座圍城,困住了他,讓他無力、讓他愈發的平庸。

其實他完全可以有着不同的人生,倘若他能在留學時勤奮努力,憑藉自己的能力去拿到博士學位,甚至他完全可以在三閭大學爭取到留下來的機會,可是他沒有,他的軟弱無能,他的退縮,讓他註定有着平庸的生活,讓他註定碌碌無爲。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數不勝數的方鴻漸,自命不凡卻又絲毫不知用自己的努力去過到想要的生活,做想要做的人,他們懦弱、退縮、無能……書中的人物總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思考,但願我們都能勇敢,敢於拼搏,去成爲自己想成爲的人,過自己喜歡的生活,而不是一生如方鴻漸一樣無力又平庸的生活。

除了對方鴻漸的理解,我還想談談小說裏那一句廣爲人知的句子:“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來。”在我看來,這裏的“圍城”並不單指婚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對無數的“圍城”,比如工作,人際關係等等,會面對很多的困擾與挫折。可能我們也會有很多的無力感,沒有辦法去掙脫,便只好默默承受……但其實不妨換一種思考方式,畢竟面對圍城會是人生常態,不論是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進或是出,我們都還在圍城之中,所以,能夠做出選擇便就是最好的答案了,至少我們的猶豫與徘徊是毫無用處的。而主動做出選擇,主動權就在我們的手中,我們面對這些圍城或許就會有着不同的看法,畢竟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圍城》的結局採用了留白,沒有寫出具體的最終的結局,“那隻祖傳的老鍾噹噹打起來,彷彿積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一,二,三,四,五,六”。六點鐘是五個鐘頭以前,那時候鴻漸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勸他別再爲昨天的事弄得夫婦不歡;那時候,柔嘉在家裏等鴻漸回家來吃晚飯,希望他會跟姑母和好,到她廠裏做事。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對人生包涵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並未直接寫出結局,給了讀者想象空間,其實也可以猜想到方鴻漸之後的生活,大致也是如此平庸而無奈的生活吧。

圍城讀書心得1000字範文5

錢鍾書先生筆下的《圍城》,將書中人物的性格展現得淋漓盡致,語言風格風趣又幽默。諷刺中充滿生動叫絕的精闢比喻,蘊含着深刻的社會意義和人生哲理,描摹出了人物事態。

《圍城》這本書剛入手的時候,封面上有一句話:城裏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來,對婚姻也好,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多都是如此。鍾書先生的語言魅力沒有第二人能夠超越,胡適說:"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我讀完《圍城》這本書,真正感受到從思想上進了一步。

書中主要講了主人公方鴻漸的三個人生階段:先是留洋歸來上海,從上海到內地;在三閭大學;從三閭大學又回到上海。方鴻漸的感情生活豐富,他追求唐小姐,蘇小姐追求方鴻漸,平淡的生活都在方鴻漸被唐小姐拒絕而畫上了句號。接着進入下一個章節,三閭大學篇。在這旅途中,趙辛楣的一句話,揭露了方鴻漸的本質,也是他一事無成,一直悲劇的原因。趙辛楣說:"你不討厭,可全無用處。"因爲無用,在上海沒有什麼工作,還要借趙辛楣的面子才能找得到工作;因爲無用,最後依然與柔嘉鬧翻。除了偶爾的靈光一閃,完全看不出此人有什麼過人之處。

他的婚事也像一場戲劇,再從湖南迴上海的路上,他與孫柔嘉結爲夫婦。沒有多長時間,兩個人就分開了,根本的原因在於他倆都有目的性,只是時間的問題。孫柔嘉對方鴻漸的動心無非起源於旅途中的一句話,而方鴻漸對孫柔嘉動心則是在三閭大學那惡劣的環境中的患得患失。孫柔嘉動用了一番心計,而方鴻漸卻猶猶豫豫,連結婚都要問朋友的意見,我對方鴻漸也是實在無語。到上海後的種種齷齪,都在於孫柔嘉的控制慾,以及方鴻漸急於想擺脫這種控制。最終一拍兩散,落得乾淨。

方鴻漸的一生都在維持他那所謂的書生尊嚴。在學業、感情、工作甚至與家庭之間愈發被動不堪。方鴻漸是庸常的,也是獨特的,他更是"圍城"中千千萬萬人的縮影。人們在圍城中,沒有固定形容他的詞彙,只能說城裏有喜有悲。

鍾書先生寫道:天下只有兩種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種人挑好的吃,另一種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吃。照理第一種人應該是樂觀,因爲他每吃一顆都是吃剩的葡萄裏最好的;第二種人應該是悲觀,因爲他每吃一顆都是不好的。不過事實卻適得其反,緣故是第二種人還有希望,而第一種,只剩回憶。

書中故事的結尾用老舊的掛鐘,點出人生的悲喜無常。現在以一個旁觀人的視角,發現每一個人都活的像傀儡。方鴻漸走出了他自己的圍城,也不過是走進了另一個人的圍城。這祖傳的老鍾如同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間包涵了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