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推薦】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集合九篇

【推薦】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集合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心得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集合九篇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1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承擔着“立人”責任的教育工作者應該靜得下心來,學習,思考,豐富知識,陶冶情操,讓自己徜徉在思想和知識的海洋中,多一些書卷味兒,少一分銅臭氣;多一分深邃,少一分淺薄;多一分高雅,少一分世俗。“多讀方知書中味,勤寫始覺筆有神。”

因此教師的成長離不開讀書,作爲一個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沒有學習新的理念和方法,課堂將會變得那麼空洞和無趣!一年來,我認真貫徹柳州市教師閱讀年的精神和學校的讀書活動方案,認真制定閱讀計劃。按照計劃,我認真閱讀了必讀和推薦讀的書目。我將一年來的具體做法心得總結如下:

一、利用課餘時間學習,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

每天堅持抽時間讀書,認真做好筆記,每個月撰寫600字讀書筆記以及讀書心得。通過讀書,我學會了怎樣正確地去引導教育孩子,讀書使我再提起筆來寫些什麼,不再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事。

我要做個真正的職業讀書人,從書中汲取更多的營養,再把這些營養輸送給我的學生們。

二、積極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豐富自己的讀書生活

學校認真落實了讀書活動方案,開展了豐富的讀書活動。我積極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這些活動分別有“我讀書,我快樂,我成長”“讀書隨筆”、“讀書名言”、“讀書與成就”的論壇活動、“講述我的教育故事”、“閱讀、工作、成長”演講等主題活動。

按照學校要求,我們每個月都將自己的學習心得上傳到學校的百果讀書會上,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這種跨越空間的交流方式提高了我們教師學習的興趣。

三、積極參加各項培訓,提高自身素質

我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外出讀書活動,並且仔細傾聽,認真做好筆記,及時記下點滴收穫,按要求寫一篇學習心得。提高自己的理論認識,並把這種知識運用到教學中去,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今天作爲一名教師,對於教學必須全身心的投入,必須不斷讀書,才能做一個卓越智慧的教師,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真正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選擇抱怨,爲什麼命運不公?爲什麼我們的人生會充滿這些挫折與磨難?我們一味的抱怨,可結果卻是怎樣呢?並未因爲我們抱怨有所好轉。《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分爲八個篇章,從不抱怨自己、不抱怨工作、不抱怨他人等方面進行了闡釋,從中我收穫頗多。

其實我們仔細想一想:喋喋不休的抱怨,註定於事無補,倒不如把那些時間和精力用在解決問題上,我們就把這些挫折當做我們人生的一種歷練,只有這樣,我們纔會不斷的成長。

其實我們老師在工作中,都會遇到一些不順的事,比如班級同學忘帶作業、貪玩、不學習、上課搞小動作……我們不停地抱怨,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影響自己的心情。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一個人讓自己完全滿意。正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能苟求自己做到完美,那麼也應該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我們的學生由於其年齡特點,現在他們正是貪玩、好動的時候,自我約束能力較低,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耐心地進行約束、引導,與他們多溝通、交流,這會比我們對他們嚴厲的批評會好很多。

《做不抱怨的老師》告訴我們,抱怨環境不如自己努力,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真正實現個體的生命成長。我們也許改變不了環境,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改變自己。所以,換個角度看問題,情況就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個陽光老師,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

做不抱怨的教師,做不抱怨的人,做不抱怨的工作,過不抱怨的生活。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3

讀書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享受,在知識的海洋中游行使這個寒冷的寒假也溫暖了很多。而在讀過《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後,除了幸福與享受之外,我又有了不一樣的感觸,得出了很多體會。

一、作爲教師應該不斷進取,不斷地擴充自己。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不斷地學習,擴充自己,始終走在知識的最前沿上才能使自己的知識更加的豐富,而作爲知識的傳播者,這樣學生才能在你身上學習到更多。而任何形式的知識擴充都將對教育事業有一定的幫助。在教育新形勢下,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教育者,學習是唯一途徑:學習,學習,再學習;以平常的心態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不心浮氣躁;從錯誤中學習,在合作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育者。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爲,用思想去陶冶學生的心靈,因爲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做一個成功的教育者,教育出成功的學生。

三、對待學生要學會寬容。“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教育應從寬容開始。誰都曾年少輕狂,青春叛逆,用作爲一名教師的愛去寬容你的學生,包容他的小缺點,小錯誤,教育必不可少,但方法卻可以多種多樣,不同的懲罰措施也會得到不同的效果。只 有學會理解學生,寬容學生,愛學生,學生纔會學會理解你,愛你。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本學期,我校根據中心校的安排,適時安排教師利用課餘讀一本書活動,旨在引領全體教師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探索科學的學習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營造人人熱愛學習、善於學習的氛圍,積極踐行“閱讀生活化、學習終身化”的學習理念。

針對教師的教學和教育工作的需要,學校精心挑選了不同種類的書籍,包括一些教育專著、各種教育期刊雜誌以及課程標準、專業知識方面的書籍,使教師能夠從中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功底、瞭解教改動態,學習新的教育方法、增強教學的本領。在讀書的基礎上,學校定期組織的讀書心得交流和研討活動,使教師們能夠在短時間內學習、解惑。

一、積極組織發動,宣傳 “讀書活動”的精神實質,使每一位教師都切實領會活動的目的、要求及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學校召開學年、學科組長及骨幹教師會議,商討制定行動的計劃和具體實施步驟,初步選定閱讀的書籍名稱和活動的場所地點及各項活動的具體負責人,做到了分工細緻,責任明確,便於操作。學校以朱永新的《新教育之夢》爲源頭,鼓舞教師大量閱讀經典使教師素質得到昇華。

召開教師會,宣傳活動的內容和要求,明確各項活動和各個環節的具體目標,並對獎懲措施也進行充分的研討。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保障,每個環節都有相應的制度和獎罰細則,確保活動持續有效的開展,防止“一陣風”刮過的不良傾向。有活動制度的約束和指導,使教師普遍感到目標明確、任務具體、做起來易行。

三、建立學校、教研組、教師三級網絡。學校負責整個活動的資料、資金、場所保障;教研組負責組織教師參與、實施;各位教師積極響應,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搞好閱讀、研究、講座、撰寫論文等各項工作。

爲把此項活動搞好,學校添置了大量的圖書;還增添了不少有益的硬件設備,配製光盤、音像製品,爲活動提供充足的保障。

四、各項活動的開展,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的發展,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通過活動,使教師們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感受教育大師的風範,領悟素質教育的真諦,提高文化知識素養,增強教育管理的水平,對科學研究的認識越來越深入,課題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

“閱讀經典,豐富人生”活動在我校的順利開展,得益者——教師,受益者——學生,同時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一定要把這項活動持續有效地開展下去。使“閱讀生活化、學習終身化”的理念成爲每位教師的一種自覺行爲。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5

作爲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裏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裏裝進另一個頭腦裏,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裏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爲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啓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裏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着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纔可能成爲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纔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着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爲一名名師。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書是知識的海洋,讀書對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它甚至可以影響人的一生。讀書能改變一個人的品德,提升一個人的思想,鑄造一個人的靈魂。通過讀書,讓我們學會了本領,掌握了技能,得以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資本,通過讀書,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書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是一種情懷。 堅持讀書是教師最起碼的職業底線。尤其是處在這樣一個學習社會化的時代,只有讀書,才能不斷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進專業發展,超出“匠”的侷限。

讀書,能夠促進教師的精神生長。人,最可怕的是靈魂空虛和精神萎縮。由於生存的壓力和物質利益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對於一個人來說,沒有比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這種“更可悲”狀況的最可行的辦法唯有讀書。

書籍會使教師不再自甘平庸、俗不可耐。讀書,才能消除“職業倦怠”、生命衰微,使教師具有充實的靈魂和不斷生長的精神。書籍中,那些大師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的言語,超脫的情懷,會使我們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一個對書籍敬而遠之的人,不管他怎樣刻意包裝,總是難以瀟灑起來的,惟有經過書卷的浸潤,纔有可能超越自我、發展自我。當我們獨處的時候,享受讀書的樂趣;當我們交往的時候享受讀書帶來的文雅和氣度;當我們創造教學生活和生命的時候享受讀書而獲得的魅力。這時候,就會產生一種奇異的感覺:書中那金子般的思想和奇妙的靈智是支持生活和生命的一部分。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諦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教育家的成長曆史,就是他的讀書的歷史。教師作爲傳承文化的使者,必須伴隨着讀書而發展而超越自我。

讀書,能夠使教師不斷增長職業智慧。讀書是課改的需要。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尖銳而有力的挑戰。新課程不再像傳統課程那樣統一機械、墨守成規,很少變通,而是具有許多不確定性:多元智力和多元價值取向,決定了教學目標和結果的不確定性;個別化教學決定了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綜合性的加大決定了教學內容的不確定;師生共同探討新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作爲課程具有的自主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不確定性;……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個嫺熟而高超的教育教學設計者、決策者、支配者、智者、專業知識的發展者和創造者。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人的一輩子是離不開學習的。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裏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對於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買了一本李開復先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衆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

作者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再者,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纔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不管他擁有多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爲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爲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在最後李開復博士認爲: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爲一名職業女性,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經常懷疑自己,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雖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我們更不必爲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爲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8

這學期,學校爲了打造“書香吳家,書香校園”,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讀書活動,號召全校師生堅持“每天讀書一小時”,大大激發了師生閱讀熱情,傳播了正能量。我又一次拿起了《教師新師德六項修煉》這本書,如飢似渴地看了起來。這本書主要從“愛國守法修煉”“愛崗敬業修煉”“關愛學生修煉”“教書育人修煉”“爲人師表修煉”“終身學習修煉”等六個部分談了我們教師應該怎樣全面構建,系統提升教師的教育能力。讀完這本書後,我心潮起伏,夜不能寐,被書中的教育理念深深地吸引了。

是啊,現在,教師角色在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下發生了重大變化,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也面臨更高的要求。因此,我必須大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將人本教育落實到教育實踐中,真正實現教育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的本質要求。奉獻是我們教師的天職!做了教師後,我就應該甘爲人梯,樂於奉獻,就應該爲這份神聖的事業努力奮鬥,默默奉獻,甘爲春蠶吐絲盡,願化紅燭照人寰。我從十八歲就開始在教育戰線上奮鬥,至今已經三十五年了,其中在不通公路、沒有照明、只有我和一位老校長住校的鄉村小學就奮鬥了十三年,真可謂是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但我無怨無悔,因爲我牢牢記住了:奉獻————我的天職!我覺得奉獻是快樂的!我的奉獻沒有白費,我爲山村的孩子們帶去了文化知識,帶去了科學的觀念,帶去了先進的思想,帶去了致富的希望!

書中說得好,“愛崗敬業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本質要求。”是啊,既然我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就應該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就必須要刻苦鑽研業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傳道、授業、解惑是我們每一個教師的職責,我應該對自己的工作高度負責,要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學生,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習慣,讓孩子們在各方面得到發展。作爲一名老教師,我必須要認真做好自己的主要工作,抓好自己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我深深地體會到,認真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是塑造自己獨特的教學藝術風格的途徑。自己的課備好了,上起課來才得心應手,孩子們學習起來纔會有興趣,課堂纔會是有效課堂。我們學校近幾年實行了集體備課制度,每個年級組的教師在一起備課,相互研討,共同探討,再根據自己班上的實際情況認認真真備好課,教學的效果還真的不錯!

作爲一名老教師,我深深的知道,教師只有做到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纔會無微不至地去關心學生,纔會盡全力地去教育學生。我現在教學的這個班,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兒童,面對孩子們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我都是以慈母之愛給予他們誠摯的幫助,讓他們勇敢的面對生活,因此,孩子們都喜歡我,有困難或不開心的事都願意告訴我,我感到非常的欣慰。對於後進生,我尊重他們的人格,沒有歧視過他們,更沒有體罰過他們,總是平等的對待他們,總是熱情地鼓勵他們改正錯誤,耐心地輔導他們提高學習成績,讓這些後進生感到了學習的快樂,感到了童年的快樂。我以前在村小教書時,有一個後進生叫黃亞川,他父親是煤礦工人,家庭經濟條件比別的孩子好,家裏人都溺愛他,他的優越感很強。他非常貪玩,經常不完成作業,上課無精打采,下課又愛惹是生非,經常把同學打哭。我發現他雖然愛惹禍,學習成績差,但是很聰明,非常愛好唱歌、畫的畫也很好,於是我就經常找他談心,經常鼓勵他。有一次,他畫的畫比平常畫的畫好,我就有意的給他打了一百分,還在班上表揚了他。他寫的作文雖然不是很好,但是作文的內容很真實,我也表揚了他,他高興極了。從此以後,他非常聽我的話,對我非常有禮貌,上課也能認真學習了,作業也能認真完成了,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去年他從浙江義烏回來還特意請我吃飯,告訴我他現在在義烏開了一個公司,發展得很好,感謝我在他讀小學時經常鼓勵他,幫他樹立了信心和勇氣,要不然他不會有今天的成績。是啊,只要你能多關心孩子們,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孩子們會對你的好記一輩子的。

作爲一名老教師,我更應該爲人師表。常言說得好,“學高爲師,身正爲範。”的確,教師只有自己做到了己正,才能做到正人。只有做到了嚴於律己,才能做到以身作則只有做到了率先垂範,才能做到以身立教。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影響着孩子們。在工作和生活中,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做學生的楷模,因此,我在孩子們和家長的眼中是德高望重的。我的言行在孩子們的心裏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平時在學校愛看書報,我的學生在學校也愛看書報;我放學後愛到書店去看書,我的學生也愛到書店去看書;我愛鍛鍊,我的學生也愛鍛鍊了;我對家長們都很有理有節,學生們也對長輩很尊敬。

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對教師這一行業尤其重要。我通過自學考試拿到了大專畢業證,我還拿到了了重慶市計算機中級考試合格證,重慶市普通話二級甲等考試合格證,重慶市信息技術首批培訓合格證,我還積極參加縣上組織的各種教學培訓。通過這些培訓,補充了我知識的不足,提高了我的業務水平。

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歌德這樣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安奈特.l.布魯肖的《給教師的101條建議》捧讀此書,給我很多收穫,帶給我教學上許多建議,在原來教學中的許多疑慮一下煙消雲散,裏面收入了101個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個方面,有教師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課堂上意外發生後的隨想,有轉變觀念的體會,有關愛孩子的收穫&&

讀着書中的故事,我不由聯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我會如故事中老師一樣對待如此的學生嗎?當意外發生時,當學生的行爲已經超越了底線,我會如何呢?我會和故事中的老師一樣一笑了之,靈活的對付,還是會大發雷霆,以自己的威嚴壓載學生個性的閃現?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經在慢慢轉變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們中間,成爲他們最爲可親的朋友。

讀過此書,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節: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

其中講到優秀的老師,讓差生變好,讓好生更優秀。學生失敗的同時,我們也失敗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裏差生較多,每次上課他們都會思想開小差,跟不上進度,久而久之,他們就成了我的眼中釘,肉中刺,輕者無視他們的存在,重者懲罰他們,現在想來感到很慚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強求十指一樣長呢?我們作爲教師,不是隻培養參天大樹,而是讓每朵小花都開得燦爛。他愛音樂,就讓他成爲一名音樂家;他愛美術,就讓他成爲一名小畫家&&那樣,我們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爲了一切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