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王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王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活着是援疆的旗幟,倒下是援疆的基石。得知援疆幹部王華爲援疆事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感到非常悲痛。王華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援疆精神,給予了包括我在內的兵團援疆幹部非常大的精神鼓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王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參考。

王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王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1

王華同志是援疆幹部、公務員、共產黨員的好榜樣。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向王華學習,學習王華情繫新疆、熱愛人民、獻身兵團的奉獻精神,自覺從兵團的性質、地位、職能和使命出發立身行事;學習王華俯下身子、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態度,在新疆這片熱土上作出自己的貢獻;學習王華把兵團當家鄉的主人翁精神和恪盡職守、身先士卒、敢於擔當的工作作風,立足本職工作,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做好各項工作,用敬業奉獻鋪就無悔援疆路。

雪蓮,是高山的精靈。凌寒獨放,紮根雪線之上,傲立冰川之間;花色素潔,不慕蜂鳴蝶舞,更有藥石之效。有人說,因公殉職的援疆幹部王華,就像這樣一朵純潔的雪蓮花,忍得住孤獨,耐得住艱難,頂得住壓力,擋得住誘惑,扛得起責任。

雪蓮堅韌、聖潔,可謂草木有本心。而爲人處世,更需要抱定初心終不悔,堅守自己的標準、錨定自己的目標。同事都說王華身體很好,卻不知他辦公室和宿舍裏放着很多治療慢性胃病的藥;王華帶領援疆幹部資助了50名學生,卻特意叮囑學校保密;在王華的日記裏,鮮有在外人看來值得炫耀的事情那些奉獻與犧牲,那些執着與堅持,那些樸實與簡單,或許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壯舉,但卻如雪蓮一樣:唯其純粹,所以美麗;唯其平凡,所以動人。

王華用行動與生命,回答了援疆三問來疆爲什麼?在疆幹什麼?離疆留什麼?當有人計較高寒乾燥、水鹼、紫外線等對身體的傷害時,王華在可克達拉市高中項目的工地上日夜奔波,在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師醫院綜合樓項目申建殫精竭慮;當兒子因爲爸爸不能陪伴左右而傷心落淚時,王華在幫高中生依力米努爾馬合木提躍過龍門這樣的故事並非驚天動地,也無關生死抉擇,卻讓人感受到超越性的意義和價值。其中原因,正在於少了私利,多了公義走出小我,成全大我。

活着是援疆的旗幟,倒下是援疆的基石。更多如王華一樣的援疆幹部,奉獻在此、牽掛在此,有的眼睛幾近失明仍堅守崗位,有的妻兒重病無法陪護,有的父母離世未能見上最後一面。教育援疆、醫療援疆、產業援疆、科技援疆、人才援疆五加二,白加黑,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工作,是很多援疆幹部的真實寫照。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有關。對於他們來說,苦不抱怨,因爲這是使命的召喚;難不退縮,因爲這是篤定的信仰;累卻心安,因爲這是光榮的職責。

與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國、活在身邊的理想鄒碧華一樣,王華與更多的援疆幹部,用自己的選擇,回答了新時代如何做一名合格共產黨員的考題,堪稱兩學一做的典範。走過流血犧牲、毀家紓難的時代,不再有戰火烽煙、槍林彈雨的考驗,然而對於共產黨人,使命的召喚從未停止,篤定的信仰更不能動搖。8800多萬黨員以榜樣爲指引,在學上用真功,在做上見真章,在平凡崗位上義無反顧地默默堅守,在羣衆需要時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必能凝聚起不可戰勝的磅礴力量,挺起民族復興的堅實脊樑。

賽里木湖舉杯致謝,伊犁河谷嗚咽感恩。日前,展現王華事蹟的新媒體作品《想你!天山雪蓮爲你綻放》剛一上線,不到24小時,閱讀轉發量就超過220萬人次。一次點擊就是一次感激,一次轉發就是一次褒揚,這就是民心,這就是豐碑。雖然王華離世了,但他其實還活着活在新疆各族羣衆的心中,活在援疆前工作過的句容和鎮江的百姓口碑裏,活在接力王華未竟事業的援疆幹部的堅守中。無悔援疆路,一生新疆情;初心永不忘,忠魂守邊陲。王華已經化爲了那一朵雪蓮,綻放在天山之巔,守護着這一方熱土,傳唱着精神的頌歌。

我們要學習王華同志熱愛新疆、熱愛兵團,心繫羣衆的公僕情懷,用實際行動密切黨和人民羣衆的血肉聯繫;學習他愛崗敬業、恪盡職守、銳意進取的擔當精神,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經得起時間檢驗的業績;學習他心中有民、一心爲民,全心全意爲羣衆謀利益,自覺踐行共產黨人的人生價值觀和精神追求的高尚品質

  王華先進事蹟心得體會2

王華6歲那年,爺爺得病去世。此時,她的弟弟剛剛出生十幾天,嗷嗷待哺,爸爸有心臟病,需要一大筆醫療費,媽媽苦苦堅持了半年後,因爲承受不了巨大的家庭壓力撒手人寰,一年後爸爸也因病去世。爸爸去世後,留給王華姐弟倆的,是兩間破舊的平房和近萬元的債務,房子裏除了一張牀和一個衣櫃,再也沒有一件象樣的傢俱。當時王華只有七歲,弟弟才一歲多。從此他們成了沒有父母的孤兒。他們姐弟倆個跟着年邁的奶奶和伯父生活在一起。伯父也是疾病纏身,一直單身一人。

從小聰明伶俐的王華,非常惹人喜愛。在學校裏學習成績特別優秀,年年被評爲三好學生,但是貧窮的家庭無力供她去上學,她的小學老師都爲她的輟學感到痛心和惋惜。王華心想她還有弟弟,她要把上學的機會讓給自己的弟弟,她不希望弟弟輟學。她要靠自己勞動掙錢養活這個家,供養弟弟成才。拿着初中入學通知書,王華知道,伯父沒有這個能力讓她繼續上學,也就沒有向伯父開口,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同齡的小夥伴去上學。十四歲正是花一樣的年齡,當其他同學還在學校裏上課、在父母懷裏撒嬌時,王華就離開家去孫伯打工了。她沒法跟同齡人比,她要出去掙錢,養活弟弟和八十多歲的奶奶,她不想再給伯父增加負擔了。

悲慘的命運沒有擊垮幼小的王華,反而磨練了她堅韌不拔的意志和豁達開朗的性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2004年,伯父的房子因爲年久失修倒塌了,王華和奶奶把父親留下的兩間小屋修了修,一家人就擠在這兩間小屋裏,後來弟弟大了,跟奶奶、姐姐在一張牀上擠不開,就跟着伯父住進了鄰居家的破舊房子裏。伯父心裏非常慚愧,他覺着對不起死去的弟弟,沒有能力供王華完成學業。他何嘗不想讓王華上學,但他渾身是病,經常吃藥,實在是無能爲力。

在孫伯,王華跟着別人學習蒸饅頭、烤火燒、炸油條,她聰明乖巧,手腳麻利,學東西很快。掌握了麪食加工技巧後,爲了照顧奶奶和弟弟,她回家搞起了麪食加工。每天凌晨一點多就起牀和麪,四點多開始炸油條、烙火燒,蒸包子,一直忙到上午十一點多,再推着油條火燒到街上賣,回來已是下午兩點多,接着還要爲晚上的工作做準備。這些在常人看來,一個人是很難完成的,但王華就做到了。日子雖然非常艱苦,但王華非常樂觀,對生活充滿信心,她還經常安慰奶奶要注意身體。她暗下決心,要把自己的弟弟培養成才,還要幫着伯父蓋起倒塌的房屋。當時十九歲的王華,已經成了家裏的頂樑柱,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面對家庭的不幸,人生的苦難,王華沒有怨天尤人,而是抹乾眼淚,自立自強,用自己柔弱的雙肩支撐起一個殘缺不全的家庭。在她的努力下,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她不畏艱難、吃苦耐勞的精神讓四周鄰居及全體村民對她刮目相看,也成爲同齡人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