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牛人寢室的考研心得

牛人寢室的考研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4W 次

近日,湖北文理學院接連傳來好消息,該校化科學院接連誕生考研“牛寢室”,5個寢室均有5名同學考上研究生。截至目前,全院220餘名畢業生,已有55名學生考研成功。學生們總結說,“抱團”考研更有成效。

牛人寢室的考研心得

上週,湖北文理學院化科學院的李拓得到好消息,他考上了華東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同時,塗增付也考上了南京農業大學微生物學研究生。這意味着,全寢室6名學生中,有5人都成功考取研究生,而同樣情況的寢室共有5個。此外,一個寢室有4名學生考上研究生的寢室有4個。

李拓說,此次考研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得到了同一寢室兄弟們的幫助。李拓說,室友們有了考研打算之後,集體商量擬定了作息時間表,起牀、自習、就餐、午休等時間都做好詳細計劃。在作息時間表中,他們還安排了運動時間,堅持每天下午鍛鍊半小時,勞逸結合。“這樣大家就能相互監督,不敢懈怠。”

塗增付介紹,有一段時間,他在學習上遇到瓶頸,壓力很大,一度想過放棄考研。“大家見我的狀態不好,就經常鼓勵我,還集體出去吃個飯,玩一玩,幫我放鬆心情。”

近年來,該校化科學院接連出現考研“最牛”寢室,同寢室學生全部考上研究生的情況連續3年出現。學校把這種現象歸結爲“羣體效應”。

化科學院院長樑英稱,寢室成員全部通過考研,這雖然與近兩年考研學生人數增多有一定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同一寢室的學生全部考研成功,這與良好的寢室氛圍密不可分。學生互相監督,互相促進,取長補短,使得寢室有良好的學風,彰顯了寢室文化。通過這種羣體效應,有效提升了考研的成功率。

中國調劑平臺4月30日將關閉。針對部分考生在調劑中遇到的問題,有關專家提醒,考生在儘早調劑的同時,要注意準確定位,避免走進誤區。

很多考生在調劑時往往“病急亂投醫”,時刻盯着網上發佈的調劑信息,只要看到能調劑或自認爲能調劑的專業就立刻申請,結果是欲速則不達;還有部分考生認爲接收調劑的專業一定是一志願生源枯竭的專業,對申請調劑成功盲目樂觀。北京建築大學研招辦丁建峯老師提醒,考生在調劑時要避免陷入以上誤區,更不能把調劑看成“碰運氣”,對學校不加選擇就填寫提交調劑志願。

對調劑考生而言,由於一志願報考招生單位不同,具體專業課考試內容也不一樣,因此分數沒有絕對的可比性,初試成績較高並不意味着能順利進入複試並被調劑單位錄取。對於調劑考生的選擇,招生單位往往在比較分數的同時參照考生的畢業學校及專業、報考院校及專業,綜合考量考生一志願院校往年試題難度及給分尺度等各種因素,爭取確定公平合理的複試名單。

調劑考生要做好幾個定位。首先,考生要做好自我定位,分析自己畢業學校和專業在學科領域的專業排位或認同度。一般來說,畢業於學校的骨幹專業、所學專業通過專業評估或專業排名較好的考生,在調劑中有更強的競爭力。其次,考生要給申請調劑單位的專業定位,包括申請調劑的專業在該單位是否屬於強勢學科,對調劑考生吸引力會有多大,專業上有無特別要求等。最後,考生要對自己的終極調劑目標定位。是當年必須調劑成功能“上學”,還是“寧缺毋濫”,沒有中意的寧肯再考或工作,不同的預期會直接影響考生對調劑單位的選擇和成功率。

目前,部分研招單位複試已經結束,一些考生在一志願招生單位參加複試但未被錄取,也有考生在申請調劑時被對方院校拒絕或者進入複試後又遭淘汰。複試不通過尤其是幾輪複試都不通過的考生,要靜下心來想想自己的問題可能出在哪兒,是所學專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夠,還是因爲對調劑單位的定位太高,抑或是準備工作沒有做足。在客觀分析後,考生要適時調整自己的目標或期望值,再次選擇調劑時更有針對性,才能在調劑期間收穫期望的結果。

具體的調劑工作非常複雜,比如對調劑專業或考試科目是否相近的界定,有時候需要考生與調劑專業所在單位的研招辦或學院進一步確認,爭取少走“彎路”。

“哇塞,太土豪了,這完全是享受一對一VIP教學啊,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太酷了,這樣我填簡歷的時候,就可以寫專業成績一直都是第一名。”

說這些話的,是一些特殊的碩士研究生。在某些方面,他們享受着比博士生還高的待遇。因爲整個專業就一個學生,所以他們被稱爲獨苗研究生。除了導師,還有不少老師一對一爲他們授課。

他們的求學之路有何不同?畢業時好不好就業?連日來,記者走進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幾名獨苗研究生一起上課,感受他們的不尋常之處。

9名老師分別爲一名學生授課

華朝輝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專門史專業三年級碩士生,整個專業只有他一名學生。“這有好也有壞。老師用全部精力來教我一個人,上課互動性強,有什麼問題可以當面問,一般都能得到全面的回答,有時候老師講着講着還會和我拉起家常,像美食啊娛樂啊,這樣上課也蠻有趣的。”華朝輝很享受這種一個人的課堂。

近3年來,除了公共課和其他專業學生一起上外,華朝輝另外上了12門專業課,如臺灣經濟史、海峽兩岸交流史等課程。這12門課,分別由9名老師(其中有教授、副教授和講師)一對一向他授課。由於這種課堂的特殊性,老師們在上課時會更注意針對學生學習狀況,靈活調整教學方式。例如,在講授臺灣政治史的時候,老師乾脆走下講臺,和他並肩坐在電腦前,共同查找與當前課程有關的最新資料文獻,並進行分析討論。這種教學方式,是大課堂無法做到的。

“當然,一對一教學的不足之處也有,就是無法採用一般研究生教學常用的分組學習和辯論方式,學生易感到孤獨。”華朝輝的導師董文俊老師說。

“我是絕對不能逃課的”

二年級碩士生李高森就讀的林業經濟管理專業,是該校“一人專業”之一。來校之前他並不知道自己是根“獨苗”,入校後發現整個專業就自己一個人。

李高森的多數課程是和其他專業的同學一起上,6門林業經濟的專業課則要和任課老師一對一上。“一個人上課,授課地點很自由,上課時可以直接向教授請教,單獨交流收穫更多。”因爲只有一個人,有時候李高森直接帶着書在教授辦公室上課。“同學們有時候也挺羨慕,說我交着碩士生的錢,上着博士生的課”。

“有一次,我誤把週一當成週日,打算睡個懶覺,沒想到上課老師的電話打來了,一個人的專業是絕對不能逃課的。”李高森說。

享受着VIP般的待遇,李高森也免不了面臨“一對一”教學的尷尬時刻,“因爲本科學的不是現在的專業,有時老師提出的問題自己答不上來,也沒有其他同學站出來回答,所以有那麼幾秒鐘的空白,只能和老師大眼瞪小眼。”他覺得一個人上課最大的遺憾,是不能三四個人一起討論,碰撞火花、刮頭腦風暴。

馬上就要讀研三的李高森,剛開始雖然也擔心過“一人專業”的就業前景,但現在他對自己的就業很有信心,並有意進入金融行業發展。“就業沒有大問題,擇業範圍也不受限,比起專業名稱,用人單位更看重的是學習能力和個人素質,本專業師兄師姐們大多在銀行就業”。當一些研究生爲就業感到頭痛時,李高森對自己的就業前景保持樂觀,對未來很有信心。

經常有人闖進教室來自習

“一個人坐在空曠的教室第一排正中間,一邊做筆記一邊認真聽老師講解,上課的時候和老師有更多眼神交流,一節課下來不能偷懶也不能分神。”該校公共管理學院勞動關係專業研一學生彭兵(化名),這樣形容一對一的上課狀態。據他介紹,勞動關係專業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去年新開設的專業,當年僅招收一名研究生。

“我並不覺得孤單,反而覺得這種一個人的專業,學生能和老師更好地溝通,學習效率也比較高。”他遇到最尷尬的是課間休息的時候,很多同學看他一個人坐在教室裏,就推門闖進來自習。

陳老師是給彭同學上《工會理論與實踐》專業課的老師,他也是第一次一對一給一個學生上課,“其實給一個人上課和給一個班上課各有各的樂趣,人多會有不同的意見,看問題的角度更豐富,一個同學的話交流起來更方便,可以更靈活地上課”。

“我覺得一人專業給學生帶來的好處是可享受豐富的教學資源,缺點是平日的學習中,不能和同學交流。”與彭兵同一學院的黃同學說。

一人專業爲何不停招

爲什麼會出現獨苗研究生的情況?

華朝輝的導師董文俊解釋,“由於專門史學科在就業方面的特點,願意繼續深造的學生人數自然無法和其他應用性較強的專業相比。報考的學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通過老師們的私人關係,才瞭解到有這個專業。報名者少,當然可能出現僅錄取一人的情況。其他一些專業也有類似的情況。”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院一名老師認爲,除了考生對部分專業知曉程度有限等因素限制了報考人數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有的專業報考人數雖不少,但符合錄取條件的少。資料顯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2年審計學專業一共有45人報考,但僅有一人符合錄取條件而入學。

一個專業僅一名研究生,這種情況在武漢高校中並不少見。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歷年報考錄取情況統計顯示,2010年-2013年,該校每年都有部分專業只錄取一名研究生的情況。其中,2011年、2012年有4個專業僅錄取一人,2013年有5個專業僅錄取一人。不過,其他一些高校在被問及此類情況時,相關人士因考慮到可能涉及一些敏感因素而三緘其口。

獨苗研究生就業情況如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日前發佈的《2013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中,人口學、中外政治制度、專門史、林業經濟管理、治安學這5個“一人專業”的碩士畢業生均實現了簽約就業。另悉,即將在今年畢業的華朝輝也已與雲南一所中學簽約,即將走上教師崗位。

一些專業僅招到一名學生,緣何不予停招?

該校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表示,並非社會不需要此類專業學生,而是考生對這些專業缺乏瞭解,報名的人少,錄取的人也自然少了。其實這些在考生眼中的所謂冷門專業,學生就業時往往順風順水。

該校招生辦主任鄧鬆認爲,所謂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是相對的,並非一成不變。一些冷門專業由於其專業性強,就業面相對較窄,但因爲讀這些專業的人少,所以就業率往往很高。他提醒廣大考生,“考研時選擇專業不能一味盲目從衆。報考前可以和學院聯繫一下,多瞭解意向專業的師資情況、培養方案和就業情況,不要只根據專業的熱門程度草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