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全科醫生心得體會大綱

全科醫生心得體會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全科醫生心得體會篇一:全科醫學心得體會

全科醫生心得體會

第一臨牀醫學院 2010級臨牀七大班1小班 鄭斆 201001128

全科醫學是一個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牀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於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是一個臨牀二級學科;其範圍涵蓋了各種年齡、性別、各個器官系統以及各類疾病。其主旨是強調以人爲中心、以家庭爲單位、以社區爲範圍、以整體健康的維護與促進爲方向的長期綜合性、負責式照顧,並將個體與羣體健康融爲一體。全科醫療強調持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照顧。強調早期發現並處理疾患;強調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強調在社區場所對病人進行不間斷的管理和服務,並必要是協調利用社區內外其他資源;其最大特點是強調對當事人的“長期負責式照顧”。總體來講更加的人性話,更多的體現病人與醫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全科醫生也稱爲家庭醫生,是接受過全科醫學專門訓練的新型醫生,是執行全科醫療的衛生服務提供者,是爲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一體化的醫療保健服務,進行生命、健康與疾病全方位負責式管理的醫生。具體說來,全科醫生重點以社區爲服務對象,提供高素質的醫療服務以及人性化的醫療保障,給予病人持續性、綜合性的照顧。全科醫生的工作是以社區爲範圍,以家庭爲單位,以病人爲中心。他們更注重的是人,而不像專科醫生一樣,相比更側重於疾病本身;在對病人進行康復治療的時候,他們更加註重病人的權利,因爲人雖然有疾病在身,但不能否認他仍是一個完整的人,有自己的家庭、社會背景,所以全科醫生必須全面瞭解每個就診病人家庭、社會各方各面的詳細信息,以便能更好了解造成病疾的原因,採取更加全面且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一名合格的全科醫生不但可以幫助專科醫生提高醫療服務效率,而且還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發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簡而言之,全科醫生就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在學習這門課程之前,我對全科醫學並不瞭解,甚至認爲這完全不重要,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我對於全科醫學這一學科有了新的認識,對於全科醫生這一職業有了更充分的瞭解。

作爲一名臨牀醫學專業的醫學生,我更多瞭解的是專科醫療的特點,爲期一年的實習,使我習慣了綜合醫院“各司其職”的工作模式,每個醫師都有自己的工作領域,每個科室也有專門負責會診的醫師來幫助其他科室處理本科室的相關疾病,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下,表面上分工明確、互相幫助,實則常常互相推諉,耽誤患者病情。尤其是我在心內科、腎內科和內分泌科實習的時候,感觸最爲深刻。老年患者往往同時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而這些患者住院時只能根據病情的相對輕重選擇其中一個科室,我每天無數次往返於心內科與內分泌科,只爲請會診老師指導用藥。與此同時,由於長期服藥的的肝腎損傷,腎功能障礙的高血壓患者也常常爲住院究竟到心內科還是腎內科而迷茫。

此外,我在實習期間也常常遇到許多老年病人一年內反覆住院或每天的同一季節“固定時間”住院,這種現象以呼吸科和心內科最爲常見。老年人心肺功能隨時間的推移逐漸變差,尤其的年輕時吸菸的患者年老後每天冬春時節很容易誘發呼吸系統疾病,而這些慢性疾病治癒的概率幾乎爲零,每次住院患者都只爲減輕症狀,給予一些簡單並且常規的治療即可滿足其需求。心內科也一樣,肺心病的患者每逢換季時容易發病,除去極少數病情嚴重的患者,大多數患者每次使用同類型藥物

即可緩解症狀,這類患者常常“點藥”,不需醫生檢查病情,只要求醫生“按方抓藥”。試想,三甲醫院的病牀被這樣的患者住滿,真正急需醫療資源的危急重症患者卻時常因爲醫院無病牀而輾轉於各大醫院之間,奔波勞苦暫且不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只怕患者終身都感到憤恨。

去年11月,我輪轉至社區醫院實習,這本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的時間,而社區醫院卻門可羅雀,住院部的空牀少說也有一半,願意來的患者多半也是本院醫師的親戚朋友,或是因經濟原因無法負擔大筆藥費而不得不在社區醫院治療的患者。我每天在辦公室都無所事事,此時在三甲醫院實習的同學卻忙得腳不沾地,這讓我對我國現下醫療資源的分配產生質疑。專科醫療本該是收治疑難重症患者的,尤其是我所實習的三甲醫院,更應該負責幫助全市及周邊地區基礎醫療單位治療疑難雜症。而大量昂貴的醫療資源卻被慢性病、老年病等功能性疾病患者所佔用,尤其是專家門診有近一半的時間是在應付只爲健康諮詢而來的老年人。

全科醫療與專科醫療是各司其職、相輔相成的;但在服務內容與方式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專科醫療處於衛生服務的金字塔的頂部,所所處理的多爲生物醫學上的疑難重病,往往需要動用昂貴的醫療資源,常依賴各個不同專科的高新技術。專科醫生是運用越來越複雜的精密儀器裝置救治患者的技術權威,而患者是“聽憑醫生處置”的高技術手段的被動受體。全科醫療處於衛生服務的金字塔底層,處理的多爲常見健康問題,其利用最多的是社區和家庭的衛生資源,以低廉的成體維護大多數民衆的健康,並長期並連續地管理各種無法被專科醫療治癒的慢性疾患及其導致的功能性問題;這些問題往往涉及服務對象的生活方式、社會角色和健康信念。在全科醫療服務團隊中,患者(個體或羣體)醫護人員得力的合作伙伴,是社區或家庭管理目標的制定與實施的主體之一。作爲專科醫生,則要坐在醫院的門診大樓裏等待病人“登門造訪”。由於就診患者數量多,流動性大,勢必造成醫師無法向全科醫生那樣瞭解每個病人,因此也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過多的重視病人的社會屬性,而只能把重點放在病人生物屬性的疾病上面,也就是說他們的任務就是儘可能把生理的病疾醫治好。相比之下,全科醫生不僅要

解決就診者的生理病疾,還要注重患者的心理,行爲因素,提供長期性服務,以幫助病人杜絕暴露於各種危險因素下。所以說,全科醫生的工作更能體現當今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

我國的全科醫療起步較晚,還並不發達,全科醫學教育在我國也起步較晚,目前仍未形成有效的全科醫學教育模式。我希望在今後醫學生的培養中增加全科醫生的比例。畢竟,全科醫療更加人性話。同時,也要改變社會觀念,讓人們知道全科醫生並不是技術水平低的醫生,社區醫院並不是沒有保障的醫院。讓人們相信基層的醫療其實是經濟實惠並且靠譜的,把昂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真正需要的人,也讓專科醫生不需要再兼顧全科醫生的工作,專心完成自己的專業科研。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每當我們醫學生看見這句話時,總有說不出的感慨,同時也感到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而全科醫學的理論給我們點明瞭很多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也爲我們以後的臨牀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礎。一個稱職的全科醫生不止要具備精湛的技藝,還要具有時刻爲病人着想的素質;不僅要及時瞭解病人的病情,還要了解病人的心情;不論是多難治的疾病,只要病人和醫生都在盡最大的努力,那我們就是成功的。全科醫學讓我學到了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更重要的是“如何全面看待問題”,很好的運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去思考,去解決問題。

臨牀中的情況是千變萬化的,但以病人爲中心的落腳點永遠不會變,只有深入瞭解了病人的心理、生理特點,才能邁出第一步,纔能有的放矢。全科醫生不僅要把握急重症的轉診時機,防止慢性病,還得解決病人的心理,行爲問題,幫助處理他人家庭問題等等,總之,全科醫生的工作並不輕鬆。

全科醫學所研究的重點不僅是對某些疾病的診療手段和處理技術,而是更要

研究生活中廣泛的健康問題、醫學論理與善待人生的價值觀。在全科醫學的教育中體現了與專科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育內容和不同的教育場地,全科醫學是一個嶄新的學科,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作爲一名醫學生、未來的醫務工作者,任重道遠,全科醫學教育很大程度上教會我們如何用理論聯繫臨牀,如何全面的、以病人爲中心的思考解決問題,更好的分配醫療資源,爲患者解決病痛。

全科醫生心得體會篇二:全科醫師培訓個人總結

經過一年時間的全科醫生的轉崗培訓班的學習,本人對全科醫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認知和了解。悉知全科醫學的.含義:是一個面向社會與家庭,整合臨牀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與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學術專科。將各科相關知識機能有機的融合爲一體,從而服務於社區和家庭維護與促進健康的需要。同時熟悉和了解了全科醫療是一個對個人和家庭提供持續性與綜合性保健的醫學專業,又整合了生物醫學、臨牀醫學於行爲醫學的寬廣專業。

在一年的學習時間裏 ,老師給我們傳授了社區醫學、全科醫學、社區預防與保健、社區常見健康問題、康復醫學、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社區常見病症的中醫藥照顧、急症與急救、物理性診斷、心理障礙與精神衛生等學科,從中瞭解了社區衛生服務的特點,爲了實施六位一體化服務體系的所需要掌握的廣泛的全科醫療知識,尤其是突出社區衛生醫療健康、疾病、保健等特點的醫學知識理論 受益匪淺。

由於從事社區衛生醫療工作時間不長,工作還不深入,對全科醫學和社區醫學認識還不夠全面,很多理念還停留在專科醫療的模式之中,在應對患者的過程中還存留着以醫療爲主、以疾病爲中心、以醫生爲中心的就診模式,對社區常見的健康問題、康復醫學、中醫藥照顧等全科醫學知識還缺乏全面的瞭解和掌握,

所以要充分利用有利的條件更新觀念,改善服務質量和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更好的爲社區廣大居民的健康服務

全科醫生心得體會篇三:參加全科醫師學習心得體會

有幸參加了黃石市舉辦的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此次培訓的目的是培養全科醫師的全科醫療思維和社區服務理念、管理經營技巧和應變能力,通過對學員進行系統的現代全科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提高了全科醫師的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加強溝通技巧,塑造和諧、向上的全科團隊精神和工作氛圍。培訓內容從全科醫學概論、社區預防與保健、社區衛生服務管理、醫患溝通技巧等八大方面分別進行了闡述,提出的觀點清新雋永、思維的觸角縱橫騰躍,以淺顯而富有說服力的舉例和互動教學。讓學員真正參與並積極思考,使這次培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也使我受益匪淺。

一、明確了全科醫師的位置和任務

全科醫師、全科醫學、社區中心在以前,對我來說還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我以爲社康只是一個社區的小診所,全科醫師只是在基層看看小病,開開藥品的低水平醫師。但通過了近一段時間的理論學習,我對全科醫學有了一個正確的認識。全科醫學和臨牀內科、外科、兒科、婦科一樣,都是臨牀二級學科;社康中心同樣也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地方,而且是更具有人情味、更尊重人的衛生服務機構。社康的服務對象不僅是病人,而且還有沒病的健康人羣。全科醫師不單要會高超的醫術,還要懂得與患者溝通,進入患者的世界,不能像臨牀專科醫師一樣以被動和以疾病爲導向的診療模式開展工作,而是要主動對社區居民開展衛生服務、進行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樹立以預防爲導向的診療理念。通過這半個月的培訓來,我對全科醫師的理解從當初認爲的:只要會看“發燒、感冒”就可以的赤腳醫生,提高到

對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人性化、持續性與綜合性醫療照顧、健康維持和預防服務的經過專業醫學訓練的高素質醫師。

二、提高了醫患溝通的能力的認識

現實社會的醫患關係日趨緊張,患者對醫生的信任度急劇下降,醫鬧也越演越烈,醫生越來越難當。這一切很大程度上,都是醫生與患者在溝通方面出了問題。1977年恩格爾(G l)首先提出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人不僅是一個生物體,更重要的是一個具有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特徵的綜合體,因此,以“醫療爲中心”的服務模式逐漸被“以病人爲中心在培訓中,通過授課老師不斷給我們灌輸“以病人爲中心,健康爲導向,加強溝通”的社區服務觀念。使我在潛移默化中對醫患溝通有了新的瞭解,在現實生活中,患者在工作、生活都可能存在各式各樣的壓力與問題,軀體的疾病只是患者健康問題的一部分。目前大醫院的門診醫師的每日診療工作十分繁重,每天可能需要看30-40位病人,試問大醫院的門診醫師怎麼可能花大量時間與患者交流,傾聽患者的心聲。而全科醫師則不同,全科醫師管理的病人數及範圍相對專科醫師少且固定,可以有較多的時間與患者進行交流,同時方便對病人的預後進行跟蹤隨訪,甚至可以讓患者主動參與自己診療方案的制定或調整,充分體現了“以病人爲主”的服務理念。這些都可以大大改進醫生與患者的溝通。

三、增強了對全科醫學的未來的信心

只有通過政府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爲社區羣衆提供方便的就醫場所,纔可能解決社區羣衆“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這是關係到國策民生的大事。所以在未來全科醫學將是朝陽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