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關於育兒心得大綱

關於育兒心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關於育兒心得1

關於我的孩子軒軒,他是個性格內向且比較害羞的孩子,再生人面前略顯膽怯。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忙碌並快樂着。孩子的成長有賴於老師和家長的配合。在一個家庭中,孩子的降臨最先接觸到的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時時刻刻影響着孩子的成長。養育孩子即是一種負擔、一種責任,也是一件快樂的事。以下是我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中的心得:

關於育兒心得

首先,讓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孩子的睡眠需要,早睡早起,準時送到幼兒園,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去接受老師們的教育,家裏的作息時間要與幼兒園的相輔相承。養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好處,這並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家長要有耐心。

第二,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堅韌的意志。有簡單到複雜,循序漸進地提出要求,適時給予引導。當孩子說:“我自己來”時,都要給予表揚和鼓勵,調動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晚餐前的準備,讓孩子一起參與,他會覺得自己在勞動中得到肯定,讓進餐由被動變主動。

第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養成獨立看書的習慣。家長的一言一行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我習慣在臨睡前跟他講一個小故事,講完後我就叫他獨自看書,當然我也以身作則,專心看書。

第四,樹立正確的理念,加強和老師、阿姨的溝通,這點我覺得最關鍵。在幼兒園這段時間,家長應意識到上幼兒園並不是讓孩子學多少本領,而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樹立良好品格的關鍵期,做好幼小銜接的準備。

關於育兒心得2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一轉眼,女兒5歲了。過去的5年,有成功和喜悅, 也有失敗和艱辛,也就是我們陪着女兒一起成長的5年。要說體會就是女兒讓我更豐富、成熟和幸福。我常常不無感激的認爲女兒是上帝賜予我的最好禮物,我一定要珍惜她。聽女兒說學校要我們寫一篇育兒心得,我就決心寫一篇自己的心得體會,學校舉辦這樣的活動給我們提供了交流的平臺和空間,也是我學習的好機會。要說教育女兒有什麼經驗談不上,我想更多的是談談我教育女兒的一點感 受和對家庭教育的一些想法,就算拋磚引玉吧。

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養成好的習慣比作往銀行裏存錢,你一輩子都會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的習慣猶如從人生的銀行裏貸款,一輩子都要爲之還債。習慣的重要性可見一斑。而一種行爲要固化成習慣,需要6到8周的時間,孩子小堅持力差,這就離不開大人的指導和監督。首先要求大人持之以恆,爲了養成女兒睡午覺的習慣,在她小時候就按時哄她睡覺,有時需逼她睡,家人都批評我做事僵化、教條,但我清楚這是養成習慣必須付出的代價。因爲她的路還長,需要養的習慣還很多。

二.父母加強自身的學習。現在大都獨生子女,教育子女是擺在我們面前全新的課題。怎樣做合格的父母,我們或多或少都有過困惑。但只要我們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問題就容易解決一些。

我的做法有三:

1.經常反省自己,哪些地方還需要改進。有時在小孩犯錯誤的時候,情急之下處理得不會太好,事後我會反思一下,這樣有助於以後問題的解決;

2.與同事、朋友交流教育子女心得。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多與別人交流,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都會從不同角度對我有所啓發。

3.自己要以身作則,你在要求孩子的同時孩子也在看着你,對孩子馬列主義,對自己自由主義是不可取的。

三.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只是教育陣地和手段有所不同,老師面對幾十個孩子,而我們只教育一個,所以我們責無旁貸的該配合學校教育。衆所周知,學校教育如果離開家庭教育的配合,將會多麼的蒼白和無力!如果家長都很難駕馭的孩子,我們有什麼理由相信他會尊重老師,服從管理。我們就應該相信老師,配合學校的教育。只有家長配合學校教育,孩子纔會聽從、相信學校教育。特別是一年級屬於學規矩的階段,如果我們的要求和老師不一致時要讓孩子聽從老師的安排,然後家長和老師多交流,達成共識。如果老師一套,家長一套,孩子不知聽誰的,那麼他的內心將是矛盾和痛苦的。所以從孩子上幼兒園起,我們就一直做到和老師步調一致,共同教育,這樣她纔會是快樂的。

四 調整家長自己的心態。有時候發現孩不聽教,就非常氣憤,繼而把孩子狠狠的批評一頓。以爲不這樣做就沒有盡到家長的責任。但如果換個角度:孩子哪天回家指責我們沒有哪個叔叔阿姨掙錢多,官當的大,讓她很沒面子,我們會感覺如何。家長大部分煩惱都是把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相比較而產生的,而且我們又總是以己之短比人之長。我們望女成鳳心切,不時的要以愛的名義給孩子很多負擔,讓孩子承受不了。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特長突出,興趣廣泛的孩子也許功課會受影響,一個成績名列前茅的學生可能在其他方面就稍遜一籌。我的主張是:家長盡力了,孩子盡力了,我們就是最棒的。

五.賞識自己的孩子。能夠鼓勵她,賞識她,相信她一路會走得更好。有人總結了歷史上最偉大的賺錢祕密:將你的錢布施出去,不要期望從你的佈施對象那裏得到回報,但你可以預期,回報一定會來到。我認爲同理可得:你想孩子成功嗎?那麼就從心底賞識他們,可以肯定他離你的期望會越來越近。女兒喜歡跳舞,我們就真心地表揚她,結果她越來越喜歡。賞識孩子關鍵是需發自內心。套用一句廣告詞:孩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他們吧,他們帶來的驚喜定會超出我們的期望。

可能我講的不是一些具體的教育方法,沒有談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我認爲所謂教育方法只能解決治標的問題,要解決治本只能靠我們改變教育思維和態度。賞識教育專家周弘說過:態度一變,方法無限。經過這八年我體會到:教育子女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 需要我們盡心盡力的付出。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個性,如何教育她沒有學校可學習、沒有經驗可借鑑。

總之,順其自然,率性發展,培養她優秀的品質,健康的心理,理解她、感受她,讓她擁有快樂人生,是我們培養女兒的心得。我經常聽到一句話: 父母是唯一不經過培訓就可以上崗的職業,伴隨着女兒的成長,讓我們共同學習分享快樂。

關於育兒心得3

週五收到劉老師的短信,請家長週末利用空餘時間寫一篇育兒經驗。呵呵,說實在的,收到這個短信,我還是很頭疼的,育兒經驗實在不知道有還是沒有,也不知道自己這些年對待孩子的教育是否正確。孩子剛出生時,自己是信心滿滿的,覺得自己肯定可以教育好孩子,讓孩子向自己想象的那樣去發展,也買了很多育兒的書籍。但是,有時候會發覺,實際要按照書中所教那樣去教育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畢竟每個孩子是不同的;而且育兒也要家庭成員都要配合這個舉動,相信這個理念,家中如果有人不配合,那一定是難上加難。

茜茜在家裏是很活潑,好動的孩子,喜歡唱歌,跳舞,但是比較膽小,是個慢熱型的孩子,所以我提倡儘量帶孩子多去和外面的人接觸,多帶她接觸大自然。

在她兩歲前時,根本就是害怕見到陌生人,見到陌生人就是死死的抱着媽媽不會鬆手的,正好我們住的附近新開了一個早教中心——真寶貝,這個早教中心週二到週日每天早上10:00都有一個小時的親子游戲,由於當時住得近,也可以叫奶奶每天都帶她去參加這個親自遊戲,剛開始一個月到二個月,茜茜都是不會和任何人互動的,看到老師也會不好意思,會躲起來,但是她還是很喜歡那裏的氛圍,可以玩遊戲,還有滑滑梯和波波池可以玩,到了二個多月,茜茜開始有了變化,老師可以帶她單獨去玩,而且會有勇氣敢坐到老師的旁邊和老師一起跳舞,雖然還是比較敏感,但是我覺得這對她來說是心理上的一次挑戰,媽媽覺得她已經做得很好了。

關於育兒心得4

今年的3月2日是我女兒z的9週歲生日。回想她從出生到現在茁壯成長爲市園籀小學三年級8班一名懂事明禮、獨立自信、品學兼優的小學生。一路走來,感受頗多,歸納起來主要還是我們努力營造寬鬆環境,探索和堅持按自己孩子特點開展有效教育,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良好習慣與自力能力培養.

古今中外凡成功之士,均具備這種品質。然而當前獨生子女時代,許多家長對小孩過於遷就、包辦,以至有些大學生步入社會眼高手低,缺乏應有適應能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故對祉含的培養,我們力求從小抓起,根據小孩生長髮育規律,提倡自己的事自己做,2歲開始已經讓她自己吃飯。幼兒園小班開始試着讓她獨立穿衣和鞋襪,大班開始自己洗澡等。小學一年級開始與她商量制定每週作息計劃表,並適時調整內容,一以貫之。三年級開始就放手讓她獨自上下學。爲了更好的言傳身教,我們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就不再聘請保姆,平時擠時間親自接送她上下學,多跟老師直接交流,多在家陪同她學習,多做家務活動,讓她感受父母的辛苦付出,潛移默化減少對父母依賴感,自覺養成責任意識與自強自力能力。

二、注重品德教育,培養健全人格。

一個人的成纔不僅要靠智商,更重要的還要有情商。情商高的人可以凝聚一大批智商高的人爲他完成他想要的事業。劉邦就是一典型例子。因此,從祉含懂事起,我們從幼兒園階段開始就沒有強迫她需要學多少個字,背多少首詩,而是讓她多做手工,鼓勵她多思考,多問問題。給她講一些《三字經》、《弟子規》等故事。在小學除學習任務外,我們更關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讓她懂得自尊、自強、自立,希望她能做一個富有愛心、懂得寬容團結的孩子。平時讓她能多參加集體活動,能和同學玩到一塊兒,從平時的溝通和交往中來加強她的社會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處理事情的應變能力。要求她能及時告訴老師自己的需求,在課間能大膽的發言。小學階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融入集體對她完整性格的形成受益匪淺。

三、不與他人比高低,追求快樂學習。

“會學會玩會創造,做最好的自己”,園籀小學的育人理念十分切合我意。尤其是對一些人認爲“小孩從小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論調,實不苟同。我認爲人生之路路漫漫,不知有多少起跑線?況且今後就算獲得博士學位,就業無非也只有三條路徑:一是逢進必考的機關及事業單位。二是去企業(大多是民企)應聘任職。三是自主創業或從事自由職業者。就業後發展的成功與否,還要自己努力。故現階段不應對學習任務承載與年齡不相稱的壓力,而應快樂學習,。

我們對於祉含的學習,從不在她面前強調與他人比高低,因爲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人也一樣,我們更多的是強調她上課認真聽講,不懂要主動向老師或家長請教,課後獨立完成作業並做好預習即可。在我們的引導和她本人的自覺努力下,卓有成效。今年上學期各門功課一如既往的優秀,其中特優8項,語文還是班級2名免試特優生之一,還榮獲學校的“藝術之星”,班級的“五星級班委”等榮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二年級時,有一次她發燒請假幾天,她在家也自覺預習,並打電話向老師同學詢問作業。我們笑問她爲什麼這樣做,她的回答是:現在努力學習,是爲將來長本領做準備。等到恢復上學時沒有落下功課,時任班主任李爽爽老師對她大爲讚賞。

四、尊重小孩意願,引導興趣愛好培養。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是她的領航員。我們注重發現她的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加以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讓她成名成家,我們只是希望她在今後的生活中因爲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故從幼兒園開始,我們就有針對性的根據她的潛質抓好興趣與愛好的培養,“變要你學,爲我要學”,有選擇較系統地學習了聲樂、舞蹈和鋼琴。目前,她的聲樂已考取全國童聲7級水平。舞蹈考取4級水平,是校舞蹈隊成員。同時還引導她養成寫週記、寫日記的習慣,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她口述週記由我們幫助記錄,到現在自己動筆記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特別是上小學後,共有11篇習作在校刊《九山湖》和《溫州廣播電視新壹周》“萌芽”版上發表,極大地激發了她語文寫作的熱情與潛質。她還堅持課外讀書閱報,收看電視新聞,堅持體育鍛煉,還連續多次當選運動員,代表班級參加校運動會,奪取名次。通過這些興趣愛好的培養,拓寬了視野,鍛鍊了能力,提高了自信心。

五、平等交流,多賞識少指責。

我們從祉含她懂事開始就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當“忘年交”,而不僅僅是照顧對象。我們認爲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理解、重視、信任,而不是玩具,不是零食。平時多抽空跟她交流學校學習情況和社會見聞,多跟她聊聊天,玩遊戲,在寓教於樂中答疑解惑,有意識地灌輸一些真、善、美理念。我常提醒自己:“今天我表揚我的孩子嗎?今天我鼓勵我的孩子爭取進步了嗎?”因爲優秀的孩子是誇出來的。同時微笑面對孩子的不足與錯誤,與她坦誠溝通,講道理,不使用刺激性語言,批評訓斥小孩。總之,沒有無用的孩子,只有失敗的教育。個人認爲成功父母與失敗父母的區別在於:前者能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並能多一些賞識,多一份鼓勵,幫助孩子樹立挑戰自我、戰勝自我的信心;而不明智的父母,一眼就看到孩子的缺點,挖苦、數落,無形中給孩子貼不良“標籤”,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了信心。因此,作爲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每一點細微的進步,每一個小小的閃光點,都要及時誇獎和鼓勵,讓孩子產生成就感和自豪感,促使孩子不斷進步,健康成長。

關於育兒心得5

晴晴是一個比較乖巧的孩子,在她四年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會注意她良好的性格和能力的培養, 先說說幾點我們的育兒心得吧。

從小要勇於承認錯誤

晴晴一般情況下,是講道理的,但是畢竟是個孩子呀,也有生氣的時候,也有不順心的時候,於是就開始耍小性子,有時會藉着一些理由開始大哭大鬧。剛開始時,我會給她講講道理,也會哄哄她,可有時她會越哭越起勁,對你的做法視而不見,我也索性也來個不管不問,由她哭,看她能哭到什麼時候,有時,我還會遞給她餐巾紙,讓她哭,她經常會一邊哭,一邊用餐巾紙擦淚。當一旦看我不理她時,她的哭聲會越來越小,最後會主動跑到我跟前,抽抽噎噎地說:“媽媽,我不哭了,我不哭了。”那個承認錯誤的樣子特別可憐,這個時候我會抱着她,安慰安慰她:“寶寶是最聽媽媽的話了,寶寶是最講道理的,是不是。”這個時候,她呀,小頭直點,“那寶寶知道自己錯在哪裏了呢?",通常她便會小聲地說自己錯在哪了,可見孩子是聰明而有心的,她並非不知道何爲對,何爲錯,只是耍耍性子而已。有一次,她對姥姥說了一句不禮貌的話,我當時訓了她,哭得傷心喲,我坐在一邊耐心等待她向我承認錯誤,而且在她不哭了,我讓她當面向姥姥說對不起。孩子從小要讓她有一顆勇於承認錯誤的心,這樣,在她以後的成長中,纔會不斷地進步。

要有控制自己行爲的能力

晴晴和大多數孩子一樣,也喜歡看動畫片。孩子看電視也並非不好,只要選擇好適合孩子的節目,只要控制好看電視的次數,孩子還是能從好的節目中學到許多知識的,寓教於樂嘛。但是看電視時間長了,不但會損壞視力,而且整日沉湎於電視節目之中的孩子,會變得不再愛動腦筋,不再愛學習了。晴晴看電視,我一般只允許她看半個小時,最多不超過一個小時,如果超時了,我會提醒她,並且經常會向她說明看電視的壞處,有時晴晴遇到好看的節目,實在是不想不看,這個時候我會把電視關掉,然後轉移她的注意力,或者陪她玩,或者給她講故事,沒幾分鐘,她自然會忘記的。晴晴是個聰明的孩子,她知道老看電視的壞處,因此,現在她會自己主動把電視關掉,有一段時間,晴晴的眼睛老眨啊眨的,我擔心她是看電視看的,因此就告訴了她。她記住了,老公下班回到家,準備給她放最愛看的哆啦A夢,她居然告訴爸爸眼睛不好,不能看,果真她說到做到,有近兩個月的時間,她不再鬧着看電視,只是經常問我:“媽媽,我眼睛不眨了,是不是就可以看了。”

做一件事情要認真專注

平心而論,晴晴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很投入的,這一點有些像她爸爸,老公是一個對自己喜歡的事情,一旦去做,絕對是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做到最好的人。去年,晴晴對拼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天天晚上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拼圖,有時飯都顧不吃。拼圖是一個益智玩具,孩子可以動手又動腦。於是,我每次到玩具店或者書店,只要是看到晴晴沒有玩過的拼圖,就給她買,大概不同種類的拼圖買了上百張。那段時間,晴晴每天的玩具就是拼圖,電視也不看了,她拼,我們也拼,還真得很有意思,剛開始,晴晴拼十幾塊的拼圖還稍顯吃力,可沒過多長時間,她拼拼圖的速度提高很快,六十塊的拼圖她幾分鐘就拼好了,我和老公經常會和她比,結果從沒有超過她,她彷彿都不用看,不用考慮,就直接放。拼圖的愛好持續了兩個多月,最後實在是買不到拼圖了,她的興趣也轉移到了塗色。只要是晴晴好的愛好,我們是全力支持,於是給她置備了水彩筆、油畫棒、買了不少塗色的書,後來又從網上下載了許多,供她塗,她於是一有時間,便塗啊塗啊。現在呢,晴晴的愛好是畫畫,幾乎每天必畫。晴晴做事的投入和專注,是我這個做媽媽的,一直很欣賞的,因爲這對她以後的學習和工作中,實在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啊。

關於育兒心得6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孩子已經快6週歲了,長成了1個活波可愛的小姑娘.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覺得體會最深的有這麼幾點: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思婕很小的時候開始,我們就堅持教育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無論是什麼事情,不論大小,只要我們覺得她自己能做,我們都會要求她自己獨立完成.有些事情也許她剛開始做得不順利,但我們鼓勵她想辦法,鼓勵她多試幾次,在她經過努力後實在無法完成時,我們會告訴她解決的方法,然後讓她自己再去做.幾年下來, 思婕的動手能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認爲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僅可提高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而且在她完成1件事的過程中也能開動腦筋,開發她的思維能力,當孩子完成1件事情後,也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懂得只要自己去努力,困難是能克服的.其實,孩子是很渴望去自己實踐事務的,只要我們家長給她這個機會,同時,我們自己保持必要的耐心,孩子會做的很出色的.孩子的能力其實遠遠超出大人們的想象。

2、堅持原則,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能堅持原則.思婕經常會有一些無禮要求,比如在商店裏買東西時,如果我們認定是無禮的要求就堅決拒絕,不管她怎麼哭鬧,都不放棄原則.往往在這種時候家長是很難堅持的,但如果你放棄了,1次,兩次,3次......孩子就會覺得只要她哭鬧,耍賴就可達到自己的目的,那樣以後再教育孩子就難了。相反,如果你堅持原則,並且把道理跟她講清楚,孩子就會意識到自己的無禮要求大人是不會同意的,以後她就不會這樣要求了。當然,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中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1個人管教孩子的時候,另1個護着。另外,只有大人做到說,你所說的話孩子纔不會當作耳旁風,即使大人有時出現口誤,說出原本不是自己意願的話,但只要你說出口了,就不能反悔了。當然,如果大人每次都說到做到,孩子也就會相信大人的話,孩子自己也就能做到說。

3、尊重孩子,跟孩子交朋友

從思婕懂事時開始,我們就把思婕當作我們的朋友,而不是單純把她看作女兒,要求她一切服從大人.當處理一件事情時,我們說出我們的意見,如果思婕表示有異意,那我們會讓她說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有道理,那我們尊重她的想法,如果沒有道理我們會給她分析,讓她明白平時在生活中,當大人遇到一些困難時,比如說爸媽經常要開會,無法照顧思婕,我們也會告訴思婕我們的無奈,讓她懂得大人也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希望她能理解。時間長了,思婕便象個小大人一樣懂得了生活中有很多東西不是自己想怎樣就能怎樣,也就能體諒大人的辛苦。

在培養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大家都有很多自己的心得體會,在此我們只是將自己的一些感受寫下來,希望同更多的家長交流,以便把我們的孩子教育得更好。

關於育兒心得7

不知不覺女兒快六歲了,明年就要上小學了。作爲孩子的媽媽,我並不是一位優秀的媽媽,因爲當我還未掌握充足的育兒知識時,孩子便呱呱落地了,這六年一路走來,在育兒方面我都是邊學、邊探索、邊總結、邊改善。其實我覺得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養育方法都不盡相同,現我把這幾年的育兒心得和各位家長一起交流、分享吧。

一、保育方面

爲了能讓孩子少生病,家長少擔心,我儘可能給孩子均衡的飲食。肉類、魚類、蔬菜、水果、湯水,這些都交替着做給女兒吃,但食物的做法與搭配我主要通過看一些幼兒烹飪書籍及與父母的交流來提高,爲此我還整理了一本常用湯譜,簡單記錄着每種湯的功效,每次煲湯就在湯譜上找,這樣就不用爲煲什麼湯而傷腦筋了。其次儘量少給零食,汽水、油炸食品孩子吃,我通常是用奶製品代替汽水及有色飲料,用水果代替糖果等零食,麥當勞肯德基儘量少去,通常只會是孩子生日或是六一纔會去。但女兒畢竟是孩子,總有任性的時候,每當這時,我都是通過講道理,甚至有點兒恐嚇的言語,比如當她扭計要吃糖果零食時,我會跟她說:“你看看你外婆,她的牙齒現在已掉了好幾只了,有些爛了,經常牙痛呢,無牙齒笑起上來多難看呀,這就是因爲她小時候吃糖果太多了。你想不想像你外婆那樣啊?”她聽了,還真有點害怕,就不會要求了。又比如有時她不想吃飯或出現挑食時,我就會把平時報紙刊登的那些關於貧困地區或非洲地區的一些骨瘦如柴的孩子圖片拿出來給她看,並說:“不吃飯、挑食就會沒營養,將來就會變成這樣了”,她看後就會自然吃了。除了給女兒均衡的飲食外,我還會經常帶她到戶外活動,如多讓她跑啊,跳啊,游泳,溜冰等。

二、個性的培養

由於女兒是獨生女,少不免都有任性、以自我爲中心、好強、脆弱的個性。這些都無可能通過一朝一夕便能改掉,而是需要家長長期的努力,付出愛和耐心。而且有一點我覺得很重要的就是要儘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當女兒淘氣得令我很生氣的時候,我真有一股狠狠打她一頓的念頭,但如果真是這樣,一來會影響女兒對我的形象,二來怕女兒會模仿而變得暴力粗魯,因此,每當這時,我都走開一會兒,讓自己先冷靜一些,同時也讓女兒覺得我不理她,不買她的帳,這樣反而她還會靜下來,其實對孩子的冷落也是對她的一種懲罰,可能比採取打罵的方式更有效呢。對於女兒的好強、輸不起這方面我還真操心,每每出現女兒受挫折或玩遊戲下棋輸了時,我一般都會鼓勵她,“其實你已做得很不錯了,比上次有進步了,再努力一點點就會勝利的”“做不好媽媽不會怪你的,我知你已盡了努力了。”通過言語的安慰,以理解的角度,以及擁抱的方式來舒緩女兒的情緒。作爲家長,我儘量和孩子多以朋友的方式相處,因爲我覺得女兒是你管得越她嚴,她就會越和你作對,或者因爲怕你而在你面前一套在你背後又一套。和她做朋友,反而會取得她的信賴,什麼心事都會和你分享。

三、學習的指導

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情結。其實我也不例外,我不能教會孩子什麼技能,我只會盡量培養好她的生活習慣、保持她求知慾、指導她合理安排時間、對她的興趣給予大力的支持。每個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都有不同的愛好,只要她喜歡學什麼,我都會支持讓她學,不喜歡學的也不強迫,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而且我覺得讓她多接觸不同的事物可以擴闊她的視野增長見識。爲了安排好女兒的業餘時間,我爲她制定了一個時間表《每天活動安排》,每天安排兩至三個項目,這些項目包括:看書、畫畫、做手工、玩電腦、寫字、計數、看電視、下圍棋、游泳、戶外活動等。每個項目的時間大概半小時到一小時,而且這張時間表我會貼在牆上,每兩個月調整一次,女兒每天放學回家都會很自覺地看看今天該做什麼。這樣就不會讓女兒整天都在看電視或無所事事而浪費時間了,而且這樣也可以從小給女兒養成有計劃的習慣。在項目的安排上把學習與娛樂穿插一起,也不會讓女兒覺得壓力大。另外,對女兒的獎勵也很重要,通常我多數是以精神獎勵爲主,物質獎勵爲輔。每當女兒做到我的要求,如吃飯快、日常表現好,我就會在月曆上畫一面紅旗,更不忘在言語上誇獎她,當月歷上的紅旗儲到一定數量纔給予物質獎勵。當平時她在街上或商場上看到喜歡的物品要我買給她時,我都會說:“等你的紅旗儲到多少數量就買給你”。這樣既不會養成女兒隨便買東西的惡習,也可以讓她知道每得到什麼都要付出努力的。

其實養育一個孩子真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要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呵呵。我這位初級媽媽要邊教邊學。看着女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終於覺得爲她放棄自己原有不錯的事業也是值得的,把女兒好好養育成人,也是我的一項事業呀。和女兒一同成長、學習也是一件樂事呢。

關於育兒心得8

說起貝貝媽的育兒經,最大的體會就是:成長是一份禮物,需要我們和孩子一起耐心的等待。下面就舉例說明吧!

成長問題:貝貝入園長期不說話,聽指令反應遲緩。小班秋遊,鄰座的小男孩看見貝貝和我講話,興奮的告訴他媽媽:“媽媽她會講話的!貝貝會講話的!”幾個月後隔壁班的老師見到我都要囑咐:“你多帶貝貝出去玩玩!這小傢伙!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課外興趣班裏,貝貝同樣是幾個月一言不發,媽媽經常看到的是,老師下達一個指令,貝貝明顯的左顧右盼,看好別的小朋友怎麼做的,才緩緩起身,跟在後面一起做。讓貝媽難過的還有很多,比如說老師請小朋友回到後面媽媽的.位子那裏,小朋友們都迅速的跑過來了,只有可憐的貝貝還孤零零一個人呆坐在小板凳上,等待老師再次提醒。

成長過程:貝媽決定不動聲色,仔細觀察,缺點之中發現優點,慢慢改進。是貝貝想事情、玩玩具、看書時過於專注,才聽不到別人講話的呢?還是因爲不能理解老師說的話而行動遲緩?亦或是單純的反應慢?

即便被人誤解,專注的獨立思考仍是絕對的優點;不能理解老師的話,應該是詞彙量少、缺乏外界交流造成的;如果真的是反應慢,那也只好悲哀的接受它,再尋它法了。於是貝媽開始做測試,一次在鄰居家裏玩,兩個小朋友吵鬧中尋找一個布娃娃,我輕聲問姨媽放哪裏了,姨媽對着我說好像放在寶寶房間牀頭櫃上了,話音沒落貝貝不見了,就看見她從好朋友的房間裏走出來,手裏拿着娃娃,整個速度快的讓人吃驚;還有一次在家裏,貝貝玩得正投入,我在離她三四米遠的地方小聲對貝爸說:“我準備了巧克力,藏在哪哪了,等貝貝玩好了一起吃吧!”沒一會兒,小傢伙已經跑到巧克力那裏了,安靜的等着媽媽發現她。

還好還好,貝貝對於感興趣的事情,反應還蠻靈敏的。那麼和老師的交流,給她時間理解新的詞彙、適應老師的說話習慣,應該也會有所好轉。至於上課互動方面,我勸她:“貝貝呀!老師上課做準備很辛苦的,就是希望小朋友掌握本領呀!那麼當她請小朋友回答問題的時候,貝貝如果會回答,要舉手的,讓老師知道你聽懂老師的意思了,否則貝貝一直不講話,老師還以爲小朋友搞不清楚,會很難過的!”果真過了沒多久,幼兒園老師高興的告訴我:“今天貝貝回答問題的時候舉手了,雖然聲音小,但回答的是對的!”又過了個把月,貝貝開始主動描述幼兒園裏發生的大事情,吃的什麼點心等(當然準確性不得而知)。

興趣班裏面,老師也強調她還沒融入進來,給她點時間。興趣班課程設置有一個環節是小朋友聽指令操作,家長坐在後面可以適當指導和幫忙的。看着別的小朋友熱烈發言還把操作成果給老師看,此時貝媽絕不會爲了讓貝貝操作的快一點或者也能回答問題而過度幫忙,只是在她默不作聲的時候問她:“貝貝這個問題你會嗎?”貝貝會說:“我不會。”“那你再看一下!”貝貝會再認真的看一會兒,然後告訴媽媽她的答案。很好,我的孩子沒有在嘈雜中隨波逐流的聽到小朋友說什麼,就附和什麼,這種自己思考,自己做出判斷的行爲自然受到媽媽大張旗鼓的讚美。同時,當貝貝通過自己的努力操作的又快又準確時,我也會暗示老師,請她誇獎一下。

當貝貝給媽媽的答案是錯誤的時候,一般情況(特別是第一次接觸到的知識點)貝媽是不會當場指出的。等回家溫習的時候,不動聲色的請貝貝再講述一次她的答案或者理由—就算類似錯誤已經犯了好幾次了,而且錯的離譜,也要忍着等她說完,搞不好聽着聽着就不生氣了,因爲有時候小孩子想的東西可能很可笑,也可能離奇的讓人吃驚,總之無論如何,等貝貝闡述結束,即便表達零碎條理不清,也不能讓人家白忙一陣,本着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出發點,好歹也要誇兩句:“貝貝你的想法不錯哦!哪裏哪裏(重複她正確的思維)媽媽覺得非常好啊,媽都沒想到呢!但是哦,有一些地方,你看是不是還有其他可能呢?(用她的理論推導下去,推出個錯誤的結果,讓她自己知道好像不對哦,最後再引導出正確的方法和答案)”當然孩子理解能力有限,很可能媽媽重新講過了她還是搞不清楚讓人非常惱火,通常此時會麻煩貝爸用他的方法再來過一次,最後如果實在不行,我們全家人只好耐心的等待,等待貝貝長大一點!

收穫禮物:老師請小朋友講講家裏誰最有本領,小朋友們踊躍發言,圍繞着長輩們各式各樣的本領熱烈討論,連帶家長們都沉浸在幫忙思考媽媽、爸爸、外公外婆等大人們都有什麼特殊本領的氣氛中,這時貝貝突然舉手要求發言:“我們家我最有本領!”此言一出,一片譁然,貝媽也只能眼光下垂心情複雜的等待貝貝的下文:“因爲我能把玩具自己整理好!”那一刻,教室內鴉雀無聲,貝媽心花怒放!

總結語:

(1)當孩子的不足非常明顯時,家長要做的是在孩子面前忽略它,避免負面引導和暗示;

(2)發現自己孩子的特質和閃光點,針對某些表現的非常好的具體事情,真心的佩服和誇獎孩子(某項研究表明,無條件誇獎、隨便誇獎對小孩子的長期發展是不利的);

(3)和孩子相處本着如下信念:我堅信孩子在哪方面能行,孩子就必然能行;

(4)絕不比較:我們可以希望但不能要求孩子比我們優秀,比同齡人優秀,她要做的是做個快樂的自己就夠了。

關於育兒心得9

如果我們把一個孩子的培養過程看成是在建一幢50層的高樓大廈,那麼他的初中階段就相當於在建大樓的11至20層。在建築上,建11至20層對於50層的高樓來說仍屬於基礎建設。因此在他的初中階段,我們注意了他下列幾個方面:

學好各門課程

如果您的孩子初中課程學的好,他就會有自信,他就會想:以後我要進重點高中和重點大學。

我兒子當時進華師大一附中時,他們班的同學都是各個小學的尖子。因此一開學,同學們之間就展開了竟爭,誰都不甘心落後,不少同學在下課休息時還捧着書看。記得他參加第一次期中考試時的成績,全班排名才25名。此時,我們並沒有埋怨他,相反,我們還鼓勵他說:只要您以後學習再努力點,注意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下次考試您的成績排名應該在前15名。因爲我們當家長的,此時心裏很明白:在一個竟爭氛圍很濃的學習環境裏,每一個學生都很努力,如果您想要超前,拔尖,必須在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率方面下工夫。現在回想起來,兒子初中畢業時,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與他在初中四年,注重了下列幾方面有關:

1:把每次作業都看成是一場考試。兒子每天回家後,在做作業前,他都會再認真複習一下當天上課的內容,一旦他覺得複習充分了,就會把書本合上,開始做作業。即使在做作業時,遇到了困難,他也不會去翻書本,寧願錯了,讓老師去批改,下次訂正時,會加深印象。他平時會把各類做錯的題目再抄在一本簿子上,過段時間再拿出來做一遍,這樣,真到考試時,他的概念就很清楚了。由於他把每次作業都看成是一場考試,而每次考試他又把它當做做一次作業,所以很少會發生在考場緊張,臨場發揮不正常的情況。兒子在作業結束後,會預習一下明天上課的內容。兒子告訴我:預習很重要,預習過了,第二天上課能跟上老師的思路,理解老師課堂上講的內容,更容易集中精力,上課效果好。回來後稍微複習一下,就可以做作業了,這樣效率高,並可擠出時間學習其它知識。相反,上課時沒認真聽,老師講的內容沒理解,做作業時,又要花很多時間去翻書本,這樣往往是事倍功半。還有一些朋友告訴我,他們的小孩在做作業時,經常會開小差。父母親之間談話他要插嘴,電視聲音不響,他也會受干擾。其實這種情況很不好,一方面他做作業要花很長時間,而且容易出錯,另一方面,他沒時間預習第二天上的課,上課效果不好,回家又要花大量時間複習,進入惡性循環。

2:苦記,巧記英語詞彙。孩子在初中階段的記憶力還是很好的,利用記憶力好的階段,多記,多學一點知識,對今後的學習與工作都是有利的。我最近在整理兒子書櫥時才發現:他在初中四年,一共寫了一萬多張英語生辭卡片,他在記單詞時,把同義詞,反義詞及常用的短語一起記。這樣一來,在相同的時間內,他記的詞彙就比較多。兒子在初三時,已經能看英文版報刊了,可見,他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語詞彙量。

3.儘可能增加課外讀物的閱讀量,擴大知識面。不少朋友都不太支持孩子看雜書,就怕孩子看了雜書,會分散精力,影響正課學習。其實在保證完成正課的前提下,多讀些課外讀物是有利無害的。課外讀物的範圍儘可能廣,可看些簡單的哲學書,中外歷史書,中外名人介紹,政治,經濟,時事新聞,中外名著等。我兒子在初中階段就看了很多雜書,擴大了知識面,在以後的學習中起到了觸類旁通的效果。特別明顯是:他的寫作能力提高很快,(包括用英語寫作)經常在不到1小時的時間內,就能寫出一篇緊扣主題,用辭恰當,文筆流暢的好文章。兒子在初中階段就有多篇文章在全國重點中學作文選上發表,不少文章編輯都寫了很好的評語,有些文章還是期末考試寫的作文,老師未做任何修改就推薦給有關期刊,期刊的編輯也未做任何修改就刊登了。編輯還會註明此文未做任何修改,可見文章寫的非常嚴謹。

兒子不太原諒自己的粗心大意,也不認可別人粗心大意,有時表弟表妹考試成績不理想,都會強調自己平時都懂的,只是考試時太粗心了,家長們此時大多也持諒解的態度了。但兒子此時會強調說:還是平時學的不夠紮實,基礎不牢固引起的,如果原諒自己粗心大意,今後永遠不會取得好成績。他還舉例說:航天飛機在昇天的過程中,有一小的失誤,都會造成機毀人亡。如果當年考重點中學時,我錯幾個標點符號,扣掉1。5分,我現在也不知道自己在哪裏了。因爲當年全校10個班級150個學生報考重點中學,只錄取了3名學生,其中第1名與第4名只相差1。5分。

4:儘量爭取參加各類竟賽。孩子進了初中以後,學校裏會有各類竟賽。這些竟賽有的是學校組織的,有的是區裏組織的,有的是市裏組織的。有數,理,化竟賽,有文科的歷史,地理,英語竟賽,還有提高演講力的朗誦和辯論賽以及提高判斷力和反應力的福爾摩斯大獎賽。只要有可能我們都會支持孩子去報名參加,並且儘量抽時間陪同孩子去賽場,以提高他參賽的士氣。我們並不擔心參加竟賽會影響他的正課學習,相反,參加每一次竟賽對他的正課學習反而是一次促動,是一次提高各方面知識和能力的好機會。挺幸運!兒子在初中階段多次參加了學校推薦的各類竟賽,通過參加這些競賽活動,他與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了,臨場發揮能力提高了,知識面更廣了。通過競賽得獎,他對自己也更自信了。當然,每當他捧回每次獎狀時,也給我們家長帶來了喜悅。所以,我們當

家長要儘量支持子女參加學校的各類競賽。

做好與學校老師的溝通與聯繫。兒子在初中階段遇到了一個好老師,他的班主任李蒸老師(上海市特級語文教師)。李老師非常欣賞兒子的文筆及接受知識快的能力。當兒子在學校裏還沒拔尖的時候,她就對我們家長說:鄭葉青是一個發展潛力非常大的學生。聽了老師的這一評價,也增強了我們對培養好兒子的信心。兒子在美國至今還經常發信給國內的老師,致以他親切的問候。以下我就介紹一下我們當家長的是如何與學校老師溝通的。經常有朋友告訴我:學校要開家長會了,不僅小傢伙害怕,我們當家長也害怕,不知道老師在會上又要說些什麼。我想這主要是家長與老師之間缺乏有效溝通。我認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對他的教育與欣賞,是他進步的重要動力。但如何取得老師的幫助,充分利用好學校老師這個大資源,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充分意識到:我們家長是溝通學校,老師和孩子之間的橋樑。因爲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學校和家庭是一對不可分離的教育者。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學校給予科學的指導。只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步調一致,相互補充,形成合力,教育才能成功。如果教師不瞭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家長也不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現,二者相互脫節,就會形成教育的盲區,不利於孩子的培養。二要做到與老師的交流要及時,主動。可能有些朋友認爲和老師交流有家長會就行了。其實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因爲在家長會上,老師沒有時間針對每一個學生與每一位家長進行很好的交流。而在平日,我們孩子自身的傳達作用也是不到位的,尤其是在學校受到老師批評時,更不願意將學校或老師的信息傳達給家長。所以我們在平日儘可能抽點時間找機會與老師溝通交流,這樣您就可以知道老師是怎樣評價您孩子的,您孩子在班級,年級裏又處於哪個位置。三,與老師交流時注意方式方法。與老師交流時,既要誠懇虛心地聽取老師講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要中肯坦誠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現。既要充分聽取老師的意見,也要適當堅持自己的正確判斷。即我們家長若發現老師掌握的情況有偏差或解決問題的辦法不能奏效時,也可以開誠佈公地同老師交換意見,不過此時更要注意與老師交流時的態度和處理方式。

是家人也是朋友。我們當家長的與兒子的關係很融洽,很輕鬆。兒子很尊重我們當長輩的,我們也把他當作朋友,經常在一起討論問題,有時還會與他開開玩笑,我們在一起時的寬鬆氛圍,真是很開心!但經常有朋友告訴我:小傢伙的脾氣現在越來越壞了,要麼幾天不理我們,要麼發起脾氣來喉嚨比誰都響。對於這種情況,我也提不出什麼好辦法,只能談一點自己平時與子女相處時的一點想法。

因爲在快樂的家庭中,家人間除了親情,也可以當朋友。父母不只要照顧孩子,有時也該當孩子是最信任的朋友。而孩子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長大後,將是父母最能依靠的支柱。青少年和父母的關係常常會出問題,每當孩子做了不該做的事,父母如果只會罵人,處罰,孩子根本無法解釋。這樣一來,下次孩子做了什麼事,一定不願讓父母知道。我們當父母的以爲孩子是被他們罵乖了,其實是孩子跟他們更疏遠了。父母當然是愛子女的,想保護他們纔會生氣,可是孩子大了,父母可以試着和他們講道理,不一定非要罵他。我們現在不高興時,會找朋友,因爲我們可以得到安慰,跟朋友都能做得到,跟家人更應該做的到。

由於兒子在初中階段學習方法較好,再加上幾分用功,在臨畢業時,各門功課都已名列前矛,另外,還多次代表學校參加各類競賽,捧回了一大堆獎狀,學校提前告訴他,免去高中入學考試,直升本校(華師大一附中)高中。但當時上海還存在四校理科班連考,即復旦附中,師大二附中,上海中學,交大附中各招一個理科班。上海的市重點,區重點近萬名優秀初中畢業生都要來競爭這四所學校的160個名額,其中復旦附中的報考人數又爲最多,我兒子在衆多的競爭者中以總成績名列第四被複旦附中理科班錄取,開始了進重點大學前的拼搏。不過,根據我現在的記憶,我感覺到兒子在初中畢業時已經明白,今後想要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享受什麼樣的生活,現在開始再要付出何種努力。換句話說,他已經知道要了,不需要我們當家長的再叮囑了。

關於育兒心得10

  溺愛有兩種,放縱型溺愛要不得

溺愛有兩種——包辦型溺愛和放縱型溺愛。包辦型溺愛中,爸爸媽媽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生命的延續,爸爸媽媽對孩子的人生都進行了規劃;而在放縱型溺愛中, 爸爸媽媽爲了孩子什麼事情都會去做,他們是孩子的手和腳,替孩子做好了一切事情。放縱型溺愛發展到最後,其實對孩子是非常不好的。

“放縱型溺愛會造成孩子狂妄自大。”專家說,“要是爸爸媽媽不早點意識到這一點,可能在以後,他們會覺得孩子真的是一個噩夢。”放縱型溺愛中長大的孩子,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強大,但實際上他們難逃放縱型溺愛帶來的三個常見的惡果。

依賴,孩子離不開爸爸媽媽,以後也會依賴着自己的配偶或自己的孩子,讓配偶和孩子特別煩惱,總是想讓別人替自己做好一切的事情,不會關心他人;自卑,他們會發現,要是自己孤身一人的話就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於是就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可是他們一直都很自大,因此不能接受自卑,就會把自卑轉嫁到別人身上,對別人冷嘲熱諷;任性,爸爸媽媽的溺愛讓他們養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義,所以這樣的孩子都會沒有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們的習慣。

  兩歲是關鍵期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戀的,孩子覺得整個世界都是圍着自己轉的,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來發現這個錯誤。這個探索過程差不多從2歲開始,孩子會逐漸瞭解社會,讓自己知道自己處於社會的什麼地位,而孩子沒走入社會時,爸爸媽媽和親人其實就是社會。

做爸爸媽媽的一味溺愛孩子,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其實是在讓孩子知道慾望都是合理的,他的自戀是對的。要是一直下去,孩子就不能夠遭遇真正的挫折,對孩子以後的人生都會有影響。

一些孩子是幸運的,他們離開爸爸媽媽後,在人生路上會經歷坎坷,會得到很珍貴的人生經驗,瞭解到自己的位置,知道了要去主動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來適應自己。可是還有一部分的孩子會一帆風順地走下去,自我無限膨脹,到了社會以後,就會受到很嚴重的打擊,讓整個社會摧毀了他已經固化的自戀的心理定式。到了這個時候,孩子要想改變就難了。

心理專家指出,別人不會溺愛你的孩子,做爸爸媽媽一定要知道這一點。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挫折是一定要的,也是必然的體驗。“在0—2歲時,如何滿足孩子的需要其實都是可以的,但從兩歲開始,做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尊重別人,讓孩子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別人和他是一樣重要的人。他要自愛,也要關心他人。

  溺愛不能算真愛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覺得,對孩子的溺愛和對寵物的愛其實是差不多的,都是父性或母性的本能。這樣的溺愛對心靈的成長毫無幫助,反而還會起到反作用。雖然溺愛能夠讓爸爸媽媽和子女的關係更好,但要養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僅僅溺愛是不夠的。

派克描述說,這些“更多的東西”就是:愛不光是給予,給予是要看情況的。愛是在恰當的時候給予的讚美。它是合理的爭執、對立、鼓勵、敦促、安慰。不是僅僅想想就好了,要理性地進行判斷。

溺愛無論表現出來的是多麼富有犧牲精神,也是懶惰的、缺乏思考、陳舊、僵化的。最懶惰的就是放縱型的溺愛,主要是因爲爸爸媽媽居然放棄了思考,讓年幼的孩子來命令他們做這做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