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可以尋思將其寫進心得體會中,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
  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1

20xx學年與20xx學年都帶高三,也正好是經歷了從舊教材到新教材的轉變,發現高考向着挑戰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方向在變化。比如:做再多的試題,在高考中碰到原題的概率幾乎是零,試題總是出人意料;再比如:即使是把教材帶進考場,開卷考試,分數也不會有太多的提高,發現大多問題無法在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怎麼辦呢?下面結合高三教學,談談幾點初淺的看法。

  一、重基礎

雖然高考處在不斷的變革之中,(不斷地滲透新的理念以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但其核心內容不變,如準確而全面得把握地理主幹知識。首先要明確主幹知識的內容;再者要透徹地理解(概念和原理)。要理解,要會區別概念,要會用地理原理去分析新的地理問題,如用熱力環流原理分析季風、海陸風、山谷風等。對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是獲取高分的關鍵,(尤其是體現地理邏輯、地理思維的一類知識,它是地理試題的命題焦點。)

  二、重視對區域地理的複習

區域地理在高考中很重要(高考試題中,把位置的判斷作爲一種基本地理知識來看待的,所以區域圖常作爲地理考題的背景。簡單來說幾乎每道地理高考題都有一幅相應的地圖,如果學生辨別不出圖中是什麼地方那麼下面圍繞該地方設計的題目就沒法做。)但是高中地理沒有區域地理的知識(是初中的內容),很容易被學生忽視;再者也不清楚到底要複習到什麼程度。20xx年浙江省考試說明對區域地理的要求是能夠了解不同尺度區域(如大洲、地區、國家)的主要地理特徵。通過對近幾年的高考題的分析並結合新課標的要求,總結幾點複習的方法:

1、掌握分析區域特徵的一般方法。(通過對典型區域特徵的分析,總結出分析區域特徵的一般方法。)若遇到具體區域時一定要結合區域具體的個性特點加以分析。(這樣即使在考試中遇到陌生的區域也胸有成竹。)

2、把握小區域時應把它放在其所屬的大地理區域背景下去考查,對區域要素的定位也應如此。(如世界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徵應放在全球氣候分佈的背景下分析;中國某一地區的氣候特徵應放在中國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的分佈背景下分析;某一地區的地形應放在全球地形分佈的背景下分析。所以對區域地理各要素需要建立一個全球的和全中國的知識背景。)

如20xx年的四川卷,考到了很小的地區尼泊爾。很多學生埋怨不認識這個國家,實際上這並不影響解題,只要將它放到南亞的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大地理背景下去分析,那麼有關該地區的地形地勢、河流水文等問題就可以用該大背景的特點去解決。

  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2

  一、教學理念

現在高考教學應該從單純教授知識轉向“知識+方法=能力”,優化教學活動。教師的講解應多啓發、多聯繫、多分析,而讓學生多思考(分析、比較、概括)、多動手(繪圖、列表)、多動口(提問、討論、交流)、多總結。

  二、課堂教學——腳踏實地

課堂教學反思也就是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和教學策略。我的課堂反思有兩個關鍵的環節:

第一,反思問題情境是否得當,所選問題或例子是否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

第二,反思難點是否解決,用什麼方法解決,是否需要進行進一步講解。

課堂教學中的反思一般需要長期的經驗積累和總結提升才能做到應付自如,只有堅持不斷地學習和自我總結,才能使自己的課堂教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學行爲——引以爲鑑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認真地檢討自己的言行:是否從權威的單向教育轉向師生平等的交往與對話;是否有公正的品質、豁達的胸懷、豐富的感情,以及敏銳的判斷力和豐富的想象力等等。

這就是說作爲老師一定要謹慎處理自身的教學行爲,既要能積極肯定學生的“別出心裁”,但也要給予及時適當的匡正。

  四、總結反思

著名地理特級教師王樹聲在總結教學經驗時有“十年磨一課”的“精品”意識。我在此主要針對教學中的成敗、得失進行反思和總結。

1.教學中成功做法

創設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提問的習慣,發展了學生,也提高了教師。尤其是上學期的晚讀鞏固了學生地基礎知識;下學期使用成卷週考有助學生適應新題難題的問題。

2.教學失敗之處

總的來講這一年失敗之處主要有:上學期講解過多而練習不足致使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不足;沒能做好部分學生思想工作,導致部分學生有怕學情緒;高考臨近階段學生有浮躁心理,沒能及時疏導。

  五、教學階段反思——整體把握

首先,系統梳理高中地理所學全部內容,分析每冊、每單元、每節內容在全部教學內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其次,反思每學年、學期教學內容的順序是否合理,教學課時安排是否合理。

再次,研究教材內容的變化,高考考試大綱的變化,思考爲什麼教材考綱會修改、增刪這部分內容,我的教學應如何做出相應的改變。

最後,對高考試題的反思,主要從高考試題的特點、發展趨勢的變化,難易程度的調整等方面進行。

我常採用與學生談心的方式來了解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蒐集信息和思考對策,不斷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可以反覆地鍛鍊和提升自己。另外向地理同行和其他學科的老師學習,通過聽其他老師的課或請他們聽課,與他們一起討論教學的得失,並及時修正自己教學中的失誤,借鑑他們教學中的優秀方法、成功經驗以及教學技巧,在不斷的聽、評與反思中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高三地理教學心得體會3

轉眼間一學年的高三地理教學工作就結束了。爲了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夠更好的發揮優點,克服不足,同時也是爲了使我們今後的高考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所以,反思一下自己一年中的工作得失,把好自己的心得寫出來。

  一、認真分析好學情與考情,把握好教學起點

1、認真分析學情

只有在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能力水平,瞭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興趣,特別對差生要深入瞭解,分析原因,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樣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從生源看,我們的學生是經過玉溪一中、市民中、師院附中層層篩選後才招來的,尖子生幾乎沒有;華寧縣又是玉溪市擴招力度最大的縣,而本屆學生是擴招後的第一屆學生,這樣基礎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較多;讀文科的大多數學生又是全校學生中基礎差、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這樣我們面對的生源總體就比較差。爲此我們就只能放低難度,放慢速度,穩紮穩打,打牢基礎。

2、認真研究考情

(1)體驗高考實戰題,把握複習方向

高三複習的第一節課,我就把去年的高考題發給學生,並和學生一起分析了試題的類型,各題是從課本上哪章演變來,是考些什麼知識,這樣讓學生知道高考是怎樣考,考些什麼,我們應該怎樣的準備。通過對高考題的分析得出高考地理的主要考察知識是:

①強調對主幹知識的考查;特別強調學習地理的最基本意識是對地理事物所處地理位置的認識。

②強調理論聯繫實際,突出考察運用知識、分析、評價、論證實際問題的綜合學習能力。學會將人文社會科學理論運用於實踐。

③反映熱點問題與書本知識的有機結合,要在準確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對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整和,包括知識的遷移、轉化等,構成新的知識系統,並經過判斷、分析、評價等一系列思維過程,完成對問題的解答。

④體現對地理學思維方法的考查。

(2)吃透高考說明,關注有關專家、學者對高考的分析、講解

首先要讀懂《高考說明》

《高考說明》的內容包括:考試性質、考試內容、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題型示例、考試的知識範圍。高考是選拔性質的考試,它的難度是由當年應試考生總體水平決定的,它的內容的依據是國家教育部頒佈的《教學大綱》,它體現了當代高校對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和方向。而高考的內容、能力、形式等,則要體現上述高考性質的規定性。

其次要明確高考的知識範圍

《高考說明》對各科要考察的知識範圍都有明確規定。而考查的知識範圍又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規定的,要留心《高考說明》對知識範圍的修訂。

《高考說明》對“知識範圍”的規定是粗線條的。在複習備考時,要把它具體化。一是要通曉地理學科的知識總量,總量中包括幾個部分,每部分又有多少個“知識點”。只有這樣,才能使高考複習覆蓋全部知識內容,不至於有所遺漏,也有助於記憶。二是要找各知識點的內部的有機聯繫,搞清彼此的邏輯關係,由“點”進而成“線”,把知識點有機地串聯起來。現在好的參考書上有知識線索,但是我們要引導學生再梳理一遍才便於記憶。

  二、再次要正確認識題型示例

這幾年文科綜合的題型大的'有兩類即單項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雖然只有兩種題型,但是它們的變化是比較大的。掌握題型示例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學生可以通過題型示例瞭解題目的形式,有助於應考;二是在某類題例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指示性。要特別注意第二個作用。有代表性、指示性的題例往往反映了某類題型所能容納的知識含量、能力要求的層次,能夠反映考查的範圍和程度。合理地將題型與所學知識和能力要求相結合,將有助於梳理思路,深化對考試要求的認識。

最後要把握高考的最新動態

從各種報刊、雜誌、互聯網等渠道上獲取有關專家、學者對高考試題的分析、說明,把握高考的最新動態,獲取最新的高考信息,這是複習階段,最爲重要的一環。

首先是引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升學複習的內容多,時間緊,各科齊頭並進,還要“以新帶舊”、“查漏補缺”,必須有時間賬,所以必須制定科學的計劃。平時複習時一定要交換進行,複習時間不能超過一小時。而且交換的科目之間應該有較大的反差,比如歷史和數學,地理和英語的交換。高三學習計劃包括一年或者一學期的長計劃;一、二個月中計劃和一天、一週的短計劃。

其次是引導學生認真按照備考的基本環節進行

“預習、聽講、複習、作業、考試、總結”學習的六個基本環節。儘管老師對這六個環節講得很多,學生聽得很多了,但真正掌握的還不多,有必要再重新強調,因爲這是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核心和根本。但是講的時候不能停留在以前的水平上講,要拿到高三的高度來講。

(1)預習

可以說這是目前像我們這類學校的學生最容易被忽視、被擠掉、可有可無的環節,據瞭解,我們的學生會預習的還不足五分之一;但它確實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必須確保的環節。尤其高三的複習備考階段,更加重要。因爲高考複習,每一節課的容量都比平時大得多,如不預習,速度、思路都跟不上,一堂課稀裏糊塗下來,如過眼雲煙,收效甚微。

(2)聽講

到了高三複習階段有部分學生不注意聽課,以爲老師已經講過了,不必再跟着老師複習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爲每科的老師都是專門研究自己所教的科目,對高考怎樣考,考些什麼都是比較清楚的,老師在講課之前都要精心的備課,認真的組織複習的內容,複習的方法等,在複習時很少是停留在第一次講課的基礎上,而是要在第一次講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提升、挖掘其中所蘊藏的高考信息,所以聽講是各環節的核心。如果說走捷徑,聽講就是捷徑。我們要讓學生清楚聽講的關鍵是:聚精會神、全神貫注,聽老師講解的思路,並且要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每個問題,不漏掉老師的每一句關鍵語。

(3)複習

許多同學,一下課就做練習,根本不復習。這是捨本求末,欲速則不達。複習是咀嚼、消化、吸收,把課堂內容真正拿到手的過程。透徹理解課堂上學的概念、原理、公式;掌握老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或者提出質疑;弄清哪些聽懂了,哪些還不甚了了,不懂的要馬上弄明白,不留隱患;把課上講的內容連貫起來,找到內部聯繫,還要與以前講的內容聯繫起來思考,放在全局中,看看它的地位和作用是什麼,爲什麼學它,可以解決什麼問題。只有通過複習,才能真正做到融會貫通。好的複習方法是,先不看書和筆記,而是先回憶,先想一想“講了什麼”,“重點是什麼”,“互相聯繫又是什麼”。只有那些忘了的,想不清、道不明、說不準的,纔去看書、看筆記,獨立思考,反覆琢磨。這樣拿到手的東西,是貨真價實的、實實在在的東西。能力,就是這樣培養的!

(4)作業(練習、做題)

高三學習時間比較緊,各科老師都佈置大量的作業,致使許多學生只能忙於應付作業,而且是哪個老師抓的緊就做哪科的作業。這樣形成比較被動,尤其我們的學生更是如此。形成這種問題的原因首先是不明確作業(練習、做題)的意義和目的。作業其實是檢驗、深化、鞏固所學的概念、原理、理論,並且熟練地運用這些概念、原理、理論,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能力。所以做作業時必須“精做”、“鑽透”、“反覆推敲”、“仔細琢磨”,“對於典型習題一定要捨得下功夫,不要只滿足於能做出來,而是要反覆推敲,仔細琢磨,然後再去做同類的題加以鞏固”。要思考題目,精於審題,要搞清楚從哪裏入手去做題,在“已知”和“未知”間怎樣搭橋,經過幾個步驟?做錯了,爲什麼錯?做題要有足夠的量,但是也要適度,不能盲目追求數量,要精選題,這主要就是看老師的工夫,我們應該把“以一當十”的題與學生做。最好把歷屆的高考題目拿來做做,結合《高考說明》提到的知識、題例、能力,深入體會一下,可能會得到更有價值的東西,這樣會使學生駕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能力上一個新臺階。

(5)考試

今年我們每月都要進行月考,省統測進行了三次,市統測一次,而往年省統測只進行一次,沒有市統測,這樣使我們的學生到後期怨恨考試,甚至一部分學生不參加考試。其實,這絕對是錯誤的態度,學生都應該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尤其複習備考期間的每次練兵。而且每次考試都要像高考一樣,緊張起來,全身心投入,記時、限時,並且每次考試都要找出考試的成功和失敗的地方,總結出應試的技巧、找出發揮最好的狀態,培養出考試的最佳心理。考試是手段,不是目的。不以考“好”而喜,不以考“壞”而憂;考“好”了,可能掩蓋“問題”,未必是好事;考“砸”了,未必不是好事,矛盾暴露了,就可以想辦法解決它,有什麼不好?昨天考“好”了,就沾沾自喜,前途光明;今天考“壞”了,就情緒一落千丈,黯然神傷,這都是我們的許多學生中存在嚴重問題。難道一夜之間你的水平就發生了那麼大的變化?做錯的題,一定要改正,要有一個記錄做錯的題的記錄本,記錄下來,永記不忘,只許錯一次,不準錯第二次。我們的許多學生讓分數、考試牽着鼻子走,使自己成了“奴隸”,陷入了可悲、可笑的“被動挨打”的境地。這是我們老師的責任。

(6)總結

升學複習的內容越來越多,書也越來越多、越厚,很容易鑽到書堆裏,掉進書海、題海里,那就壞了!讀書,有一個由少到多、由薄到厚的過程,到一定階段,必須要做到“由厚到薄”、“返博爲約”。這就是總結。總結就是要把學過的東西,進行梳理,使之系統化、條理化,同時,進行分析、歸納,分清主次,找到“隱藏在背後”的內在聯繫,使之深化、內化、活化。要千方百計地讓書越讀越薄,薄到一張紙。

總結要經常進行:每節課上完後要總結;上午學習內容要總結;下午學習內容要總結;一天學習情況要總結;一週學習內容要總結;一個月學習內容要總結;一章、一節的內容要總結;無論是看書、做題、讀圖都要進行復習。只有通過複習才能把知識理順,才能進行很好的記憶。尤其是文科總結是相當重要的,善於總結是學好文科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