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實用的讀書心得作文集合十篇

實用的讀書心得作文集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實用的讀書心得作文集合十篇

實用的讀書心得作文集合十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心得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讀書心得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書心得作文 篇1

閱讀着,我一次次淚如雨下,感悟着,我一次次思緒萬千。《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給了我無限的心靈震撼。

《地震中的父與子》講的是這樣一個感人肺腑的故事:19xx年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一位父親冒着生命危險,抱着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個小時的挖掘,終於在廢墟中救出了自己的兒子和其他同學的故事。多麼感人的故事啊!在困難面前,父親沒有一絲抱怨,沒有一絲猶豫,沒有一絲退縮,終於用自己的毅力換來了兒子的生命,迎來了生的希望。

我不禁想到20xx年發生在祖國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在那場驚天動地的災難中,也出現了許多英勇的父親,記得有一位父親,他爲了救助自己年幼的女兒,整整三天三夜沒閤眼,一聲聲呼喚,一次次挖掘讓他昏了過去,可醒來後還是繼續挖掘埋在女兒身上的瓦礫,直到父女相見的那一刻爲止。

我不禁還想到自己的爸爸對我的那些點點滴滴無限的愛:我生病時爸爸焦灼的眼神,放學回家晚時爸爸焦急地等待,雨中爲了不讓我淋溼把我攬入寬闊的胸膛前,每次出差爲我帶回的美味巧克力和一摞摞的精美書籍......

讀書心得作文 篇2

這個寒假期間,我和媽媽一起閱讀了《感悟童心300個成長故事》。這是一本培養我們智慧故事書。讀完這本書,讓我更加學會愛父母,學會愛生命,學會感恩。

書中精彩小故事有數之不完,道之不盡情節與內容,如《困境即是賜予》、《小鷹長大了》、《成爲一隻美麗蝴蝶》等,是告訴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不要逃避,不要悲觀失望,要勇敢、堅強、樂觀地面對一切,只要我們擁一顆堅強勇敢心,那麼我們就能夠創造出人生奇蹟。《賣力救火小松鼠》、《爲自己創造一個奇蹟》則是告訴我們:在人一生中,總會遇到坎坷和災難,我們只要積極冷靜地去面對,去解決問題,那麼我們就能夠戰勝困難,創造出輝煌有意義人生……

成功者決不放棄,放棄者決不成功。在以後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改正缺點,發揚自己優點。要向《人生沒有障礙》裏面小男孩學習,做任何事情不放棄,不退縮,向着目標努力拼搏。

讀書心得作文 篇3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是陽光姐姐伍美珍畫的一本漫畫,書名叫《沒有祕密長不大》。

這本書裏面主要講了張小偉和他的好哥們朱子同的故事,裏面的內容逗趣,幽默,溫馨,傷感。讓我看了永遠忘不掉,現在,我就給你講講我看後的感悟吧!

我覺得,裏面的人物畫的時而普通,時而萌,時而兇,讓人看了咧嘴大笑,陽光姐姐,這樣給贊喲!這本書上說:人氣小說,原味重現,時尚漫畫引爆陽關校園。這句話在這真是適合不過了呢!

這本書告訴我們,成長路上有許多祕密,那些隱祕的煩心和心思,讓我們困擾,讓我們恐慌,也讓我們自我懷疑。但有一天,我們會感激那些祕密,因爲,就在消化那些祕密的時候,我們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內心世界,成長路上,沒有祕密長不大!

讀書心得作文 篇4

讀了《弟子規》後,我明白了什麼叫尊老愛幼;什麼叫孝敬父母;什麼叫勤儉節約;什麼叫寬宏大量—————這一切的一切的都有歸功於《弟子規》,它給了我很大的收穫。

當我讀到“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的時候,突然間我想到了自己,媽媽叫我去晾衣服,而我卻懶洋洋的隨口應了一聲,繼續看着動畫片,對媽媽喊:“媽媽你自己去晾”一直到媽媽生氣了發了火我卻纔會去把衣服晾好。現在想想真是不應該,悔不當初!

當我讀到“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的時候,我知道了我們的時間是十分寶貴的不應該隨便浪費時間。它不會隨着你在看動畫片的時候而停留;不可能當你在貪玩的時候而等你。時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寶藏,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充分合理利用時間。不要讓時間從我們眼前匆匆流過。

讀《弟子規》讓我學會了很多知識,它好像另一個我,讓我看清了自己在生活中的惡習以及學習中的缺點,也對我以後的人生做了一個鋪墊。

雖然《弟子規》中有許多的“規矩”,但只要我們用心去學習,去理解,去體會就會得到無窮無盡的知識。只不過有些“規矩”做起來卻不容易,但只要我們努力就沒有不成功的事情。

如果我們能夠用心去體會每一句並且認真的去做,那給我們帶來的不是一點點的快樂而是無窮無盡的知識。所以,我們應該從小就要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將來,一定會讓人刮目相看也會成爲祖國的花朵。

讀書心得作文 篇5

從小學算起,我已經度過了12年的學生生涯。成績雖數不上是最好的,但我覺得自己學得還比較輕鬆,這大概受益於我的學習方法吧。

一、 課前的預習

每堂課前我都要進行預習:語文,把要學的課文看一遍,自己先用筆將重點,要點及不懂之處做上記號;英語,則是先將單詞讀上幾遍,讀熟讀順,這樣上課時就不必再忙於熟悉生詞,而可以很快的進入課文、內容及語法的學習;實驗,課前就着手瞭解這個實驗的關鍵,這樣無論是在老師的演示實驗中,還是自己動手實驗時,都可以有重點的觀察。

二、 課堂的學習

課堂上的40分鐘是極爲重要的,課堂上少聽了1分鐘,課下10分鐘也補不上。所以在課堂上,思想要絕對的集中,跟着老師轉。我因爲預習充分,聽起課來就比較輕鬆,在別人忙於記憶要點時,我的注意力已經轉向了一些細小的地方。這些細節往往是學習時容易忽略的,是使考分拉開檔次的地方。充分的預習再加上認真的聽課,一節課下 來,往往便可將重點、要點牢牢記住了。

三、 多加思考

我對於知識不喜歡死記硬背而喜歡加入自己的理解去記憶。多問爲什麼,深入問題的實質去考慮問題,這樣不但使知識記得牢固,使用起來也比較靈活。在課上,有了問題應馬上記錄下來,但不可再去想它,不然耽誤了後面的聽課,得不償失,應課後再來思考這些問題。只有實在想不通時,纔去問老師,如果一有問題,不動腦思考就去問,答案常常會左耳朵進,左耳朵出,遠沒有經過自己思考記得深 刻。 四 增加深度,廣度

課後的複習,我認爲不必多做練習題,應在課堂的基礎上加大廣度和深度。加大廣度,就是增加一些與課文有關的小知識。例如平時,我愛看一些科學家,文學家的傳記等,這樣可以培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擴大知識面,當學到與這些人物有關的知識時,還可以聯繫起來,理解得更加透徹。

加大深度,就要在課餘時間看一些比較難的書,像競賽教材一類,我覺得知識是環環相扣的,淺的沒學好,難的就學不下去。所以看這些書,能檢查出自己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是否牢固。換句話說,難的題目都能掌握,容易的做起來不就更加遊刃有餘了嗎?

以上只是我在學習中一點小小的心得,說出來,和大家互相交流。

讀書心得作文 篇6

“他”使我快樂,使我傷感;“他”使我感動,使我落淚。當我看他第一眼時,我便泥足深陷,愛上了他。

他總是在我得到好成績後沾沾自喜時,對我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強中更有強中手,真正的強者,不但要經得起失敗的考驗,還要經得起糖衣炮彈的洗禮,當你正在蜜罐裏享受時,恐怕別人已經登上巔峯了。”

“他”就是我心中的上帝;人類的天使;幸福的化身;文字的靈魂……

也許是厭倦了枯燥無味的abc,也許是逃避令人窒息的百分數,我一次又一次的約“他”出來。從他那淵博的大腦裏,我走出了平淡如水的地方,進入了一個陌生而又稀奇的世界。

噢,“他”就是我日思夜想、千方百計想靠近的書!古今中外,多少名著讓我望而止步,認真查看。什麼《西遊記》、《紅樓夢》、《名人傳》呀,都在我的腦子裏回放着,優勢,靜下心來想想,我的大腦真像一部放映機,當我回想時,就會象電影一樣回放。

讀書時,我會應景入文。例如,小時《白雪公主》時,我便想:我是一個善良的獵人,躲在樹後,等惡毒的王后來到時,我便殺死他,那白雪公主就不會死了,但是,這樣他就見不到王子,得不到幸福了!又有一次,我看一本《名偵探柯南》,我真想有一雙金睛火眼,看透每個人的心,找出兇手,讓受害者沉冤得雪。

看書多了,也會有點心得體會。書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科學文化、生活、至理的載體,是先賢的經驗總結。多看書,讀書能修身養性,提高作文水平,而且還能增加一些課外知識,讓你更有智慧,在“戰場”上,無智慧,難成大事。讀書也能使你的心情更快樂。

莎士比亞曾說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中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了翅膀。”其實讀書有許多好處,就等有心人去慢慢發現,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讓你有屬於自己的本領考自己生存。

親愛的同學們,如果你熱愛生命的話,那麼請認真讀書吧!讓生命之花開得更燦爛!記住,爲中華崛起而讀書!

讀書心得作文 篇7

寒假裏,我還看了《傻狗溫迪克》,它講的是一隻傻狗的故事。有一個小女孩,名字叫歐寶,收留了一隻流浪狗,取名叫溫迪克。歐寶的爸爸是個牧師,他也很喜歡溫迪克。溫迪克是隻愛笑的狗,它很害怕雷陣雨,很愛吃花生醬,愛吃糖,它是隻非常可愛的狗。

讀書心得作文 篇8

說實話,我一直有看書的習慣,但與教學有關的書,看的較少,然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卻讓我愛不釋手。書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此書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它並不枯燥,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着大師的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對於在一線任教的老師們來說,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

我經常有一個疑惑:教師哪有那麼多的精力?時間從哪裏來?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就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到這裏,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爲什麼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儘管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爲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爲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一直以來,我滿足於做好教師的基本工作,對於學校要求的寫教學反思,總是處於一種應付、畏難的狀況。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關於《寫教師日記的建議》和《我怎樣寫教育日記》的兩條建議,對我觸動很大。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寫作四十多部專著,六百多篇科學論文,而且一生都堅持寫教育日記。而我每個月完成兩篇教育隨筆、一個教學案例有時候都覺得無從下手,沒什麼好寫呀,寫什麼呢?不就是每天上課、下課、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嗎?有時候瀏覽別人的教育博客,看到別人三天兩天都有更新,有時上面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小事在她的筆下卻變成了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我很敬佩,也很羨慕。同樣是教師,我爲什麼總覺得無話可寫、無事可說呢?

現在看完這兩條建議後再想想:其實我們身邊並不缺乏可寫的東西。有時候同學間的一次爭吵、一句話語和家長的一次交流,都可以點燃我們靈感的火花,只是我沒有及時記錄下來,等到再想寫時已不留痕跡了。再有我覺得善於觀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同事們在一起互相討論的問題:哪篇課文課堂效果如何,哪個學生喜歡插嘴,哪個學生能回答比較有創意的問題。我時常看了別人寫了以後才發覺,我也有這樣的事呀,爲什麼自己就不知道寫下來呢?原來自己太粗心,不善於觀察,教育隨筆就無從寫起,所以我們要寫好教育隨筆必須做個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在自己的眼睛裏留下痕跡,隨時隨地記錄下來,這樣就會擁有很多的寶貴的財富。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啓示,不是我一言半語所能說得完的。總之一句話:想當一名合格的教師,書是不可缺少的。

說實話,我一直有看書的習慣,但與教學有關的書,看的較少,然而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卻讓我愛不釋手。書中每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既有生動的實際事例,又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此書文字深入淺出,通順流暢,極便閱讀。它並不枯燥,在樸實的語言和真實的故事中滲透着大師的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對於在一線任教的老師們來說,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和可操作性。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

我經常有一個疑惑:教師哪有那麼多的精力?時間從哪裏來?每天必須做的幾件事就佔用了我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備課、上課、改作業、課外輔導、處理學生之間的種種問題……我真是不知道該怎樣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書中那位成功的歷史教師說的:“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總的來說,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的。不過,對這個課題的直接準備,或者說現場準備,只用了大約15分鐘。”讀到這裏,我突然之間明白了,爲什麼有的特級教師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左右逢源、遊刃有餘,讓人覺得聽課是一種享受,而自己上課時儘管精心準備,教學環節的設計可謂精心,但在課堂上卻往往顯得捉襟見肘,感到語言貧乏,缺乏感染力。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啊!”原來,這是因爲用一輩子來備課和用課前的幾小時來備課,效果肯定不同。大師讓我知道了讀書不是爲了應付明天的課,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要知道作爲教師,在科學知識的大海里,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教科書裏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若我們沒有“源頭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學生來?

一直以來,我滿足於做好教師的基本工作,對於學校要求的寫教學反思,總是處於一種應付、畏難的狀況。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關於《寫教師日記的建議》和《我怎樣寫教育日記》的兩條建議,對我觸動很大。

蘇霍姆林斯基一生寫作四十多部專著,六百多篇科學論文,而且一生都堅持寫教育日記。而我每個月完成兩篇教育隨筆、一個教學案例有時候都覺得無從下手,沒什麼好寫呀,寫什麼呢?不就是每天上課、下課、處理些雞毛蒜皮的事嗎?有時候瀏覽別人的教育博客,看到別人三天兩天都有更新,有時上面在我看來毫無意義的小事在她的筆下卻變成了趣味盎然的小故事,我很敬佩,也很羨慕。同樣是教師,我爲什麼總覺得無話可寫、無事可說呢?

現在看完這兩條建議後再想想:其實我們身邊並不缺乏可寫的東西。有時候同學間的一次爭吵、一句話語和家長的一次交流,都可以點燃我們靈感的火花,只是我沒有及時記錄下來,等到再想寫時已不留痕跡了。再有我覺得善於觀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候,同事們在一起互相討論的問題:哪篇課文課堂效果如何,哪個學生喜歡插嘴,哪個學生能回答比較有創意的問題。我時常看了別人寫了以後才發覺,我也有這樣的事呀,爲什麼自己就不知道寫下來呢?原來自己太粗心,不善於觀察,教育隨筆就無從寫起,所以我們要寫好教育隨筆必須做個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在自己的眼睛裏留下痕跡,隨時隨地記錄下來,這樣就會擁有很多的寶貴的財富。

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啓示,不是我一言半語所能說得完的。總之一句話:想當一名合格的教師,書是不可缺少的。

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書中給教師提出了一百條建議,每一條建議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實例,娓娓道來,有益於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感受頗深,啓發非淺。

教師的語言素養是上好課的關鍵,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藝術首先包括談話的藝術。”教師的教學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就給教師的語言修養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師的語言是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學需要、遵循語言規律的職業語言。如果教師的語言素養好,那麼他上起課來會非常輕鬆,學生聽的也非常明白,課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語言能力差,就會耽誤許多時間。

一、教師語言的純潔性

教師的語言要純潔、文明、健康。語言純潔,就是要講普通話。語言文明,就是用語要文雅、優美,語調要和諧、悅耳,語氣要親切、和藹,使學生聽後能產生愉快感,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誨。語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語言時,要切忌一切低級、粗俗的污言穢語。語言是一個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師的語言修養是其爲人師表的重要因素,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培養和審美修養產生極大影響。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對語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這種敏感性是人類文明的一個源泉所在。”因此,要啓迪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教師就要用醇美的語言去觸動學生心絃,給學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純潔、文明、健康的心靈世界。

二、教師語言的準確性

教師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簡練。所謂準確,就是要觀點明確,語意清晰,發音標準,遣詞得當,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邏輯,用語具有專業性和學術性。所謂鮮明,是指語言要褒貶分明,飽含真情實感,愛什麼,恨什麼,讚揚什麼,反對什麼,涇渭分明。所謂簡練,是指語言言簡意賅。論述簡明扼要,提綱摯領;分析鞭辟入裏,絲絲入扣;描繪畫龍點晴,入木三分;見解獨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這樣的語言纔會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夠像春雨一樣流入學生的心田,同時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學的知識一道帶進去。

三、教師語言的啓發性

教師的語言要含蓄、幽默、富於啓發性。教師如果言語豐富,措辭優美,含蓄幽默,富有魅力,讓學生置身於語言美的環境和氛圍之中,學生就會心情愉快,興味盎然,思維敏捷,從而收到良好的教育和教學效果。語言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教師工作是創造性的勞動,在教師勞動的每一領域,都需伴有取得溝通教育對象心靈最佳效益的語言;教師應有一個語言庫,貯有豐富的資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教師還應具有很強的駕馭語言的能力,根據需要,呼之即出,信手拈來,用得妥貼。這就要研究學校教育活動每一領域的語言,要研究使用教育教學語言成功和失敗兩方面的經驗,要研究不同教育對象的語言特點,要研究不同學科教學語言的特點,還要研究其他行業可借鑑的語言。在研究中,勤於採集大量語言材料,善於分析綜合語言材料,還應持之以恆對某一語言現象進行跟蹤積累、研究,並對教學語言的效益進行評估。

教師的語言修煉是無止境的,一個成功的教師,重要的標誌是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個能力除了發音準確表述清楚明白外,就是怎麼樣表述的更生動形象,幽默睿智,恰到好處.我想,這是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自終要研究和雕琢!

再一個問題,那就是熱愛學生。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我深深地感覺到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對學生的愛既要象陽光一樣普照大地,又要對一些缺少愛的同學有所傾斜。教師應把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感情投向那些極度缺愛的同學。弱勢羣體是不幸的,因爲他們長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壓力,難以擁有健康、快樂、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們能還他們以健康、快樂、自信、向上,那該是多好的教育!“愛”只一個字,但做起來談何容易,那需要真心地付出。倘若爲了某種利益去虛僞地愛學生,一旦目的達到便不管了,這樣反而事與願違,甚至扭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我想,愛對一個人的品格、一個人的底蘊,一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今後的成長都有重要的作用。那麼愛學生我們又應如何來愛呢?對於學習較差我總是責備他們沒有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上進心不強。現在看來,原因是我對他們的關懷遠遠不夠!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目錄,我被第二十二條“爭取學生熱愛你的學科”吸引了。我想每個老師,看到學生熱愛自己所教的學科總是很欣喜。不禁問自己,你的學生熱愛你所教的學科嗎?在蘇霍姆林斯基看來,只有學生喜歡上了某一學科,那麼這些學生的天賦素質纔會得到發展,他們的愛好、稟賦、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來。我們也可以從圖書、報紙的種種事實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的研究或發展方向,都可能與他小時候所喜愛的那門學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那麼如何點燃起這些學生“興趣”的火花呢?“接近那種無動於衷的頭腦的最可行的途徑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來喚醒思考。”教師都要思考,是什麼促使某些學生變成了這個樣子。有什麼方法才能改變呢?在這裏,蘇霍姆林斯基讓我們每一位教師要樹立一個觀念,那就是,要使一個人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是知識的主宰者,使他體驗到一種駕馭和規律性的心情。用認識來鼓舞起人的精神——這就是說,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來,這是給我們提出的第二十三條建議了。通向這樣一種精神狀態的途徑,就是知識要有現實性和積極性,對於我們老師,所知道的內容要比課標上要求的多十倍至二十倍。

讀完這本書後,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它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了自己在教學中的很多不足。也讓我知道了一個人只有不停地讀書,才能從知識的海洋裏汲取更多的營養,才能不斷地充實我們的頭腦,提升我們的思想。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所以讓我們所有的老師都來熱愛讀書吧!爲自己訂一個終身學習的計劃,爲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服務,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讓自己成爲一個合格並優秀的教師。

讀書心得作文 篇9

讀了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後,我無數次地被他的深邃,他的執着,他的激情所打動,更感覺到自己似乎又找到了那久違了的衝動,從今天起,我要做最好的老師!

李鎮西校長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每每讀到此,我的內心便會受到觸動:是呀,我們在年復一年的工作中,有沒有形成自己的特色與個性,有沒有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呢?很多時候,是在和別人的攀比中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失去了做好自我的追求。結果是渾渾噩噩度日,喪失了做爲一個人應有的情趣與活力,更談不上去超越自我,並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了。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老師對教育的深思。他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他的心,正是這種愛成就了他的輝煌。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需要艱辛的付出。從他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他獨特的人格魅力。

作爲教師,我們都想過該怎樣幫助那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想過該如何在課堂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想過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也想過該如何讓學生喜歡自己……但我們也許從未曾真正去想過,學生到底爲什麼來上學?當我讀到教育就是要“每一個從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一生。”我震撼,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師的血液當中,成了李老師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僅僅於學生在校期間盡職盡責,即使在學生離開學校後仍牽掛着他們——所以他會爲高考落榜的學生寫信——“這個世界如同一個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喬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參天的巨樹,也有纏繞的藤蘿,有鮮豔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陽光下展現自己的勃勃生機。”讓自己的學生幸福地度過一生——這是一種多麼廣闊的胸懷,多麼博大的愛啊!

李老師對愛的執着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爲什麼李老師能成爲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着,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其次,使我強烈感受的是李鎮西同志對學生的一腔愛心。這是所有成功教師的共同經驗。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注視他們成長中的每一個細節,才能爲他們的每一點微小進步而衷心喜悅,才能感知他們的苦惱和困惑,並且爲解決這些問題而費盡自己的心血。愛孩子,才能在十幾年的時間裏堅持不懈地寫下那麼多手記、札記,爲進一步探索教育的規律積累那麼多原始的寶貴的資料。對待學生的平等態度,可能是他的這本手記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爲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有的人用“孩子王”的說法來貶低教師。其實,要做孩子們認可的“王”,真是談何容易!

讀李鎮西老師的文章,爲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李老師對愛的執着也深深打動了我。他做的許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實許多老師都曾做過。爲什麼李老師能成爲名師?一個真正的名師。而我們卻在日常工作中變得越來越平庸,這當然有本身素質的差異,但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一份執着,對愛的一種堅持。正如李老師所說“‘愛心與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後一道防線。”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而我們更多的只是把教育當成自己謀生的工作。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一個老師創造一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一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李鎮西老師對待萬同那樣對待每一個學生,難!在萬同的身上,我們看到轉化一個後進生有多難。更看到了一個爲人師者的愛心,耐心,信心。萬同的每一點變化,無論是朝着哪一個方向,都牽動着老師的心。而萬同身上所體現的反覆,足以考驗最有耐心的老師,只有愛心的堅持才能創造這樣的奇蹟。

我記得曾讀到過這樣一個的故事:古代一個大哲學家,每天讓學生甩手30下,一個月下來,他讓堅持的人舉手,全部的學生都舉起了手。一年後,他讓堅持做的學生舉手,這時只有一個學生舉起了手,這個老師和學生就是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我想李鎮西老師就是那個能堅持甩手的人,在教育中,永葆自信。

從李鎮西的手記裏,我們可以得到的最重要的啓示,首先是認清自己的教育活動的目標,不是一張張的成績單,不是一堆分數,不是高一級學校的錄取通知,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夠在未來社會中站住腳跟,開創事業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不僅要在學校裏讀書,通過讀書獲得一定的紮實的知識,更需要終身有讀書的興趣,求知的慾望,並且有能力自己學習,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有能力吸取這些知識。這樣的人才還要能夠正確地處理社會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經歷順利和艱難、成功和挫折的考驗。他們需要有知識,更需要有理想,有堅強的意志,有優良的品質。這一切都是需要在學校中奠定基礎的。李鎮西老師認爲,這正是自己的職責。

讀書心得作文 篇10

在寒假裏,我又再次拜讀了一本書,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俗話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好學生要靠老師的激勵、引導、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從細微處着手,通過對55個教育細節的處理,創造出教育奇蹟。作爲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爲人處事、待人接物。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例子,讓讀者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55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讓絕大多數的老師感到比較頭疼的就是如何處理後進生的問題,比較聽話的還好,雖然完成質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業還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對於作業經常拖拉不做的,我們一般採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聯繫家長,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後進生談話,剛開始還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長聽慣了孩子在學校的“不好表現”,也會對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則會認爲自己在老師的眼裏就是一個差生,就更不想學習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他的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了,他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長聯繫,但都沒能聯繫到。有一次總算聯繫到了,他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說:“我孩子在家裏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但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說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得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後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讀完克拉克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現直截了當地告訴家長,而孩子表現好的方面就很少會去告之家長了。

事在人爲,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優秀是教出來的,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圍,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讓他們享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