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1

今天看到一本書叫《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這個題目一下吸引住了我,班主任很累,誰不想做一個能偷懶又能管好班級的班主任呀。懷着好奇的心情我開始閱讀了這本書。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

書中一位老師說,他管理學生的成功經驗在於放手。對於這位老師的說法我也贊同。我也曾經嘗試過放手,但是效果不理想。比如每天的值日,我開始時讓學生按組值日,我給學生分了名單,五個人一組,開始時我天天盯着他們,他們來晚了的,看到老師在感覺不好意思,第二次就不敢來晚了,看了兩週以後,我覺得可以放手了,放手一週後,感覺還可以,我不禁慨嘆:學生真是大了呀,知道什麼時候該自己值日了,不 用老師操心了。但好景不長,我放手後的第二週,值日生來報告說誰誰誰來晚了沒值日,這怎麼辦呢,我找他們談話,他們也知道這樣不好,但是下次還這樣,沒有真正把自己當作班級的小主人。我分析原因,可能是我沒有看的過,於是我只好天天再看着學生值日,我的管理又回到了原點。在我看着下,學生的情況有所好轉,但我確實感覺好累,感覺放手只是我的願望而已,現在學生值日時我不是從頭到尾地看着,而是到時間的時候自己去看一下,學生看到老師來了,一切主動性就會加強。這樣一段時間後,老師可以不定時地進行偷懶,偶爾一兩天沒看,學生也會好好值日,但確實不能時間長,長了學生知道了就不好,又迴歸到原來了。所以我的放手沒有成功,但是也讓自己找到了稍微可以休息一下的方法。

通過這件事我認識到學生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教育,但是他們成長的動力源於內心的需求和渴望,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導。我也認識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務並不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我還認識到:老師不是萬能的,老師只不過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個參考、一個路標。我開始做事時和學生商量,從根本上看學生的需求,學生需要的管理方式,學生看到老師尊重他們,他們也很願意給老師支招,幫助老師共同管理班級,當學生自己的方法採納後,他們會覺得自己也給班級出了力,會自覺地遵守老師規定的制度,老師也可以省心很多,所以我自己認爲老師偷懶的方法是放手,但放手的方式必須合理,讓學生願意主動往老師的圈子裏鑽,這樣管理班級會省心點。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2

上學的時候,是爲了考試而讀書,畢業後,就再也不想多看書了。所以提到“ 讀書” ,我真的覺得很慚愧。

當學校號召我們多讀書,併爲我們購買了大量書籍後,我是被逼着去讀書的。當我在學校的書架中挑選書籍時,《做一個會“ 偷懶” 的班主任》這本書一下子吸引了我。因爲常年擔任班主任,深知這份工作的艱辛與責任之重大,很想知道如何做一個會“ 偷懶” 的班主任。當讀完這本書後,我真的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了書籍的力量,因爲它幫我解開了這幾年心中的困惑,讓我清晰地看到要做一名優秀的班主任,是要有智慧,並且是要不斷學習的。

“ 學生並不需要老師盯死看牢,並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們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們,總以爲他們離開了班主任就不行。” 開篇的這段話,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大包大攬,累着,但是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也常聽老師們唸叨,某某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師在與不在教室,孩子們都一個樣,有時老師不在,孩子們上自習,那叫一個靜。細想想,這樣的老師肯定是有方法。

“ 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源於內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指引和鼓勵。” 是的,對於我的學生們,如果都能有了這種動力,我想我真的可以做個可以“ 偷懶” 的班主任。“ 我深刻地認識到,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責。我也意識到,教育最根本的任務並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做人。” 對於小學的孩子們更須如此,養成一個好習慣,是終生受用的。學習再優秀,如果沒有學會做人,恐怕對人、對己,甚至對社會都是沒有益處的。“ 我還認識到,教育不是萬能的,教師不是萬能的,教師只不過是學生成長路上的一個參考、一個路標……” 作爲老師的我們明白了這一點,對我們的教育是大有益處的。

當我看到鄭學志老師,在初當班主任時,曾面臨着全班同學聯名要撤換班主任的心酸經歷時,我覺得有如覓到知音。這位被媒體譽爲“ 教育癡人” 和“ 班主任的民間領袖” 的鄭老師並不隱瞞這段經歷,他說“ 在前行的路上,誰不會經歷一些挫折、一些打擊呢?” 是的,及時改變才能夠有出路,變,然後才能夠輕鬆,改變是“ 會偷懶” 的關鍵。

忘記自己是班主任,做學生虔誠的聽衆;忘記自己是老師,虛心做學生的參謀;忘記自己是導師,做學生探索的同伴;忘記自己是管理者,做學生成長的服務員。在這本書中,通過大量的班主任工作實例詳細的介紹瞭如何才能獲得班主任“ 偷懶” 的技能,無論是從自身改變還是到學生自主制度體系的建立,還是全面放手的運行機制,以及培養學生自主的良好品質等等,一個個鮮活生動的爲師策略,真的讓我受益匪淺,大受啓發。隨着工作閱歷的增長,我也體會到了改變中收穫意外的驚喜。

在我所帶的班級中都會有一個特點,就是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表現踊躍,這可能和我的性格和喜好有關吧,在我與學生接觸的每一天,我都會把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與他們分享,針對班級出現的問題召開多種多樣的班會形式來討論解決。在鄭學志老師的這本書中也提到這樣的做法可以增加集體的凝聚力。在任用班幹部方面,我覺得我要學習鄭老師的觀點,鄭老師認爲在班集體中官不怕多,只要有可能,就讓每個學生都在班上有一個職務。有一個職務,自然就有一份責任,全員參與才能確保管理無死角。在以前,我真的沒有這樣想過。在以後,可以大膽嘗試,充分調動班中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挖掘每一學生的閃光點。這樣,有了勤快的學生就可造就出“ 懶惰” 的班主任了!

《做一個會“ 偷懶” 的班主任》這本書,雖然有些方法我可能學不好,做不到。但是書中的教育理念給我指明瞭方向,只有不斷的用心研究與學習,才能成爲一名“ 運籌帷幄” ,盡享無窮工作“ 樂趣” 的“ 偷懶” 班主任!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3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勤快家長養出的是懶惰孩子;懶惰家長養出的是勤快孩子。雖然我常說老百姓是最有智慧的,但對這句話我卻持保留意見,我總覺得的是太絕對化了些,畢竟生活中有上行下效、上樑不正下樑歪的事實存在。所以在平常的班級管理中我也始終認爲只有做一個勤快的好老師,才能給孩子們做好表率,才能讓學生也一樣成爲一個勤快的學生。

當我看到《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一書時,或許是因爲和我自己的觀點不一樣吧,讓我充滿了好奇,尤其是鄭老師在偷懶二字上面打了引號,還在前面加了一個“會”字,我決定要好好去讀讀這本書。

“學生並不需要老師盯死看牢,並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們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們,總以爲他們離開了班主任就不行。”開篇的這段話,鄭老師告訴我們,要信任學生,要放開手腳讓學生學會自我管理。這就是“會偷懶”。而在以前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常常是對班級工作大包大攬,累並痛苦着,但效果卻並不是非常理想。尤其是看到學校有的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頗有一套,老師在與不在教室,孩子們都一個樣。有時老師不在,孩子們上自習,依然十分安靜。這樣的老師肯定是有方法,他就是一個能遙控、“會偷懶”的好老師,是懶之有道的。那時候我特別不明白,爲什麼自己做不到,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有了一些想法。

鄭老師在書的第三章中提出“構建一個讓學生自主的制度體系”,在第四章中提出“建立一個全面放手的運行機制”, 在第六章中提到“努力打造學生自主的良好品質”。詳細的制度從哪兒來?如何才能全面放手?又如何“打造學生自主的良好品質”?這一切都是我們班主任想“偷懶”必須解決的問題。帶着這些問題,並結合我之前在班級開展的小組活動,我決定繼續以此爲突破口,完善和優化各種制度,以達到“偷懶”的目的。

首先,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行爲習慣、特長等方面進行分組,讓他們自定組名,選組長,自己確定自己小組的座右銘。在討論商議隊名、確定小組座右銘的過程中初步增加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

其次,班級各項活動以小組爲單位展開。無論是打掃衛生等常規工作,還是一些學校、班級開展的活動,都以小組爲單位進行,並經班委會起草,全體學生商議討論通過的班規對小組競賽的扣分、加分情況作出明文規定。

再次,賦予值日班長最大的權力。班主任和學生相處的時間再多也多不過學生和學生相處的時間,在評分問題上,只有把權力完全交給學生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問題,而班主任也能更大程度上實現“偷懶”。值日班長是我們全班推薦的信得過的公衆人物,一般來說都能比較公正客觀地分析事物的學生,每天兩位學生。由他們在《班級日誌》上記錄下一天的扣分與加分的詳細情況。學生如果對扣分情況不服,可在當天向老師提出,由老師作調查而不得與值日班長爭執。這樣是爲了維護值日班長的威信也是爲了體現班規的嚴肅性。

雖然這樣做的時間還不是很長,甚至有些地方還需要完善,但我也看到了其中的小小成效。

“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源於內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指引和鼓勵。”是的,我們的學生如果都具有了這種動力,我們就可以做個“偷懶”的班主任了。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責。教育的任務並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學會做人,終生受用。如果沒有學會做人,即使學習成績再優秀,恐怕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是沒有益處的。鄭老師告訴我們,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讓學會做人成爲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我們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其他細枝末節上我們自然就能偷偷懶了。

偷懶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藝術,所以我覺得懶亦有道。要想偷懶,班主任得先勤快。要勤動腦思考治班良策;要勤讀書學習,借他山之石,攻己之玉;要勤開班幹部會議,及時給班幹部以方法指導並從那裏及時瞭解班務動態;要勤做異質學生的思想工作,直到他們把學會做人、健康成長作爲他們內心的渴求;有時還需要我們勤動手,如打掃衛生時,我們拿起掃把掃地,給學生做示範,樹榜樣,立標杆,以身作則。總之,勤是懶的基礎,勤是因,懶是果,勤是皮,懶是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 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其實是一種教育智慧,是一種加強班幹部培訓的做法。它的關鍵不是自己不做,而是如何運籌帷幄,如何調動學生積極性,如何使班主任體力勞動變成一項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感謝鄭老師給我們寫出了這麼一本好書,給我們提供了這麼一種智慧。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4

這學期,我讀了《班主任工作大全》一書後,我對班主任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聯繫二十多年的工作實際,我覺得要當好一名班主任,教師就必須走進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

一、走進學生要做好班主作工作,就必須走進學生,師生在平等的基礎上對話,取得學生的認可。和學生交朋友,說學生愛說的話,做學生愛做的事;學生喜歡的事,班主任不一定喜歡去做,但班主任必須得做,因爲這是班主任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班主任走到學生當中,走進學生心裏,班級工作就好做了。

二、關心學生班主任不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心他們的家庭,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關心他們的興趣和愛好。不但關心學生的現在,還要關心他們的未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成長的願望。關心學生和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統一的,班主任不能因爲關心學生而放鬆對學生的要求。

三、理解學生理解學生就是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作爲一個班主任,要了解學生成長的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現在的家庭生活條件好了,大多學生是獨生子女,他們年輕的父母往往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孩子,培養目標過高,不切實際,易助長孩子的嬌氣,孩子缺乏團結協作的精神。現在的社會環境也有許多不利於孩子成長的因素,教師只有瞭解這些,才能對症下藥,正確引導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不能輕易傷害學生的自尊,理解學生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四、相信學生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應該讓全體學生參與,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義務與責任。班主任要相信學生能管好班級工作。只有學生自己參與班級管理,樹立信心和別的班級競爭,班級工作纔會有起色。相信學生,要相信所有的學生都不是差生,有的班主任總以老眼光看學生,認爲一個班級的好學生只有幾個,有時爲了應付考試,老師把大多數學生都忘記了。而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有上進心,有能力改正自己的缺點,不能抓住學生的一點小錯誤就像抓住學生的“小辮子”一樣,死不放手。班主任走進學生、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相信學生,同樣學生也會走進班主任、關心班主任、理解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班集體會有凝聚力,師生之間會融爲一體,具備這些條件,班級工作還會有什麼做不好的呢?

乘着閒暇,應學校的任務我讀了《班主任工作大全》這本書。這本書是學校發的書,但是自從發下來,我就把這本書塞到了紙箱的下面,這個假期學校要求班主任讀一本關於管理班級的書,我就翻了出來,讀罷,我發現裏面有許多的精華,仔細思考,的確有許多可取和學習之處。

上個學期我所帶的班級出現了種種狀況,很多調皮的孩子,尤其我不在的情況更是火上澆油,爲此領導找我談過話,我也束手無策。甚至在我的思想裏出現了消極,總是想:我幹不了班主任,這個班主任太忙碌了、事情太多了等等。我很明白這樣的想法對我自己的成長很不利,我在試圖改變我自己,充實自己的大腦,用理論進行指引,把理論應用於實踐,我想我會進步,再帶領班級中也會達到我所要的理想。所以對於讀關於班主任的書籍我很渴求。

我覺得《班主任工作大全》,對於渴望拜讀的我來說就是一次精神的滋潤,她象一顆穀粒,帶着渴望與肥沃的泥土相遇。這本書沒有空泛地說教,也沒有那種故作高深的神祕。書裏不僅有理論的知識——家長會的目的、意義,家長合作新方法,而且有一個個詳實可信的案例——思想教育方法典型案例、師生交往典型案例、家校合作新方法典型案例、班級活動創新案例,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並且這些案例都是發生在身邊學校的事情,這更讓我有了信心。

書中有很多的優秀教師進行班主任工作經驗介紹。這本書,讓我汲取豐富的營養,分享優秀德育工作者收穫的喜悅,傾聽到智者的聲音。我佩服那些個作者,他們在那裏耕耘文字,收穫思想,他們獨到的見解使人深深折服。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說:“做教師而不當班主任,那是失去了增長能力的機會,吃了大虧。”我擔任班主任工作已經有5年了,我熱愛班主任這個崗位,我始終堅持“教師無小節,事事是育人”的原則,在班級這方熱土上我辛勤地耕耘着並快樂着。

有位教育家曾經樣說過“教育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可見,作爲教師所肩負的責任的重大。讀了這本書,我覺得在班級管理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的建設:

一、注重營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

學生是生活在班集體中的,班級的整體情況,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有利於學生在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下接受知識,對於提高班級學生整體素質有着重要作用。首先我重視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俗話說“播種行爲,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一個良好的習慣將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我平時本着“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的宗旨,按照《小學德育綱要》組織學生學習《中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經常性對學生進行思品德教育,着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爲習慣。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學之間能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形成了“自覺、自律、勤奮、踏實”的班風,實現了“無爲而治”的管理目標。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比賽中學生脫穎而出,成績優異。

二、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乾的隊伍

在毛遂自薦、民-主推薦的基礎上,我班產生了班幹部的隊伍。對於這些班幹部,我重在指導,對他們分工明確,指導到位,這樣他們才能夠各司其職。班級事無鉅細,有了一支能力強、責任心重的班幹部自主管理班級,班主任就不用事事躬親了。

三、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首先我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帶頭不做,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表率。這樣無形之中學生會以老師爲榜樣,正所謂“和風細雨、潤物無聲”。

《班主任工作大全》這本書指引着我如何當好一名優秀班主任,相信只有實幹加巧幹,就一定能把班級管理得有聲有色。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實自我,衝破種種困難,把班級的事情分化細緻,讓班級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多靠班,從常規抓起,我相信我一定能把班級帶好。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5

高爾基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在上一學期的班主任工作中,讓我意識到自己經驗的缺乏,以及面對班級問題的處理上還有所欠缺。假期中讀了《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學》這本書讓我對班主任的這份工作有了定位和認識,讓我獲益匪淺,相信在下一學期中會讓我在工作中多了更多從容,減少困惑。

拿到這本書後,封面的一句話讓我感同身受:“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經說過:‘一個好的班主任,應該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學家。’這是寫在《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學》封面上的一段話。讀了這句話,讓我對這本書有了更多期待。

的'確,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更重要的是瞭解每一位孩子的心理,以心靈感染心靈的藝術。而作爲一名班主任,要想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就必須不斷修煉自我、提升自我,擁有美好而高貴的心靈。

作爲一名班主任,而且是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們的肩上一直有沉重的壓力——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班級常規、家校交流……面對着一件又一件待處理的事情,面對着學生身上發生的各種瑣事,有時候頗感勞累與無奈。那麼,如何有效地管理班級?如何建設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都是班主任們在無數次思考的問題。《班主任最需要的心理學》這本書對於我們非常實用。本書採取了理論、經典案例以及案例分析的形式向班主任老師介紹了21個案例說明班主任自身最需要的心理學、20個案例說明班主任教育最需要的心理學、19個案例說明班主任管理最需要的心理學三大方面的知識,從而幫助班主任老師真正瞭解學生,真正有效地開展班主任工作。

開篇最先呈現給我的就是班主任自身素養。面對工作,面對壓力,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心態永遠保持樂觀心態?怎樣在工作中不帶入不良情緒?就如書中所建議的,我們要學會享受過程,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和樂觀、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做個心態陽光的班主任,快樂自己也快樂孩子,快樂同事也快樂家人,讓每一天都精彩快樂;我們要學會關愛孩子,從關愛中感受幸福,即使自己對工作感到相當厭煩,也可以“假裝”對工作、對孩子充滿激情、無限熱愛,通過“假裝”哲學的妙用,讓自己倦怠的情緒拋到九霄雲外,在不知不覺中真正愛上工作,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學會樂觀開朗,笑對壓力,用積極的態度面對一切,消除職業倦怠;學會順勢彎曲,感悟太極中的剛柔相濟。 “重師首在師自重”,教師積極樂觀的心理狀態,才能激發和感染學生,使他們終生受益。班主任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必須有一顆青春不老的心,使自己的生命豐富多彩,不斷學習。成長髮展不僅僅是孩子們的事情,也應是班主任貫穿一生的追求。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理,要有獨特的個性。在學生面前既是班主任又是朋友,個性不泯滅,學生單純熱情的心態時刻感染着你,也有利於班主任保持健康的心態,更有利於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觀。

書中還提到:責任心是人對某一具體事務的積極關注和心理投入,不僅是一宗心理品格,也是一種道德素質和能力要素。責任心是我們工作的源動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故諾特博士說:“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性因素。作爲班主任,我們更應該有高度的責任心,深入孩子,細心觀察,關心愛護,嚴格要求,堅持不懈的“引導和培養”,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正如書中所說“做班主任完全是一種心中的責任,一種問心無愧的責任”。

文章中還有一點讓我頗爲贊同:“傾聽是一種熱情的期待,關注每一個學生,關注他們的個性差異,飽含期望地等待,會促成心靈的共鳴。”;“傾聽是一種欣賞和尊重,欣賞是一種風景,尊重是一份赤誠,互尊互愛的課堂如沐春風,其樂融融。”

走進孩子心靈,除了要有師愛之外,還要多和孩子溝通,而溝通的重要環節是傾聽,傾聽是一種修養,更是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中的一門藝術。我們只有認真、耐心地“傾聽”,纔能有的放矢地“說”。

總之,教育的本質是心靈的教育。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的本質是心靈的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因此,班主任要在瞭解學生和自身心理的基礎上不斷探索心靈教育的規律,讓我們的教育真正的抵及學生的心靈,這纔是最打動人心的教育。

我相信在新的學期能夠讓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少一些困惑,多一些從容,也相信我能和孩子們共同成長,一起走在路上!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6

從教第六年,也當了六年的班主任,深深覺得班主任這個工作真的是一個身累、心更累的工作,尤其是當個小學班主任。

作爲小學班主任的我,每天早上吃過早飯總要到教室去溜一圈,看教室裏來了多少孩子,他們都在幹什麼,看教室的窗戶是否都打開了,看教室的電腦是否都打開了。一切妥當,然後緊接着早讀, 週一和週五是語文早讀,作爲語文老師的我是需要盯班的,然後上課,備課,批改作業等等一系列瑣碎的工作,這其中還要組織上好晨會課,盯好一個大課間活動,兩個眼操,到點了要看着孩子們放學。這還不包括不上班主任的課時偶有一兩個不聽話的孩子,被科任老師請到辦公室做思想工作的時間。

每一個上午和下午幾乎都是如上度過,並且只要孩子們在學校,心就不敢有絲毫放鬆,半點懈怠,惟恐孩子們再有點什麼問題,等什麼時候,孩子們全部離開學校回家了,心纔會踏實下來。

聽主任的介紹說可以去圖書館看看《做一個會偷懶的班主任》。“偷懶”這是一個多麼具有誘惑力的字眼啊,於是就從學校圖書館借來了。鄭學志的《做一個“偷懶”的班主任》中,有一篇文章是《累,一定是我們做錯了什麼》。細細地品味這句話,用心地讀每一段文字,“很多時候,我們總想管住學生,因此,當我們管不住學生的時候,我們總是想方設法去制定規章制度,想方設法去說服壓制,想方設法去各個擊破。但是,我們從沒想過:管不住,是不是我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是不是一開始我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這段話,讓我陷入深深的思索,難道是我的管理方式有問題,或者是一開始我的管理方向就錯了?“學生並不需要老師盯死看牢,並不需要手把手地去教。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知道管理自己,自己知道教育自己。只是我們做班主任的太不信任他們,總以爲他們離開了班主任就不行。”開篇的這段話,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大包大攬,累着,但是效果並不是非常理想。也常聽老師們唸叨,某某老師在管理學生方面很有一套,老師在與不在教室,孩子們都一個樣,有時老師不在,孩子們上自習,那叫一個靜。細想想,這樣的老師肯定是有方法,反思自己,是否在班主任工作這方面做得很不夠呢?

“一個人成長的動力源於內心的需求和渴望,而不僅僅是教師的指引和鼓勵。”是的,我們的學生如果都具有了這種動力,我們就可以做個“偷懶”的班主任了。教育的本質是影響,而不是說教、批評和指責。教育的任務並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如何做人。學會做人,終生受用。如果沒有學會做人,即使學習成績再優秀,恐怕對人對己對社會都是沒有益處的。鄭老師告訴我們,教育學生學會做人,讓學會做人成爲學生成長的內在需求,我們做了正本清源的工作,在其他細枝末節上我們自然就能偷偷懶了。

我們都認爲,優秀班主任就應該是吃得了苦的,跟得了班的。衛生、紀律、學習,就連孩子們在一起做遊戲都不放過,全都盯着。爲什麼我們會這麼做?一是我們不相信學生,再則是我們低估了學生的能力,或者說,是我們沒能發現學生的潛能。沒去想,我們這些越俎代庖勞累了自己的身心,禁錮了學生的發展,除了換個心安,根本起不到教育的目的。在這樣的時候,我們不妨學學鄭老師,放放手,感受“偷懶”帶來的美麗。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7

在本學期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經常聽到家長這樣說:“老師的一句話頂家長的十句”。通過前兩年當了班主任,使我深深的有了這樣的體會,班主任的地位在學生心目中是至高無上的,班主任的話對學生是最具號召力的。他說:許多事情是沒辦法選擇的,但你可以選擇態度。做班主任不能選擇學生,什麼學生進來,你都得接受,但只要我們盡心盡力,問心無愧,積極面對學生的實際狀況,總有一天,學生會提高,會進步的。書中“尊人者,人尊之”,“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強者”,“堅持道德長跑——寫日記”,“每天點燃一盞思想的明燈”……這些內容也給了我很多啓示,教書先育人,育人先做人,他的教改,他的思想,他的班級管理,他的一切,都是真真切切地從學生怎樣做人開始的,教會了學生怎樣做人,很多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一、感受最深的是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

魏老師經常說這樣一句話“凡是學生能幹的事,班幹部不要幹;凡是班幹部能幹的事,班長不要幹;凡是班長能幹的事,班主任不幹。”從魏老師的這句話裏,體現了他民主、科學的管理思想,他認爲民主管理提高了學生對管理的認識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解決了學生服從管理、投入管理的問題。

在作出每一項決定時,魏老師總是要和學生“商量商量”。最後要大家舉手表決後才予以實施。這“商量”就是發揚教育民主,就是要每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決策、班級管理決策中來。民主的“商量”、“商量”的參與,是魏老師教育激勵的重要表現。其實我個人認爲這種教育激勵不僅體現了民主更多的是讓班級每個同學參與班級管理,做班級管理的主人,就像我們每一位教師和學校領導者一樣,哪一天一位領導者跟你說“某某老師你看這一方面你有什麼看法,建議”。

我想即使你是個外行也會開動你的大腦努力的去思考,去想辦法。學生更是這樣,他們需要我們的認可,需要我們的尊重需要我們把他們放在心上,所以班級的事情儘量讓學生去完成。而這一點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是比較欠缺的。我常常努力把很多事情做好做完,自己很累班級也沒管理好。在這樣科學的民主的管理下呈現出有人管衛生,有人管做操,有人管字詞默寫。有多少事情就有多少學生來管,各管一項,負責到底。這樣形成了由班主任、班級幹部、學生組成的三級管理網絡,人人蔘與管理,同時便於人人接受管理。大掃除15分鐘完成,20分鐘內全班調動完座位,班規班法的制定等具體實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啓發我不斷思考,不斷琢磨處理各種班務的方法。

二、對待後進生的問題。

魏老師在書中說,做老師的不要輕易發火,更不能諷刺、挖苦學生。說不定後進生將來比你眼中的優秀生有出息,更會賺錢。蘇霍姆林斯基也曾感嘆:“從我手裏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衆不同的孩子。”教育的這種反差告訴我們,對後進生這樣一個“與衆不同”的特殊羣體,教育者必須正確認識他們,研究他們,將師愛灑向他們。作爲班主任,對於這些特殊學生,首先是親近他們,尊重他們,在學習上耐心引導,生活中熱心關懷,經常同他們交談,瞭解思想狀況,抓住時機,儘量做到多表揚,多鼓勵,多給他們改錯的機會,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感受到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

對每一位學生做到公平、公正,嚴格要求,不歧視,不挖苦,耐心教育、耐心指導。爲了使學生能在校得到健康的成長,學校把每班學生與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捆綁管理,學生表現的好壞,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有直接關係。教師只有用心去教育學生,去關愛自己的學生,才能保證學生的心理向健康方向發展,才能向特殊教育的最終目標發展,做一個身心健康的好學生。

讀了魏書生老師的《班主任工作漫談》之後,在他的世界裏,教育也是享受。他深厚的文化素養和深邃的哲學氣質,讓人仰慕,望塵莫及。從中也學到了應根據實際情況來借鑑的一些可行的做法。當然,在品味魏老師的感慨和收穫時,有些地方讓我與實際的情況相聯繫,也引發了不少的困惑和思考,但給我更多的是心靈的淨化和啓迪。

班主任的讀書心得8

拿起這本書準備讀的時候,女兒看到了這本書的題目,她奇怪的問我:“媽媽,爲什麼要做個偷懶的教師呀?”在她的概念中偷懶是個貶義詞,教師是她崇拜尊敬的職業,她無法把這兩個詞聯繫在一起。一旁的老公引導她看清楚,“偷懶”兩個字有引號的, 原來的意思了。

翻開常作印老師的這本書,就被他的文字吸引了。走出忙與累的誤區。在這裏,常老師講了一些老師出現過勞死的現象,也有老師因爲工作耽誤了孩子看病,害得孩子終身失明。雖然這些例子是個別,但也是存在的。雖然自己沒有到那麼誇張的地步,但工作這麼多年來,確實一直覺得很忙,除了假期裏能休閒,平時工作時真的是沒有一刻空閒的時候,可是又說不出到底在忙些什麼。讀了這一章,我覺得老師們真該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思考一下“有所爲,有所不爲”,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在一張一弛中成長自己。做自己時間的主人:我們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聰明的做法是把有限的時間用在刀刃上,讓每一分鐘變得有價值,還要注意利用好時間的“邊角餘料”。讀了這一章後,發現自己的時間利用率還是有待提高,每天應該要做好安排,重要的和緊急的事情先做;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做好長遠的考慮或計劃,不重要但緊急的事務思考後再做,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務可以不理會。而利用邊角料的時間背單詞這個方法,我覺得很不錯,介紹給學生使用了。學會自我管理:制定明確的目標很重要。許多人在犯“黑驢式的” 錯誤,雖然天天忙碌,但始終在原地打轉,所以有個明確的目標對於個人的成長很重要。另外我們還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個人發展中最大的障礙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要注意不要讓自己被無聊的人纏住,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要學會欣賞自己,不要爲別人的評價而活着。在工作中要學會借力借智 , 在合作中實現共贏。教師要讓閱讀進入自己的生活。它不會成爲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一種必要的豐富與潤澤 ,一種重要的借鑑與參考,一種非常有意義的“偷懶”。我們要花些時間在閱讀經典和哲學上面,還要有思考的參與。

作爲班主任,要分清楚哪些工作是可以自己分工和授權的,該減的減,該丟的丟,把日常的學生事務交給學生自己管理,相信學生,解放自己,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這是教師減負的最好方法,也會死培養人才的最佳途徑。作爲老師,應該把課堂還給學生,把選擇、思考、說話和體驗的權利還給學生。優秀的課堂並不是因爲教師講課生動,而是因爲教師引導得法,學生表現出色。“偷懶”的教師應該堅持“三不講”原則,即學生已會的不講、學生自己可以學會的不講、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

教師的成長就像爬山,初時興奮,繼而艱辛,隨後迷失。我現在正處在迷失的階段,於是開始閱讀。這裏的“偷懶”不是目的,而是方向,其着力點在於提升工作效率,着眼於學生成長,核心內涵是教育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