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文祕知識 > 市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規劃 企劃文案

市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規劃 企劃文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市創建創新型城市工作規劃 企劃文案

爲加快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創新能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按照國家關於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工作的有關部署和要求,根據《中共瀋陽市委瀋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意見》(沈委發〔2011〕11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面臨的形勢和基礎條件
(一)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推動瀋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選擇。
創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創新能力強,科技支撐、引領作用突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水平高,區域輻射帶頭作用顯著的城市,具有創新體系健全、創新資源聚集、創新效率高、創新效益好、創新輻射面廣和引領示範作用強等特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戰略決策。創新型城市是創新型國家的重要支柱,是區域創新系統的核心。
——建設創新型城市是推進瀋陽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戰略選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以來,我市經濟實現了快速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是對於以裝備製造業爲主的老工業基地來說,經濟結構不夠優化、高新技術產業比重低、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處於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形勢下,破解人口、資源、環境等瓶頸制約,實現由產業鏈的低端向高端轉變、由“瀋陽製造”向“瀋陽創造”轉變,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城市已成爲加快產業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
——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推動瀋陽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的必由之路。國家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以來,我市在優化經濟結構、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保護生態環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實踐,取得了突出成效。當前,瀋陽老工業基地振興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實現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迫切要求我們創新思維、創新機制、創新措施,通過創新型城市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在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中當好排頭兵。
——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是推動瀋陽經濟區建設的客觀要求。瀋陽經濟區改革與發展已正式上升爲國家戰略,這既是瀋陽建設創新型城市的重大機遇,也是瀋陽經濟區建設的內在要求。作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和創新輻射源,建設創新型城市,創新發展模式,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創新資源集成和綜合配套能力,在區域範圍內促進創新資源統籌協調、優化配置和開放共享,有利於發揮中心城市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促進形成充滿活力的區域創新體系,在更大的範圍內實現發展方式的創新,爲東北乃至全國類似地區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發揮領軍示範作用和提供成功範例。
(二)瀋陽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優勢。
——經濟發展優勢。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59?2億元,經濟總量由副省級城市第10位提升到第8位。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爲55816元(超過8000美元),已經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收入水平。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爲4?5∶50?8∶44?7,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服務業佔gdp的比重就超過了40%,邁過了從工業經濟向服務業經濟轉變的起始臨界。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超過50%。
——創新資源優勢。2011年,全市擁有科技人力資源近50萬人,兩院院士28人,擁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19所),擁有市級以上獨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機構107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6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166個。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26家,其中國家工程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1家,其中國家級13個,均位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2011年專利申請770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2920件;專利授權363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802件。XX年以來,全市獲得國家科技獎勵49項,獲得省級科技獎勵567項,取得了r0110重型燃氣輪機、正電子掃描成像系統等60多項世界級重大科技成果。變壓器、鼓風機等國家級行業研究所及技術檢測中心設在瀋陽。初步建立起以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爲主體的知識創新體系和以企業爲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
——體制環境優勢。改革開放以來,瀋陽市多次承擔國家的重要改革試點任務,先後2次成爲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城市,有10餘項綜合配套改革和20多項單項改革試點在全國首開先河,積累了改革經驗,夯實了改革基礎。近年來,瀋陽市在深化國企改革、完善現代市場體系、促進科技創新、推進社會事業改革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均取得顯著成果,先後成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鐵西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暨裝備製造業發展”示範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作爲瀋陽經濟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核心城市,瀋陽市業已確定科技體制創新爲全市開展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主要任務之一。改革已成爲城市發展的動力,創新已成爲城市發展的主導戰略,全社會形成了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
——區位條件優勢。瀋陽是遼寧省省會,瀋陽經濟區(遼寧中部城市羣)的核心城市,是東北地區的交通中心、經濟貿易中心、金融中心,位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區域,東北經濟區與環渤海經濟圈結合部,是歐亞大陸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門戶、物流服務和交通樞紐,是國內參與東北亞經濟循環的中心地帶。推進瀋陽經濟區一體化,是遼寧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戰略決策。從XX年開始,瀋陽經濟區8城市(瀋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阜新、遼陽和鐵嶺)就開始建立高層協調機制,各城市已簽署60餘項合作協議,促進了區域內優勢產業整合,加速形成了對內對外開放與合作的良好區域環境。目前瀋陽經濟區已成爲國內城市羣發育最好、經濟區域合作進展最快、基礎最紮實的地區之一。2011年4月,國務院批准瀋陽經濟區爲國家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瀋陽經濟區肩負起在特定領域先行先試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爲全國老工業基地探索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光榮使命。
(三)瀋陽建設創新型城市的制約因素。
一是城市創新尚未形成合力。由於體制機制不夠完善,部門分割,條塊分割,工作缺少協調配合,公共政策統籌協調不夠,財政投入沒有形成合力,創新型城市建設工作缺乏有機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