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總結 > 有關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三篇

有關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W 次

總結是指對某一階段的工作、學習或思想中的經驗或情況加以總結和概括的書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鍛鍊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但是總結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3篇,歡迎大家分享。

有關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三篇

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 篇1

元宵節是我們中國傳統的節日,爲了讓幼兒瞭解元宵節主要的風俗習慣,體驗元宵節的熱鬧。我們設計了慶元宵班級活動,通過“談話、搓元宵、吃元宵”等形式來了解風俗,並從活動中感受自己動手做元宵、嘗元宵的快樂。

利用了家庭資源,孩子們對於節日的知識也就相應的豐富了,在談話環節中的參與性就增強了,孩子們間的交流也就自然而然的表現出來,在這種寬鬆的談話氛圍中,孩子們有了想說、要說、敢說的語言環境。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及時有意識地提醒他們注意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完整性,從而也促使他們口語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最快樂的是孩子們動手搓元宵、嘗元宵的活動,孩子們洗乾淨小手安靜的等待着活動的開始(從來沒有這麼安靜過,我有些吃驚),在活動中,孩子們看到老師像變魔術一樣把糯米粉變成了麪糰,再搓成小圓子,一個個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同時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只等着我的一聲令下。瞧!他們一個個搓得多認真、多帶勁呀,一粒粒的小圓子就像一顆顆璀璨的珍珠,晶瑩剔透,手藝一點也不比我們成人差。

在品嚐元宵時,孩子們在你一口,我一口,津津有味的品嚐着自己製作的湯圓,在收穫中體驗與同伴一起做湯圓、吃湯圓的快樂。製作活動結束後,我們還進行了簡短的談話、交流活動,由於剛嘗試過做湯圓,孩子的記憶還是很深的,所以孩子說的很多,覺得麪粉弄在臉上、地上和桌子上很開心。的確,玩是孩子的天性。接着就是做湯圓的環節,孩子們各抒己見,在製作步驟方法上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很多小朋友都說:老師,我們到下次再做吧,”孩子們還沉浸在那圓溜溜、香噴噴的湯圓裏哪!“快樂的元宵節”這一活動就像圓圓的圓子一樣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如果活動內容再豐富點(圖片、材料的收集、背景音樂的提供等)效果會更理想的。

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 篇2

爲貫徹落實宜教體通知(20xx)13號《關於做好“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教育活動的通知》精神,發揮民族傳統節日的思想薰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豐富民族傳統節日文化內涵,培育特色鮮明、氣氛濃郁的節日文化。根據教體局要求,我校圍繞“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主題實踐活動。現將我校組織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節”主題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高度重視,認真組織

爲確保此次活動順利開展,我校高度重視,及時召開團支部、德育室、少先隊會議,對活動進行總體部署,精心組織,把節日活動與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的'結合起來,全面推進我校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二、精心策劃,豐富內容

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具有獨特的魅力和民族特色,在各地呈現不同的色。我校圍繞春節、元宵節辭舊迎新、團圓平安、孝老愛親等主題,結合實際,遵循簡潔可行、就近方便、力所能及的原則,主要策劃了以下三項工作:

1、尋找民俗經典活動。利用寒假期間,讓學生圍繞春節、元宵節文化內涵,通過收集“春節的由來、春節風俗習慣、春聯的起源和意義、家鄉舉行的風俗活動”等開展。

2、開展社區公益活動。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和公益宣傳,爲孤寡人、殘疾人和軍烈屬做好事、獻愛心,宣傳節日文明禮儀和低碳生活知識,營造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3、主題寒假作業活動。讓學生認真記錄自己的節日生活,結合寒假作業,引導學生學習節日文化、蒐集節日資料、參加民俗活動,深入瞭解春節、元宵節的文化內涵。

三、強化措施,落到實處

1、加強宣傳,着力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

春節作爲中華民族第一傳統大節,有着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放假前,學校召開專門會議,開展了春節傳統習俗掃塵、祭祖、貼春聯、吃年夜飯、守歲、放鞭炮等春節文化內涵宣傳,增進了廣大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瞭解,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各位教師、所有學生都能積極參與,發揮其作用,分利用板報、宣傳標語,積極開展春節文化宣傳,弘揚春節民俗傳統,倡導文明過節、勤儉過節。

2、制定計劃,合理安排,確保每位學生將此項活動落在實處。

3、結合實際,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春節期間,各年級活動小組開展了以扶老助殘、文化服務、環境衛生爲重點的社區志願服務活動,積極爲殘疾困難戶、貧困戶提供幫助、進行慰問;結合春節“掃塵”習俗,維護公共環境等。

本次主題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節日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和樹立了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的思想觀念,增強了對中華優秀文化傳統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小學元宵節活動總結 篇3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賞燈始於東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裏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該節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高山小學同學圍繞元宵節編排了“節日小報”,深入挖掘其文化內涵,聯繫語文學習蒐集資料,如:元宵節的來歷,關於元宵節的傳說、神話故事,詩詞歌賦,元宵節的民俗,大邑過元宵節的傳統等等,以學習小組爲單位交流展示所蒐集的資料,最後製作資料卡片擇優在班級展示。還通過班會形式由老師和學生共同介紹元宵節的來歷和習俗,共同瞭解爲什麼要吃元宵?爲什麼要放花燈、猜燈謎等等?這些豐富的年俗文化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了中國的悠久歷史和浩瀚的傳統文化。

此次活動充分讓孩子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同時對也元宵節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有助於孩子們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