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爲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爲複雜的一種。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1

【活動設計】

動物是自然界的精靈,他和我們人類共同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同我們的生存有着密切的關係,孩子們對動物也很感興趣,因此我班開展了可愛的小動物的主題活動,主題進行活動中的一個早晨,小朋友們正在做操,有一隻小鳥在旁邊的空地上跳來跳去,這引起了孩子們極大的興趣,有些孩子停止了作操,在觀察它,有些孩子在高興地竊竊私語,也有的隨手撿起了地上的小石子去砸它。在以後的幾天內小鳥經常飛來,孩子們也依舊如此,對於小班的孩子想跟他單純地講道理,很難讓他們理解,即使理解這種行爲不是來源於自身的情感推動,而是外在的約束也很難持久。由此我想到了這首兒歌,這首兒歌充滿着童趣,也體現着小朋友與小鳥之間朋友似地親密地感情。加之4月底到5月初正逢一年一度的愛鳥周的活動,這正是一個讓孩子瞭解鳥類,建立愛護、保護鳥類的好的教育機會。因此我以這首兒歌爲藍本自己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體會詩歌中小鳥和“我”之間的親密關係,知道要保護環境、愛護鳥類。

2、能在圖示的`提醒下,學習朗誦兒歌。

3、能根據角色的變換,做出相應的動作,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小鳥紙偶、圖示一副。

【活動過程

一、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紙偶,引起幼兒興趣“小鳥你好!歡迎你,你有什麼事嗎”(傾聽的樣子)“哦!小鳥說它今天早上在學我們做操,而且他把它畫了下來,請小朋友們看,他都學了些什麼?”(自評:小班孩子的想象力豐富,在他們的眼裏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哪怕是一個紙偶,一個虛構的角色都會引起他們的情感共鳴,因此在這裏我將小鳥從兒歌中提出作爲整個活動的主角,引起下文)

二、看圖示,學習兒歌

1、出示圖示,分句學習。

“哎呀!畫的真好,誰來說說小鳥學了那些動作,它是怎麼學的?”分句說說。(幼兒回答)

2、教師完整地朗誦兒歌。

“我把你們的話和在一起編了一首兒歌,就叫做小鳥學做操,念給你們聽一聽”。(教師完整朗誦一遍)

“我念得好不好?小鳥親了我一下,我真得意。你想讓小鳥親親你嗎?現在請你在下面看着圖示自己說說”

3、幼兒自己看圖示嘗試朗誦。

(自評:在這個環節中我選擇圖示來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因爲在這之前我上過兩節兒歌學習的課,一節是《牽牛花爬高樓》一節是《春天》,同樣都是兒歌學習,且兒歌的難易程度差不多,爲什麼幼兒掌握情況卻相差很多,前者採用的是簡單的提示,而後者是一副完整且構圖優美的畫,可是幼兒掌握卻不好,我反思後想是不是因爲前者提示有一定的順序性,而後者因爲構圖的需要,出現的景物沒有順序,一會看左,一會看右,一會下,一會上,因爲視線不停的轉移而分散了幼兒對兒歌內容的關注,爲了證實我的想法,我在這節課中採用了圖示的提示,讓孩子通過有序的場景排列,重點部分紅顏色的強調來幫助幼兒自己學習。)

三、圍繞課題,提升主題。

“小鳥爲什麼喜歡跟我們做朋友呢?”(幼兒回答)

小結幼兒的話:因爲我們愛護小鳥所以小鳥才願意和我們一起遊戲。

(自評:這節課的主題內涵—就是讓幼兒體會兒歌中小朋友與小鳥之間親密的夥伴關係,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幼兒思考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同小鳥相處,通過自己講述和傾聽同伴講述讓幼兒相互瞭解保護鳥類的好辦法,進而瞭解要保護鳥類同鳥類成爲好夥伴。)

四、遊戲

遊戲:“小鳥學作操,你們來做小鳥,我來當這個小朋友,一起遊戲。”師生分角色遊戲。

結束:小鳥飛吧飛吧飛到外面去吧!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2

活動目標:

1、運用搓、團圓、壓扁等技能組合表現平面的花。

2、樂意積極動手塑造,體驗成功的快樂。

3、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4、能呈現自己的作品,並能欣賞別人的作品。

活動準備:

橡皮泥、泥工板、花朵圖片、教師示範示意卡片。

活動過程:

1、欣賞花朵圖片,感受花朵的美麗

"你喜歡這些花嗎?爲什麼?"

2、引導幼兒複習花的構造

"每一朵花都是一家人,有花蕊媽媽,花瓣寶寶,和葉子爸爸。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排隊的?"

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初步出示花的`各部分並拼接。

3、教師示範塑造花朵

引導幼兒說說"花蕊媽媽可以用什麼樣的形狀?花瓣寶寶要怎樣圍住花蕊媽媽?葉子爸爸的手要牽在哪裏?"

步驟:(1)揉一揉,把泥揉軟,再搓一搓,變成長條形

(2)一小團,揉一揉,團一團變圓形,再壓一壓變成"花蕊媽媽"

(3)剩下的分成幾部分,分別揉一揉,搓一搓、壓一壓,變成自己想要的"花瓣寶寶"的造型,然後一一圍在"花蕊媽媽"旁邊。

(4)綠色的橡皮泥,揉一揉,團一團,壓一壓,變成"葉子爸爸"。

4、幼兒創作,教師提醒幼兒要先把橡皮泥揉軟了,再進行創作,要注意把橡皮泥團光滑了。鼓勵幼兒創作出不同造型的花。

5、欣賞評價

重點引導幼兒欣賞花朵的造型,教師重點評價幼兒技能與創作表現。

教學反思:

1、教學準備的較充分,教學來源與生活實際,雖然沒有實物,但是課件的製作卻彌補了這一不足,並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2、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

3、環境的創設合理,把幼兒帶到了舒適的教學環境中,爲教學營造了個好的氛圍。

幼兒園小班藝術領域教學方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製作紙漿的步驟,激發對紙漿畫的興趣。

2、培養動手能力,發展想象力和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範畫、各種顏色的紙漿、勾好輪廓線(三個大瓶子)的KT板每人一塊、彩色巧克力糖一包。

【活動過程】

一、欣賞範畫。

欣賞教師製作的彩色巧克力糖,說說這是什麼形狀,是怎麼做成的。

討論怎樣製作彩色巧克力糖,幾個幼兒試着用一些現成的紙漿製作巧克力糖。我們可以怎樣製作巧克力糖?

二、嘗試用紙漿製作巧克力糖。

1、你想往自己的空瓶子裏放什麼顏色的巧克力糖?紙漿可以粘在哪裏?

2、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顏色的紙漿,自己製作。

3、引導幼兒用夾子和牙刷作爲輔助工具,教師適當予以幫助。

4、注意個別引導,能力強的幼兒添畫,能力弱的幼兒教師個別指導。

5、提醒幼兒注意作畫的常規和衛生習慣。

三、共同分享。

1、洗好雙手,欣賞作品,然後教師打開手中的巧克力糖,讓幼兒分享美食。

2、在音樂聲中,教師帶領幼兒在歡快的音樂聲中一起舞蹈。

小班語言領域活動方案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的用自然音說話,演唱。

3.指導幼兒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活動準備:

小貓,小羊,小狗,小鴨,小雞的頭飾。

活動過程:

1.出示毛絨玩具吸引幼兒注意小朋友們,今天蔡老師請了幾位小客人來我們班做客,想不想知道是誰來了?聽,"嘰,嘰,嘰"誰來了?(生答,小雞)對,小雞來了(出示雞玩具),小朋友聽到小雞是怎麼來的嗎?咱們一起來學一學吧。(幼兒一起模仿)小鴨子也來了,小朋友學學小鴨子是怎麼來的?(出示鴨子玩具)汪汪汪,小狗也跟來啦,我們來學學小狗是怎樣叫的?(出示狗玩具)聽說要來幼兒園做客,小羊和小貓也高高興興的.來了,誰來學學小羊和小貓?

剛纔我們聽了那麼多小東西的叫聲,誰能說說誰的聲音聽啊?爲什麼好聽?

2.講故事《唱歌比賽》

他們幾個好朋友聽了我們小朋友的話都很不服氣,都說自己的聲音聽,這可怎麼辦呀?(讓幼兒爲它們想辦法,說出讓小動物們比賽)小動物們都這個主意好,於是它們決定進行一個唱歌比賽,比比誰的聲音聽,他們請來小兔子來當裁判。小雞第一個唱"嘰嘰嘰,嘰嘰嘰"小兔子說唱的太輕了。鴨子接着唱,"嘎嘎嘎"小兔子說唱的太響了。小狗唱"汪汪汪"小兔子說唱的太快了。小羊說我來唱,他慢騰騰的唱"咩-咩-咩"小兔子說小羊唱的太慢了。最後輪到小貓唱,小貓不慌不忙唱起來"喵,喵,喵"小兔子說小貓唱的不快也不慢,聲音不大也不小,好聽極了,小貓應該得第一名。

3.引導幼兒討論小朋友們剛纔的唱歌比賽誰得了第一名?爲什麼小貓能夠得第一名?

總結:對,小貓用最自然的聲音唱歌所以能得第一名。那我們小朋友以後唱歌也要用最自然的聲音唱,肯定也是非常好聽的,那現在我們試一試4.幼兒唱歌曲《走路》.

表揚幼兒:小朋友們的唱的太棒了,聲音太好聽了.我們一起來表揚一下自己吧。

5.遊戲《變變變》

小朋友,剛纔我們一起學了小動物的叫聲還唱了好聽的歌曲,現在咱們一起來玩個遊戲放鬆一下好嗎?講解遊戲規則:老師來扮演魔術師,讓小朋友變什麼,小朋友就變成什麼。老師要說"變變變,變成長鼻子大象"你們馬上變成大象,學大象走路。如果誰變得不像,老師的魔棒一指,變得不像的小朋友就不能再動了。再變烏龜,小兔子,小鳥,小鴨子等,反覆幾次。

6.遊戲結束後,自然結束教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