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6篇)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爲保證活動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開展,預先制定活動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活動方案是爲某一活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活動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精選6篇)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爲更好地推進素質教育,啓迪學生的科學思維,激發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推動我校校本教研的不斷深入,學校決定開展科技創新特色教育活動。

根據學校提出的“以人爲本、和諧發展”的辦學理念,爲培養學校全體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科學素養,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啓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的學習方法,培養科技創新後備人才。學校決定開展以“走近創客,體驗創新”爲主題的科技創新實踐活動。

二、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迎接未來世界的挑戰。

2、滿足三個需要:學生髮展的需要;素質教育的需要;社會進步的需要。

3、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普及科學知識,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積極實踐大教育思想理念。

(二)要求

1、師生全員參與、點面結合。既要讓每個學生都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在活動中得到發展,又要注意參賽項目的數量、質量。

2、體現特色、突出個性。各班在組織科技活動時,要根據學生實際、注重實效和個性特色。

3、科技創新、與時俱進。緊密結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圍繞活動主題,充分調動每個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創造性、能動性。

三、組織機構

組長:曹桂府副組長:舒林

成員:張茂山狄維久唐東紅呂偉張汝香科學老師美術老師信息技術老師體育老師

四、活動內容

科技教育創新活動從以下三個方面開展活動:

(一)科普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做好校主題科技創新宣傳發動工作。

2、利用板報、廣播進行宣傳。

3、各班級通過班會、隊活動、綜合實踐活動等途徑,結合學生特點開展主題教育。

4、利用給家長一封信活動,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共同參與。

5、努力打造“走進創客,體驗創新”專用活動室,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

(二)科技實踐活動

1、利用班級活動,開展各項科技實踐活動。

2、學生每人選讀一本科普讀物,寫出讀後感

3、開展一些科普實驗、飼養、栽培活動,寫一篇科技小論文或觀察日記。

4、舉辦一次科普知識講座。

5、組織學生觀看科普錄像或進行科技參觀活動。

(三)科普比賽

1、科技創新制作活動

2、科普繪畫和電腦繪畫比賽

3、科技小論文與觀察日記競賽。

五、主要工作及措施

1、開展實驗創新活動。

成立牛小夢想科技創新社團,讓感興趣的老師、家長和一部分有特長的學生加入進來,定期開展活動,力求適應千差萬別的個性發展需求,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更好地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和個性特長,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開展創新發明活動。

科學老師針對輔導,要對已經學過的實驗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已有實驗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能對現有的實驗進行改造和創新。

各班主任要對部分對小發明、小創造有愛好,並且有較好創作基礎的學生要做到針對性的輔導,讓這一部分有特長的學生對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特別是對節約、能源現象)有更深的理解,在理解生活常識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能對現有的裝置進行改造和創新。

創新發明比賽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的重頭戲,教師必須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必須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帶動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實踐活動,活動的開展必須在注重提高學生能力的前提下,力爭有創造性、實用性、先進性的小發明作品不斷涌現,儘可能愛護、保護、尊重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能忽視、冷漠、不以爲然地看待學生的奇思妙想,真正做到開發學生潛能,鍛練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還要求學生之間必須有合作、幫助、協作、友愛的團隊精神,並能保證學生在團隊內各盡其才,各顯所能,獲得個人和團隊的同步提高。

3、開展小設計活動。

學校的美術活動小組和信息技術活動小組要承擔起小設計的重任,因爲小設計主要是電腦繪畫、程序設計、網頁設計、電子報刊設計、電腦動畫製作、圖標設計等方面學生小設計,這就要求老師對學生要手把手地對學生以全面的輔導,要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能夠有所創意,特別是一部分美術基礎比較好的學生要做重點輔導,力求能夠有較大的提高,能夠設計出有較高水平的作品。

4、開展小論文創作活動。

做到落實到教師,落實到班級,語文教師要把閱讀科普科普知識貫徹到日常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讓部分學生能夠創作出科學幻想類論文,也可以是科普讀物的讀後感,也可以是對已有的科普讀物進行的改寫。通過小論文的創作活動,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小論文寫作水平,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意識和科學素養。

5、開展小製作活動

學生要在小發明、小設計的基礎上開展科學實踐活動,親自動手,切身體驗才能夠有親身體會。相關老師要對學生注意針對性進行輔導和幫助,要爲學生製作小製作作品提供必要的條件和設備,要協助學生不斷改進自己的作品,學生在小製作中也要力求節約、簡化製作步驟,不要求大、求全、求多,要做到在製作中體現以下原則:着力求精、求準、求新,在設計上下功夫,在製作上求精美。

6、開展航模、無線電測向活動。根據情況組辦興趣小組(待定)

7、與校外教育、少先隊活動和社會實踐結合,有計劃地聘請校外輔導員開展科普講座,組織學生參觀考察、科技競賽、創造發明、作品展示、進行小製作、小竅門、小論文、小實驗等形式多樣的科普、科技活動。

六、遠期規劃

1、結合本地區、本校實際,開發具有本地區、本校特色的科技教育校本課程,在專業課程的主陣地上開展生動活潑的科普創新、動手實踐活動。

2、積極申報省級國家級科技特色教育示範校。

七、獎勵措施:

1、科技創新大賽國家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者,學生分別獎勵1000元500元200元,第一輔導教師分別獎勵2000元1000元400元,第二輔導教師分別獎勵1000元500元200元

2、科技創新大賽省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者,學生分別獎勵500元300元100元,第一輔導教師分別獎勵1000元500元200元,第二輔導教師分別獎勵500元300元100元

3、科技創新大賽市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者,學生分別獎勵300元200元100元,第一輔導教師分別獎勵500元300元100元,第二輔導教師分別獎勵300元200元50元

3、科技創新大賽縣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得者,學生分別獎勵200元100元50元,第一輔導教師分別獎勵300元200元100元,第二輔導教師分別獎勵200元100元50元

4、學生獲獎所在的班級班主任獲獎視同第二輔導老師,分別獲得獎金和考覈的加分。

5、同一件作品獲獎,取最高層次。

6、鼓勵多勞多得,一個人可以同時輔導多件作品,所獲獎金和考覈分累加。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2

鄧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作爲教育者,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學生正處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長髮育階段,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是形成法律意識、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和良好行爲習慣的最佳時期。廣播、電視等媒體的資料表明,當前學生違紀現象突出,校園暴力事件時有發生,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總體呈上升趨勢,這些充分說明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迫在眉睫。因此,作爲教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做好法制教育宣傳工作,身爲數學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數學課,根據學生的實際,多形式、多渠道、靈活多樣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以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是一條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的新路子,實踐一個學期以來,本人對小學數學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這個新的課題有一些初淺的認識和思考。

一、充分認識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現代教育的實質是以人爲本,追求“全人的發展”。培養的最終目的不是以知識爲最終標準。當今時代科技發達,教育的目的實際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符合社會發展,能夠生存於社會的人,而不是純粹知識堆砌的無實用的“人才”。受教育選拔功效的影響,大多數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往往偏離了這一思想,去一味的追求知識,而忽視了人的全面性及社會性的培養和教育。其結果是隻灌輸知識,忽視或不願去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其他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可實際生活中,法制教育對學生個人來說是受益最直接、最實用、最基本的知識。科任教師如果能從這一角度認識和思考這一問題,就能夠自覺地在教學中落實好中央和上級的法制教育要求,這也是我們爲人師起碼的職業道德要求。

二、瞭解學科滲透法制教育的優勢所在

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它的教育優勢是法制教育是其它途經無可比擬的。其一,具有地位優勢。在目前客觀存在的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學科課程總是居於中心地位,起着主導作用。學科課程及其課堂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徑。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同樣不可能逾越學科課程和課堂教學。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制教育的學科滲透是進行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一條主要途徑,也是實施法制教育的必由之路。其二,具有數量優勢。學科課程的主導地位,決定了它在學校教育中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在中小學各項教育中學科課程的數量在整個中小學學科課程中佔據絕對優勢。數量上的優勢表明教育的廣泛和深入,抓住了學科課程就是抓住了法制滲透的主線。其三,具有時間優勢。學科課程在時間上的優勢也是明現的,在現行中小學課程計劃中,中小學1~6年級的學科課程分別佔周總時數的75%~78%,這充分顯示了時間優勢,中小學各科教學全面滲透法制教育就有了時間上的保證。

三、理解領悟“滲透教學”的原則

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是以中小學各學科的教學內容爲依託,充分利用學科中固有的法制內容、教育契機和教學便利,在各學科的教學活動中,有意識、有計劃、有適度地滲透相關法制知識和法治理念的教育,以增強學生法制意識,激發學生法制情感,培養學生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習慣和能力。從“滲透”一詞的意思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工作是緩慢的、長期性的、潤物無聲的。因爲我們是滲透,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學科的主體性不能改變,換句話說,我們學科知識教學的主體地位不能改變。同時,從對這一概念的理解我們也可以領會,學科中滲透法制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只要做好我們教學範圍內的法制滲透就是做好了我們的本職工作了,這樣也減輕了我們對這項工作的思想壓力。

四、充分開發和挖掘學科中法制教育的素材

數學學科是理性學科,社會學科知識相對於文科要少,加之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的限制,教材中的法制素材就更有限。但這不能說明我們這一學科就沒有這樣的素材,更不能說我們就可以不滲透法制教育。這就需要我們用一雙明亮的眼睛去發現和挖掘。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實驗、練習、活動、作業、輔導等教學環節中,法制內容和學科內容都要相互融合,我們要有機地統一起來,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我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百分數解決問題“折扣”的內容時,讓學生通過一次打折活動,瞭解商家的促銷手段,並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之後讓同學們討論:如果你買的打折商品是僞劣產品時,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嗎?進而讓學生知道作爲消費者在購物時擁有的權利,這種權利是受國家保護的,自然而然讓學生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教學分數乘法解決問題的例2時,讓學生計算造林後能聽到的分貝值,通過數據對比,能體會到噪音對人體造成的傷害,對環境造成了污染,要改變環境就要防止噪音,爲了防止噪音,國家專門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師對相關內容作簡單的介紹。分數乘法解決問題課後練習中有一道關於水土流失的練習題,題意爲“嚴重的水土流失致使每年大約有16億噸的泥沙流入黃河,其中有1/4的泥沙沉積在河道中,其餘被帶入海口,有多少億噸的泥沙被帶入海口?”學生通過計算得出結果,我讓學生了解水土流失的成因和危害,抓住契機向學介紹國家1991年頒佈的《水土保持法》。

五、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法制教育

法制滲透不能只侷限在課堂上,應與數學活動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瞭解身邊的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潤物細無聲地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如考試,有的同學平時不努力,一到考試就想到竊取別人的勞動成果,這就涉用到《國家教育考試法》。在課堂發言時,有的同學沒有養成學會傾聽的良好學習習慣,你一言,我一語打斷別人的發言。爲了讓學生尊重別人的選擇和意願,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可適當滲透《國際人權法》。

課堂教學中法制教育的滲透點無處不在,只要我們教師留心,就不難找到它。當然,在數學教學中加強法制教育的滲透,教師在教學中還要處理好滲透的“點”、“時”、“度”至關重要,找準“滲透點”是重點,把握“滲透時機”是難點,掌握“滲透度”是關鍵。教師只有做到因材施教、寓情於教,適時、適度,點點滴滴、持之以恆地加以滲透,纔能有機地熔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智力發展和思想陶冶於一爐,才能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總之,學科滲透法制教育是一項新的要求和新的任務。作爲教育工作者,我們要深刻認識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以課堂教育爲主渠道,在遵循教育教學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積極探索創新,着力培養學生的法治觀念、學法用法的意識和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知法懂法的一代新人,構建健康、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3

面向21世紀,我們要在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不斷提高勞動者的素質,發展科學技術,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對學校教育來說,素質教育的實施在於開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創造精神。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和科技都有長足的發展,但對比先進發達國家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特別在科技自主創新方面我們還存在明顯的不足。根據科教興國的戰略目標,鄧小平同志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示。本着全面提高小學生科技素養及學校內涵發展的需求,爲發展地方經濟培養科技人才苗子,結合學校實際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目標

小學科技教育:基於學校,整合社區、家庭等多方面課程資源,以科技教育爲抓手,以培養和訓練小學生初步的科技意識、科技知識,養成基本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培植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以體現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核心的一種全面提高小學生科技能力的基礎教育活動,爲培養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打下科技基礎。

二、優化小學科技教育

學科的課堂教學要求做到四個優化:

(1)觀念的優化。

A、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要以學生的發展爲本。明確本體類學科不單單是科技知識的教育,還包括科學方法、態度、精神等的教育。明確必須面向全體學生,只有在普及的基礎上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科技素質。

B、要跳出重知識輕能力、重書本輕實踐、重結果輕過程的框架,強化學生的動手實踐。

C、加強學生問題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培養。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確立師生平等的關係。

(2)內容的優化。不能只信奉教科書,要適時有機地補充最新的科技成果與發展狀況,以豐富科技類學生的內容。

(3)過程的優化。

A、教學過程要注重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和本領。要廣泛應用各種現代化手段,增加科技信息量,讓學生掌握捕獲信息的方法和本領。

B、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參與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習過程變爲參與――操作――感悟――內化――創新的過程。

(4)評價的優化。

要注重評價學生的積極性的發揮、興趣的激發、技能的訓練、創新意識的培養、科學的態度等因素。教學評價應貫穿教學全過程。

三、形成小學科技教育學科滲透。

實施科技教育的'渠道很多,但課堂教學是實施小學科技教育的主渠道。我們將在現行的各類學科的教學中進行全面的挖掘、開發,並把挖掘、開發出來的科技因素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進行有機的滲透。在各科教學中都要增加科技含量,加大科技素質培養的力度,由此形成較爲完整的實施小學科技教育的學科體系。

通過學科滲透,豐富小學生的學科知識,激發小學生的探索熱情,培養小學生嚴謹的思維方法。

四、組建小學科技教育課外興趣活動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x、xx等

領導小組負責對學生進行科技輔導、培訓,並組織好學生參加相關的各級各類競賽活動。

五、創設小學科技教育校園文化環境。

小學科技教育環境是小學中一種特殊的教育環境,是小學科技教育所必須的各種條件的綜合,是按照小學科技教育培養人、造就人的特殊需要而創設的。合理設計、精心佈局,使校園文化環境在學校科技教育的輿論導向、氛圍烘托和寓教於景方面發揮作用。

另外,還要創設民主、和諧的人際環境,以調動學校羣體實施科技教育的積極性。

六、發揮小學科技教育空間、家庭的功能。

小學科技教育必須依託社會,實行開放辦學,讓學生更多地走出校門,更多地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更多地爲學生提供活動空間和條件。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室。因此,我們既要聯繫社區,又要聯繫家庭,以形成小學科技教育的合力。

七、組織保障

(1)成立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爲切實加強對科技教育的領導,學校將成立科技教育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科技教育的計劃和發展規劃,宏觀調控全校科技活動的開展,使學校開展好科技教育活動得到組織保證。

(2)成立科技教育工作小組。以科技輔導教師爲主體,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活動,踏實而又創造性地作好輔導工作,使科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得到機制保障。

八、經費保障

在學校經費中計劃投入資金,列入年初預算,資金投入以學校爲主,同時還爭取上級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保障學校科技教育的有效開展。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4

【活動主題】:

體驗、創新、成長——走近低碳生活

【活動時間】

10月份。

【具體要求】

一、科技小發明:

1、參賽對象:全校各班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每班上交3份科技小發明實物和作品介紹。

2、作品要求: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入手,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力求創新、實用,貼近生活。注意作品要區別於普通的小製作,要有首創性。

3、上交時間:10月28日放學前

4、上交地點:科學組老師處

二、科技小論文:

1、參賽對象:3-6年級各班組織學生開展評選活動,每班上交3篇小論文。

2、作品要求:觀察類、考察類、實驗類、說明類均可。在學習生活中發現某一現象,通過觀察、實驗、文字說明或圖解等等的方式寫一份小報告。字數要求在1000字以上。

1)探究過程要完整,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研究分析,得出結論等幾個步驟。

2)數據材料要準確,可附表格,圖解,照片等。

3、上交時間:10月28日放學前

4、上交地點:科學組老師處

三、科技實踐活動:

1、參賽對象:3-6年級,各班整理一份帶有科普性質的實踐活動案例或報告。

2、作品要求:科技實踐活動報告一份,附完整的原始材料(活動計劃、活動記錄、照片錄像、新聞報道材料等)

3、上交時間:10月28日放學前

4、上交地點:科學組

四、少兒“七巧科技”系列活動

由科學組蔡瀟楨老師組織學生訓練,並從中挑選優秀的學生參加鹿城區“智力七巧板”現場競賽和“智力七巧板多幅組合”創新評比。

比賽內容:

1.“智力七巧板多幅組合”創新作品評比。活動的主題爲“我的夢想”;個人、團體多副組合圖案創新作品可提前準備並將作品拍成照片襯在a4紙上,可以配上顏色、背景等;註明作品的名稱、由多少副七巧板組成;同時附上200字左右的說明。

2.上交作品時間:10月28日

3.上交地點:校區大隊部最後彙總到科學組老師處

五、少年兒童幻想畫

一、參賽對象:全校學生

二、活動主題:創新、體驗、成長

三、活動內容:科學幻想畫面向6—14週歲的中小學生,主題圍繞本屆大賽的中心內容,畫種不限,參展作品規格爲4開(38cm×54cm)的紙或其他材料,橫豎均可,除油畫作品應自備畫框外,其他作品無須裝裱,限個人作品,不接受集體作品。

四、參賽辦法:

1、作品一律在背面右下角寫上班級、姓名、作品名稱以及創意簡介(150字以內)。於10月25號前上交兩邊大隊部,每班不限上交作品數量,但是嚴格上交時間,只對按時上交的作品作評比,逾期不予參賽。

2、美術組將通過評選產生校級各獎項,並挑選個別學生作品進行指導,最後推選相對名額進行上報。

3、聯繫人:聯繫人:老師

聯繫電話:

4、備註:

1)參賽繪畫作品請在賽後11月12日前去大隊部取回,逾期不予保管,作廢處理。

2)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材料或與衆不同的材料創作。

六、家庭實驗室活動

家庭實驗室計劃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素養培養的有效載體。科學老師要充分發動3-6年級的學生,結合《科學》學科的教學要求,利用家庭中的陽臺、書房、客廳等空閒的地方建立家庭實驗室,讓學生都有參加科學研究的機會,使學生能將課堂上所形成的科學能力、素養延伸到課外。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5

【活動目的】

爲創設濃郁科學教育氛圍,推動我校科技創新教育活動的開展,構建學校科技教育的大平臺,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情感,開發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動手動腦能力,讓學生在科技活動中感受生活離不開科技創新,體驗科技活動過程的快樂,提高科學素養。

【活動主題】

體驗創新成長

【活動口號】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改變世界

【活動思路】

1、面向全體,重在參與。積極宣傳科普知識,增強學生科學意識,培養學生的科學品質。

2、以滲透爲引導,以活動開展爲強化推進,形成科技教育長效機制。

3、以身邊的事物爲出發點,突出科技創新,突出動手實踐,積極開展科技小發明、小創造等活動,擴大普及面。

【活動時間】

xx年11月

第一階段(11月1日——11月5日)啓動宣傳階段

1、制定科技節方案(責任部門:德藝處)

2、11月5日利用升旗儀式召開動員大會(責任部門:大隊部)

第二階段(11月6日——11月28日)活動開展階段

第三階段(11月29日——30日)活動總結表彰階段

【活動內容】

1、搭建“摩天大樓”

用提供的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座“摩天大樓”,越高越好。

材料:1米長木條2根。

工具:剪刀一把、直尺1把、鉛筆1支、裁剪刀1把、細膠帶

1卷、膠水1支、紙、橡皮(工具自帶)

製作要求:a、不允許把木條豎向破開,以達到增加木條長度的目的,允許木條橫

向截斷,用給定的膠水和膠帶進行連接;b、自行設計結構和形狀;

c、製作時間20分鐘,測試時間爲1分鐘。

評分規則:測試時,選手將作品直立在測試區域(室外,有風),要求結構穩定,

維持在10秒鐘以上不倒;測量“大廈“的高度,以2個團隊的合計高

度排出名次。各班推選兩個團隊(每個團隊3人,男女搭配)參賽。

比賽時間:透明教室

比賽地點:11月19日中午12:00

負責人:孟燕

評委老師:孟燕鄒曉東

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攝影攝像:錢威

2、科普知識競賽

每班選派5名學生組成代表隊,進行科普知識的必答、搶答。以5名學生的總成績排定名次。

比賽時間:11月20日中午12:00

比賽地點:電腦房

負責人:孟燕

評委老師:孟燕、周潔

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攝影攝像:錢威

3、搭建“滑梯”

用提供的材料設計並製作一個滑梯模型,可以令玻璃彈珠在上面滾動。

材料:彩色打印紙8張,吸管(直徑6毫米、長270毫米的帶彎頭pp管)

10根,膠帶1卷、膠棒1只,玻璃彈珠1個。

工具:直尺1把、美工刀1把、剪刀1把。(工具自帶)

製作要求:a、滑道模型必須能平穩直立在測試臺上,否則不計分;b、玻璃彈珠必須在滑道上能夠滾動,中途掉落或停止滾動不計分;c、滑道的形狀不限;d、膠帶只能用於吸管接觸點的連接加固,不得成爲構成其結構的部分。不符合該項規定不計分。

評分規則:將玻璃彈珠放好,方可測量;玻璃彈珠從滑道模型上開始滾動時計時,測2次,取最長時間作爲本次成績。按照時間長短,按照團體總分排出名次。各班推選兩個團隊(每個團隊3人,男女搭配)參賽。

比賽時間:11月21日中午12:00

比賽地點:透明教室

負責人:謝雪芳

評委老師:周潔、謝雪芳

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攝影攝像:錢威

4、製作“牙籤高塔”

製作要求:在40分鐘內利用100根牙籤和1根胡蘿蔔搭建儘可能高的結構。搭建

高者優勝。

評比規則:每隊3位選手合作,每班可組建2隊參賽(男女搭配)。每隊3位選手中有1人要負責切胡蘿蔔方塊,注意安全,防止受傷。比賽結束後,參賽選手需清理現場後離開。根據現場衛生和合作情況以及團體“塔”高排出名次。

比賽時間:11月22日中午12:00

比賽地點:透明教室

負責人:謝雪芳

評委老師:薛瑋、謝雪芳

獎項設置:一等獎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2個

攝影攝像:錢威

跨學科主題教育活動方案6

一、主題:構建計算練習課教學模式。

二、活動的目的和效果:

1、小學數學中的練習課佔了整個小學數學教學時間的很大比重。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的練習課教學存在着極大的盲目性和隨意性,或變成作業課,或變成滿堂講,或照搬教材,或隨意替換。本學年,“3+7”教育聯盟數學科教研活動的主題定爲如何構建練習課的教學模式。

2、本學期主要探討計算練習課的教學模式。

3、通過老師們的研討,展示“3+7”教育聯盟內各校老師的計算練習課的教學模式,在百花齊放的基礎上提煉出優秀的計算練習課的教學模式。

4、優秀的計算練習課練習設計到《小學數學教師》期刊投稿。

三、活動的形式:網絡研討和實地研討相結合

四、研討的地點和對象:

(一)網絡研討:

地點:xx部落“3+7”教育聯盟博客和“3+7”教育聯盟數學學科聯盟教師qq羣。

人員:“3+7”教育聯盟數學學科全體聯盟教師。

(二)實地研討

地點:xx小學、龍洞小學

人員:1、“3+7”聯盟內三年級的全體數學老師

2、“3+7”聯盟內3年以下的年青教師

3、“3+7”聯盟內教研室中心組成員。

五、活動安排:

1、第7—11周:

(1)“3+7”教育聯盟數學學科聯盟學校安排2次的教研時間專題研討計算練習課的教學。

(2)每位聯盟內的數學老師根據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一節計算練習課的練習設計(所有練習設計請給出設計意圖),請放到數學聯盟q羣共享或xx部落教育聯盟博客中讓盟內教師分享。

(3)盟內中心組成員推薦出優秀的教學設計

(4)盟內數學科組把優秀的教學設計裝訂成冊作爲我們盟內教師的計算練習教案集。

2、第11---16周:龍洞小學和xx小學將推出兩個三年級的計算練習課的教學課例進行實地研討

3、第11週週一xx小學科組上傳《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練習課教學設計》,中心組成員網上進行集體備課。第15週週一龍洞小學科組上傳《有餘數除法練習課》,中心組成員網上進行集體備課。

(1)、兩個實地研討課例提前10天擬定好教學設計第一稿上傳到博客或q羣,盟內中心組的成員對上傳的研討課例進行網上集體備課,給出修改建議。

(2)、執教教師根據大家的提出的建議進行修改,[優習]撰寫出第二稿,再上傳到博客或q羣共享給參與聽課的教師及其他年級的老師參考或思考。

4、第12周和第16周實地活動:

第一次

xx小學

(第12週週四下午)2:30--5:00課例研討:執教者王x老師

執教內容多位數乘一位數

互動交流:專家點評及聽課教師交流

專家報告:《如何設計計算練習課》

第二次

龍洞小學

(第16週週四下午)2:30-5:00課例研討:執教者謝x

執教內容有餘數除法練習課

互動交流:專家課例點評及教師與專家對話

專家報告:《如何上好計算練習課》

5、執教學校的數學科組長負責做好參加人員的考勤和活動的過程記錄,(特別是專家和骨幹教師的點評記錄)連同執教者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一起上傳到xx部落聯盟博客的數學學科資源庫裏作爲資料保存。

6、請各聯盟學校的主管領導或數學科組長安排全體數學老師加入“3+7”聯盟數學組,便於大家在日常教學中交流活動。

(3+7”聯盟數學組羣賬號:2730xx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