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活動方案 > 幼兒園大班多變世界活動方案

幼兒園大班多變世界活動方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爲了確保工作或事情有序地進行,時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爲複雜的一種。我們應該怎麼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多變世界活動方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大班多變世界活動方案

  一、活動背景:

春天,我班的自然角里一片盎然,孩子們對自然角中的動物、植物、種子發芽變化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常常有不少幼兒擠在一起觀察,並爭論着它們的變化情況。於是,我們就在班上組織幼兒展開討論--世界上的事物都在變化嗎?它們是怎樣變化的呢?發動師生共同收集事物變化的材料,由此而產生了一系列的活動。

  二、過程實錄:

活動一:找變化

活動目標

1、懂得世界上的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

2、對大千世界的變化產生好奇心理。

活動準備:

1、人成長變化的照片。

2、動物:①(小雞-母雞-雞蛋)漸變圖②青蛙成長過程漸變圖

3、植物:①(種子發芽-開花-結果)漸變圖②(樹木發芽-長葉-枯黃飄落)漸變圖

4、氣象表(晴天、陰天、雨天),(晝夜)變化圖

5、四季特徵變化圖

6、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幼兒各自根據收集的材料,大膽介紹事物的變化過程。提問:"你發現了什麼東西在變化?它們是怎麼變的?"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和小朋友不一樣的發現告訴大家。然後教師有目的地利用實物投影和幼兒一起歸納出人的變化規律,(從嬰幼兒→少兒→中青年→老年)以及動物、植物、氣象、白天黑夜、四季等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事物的變化過程。

2、懂得世上的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提問:"在我們周圍你還知道哪些東西也會發生變化呢?"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並結合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擴展講述。爲了使幼兒進一步懂得世上的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我又設計了這樣的提問:"世上有沒有不變的東西?"目的是引起幼兒爭論。在討論世上有沒有不變的東西時,幼兒的爭論相當激烈,有的幼兒說電視機是不變的,有的幼兒說電視機時間長了會變舊的。這時教師應給幼兒充分的時間讓他們爭議,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於幼兒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所以對一些變化比較慢的事物容易發生混淆,如房屋、電視機等,爭議比較激烈。當幼兒爭論不休時,教師可以採用比較的方法,讓幼兒通過對比來找到問題的答案,使幼兒達成共識--原來世上的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只不過有的變得快,很容易發現,有的變得慢,不容易發現。爲了讓幼兒瞭解事物變化與人們的關係,我有意提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們家住的高樓是怎麼變來的呢?"於是就自然地導入了第二個活動。

[本活動,幼兒好象在進行一次學術交流會,幼兒完全以主人翁的學習態度參與本次活動,並通過自身探索,尋找事物變化的過程,在相互交流、討論、爭議的基礎上得到了--世上萬物都在發展變化的結論。而教師的作用在於引導幼兒積極思考,通過多種途徑來發現自然界中很多事物的變化過程。]

活動二:誰能變

活動目標:

1、知道人是最聰明、最能幹的,能使很多事物發生變化。

2、發展觀察、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錄像片:人能使泥土→磚坯→燒窯成磚→建成高樓

活動過程:

1、初步體驗到人是很聰明很能幹的。提問:"高樓到底是怎麼變來的呢?"幼兒帶着問題觀看錄像片,看完後引導幼兒展開討論:"高樓到底是怎麼變來的?""是誰使泥土變成了磚,磚又變成了高樓呢?"幼兒充分回答。通過觀看錄像片、討論等形式,使幼兒知道人能使泥土變成磚坯,把磚坯燒成磚,工人叔叔用磚建成高樓。從而使幼兒初步知道人是很聰明很能幹的。

2、進一步體驗人是最聰明最能幹的,能使很多事物發生變化。通過提問:"人還會使哪些事物發生變化呢?"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在這裏教師給幼兒留有極大的思考空間,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當幼兒的思考出現間斷時,教師可進一步引導幼兒從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加以思考。如有的幼兒說:"人可以使布變成衣服、毛巾。人可以使麪粉變成饅頭、麪包"等。幼兒回答後教師及時給予肯定,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整個活動中,孩子的思維得到了進一步開發,從而更深層次地瞭解到了人的聰明與能幹。並懂得人還能使很多事物發生變化。爲了讓幼兒體驗到自己也是一個聰明能幹的人,我以提問激發孩子繼續探索學習的興趣,"你能使事物發生變化嗎?"這時幼兒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大有動手操作的願望。於是又自然地導入了第三個操作活動。

[本活動藉助錄像片,人能使泥土變成磚坯,燒成磚,最後用磚建成高樓,通過觀看錄像片,提問等形式激起幼兒展開熱烈的討論。整個環節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爲主體的原則,在活動中幼兒的口語、思維、想象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並知道了人既聰明又能幹,還能使很多事物發生變化。]

活動三:我會變

活動目標:

1、會用做、折、剪、捏、畫、吹、印、染等方法表現事物的變化。

2、具有探索事物變化的興趣。

活動準備:

手帕、白紙、彩筆、各色蠟光紙、剪刀、橡皮泥、泥工板、氣球、顏色水、積木、鹽、糖、冷開水、縐紋紙、牛皮筋、各種廢舊的盒子、礦泉水瓶、泡沫、顏料、卡紙、固體膠、雙面膠、抹布等。

活動過程:

1、幼兒操作活動。教師用簡潔的語言激發幼兒動手探索的興趣。"老師知道小朋友很聰明,都有一雙能幹的小手,你們會把這些材料發生變化嗎?"老師鼓勵幼兒根據現有的材料大膽操作,運用做、折、剪、捏、畫、吹、印、染等方法使物體發生變化。幼兒可以自選材料,自由結伴進行操作,使每個孩子都樂於參與到活動中來。爲考慮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我鼓勵能力強的幼兒變好一樣後,還可用其它材料再去變一變,看誰變的東西多。如有的幼兒把紅色的水和黃色的水混在一起變成了橙色的水後,又把廢舊的泡沫變成了飛機、輪船等。而教師的作用是主要幫助和指導在技能方面遇到困難無法繼續的幼兒。比如:有幾個孩子想把幾個礦泉水瓶連起來變成一列小火車,可用橡皮泥粘不住,於是我就想辦法幫他們在瓶的底部開了個小口,把瓶頭塞進去,這樣一個接一個,一列小火車就成了。

2、講述自己的操作變化。教師通過提問:"誰願意把你的變化介紹給大家"以激發幼兒上臺講述的興趣。通過講述活動既提高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使幼兒對大千世界的變化會產生更深的好奇心。同時也激起幼兒想展示作品的願望。

3、展示幼兒作品。設立"我會變"作品展覽角,讓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讓幼兒在歡樂的氣憤中結束本次活動。

[操作的過程同時也是探索的過程,這是一次既有趣味性又有實踐性的活動。由於教師提供的材料難易程度不同,內容比較豐富,所以深受每個孩子的喜歡,因此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也相當高。在操作時幼兒的想象得到了充分發揮。在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主要是儘可能爲幼兒提供自由的探索空間,並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提供適時適當的幫助。最後通過讓幼兒講述自己的操作變化並展示幼兒作品,使幼兒感受到了成功喜悅的同時,更增添了幾份自信。孩子們在輕鬆愉快中結束了本次活動。]

  三、活動評析:

本次活動,是有孩子們的興趣引發的。整個系列活動,我始終以幼兒爲主體,並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提出了一系列問題讓幼兒展開討論、爭議,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幼兒在本次活動中,懂得了世上的萬物都是在發展變化的,知道人是最聰明、最能幹的,能使很多事物發生變化。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與操作活動,思維、想象和動手操作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和提高。當幼兒看到自己的操作成果時,更體驗到自己也是個很聰明、很能幹的人。這對幼兒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也許將來的世界,會被他們變得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