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無名》觀後感9篇

《無名》觀後感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7W 次

看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無名》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無名》觀後感9篇

《無名》觀後感1

我很少看這種類型的電影,因爲我害怕血腥,以前看《戰狼》、《紅海》的時候,我的手總是放在耳朵和眼睛旁邊,隨時準備遮蔽。很多人應該和我一樣,看《戰狼》的時候總是很爽,幾個人單挑一羣人,但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很不一樣,我被他們心中的信念打動了。

這部電影講的是抗美援朝時的事,《浴血無名川》我國志願軍三排排長孟大關要帶領小隊去帶回偵察排,經歷了一系列艱難險阻,與杜川帶領的`偵察排成功匯合。他們發現了敵軍的重炮營,爲了避免大部隊受到傷害,孟大關與杜川在危急關頭果斷決定留下,然後就在這個無名川開始了一場戰役。

我們現在過的安安穩穩,根本感受不到和平背後的故事,我們現在的生活之所以幸福祥和,是因爲有無數人在犧牲自己,爲我們負重前行。

在槍林彈雨中,英雄們不顧一切地用自己的生命換回祖國的和平,他們在敵人重火力的壓制下沉着冷靜,毫不畏懼,一心只爲保家衛國,這就是他們的信念,很多人在戰爭中倒下了,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駐人間。

還記得2020年,也是中國疫情最棘手的時候,一個個白衣天使衝上了第一線,他們的信念就是戰勝疫情,讓人們能幸福安康,他們沒日沒夜地和病魔作鬥爭,同樣也有很多人犧牲了。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啊!

我們還是要珍惜當下,好好學習,傳承英雄們的精神,鑄成自己的信念。讓祖國的未來更加繁榮富強。

《無名》觀後感2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都是平凡之輩,可是我們都有屬於自己的精彩。

在《無名之輩》中,殘疾人馬嘉祺就是整個電影的點睛之筆,她是這羣平凡之輩中最可憐的一個,她的全身上下只有頭能動。電影裏她一心求死,她在死之前最後的願望就是站着拍一張照,一開始她被人抱着拍照,可是這個方法不可行,因爲總是能拍到另外一個人,如果改成扶着她,她又沒有支撐點,從梯子上滑下來;然後她又被綁在梯子上,可是她還是會摔倒,一次次的摔倒後;她又被吊起來,可是還是不行。最後她被平放在地上拍照,這次她終於拍好了照片,在平地上,地面平託着她,她在別人的幫助下,可以擺出自己想要的動作,可以走、可以跑、可以飛……

可是,整個拍照過程中她一直是在笑的,這好像生活一樣,你的一切都在別人的掌控之中,手無縛雞之力,不斷地受傷,不斷的被打擊,可是還是要笑着活下去,最後倒下了纔是自己最美的樣子。

胡廣生費盡一切也要去追求的'是什麼呢?是名利嗎?是金錢嗎?是權力嗎?——都不是。他要的只有一樣東西,那就是尊嚴。他在被電視臺嘲諷之後放聲大哭說:“你們來抓我呀,槍斃我呀,可是爲什麼要侮辱我呀。”生活會一遍一遍的把你踩倒在腳下,侮辱你,可是我們仍然要笑着活下去。仔細想想,電影裏的每個平凡之輩不都是爲了追求自己的尊嚴嗎?

人生如戲,笑着活下去。

《無名》觀後感3

一個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是個統計數據。或許長達3個小時的片長,讓很多人望而生畏,一想到本來就沉重的戰爭電影還要看得如此長,就心有慼慼。

但在一分一秒的劇情推進當中,你會完完全全的被這樣一場以芬蘭參加二戰的全程的'電影所震撼,所吸引,所更加珍惜和平。

沒有絕對的主角,沒有酷炫的特效,沒有無腦的男性荷爾蒙,有的只是逼真到令人快要窒息的瀰漫在戰場上的空氣,戰爭從來就不是一件值得美化的事情,只有漫長的等待和煎熬,只有生死未卜的緊張和活下去的希望,每一個應徵入伍的男人可能很多都不併非專業訓練出身的士兵,面對這樣的戰爭,有幾個人能夠做到淡定從容?能夠一笑置之?

影片最殘忍的地方反而就在於剋制和所謂的“平淡”,從沒有煽情一個士兵的壯烈犧牲,但你以爲的主角,寄託希望能活下去的士兵,一個場景的切換就不復存在了,你無處安放的情緒逐漸變得脆弱,你渴望在電影裏找到一個安慰自己內心的載體,但殘酷的戰爭告訴你,不要期望有主角的存在,即便是活到最後的人也在這個過程裏飽受煎熬。

隨着年紀的增長,每當看到戰爭電影,有的不再是小時候那種隱約的期待和熱血的上涌,只是更加珍惜和平,珍惜再不如意也能苟活的時代。

一個人的死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是個統計數據。還是會想到某個人物說過的這句話,殘忍嗎?

《無名》觀後感4

看完電影《無名之輩》,感慨頗多。

電影講述在一座山間小城中,一對低配劫匪、一個落魄的潑皮保安、一個身體殘疾卻性格彪悍的毒舌女以及一系列生活在社會不同軌跡上的小人物,在一個貌似平常的日子裏,因爲一把丟失的老槍和一樁當天發生在城中的烏龍劫案,從而陰差陽錯地擰在一起,發生的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荒誕喜劇。

電影中不論是低配劫匪、潑皮保安還是毒舌女身上都有那麼多顯而易見的性格劣勢,但在各種矛盾衝突中,每個人物身上的人性的光輝又都那麼耀眼。低配劫匪無知好勇,但是內心柔軟,陪着毒舌女拍“生前最後一張照片”。潑皮保安看似粗魯野蠻,卻勇敢而堅韌,接受妹妹的抱怨和挖苦卻默默關心着她,和青春期的女兒衝突矛盾激化,但是卻想都不想就衝上前爲女兒擋住了子彈。“毒舌女”用她刻薄的言語來武裝自己,將自己善良柔軟的心緊緊裹住。

他們看似不靠譜、不理智、不正常,但卻始終堅持,努力着或尋求生活的改善,或獲得世人的'關注,或掙脫生命的束縛。觀影后,百感交集。人活於世必定不易,但是多少人獨自面對着他慘淡的人生而始終懷抱希望,被生活中各種糟心事圍堵,但始終淡然面對並尋求破解的方法。

電影最後結局並不如人意,但看完電影后總覺得更有勇氣去面對生活雞毛蒜皮的瑣事。

《無名》觀後感5

電影《無名之輩》上映當天,因爲喜歡任素汐,我就去家最近的電影院看了一場,很喜歡。很想你們也能去看一看,於是就有了這一篇。

看電影是非常非常非常個人的體驗,喜歡或者不喜歡,確實沒必要形成鄙視鏈,也當真用不着說服別人。這世上,沒有任何兩個人可以互相完全理解,任何人對別人的所謂解讀,本質上也不過是自我剖析和自我投射。就如和菜頭所說,“每個人對一件事情、對一個人的評價,其實跟他要評價的人或者事關係不大,他說的,是他自己。”

另外,曾經有不少家長問過我如何培養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我沒什麼高見,只能從自己的學習經歷裏拾掇出一些也許有用的經驗,分享給他們。而通常我能給出的建議,無非就是反覆進行事實與觀點的判斷性訓練——人人生而平等,這是事實還是觀點?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這是事實還是觀點?區分事實與觀點,是批判性思維建立的起始點,當你不再把“自己的觀點”當成“世界的事實”,你的思考才真正開始有了質量。

拍電影也一樣,導演用鏡頭表達的,是事實還是觀點?你把它當事實來看,就會不斷在人物命運的真僞上糾結煩惱,對故事的開始充滿警惕,對故事的結尾也心存懷疑。而如果你把它當成觀點來看,導演表達的是他對生活的認知、人世的理解,那麼你很可能就會因爲他所提供的另外一種觀察人生的視角,而收穫了另外一種理解上的可能性。

我認爲電影是觀點。同樣,我的這篇觀後感,也是觀點。

《無名之輩》是一部喜劇,看完之後也依然不會更改這個判斷。《無名之輩》的笑點沒有《西紅市首富》密集,但是它在人物的設定以及臺詞的琢磨上,一定是奔着讓觀衆笑起來的目標使勁。人爲什麼會笑呢?心理學上給出過結論——優越感。托馬斯·霍布斯說過:“笑,是發現事物的弱點,突然想到自己的某種優越感時,那種突然的榮耀感。”這也是爲什麼喜劇演員總是受人歡迎的原因,觀衆看到他們的時候,總是具有心理優勢,無論是智力上的優越感還是居高臨下的同情心,那都是一種極爲愉悅極爲舒坦的感覺。

說《無名之輩》是喜劇,就是這個原因。從影片的一開始,觀衆就收穫了極強的智識優越感。兩個憨賊,從一個愚蠢的慾望開始,做了一系列愚蠢的事情,看得人心裏既着急,又隱隱覺得活該,城市達爾文主義立刻在腦海裏佔據了制高點——弱肉強食,物競天擇,是你們自己沒文化沒腦子,所以活該成爲笑柄,活該沒有尊嚴。

直到,任素汐的出現。

任素汐在影片中扮演了一位遭遇車禍而高位截癱的姑娘,從她的出場開始,影片開始變得小心而又剋制,明明底下蓄積着洶涌澎湃的情感力量,但導演就是不讓這種力量流於表面,於是造成了觀衆在理解上的巨大誤差。任素汐幾次盯着槍管看的眼神,總讓你以爲這不過是犯罪片慣用的伎倆,用眼神揭示內心活動,用眼神表達歹徒與受害者之間的角力。直到導演掀開了謎底,你才發現自己的理解全然是錯的,你才驚覺那些潛沉的情感力量。到此,你的優越感才能退場,才能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更爲艱難的思考。

好的電影往往具有文學性,而我對《無名之輩》突然的喜歡,也恰恰是因爲,它讓我不斷想起史鐵生的`《我與地鐵》。在我試圖理解爲什麼任素汐想死的時候,在我想弄清楚悲劇爲何偏偏降臨在她身上的時候,在我努力分辨我究竟是出於優越感、還是出於對人世的理解才涌起同情的時候,我腦子裏全是史鐵生。

史鐵生和任素汐一樣,都是在最狂妄的年紀,忽然殘廢了雙腿。除了同樣地思考關於死的事,史鐵生還要思考人爲什麼要出生,他甚至試圖要把整個世界想個明白,最後他在《我與地壇》裏寫道:“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說的。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諸多苦難給這人間,你也可以爲消滅種種苦難而奮鬥,併爲此享有崇高與驕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會墜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沒有了苦難,世界還能夠存在嗎?要是沒有愚鈍,機智還有什麼光榮呢?要是沒了醜陋,漂亮又怎麼維繫自己的幸運?要是沒有了惡劣和卑下,善良與高尚又將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爲美德呢?要是沒有了殘疾,健全會否因其司空見慣而變得膩煩和乏味呢?”

“看來差別永遠是要有的。看來就只好接受苦難——人類的全部劇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看來上帝又一次對了。於是就有一個最令人絕望的結論等在這裏:由誰去充任那些苦難的角色?又有誰去體現這世間的幸福、驕傲和快樂?”

“只好聽憑偶然,是沒有道理好講的。”

你看,人和人之間真正的理解,只能發生在拋棄了優越感之後。如果你明白,你之前那些虛幻的優越感,並不是你辛苦賺來的,那隻不過是上帝擲骰子,隨機所做的分配而已。你就不會高看自己的努力,也不會低估運氣的佔比。於是,你就可以站在全新的角度裏,重新審視電影裏的每一個無名之輩,就能感受到之前從未體會過的人間暖意。因爲,如果你恰好被命運分配了一張爛牌,如果你要質問活着還有什麼意義,《無名之輩》給了你至誠至真的答案。

如果不忙,去電影院找找答案吧。

“我常以爲是醜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爲是愚氓舉出了智者,我常以爲是懦夫襯照了英雄,我常以爲是衆生度化了佛祖。”——史鐵生

《無名》觀後感6

最近,《長津湖》上映瞬間就爆炸了網絡,很多人看完回家甚至去吃凍土豆,體驗一下志願軍的辛勞。但我前幾天去外面燒烤、看黃河,後幾天待在家寫作業,根本沒空看,畢竟巜長津湖》長達三個小時,所以在家觀影時就發現了這麼一部影片。

《浴血無名川》也是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相比於《長津湖》、《金剛川》等影片著名的`戰場,它是很平平無奇的小型作戰,志願軍只有一個排,美軍也是一個炮營,規模並不算大,但它更能讓我們從一個小戰爭看到大型戰埸的困難,從中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到志願軍的決心和勇氣。以及雙方的裝備差異。

影片中,志願軍以一個排的兵力智取美軍炮營。在路上攔截下美軍運輸裝備的吉普車,並在晚上將車上的裝備運回,裏面的麪包、咖啡粉、烤土豆、機槍、迫擊炮他們第一次見,從此火力大增。但美軍一個炮營另外不斷有兵來支援,這邊志願軍孤立無緣又無法聯繫到總部,只能到美軍陣營偷電報。於是一次又一次進攻,僅剩下兩人,成功與總指揮部去的聯繫,最終炮轟美軍重炮營

我個人感覺這部影片作戰雖然不是很激烈,但是完全能夠體會到前線作戰的不容易。志願軍奮不顧身報家爲國,同時從細節上看出美軍膽小,怕死,毫無人性,也許這就是我們的制勝之道吧!

《無名》觀後感7

這場沒有特效的戰爭,卻讓人看得靈魂顫抖

1941年6月25日,蘇聯空軍突然空襲了芬蘭18個城市的機場,壓抑三年的芬蘭正式向蘇聯宣戰,繼續戰爭爆發!

1941年8月31日,芬蘭部隊抵達維堡,宣佈收復1939年失去的全部領土。

1941年10月21日,攻佔蘇聯城市彼得羅扎沃茨克市。

1944年6月9日,蘇聯開始在卡累利阿反攻,第二天就攻破芬蘭防線。

1944年7月,芬蘭軍隊退回到冬季戰爭結束時的戰線,蘇聯停止進攻芬蘭。

作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蘇芬之間的戰爭卻鮮有人知。可偏偏有這樣一個故事,它完整講述了蘇芬“繼續戰爭”的全過程,並且被三次翻拍成了電影,它的名字叫《無名戰士》。

在1940年蘇芬冬季戰爭後,芬蘭失去了卡累利阿地區,其中包括芬蘭第二大城市維堡,還割讓了巴倫支海上的雷巴奇半島,芬蘭灣中四個島嶼,部分薩拉區域,並將漢科半島租借給蘇聯作爲海軍基地,租借期30年。

對此,芬蘭始終耿耿於懷,在森林中訓練新兵等待時機收回領土。直到1941年6月德國閃擊蘇聯,芬蘭看到了收復國土的機會,毫不猶豫向蘇聯發起了進攻。從歷史角度來看,冬季戰爭裏贏得國際聲望的芬蘭完全可以將本片拍成一部“犯我國土、雖遠必誅”的熱血戰爭片。可偏偏長達3小時的《無名戰士》被拍得極爲剋制和冷靜,這種“冷靜”讓人感覺太過平淡、甚至是無聊。爲了將這種“冷靜”氛圍營造出來,全片的色調幾乎以灰暗的冷色調爲主。這倒將也挺符合芬蘭這個北歐**的性格,另一方面灰暗的畫面能夠更好地表達出戰爭的陰暗面。

不僅如此,客觀而真實的鏡頭將觀衆帶回到了那個悲壯而殘酷的戰爭歲月裏。戰場上的槍林彈雨猶如在眼前,被炸瞎雙眼後飆濺的鮮血、痛徹心扉的叫聲,從屍體上搜刮而來的麪包拿來就直接咬一口,即便是被運回的傷員也難逃敵方的埋伏而慘遭殺害。作爲一部描繪戰爭衆生相的電影,《無名戰士》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主角,可每一個人物恰恰都是主角。初入戰場膽小怯弱的指揮官,在打了幾場勝仗後意氣風發;跟着戰爭一起成長的新兵從毫不留情地槍殺俘虜,到學會憐憫、主動把槍放到傷員的身旁,讓其解脫痛苦。還有初入伍的新兵蛋子,因爲沒經驗會擡頭過高而被爆頭身亡。

這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那個身經百戰的老兵了。這個參加過冬季戰爭的老兵再次入伍,經常對於上級的命令不屑一顧,不爽時更是直接破口大罵、毫不留情。但他對戰友又十分照顧,不僅細心教導剛轉來的新兵如何巡邏,還冒着槍林彈雨將受傷的戰友背過河。別看人家整天一副老油條的樣子,打起仗來可絲毫都不含糊。不僅握槍姿勢極爲實用,連清戰壕的戰術都十分精準高效。

明明有着一身好本事,可以在戰爭裏建立豐功偉績的他,卻一臉不在乎:你想成爲英雄,我纔不在乎那種事,只有需要時才前進,否則就趴着,我們來這裏不是爲了被殺,而是殺戮。

他真正在乎的是,在家中的三個兒女和即將生產的妻子。當他終於有假期回家照顧妻兒時,還不忘一起收割家中田地裏的黑麥,而這一幕是全片少有的暖色調的溫馨畫面。沒有真正意義主角的《無名戰士》,反倒每一個人物身上獨有的特點給刻畫了出來。即使看完電影的我們仍舊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是他們各自鮮明的'性格卻能夠被人深深地記在腦海裏。

這種看似是“弱化”單一角色的講述方式,其實是用一種最直白的方式告訴我們戰爭所帶來的影響:普通人在戰爭面前的無奈、悲傷,還有失去親人、失去生活的迷茫。這種影響其實是我們在超級英雄電影裏看不到的,因爲那些戰鬥力爆棚、能夠死而復生的超級英雄更多時候考慮的不是麪包,而是如何打敗敵人。或許我們在看這些超級英雄電影時會感覺熱血沸騰、興奮不已,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夠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但是他們卻不會告訴我們做一名光鮮的英雄背後所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即便芬蘭在這場戰爭裏佔據着聲譽優勢,但是在《無名戰士》裏我們幾乎看不到蘇聯方面大規模的軍隊,只有偶爾零星的幾個蘇聯小兵還提醒着我們這是一場戰爭。這種刻意不渲染敵方形象的做法,與去年諾蘭的《敦刻爾克》頗爲相似,這樣做的本意是想要讓觀衆去反思戰爭所來的影響,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而非去建立敵對情緒。在這場戰爭之後芬蘭選擇了維持中立外交政策,即便在東西冷戰時期也維持中立。這樣的深遠影響足以見得戰爭帶給芬蘭人民的傷痕有多麼的深。

那個老兵曾一語道出了這個傷疤:戰爭對雙方來說都是可怕的,是誰發動的已經不重要了,所有經歷的人都會受難。當老兵在戰爭結束後回到家中,妻子飛撲入懷、女兒眼神裏的開心,我們纔會明白,家是最值得去守護的東西。

《無名》觀後感8

在年初一去電影院觀影是近幾年我家的新節日儀式感,所看影片選了《無名》,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抗戰時期的諜戰題材全家人都喜歡。

本來我是帶着點兒“可能這是一部主要觀看對象爲粉絲”的影片的心態的,但是從一開場,我就徹底改觀了這種多少有些戲謔的心情,不得不被電影鏡頭帶入其中情境,認真觀看起來。

結論是我很喜歡這部電影,從昨晚看完影片到現在過去24小時了,仍然在回味其中的一些細節。

所以這將是一篇比較認真的觀後感,優點缺點我都會談到。爲了不劇透,我將盡力不談情節,只說令我非常喜歡的關於電影表達本身的部分,以及我感覺到稍顯不足的部分。

首先談談我喜歡的部分。最喜歡的就是本片的鏡頭表達,通過不同風格的畫面來替故事訴說着它的心思。例如,前一秒唯美純淨平和的潔白羔羊,下一秒就是一鍋胡亂燉着的肉,甚至連能令人產生食慾的好顏色都沒有。這種反差畫面鏡頭,在本片裏出現很多次,或許希望觀衆感受到視覺衝擊,或許僅僅是用這樣的方式表達着現實的殘酷。不論是什麼,這些不需要臺詞的畫面,就是電影這種藝術形式最直觀的一種表達。

攝影畫面的色彩上,在黑白灰對比,暗色調和明色調的運用,都有值得好好品味的地方。使我比較深刻記住的是那碗噼啪亂跳的蝦。環境的顏色都不鮮明,唯獨那碗活蝦的料汁的暗紅色令我感覺刺眼,那顏色和牢房裏的地面上永遠洗不乾淨的血污豈不是一樣?而蝦這個掙扎跳躍的主角雖然被泡在料汁裏,卻也分明是黑灰色的。導演想說什麼欲言又止,但恐怕觀衆是可以領會到的了。這就是鏡頭的語言,是攝影的溝通方法,是電影的表達藝術。

鏡頭裏的一些特寫細節,也是在講述線索,彷彿是猜謎,每一點蛛絲馬跡都是在幫觀衆推測出情節的鏈條關係。至於這些鏡頭所透射出的種種隱喻和思索,則是另一種讓觀衆回味的地方,各人都會有各自的解讀,所以產生的後勁也是很大的。

敘述。電影不是按照時間順序或者事件發展順序講述故事,也就是說,是非線性敘事模式。可能這種方式不是每個觀衆都適應或者喜歡的,我很喜歡,並且我驚喜地聞到了一點黑澤明的味道。

其實這個故事在影片結束的時候,把事件按照時間順序重排,觀衆會發現其實並不複雜,甚至可以說是個比較簡單的故事。因爲在那個年代,我們那些爲了民族抗爭奮鬥在隱祕戰線的先輩們的故事,大體上都是沒有驚天動地精彩紛呈的,他們越是平常才越是勝利的保證,甚至很多生死攸關的經歷是能用一句話就概括得完的。正是如此,我覺得這個非常規的`講述方式更合適,更容易讓觀衆印象深刻。

開篇看起來的“東一句西一句”的講述,我認爲是一種對每個人物的素描,然後針對每個人物開始各自表述。也就是說,這種插敘倒敘和人物視角的切換,是將每個人物逐步豐滿立體的過程。比起平鋪直敘的講故事方式有利於故事情節理解來說,這個看起來雜亂無章的方式顯然更有利於塑造人物的層次感,就好像散文那樣,“形散意不散”。

這也呼應了片名《無名》,它想講的是一羣人,而不僅僅是講一個故事。對於一個並不算複雜的故事來說,這個非線性敘事的方式給人物樹立是起到了助力的。

不夠完美的部分。前面說了很多的畫面和色彩的表達,搭配上相對簡單的故事情節,可能會讓一些觀衆覺得影片有點形式大於內容了。我認爲影片想引起人們注意的那些過於龐雜的歷史過往的方方面面,實在不是一個故事一部電影就能說得完的,能用鏡頭語言給觀衆留下一些記憶,已經是一部好電影了。但如果故事能更加豐滿一些,一定會讓對信息量和邏輯性上要求更高的觀衆得到滿足和享受。

演員方面只說說王一博。王一博的角色適配度其實是超出我的預想的,他的表現是合格的,甚至可以得分更高點。日語臺詞和上海話臺詞都非常加分,武戲也是個加分項。

可我也不得不說他的演技不足的地方。和梁朝偉以及日諜長官對戲的時候還好,因爲有年齡和地位的差距,他表現得謙遜和弱勢並沒有什麼明顯的不合適。反而是與平輩的“同僚和朋友”的王傳君對戲的時候,讓我感覺略顯不足。尤其是最後和王傳君對峙一段,明顯沒有接住王的氣場,若能體現出內心情感衝突後更堅定強烈的“必殺”的殺氣,就完美了。

說了這麼多,肯定有我沒有講到的地方,但我自己喜歡和覺得有遺憾的點基本上是交代完了。總體來說我很喜歡這部電影,是一部值得再看的影片,也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各種細節,欣賞電影這種藝術形式種種的細膩之處的影片。

也借《無名》向那些生前無名,故後仍然無名的英雄們致敬。

《無名》觀後感9

人的複雜性在於人有感情,怎樣去建立感情也是一門複雜的學科。保安馬先勇對妹妹說,“我不能不管你,你是我妹,你罵我那纔是你。”安慰妹妹自己過得很好,“今天去會所了,那裏好多大長腿。”保護女兒方面更是,爸爸就是女兒的保鏢,隨時保護好她,甚至爲她擋槍。眼鏡和嘉旗在一起度過漫長的兩天後,彼此都愛上了對方,人是容易產生感情產生愛情的,只要有時間陪伴。

金錢不是愛情必備品。大頭覺得真真不愛他是因爲沒錢,而這一切都是他自己以爲的,愛情跟金錢沒有關係,只關乎人,人類豐富的愛情情感不是金錢去操控的,如果夾入金錢,可能就不是真的愛情了,愛情是兩個人想在以後的.日子裏互相照顧彼此,相濡以沫,這纔是愛情。真真也愛大頭,真真不愛波仔,所以在公安局時,真真會賣了波仔,而從不透露大頭的信息。最後也暗示大頭不要靠近她,她旁邊有警察,警察走了的時候,真真帶着大頭一起逃跑。這就是愛情。

父子情父女情情深意切。兒子女兒不管長多大了,父親都會義無反顧地去保護好他們。馬先勇爲女兒擋子彈,高明給高翔打仇家,擋仇家。父親就是要做好孩子的保鏢。

這個影片把人類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愛情,兄妹親情,兄弟情誼,同學情誼,都表達得很好。人就是這樣,擁有感情,各種情感混雜在一起,並且有時還要跟歹徒鬥智鬥勇。

人要能夠有同理心,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共情別人的情緒。這樣別人才喜歡自己。媽媽喜歡圖圖奶奶,就是因爲圖圖奶奶能夠理解媽媽,能夠和媽媽共情,媽媽覺得這個人就像自己的親人一樣,所以很樂意跟他一起玩。

人跟人之間要多投入時間相處,並且在一起的時候要能夠和別人共情。然後在做到人際六經六權十技巧,溝通六藝術,也就把人類研究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