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西遊記》觀後感合集15篇

《西遊記》觀後感合集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8W 次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爲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西遊記》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遊記》觀後感合集15篇

《西遊記》觀後感1

在小學的第一個寒假裏,我讀了第一本中國名著《西遊記》,它主要描述了一位善良的和尚唐僧帶着三個徒弟歷經磨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我不光看了書,媽媽還允許我看了動畫片,所以印象特別深刻。

那天,我和媽媽走在回家的路上,邊走邊聊天。

“師徒四人中你最喜歡誰?你給排個名次。”媽媽問我。

我說:“孫悟空排第一,唐僧第二,其他的人嘛就沒什麼喜歡的。”“爲什麼只喜歡他們兩個呢?”媽媽又問。

我想了想說:“因爲孫悟空本領大,一個筋斗就十萬八千里,他總是能一眼就認出妖怪,師傅被抓走了他都衝在前面想辦法營救,而且最後都趕走了妖怪;唐僧心地善良,總是不忍心殺妖怪,還把他們放走,經常念阿彌陀佛……。”

媽媽又問:“那你爲什麼不喜歡沙和尚和豬八戒呢?”

我說:“沙和尚嘛,其實還是有一丁點兒喜歡的,因爲他總是看着大家的行李,跟着師傅唸經。豬八戒最不喜歡了,他只知道吃,有時候又很懶。”

其實,我也挺喜歡白龍馬的,他把唐僧的馬吃掉了以後,就把自己變成了一匹馬,一直默默無聞地駝着唐僧去西天取經。媽媽說,知錯改錯就是一匹好馬,就像我們做錯了題目,又訂正了錯誤並牢記了同樣值得表揚。

《西遊記》裏讓我喜歡的人物其實還有不少,但最讓我向往的莫過於孫悟空了。自從看了《西遊記》以後,我腦子裏經常就會想起孫悟空的模樣,如果我也有孫悟空的那些本領就好了。比如,遇到哪些地方出現火災了,不用消防員過來滅火,我一個人就能把火撲滅;還有,如果我想去奶奶家,一個筋斗就能變到她家……可是媽媽說,如果我好好學習,也相當於身上有很多和孫悟空一樣的本領,遇到什麼問題和困難,都能很快發現並解決,我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是很懂這些,希望我讀到三年級的時候能慢慢明白這些道理吧。

這是我最喜歡的故事,也是我百看不厭的動畫片。

《西遊記》觀後感2

我最喜歡看《西遊記》,特別是孫悟空大戰金角大王和銀角大王,它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

唐僧師徒四人過平頂山的時候,害怕有妖魔鬼怪,於是孫悟空叫豬八戒去尋山。豬八戒不敢不聽,只好扛着九齒釘耙去尋山。豬八戒走了幾公里山路,看見了一塊大草坪,便躺了下來。

孫悟空早就料到豬八戒會偷懶,就變成了一隻啄木鳥去啄豬八戒。豬八戒睡不好覺,只好扛着釘耙繼續尋山。他看見幾塊大石頭,便把大石頭當作唐僧、孫悟空和沙僧進行問答練習。

豬八戒說:“要是師父問我是什麼妖怪?我就說是石頭怪。要是師父問是什麼門?我就說是石頭門。要是師父還問我門上有幾顆釘子?我就說俺老豬記不清了。”

豬八戒的這番話被孫悟空聽到了。孫悟空駕着風把這些話講給了師父聽。

豬八戒回來了,唐僧問是什麼妖怪?豬八戒說是石頭怪。唐僧正要問第二句,孫悟空就搶着對豬八戒說:“我知道。師父問你是什麼洞?你就說是石頭洞。師父問你是什麼門?你就說是石頭門。師父要問你門上有幾顆釘子?你就說俺老豬記不清了。”

豬八戒一聽,嚇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於是孫悟空又叫豬八戒再去尋山。這次豬八戒再也不敢偷懶了。他看到小花,覺得是孫悟空變得——“猴哥呀,我真的沒偷懶”;看到大樹,也覺得是孫悟空變得——“猴哥呀,我真的沒偷懶”;無論他看到什麼,他都覺得是孫悟空變的,於是一路走一路不停地解釋。

看到這裏,我捧着肚子哈哈大笑不停。這只是《西遊記》中的一個故事。《西遊記》裏還有很多這樣有趣的故事,等待你去發現喲。

《西遊記》觀後感3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裏來的啊?”媽媽總是笑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爲小時候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孫悟空。

《西遊記》這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翻開《西遊記》,便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

要了解一本好書,自然要了解它的作者。《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傑出的小說家吳承恩。吳承恩,字汝忠,號射陽山人,是羅貫中的老師。他自幼聰明過人,博覽羣書,喜歡野言稗史,熟悉古代神話和民間傳說,年輕時即以文名著於鄉里。鄉人都認爲他科舉及第“如拾一芥”。但最終他科場失意,生活困頓。這加深了他對封建科舉制度、黑暗社會的認識,促使他運用志怪小說來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憤懣。他自言:“雖然吾書名爲志怪,蓋不專明鬼,實記人間變異,亦微有鑑戒寓焉。”

《西遊記》由三部分組成:第一回至第七回,寫孫悟空的出身和大鬧天宮的故事;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寫取經的緣由;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寫孫悟空和豬八戒沙和尚一起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經歷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經,休成"正果"。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爲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通過虛幻的神魔世界,反映了現實社會的種種問題。西行途中的妖魔,決不僅僅是一般困難的化身,而大都是代表着危害人民、無惡不作的封建黑暗勢力。

《西遊記》觀後感4

這個不一樣的寒假,我讀了一本由明代傑出小說家吳承恩寫的《西遊記》。我一拿起《西遊記》,總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在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故事講述了一位來自東土大唐的玄奘法師受觀音菩薩指點,在一路上收了三位各有所長的徒弟,神通廣大的孫悟空、憨厚老實的豬悟能、勤勤懇懇的沙悟淨。他們在漫長的取經路上,當唐僧遇到危險,被妖魔鬼怪抓走時,三位徒弟不僅用盡了渾身解數,還請來各路大羅神仙幫忙斬妖魔除妖怪,最後,終於到達了西天佛國,修成正果、功德圓滿。在靈山,如來傳金旨:封慈悲爲懷的玄奘法師爲旃檀功德佛、封神通廣大的孫悟空爲鬥戰勝佛、封憨厚老實的豬悟能爲淨壇使者、封勤勤懇懇的沙悟淨爲金身羅漢、封頗有靈性的白馬爲八部天龍馬。

從這本書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要把一件事做成功,就要克服重重困難。遇到問題時,不能打退堂鼓,要堅持不懈地把它克服。記得小時候我剛學習彈鋼琴,常常覺得自己彈不好鋼琴,對鋼琴失去了信心。但是媽媽總是鼓勵我,說:“堅持才能成功!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廢。”一開始,我以爲媽媽是爲了讓我開心才這麼說。可沒想到,幼兒園來了一份邀請函:讓我去參加鋼琴表演。我頓時就覺得有一大片烏雲在頭上,我怕自己把表演搞砸,但還是硬着頭皮坐在鋼琴前,彈起那不成調的樂曲。在幼兒園裏,那位年輕的指導老師聽了我的琴聲後,立刻讚揚道:“這孩子彈鋼琴彈得非常不錯!堅持彈下去,一定會成功。”聽了這句話,我心中美滋滋的,失去的`信心又回來了,決定堅持學習鋼琴。此後,我在家裏堅持練習鋼琴時,在我的耳邊經常會徘徊着一個聲音:“堅持才能成功。”

堅持才能成功,讀了《西遊記》,使我更明白了這個道理。不管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遇到什麼困難,我都不能輕言放棄,一定要用《西遊記》中的精神引領自己走向成功!

《西遊記》觀後感5

浪打旋花萬里傳,百守難刻相思夢。

有的時間,有的地點,有的人,開始着生長,開始着演練,只是我們沒有去近觀,但是會有人去傾聽和訴講,這是不能改變的原理。

無知的動態,彬然的刻景,讓自己新歡憂亂,讓思百添阻撓,一人,一景,一望去,一驚,一悍,一飄渺,看人,觀景,相濡以沫。

流光水中出金星,閃爍語,繁華步,一路驚動時中表,闖滄海,進蒼穹,識得華府蓮中景。

外思看,內思亂,識得半步遙聲彎,無爲,無爲,一片同心,棋聯座,登畫梯,感慨遺蹟紛飛起,具思空,等長明,歲月同行,歡樂同步,走起交織浮華雨,眼守時,耳守令,自收半杯悲涼意,己釀半杯刺骨情。

聽人道遠,己想爲之,漂思過海出斜陽,一登樓望,半步斜雲景,時起至此,人落之幕。

拿起無,打掉有,半刻無知半心難,一走一瞧一炫耀,看得畫中景,識得己外,牽心驚,望心涼,無故之心那麼祥,笑行拉,妙中理,識得歡樂心中伴。

無望心載樓,樓聲無戀意。

刻骨繞心頭,半語驚世人。

雙眼識清風,無奈相約淚。

側聽門外意,具守眼前景。

學得無行語,繞來外心亂。

頃刻無,思刻開,學得心中美華行,一動改,兩動變,繞的實景換,他人笑,衆人驚,遺憾相助,守得萬涼風,食無味,知無前,喊語驚汗,喊心頭,渡心灣,不知何去何從。

有人教,有人學,有人識,則有人人聽,順着風行掛過往。

望天梯,看駿座,語不出忘行,衆無奈,定無怪,煩惱自把心來怪,左有半張歲月門,右有半張無助令。

看你行,聞你往,識你面,則定你向,許你令。

歡笑萬般集,快樂千般助。

修刻聯意夢,行刻醉意聲。

半步連聲曲,繞起過往人。

起行散花境,落下無真命。

《西遊記》觀後感6

這是一部經典,是我們小時候最愛的一部電視。這是吳承恩讓我們有這樣的機會看到,現在雖然很多西遊記的主演都離我們而去,但是我想這是經典會延續老藝術家的生命,在當時在拍攝西遊記曾走過了六年,也幾乎跑遍了全中國這是不容易的。

我喜愛西遊記不僅僅時喜歡它的劇情我還喜歡它的寫作風格。比如劇中的孫悟空:它是一下具有吸引力。活潑調皮。和反對識他手拿金箍棒有七十二般變化和長生之道。他還大鬧了天宮,後來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後隨唐憎取西天取經。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在高老莊又收得一個徒弟名叫豬八戒:他是一個憨態可掬。忠厚老實的人,他也隨唐憎去西天取經,但在有些時候又有點想半途而廢想回高老莊但每一次都不是想真走可以看得出他也是有情有義的人。師徒三人上路了,走到流沙河邊又遇到了一個妖怪,但在最後慧岸行者引領悟淨歸順了唐憎,這下唐憎高興了,師徒四人又上路了。

這個沙悟淨是一個對師父忠實。忠誠。無二心的人。在這一路上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了真經,最後反回了大唐爲世人唸經布佛使世人不在困擾。我在告訴你們一個祕,那就是其實電視中的那匹白龍馬是紅色的,我不管你們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我知道西遊記中的孫悟空是六小齡童演的,他的本名是章金萊。豬八戒是馬德華演的。沙憎是閆懷禮演的。

白龍馬是王伯昭演的。高小姐是魏慧麗演的。唐憎是由三個人演的,他們分別是:汪粵、遲重瑞、徐少華。鎮元大仙是吳桂林演的。福星是安雲武演的。耗子精是常清演的。兔子精是李玲玉演的。白骨精是楊春霞演的。機靈鬼是李建成演的。這是一個經典。至今以經播放了兩千多次了。這是無法超越的經典,是名著。這裏面的一些歌曲也很動人比如:《敢問路在何方》。《何必西天萬里遙》。《通天大道寬又闊》。《取經歸來》。《伴君常開一朵花》……

《西遊記》觀後感7

大年初二,媽媽帶我看了一部電影《西遊記女兒國》,非常好看的一部電影,我覺得這個影片就像一部經典的書籍,有很大經典臺詞,人生哲理,引人入勝。這個電影圍繞着“愛”這個字講述了唐僧師徒在女兒國的難忘經歷。

“愛”在這部電影裏無處不在,影片裏,即便河神因愛生恨變成了河妖,它也一直等待着並守候着一個它愛的人,渴望得到溫暖。而唐僧,當看到女王的美麗和善良,聽到女王的那句“我舍我的王權富貴,你舍你的戒律輕軌”時,唐僧真的被女王的真心打動,袈裟滑落在地,心,動了,你是唐僧終究也無法躲過情。

唐僧和女王因被害一起漂到無盡海,這片海沒有盡頭,他們一起經歷了生死磨難,歡樂悲喜,他們在生死最後一刻,終於拋開一切,決定在一起。當河妖爲了自己的愛人,傷害女王,將海水引到陸地,頓時生靈塗炭,海水裏全是百姓的屍體,這時,菩薩突然現身“愛一個人,還是愛衆生?”唐僧面臨一個難以抉擇的問題,他也大徹大悟,如果他選擇愛一個人,他和女王會幸福可能會幸福,那麼,衆生呢?如果取得真經,可以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時大愛。因此自己和女王的愛情只能到此爲止,不得不畫上句號。

我覺的唐僧他最終還是選擇西天取經,不忘初中,解救衆生,這種愛,纔是真正的愛,不求回報,無私,偉大。但其實我對於這個結局,個人本就非常喜歡趙麗穎,而趙麗穎演女王,我也被她的勇敢,以及爲愛不惜放棄女王的地位而打動,她骨子裏的善良,深情款款的眼睛,在唐僧離開時,她的不捨和默默無言,這些都打動了我。唐僧和女王心中各自懷着的這份愛,去完成各自的使用,期待來世的再次相見。

《西遊記》觀後感8

昨晚,我抓緊電影上映的最終兩天看完了《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影片敘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後被鎮壓在五指山下,恰巧,爲了躲避山妖、保護唐僧前世——江流兒,誤打誤撞放出了孫悟空。但孫悟空因如來佛祖的封印不能再使用法力,本就頑劣的性子加上被嘲笑而變得更加暴躁,僅有江流兒堅信他還是齊天大聖,並一向伴他同行。最終,妖怪作祟時,江流兒爲了保護孫悟空而死去,孫悟空哭了,同時最終解開了封印,又成爲了齊天大聖,但那個一向呼喚他“大聖”的人卻不在了………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我對“大聖歸來”的理解,這是一場大聖的自我救贖:最初的大聖,一生氣就大鬧天宮,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而剛被釋放出來的大聖,失去了法力所以異常惡劣,在這成佛成魔一念之間時,江流兒成了一個天真善良的擺渡人,在潛移默化中感化大聖,最終跪在地上哭泣的大聖,心中已經具有了人的情懷,才最終解開封印,成爲真正的齊天大聖!其實,我認爲,最終的大聖與一開始大鬧天宮的大聖是不一樣的,差異並不是法力,而是心境:一開始,他自詡爲齊天大聖,但之後,他懂得了舍與愛,所以成爲了自我的大聖,完成了一場自我救贖,成爲了一個真正的齊天大聖!

說實話,我與這部電影差點失之交臂,因爲之前我對國產動漫並不感興趣,直到偶然間看到介紹《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導演田曉鵬的,他說這部電影之所以耗時8年,是因爲期間期望保全初衷而拒絕投資方修改劇本,結果被臨陣撤資,最終是他自我想方設法墊資完成了電影的拍攝,這也是爲何前期宣傳力度不大的緣故,但這樣也最終保證了整部電影的高質量,自然贏得了高評價和高票房。

大聖歸來,壯哉我國漫!

《西遊記》觀後感9

個人認爲完全超越老版。無論從演員還是特效上,老版西遊記的確是經典,但是要注意,西遊記是神話劇,時代在進步,觀衆的欣賞水平在提高,如果在現在這個年代還抱着當年的電視劇看,我都感覺乏味,當年的道具和特效完全不足以和今天老張這一版媲美,這就是能完全超越老版的根本原因。至於演員方面,我心中的孫悟空,不應當是一隻思想上的人,行爲上的猴子。在這方面新版處理的很好,悟空畢竟是個妖怪,本性難移,無論是從菩提老祖那裏還是從唐僧那裏,學到的只是人的行爲舉止,他暴戾貪玩的性子應該是永遠改不了的,所以我挺吳樾,他正好演出了這樣一個有血有肉的猴子,至於豬八戒,畢竟是天蓬元帥,起碼要有點威嚴,老闆給人的感覺是蔫壞,而新版則給人的感覺是憨厚懶惰,這纔是豬八戒。沙僧在新版塑造的是最成功的,老版沙僧完全是個配角,有沒有無關緊要,好像就是個劇務,而新版沙僧得到了強化,不再是那個只會說:XXX被妖怪抓走了!的小跟班了。唐僧也很靠譜,整天風吹日曬,跋山涉水,怎會白白胖胖。而且一位有膽量不遠萬里的取經僧怎會手無縛雞之力!讓趙雲來演完全靠譜!

還有一點,化妝上有很大的進步。猴,豬,沙,在西遊記裏普通人見了都當他們是妖怪,所以不應該長的那麼和藹,孫悟空的雷公嘴在新版得到突出,豬八戒也真就成了長嘴大耳朵,沙僧是徐錦江演的,就不用多說了。還有那些妖魔鬼怪,全都十分恐怖,這樣的處理無疑增加了真實性,要比老版和浙江版的布娃娃妖怪好很多。

最後,我想說:新版三國完全沒有超越老版的三國,紅樓夢因爲不瞭解不作評論,水滸傳新版增加了劇情,但卻少了好漢們的霸氣和土匪氣,所以尚不如老版。但是張紀中版的西遊記,的確比老版和浙江版好很多,錢砸出來的啊!

《西遊記》觀後感10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被評爲迄今爲止最有良心的“國漫”。截至8月28日,其票房已超9.42億,刷新了由《功夫熊貓2》創造的6.11億動畫電影票房記錄。

第一遍看《大聖歸來》時,被電影劇情所吸引。孫悟空的神力被如來佛祖封印了,作爲一隻再普通不過的猴子,他卻儘自己全力保護江流兒。江流兒爲幫大聖引開妖怪時,被亂石所埋,大聖痛哭流涕,強忍刺痛,衝破了封印,打敗了妖怪。

這部電影的動人之處在於大聖對江流兒的愛與守護。喜悅、悲傷、冒險、死亡……少不了的。這部動漫是充滿情感的,它喚醒了人們心中各種沒有認識到和壓抑已久的情感,比如生死離別之苦、肝腸寸斷之痛、驚魂恐懼等等,觀衆置於其中被深深感動,並從中獲得教育。中國的動漫像足球,人們對國家隊抱有希望與關切,掌聲卻只能獻給外來客。中國動漫,或過於理性,或太過幼稚。所以《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之於國漫,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當第二遍看時,我是被畫面的細節和配音的細膩所折服的。電影中,所有人物說話時,口型與發音完全一致。這種精緻的、讓人驚歎的畫面在國產動畫作品中少有見到。配音演員們爲這些生動鮮明的人物注入了情感,賦予了人物真實的生命,對人物的塑造和情節的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片中高潮部分,孫悟空越過懸崖,眼見就要抓住江流兒時,被妖怪推向一邊的岩石上。就在這一段,孫悟空的配音演員張磊聲嘶力竭地喊出:“流兒——。”那個呼喊,聲音嘶啞,不免使觀衆隨電影情節而揪心。

從《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這部國漫中,我們看到了中國動漫的希望。我們可以相信,中國動漫曾經的負擔也許將成爲我們的禮物,我們今日的焦慮也許會照亮中國動漫明天的路。

《西遊記》觀後感11

近期,86版經典《西遊記》又在央視播放,其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這一段最令人深思。

一個白森森的吃人不眨眼的骷髏妖精,化作各種人形,裝作可憐兮兮的樣子,說着編造好的謊言,輕易矇蔽了唐僧,甚至豬八戒、沙和尚也被迷惑了,都爲妖精說好話,若不是火眼金睛的孫悟空,唐僧早就成了白骨精的下酒菜了,豬八戒、沙和尚也已經是糞便了。

早就流傳着一句話,聽見的不一定是真,看見的也未必真。如今社會物慾橫流,很多人迷失了自我,耍弄着小聰明,兩面三刀,招搖撞騙,這就是白骨精之類。而一些人只看到聽到白骨精之類人的言辭,於是盲目跟從,自己被人當了槍使,卻一點也不知道,還認爲自己大義凜然,這就是唐僧、豬八戒、沙僧之流。這些人被矇蔽助長了惡人氣焰,他們壞嗎?其實他們不壞,只是不能識人罷了,判斷力的偏差,只能淪爲他人利用的工具。

看過一個小故事,伯樂跛行,一少壯見而問安曰:“夫子何以如此?”伯樂曰:“相馬所致。”“相馬何以如此悽苦若是?”曰:“相一良馬。”“良馬豈不佳乎?”“佳固佳,剛一牽上臺階,就踢了老子一腳。”

故事不長,道理卻很深刻,有的人本來啥也不是,被人點播歷練,剛提高了一點,覺得自己了不得了,就忘了本了,明面陽奉陰違,背地裏做的事令人髮指。

是當今世界的一些現象迷失了一些人的眼睛,還是中華傳統美德的淪喪,如唐僧這樣的老實人如今生存艱難,孫悟空這樣的正義之士反受排擠,無怪乎路邊老人倒了無人敢扶,你哪知她是不是白骨精變的。

《西遊記》觀後感12

電視連續劇《西遊記》以精彩感人的故事情節打動着我。在這個暑假,我幸運地借到了《西遊記》這部小說。一連好幾個晚上,我如飢似渴的仔細閱讀。那生動的人物形象,彷彿一塊塊磁鐵緊緊地吸引着我,使我愛不釋手。

書中的唐僧一味行善,人妖不分,三番五次上了妖怪的當,險些成了它們口中的美味佳餚。然而,唐僧畢竟有不凡之處,她明知取經途中有無數艱難險阻,卻不顧個人安危,毅然接受並且圓滿完成了這個艱鉅任務,這種對事業執着追求的精神真是令人讚歎不己。

只要一提起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的故事,便爲人們津津樂道的談論之處。孫悟空足智多謀。濟困扶危,在取經途中對那些危害人民的妖魔絕不放過,多次爲民除害。在比丘國降服白鹿精,救了一千多個小孩的性命,過火焰山時,他又千方百計求鐵扇公主借出能滅火降雨的芭蕉扇,既爲西行開闢了道路,又解除了當地人民的困苦。由於師父誤解,他幾次被趕走,但是,他人走心還在,充分表現了他對師父和事業的無限忠誠。正因爲如此,幾百年來,孫悟空在人民的心目中始終是一個可愛的神話英雄,也是我無比崇拜的偶像。

豬八戒在書中是個既招人恨,又招人愛的角色。翻山越嶺,他總是爲順利西行掃除障礙,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他知錯就改的精神,令人難忘,招人喜愛。

提起沙和尚,他總是盡心盡力地保護着唐僧,重擔在肩,始終如一,默默無聞地做着無私的奉獻。

《西遊記》的作者用充滿浪漫和幻想的神話告訴我們:一項美好的事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要經歷艱難曲折,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發揚悟空精神,不斷奮鬥,消滅假。醜惡,弘揚真。善。美,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西遊記》觀後感13

幾個星期前,我們學校放了場電影,《西遊記之大聖歸來》。

當時老師告訴我們,學校要放電影,我萬分的激動。我們先來到主席臺前,副校長向我們訴說了看電影時的規矩。我們走進操場,看見了放電影的道具。我們坐了下來,電影開始放了。在看電影的過程中,雖然有人把我們擋着,但還是挺快活的。到結尾的時候,我流下了眼淚,簡直太感人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長安城老是鬧山妖,而法明的徒弟江流兒遇到了一個傻丫頭,江流兒爲保護傻丫頭,一路躲着山妖。在路途中遇到了齊天大聖孫悟空和天蓬元帥。後來傻丫頭被抓,江流兒爲保護傻丫頭,差點命都沒有了。在這瞬間,齊天大聖脫離了法印,將大肉蟲擊敗。幸運的是江流兒還活着。

看完這部電影后,我有了深深的感悟:

凡是任何事情,只要有勇氣,有親情,任何困難都能解決。我要向江流兒學習,就像他一樣,有勇氣,去面對現實的殘酷。友情親,知道去關心別人,去幫助他人。江流兒也讓孫悟空學會了愛。原本一隻沒有淚水的孫猴子,江流兒讓它流下了第一滴淚水。原本一隻不會去關心別人的孫猴子,江流兒讓它明白了關心別人也是種愛。原本一隻只會逞強的孫猴子,現在變得不再逞強。

人凡是有生命就有感情,就一定會流血流淚,不然那個人就不正常。無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會有感情、勇氣。江流兒就是我們的榜樣!這部電影令我很感動,我也學到了很多新的知識。比如:做人要大方,要有憐憫之心,不能做一個小心眼的人,要懂得去關心別人。

《西遊記》觀後感14

《西遊記》是中國的國大名著之一,歷經幾百年而流傳於民間,故事膾人口,於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作品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作爲一名普通的人,作者無能爲爲,只有通過寫作表達其心中的同情,不滿,反抗。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萬餘字。故事敘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神話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鉅著,同不公的現象作鬥爭

《西遊記》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創造了孫悟空師徒四人飽滿的藝術形象。構造了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作者思想感情的首要寄託者。表達作者對社會的不滿,反抗。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爲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是一切不公社會現象的反者,是封建禮教的叛逆者。它好動機靈,活潑調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疾惡如仇。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它一路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打敗妖魔,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但唐僧卻有時被妖怪矇蔽雙眼,分不清惡善,被妖怪僞裝成的善良表面所矇蔽,責怪悟空殺了他們,念緊箍咒,甚至把它趕走,但它還是對唐僧非常忠心,一路保護着,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終於修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

《西遊記》觀後感15

我看了許多著名小說,最讓我難忘的,也就數西遊記了。西遊記中有四位主要人物:孫悟空、唐僧、沙悟淨、豬悟能。這本書講述了,一個曾經大鬧天宮,去東海龍王拿取金箍棒,後來卻被如來佛祖用五指山,把他壓在了那五指山下。整整有500年左右見到唐僧,方纔被他救出來,便要保他去西天取經,這便是孫悟空。曾經被玉皇大帝封爲捲簾大將,只因,在蟠桃會上,不小心把一個盤子打碎,玉皇大帝便路把他扔入凡間,便在流沙河等那取經人,這便是沙悟淨。豬悟能,曾經是天上的天蓬元帥,只因調戲嫦娥,便打入凡間,後因投胎出錯,使它投入豬圈裏,長了一隻豬肉,豬頭,豬腦,豬耳朵。 至今最使我難忘的故事是孫悟空大鬧天宮,這個內容講述的是,孫悟空剛學到七十二般武藝後,和子子孫孫玩耍,玩耍時把如意金箍棒伸得非常高,打攪到了玉帝,後來玉帝別問那是哪般要好,大家便對玉帝說,這是天地之精華,凝固後的精石便撫養了這妖猴。

玉帝便下令把他抓上來,便派10萬天兵天將和哪吒一起去捉拿那孫悟空。孫悟空還毫不知情,依然還在和子孫們一起玩耍。 聽到玉帝要把這花果山你移爲平地時,孫悟空怒了,就算是10萬天兵天將捉拿,但孫悟空也並不是等閒之輩,後來打起來了,沒能捉住那孫悟空。 後來玉帝怒了,到直到他派出他的外甥二郎神去捉拿孫悟空。他與孫悟空大戰了300回合,孫悟空沒能打敗二郎神便溜走了。 直到後來如來佛祖,把他送悟空壓在五行山之下。觀音菩薩對他說,以後取經人自會幫你脫身。 這便是我讀的是西遊記,四大名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