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精選15篇)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精選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1W 次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唸書的孩子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精選15篇)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

今天晚上,媽媽讓我看了一部具有教育意義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劇情結束了,當媽媽問我有何感想,我忍不住放聲大哭,眼淚止不住,被深深的感動了。晚飯後,回憶故事情節:九歲的開開和爺爺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開開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只能和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不過好在開開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小膽兒,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歡笑。

開開是一個活潑開朗、懂事的好孩子。和爺爺相依爲命,常常等在外地打工的媽媽爸爸打電話,這也許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開開是一個堅強勇敢自理能力很強的孩子。開開爲了給爺爺減輕負擔,每天早上早早起牀給自己和爺爺做飯;開開那麼小的年齡,還自己學着蒸饅頭,想想開開,再比比我,我真是比開開幸福多了,我應該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開開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好孩子。開開每天在學校借書,晚上回家給爺爺唸書,開開爲了騰出時間給爺爺唸書,開開在學校早早地就把作業完成;爺爺不在的日子裏,開開每天放學回家就趴在臺階上寫作業,啃饅頭,喝涼水,條件再苦,也不忘記學習;開開還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樣長時間外出打工,遠離家鄉和家人! 我對開開真是敬佩,作爲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裏!當看到他和“小膽兒”說起父母思念之情時,想想我也九歲了,一樣的年齡,卻有如此的差距,讓我感動的再次流淚。

和開開相比,我的生活環境比他好很多,而且我還有父母深深的愛,因此,我更要努力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勇敢、堅強的好孩子!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2

寫在前面:“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兒童的整體素質關係到國家的未來。中國農村三十年來向城鎮化方向挺進的過程中,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羣體,即留守兒童,已達六千萬人,這些留守兒童得不到父母的撫慰和關愛,他們在生活、學習、心理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較突出的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的成長,更遠的是影響社會的安全和穩定

在電影《唸書的孩子》中,由於開開的爺爺有肺心病,不得已開開的爸爸媽媽,丟下年僅9歲的開開進城打工去了,爲了不使開開寂寞,爺爺就哄着開開念課文。爺孫倆相依爲命。後來開開的爸爸要給家裏點個爐子,爺爺推辭說不用了,再冷的天沒有爐子,不一樣熬過去了。可開開爸爸非要裝,爺爺就同意了。第二天,開開撿的流浪狗小膽兒,叫着拽着開開的褲腿去爺爺屋,開開跑過去,發現煤氣閥門沒關,爺爺煤氣中毒了。開開急忙打了120,所幸搶救及時,爺爺才醒了過來。

有一天,小膽兒又拽着開開的褲腿,開開連忙跑過去,發現爺爺呼吸已經停止。開開的父母回來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去,說他們班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找到學校。於是開開的爸爸只得花錢找了一些人,解決了這個麻煩事。走的時候,開開的爸爸說小膽兒不帶了,進城給他買個更好的。開開不同意,於是爸爸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是抱着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着爸爸,一邊哭喊着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膽兒拼命地跑起來追趕着汽車,但越追離汽車越遠。

看了《唸書的孩子》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兒童的孤獨。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啊!看了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樣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唸書的孩子”。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3

開開坐在車上,哭着對爸爸說,我不要進城了。

開開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賺錢,開開在鄉下的小房子裏和爺爺相依爲命。哦!還有一隻並不好看卻很聽話的小狗——小膽兒。

開開是一個聰明機靈,愛學習的孩子。他離不開爺爺,正因爲如此,當爺爺去世時,他哭到眼睛都浮腫。即使常年不見,日夜想念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又怎樣能比得上一把年紀了還處處心疼自己、照顧自己的爺爺呢?開開不願跟着爸爸媽媽一齊回到城裏去,爸爸媽媽擔心他沒有人照顧,就把他拜託給了班主任老師。

沒過多久,爸爸從城裏回來,幾經勸說,開開最後願意進城。然而,這輛通往遙遠城市的大巴,不允許他帶着心愛的小膽兒一齊走。

無論爸爸怎樣千方百計的哄他,說進了城之後給他買更好的,開開始終重複着:我不要進城了。結果卻是惹怒了爸爸。“你怎樣這麼不聽話!”開開被硬拽上了車。

開開坐在車的最後排,對着後面緊追不捨的小膽兒不停喊着,小膽兒,你跑快點,我在前面等你……

人性的小膽兒,跟着車跑了很久,很久。車子加速,小膽兒慢慢變成了一個小點兒,最終消失在視線。

留守兒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又並不陌生的詞。我們每一天都能以各種方式瞭解到各種關於這些孩子的故事。對於這些,我們每次看完都感觸良深。常年和父母身處異鄉的開開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應就是爺爺和狗狗小膽兒了吧!他對小膽兒訴說着自己對父母的想念,語到動情處還會流下淚水。但當他真的能夠和自己的父母在一齊而條件卻是要離開小膽兒時,顯然他更看重小膽兒。

相比開開以及所有和開開一樣的孩子,我是幸福的:我身邊有父母,不用承受思念的滋味;我有好的學習環境,好的教學資源,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怨天尤人,嫌棄這個抱怨那個呢?珍惜我們此刻擁有的,並且好好的使用和把握,纔是真的做到幸福了。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4

前幾天學校組織我們看了一部叫《唸書的孩子》的片子,很感人,我們班的同學都深受感染。

電影主人公是陸凱,父母都在城市工作。他從小和爺爺相依爲命,由一隻名叫“小勇氣”的狗陪伴着陸凱。陸凱每天晚上最希望父母能給他打電話。有一天,陸凱的爺爺突然想聽陸凱讀書,就把新課文讀給爺爺聽。

久而久之,魯被爺爺開除出讀書和讀史書。每天放學後,陸凱都帶着他的小勇氣到處走,他們的關係很親密。但是有一天,陸凱的爺爺突然生病臥牀,沒有呼吸,最後去世了,永遠的離開了陸凱。盧克的父母回來後,想帶盧克去城裏上學,但找不到合適的學校。最終,父母找了一所學校接受了這條路,但在城市裏養小狗不方便,所以這條路只好勉強留下了一點勇氣。

電影讓我一次又一次地哭泣。我們的父母都在我們身邊,每天給我們做好吃的喝的。而且路是開着的?我每天最大的希望就是父母能給他打電話,每年過年都能回來。我們的生活比開車好多了。如果離開父母,我們能不能就這麼坐在那裏哭?

從陸凱的寫作中,我感受到了肖丹和陸凱之間的友誼。有句話叫“狗是人類忠實的夥伴”。是的,這就是肖丹和陸凱之間的情況。他們是親密的朋友,甚至成爲兄弟。當陸凱離開肖丹時,陸凱的臉上有兩行淚,肖丹盡力追車,但命運並沒有眷顧兄弟倆。

看完電影,腦子裏出現了一個詞:“愛”。我被陸凱和肖丹之間的友誼,陸凱和爺爺之間的感情,媽媽和爸爸之間的感情,以及社會對這些留守兒童和城市新市民的深厚感情所感動。同樣,這條路開啓了對更美好生活的嚮往

樣激勵着我,是啊,我們要珍惜擁有的生活,更要對得起這美好的生活啊。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5

前幾天,學校組織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這是一部感人的影片,我們班的同學們都被深深地感染了。

電影的主人公叫路開,他的父母都在城裏打工,他從小就和爺爺相依爲命,陪伴路開的還有一隻名叫“小膽兒”的狗。路開每天晚上最希望的就是爸爸媽媽能打個電話給他。有一天,路開的爺爺忽然想聽路開讀書,路開就把新學的課文讀給爺爺聽。久而久之,路開除了經常讀課文給爺爺聽,還會讀歷史書。每天放學後,路開就帶着它的小膽兒到處走走,他們的關係很親密。可是有一天,路開的爺爺突然病倒在牀上,沒有了呼吸,最後去世了,永遠的離開了路開。路開的父母回來後,想把路開接到城裏上學,但沒有找到合適的學校。最終路開的父母找到接受路開的學校,但在城裏不方便養小狗,路開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小膽兒。

電影讓我一次又一次地流淚。我們的父母都在我們身邊,每天給我們做好吃的、好喝的。而路開呢?每天最大的希望是父母能打個電話給他,每到過年的時候能夠回來一趟就行了。我們的生活比路開好得多,假如我們離開了爸爸媽媽,是不是隻能坐在那兒嗷嗷大哭?

從路開寫的作文我感覺到小膽兒對路開的友誼。有一句話說“狗是人類忠實的夥伴”,沒錯,小膽兒和路開之間就是如此,他們是親密的朋友,甚至成爲了親兄弟。當路開離開小膽兒時,路開臉上掛着兩行熱淚,而小膽兒也拼盡全力追着汽車,可命運沒有眷顧這對親如兄弟的朋友。

電影看完了,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字就是“情”,路開和小膽兒之間的.友情,路開和爺爺之間、和爸爸媽媽之間的親情,社會對這些留守兒童、城市新市民之間的深情,都讓我感動着。小路開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樣激勵着我,是啊,我們要珍惜擁有的生活,更要對得起這美好的生活啊。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6

開開坐在車上,哭着對爸爸說,我不要進城了。

開開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賺錢,開開在鄉下的小房子裏和爺爺相依爲命。哦!還有一隻並不好看卻很聽話的小狗——小膽兒。

開開是一個聰明機靈,愛學習的孩子。他離不開爺爺,正因爲如此,當爺爺去世時,他哭到眼睛都浮腫。即使常年不見,日夜想念的爸爸媽媽回來了,又怎麼能比得上一把年紀了還處處心疼自己、照顧自己的爺爺呢?開開不願跟着爸爸媽媽一起回到城裏去,爸爸媽媽擔心他沒有人照顧,就把他拜託給了班主任老師。

沒過多久,爸爸從城裏回來,幾經勸說,開開終於願意進城。然而,這輛通往遙遠城市的大巴,不允許他帶着心愛的小膽兒一起走。

無論爸爸怎麼千方百計的哄他,說進了城之後給他買更好的,開開始終重複着:我不要進城了。結果卻是惹怒了爸爸。“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開開被硬拽上了車。

開開坐在車的最後排,對着後面緊追不捨的小膽兒不停喊着,小膽兒,你跑快點,我在前面等你……

通人性的小膽兒,跟着車跑了很久,很久。車子加速,小膽兒慢慢變成了一個小點兒,最終消失在視線。

留守兒童,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遙遠而又並不陌生的詞。我們每天都能以各種方式瞭解到各種關於這些孩子的故事。對於這些,我們每次看完都感觸良深。常年和父母身處異鄉的開開生命中最重要的應該就是爺爺和狗狗小膽兒了吧!他對小膽兒訴說着自己對父母的想念,語到動情處還會流下淚水。但當他真的可以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而條件卻是要離開小膽兒時,顯然他更看重小膽兒。

相比開開以及所有和開開一樣的孩子,我是幸福的:我身邊有父母,不用承受思念的滋味;我有好的學習環境,好的教學資源,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們夢寐以求的。那麼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怨天尤人,嫌棄這個抱怨那個呢?珍惜我們現在擁有的,並且好好的使用和把握,纔是真的做到幸福了。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7

在觀看完電影《唸書的孩子》後,心裏有許多話想對我的爸爸媽媽說。電影的最後一幕深深地震撼着我:路開與爸媽去了省城,但路開忠實的好朋友——小狗小膽兒不能與他一起走。小膽兒一路追呀追,直到最後再也看不到火車的身影。而路開一直大喊:“小膽兒快跑!快跑!”當看到這一幕,我的眼淚一滴一滴地落了下來。

在路開的父母背井離鄉在外打工的日子,是誰陪路開一起玩,一起陪他度過最恐懼的黑夜?除了爺爺,只有小膽兒!在路開最難過時,一直安慰他的好朋友是誰?除了爺爺,也只有小膽兒!可是,最後他們要去城裏竟然就這樣拋棄了小膽兒,小膽兒是多麼可憐呀!我想離開小膽兒的路開,也不會開心的。而深深傷害他們的是路開的父母!爲什麼大人總喜歡自作主張地爲孩子作出抉擇,作出各種安排?他們問過孩子嗎?他們尊重過孩子嗎?

媽媽,您不是也一樣嗎?您曾說過,只要我期末三門功課都考到優秀,並且評上三好學生,就不會再讓我做許多課外作業,讓我深陷題海戰術了。結果呢,上學期我明明達標了,這學期您反而變本加厲,替我買了三本語文課外作業,數學、英語也各買了兩本,每天我除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要再吃您的“夜宵”,哪天不是困得眼皮直打架呀?媽媽,您明明同意老師的觀點“開卷有益”,可是爲何一而再再而三地藏起了我的課外書,還說我不務正業影響學習呢?

爸爸,您又何嘗不是?您突然調去深圳工作跟我們商量了嗎?我不要蘋果7手機,我不要奔馳、寶馬汽車,我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自從您走以後,媽媽上班又很忙,我每天放學後還要去幼兒園接弟弟,我還會替媽媽做晚飯。這些我都不怕,可是您知道我們多想您啊!我只是盼望我們一家四口像以前一樣,每天團團圓圓、說說笑笑地一起吃晚飯,一起看書,一起散步。爸爸,回來吧!

爸爸媽媽,你們真的會聽我說嗎?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8

“爸爸!媽媽!”這撕心裂肺的哭喊聲一直迴響在我的腦海裏。這哭聲來自一個叫路開的孩子,他是《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中的主人公,想起他的那份孝心,那份勇氣,還有和“小膽兒”的感情,我不禁又淚流滿面。

在一個小山村裏,路開和小夥伴們一起開心地上學,一起快樂地玩耍。因爲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他跟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爺爺老了,生病是常有的事,沒有力氣做飯,也不能陪路開做一些好玩的事。一天早晨路開起來看到爺爺正在吃力地燒飯,他立刻叫爺爺別做了讓他來做飯。他的這一舉動讓我心頭一震,一個年僅九歲的孩子竟會這樣做,再想想我自己,每天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真是羞愧啊。

路開有個好小夥伴--“小膽兒”,它是一條小狗。爺爺不太喜歡它,可路開非常愛它。“小膽兒”雖然模樣看起來笨笨的,其實它很機靈也很可愛。一天下午,路開正在院子裏玩,“小膽兒”忽然衝出來焦急地看着路開抖動着身體,然後用嘴咬着他的褲腿往屋裏拽。路開知道大事不好,趕緊進屋。“爺爺!”原來是爺爺昏死過去了。路開哭着拍着爺爺的手,但爺爺已經不能迴應他了,看着路開哭得那麼傷心,我的淚珠不禁也掉了下來。

最令我感動的要算“小膽兒”追汽車了。因爲爺爺過世路開沒人帶了,爸爸決定把他轉到自己工作的地方去讀書。爸爸不同意路開帶上“小膽兒”,可是他捨不得離開“小膽兒”呀。爸爸把路開拉上車,車開了,路開喊着叫着用手拍打着車窗玻璃,一遍一遍地呼喚着“小膽兒”。“小膽兒”也緊緊地追着車,它那堅定的眼神和飛快的步伐讓我感覺這已經超越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淚水再一次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這部電影讓我深深地感受到我們是多麼的幸福,我們也要像他那樣,做個有孝心有愛心的好孩子。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9

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齊去看電影。名叫《唸書的孩子》。

《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九歲的開開和爺爺一齊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掙錢。這是一部典型的關於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電影。

影片中的開開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沒有父母的關愛,只能還年邁的爺爺相依爲命,但是好在開開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知心朋友”——小膽兒,給他的生活帶來了無盡的快樂和歡笑。

開開是一個活潑開朗、懂事的好孩子。和爺爺相依爲命,常常等遠方的媽媽爸爸打電話,這可能就是他的精神支柱吧!

開開是一個堅強勇敢自理潛力很強的孩子。開開爲了給爺爺減輕負擔,每一天早上早早起牀給自己和爺爺做飯;開開那麼小的年齡,還自己學着蒸饅頭,想想開開,再比比我們,我們真是比開開幸福多了,我們就應向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開開是一個熱愛學習的好孩子。開開每一天在學校借書,晚上回家給爺爺唸書,開開爲了騰出時間給爺爺唸書,開開在學校早早地就把作業完成;爺爺不在的日子裏,開開每一天放學回家就趴在臺階上寫作業,啃饅頭,喝涼水,條件再苦,也不忘記學習;開開還有一個遠大的理想——考上博士,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不像爸爸一樣長時間外出打工,遠離家鄉和家人!

我對開開真是敬佩,作爲留守兒童的他,把對父母的思念深深地埋在心裏!當看到他和“小膽兒”說起父母思念之情時,我的眼淚總是嘩嘩地流着,彷彿開開在對着我說一樣,讓我感同身受。

看看開開,再想想自己,我們的生活環境要比開開優越很多,而且我們還有父母沉甸甸的愛,因此,我們要努力像開開學習,做一個懂事、勇敢、堅強的好少年!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0

我看了一部電影,叫做《唸書的孩子》。在電影中,由於開開的爺爺有肺心病,不得已開開的爸爸媽媽,丟下年僅幾歲的開開進城打工去了,爲了不使開開寂寞,爺爺就哄着開開念課文。爺孫倆相依爲命。開開晚上看電視時,但他家沒交電視費。一去鄰居家,鄰居的小女孩就和她搶遙控器。爲了減輕爺爺的負擔開開又和爺爺學做飯。開開也很喜歡給爺爺唸書,雖然有時念錯字,但念得很有感情。開開的爸爸要給家裏點個爐子,爺爺推辭說不用了,再冷的天沒有爐子,不一樣熬過去了。可開開爸爸非要裝,爺爺就同意了。第二天,開開撿的流浪狗小膽兒,叫着拽着開開的褲腿去爺爺屋,開開跑過去,發現煤氣閥門沒關,爺爺煤氣中毒了。開開急忙打了120,所幸搶救及時,爺爺才醒了過來。有一天,小膽兒又拽着開開的褲腿,開開連忙跑過去,發現爺爺呼吸已經停止。開開的父母回來葬了爺爺,要帶開開進城。開開不去,說他們班的吳美芳進城半年都沒找到學校。於是開開的爸爸只得花錢找了一些人,解決了這個麻煩事。走的時候,開開的爸爸說小膽兒不帶了,進城給他買個更好的。開開不同意,於是爸爸把開開的手掰開把狗繩扔掉,硬是抱着開開上了車。車開了,開開一邊反抗着爸爸,一邊哭喊着讓小膽兒快跑,說我在前面等着你。小膽兒拼命地跑起來追趕着汽車,但越追離汽車越遠。看到這裏我淚流滿面。

看了這部影片,我明白了留守兒童的孤獨。由此,我希望所有留守兒童的家長,能多顧慮孩子的感受,這些自己孤單,無依無靠,夜晚睡覺都想着父母的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愛啊!看了這部影片,我受益匪淺,我佩服開開的堅強和勇敢,和他相比我自愧不如,我知道今後該怎樣做了。以後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都要做一個堅強的“孩子”。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1

現如今,許多農村人都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放在了家裏。其實他們也不願這樣,做可是終究無可奈何。電影中的小男孩名叫開開,和自己的爺爺生活在一起,爺爺生了很難好的病,總是吃藥,卻不見好轉,開開是一個正上小學的學生。

每天晚上,開開和爺爺一起睡覺,爺爺總會讓開開念今天學的功課,雖然總會不時地冒出幾個錯別字,但爺爺好像沒聽到似的,一個勁地誇着開開吐字清晰、口齒伶俐。

然而,美好的日子總是如此短暫。爺爺因爲病情加重而逝世,丟下了哭的傷心得開開。開開大聲地叫着爺爺,使勁地搖晃他,但爺爺始終沒有動,而不說一句話。此時看着無助的開開,我忽然想到了自己,敬愛的爺爺終究也會離開我遠去,需要我自己一人承擔一切。而對着和開開一樣的打擊,我又會如何去做呢?

爸爸迫不得已只能把開開轉到城裏,上車的時候,開開高興地要把“小膽兒”帶上車時,爸爸說:“開開,聽話,等到了城裏爸爸給你買一隻比“小膽兒”更好的夠,咱們不要它了,好嗎”汽車開動了,小膽兒一直在後面追着汽車跑,剛開始還只差一點距離,慢慢地,小膽兒被遠遠甩到了後面。汽車仍然向前奔馳,開開傷心地大哭起來,可是即使把小膽兒帶到火車站,它也是不能上火車的。開開想要去城裏唸書,就必須捨棄掉“小膽兒”,雖然,他也很愛“小膽兒”,一直把它當作自己的好朋友。

也許成功路上總是需要捨棄掉一些曾經十分珍惜而擁有的東西,念讀書這條路漫長而有短暫,但只要擁有堅定的信念,成功一定會向我們飛奔而來!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2

今天,老師帶領我們看了一部感人的電影《唸書的孩子》。主人公是內心孤獨、需要關懷、勇敢頑強的九歲男孩路開,他是一名留守兒童,誓死陪伴他的是一條叫做小膽兒的狗。

影片主要講了開開的父母去城裏打工,開開和爺爺生活在農村,他們一直過得很幸福。爺爺去世了,開開的生活開始陷入艱難之中。開開的爸爸想讓他去縣城上學,開始開開不同意,後來開開答應了。在上車離開時爸爸放棄了小膽兒,強行把開開拉上車,小膽兒一路跟着客車狂追……

看電影過程中,我一共被打動了四次。第一次是爸媽走了,開開去追,眼見一家人分離了,我哭了;第二次是爺爺煤氣中毒,被醫生救活,開開抱着爺爺開心的哭了,我也激動的哭了;第三次是爺爺離開了人世,開開最親的親人去世了,這是他長大以來最悲痛的事了,他哭我也跟着哭;第四次是爸爸狠心把小膽兒留下了,可是小膽兒一直追着汽車不停地跑,我被人與狗之間的感情深深的打動。

開開是不幸的,但是他也是堅強懂事的孩子,他那種超出同齡孩子的堅強實在讓人敬佩,非常值得我們這些嬌生慣養的孩子們學習。

看到開開讓人心酸的童年,我想到我自己:家裏條件那麼好,吃穿不愁,而開開呢?我有父母在身邊陪伴着自己,而開開呢?我讀書的環境那麼好,而開開呢?就這樣,我還不懂地珍惜,常常爲學習和家人吵架,而開開那麼愛學習,不管多麼艱難也決不放棄。開開天天盼望着父母歸來,而我常爲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和父母吵架,甚至想遠離他們。

電影看完了,我感觸很深,開開的故事教育了我,今後我也要向開開學習,做一名勇敢、懂事的好孩子。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3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它的名字叫《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個名叫“開開”的小男孩上學的曲折經歷。

開開收養了一隻小狗名叫小膽兒,由於父母外出打工開開就和爺爺生活在一起,有一次爺爺煤氣中毒,小膽兒發現後馬上咬着開開的褲腳去救爺爺。終於,在開開與小膽兒的求救下,開開的爺爺醒了過來。本以爲可以好好生活了,可是開開的爺爺和開開在夜裏最後一次玩鬧後便悄悄地去了天國。最後開開不得不回城唸書,小膽兒也下落不明……

這部電影太讓我感動了。讓我充分感受到了一個大孝子的做法與風格。而且在開開回家時,他說他不求別人的,不要禮物,只要父母身體健康,平安回來,一瞬間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這就是一個大孝子的作風。而且開開爲了可以讓爺爺開心高興,天天夜裏給爺爺讀書,百讀不厭,當爺爺中毒時他關切地陪伴他,爲他幹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我從開開爺爺那滿足的笑容中看出,開開家雖然窮但是卻很幸福……

開開第一次做飯時才9歲,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開開9歲就開始做飯而我9歲張口吃飯,這真是差別啊!和開開比起來,我深深感受到了羞愧!開開能幹極啦,但我卻懶散、貪吃。整天吃着爸媽做的飯菜。再看看開開9歲就可以自己燒火、開鍋蒸饅頭做飯了,真是差別啊!!我現在仍是不上學的時候在臥室裏一覺睡到天亮,當飯做好了,可以吃飯了也要等父母叫,不然,打死也不會出去吃飯,當父親一說:“誰刷碗?”時,我便飛快的吞食飯菜,然後馬上衝進自己的房間,矇頭大睡,不管爸爸在耳邊怎麼說叫,只管一條,我必須躺在牀上,不管發生什麼也不出去!

看了這部電影,我不禁下定決心要改變自己,而且也要認真、努力學習。因爲父母、國家爲我們撐起來一片讀書天地着實不易!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4

3月3日,我在學校觀看了老師播放的《唸書的孩子》這部影片,由於在校沒有觀看完,我是在媽媽單位又補看的,看完後媽媽問我喜歡《唸書的孩子》這部電影嗎?我說喜歡,媽媽問我:“那你看到了什麼?”我沉默了一會兒,告訴媽媽:“開開的爸爸、媽媽因爲要到外地工作,所以只有他和爺爺在家,由爺爺接送他上學,他還養了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狗,叫小膽兒。我也非常喜歡小狗,媽媽,可不可以也讓我養一隻那麼可愛的小狗?”媽媽說我們不行,因爲住樓房不能養。媽媽又問我:“那你看了這部電影學到了什麼?”我有些傷心的回答媽媽:“開開的爺爺後來死了,只剩下他自己在家了。可是他是一個很勇敢的孩子。”媽媽說:“媽媽覺得你也很勇敢呀,你也能自己在家。”“我沒有他勇敢,他自己在家能開燈、關燈,可是我自己在家不敢自己開燈、關燈,還有我不會做飯,可是路開卻會,而且他還能幫爺爺做許多事情”。“媽媽,我覺得路開比我棒,他是一個懂事的孩子。”

是呀,我從從影片中體會到了以往所沒有接觸過的一些感受,媽媽希望我能因此而成長,同時也能變得更勇敢與堅強。影片最後是開開離開農村要到城裏上學,因爲車上不能帶小動物,於是爸爸只好將小膽兒留下,可是開開捨不得小狗,一邊哭喊着下車一邊讓小膽兒快跑追趕車輛。影片結束後,我對媽媽說,小膽一定能追上那輛車,和開開在一起了。也許媽媽不想讓我太失望,只好說可能吧。無論怎樣,我都善良地認爲,勇敢的孩子一定都有一個美好的結局。

唸書的孩子觀後感15

在一個小山村裏,有這樣幾個人:一位年邁的爺爺,一個調皮的孩子,一隻可愛的小狗,一位漂亮的老師。他們就是這個小山村裏可愛的人和動物。

這個孩子叫路開,他是留守兒童,跟慈愛的爺爺相依爲命。爺爺的身體雖然不是很好,卻是他的糾錯老師。每天放學一回到家,爺爺就讓他讀書。他一讀錯字,爺爺就說:“不對不對。”並幫他糾正。路開剛開始還不以爲然,到學校一問老師,就知道是自己錯了。

後來,爺爺去世了,爸爸媽媽從城裏回來了。他見到爸爸媽媽很高興,但想到爺爺的死,又很傷心。爸爸媽媽只請了幾天假,辦完爺爺的喪事,就又要回到城裏去。爸爸媽媽走的那天早上,他睡的很香,可是他突然醒了,看見枕頭旁放了幾十塊錢,就跑出去喊“爸爸媽媽”。但爸爸媽媽已經上車離開了,路開只能難過地回到家裏。但是他很勇敢,選擇了獨自面對困難。每天放學回到家裏,他就從廚房裏拿一個冷漠,再盛一碗涼水,邊吃邊寫作業。

記得有一次,媽媽因爲外婆家有事不在,我呆在家裏沒事幹,就看電視。到了吃飯的時候,我懶得做飯,就乾脆不吃了。但是到了晚上,我的肚子餓得咕咕響,就從廚房裏拿了一個冷漠,剛咬了一口,覺得太難吃了,就丟在桌子上。剛走出廚房,聽見有人敲門,我把門打開一看是媽媽回來了,非常高興。媽媽問我吃飯了沒,我說還沒有。媽媽就到廚房給我做了一碗蛋炒飯,我當時覺得這是我有生以來吃的最香的一頓飯。

從這部電影裏,我看到了路開的堅強、爺爺的慈愛和父母身不由己的苦衷。我想說:“如果有一天親人不在身邊了,我們要勇敢堅強,不怕困難、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