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觀後感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觀後感

爸爸當過一段時間的美術老師,他自己也愛好寫寫畫畫,所以訂閱了一些繪畫方面的刊物。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從書櫥裏的一本畫冊上看到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巧的是下面還配了個故事,畫家爲了畫好這幅畫,趁妻子不在時偷出她的珍珠耳環給模特戴上。因此我仔細看了這幅畫,尤其是那顆珍珠。剛剛看了這故事拍成的電影,電影結尾又看到了這幅畫,彷彿瞬間提升了鑑賞力,一下子體會到畫上少女的純美之處。

電影裏畫家生活所迫,女孩更爲貧困,他們分別屈服與現實,可依然忠於藝術。偉大的作品往往是在壓力下誕生的`,就像鑽石的形成。最後,畫家如願以償,而女孩難道就僅僅獲得那對耳環作爲酬謝?電影中有個隱喻的畫面:剛開始時女孩走過了一個圓,最後畫家畫完後,她又走到了那個圓,身邊的人來去匆匆。那個圓是代表時間的鐘面,別人過去了,年輕的女孩留在了那裏。

畫家妻子在事情敗露後咆哮:爲什麼不畫我?畫家說:因爲你不懂。

畫家之所以能成就這幅名畫,是因爲他遇到了女孩,這個女孩懂顏色。

一副畫作不僅蘊含了光影色調,更蘊含了一種能打動人心的東西,這東西在買來的顏料裏沒有,是純淨的心所特有的顏色,一顆還不夠,更需要另一雙手幫助碾磨,匯入調色板。經典簽名

電影以名畫的創作爲題材,但不以畫家爲主角,卻從一個女僕開始,展現她的純潔、敏感,以及對藝術的理解,從中表明,價值連城的珍品往往是日常生活中,在非藝術家的平民世界中。誰都可能創作它,理解它,感悟它……

一直喜歡歐洲電影的精緻,場景,道具,服裝一絲不苟,能使人不可自拔地陷進影像世界中去。就拿女孩來說,她簡直就是十七世紀的人,你都不可能想象她卸了妝回到現代中來。

這部電影真美,它就像少女耳際的珍珠,熠熠閃亮。空間相冊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