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3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大家增長不少見聞吧,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孩不笨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孩不笨觀後感(15篇)

小孩不笨觀後感1

認真觀看《小孩不笨2》後,我的心情久未平靜。對比影片中家長,我不禁捫心自問,作爲家長,我稱職嗎?合格嗎?下面就影片中涉及的問題,談幾點觀點和看法:

一、不要吝嗇對孩子的讚美。影片中成才的爸爸就是一個不會讚美孩子的典型,以致他在學習鄰居第一次對孩子說出“我愛你”三個字時,我們看到了孩子異樣的表情。都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一點不錯。當你對孩子給予讚美時,他一定在心裏想:下次我一定要做的更好!

二、做孩子的朋友,架起一條相互理解溝通的橋樑。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毫無保留,因爲我是站在朋友的角度去傾聽他的內心。我經常鼓勵孩子和我聊天,聊聊他的喜怒哀樂,幫他指點迷津,教他解決問題。這樣敞開心扉地暢所欲言,孩子自然不會將我拒之他的心門之外。

三、尊重孩子的特長和愛好。現在的孩子大都有報的興趣班、特長班,我認爲在報班之前家長一定要聽聽孩子的心聲,尊從他們的意願,儘量不走彎路,避免事與願違。

成才的爸爸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說:“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在學着怎樣去做一名合格的家長,記住:家長是一種責任,一種使命,千萬別把當家長作爲一種特權。

小孩不笨觀後感2

今天我們社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小孩不笨2》。

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故事中主要人物:傑利今年八歲,哥哥楊學謙十五歲,他們的爸爸是公司經理,媽媽是雜誌社編輯。還有另外一個家庭是十五歲的成才和腿瘸的父親,父親曾經是社會上的流氓,成才和學謙是好朋友。

讓我印象最深的一段是,成才和學謙因爲打架,校長要在大堂鞭打學謙,開除了成才,臺下那麼多師生,這一下,打碎了孩子的心,完全感到自己沒有了自尊,所以最後與社會上的混混走在了一起。成纔開除這事處理的也很極端,再加上成才爸爸不會和孩子交流,也從不會表揚孩子,最後導致悲劇發生。成才爸爸爲了保護成才摔下了樓梯,在臨死前說了這樣一句話:“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大人應該多和孩子們溝通、陪伴,多表揚孩子優點,讚賞他們的進步,孩子才能夠極積向上。

小孩不笨觀後感3

今天我看了小孩不笨這部電影,看了以後讓我深有感觸。

原來在一所學校裏,即到了五年級就要按成績分爲EM1、EM2、EM3,三個級別EM3相當與全國最慢的慢班,而這部電影的主人公Terry、文福、國彬在這裏結識。

Terry:出生在一個富有的家庭裏,有很大的依懶性是個沒有主見的小胖子,可這讓他出現了缺點,因爲出生在富有的家庭裏讓他連自己照顧自己都不會,什麼事都要聽媽媽的話連對與錯都分不清楚,但是在文福和國彬的促使下用自己的骨髓拯救國彬的媽媽。

國彬:他十分喜愛畫畫,可功課卻做不好。媽媽的“藤鞭教育”讓國彬生活在自卑和恐懼之中,兒媽媽突然來襲的大病讓國彬開始努力學習,雖然最後沒有拿到90分。可老師的驚喜讓國彬的媽媽看到了希望,國彬也明白了媽媽的良苦用心。

文福:他的學習並不差,處事也比較老道,可“不會學習”讓別人瞧不起。但他的做事冷靜也十分突出,在他與Terry被綁架時冷靜面對最終逃出了魔掌。

我覺得家長們都希望讓我們變得優秀,奪取我們的快樂,自由我們只能留在起點。

小孩不笨觀後感4

小孩子是不笨的,有些小孩子只是懶惰,而他們並不笨的!

《小孩不笨2》主要講的是一些好孩子變成了壞孩子,而且竟淪落到偷東西的地步!說他們是好孩子吧,其實並好不了哪去!因爲他們都是讀差班的,當然,成績也不好啦。但是,如果他們可以勤勞一點,家長們可以多關注他們、鼓勵他們的話,他們的成績一可以提高的!現在,很多家長都以事業爲主,根本不知道孩子的現實情況。難道我這麼說不對嗎?每一次,我們想讓父母多陪一下我們,家長都會用這個或那個藉口來推辭我們:“我們還要養家的,我們不工作哪來的錢啊?沒有錢你們有飯吃嗎?……”讓我們深深地想一想,其實他們這樣工作也是爲了我們幸福的末來啊!平時爸爸媽媽由於工作沒什麼時間陪我們,但我們也要管制好自己啊!《小孩不笨2》裏的小朋友就是因爲沒有父母的管制,就在社會上認識了一些“豬朋狗友”,在他們那羣“好朋友”的帶領下,他們纔會去偷錢……

沒有父母的關愛,我們要學會管制自己,我們也不可以去認識那些所謂的“朋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把壞習慣都消除掉,成爲一個十全十美的好孩子吧!

小孩不笨觀後感5

在《小孩不笨》的結局裏,學謙的媽媽辭去了總編的職位,理由是要回家管教孩子,因爲她意識到,她要時間去了解孩子,從中摸索出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

我們從一出生就是個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一個大寫的人,而不是一臺只會爲成績而學習考試的機器,童年時期的孩子是充滿活力與想象力的,父母應當按孩子的興趣,由孩子自由發展,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和思想,讓孩子擁有享受歡樂人生的權利。

然而,那裏所說的“自由”發展,是“相對自由”,並不是父母能夠縱任孩子一切習慣發展,甚至是壞習慣也不加管教,如果一切任由孩子順從孩子,那只是溺愛孩子,如果說狼爸虎媽教是一個極端,則這種溺愛式的教育則是另一個極端。李天一被判了10年則是溺愛教育的惡果。

所以,父母應當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尊重孩子的個性,在管教的同時,給孩子必須的自由發展空間,父母應當做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引導人,而不是壓迫孩子發展的壓迫者,努力讓孩子歡樂成長。

小孩不笨觀後感6

我們在心理課上看過一個電影叫《小孩不笨》。

他講的是文福、國彬及terry三人因成績不好,被分到EM3就讀。他們進入EM3後,心靈受到極大的摧殘,國彬的母親給了兒子很大的壓力,因她最不想的就是兒子成爲“無文憑”一族;文福也常被讀EM1的表哥奚落,他決定爲自己辛勞開餐廳的媽媽爭口氣;Terry家境富足,他本人是父母眼中的乖乖仔,完全聽從父母的教誨,從來沒有主見,不過自幼嬌生慣養也令他連最小的事都做不來。

三位男孩父母各自不同的家長式說教、棍棒教育、放任自流,加之一連串突如其來的意外,令三個孩子的都產生了變化。每個人的變化都出人意料,但卻都合乎情理。一個有關教育、成材的感人故事躍然銀幕之上,其中有悲有喜,有愛有恨,令人動容。

小孩不笨觀後感7

今天我們作文社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電影《小孩不笨2》。

我來向大家介紹一下故事中主要人物:傑利今年八歲,哥哥楊學謙十五歲,他們的爸爸是公司經理,媽媽是雜誌社編輯。還有另外一個家庭是十五歲的成才和腿瘸的父親,父親曾經是社會上的流氓,成才和學謙是好朋友。

讓我印象比較深的一段是,成才和學謙因爲打架,校長要在大堂鞭打學謙,開除了成才,臺下那麼多師生,這一下,打碎了孩子的心,完全感到自己沒有了自尊,所以比較後與社會上的混混走在了一起。成纔開除這事處理的也很極端,再加上成才爸爸不會和孩子交流,也從不會表揚孩子,比較後導致悲劇發生。成才爸爸爲了保護成才摔下了樓梯,在臨死前說了這樣一句話:“天下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大人應該多和孩子們溝通、陪伴,多表揚孩子優點,讚賞他們的進步,孩子才能夠極積向上。

小孩不笨觀後感8

我看了《小孩不笨》這部電影,深有感觸。這部電影的主人公Terry,文福和國彬。我先介紹一下Terry,他非常聽話,他媽媽說什麼他都照做。他家裏辦聚會的時候,別人都搶他東西,每次都哭,連姐姐都瞧不起他。接下來,我介紹下文福,他出生在一個賣面的家庭,但是他非常有正義感,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會慌張而且很冷靜,還幫助媽媽到店裏捧面,照顧弟弟。我再介紹下國彬,他非常喜愛畫畫,可是隻要他考不好,他就會被媽媽用藤條抽打,而且畫的畫都會被媽媽撕掉。國彬再怎麼努力都考不到想要的成績,這讓他非常苦惱。有一次國彬考試考的很差,他不想被媽媽用藤條抽打,他就想跳樓解脫。他就上了他家的十一樓,可是碰巧Terry的姐姐和一班小混混被抓了起來,國彬也被警察抓了。國彬說:“你爲什麼要抓我?”警察回答他說:“你跟他們不是一夥的嗎?”“不是,我是來跳樓的。”國彬說。這下把國彬的爸爸媽媽嚇壞了。

國彬的媽媽得血癌是我印象最深的場景,國彬爸爸到處尋找符合國彬媽媽的骨髓,可是就是找不到,但是膽小的Terry確勇敢的站了出來,躺在手術檯上說了好多個我不拍,救活了國彬的媽媽。

這部電影讓我深受益淺。

小孩不笨觀後感9

今天晚上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小孩不笨2》。第一次看,回憶起自己的經歷,有一種觸動心靈的震撼。更讓我感動的是,連年紀最小的孫思成同學竟然都流淚了,證明了這部電影真的是展現出了一個孩子內心的想法(當然也包括我)。有些父母總是認爲自己的小孩不夠好,總是想着用物質金錢去討好、打發他們,自己卻整天忙着工作賺錢,卻不知道孩子最需要的不是金錢和物質,而是父母陪伴的時間和理解(我也是這種感受)。每一個小孩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只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多給他們一些真誠的讚美和鼓勵,少一些挑剔和指責,(當然也不要過度溺愛,最好的是平等的交流溝通)多尊重他們的感受,他們一定會把最美的自己展現出來的。

附:今天沈老師講了寫作其實很簡單,就是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於是藉此機會寫了一段觀後感。這就是我作爲一個正在讀大學的姐姐,也算剛剛經過了14、15歲考驗,看完這部電影后的真實感受,真的很感動,希望與各位家長朋友分享。建議各位家長朋友可以抽空看看這部電影,應該對教育自己的小孩子也會有所啓發和幫助。

小孩不笨觀後感10

《小孩不笨》這是一部新加坡的教育片,講述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他們對孩子的教育觀念。特別是故事中的成才他出生在一個地位卑微的單親家庭,父由於自己的原因很想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可是成才的成績卻不如人意,令父親傷心欲絕。於是父親老是用對孩子拳打腳踢,造成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其實現在仍有一大部分家長存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給孩子們帶來很大的壓力。但我們想想,什麼纔是孩子最需要的,我們有沒有尊重他們呢?那麼怎麼樣跟孩子交流,怎麼樣走進孩子心靈深處 ?使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活動中和生活中應該多給孩子一點空間,應該多與孩子溝通交流,瞭解孩子在想什麼?真正走進孩子的世界,還要建立真正的親子關係,讓孩子信任你,把你當成他的朋友,這樣他纔會有話想和你說,敢和你說,願意和你說。

人從一出生就要經歷三個逆反期,在愛這個時候,父母們通常會覺得孩子不聽話,難與孩子們溝通。其實,只要我們老師、家長和孩子有健康的溝通方式,多賞識他們,包容他們,給予他們肯定,以平等的身份與他們做朋友,將不難發現,其實孩子們都不笨,都很可愛,都有各自的優點。

小孩不笨觀後感11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雖然我們都要面對生老病死,但世界上不可以缺少我們任何一個人,正像畢淑敏告訴我們的———“我很重要。”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你,你的媽媽面前就少了一個“唧唧喳喳”的小精靈;如果沒有你會少一個忠實的小夥伴;如果沒有你,你的父母、老師都會非常難過。朋友,你有這“非常”二字的分量了嗎?

我看了新加坡電視劇《小孩不笨》,講述的是幾個差生的故事。

我們真的不笨,問題是你肯不肯下功夫。只要你的.方法正確,在勤奮一點,一定可以取得好的成績。就好比在田地裏埋下一顆種子,既不澆水又不施肥,它怎麼會成長呢?相反,你想功夫精心澆水、施肥,種子會長不大嗎?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如此,只要用心、勤奮,你就可以成功。

其實,我們都很棒。有時不是能不能,而是你肯不肯,多給自己一個機會吧,因爲我們都是有用的人!

“我們真的不笨,問題是你肯不肯下功夫。”

小孩不笨觀後感12

剛剛看完了這部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2》,一時間心裏涌出很多感想…。有感動,也有反思…

本片主要講述了一個五口之家———爸爸媽媽是工作達人,大兒子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叛逆少年,小兒子是懵懂的孩童,還有奶奶。父母忙於工作,疏忽了孩子。每當應對做錯事的孩子,身心疲憊的父母只有非打即罵。孩子跟父母之間漸漸的衍生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即使父母爲孩子創造多麼好的物質生活都不能拉近彼此的距離。

就這樣,家裏不是溫馨的,學校里老師也只是一味的責備,冰冷的語言澆熄了學生心中所有的期望。還有另一個單親家庭,下崗的父親帶着兒子生活,不善表達愛意的父親,用拳頭打散了親情……一系列的問題發生之後,人們(父母,老師)恍然大悟原先好孩子僅僅需要多一點的愛,耐心,鼓勵和寬容。

影片中老師把不爭氣的學生叫做沒用的爛蘋果,末尾有這樣一幕:醫院裏,校長跟一個老師看見一個家長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把爛掉的蘋果扔掉,因爲用刀削去爛掉的部分,蘋果一樣能夠吃,但是扔掉了,就浪費了,不會再有機會!就像學生,就像孩子,當他們犯錯時,老師和父母的打罵是對他們的否定,是對他們的放下……

小孩不笨觀後感13

這兩天我看了部電影,叫《小孩不笨》,上面的主人公有成才和他的爸爸,學謙和他的弟弟傑利,還有他的爸爸和媽媽,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成才和學謙兩家的家長不會教育自己的孩子,而導致孩子走上了流氓的道路。

這部電影還講述了傑利做錯了事,爸爸媽媽不但沒有教育他,而且他們兩個叫起來,從這件事上我認爲這兩個家長都特別的不負責任,孩子做錯事,應該第一時間教育他,不能把責任一個推給一個,孩子錯了,就等於你們做家長的沒有好好教育孩子。

影片中還講述了傑利爲了讓父母去看他的表演,偷了別人五百讓他們去看錶演,可父母看到錢二話不說,就用竹條打傑利的手,這件事我認爲傑利的父母每天只顧賺錢,不顧孩子的事情這是不對的。

從這部電影中我懂得了,教育孩子要有正確的方法,不能像傑利的父母一樣實施暴力,這樣會讓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

小孩不笨觀後感14

算是後記。

看完電影,該忙的人依舊在忙,該做的事依然要做,什麼隔閡?什麼愛?在大人們眼裏,只要能考上大學,其他的又何必管那麼多呢?

原來震撼的只是我們自己的心靈,僅此而已。

敬愛的老師和家長們,你們又是否有過絲毫的感動呢?當我們在生活的摧殘下學着適應無奈之時,你們是否也在嘗試着改變什麼呢?

其實,你們不知道,有一種心情,叫做孩子。

是的,孩子在做錯事時需要的是鼓勵與寬容而不是責備與懲罰,孩子總是在錯誤裏完善在錯誤裏成長,當一個人不再犯錯誤時,他便學會了長大。

這便是孩子。孩子的心中,有一片天,天空撒滿童話與夢想,孩子盼望着父母或者老師的支持關心而不是扼殺與誤解;敬愛的父母和老師們,當你們也還是孩子的時候,當你們也還在無知裏放肆地演繹着天真,你們就真的毫無奢求嗎?

擡頭,望天,黑色玲瓏處,那是夜的眼睛。

小孩不笨觀後感15

《小孩不笨2》這部電影的名字聽着就激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剛剛接觸這部電影時,我就想着:這肯定是講述一個孩子上學的經歷。正想着發生了什麼事,電影就慢慢拉開了帷幕。我看着這部既帶有搞笑部分,有懷有感人部分的電影,有時兩眼放光,忍不住捧腹大笑;有時兩眼撲閃撲閃的,有幾顆晶瑩的東西在眼眶裏直打轉。

其中有一段讓我印象深刻9歲的Tom在學校商店裏偷了阿姨的錢,想不到商店的監控錄像告訴了警察真相。當Tom的父母氣急敗壞的回家拿起藤鞭就要教訓Tom時,Tom哭着說出了真相:學校立刻有一個演出,他是主演,當所有其他的小朋友都能夠邀請到自我的父母參加時,他的父母卻因爲要賺錢,不僅僅不聽他的請求,並且一次次把自我的“邀請信”丟進了垃圾筒……偶然一次在飯桌上,他聽到有人邀請爸爸演講,一小時別人要付500元,他就賣掉自我所有心愛的卡片,卻仍然湊不夠錢,而演出時間已經越來越臨近了,他實在沒有其他的辦法……一家人抱在一齊痛哭流涕。

看完這部電影,我明白了世上沒有教不會的小孩,僅有不會教的父母。父母應當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孩子也要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