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金剛川》觀後感(15篇)

《金剛川》觀後感(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大家一定收穫不少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不能忘了。你想知道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金剛川》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金剛川》觀後感(15篇)

《金剛川》觀後感1

當新中國成立的聲音響徹全球,華夏兒女欣喜若狂之際。那美帝心中躁動着的,對於中國這頭雄獅的畏懼,化爲魔鬼催促着發動戰爭。當友鄰之國危亡旦夕,當人民幸福岌岌可危,我們知道,這場仗,我們不是觀衆,我們必須打。

《金剛川》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們在勝利果實近在眼前之際的經歷,在激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以血肉之軀敵飛機炸彈,用人力築就志願軍的生命線。在國家的安全面前,在他們心中,一切都顯得那麼脆弱,那麼廉價,甚至於自己的生命。整個影片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從先遣部隊的視角描繪戰爭的殘酷,當天空成爲敵人的娛樂場,地上的戰士們是那樣無力,那血肉橫飛的場景仍然深刻於腦海,觸目驚心。第二部分從外國駕駛員的角度描寫這場陸空戰鬥,當這個駕駛員可以憑着一己之力將我們志願軍兩個對空平炮陣地毀滅,我們是不是應該感嘆,落後就要捱打呢?我仍無法忘記,那兩個班的戰士們,這麼多人換得的,竟然是一架戰機,一個敵人。第三、四部分是整個電影的高潮與精華。耳邊那熟悉的歌詞迴響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當炸彈將希望毀滅,當燃燒彈將生命線燃盡,是我們可愛的人,那些戰士們用自己的身體築成新的長城,正如國歌歌頌的那樣,他們用血肉築起鋼鐵的橋樑。

我不會忘記那老大哥關磊,一腔熱血;不會忘記那一聲長呵,不惜此身的張飛,不會忘記他們的每一段深情,不會忘記他們的每一個故事,因爲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我們心中的戰神。

《金剛川》觀後感2

“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影片落幕,寂靜之下,一個深情的女聲,悲愴而激昂的唱起片尾曲《英雄讚歌》。我的心情激盪,在敬意、心痛、感動中久久不能平復。

“金剛川”,歷史上一座真實的大橋。也是我們志願軍工兵連,曾經用血肉之軀扛起的那座橋。回顧這部震撼人心的電影《金剛川》:抗美援朝時期,我國志願軍要渡過北漢江,到達金城主戰場。可是當時美軍的力量更強,一直派戰鬥機來阻撓,用各種炸彈,一次又一次的破壞這座橋。可每到下一批人馬需要渡江,工兵連就能迅速的修復,部隊還能踏橋而過。到後來,敵軍用燃燒彈把橋炸斷,只剩一些木料漂浮在江面上,我們英勇的志願軍仍然不放棄。時間緊迫,材料不夠,最終工兵連戰士們用血肉之軀支撐着木板橋面,讓部隊踏着,又一次通過了金剛川大橋。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排長張飛,左臂和左腿都被炸斷,可依然拄着木棍,拖着殘破的身軀,穿過玉米地,爬上炮臺,儘自己的全力上膛炮彈,轉動炮臺,瞄準了一架與我軍周旋許久的敵機,一發入魂,將那架飛機射了下來……

一想到那個畫面,我就熱淚盈眶。可敬的志願軍戰士們,用他們的奮勇剛強,用他們的血肉築起了長城,撐起了新中國的防線,守護了人民的安寧,纔有我們祖國的發展,和現在的繁榮、強盛。正是如此,我們纔要更加發奮學習,長大成爲祖國的棟樑之才,爲國家的強大、人民的幸福出一份力!

《金剛川》觀後感3

一部電影,語言樸實,卻催人淚下、感人肺腑。這是中國志願軍用鮮血與生命譜寫的一段悲壯、感人的歷史,這就是《金剛川》。

1953年,抗美援朝進入最終階段,志願軍在金城發動的最後一場大型戰役,爲在指定時間內向金城前方戰線投放更多戰力。而通往前線的道路卻被一條洶涌的大江擋住,唯一能渡過去的僅僅只是一座簡單的工兵橋。然而在前進的過程中美軍爲了阻止志願軍大部隊挺進,24小時全天候派飛機輪番炸橋,又一次次被我軍奇蹟般的修復,美軍被我軍逼得惱羞成怒派出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摧毀的僅僅只是一座木橋,卻絲毫沒有動搖志願軍的意志,最終工兵連的戰士們捨身搭成堅不可摧的人橋勝利完成任務。

那是怎樣的一座人橋啊!是一張張灰頭土臉,傷痕累累也掩蓋不了的稚嫩臉龐,是一具具血肉模糊、身體殘疾的身軀支撐起來築成的堅如磐石的大橋。看到這一幕,我們不禁潸然淚下,這是一條通往勝利的紅色通道,更是一股雄赳赳、氣昂昂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不畏犧牲、義無反顧的革命英雄氣概……今天我終於領會到國歌中“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的深層含義。

無數先烈的鮮血染紅了勝利的旗幟。浩蕩的歷史洪流中,我們仍能看到先輩們偉岸的身軀。雖然還有許許多多的戰士遺骸仍在異國他鄉,帶回來的只有一個冷冰冰的名字,但是先輩們偉大的紅色精神卻永垂不朽,爲我們中華民族鑄就了不屈的脊樑。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是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爲什麼大地春常在?是英雄的生命開鮮花”。吾輩當自強,篤定前行之。

《金剛川》觀後感4

今天我看了一部關於抗美援朝的電影,名字叫《金剛川》。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末期,我國的一支軍隊要通過金剛川到達金城前線作戰,不然我國主力軍隊就會像一隻折斷了翅膀的鷹,落入狼羣之中。在我們的軍隊正要過橋時,美國的飛機一次次的投射炮彈炸燬這座通往金城前線唯一的橋。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每次都頑強地站起來,一次次的修好這座橋。

在即將到達凌晨六點時,爲了能讓其他的志願軍戰士順利過橋,我們的志願軍戰士在橋底下,人踩人,人摞人,用自己的身體撐起了這座橋,這是多麼偉大的精神啊!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被志願軍戰士們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他們不怕危險不怕勞累拼命地修橋就是爲了讓軍隊打贏這場抗美援朝的戰爭。他們打這場仗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中國爲了老百姓爲了人民所打的。這些志願軍,他們也有自己的家人,但他們在戰場上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是國家,他們的這種精神令我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我們的資源十分匱乏,飛機不夠,炮彈不足。當敵人的飛機來臨時,我們的炮手爲了保住大橋,他們勇敢地點燃了篝火,暴露位置犧牲自己。這需要多麼勇敢的精神才能做到啊。影片的最後,一位當年參加過這場戰爭的爺爺說,後代們的幸福是由前人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這精神就像國歌裏唱的那樣,用我們的血肉築起我們新的長城。

我們應該向這些志願軍戰士們致敬,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這些後輩應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生活,好好學習,爲祖國的建設出一份力。

《金剛川》觀後感5

那個一塵不染、晶瑩透明的深秋午後,我和媽媽在開闊的電影院裏觀看着電影《金剛川》。

那悲壯的畫面展現在我的眼前:張排長滿腔怒火,大聲怒吼道:“來啊!”他要點燃箱子,吸引美軍的飛機,這個胳膊和腿都被炸斷了的英雄,仍然頑強地爬到炮位,他一個人竟然完成了六個人的操作,以驚人的毅力把敵機打了下來,完成了自己的終極使命,張排長光榮的犧牲了,他臥在那高高的炮臺上,犧牲的畫面永遠定格在我的心中!這是怎樣的鋼鐵之軀啊,可以爲了朝鮮一片土地的安寧,可以爲了自己深愛的祖國人民的平安,視死如歸……“謝謝你們!”我緊緊握着媽媽的右手,感動得淚水奪眶而出。

戰爭年代他們可以爲了守土保家這樣的無畏,那和平年代同樣如此吧!清楚地記得爸爸給我講到有一羣戍邊的年輕人的感人故事,當我們忙着閤家團圓,玩着趣味十足的遊戲,看着花樣百出的綜藝節目的時候,這羣站如鬆行如風的人,在守護着我們的平安喜樂。有四位戍邊英雄埋骨青山,正是爲了守衛小家和大國!當一切靜好,我們面對雪山齊聲致謝:“謝謝你們,保衛山河爲國拼命!”從爸爸的深情講解中,我被深深地感動着,立志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大英雄,還有我們身邊那些樸實的平凡人,風雨疾來之時,總有人爲我們遮風擋雨,誰也不是鋼鐵俠,他們也怕疼,也會想家。他們,銘記在我心中,伴我成長着,我覺得我是一個最幸福的中國娃!

《金剛川》觀後感6

電影《金剛川》在故事方面,其前兩段有些平淡,第三段是精華,第四段是昇華,前三段之間稍稍有那麼一點割裂感,不過電影用一些重複鏡頭幫助觀衆理解和銜接,所以總體觀感還是可以的。

而在特效方面,都說這部電影在如此短的時間製作完成,是我們電影工業水平的集中體現,我覺得沒問題,電影的特效真實且不違和,配合影院的巨幕和音箱,觀看體驗非常好,在國產戰爭片裏絕對屬於上乘。電影裏的防空高炮、榴彈炮這些武器的射擊場面,真的值一回票價。

尤其在演員方面,先出場的李九霄和鄧超,表現很穩,無奈故事簡單,他們沒什麼發揮空間,工兵連的魏晨,展示了非常好的身材,一身肌肉,有硬漢的感覺了,看起來很帥。吳京和張譯是最主要的演員,吳京一口京腔,表演很放鬆,有老大哥的範兒。

電影裏真正有發揮空間,且在發揮空間裏將演技拉高到一定層次的,只有張譯了,電影的後半段,說是張譯一個人撐着的,也沒一點問題。

張譯的角色一開始比較求穩,相對於吳京的角色,有些保守,隨後吳京的角色的犧牲,給張譯的角色帶來了內心的轉變,這是電影裏爲數不多的人物心裏弧線,他從求穩,變得無所畏懼,即使犧牲,也要把那架該死的偵察機轟下來,當僅剩一條胳膊一條腿的張飛坐上需要七個人才能操作的防空高炮架上,拼勁最後一口氣,將那家偵察機射殺的時候,給人超強的震撼。在普通人看來,這或許有些超現實,但我是相信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是可以做到的。總之,張譯在影片裏展現了影帝級別的演出,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嘴角抽搐,你都能感受到他的情緒,真的,我可太喜歡張譯了。

《金剛川》觀後感7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每一次聽到這首志願軍戰歌,就讓我感受到70年前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慷慨激昂、浴血奮戰、捨生忘死的英雄場景。每一箇中華兒女都應當繼承和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唱一曲“英雄讚歌”,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11月12日,有幸在公司的組織下觀看了電影《金剛川》。看完後,我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在暗流涌動的金剛川上,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軀無悔奉獻的故事。

有人說,最美麗的畫卷描繪的是祖國的大好河山,最動人的詩歌頌揚的是祖國萬紫千紅的春天,最純潔的感情是對祖國真摯的愛戀。如今我們所站立的地方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青春守護的、用熱血捍衛的`、用生命換來的,是他們所熱愛的土地、國家和未來。抗美援朝精神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我們緬懷先烈、銘記歷史,以榜樣的力量激勵人心、鼓舞士氣、振奮精神,大力唱響愛國主義正氣歌。

從口號變爲行動,工作中踐行“英雄讚歌”。“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繼承和發揚抗美援朝精神,要有行動有落實。對英雄的懷念,就是把我們的敬國之心、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匯聚成爲磅礴的“中國力量”。

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來之不易。作爲新時代新青年,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將國家情懷轉化爲積極向上的工作動力,認真投身到日常的工作中,勇擔使命,履職盡責,在知行合一、學以致用上下功夫,立足當前、腳踏實地,一步步埋頭苦幹,以超常的氣魄、超常的力度、超常的措施,快乾事幹成事。攜手並肩、同心同德,爲包鋼鋼聯物流有限公司事業發展增磚添瓦,爲“鋼聯物流夢”的實現貢獻一己之力!

《金剛川》觀後感8

很榮幸有機會能看到這部期待了很久很久的電影,真的非常震撼。普通士兵、美軍飛行員、高炮班和橋四個視角講述,在一個時間框架中一層層添上血肉,在情緒上逐層遞進,在內容上相互關照。在張譯和美軍飛機對射影片達到高潮之後,我原本擔心很難會有一個結尾能夠託得住這個場景,但最後橋的部分也真正做到了昇華,令人震撼和動容。整部影片的轟炸場面給人足夠的視覺滿足,緊張場面的氣氛烘托十分到位,背景音樂烘托下,張譯一瘸一拐走向最後炮位的時候,充滿了抗爭不止的史詩感。順便感嘆一下張譯老師演戲上的爆發力真的太好了,越來越好!最後,大家一定要去看《金剛川》喔!!很好看很好看很好看!

這麼一部精心製作的主旋律影片,一點看不出來是在短期內完成的作品。當然,通過這麼短時間內能夠完成這樣一部出色的作品,不得不說,也算是對三位導演加上幾位實力派演員的一種肯定!影片將抗美援朝的那種“脊背”式的愛國情懷展現的淋漓盡致,我們可能武器並不先進,但是不意味着我們意志薄弱!在他們的“身後”是老百姓,爲了老百姓他們拼死也要通過那座“橋”!從影片的質感角度上來說,張力十足!但是,缺陷不是沒有,就是鏡頭運用,和邏輯鏡頭重複,導致有一種本身代入很強的電影,卻又出現進進出出。誇一下最後的收尾部分,點睛之筆,整部影片的靈魂所在!

戰爭是殘酷的,也正是我們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憑藉捨身忘死的意志,用鮮活的生命給我們換來現在的和平。做爲丹東人,鴨綠江對岸的朝鮮、烈士陵園、抗美援朝紀念館、鴨綠江斷橋、河口斷橋…每一處都在印證着抗美援朝這段歷史。感謝電影主創團隊爲我們呈現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金剛川》觀後感9

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政府糾集“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並派遣海軍第七艦隊侵入中國臺灣海峽。此後,侵朝美軍越過三八線,直逼鴨綠江,並出動飛機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直接威脅到新中國的國家安全。雖然當時中國正面臨着鞏固政權恢復經濟的緊急任務,但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中共中央多次召開會議,經過反覆權衡,在10月上旬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奉命開赴朝鮮戰場,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到1951年6月,歷時7個多月,先後同以美國爲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五次大的戰役,共殲敵23萬餘人,把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在這場戰爭中,中國人民志願軍中涌現了無數英雄人物:羅盛教黃繼光楊根思邱少雲……爲了朝鮮人民,爲了履行國際主義義務,許許多多的英雄,長眠在了朝鮮的土地上。在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的同時,國內掀起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

全國各階層人民踊躍參軍參戰,捐獻飛機大炮,慰問志願軍,訂立愛國公約,開展增產節約運動,有力地支援了前方作戰。1951年7月,朝鮮戰爭進入“邊打邊談”階段。經過兩年的相持,交戰雙方於1953年7月簽署停戰協定,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

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這場戰爭的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創造了以弱勝強的範例,極大提高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威信,提高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中國的國際地位空前提高,爲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金剛川》觀後感10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來到太平洋影院,觀看了《金剛川》,它是一部愛國電影。

本片講了1953年,在抗美援朝的最後階段,中國人民子弟兵要到金城去支援前線的戰士。到金城的途中,有一條水流湍急的大河,這就是金剛川。要想度過這條河,唯一的一座橋,是戰士們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美軍爲了不讓志願軍通過這座橋,用轟炸機一次次的將炮彈投放於木板橋上。子弟兵們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最終工兵連的戰士搭成人梯,將木板舉過頭頂,讓其他戰士順利過了河。

《金剛川》從三個角度介紹了當時的場景。中國當時的武器非常落後,只有兩個炮臺,一個是主攻的,另一個必須隱藏起來。主攻炮臺被擊中後,連長張飛身負重傷,失去了一條腿和一條胳膊,但是,他不顧自身的安危,將生死置之度外,拿起竹竿,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炮臺,艱難地操作着炮臺,將一架美軍飛機擊落。他那種不怕犧牲的精神是來自於對祖國的熱愛,因爲他們嚮往光明,嚮往和平。

看完《金剛川》,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位於金剛川的這座橋。每當橋被美軍炸燬,工兵連的戰士們就會在第一時間將橋修好,所以,這座橋被美軍稱之爲“炸不壞的橋”。1953年11月12日凌晨,美軍派出了八架大型轟炸機將木板橋完全摧毀。即便是這樣,志願軍仍然沒有屈服,他們最終靠着團結過了河。從中,我看到了中國人民的力量,看到了團結的力量。

當今,我們的生活如此幸福,可是,我們這樣的幸福生活都是先輩犧牲了無數的汗水和鮮血,甚至是生命換來的。我們少先隊員必須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因爲中國假如是一條大船,我們是即將身在甲板上的舵手,揚帆起航。

《金剛川》觀後感11

今天也湊熱鬧去看了金剛川。自己對於電影的欣賞水平十分有限,要不就是像信條那樣看不懂,要不就是像奪冠那樣睏意頓生,所以經常剛看過就不知道講了什麼。不過,今天這樣的場面片,不用仔細想的片,倒是迎合了我的偏好,喊打喊殺,槍炮突突,兩小時無尿點。

電影的製片,音效,情節如何,千人千言,也不用我這個水平不高的人瞎扯。這部排片很猛的電影要傳達的訊息,也正因爲全程只需跟着劇情來回反覆,變得非常地通俗易懂。

老美那邊週四晚上辯論,雙方打某張牌其實都挺弱的,篇幅很少(當然用詞還是很難聽)。當然這不是說變得很友善,而是都已經說得很狠了,再說也不會加什麼分。你說我開賬戶交稅,我說你和你兒子收錢,口水亂噴,標準動作而已。但是,對於這一話題的刺激減少恰恰代表了老美精英層經過這些年不間斷的努力,已經在民衆心中種下了種子,還發了芽,不用再強調了。那邊最近的好感度民調也是一個佐證。

以前咱們還是挺剋制的,的確也經常反擊,但是核心意思都是你霸道,你雙標,你沒道理,你簡直無理取鬧。不過後面還有一句,惹了我你就慘了。我看算是說出來了。

製作電影需要時間,不過紀念抗美援朝70週年的電影播出日子不似國慶那般一定得是正日子。什麼時候放還是可以斟酌的。

戰場上,武器裝備和意志決心都得有,也都得準備。

還是得說,opinions are like assholes, everybody has one.

《金剛川》觀後感12

“非是金剛無鐵骨,敢教血肉駕長城”,這或許就是金剛川的最真實寫照。或許我不曾看見過那永不摧毀的橋橫渡千里,但我相信,我已經看到了永不屈服的國家尊嚴屹立不倒。

連長滾滾的熱血在服從命令中的義無反顧,“修橋不是打仗?”,這就是軍人的天職與血性方剛;那個四川士兵從萬般不理解到身先士卒地走上山頂、扛着圓木怒吼獨行,這就是每一個最可愛的中國軍人的信仰:背後是千萬小家,心中是泱泱華夏。當老兵訴說着自己的故事:“你也不知道他們是誰、他們叫個啥,只知道我們是戰友,有些人再也見不到了。除了犧牲,還能有啥”,不禁淚溼眼底。每一個踏上抗美援朝的士兵的歸宿不是回家,而是他鄉破敵萬里、馬革裹屍、魂系中華。

再到後來,我看到了一片最美的喀秋莎流星。流星劃過天際,燃亮了每一箇中國人的希望與自信。當敵人陣地被精準打擊,內心是不盡喜悅;但當的士兵們以十當一,前仆後繼,內心又是難忍惋惜。“轟炸機飛得高打不着,偵察機飛的快打不着“一句話道出了幾代革命先輩的可惜與期盼。現如今戈壁灘的龍吟震響天地,東風快遞精準直達,我們纔敢無所畏懼地挺直脊樑,我們才深切感受到:實力,永遠是維護正義的基礎,國防纔是外交真正的後盾。

回想如此,中東的槍鳴仍在耳畔。我們不曾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我們只是幸運地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很感謝前輩們只爲中國的清澈的愛,他們血染的諾言“後代人的幸福要靠我們每個人去拼的“,也的確實現了諾言。而今,你我終將接過這歷史的接力棒。生命的安寧本是幸運,如此深知:劍鋒之上,纔有尊嚴;射程之內,皆是真理。

晴天響雷敲金鼓,大海揚波作和聲。致敬,每一個英雄兒女。

《金剛川》觀後感13

觀看完電影《金剛川》,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抗美援朝的志願軍前輩們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了祖國的和平與安寧,他們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腦海裏迴盪。2020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第70週年。70年來,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爲實現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努力奮鬥。

《金剛川》整部電影以抗美援朝最後一役金城戰役爲出發點,以無懼艱險的奉獻精神以及頑強拼搏、勇於擔當的抗爭精神爲主旋律,生動地講述了一個個爲了和平勝利而砥礪拼搏的偉大志願軍戰士們,用無數血肉之軀架起了一座屹立不倒的橋樑的故事。這讓無數觀衆爲之淚目,也讓中國新生代年輕人再次明白,誰纔是最可愛的人!

其實,不僅是中國的軍人,整個中華民族向來也是如此的,他們無懼犧牲,他們英勇頑強,甘願舍小我成大我。哪怕在如今的和平年代,依然有像志願軍戰士一樣的逆行者,他們或是醫護工作者,頑強奮鬥在抗疫第一線,或是消防官兵,義不容辭衝向熊熊燃燒的大火,也或是一羣不知名姓、默默奉獻的志願者……他們負重前行,只願這山河無恙、人間安好。

無論是之前中華民族經歷的磨難還是今年的疫情防控,都將我們中華民族不懼挑戰,奮勇抗爭,敢於犧牲的精神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這種精神,這些力量都必將激勵着我們不斷的前進。作爲一名新時代共青團員,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切不可將如此美好光陰虛度浪費,應當胸懷天下,志存高遠,勇爭先、敢擔當,在美好的青春年華里掌握過硬的本領,立足本職工作,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實現自己的價值,用本領回應時代的挑戰和擔當時代的使命。

《金剛川》觀後感14

它是一部電影,它叫《金剛川》。

它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後時期,志願軍部隊要去金城參加最後一役,卻被水流湍急,暗潮涌動的金剛川擋住了去路。爲了保證大部隊能按時渡江,工兵連的志願軍戰士們在物資匱乏,武裝力量懸殊的情況下,不怕犧牲,憑藉頑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不斷抵禦美軍戰鬥機的狂轟濫炸,一次又一次地用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最後時刻,他們毅然決然地跳入水中,以自己的身軀搭起人橋,讓作戰部隊按時順利過江。

令我最震撼的是戰士們搭人橋這段。只見他們從水底到水面一層又一層,一邊咬緊牙關,忍受傷痛扛起橋板,一邊要面對敵機的狂轟濫炸,可爲了戰爭的最終勝利,爲了祖國的未來,他們沒有退縮,面不改色,齊心協力築起這世上最堅固的“橋”,堅持到最後一刻。看到這裏,我熱血沸騰,心中冒出一個聲音:這纔是世上最可愛的人!他們才應該是我心中最亮的明星。

片尾時,銀幕上出現了一隊隊整齊的儀仗軍莊嚴地捧着蓋着國旗的骨灰盒,當影片中的志願軍倖存者肅立敬禮,屏幕下方打出“接志願軍遺骸回家”的字樣時,我不禁鼻子一酸,眼睛溼潤了。正是有了志願軍戰士們在無情的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纔有了現在的中國。我不由自主地起身,向他們行隊禮致敬。

作爲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要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好自己,長大後爲祖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讓中國成爲世界強國!

《金剛川》觀後感15

金剛川戰役,是抗美援朝最後一場大型戰役,主要講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的一次不爲人知的渡江戰役。金剛川是本次戰役中非常重要的軍事通道,搭載着的巖裏橋卻被敵方反覆損毀。我軍爲了搶佔軍事先機,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鬥,但是卻因爲敵方的頑強抗擊,橋樑一次又一次被炸燬。敵方的轟炸機在兩個多小時內向橋樑扔下無數枚炸彈,而我方不懼犧牲,一次又一次的搶修戰略通道,直至最後的勝利。

《金剛川》片子裏沒有特別宏大的戰爭場面,只是通過幾個人物,一個情節,多角度的反覆演繹,讓觀衆通過不同的場景,深入瞭解我國志願軍戰士用血肉之軀,與美國鬼子的鋼鐵飛機、炸彈之間的浴血奮戰。

最感人的就是張譯飾演的張飛角色,他失去了一隻手和一條腿,用一根樹枝做柺杖,憑藉着強大的意志力,一步一步的走到了吳京飾演的班長之前堅守的陣地,把志願軍戰士不怕死的頑強精神演繹得出神入化!

抗美援朝是一場不對等的戰爭,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物資資源都遠遠落後於美國人的志願軍,但愣是用不怕死的精神,將美國爲代表的聯合國軍打得坐到了談判桌上。這不得不說是我國史上的奇蹟。

這場戰爭,讓中國人有了足夠的底氣面對強權,爲國家和人民爭取到了尊嚴和威嚴。

“爲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它。爲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這句歌詞,直抵人心,給了我心靈上無限的震撼,《金剛川》用還原真實場景的形式告訴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千千萬萬的軍人用生命的代價和血肉之軀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惜和平,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自己的一份光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