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這時我們很有必要寫一篇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範文(通用11篇)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

《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啊和之前的“我和”系列電影一樣,都是以集錦片的形式來播的。

和第一部《我和我的祖國》相比,這部電影更注重於家庭,父輩等更貼近於生活。有淚時也有笑點。

第一個是《乘風》講得的是抗日時期,“冀中騎兵團”的故事,其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當騎兵團和老百姓圍在山上時,團長果斷打了信號彈,因爲之前團長和兒子約定好,一見信號彈就發電報,他兒子乘風發完電報後,日軍截獲了電報,乘風立刻遭到日軍突圍,壯烈犧牲,但是,老百姓得到了安全轉不移。

另一個我認爲比較好的是《鴨先知》,在《鴨先知》中,一個被“鴨先知”的父親,自己的藥酒推銷不出去,一直虧本,還受到萬般擠壓,艱難前行,他沒有放棄,最終拍了全中國第一部廣告,來推銷自己的藥酒。

“春江水暖鴨先知”正如他的精神一樣,作第一隻下水的鴨子才能感到溫暖和吃到最多的魚。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2

我和我的父輩,傳承與希望,面向過去,父輩精神對我的傳承;面向未來,我帶給前輩的希望。

四個片段,四個不同的時代,淚與笑中感知過去,穿越向未來!

《乘風》爲國爲民,國之大者。

有國纔有家,國安才家和。抗日戰爭時期,團長父親在面對老弱婦孺與親生的兒子時,果斷把生的希望給了百姓們。父輩哪有不愛自己的兒子,在家國大義與血緣深情之間,選擇了國之大愛。當陪伴自己血戰多年的駿馬帶着兒子的鮮血朝他奔來,父輩的痛難以抑制。那場戰爭中新生的嬰兒也叫乘風,是新生更是父輩爲國爲民精神的傳承。《乘風》作爲第一個片段,象徵有國纔有家,只能趕走侵略者,有安全的國家纔有後來的發展。

《詩》一代代航天工作者用生命向天空寫詩。

建國初期,我們有了原子彈、氫彈、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無數航天人把家安在大漠中,他們不懼苦,不怕累,不懼科研失敗的挫折,用生命和熱愛在向天空寫詩。故事中孩子的親生父親因航天試驗犧牲,把年幼的孩子交給自己的同事。養父也在試驗中失去生命,而他們的孩子長大成了勇敢的航天員,繼承父輩的希望向天空探索、寫詩。航天精神有不屈更有熱愛,有上千次失敗後的執着,有前赴後繼的犧牲,但象徵光明和未來的熱氣球是他們用生命在天空寫下的詩。這詩,書寫着科技,書寫着不懼,書寫着傳承和希望。

《鴨先知》帶我們來到了改革開放時期。春江水暖鴨先知,是誰激活了中國改革的一池春水,是誰開闢了市場經濟,正是像“鴨先知”先生一樣無數個屢敗屢戰,創造第一的人。小崗村的十八位好漢按下紅手印,不懼生死,從農村改革拉開中國改革開放的帷幕。改革開放中每天都在開創第一,第一次包乾到戶,第一次下海經商,第一支廣告,第一輛汽車,第一套商品房,第一支股票,無數個第一,每一次都是一聲驚雷,震驚了人們的觀念,也推動了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國富民強。怎樣才能做鴨先知呢?要敢於下水,要勇於實踐,要走到羣衆中去。鴨先知創新難,其實最難的是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正是無數鴨先知改革創新的革新精神帶來我國經濟騰飛,各領域的快速發展。期待更多的鴨先知,更多突破與革新。

《少年行》是面向未來的,來自2050年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穿越時空來到現在。

夢想。小男孩的父親因爲試驗失敗喪生,小男孩繼承父親的精神,喜歡探索,喜歡發明創造。他想了解究竟什麼樣的熱愛讓父親沉迷其中,這就是科技與創新的力量。雖然做的飛機屢次失敗但他依然堅持。實現夢想需要經歷很多次失敗,五千次失敗,不因一次失敗放棄夢想。

教育。人工智能機器人對媽媽說了一句話“我們的夢想是讓機器自主學習,你想讓孩子成爲學習的機器”。發生在校園的故事讓我們思考什麼是教育,保護孩子的創造性思維與動手能力,而不是培養答題機器。給下一代創新,自由成長的空間,允許創造力的種子生根發芽。孩子叫小小,小小的夢想,大大的能力,其實穿越的時空機器人正是未來的小小創造的。相信孩子,給他創造的空間,呵護創新精神。

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未來是否會戰勝人類?有人說人工智能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可能帶領走向光明,也可能走向深淵。而故事中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在運動能力、智力很多方面都超越人類,但他有自身的缺陷,不會笑,缺少人類的感情。小小教機器人笑,當小小爲了夢想面臨生死困難時,機器人明知自己不能遇水,毅然走向海中救了人類。人工智能的缺陷正是人類所獨有的情感,也許人類可以彌補人工智能的缺陷,人類和人工智能攜手共進創造美好未來而不是一爭高下。

你想讓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你就成爲什麼樣的人。我和我的父輩,是對過去的傳承,更是面向未來創新!

四個片段,《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四個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建國初期,改革開放,2050未來與現在的交匯期;四個不同領域,軍事、航天、經濟、科技,展現了新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再到面向未來。都有淚有笑,有痛苦更有希望,有磨難更有新生,有過去的傳承更有未來的光明。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3

昨天下午去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正當國慶,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看看也是很有益處的。

整部電影都很勵志,共分爲四個片段。第一個片斷講的是,在抗日時期發生的故事,第二個講述的是爲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不惜犧牲自己的故事,第三和第四片段分別是爲了促銷產品而拍廣告和科學實踐發明創造的故事。也按照時間順序描繪了中國一路發展的坎坷。抗日戰爭十分艱苦,面對日軍的大方位進攻老百姓只好躲進地道,總有那麼一些人會無畏地衝到最前面,面對日軍大部隊和炮彈,還有飛機的掃射有些無能爲力,手持彎刀和炸藥的中國軍人們奮力抵抗。乘風是一個年輕的小夥子,跟隨父親在前線打仗,無畏、勇敢與擔當造就了他爲人民着想,不畏犧牲的英雄品格,在那麼一個艱苦的條件下,能夠勇於站出來就是十分偉大而堅強的。

炸藥的創新研究是存在很大的危險性的,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爆炸,它還講究精維性和認真程度,一絲不苟的態度要達到極致。一家四口人,父母的工作都是炸藥的研究,但不是所有人都想投身於這個工作,他們知道,創新開拓需要犧牲,也需要一路的坎坷,完善再完善,投身於工作的父親在一場意外中離世,兩個孩子和妻子更多的是悲傷,但捨去自己的利益去成就更多的偉業,也有不捨和難過,但動力使他們步步前行。

坎坷使我們走向富強,更是坎坷讓我們有了從無到有的發展。感謝坎坷,更要感謝爲人民利益和國家利益犧牲的英雄,也正是他們讓中國更加強大!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4

“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分別以四個主題片段串聯起來的《我和我的父輩》,是各行各業、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的縮影。紅星代代相傳,希望的光芒永不泯滅。

父愛是默默無聞的,如一座大山,深沉而又堅實。電影裏處於抗日戰爭的父親對兒子乘風近乎苛刻的嚴格,讓兒子覺得自己根本沒有被愛。可是父親會因爲兒子擦傷了脖子,在戰場上打仗時看到草藥,毫不猶豫地揪下來。會在兒子騎馬遠去時,默默地望向他的背影,直到背影越來越小,被漫天塵沙擋住了視線。部隊發現了躲藏的難民,毫不猶豫地帶他們一起離開,儘管會拖延進程。父親目送着兒子騎上他最心愛的戰馬離開,臨走之前還囑咐兒子“一定不要踢馬肚子。”當日軍圍上大部隊,在那千鈞一髮之際,父親做出了最艱難而又偉大的選擇,發射假煙霧彈,將敵軍引入了兒子的地方,用四個人的生命換來了所有鄉親們的安全。於是去時是那個騎着馬兒的意氣風發的少年;歸時則是空空蕩蕩的戰馬,馬肚子上流淌着少年的鮮血。正值青春年少的乘風用自己的生命報了國,留下了一個失去兒子的父親在漫長的黑夜裏痛哭。

儘管只有四個人對抗千千萬萬的敵軍,儘管那個年代的中國沒有先進的武器,沒有坦克大炮,新式軍槍。他們擁有的是一腔孤勇的執着,是忠於職守的信念。四人面對必死的結局,絲毫沒有畏懼。“願以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少年戰死沙場時,難民裏又有新的生命誕生了,名字也叫做“乘風”,因爲那是用少年的命換來的新生命。

兩個月後父親再度奔赴戰場,高舉着手中的紅旗,戰士們義無反顧,鮮血染紅了沙場,染紅了天,染成如今的五星紅旗。在懸殊的火力下拼死衝殺,騎兵團硬是用生命闖出一條條血路,一舉殲滅了敵軍。電影前的觀衆都早已淚流滿面。兒子繼承了父親軍人的風骨,而那個“小乘風”會繼承他的風骨,紅星照耀中國,紅星代代流傳。

《詩》中的父母輩在那個年代研發火箭,爲探究科學犧牲,而子輩繼承父母之遺志,創造下一個屬於中國人的輝煌。

“生命是用來燃燒的東西,死亡是驗證生命的東西,宇宙是讓生命更渺小的東西,渺小的塵埃是宇宙的開始,平凡的渺小是偉大的開始。”以渺小啓程以偉大結束,這就是浪漫的航天精神。

繼往開來,乃吾輩之責任;振興中華,乃吾輩之職責。何其有幸,生於華夏。紅色光芒代代相傳。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5

從影院出來與琪涵告別,端着一杯冰淇淋自己走在回去的路上,一邊走一邊留意有沒有可惡的毛毛蟲掉到頭上,腦子裏想的是電影的很多片段。

《我和我的父輩》是與《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一系列的。只要這一系列出了新電影,那麼必定會賺足我不值錢的眼淚。

這部電影的虐心點似乎更爲細膩,是真正的展現出家與國的關係,每一位父親都是一個家庭的重要成員,你大可以想象一下電影裏的家庭若是你的家庭,會有多麼痛心。

他們都是普通人,然而這些父親們的肩頭卻擔着太多的責任與角色,他們有的承擔着對祖國事業的忠誠,卻無能爲力給孩子更多的陪伴與愛。更多的是有着偉大高尚的精神品質,那是讓人動容的奉獻、堅忍、無私與默默無聞的愛,這些品質無不感染着他們的孩子,這是交雜着作爲一位父親和巨大責任的矛盾。

爲了人民毅然地選擇犧牲,而他已虧欠了兒子太多;他,他們甘願瞞下去,哪怕留下等待他們的孩子。都是父親們隱忍無言又無堅固的內心。父輩們劈波斬浪,踏遍荊棘與荒漠,在本貧瘠的地方開闢道路,讓他們的後輩接力,承着自己的精神讓未來開滿鮮花。

不知他們的孩子有沒有恨過他們,他們融入人羣又是怎樣的渺小和平凡——但至少,至誠的心得以相見,父愛的山未移,扛過的責任未變,父輩足夠偉大。

電影裏不乏笑點,卻也讓人無助地感到心痛。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6

在這個短暫的國慶假期裏,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有四個小故事構成,有有趣的,有搞笑的,也有感動的。

第一個故事叫“乘風”,講的是中國抗日的故事。在中國還沒有解放的時候,一個名叫乘風的少年和他的父親一起去打仗。一天,乘風和幾個同志去執行任務,路上遇到了日本人,他的父親爲了救村民,忍痛犧牲了自己的兒子。等村民到達了安全的地方,父親帶着他的騎兵和日本人奮勇作戰,爲兒子報仇。

第二個故事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詩”。講的是一個製造火箭的爸爸,小男孩的同學說他爸爸會被炸死,所以他和同學打架。爸媽知道後批評他,後來他妹妹說出了真相。爸爸爲了安慰兒子就告訴他自己是在天上寫詩。這樣小男孩就不傷心了。但是第二天爸爸被炸死了,媽媽爲了不讓他難過,告訴他爸爸在加班,媽媽還替爸爸寫了很多詩給他。直到有一天這個男孩知道了真相,就很傷心。媽媽說她也是幹這個工作的,要讓他學會當個小大人,因爲她也可能被炸死。後來小男孩把媽媽的話牢牢記在心裏。很多年後,中國的火箭成功飛上天,這一剎那,我覺得他爸爸真的在天上寫了一首詩給他。

第三個故事非常有趣,叫“鴨先知”。講的是一個爸爸非常勇於創新。買了很多藥酒結果賣不出去,他就想了很多辦法。後來他和兒子嘗試了很多辦法,克服重重困難,拍了中國的第一支廣告。

第四個是我最喜歡的故事。講的是一個機器人從未來穿越到現在遇見了一個小男孩。那個男孩會很多發明。有一天學校舉辦親子活動,小男孩讓機器人假裝當他爸爸參加這次活動。但是在展示發明成果的時候出了意外沒有成功,同學們都笑話他,因此他不開心,不小心摔倒河裏。機器人不顧自己身上沾水把他救上來。最後結果證明人類成功回到了過去。

聽我講了這部電影你們是不是覺得前面兩個故事是如此的感動,第三個故事是多麼的搞笑,而第四個又是多麼的有趣。如果想知道更多就去看一看這部電影吧!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7

十一假期我們全家一起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我的心裏百感交集。

電影一共由四個小故事組成,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個故事。

故事講的是一對父子爲了百姓的生命安全和革命的勝利,犧牲自己的故事。父親是一個騎兵團的團長,他的兒子叫乘風。有一次他們執行任務,乘風和兩個戰友負責打探敵軍消息,父親負責將老百姓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因爲電報發射設備只有一臺,他和父親約定好,一旦父親這邊渡河成功,就打信號彈,他們就會立馬發電報報告敵軍信息。

這邊父親帶着大部隊和老百姓轉移,恰好就遇見了日軍的大部隊,原來他們監聽到了父親的`電臺信號,就一直跟蹤電臺,追殺上來。

此時的父親看了一眼身邊的幾桿破槍和身後的幾十口老弱病殘,沒有跟敵人動手。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忍住眼淚,命令部下發了信號彈。他知道兒子乘風只要一見信號彈,就會立刻發電報。日軍也就會立刻找到乘風的位置,也就是說他發射的不僅是一枚信號彈,還有自己唯一的兒子和多年戰友的生命。此時的他別無選擇,不容遲疑。

信號彈發射到天空,不出所料,日軍監聽到乘風的位置,於是回撤去圍堵。由於乘風有利的牽引住了敵人的大部隊,父親這邊順利的帶着老百姓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戰爭勝利了。乘風和戰友們卻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看到這裏,我的心好痛。影片裏還描述了在轉移的那些老百姓中,有一位孕婦,她把她的兒子取名爲乘風。電影裏的父親緊緊抱住這個孩子。我的眼淚也禁不住掉下來。我覺得,這不僅是名字的傳承,還是精神的傳承。

影片再一次讓我感受到我們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都是無數先輩們的寶貴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爲國爭光!

如果有機會,我想對先輩們說:“現在的中國,國富民強,國泰民安!你們放心吧!”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8

《我和我的父輩》在這個特別的2021國慶節上映,與《長津湖》共同成爲中國電影國慶檔的大片。在十月二號那天,我們一家三口去離家不遠的購物中心遊玩,然後買了六點半的電影票,看完了這部充滿家國擔當與理想主義情懷的電影。

整個電影延續了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單元組合形式,卻是四個電影片段四個導演,共同組合成這個“我和我的父輩”的主題電影。

第一個單元是吳京擔任導演並主演的《乘風》,講述抗日戰爭期間的騎兵團舍小家爲大家的英勇故事,其間濃濃的父子情讓人淚目。第二單元是章子怡擔任導演並主演的《詩》,講述神州飛船飛天的前期準備工作裏一個小小的工序,卻耗盡一個又一個不畏風險甘當奉獻的航天工程人員的青春與生命,其間深沉的人倫親情與家國大義讓人心酸。第三單元是徐崢導演並主演的《鴨先知》,一個改革開放初期開始中國第一支電視廣告的故事,讓一向以詼諧幽默風格見長的徐崢策劃拍攝,讓我們在笑聲連連中亦能感受一份厚重的開拓精神。第四單元是沈騰導演並主演的《2050》,除卻那份永遠讓男人感懷並期待做到更好的父子情,我真的無法去喜歡沈騰導演,印象中他似乎更適合舞臺上的小品角色。

這個電影有張藝謀、陳道明、李雪健等大咖客串,也有小宋佳、黃軒等一線實力明星助陣,既有煽情、也有內涵。只是前後兩個部分的感情基調雖各有沉重的底色作背景,但呈現方式的極度差異化,倒給人一種不適感,興許是我想多了,畢竟票房有所保證。而整個觀影過程中,我總是會想到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那時張導意氣風發,那時章子怡初出茅廬。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9

今天我觀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電影裏講了四個小故事,分別是:乘風、詩、鴨先知和少年行。

我最喜歡的就是“少年行”這個故事,它講的是:2050年的一個智能機器人,穿越到2021年去執行試驗任務,結果意外丟失了魔球,磨球被一個叫小小的小男孩拿走了,於是機器人和小小之間就發生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其中我最喜歡的一個片段是,他們一起去開家長節的場景,小小的“爸爸”機器人,來到了操場上,他們看見小小的一個同學正在炫耀他爸爸是二級運動員的事,小小的同學以前因爲知道小小沒有爸爸而笑話他,小小很生氣。“機器人”爸爸看出了他的心思,拿出一個籃球向空中拋去,只見籃球像出膛的子彈一般,繞過他們面前的球筐,直直地向球場另一邊的球筐飛馳過去,這是我和小小一樣,心跳都加速了,我小聲默唸着:“321,球進啦!”我和小小一樣,好想一下子飛上雲端,向操場上所有的人大聲歡呼:“萬歲!我們勝利了!”而那些瞧不起小小的人都不好意思的灰溜溜地逃走了。

我感嘆未來的科技真是太讓人意想不到了,未來的科技之路還需要我們去探索,未來是什麼樣子的呢?超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空中懸浮動車,我想總有一天都會變爲現實照進我們的生活。

電影中2050年的機器人成功返回,正是那些科研工作者不爲名利,默默無聞地爲祖國奉獻的結果,這種精神深深打動了我,讓我永生難忘。

那些可愛可敬的前輩們呀!我爲我們的國家能有你們這樣的人而感到自豪!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0

在國慶假期,我和媽媽一起去影院看了《我和我的父輩》。這部電影分爲四個單元:《乘風》《詩》《鴨先知》《少年行》。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乘風》篇了。

《乘風》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冀中騎兵團從馬乘風的電報中得知,騎兵團因叛徒投敵,暴露了位置。爲了掩護集中區機關並且安全轉移留在村子裏的老幼婦孺,騎兵團以一敵百,在懸殊的火力下拼死衝殺,牽制敵人的進攻,硬是以傳統的騎兵戰術生生撕開了一道缺口。

我想,全天下的父親都是這樣的吧。團長馬仁興也不例外,更是讓我產生了一種敬佩。在劇中,他爲了顧全大局,想到了利用敵軍可以定位他們的漏洞,成功支開了他們,是日軍去尋找外出的馬乘風四人。馬乘風等人光榮犧牲。這位父親爲了保護人民羣衆,忍痛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可他平時並沒有表現出對兒子的疼愛。這次,他哭的像個孩子。都說父愛如山,這部電影不僅爲我們體現了父愛的偉大,還完美的展現了一個“刀子嘴豆腐心”的父親形象。

我的爸爸平時並不善於言語表達對我的愛,但只要遇到了困難,他就會挺身而出,保護我們。

我們的父輩給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而我們也要不負韶華,努力學習,讓我們的子孫過上比現在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我和我的父輩》觀後感11

詩和遠方是最美好的,但同時又是最易破碎的……

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1969年的那次火箭發射,當所有人都在歡喜雀躍時,卻沒有人看到成功之前科研人員篳路藍縷的研究歷程,以及那一次次失敗的爆炸……

“大漠風塵日色昏”,漫天黃沙卷着“轟隆”的巨響震得地面直打顫,那是發動機穿孔的警告。灰白的煙霧直上雲霄,遮住了夕陽的半邊臉。遠處的村莊正有無數目光望過來,那是孩子們對父愛、母愛的渴望。

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製造火箭推進器的科研人員。他們夙興夜歸,一年中大多數日子都在“加班”,他們的工作甚至可能使他們獻出生命。但是,這關係到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大事,又怎能隨便就能放下的呢?唯有堅持,並隨時準備爲之獻出生命。

我依稀記得片中母親說的一句話“孩子,爸爸媽媽可能沒有時間好好陪你了。”難道這些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不,我認爲他們反而是最愛孩子的,但是他們也很無奈,只因他們要報效祖國,爲國爭光。

小時候我們總會被問:“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啊?”“我長大想成爲我爸爸那樣的人”也許在別人看來我們的回答就是隨口一說,但那兒時的理想,卻是基於我們所見,寄託我們情感最切實的東西。我們多數人都沒有《詩》中的哥哥淒涼,幼年喪父或許會圍繞他的一生。但兩位父親無私奉獻,爲國家事業獻生命的家國情懷定會鼓舞他,照亮他一生,成爲爲他指明道路的那盞孔明燈。偉大的火箭專家羅伯特。戈達德曾言道“很難說有什麼辦不到的事,因爲昨天的夢想可以變成今天的希望,也可以變成明天的現實!”童年的夢想,往往是最偉大的!

回過神來,已是2012年,詩還沒有完結。當年天真無邪的妹妹實現了夢想——成爲一位航天員。哥哥的心中也永存着那盞飄搖天空的孔明燈。

一個孔明燈可能只有一點點光,但一羣孔明燈卻能譜寫出一首浪漫的飛天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