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三篇大綱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三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風雨哈佛路》主人公麗絲出生在紐約的貧民窟,儘管父母吸毒,但莉絲仍然深愛着他們,同時這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幾篇《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供大家閱讀。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三篇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一

《風雨哈佛路》是一部感人的勵志影片,一個女孩子克服種種不利條件、努力奮進的故事。利茲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珍妮因爲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茲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利茲很受震動,她意識到如果沉淪下去,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過去,開始全新的人生。

“每天起牀,我看見的世界上的每個人,都好像都披着一層膜,無法穿透。這種感覺很奇怪,有點悲哀,可是沒有辦法改變。”

奇怪的是,貧窮和負面的童年經驗,並沒有讓她變壞或者失去希望,隱隱約約之中,她一直都知道,在她生長的環境之外,其它人所過的,是很不一樣的生活。而她知道,只有想辦法脫離現在的環境,纔有可能到那個新世界去。母親死後的幾個月,在沒有經濟來源、沒有精神鼓勵的情況下,她自己一個人,申請進入一所私立高中,因爲她相信,讀公立高中並不能幫她跳出貧苦的輪迴。開始唸書之後,她還是沒有地方睡,還要在骯髒的洗碗槽前面,一面工作賺微薄的薪水,一面念微積分、幾何學。

她身邊的所有親人、朋友全都告訴她,沒有用的,不要癡心妄想進大學。可是當她拿到班上第一名,得到機會參觀哈佛校園的那天,她就狠狠地發誓,要成爲哈佛的一員。那天,當她看着走在哈佛校園裏的男男女女,心裏不禁問自己,“這些人的動作舉止,爲什麼這麼不一樣?是不是因爲,他們來的世界就是這麼不一樣?若是這樣,那我要更努力、更努力,把我自己推到那個世界去。”

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權利。父親作爲她的上學的擔保人,從收容所出來。辦理完擔保手續出來的時候,父親對她說,好孩子,堅持學習,我不能成功了,但是你行的。望着父親遠去離開的背景,這個弱小的女孩堅定了信心,從容地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面試的那天,她連一件象樣的衣服都沒有,穿着一件破爛衣服,罩上一件向姊姊借來的大衣勉強充場面。

她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17歲到19歲,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每門學科的成績都在A以上。作爲獎勵,她以全學校第一的成績和其他9名同學獲得了免費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參觀的機會。

一個濃郁的秋季中,金黃色鋪滿整個季節。在寫滿輝煌的樹下,一個女孩站在哈佛學府的門前,仰望。面對大學的殿堂,她決心實現她的又一個願望——她要成爲這所大學學府中的一員,她要證明給自己和世人看,人生其實可以改變。

人生其實真的可以改變,只要你努力,只要你付出。

1996年,上帝會讓一個付出努力和艱辛的女孩收穫喜悅;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10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她成功了。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憑藉着對信念的執着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

同樣一個金色的季節,作爲哈佛大學——世界最高的學府的一員,她安靜坐在了校園的教室中。也許只有她自己明白,她實現了自己的.諾言,一個貧窮苦難的女孩用她的執着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改變了她自己,改變了她的人生。

果然,她得到了那筆獎金,進了哈佛。領獎致詞的那天,她說,她的生命就在那一刻,將永遠地被改變。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二

有人這樣描述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就像心電圖一般,如果沒有波折那就代表你自己已經放棄了自己”。也有人這樣形容成功之路:“成功之路就像一艘航船在風雲莫測的大海上前行,不經歷風雨,怎能到達成功的彼岸”。但無論什麼樣的描述,歸根結底都是要我們堅持不懈,克服一切困難才能成功。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便很好的詮釋了這個道理。這部電影的前半部分主要講述了主人公麗絲家庭的不幸:麗絲的父母都會吸毒,因此原本幸福的家庭便開始變得支離破碎,父母什麼都不管,於是她與姐姐便只能撿別人吃剩的東西吃,麗絲也很少去上學。直到有一天,她的母親被帶走戒毒去了,而她也因不上學以及父親不管她而被帶去孤兒所了。經過了一段時間後,她發現自己無法忍受孤兒院的生活,便開始與朋友到處流浪,與此同時她發現自己還是無法離開母親,便又回到了早已從醫院戒毒回來的母親身邊,但母親因患艾滋病不久便死去了。

後半段則講述了麗絲不甘沉淪,想要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麗絲在母親死後,與朋友分別,去到了一家公辦學校,想繼續上學,最終她憑藉自己優異的成績以及聰明的頭腦被錄取了。在一次機緣下,她去到了哈佛大學,從此她便渴望去到哈佛大學併爲此努力,甚至只用了2年的時間便完成了4年的高中,最終在紐約時報的幫助下她進入了哈佛大學,得到了她想要的生活。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在看過《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后,我終於徹底明悟了這句話的意義,要想成功,必須堅定信念,不畏一切困難。雛鷹不經歷磨難,怎能翱翔天空?鐵石不經歷敲打,怎能成爲良器?所以,讓我們不畏困難,勇敢地衝向成功吧!

  《風雨哈佛路》觀後感三

星期四的晚上,老師用了兩節課的時間讓我們看了一場電影,電影的名字叫《風雨哈佛路》,影片從一開始就給我印象很深,我一開始覺得這估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當我看完後,卻不是被裏面的悲劇而震撼,而是被女主人公麗思的堅強個性深深地吸引,感動着親情、友情。

影片一開頭出現了女主人公的獨白“我愛我媽媽,如此之深,她吸毒,也酗酒,基本失明,她還患有精神分裂,但是我決不會忘記她愛我,雖然她做過一些事,總是這樣,總是這樣,總是這樣”,她叫麗思,是故事的主人公,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麗思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童年在毒品、艾滋、飢餓充斥的環境中度過。儘管父母都是“癮君子”,可她始終還是愛着他們,她也覺得父母也是愛她的,儘管他們忘記了正如麗思獨白所說,愛難以放棄。這令我看到了一個孩子對父母無私的愛,這份愛雖然偉大,卻也是一個枷鎖,束縛着麗思,有着天生快速學習的能力,卻因爲家庭原因沒有好好讀書,總是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不過好在是因爲要照顧母親而放棄,等到母親死了,她終於可以真正衝破束縛,改變自己的人生。她的母親吸毒死去那一天,只有棺木,連簡單的葬禮儀式都沒有。母親的離去,帶給她的除了傷心,只有傷心。

往後,她開始在外流浪。17歲的時候,她用真誠最終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機會。之所以及時迷途知返,是因爲她認爲只有讀書纔可以改變命運,之後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兩年的時光,她學習掌握了高中四年的課程。1996年,12000美金的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讓她獲得了進入哈佛的通行證,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向她敞開了雙臂——她成功了!她的經歷、她的真誠、她的論文深深打動每一位評委。憑藉着對信念的執着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她最終還是實現了自己的諾言麗思與命運抗爭的故事,面對逆境與絕望,她不屈服的勇者精神,令人動容!

人,總要追求一些東西,而這些追求真的沒有自己認爲的那麼難,最難的是怎麼讓自己不要認爲它很難,從而邁出第一步!每個人都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機會,抓住機會的人不一定會成功,而成功的人卻一定是把握住機會的人,就如麗思,她不僅把握住了機會,而且她也懂得如何利用機會,成功的人都懂得如何將機會的作用最大化,只是單單空掌握機會是無用的,只有學會運用它到生活中去纔是真理,纔是王者。欲帶皇冠,必承其重!只要你肯努力和付出,我相信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