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5篇大綱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5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4W 次

首都博物館簡稱首博,位於北京長安街西延長線上、白雲路的西側,復興門外大街16號,這是一個蘊含着璀璨文明的瑰寶!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首都博物館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5篇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一)

週五,學校組織我們去博物館參觀,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的,不一會兒就到了我們的目的地——首都博物館。

一進去,查過安檢,就來到主廳,主廳裏有很多很多的竹子,一眼望去,成片成片的綠色,讓人顯得生機勃勃。我們隨着老師,一一進去參觀,我們看到了很多的文物,那些文物,那些文物都是值幾千萬元的!我心想:“要是弄碎了,我可賠不起。”隨着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依次進去參觀,每個展館裏都有不一樣的東西,有佛像,有衣服飾品,有古代流傳下來的器具、字畫,以及國外的一些珍品,千奇百怪,我看的眼花繚亂。

最後,我們來到了園廳,園廳裏最有標誌性的東西,就是“窯洞”了,它是一個傾斜的圓柱體,傾斜的穿過牆我想別的建築都是正正方方的,而它卻不一樣,它遠看像玉做的一樣,晶瑩剔透,可近看卻像一塊大鐵皮。我心想這些人真聰明!中午,我們就在“窯洞”裏看電影。我們看的是《輝煌的北京》在那裏我看到的是名勝古蹟,文人墨客,以及以前中國的強大,在那裏我瞭解了很多歷史……

那時,我不禁想到,是中國人用鮮血和汗水才換來我們幸福安康的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下午我們在展館買了一些紀念品,就該回家了。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該回家了,我依依不捨得走上車,心中感慨:今天學到的東西真多,我以後一定會再來的!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二)

今天是個大晴天,我和媽媽來到了位於木樨地的首都博物館。

一進大門,我們就乘電梯來到了西區二層的古都北京歷史文化展廳。這裏講述了從史前夏商時代一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發展過程,展示了一些文物,爲我們講述了一個跨時代世界的文化。我們仔細地品味着古代北京的發展,不由得讚歎道:“啊,這件文物可真大!”“那個東西真漂亮啊!”“古代人用它吃飯啊!”

我們乘電梯前往四樓,四樓分爲“館藏京劇文物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三個小展廳。我們先去了京劇展廳,裏面一個個的臉譜簡直像個花貓臉。一件件衣服則與花臉很不相配,顯得五彩繽紛,鮮豔奪目。我們又來到了瓷器展,這裏陳列着宋、遼、金、元、明、清六代的各種琺琅彩、青花瓷、藍花瓷等各種皇家瓷器。佛像館展出了很多漢族佛像和藏族佛像。

我們來到了五樓“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這裏面的內容真讓我大開眼界。我們先來到“洞房花燭美姻緣”部分。這裏主要展示了一些結婚時用的器物和傢俱。媽媽邊看邊對我說:“唉,這些東西以前你太太家多得是,可惜現在都沒有了。要是現在有那可值了錢了。”我們又來到了“降龍誕鳳添人丁”部分,這裏更是讓我大飽眼福:虎鞋虎帽,還有洗禮,抓週等。我們又去了“古稀大壽福如海”,“爆竹辭舊迎新春”兩個部分。這裏面說的是老人慶壽和過春節時的事。還有那老北京的小衚衕和街邊的門臉,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下午,我們去了圓廳。圓廳二樓和三樓正在施工,讓我無緣見到古代人精美的畫像和精湛的書法作品。好在四樓“燕地青銅精品展”裏的青銅器,五樓“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裏的精美玉器和六樓“書房珍玩精品展”裏的筆、墨、紙、硯讓我瞭解了很多的古代文物。

天快黑了,我和媽媽才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首博。回去的路上,我還在想:北京的歷史真是太悠久了,其出土的文物真是太精美了,北京人的風俗習慣真是太有趣了。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三)

學校組織我們參觀首都博物館,一路上我都興奮不已。

終於看到高大雄偉的首都博物館了,它共有6層,位於復興路上,從天安門一直往西就能到。進館的時候,安檢真嚴格。我準備用來剪開香腸的剪刀也被“沒收”了。

我們先來到三層,參觀老北京民俗展廳。那裏有老北京泥人,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老北京人的生活。館內還有古代佛像展,藝術精品展,古代繪畫技術精品展。

我最喜歡的就是“秋郊大獵圖卷”它畫的是秋天人們在山林了打獵的情景。繪畫工藝精緻,一絲不苟,人物,山,水,尤其是樹枝,幾乎沒有重疊。山脈也畫的特別細緻,逼真的就像在你面前一樣,真是百看不厭。我太佩服作者了。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鎮館之寶——水月觀音。觀音的身後有一輪圓月,因此得名。水月觀音是元代景德鎮窯青白釉的。這件瓷塑像高67釐米。1955年出土於西城區定阜大街西口。菩薩像頭戴寶冠,寶冠上有小化佛。觀音額頭寬闊,雙目微閉,端莊慈祥,氣質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態優美。觀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長裙。胸前及衣裙上都裝飾有連珠瓔珞,全身裝飾十分繁縟。筒體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質潔白細膩,不愧爲鎮館之寶。

這次參觀讓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四)

昨天,在書社和團委的組織帶領下,參觀了首都博物館,感慨萬千。走進館內,心中頓生一種空曠,久遠,渾厚,莊重之感。

穿過曲緩的走廊,我們逐層觀閱。在這裏,我們不僅看到了歷代宮廷古瓷,還欣賞了名家翰墨,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

踏着清緩流轉的音樂,走進了明清繪畫作品展。昏黃的燈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潑墨畫,或掛立,或橫鋪,筆墨工細,設色淡雅,詩畫相融。文人畫家通過筆墨丹青,肆意揮灑出意境深邃,飄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這形神兼備的繪畫藝術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時期的獨特魅力。

往上走,是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中國書法藝術是最具民族特色的藝術之一,可謂中華文化藝術之“大雅”與“大美”。“無聲之音,無形之相”,有如無聲的詩,無音的歌,一寸毫錐,揮灑氣韻風骨,愛恨離愁,書寫着人們最本質的精神世界。有“集書之大成者”美譽的著名書畫家文徽明書法造詣深厚,篆、隸、楷、行、草各體兼工。適筆遒勁流暢,法度嚴謹,筆峯挺秀,自成一體。令人拍案稱奇。

第四層是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有各種兵器,如直內短胡——穿戈,柱脊短劍,長鋌箭鏃,反映了當時各諸侯國爭戰不休的社會狀況。也陳列着許多生活用具,如飲酒紋鼎,禮儀上用於客人洗手的雙耳蟬聯紋盤和裝飾的鳩權杖首飾。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見光明的器物,儘管有些是鏽跡斑斑,但以其豐富的器類,高超的工藝技術,超凡的藝術價值,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等鮮明的特點早已聞名於世。這些閃爍着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銅器體現了古人模仿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也是研究當時社會形態的珍貴材料。

  首都博物館觀後感(五)

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於西長安街延長線白雲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後,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於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爲博。

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於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着生活在這裏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爲史。

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爲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着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着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着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着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徵着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着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着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爲情。

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着熱鬧喜慶,也洋溢着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着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爲美。

名勝古蹟之美,現代建築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麪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祕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築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羣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瞭解一個城市,纔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後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築;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爲時心中總是想,這麼好的城市,我們爲什麼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

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