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中國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觀後感大綱

中國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走向共和觀後感

中國如何走向共和,走向共和觀後感

洋洋六十集,雖是加了幾分演義的東西在裏面,但至少把自光緒朝後,清末民初的中國歷史交待了個大概齊。而這段歷史,每個中國人但凡提及,大概都會加上”中華民族恥辱史“這個考語吧。

這些已有定論,我也不打算再說些什麼,只想說說對清王朝終究一朝傾覆,以及這段歷史對於今日之中國有何參考意義的一點陋見。

這想經歷這段歷史的人,內心的痛苦最刻骨銘心的,必定是清朝的最後兩個皇帝——光宣二帝了。

一個大志未酬,終究死於非命。三十八年的人生,雖是貴爲天子,卻實同囚徒。另一個生來富貴,三歲爲帝,雖有復國大志,卻終其一生都在被各種各樣的勢力利用,身背無數罪名,最後以一個“被無 產 階 級 專 政成功改造成爲社 會 主 義 新人”的名份死去,連個皇帝的諡號都沒落着。一本自傳《我的前半生》數百頁,字裏行間寫滿了自我懺悔表衷心,可誰能知道心底裏又有多少龍遊淺澗時不我濟的失落與神傷不敢流露支言片語呢?

或者站在局外,換個遠遠的角度來說,若愛新覺羅的一姓江山倒了,換來的真是當初振臂一呼者所宣稱的民 主倒也罷了,至少還可以說是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多少也有個說詞安慰一下受傷的心,觀後感《走向共和觀後感》。

可舊的王朝倒下了,站上來的是什麼東西呢?

只能說清失其鹿,羣雄共逐之。各路總統,督軍,委員長,主席······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老百姓要承受的,是同晚清一樣甚至要更甚於晚清的兵匪爲禍,烈強欺壓,污吏橫行,苦不堪言····最重要的是,雖無封建,專 制依舊。

民 主?舊瓶子裏裝些新酒罷了~~哪來的那麼多A理想B主義!

恐怕連爲天下計的孫大炮,也想不到會是這樣的結局吧····

你說,愛新覺羅家的,心裏怎麼可能釋然得了?

現在來看,當初清王朝應該至少有兩次機會避免一朝傾覆的結局的,若這兩次機會當初抓住了,恐怕不止是他們的命運能被改寫,整個中國的命運也裝被改寫了。

一次是光緒的戊戌變法。當時他若能不那麼急於求成,行事更加周全,最終能戰勝保守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勢力,變法成功的話。那愛新羅的天下搞不好真能萬世不易,他的功業絕對是至少蓋過他的祖宗康乾的,而中國很有可能早已實現在無數人用槍炮都沒能實現的民 主。國人也會避免半個世紀的'戰亂不已。

這個雙贏的局面終究還是沒有出現,與其說光緒是輸給了慈禧,不如說他是在敗給了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空有大志,卻權謀不足,任用康梁一幫書生,一味急於求成,以爲如此關乎生死的政治鬥爭是幾道詔書就能解決的事情。最後嗅到慈禧有政變的企圖時束手無策,而康梁更是病急亂投醫,把全部家當都壓到了一個根本就不瞭解的袁世凱身上,最終致皇帝於絕境,身陷囫圇,幽死瀛臺。豈不是書生誤國?而光緒焉能不敗??

在這場鬥爭中,慈禧其實是矛盾的。一方面,她是舊勢力,是屬於既得利益集團的,但另一方面她也是這個王朝的統治者,她是不可能只考虛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大清江山的。所以開始的時候,對於變化她是支持的,只是她以爲的變化跟光緒心中的變會是完全不同的,她以爲這變的只是行政上的,是技術層面的,跟之前曾李之輩的洋物運動沒有本質的區別。隨你怎麼變,只要大清江山不變,不亂,我這個太后的地位不動搖,而國家又能強盛起來,何樂而不爲呢?

而光緒卻不這麼認爲,他要變的是根本的東西,是體制上的。所以當光緒的變法觸及到了既得一大羣舊勢力的利益,導致他們站出來鬧-事時,慈禧就無法會視不管了。她的確想強國,但首先是不能亂,亂起來了就會葬送大清江山。在她的想法中,大清絕對是亂不得的,她不在乎既得其它既得勢力的得失,但她絕不能不管江山的得失,因爲這江山畢竟也是她的,是她的既得利益。

所以,當她終於認爲光緒的變會不但不能讓大清強盛起來,反而會葬送了大清江山時,她的支持就變成反對了。而反對的意見不能說服光緒時,她就只能選擇政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