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精選10篇)大綱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精選10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4W 次

看完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精選10篇)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1

《死亡詩社》讓我內心情感洶涌,讓我不知所措,人,激情的活着。我在這裏無法全面的剖析它,只想借其中的激情這一重要旋律進行一定的發揮。

人類是應當要有一點激情的。因爲有了激情,人生纔不一般;因爲存在激情,人類的生存比動物的生存更豐富;因爲有了激情,人才之爲人。

人類不應當只忙於工作以及日常的瑣事,不應當僅爲地位和財產耗盡精力,人不是一架在社會這個大工廠裏運行的機器,一架機器的生存比動物的生存還低廉,因爲動物還懂得享受陽光、草地和空氣,人要實現的是詩意的棲居,人是應當要有一點狂醉的酒神精神的。梭羅說:"大多數人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懷着一份激情去生活,你才無愧於僅有的一個人生。事實上,人生本是一堆沒有價值的廢柴,需要激情之火的點燃。許多的人壽終正寢,回望自己的人生之柴,發現它完好地腐爛了;而有些人的人生之柴,儘管只剩下灰燼,他卻能驕傲地說:"我曾經熱烈地燃燒過。"

人生只有一次。人生是可貴的,這首先表現在人本身是高貴的。

人是高貴的。荷爾德林詩曰:"我真想證明,就連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純潔。"人類爲什麼這般崇高,因爲人類能感受萬物,能體會美;萬物美麗地存在着,但它們自身不知其美麗,而人知道,人能夠欣賞一切。

美讓人產生激情,產生活着的幸福感。人類的靈魂被烏雲中的雷霆振奮地掃蕩過,被飛流直下的瀑布湍急地衝刷過,被灼熱的驕陽熱烈地炙烤過;在海洋裏,波濤曾撞擊過我們的肉體,在火山裏,熱浪曾洗滌過我們的筋骨,在高空中,狂風曾戰慄過我們的魂魄。人因此而變得豐盈。

這般的心怎能沒一點激情呢?擁有詩意的無窮可能性的人生怎能不幸福地毫無遺憾地過一場呢?我們怎會不憧憬像惠特曼一樣大吼:"站在世界的屋脊上,我喊出我野性的狂叫!"梭羅說:"我步入叢林,因爲我希望生活得有意義,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把非生命的一切都擊潰,以免讓我在生命終結時,發現自己從來沒有活過。"

我們應該激情地活着。但現實是現實的,我們不可能一生永遠跌宕沉浮,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爲有機會成爲時代的弄潮兒的。現實的冷酷時常將我們的理想摧毀的支離破碎。霜凍太冷,火焰也會熄滅。

不過,激情地活着不等於傳奇地活着。完全的浪漫主義的人生實現不了,我們也大可以儘自己的能力把能做的做好。《約翰克利斯朵夫》裏有一句話:"英雄就是做他能做的事。"

我們能做的就是讓今天有意義,就是在有機會激情時去激情,抓緊每一刻去做最好的自己。身處青春期的我們,更應該把握現在,盡情地去釋放青春的激情,度一個沒有遺憾的高中。而不是全部的生活僅淪爲做題、功課、考試。不要把一切的激情都留到大學去釋放,大學自有另一份激情等着去釋放;就算這麼做了,這些過期的激情到時候還能完好無損地釋放麼?這就像刻舟求劍,儘管做了標記,但那柄屬於高中的情感的劍已再難找回。而且,很多人到了那時也是不會釋放激情的,因爲大學還要忙於考研、找工作等種種瑣事。對於忙人來說,永遠都忙;說釋放激情處處沒空,用周國平的話說是"時時都有空"。的確,高考是我們學生必須要面對的,但同樣我們也得知道,青春不只是高考。不要在我們白髮蒼蒼,處於人生彌留之際,細數自己的一生,回望那個最桀驁不馴的年齡時,卻只發現一片空白,或者滿紙的習題,末了是北大或清華。哦,不,絕不能如此,到了那個時候,北大清華早已成了無足輕重的事,美麗的回憶和激情的歲月纔是一生的財富,只有這些纔會使你有活了一生的實在感。否則纔是"老大徒傷悲"!人生太短了,因而顯得珍貴,我們應抓緊現在,只爭朝夕,及時行樂,莫待無花空折枝!在死亡的彼岸遙望,我能大聲地驕傲地說:"我的一生碩果累累!"

美國詩人丁尼生在吟唱:"及時採擷你的花蕾/舊時光一去不回/今天尚在微笑的花朵/明天變得風中枯萎。"

中國詩人李白也在高喊:"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最後,真的推薦大家看這部電影。美國作家傑克倫敦曾說:"你們讀一百本雜誌,不如讀拜倫的一行詩。"我要說:你們看一百部偶像劇,不如看《死亡詩社》一句臺詞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2

我一直對中國大陸以外的教育很好奇:別樣的文化下、別樣的社會形態下,人是怎樣成長的?於是,看電影,得到一些瞭解。即便是看其他題材的電影我也不由自主地會留意於學校教育的內容。

《死亡詩社》,果然名不虛傳,很吸引我,一遍又一遍地看。那些動人的場面深深留在腦海裏。影響最深的是基廷老師領着男孩子邊踢足球邊誦讀詩歌。

“無論戰鬥勝利與否,都要迎着敵人英勇向前“,男孩在他的大聲敦促下喊出詩句,把球大力開了出去。

“要做一個世界水手,駛向所有港口”;

“要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奴隸”;

“爬上絞架,迎着槍口,要面不改色“;

“從今以後的生活,增添了詩的樂趣“;

男孩們一個接一個喊着基廷給他們的紙條上的詩句,並把球開了出去。

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放不開手腳的男孩,基廷敦促着:”大點聲,蓋住音樂,我聽着不夠英勇!“”來吧,先生,感情充沛點。“同時脫掉了外套,參與到了踢球。男孩們一開始是拘束的,到後來領悟到老師的用意,藏在身體裏的活力迸發出來。

此情此景,令我暗暗叫絕,這老師怎麼想出這樣契合學生們成長的絕招。孩子們在老師的啓發下顯現出了無窮的活力。喊出詩句的同時,男孩們理解了老師的用意,詩歌的意義在踢球中自然顯現,誦讀的本真在少年揮灑激情中體現。詩歌的意義——靈魂迸發出的歡歌。誦讀——身心的奔放,絕不是紙張上文字的那份單薄。那一刻,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如神一樣的澄澈英勇。

基廷還鼓勵他的男孩們站在桌子上並告訴他們換個角度看這個世界會很不一樣,男孩們一開始遲疑着,從來沒有成年人這樣引領過他們,到後來嘗試着站在桌子上俯視,他們站在上面的時候自然表現出一種自信、神氣;基廷在中庭場中以走路的形式讓大家明白一致性,同時也要大家保持個性,還鼓勵學生不要害怕恐懼,要樹立信心。

一幕幕,基廷以他最真誠的的心靈引導男孩們更接近內心,引領學生感受真正的精神的成長。

基廷何以能做到這樣動人?是他的真誠。誠之者,天之道也。誠之者,教之道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不精不誠,不能育人。不誠,不會體察到學生需要什麼,不會辨析要教給孩子什麼。不誠,只能是傳聲筒,沒有教育力量;不誠,老師僅僅是所從事一種職業,並不能履行其真正的職責。

韓興娥是真誠的,她認爲學語文要有豐厚的積累就領着孩子這樣學語文,她所做的絕不爲成名。雷夫是真誠的,否則無法參透真相。他的奇蹟是真誠面對教育面對孩子的成長創造的奇蹟。我們第一線的老師應該真誠的面對學生,想想自己能給孩子們什麼,而不是疲於應付各種理念,投機取巧迎合某種趨向。這個過程中,要忘了自己,才能全力以赴。

我要做的是什麼?每一節課面對二十五名學生,我要做什麼?做什麼,可以稱得上是一名老師?我開始真誠地思考這些問題。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3

《死亡詩社》這部反應上世紀中葉發生在美國佛蒙特州的“威爾頓預備學院”的一件“傳統教育和反傳統教育流血碰撞”的事件。這部上半場充斥着喜劇元素、下半場瀰漫着悲劇色彩的教育片,電影劇本根據作者托馬斯·舒曼在蒙哥馬利·貝爾學院(一所位於田納西州首府納什維爾的男子預備學校)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這部電影自上映以來,歷久彌新,一次次對僵化死板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憤怒的質問。特別在正處於課程改革的社會主義中國,一切服務於考試的教育理念已成功激起了無數學子的憤怒與無奈感,這部影片中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無疑對這些水深火熱中的學生具有莫大的吸引力,同時對廣大課程工作者也有巨大的指導意義。

這部影片在一片喜慶的開學典禮中拉開了帷幕,作爲一所有着光榮傳統的預科學校,威爾頓預備學院迎來了又一批“大學生的原材料”,不知是不行還是幸運的是,它也獲得了擁有新式教育理念的基廷先生的青睞。這所擁有着不錯升學率的學校一開始就定下了它“保守傳統”的教育理念,更可怕的是,深受這種填鴨式教育蠱毒多年的學生已經心甘情願地成爲了它的奴隸!無數學生屈服於現行的教育模式,拋棄了思考的主觀能動性,最終把一切質問的權利統統丟到了垃圾桶中!爲了所謂的分數,甘願將自己的視野侷限在教科書這“一畝三分田”上,儘管走出教室就可以看到美麗的蒼穹,他們卻寧願在插圖中觀察別人吃剩下吐出來的“精品思想”。

我們不能否認在標準的教科書上,有一些內容確實經得住時間的考察,但是知識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它不僅僅只有那可憐的唯一一種表達方式!在基廷老師的第一次課上,他完美詮釋了這一理念,爲了從物質上祛除學生對於“權威教材內容”的懼怕迷信,他要求學生把前言撕去。這就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種行爲首先強制性地將這羣可憐的“機器人”從對教材的淺井中解救了出來。縱然這與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大環境相悖,但是正確的東西爲什麼一直要躲躲藏藏呢?

邀請學生踏上講臺、用高遠的視角來理解問題,“誘惑”他們成立古詩人社、用那種最清麗無華的語句來淨化自己迷茫的心靈,鼓勵事事聽從於父親的內爾爲了自己的演員夢做一回真正的自己、一個專注於夢想的男人才最可愛。終於,基廷先生的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他班上的學生那暗淡而無神的雙眸中有了一絲爲了自己、爲了內心的那個夢而奮鬥的閃電!教育不應該死板,否則與進行流水線作業的汽車公司有什麼區別?如果教育僅僅是爲了教導學生考試,那麼我有理由相信這又是一個“八股封心,科舉取士”的迷茫年代;如果我們的學生僅僅在課堂中學到了考試讀書,忘記了思考討論的重要性,那麼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與逆境不屈抗爭,以無畏的氣勢面對敵人;

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別陷入這種境地,衝出來。別像老鼠逃跑似的,看看你的周圍,要敢於開拓自己的天地;

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爲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旦覺得自己懂得,就必須換一種角度來看。這可能顯得有些荒唐,或者愚蠢,但必須試一下。同樣讀書的時候,不要只想作者怎麼看,想想你自己怎麼看;

真理就像一牀總讓你雙腳冰涼的毯子/你怎麼扯,怎麼拽,總也不夠/踢也好,打也好,它總也蓋不住我們/從我們哭着降生/到我們奄奄一息/它只會蓋住你的臉/不管你如何痛苦/不管你如何痛苦/如何叫喊。

這些原生態的而又富有哲理的話,我相信你在教科書上是難以找到它們的。因爲應試教育的考試內容不包括這些。但是基廷先生做到了,他看重的不是考試而是教育、真正的教育,他在課堂中將這些道理、思想灌輸給他的學生,不帶有一絲功利化的念頭。我覺得,在我們以後的教育中,也應該主動引導學生掌握這種最質樸又可貴的道理,讓教育真正既有智育又有德育。

就像一場革命,最先站出來的那批人總會挨槍子。基廷先生的教育理念爲學校的領導所不容,他們就藉着內爾的死將他逼離了教育崗位。嚴格來說,內爾的死是新舊兩種教育理念碰撞的犧牲品。內爾的父母接受的就是這種古板的填鴨式教育,他們就想當然地決定了內爾以後要走的路,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啊!當你奮鬥一路,最後的時刻卻發現,你一直努力的方向卻偏離了理想的航線,那樣你一定會抱着後悔與無奈於最後的日子裏。作爲一名教育者,我們有義務避免這種狀況的發生,讓我們放開思維、用開放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探索出自己的“繆斯”吧,就讓教育真正起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門工作吧!

最後,讓我們爲基廷先生這位“虛擬的教育者”致敬,向廣大爲了有效教育付出心血的那些人致敬吧!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4

看完電影《死亡詩社》覺得非常真實,前一秒孩子們喊這學校的口號“傳統,榮譽,紀律,優秀”,後一分鐘孩子們高喊自己的原創口號。孩子原始的天性細膩的在影片中表現,青春期蠢蠢的萌動真實的展現。影片中孩子的活潑,家長的專制,校長的古板,新教師的個性都強烈衝擊我們的心靈。我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會喜歡這個非傳統的老師,吹着口哨進課堂,將課堂搬到教室外的連廊,鼓勵學生撕掉課本的前言……我們能看見他真誠善良,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幫助孩子超越自己。所以孩子都喜歡上他的課,因爲自由,活躍,快樂,可以乘着想象的翅膀高飛。這是他們也是整所學校從未發生過的事,以學院爲首的傳統教育思想和以英文老師爲首的現代教育的衝突和碰撞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這兩種教育有點像我們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如何做好素質教育,認真執行二期課改,教師還需要勇氣、智慧和實幹精神。真正做到以人爲本,讓孩子活出生命的活力和意義。

基丁老師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鑑於國情和孩子的不同特點,我覺得尼爾的死在我們的身邊可以避免。基丁老師教了怎樣選擇活着意義,但未教授如何熱愛我們的生命,對生命負責。尼爾爲反抗父母的意願以自殺爲代價,讓我看後很震撼。我在想如果是我班級的孩子有像尼爾這麼強烈的興趣慾望,我們教師應該做好溝通工作,和孩子的心理輔導。不可能願望現實不了就放棄自己的生命,這是對自己生命的極其不負責任。當然現在也有個別孩子心靈脆弱,爲不彈琴絞斷手筋,成績不好跳樓等等,所以現行“兩綱”教育中特別強調的生命教育。這也是我們教師不可忽略的方面,急需加強教育,希望悲劇不要在我們身邊發生。

影片《死亡詩社》中基丁老師要離開學校時,班裏最內向的學生,第一個站到了課桌上,陸續有其他同學也站了上去。他們是在用自己的行動向基丁老師表達自已他的敬意和感激。看到這兒,我落淚了……老師的成功是什麼?是孩子考出好成績嗎?這是一個太淺顯的回答,我認爲老師的成功應該是,作爲老師你的思想、人品影響了孩子,指引孩子,而孩子正向着你期望的方向逐漸邁近,那種收穫和滿足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纔是爲人師者最大的成功。“親其師,信其道”,讓我們先從關心、愛護身邊的孩子做起,相信定會有不俗的收穫。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5

我們被教條、被傳統壓迫成一種習慣,我們死心塌地變成現實主義者。失去了自由、失去了自己的追求與夢想。這不單單是《死亡詩社》裏存在的,它依然能夠反映我們當下的社會。我聽過看過很多西方文化,我也相信美國夢,因爲美國的強大世界公認,而我們所處的教育就是封閉的、守舊的的事實。從198x年就能拍出這種片子,我想現在的西方社會肯定是充滿開放和夢想的。因爲她們很早就找到了作爲個人存在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而我們國人是什麼?教育、婚姻、工作,等級觀念無所不在,人們盲目追求利益和物質,而且正漸漸地成爲社會基本規律,大家都這麼想這麼做着。

幸好,有日漸開放的書籍和電影,在新青年中傳播,我們才發現自己活着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祖宗爲面子而在按部就班。

可惜,現在的我缺乏像古詩社那般熱情,也過了愛做夢的年紀,所以我在沉溺在爲接下來大家都在做的事而努力,渾渾噩噩過一輩子。我也清楚地知道部分先進者的反抗是無用的,他們的貢獻只是給我們年輕一代埋下了一顆種子。我不敢做激進者,所以我會在當下這個時代心中保留這份希望,繼承給下一代。

及時行樂,做自己想做的事。我是我的船長,我雖然已經老去,但一輩子還很長,我還在未知的海洋探索自己的命運。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6

電影《死亡詩社》是北美高中的電影教材,在世界範圍內受到極高的評價。電影中,威爾頓預科學院是一所聞名遐邇的貴族學校,一向都是以傳統、守舊的方法來教育學生。可是新來的基廷老師卻一改學校的常規,讓學生們解放思想、展示天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力。雖然這些“離經叛道”的教育方法,激活了孩子們的聰明才智,春風化雨般讓學生對學習着了迷,卻因爲不符合學校與家長傳統、保守的教育理念而糟到學校和家長的反對。在尼爾家長扼殺他的興趣導致尼爾自殺之後,基廷老師被當作替罪羊而開除掉。在基廷戀戀不捨地離開時,孩子們深情而絕望的呼喚聲永遠迴響在教室裏……

我想看了這部電影,大家可能有兩方面的認識。這部電影所反映的時代背景,是在西方世界歷史發展中的一個階段。一方面,電影所反映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大環境,與我們的現在情況是有點相似的,都是比較注重傳統守舊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面,現實中我們老師及學生對教育的渴望,與電影中師生的渴望也是比較相似的。關於這兩個方面的評價,網絡上有大量的影評,不再贅述。這裏,我想通過幾個人的例子來闡述我的一些觀點。

第一個人是歐陽代娜。在她的經驗中有三句經典“在社會大課堂中學步”,“在繼承與揚棄中探路”,“在開創中闊步”。她原本不是教師,經歷過多種職業之後,在鞍山十五中搞了8輪20年的教育實驗,自編教材、自創教法,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就,對我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她曾經讓自己初三的學生參加考高語文考試,高出高考平均分10分多。這一切源於她曾經在“延安抗小”的學習經歷:“學生們可以自編教材,要了解什麼知識,就走到社會上,向各部門去‘採訪’。比如要了解社會治安,學生們就去局採訪有關人士。自然課講到大豆,孩子們就親手種植大豆,觀察它的葉子和根系……”

第二個人是孫維剛。他是一名普通數學老師,在學校最困難的時候,他和學校領導商定了方案,實施了從初一到高三大循環教育實驗,搞了三個輪迴,將教學與生活融入到學生中去,讓那些“只擁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們”(原本是沒有學校願意接收的“雙差生”)“擁抱着飛向天堂”,將原本招生困難的北京22中學變成一所“名校”。他的3輪實驗班一步一個腳印,方法措施日益完善,教育效果明顯,素質教育和文化課成績都突出。特別是他的第3輪實驗班,班級40人,有22人考入清華北大,轟動全國。他經過20年的長期探索、反覆實驗和比較研究,取得了大面積、全方位、高質量的育人實踐成果和理論成果。

第三個人是蔣自立。我們的恩師,他在教學與班主任工作的實踐中,把自我教育提升到歷史的新高度,使之與他我教育形成互補。他的教育工作能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他用行動構建了良好的師生關係,開啓自己的教育實驗,僅僅班會材料、班級活動記錄本就寫下幾十萬字,十多年的教育實踐與反思總結,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被推廣到全國。

與以上類似,李鎮西老師從年輕時候就有點“叛逆”,開始了自己“一個人”的教育改革與創新,長期堅持下來,取得很大成就。其實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像魏書生、錢夢龍、於漪……無不是在一線的教育教學中進行改革與創新,他們提升了自己,影響了很多人,也推動我國教育的發展。

其實,我們有很多一線老師也在做一些改革與創新的嘗試。但是,時代不同了,由於現代教育制度和學校管理制度更加日趨完善,實際我們一線老師擁有改革與創新的機會不是多了,而是更少了,也更加困難了。我們現在經常呼喚“大師”,呼喚教育實踐家,但是他們都要從教育的一線中走出來。或許,我前面列舉的前輩們是時代的產物,在激情燃燒的歲月裏,他們用自己的努力實踐在歷史中留下莊重的一筆。我們也有很多一線老師正在向前輩們學習,如果我們現在不從實際出發、結合現狀努力實踐,我想我們的困難比他們還要大,因爲來自社會和學校的種種約束可能會導致教育創新的中斷,甚至根本沒有機會去嘗試。那些通過幾個月到一兩年就完成的各種“課題研究”,與前輩們動輒十幾年的實驗、反思、比較、總結、再實踐、反覆論證等研究相比,顯得多麼淺薄而寒酸,甚至有的人自己都不會使用自己“課題研究”的研究成果。

我們很多老師在走向工作崗位之初,都曾經擁有很多憧憬和嚮往,都曾經有過很多“叛逆”想法或行動。我們也曾經充滿激情地去做,然而我們都曾受到過挫折,也曾經迷茫過。正如黎轅老師剛纔在羣中所問“到底基廷老師做的對還是錯?”其實,對與不對,都是基於我們的價值觀念。如果基廷老師做錯了,那麼《死亡詩社》這部電影就不可能放到北美高中的教材中。無疑,在西方發展的某一階段中,教育的問題也曾經很突出,甚至在今天,電影也具有現實的啓發與教育意義。電影中反映的社會背景與我們現在的情況是非常相似的,畢竟我們國家還處於轉型期,客觀上必然存在着一些教育問題與矛盾。我認爲,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問題,或許,這樣的電影也能走進我們的教材中,間接反映我們的思想觀念可以得到進一步提高和昇華。

有人說,古今中外,教育的創新從來都來自民間。儘管教育的改革與創新總是伴隨着傷痛,即使在有限的條件下,我們還是要多一些信心,從自身做起,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改變與創新,努力實現個人的成長。“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我們或許應該重新拾起最初的夢想,經過努力,我們也能走進學生的心裏,激活他們的天性,做一些對孩子們非常有益的“其他事”。

或許,我們需要未來家的眼光、改革家的氣派、實幹家的精神,在互聯網技術的背景下,站到時代的前列,陪着孩子們一起奔向未來。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7

在我對這部電影一無所知的時候,“死亡”“詩社”這些具有魅影般的字眼深深的觸動着我的內心。當然導演並未辜負我的期望。當下媒體以及大衆在關於一部電影的討論涉及到最多的字眼多爲票房,明星演員等等,對此,我頗爲不屑。大衆審美的庸俗和低級使得當下電影的精神含量日趨直下,淪落爲販賣眼淚和滿足大衆視覺獵奇心理的娛樂消遣。但總有一些電影,它們沒有刻意營造的華麗,沒有故弄玄虛的劇情,但是他們樸實無華。用最坦率的鏡頭講述不平凡的“世界”。影片中的英語老師就是這麼一個人,他貌不驚人、風趣幽默、平易近人。他叫“基廷”學生們親切地喊他“船長”——“哦,船長,我的船長”,這是華特惠特曼(一個詩人)爲亞伯拉罕林肯先生所寫的。基延自比爲船長,一個爲學生們導航的人。相比之下“威爾頓學院”是一個可怕的地方,學生們稱之爲“地獄學院”這裏管理森嚴,刻板,學生們被抹殺了個性,成爲爲了達到某種目的的容器。

成爲失去了生命真諦的可悲的存在物。影片伊始的開學典禮上,學生們一色着裝,邁着整齊的步伐,共同喊着學院的四大信念:傳統、榮譽、紀律、卓越的口號。這是個性的毀滅,對生命真諦的褻瀆,即使如此它們也無法抑制生命本能,這種強大的力量潛藏在學生們的內心中。他們叛逆,抵抗,宿舍是他們的另一凡天地,他們自有他們的四大信念——模仿、恐怖、頹廢、污穢!但他們又不得不面對着強大的來自學校和父母壓力,尼爾便是一個有着很高藝術潛力的孩子,他內心激情澎湃,生命的原始力量擊打着脆弱而憂鬱的他。他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他的父親想要他成爲一名出色的醫生,他試圖和父親反抗但都被無情地壓制了,最後他不得不如步兵對司令般言聽計從。到這裏的每個孩子都一樣,他們的父母都對他們寄予厚望,工程師、科學家、銀行家或者其他。他們要爲此犧牲生存的真正意義。犧牲來自於詩的原始動力。他們失去了航向,直到基延來到這裏。

第一堂課,他是吹着口哨晃悠着進來的。習慣了板着黑臉“至高無上”的學院老師的學生們突然間無所適從了,他們驚訝,竊喜以及不安。他把他們帶到一間房間內,他指着牆壁上的老照片對學生說,這些照片上的年輕人和你們一樣,青春,不可一世,認爲整個世界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他們現在全化爲灰燼,這是很早年前的照片。他讓學生們讀書本中的章節——“及時行樂”“花開堪折直需直”。這在理性主義者看來是荒唐的,另人髮指的。但是基延看來,我們都是凡人,我們必須面對死亡,僵硬與衰老——CARPEDIEM,基延反覆地重複着這個詞。“及時行樂”這個詞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理解上的誤區,這也可能是翻譯帶來的意義曲解。“及時行樂”不是縱慾,不是慾望的泛濫。

看完這部片子後你可能纔會理解,此“樂”非彼“樂”,此“樂”的真正解讀應該是“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精髓”“愛”“一花一草一木”“叢林”“大自然”“詩歌”——(爲什麼我總找不到省略號)就像“紅樓夢”中“寶玉”的“淫”而非“蕩”。基延要讓學生們去獨立思考,讓他們自己去思考生命,讓他們在心中自問生命的意義,自問“在戴運無信者的綿延車廂中,在充滿愚人的城市之中,身處其中的意義爲何?”他跳上桌子,讓學生們體驗換一種視角看待問題的不同感受,他讓學生讀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瞭解詩”的愚蠢序言,然後歇斯底里地叫他們把這一頁撕掉,愚蠢的論斷,詩歌不是數學公式,不是可以靠計算得到的一種結果。我們讀詩寫詩非爲它的技巧,因爲我們是人類的一員,而人類充滿了熱情。詩——美麗、浪漫還有愛,他告訴學生們,這纔是我們生存的原因。“啊,我,這個問題不斷重演的生命”去品嚐文字,文字與思想能改變世界!他告訴學生們一個叫“古詩社”的地方,一個致力於“吸取生命精髓”的社團,它在叢林,在山洞裏,他們在篝火下輪流朗讀梭羅、惠特曼、雪萊的詩歌。“我到森林裏,因爲我要過真正的生活,我要活得充實,汲取生命中的精髓,揚棄一切與生命無關的事物,當我死時,纔不至於發現我白活一場”。

尼爾和同學們在夜幕下,從學校森嚴機械的精神地獄中逃了出來,他們像鬼魅一般奔向叢林,本向生命,他們或許不可能成爲詩人,但他們找到了生命的真諦。一個人在內心缺乏詩意是多麼可怕的事啊,他擁有一切,但是精神枯槁,行同走肉,直到最後他發現自己白活一場。納克斯勇敢地去追求他的女孩克利斯,雖然遭到拒絕,但他做到了。尼爾爭取到“仲夏夜之夢”的角色,他興奮異常,安德森超越了自己的恐懼,他學會了表達自己而不是逃避。就在一切都按照美好的方向發展的時候,接踵而來的愚蠢的壓力把一切都沖垮了。尼爾沒有從父親那裏爭取到自己打算從事演員的願望,雖然每個人都看出來他有這方面的天賦。他絕望了,他自殺了。學校就此事展開對“古詩社”的調查,其實他們真正針對的是基延,他們的四大信念與基延的理念格格不入,所以他們必須把他排擠出去。

諾倫接管了基延的課程,他問學生什麼是詩?他要學生們打開課本序言21頁普查利“瞭解詩”序言的時候,和前面的撕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愚人如何懂得詩?但基延面對諾倫的羞辱卻無能爲力,我們有熱情,我們是凡人,正因爲如此我們才更需要“詩”。基延飽含淚水,他捨不得這羣孩子們,他捨不得任愚人去踐踏孩子們純真的靈魂,所以他不捨離開,而面對強大的霸權壓力,他無能爲力,看到這裏的時候我心裏非常糾結,孩子們是弱勢羣體,他們無力反抗。但最後孩子們還是在那個膽怯而憂鬱的孩子安德森的帶領下站在桌子上向老師公然致敬,我哭了,我和他們一起站起來,爲了基延,爲了生命的真諦。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8

生命是什麼?在影片《死亡詩社》中,生命是詩,生命是音符,是戲劇中最華彩的篇章;生命是理想,生命是自由,是一個人所應具有的全部自信與獨立;它引導着你,鼓舞着你,激勵着你以向死而生的勇氣去追求真正的青春年華與高貴信仰。

《死亡詩社》的故事發生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一所名叫威爾頓預備學院的中學裏。這所升學率不錯的重點學校,擁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及良好的聲譽。學院的校旨是所謂的四大支柱:傳統,榮譽,紀律,卓越。可當學生們關上房門,這四大支柱卻變成了:虛僞,恐怖,頹廢與污穢。同時,學生們還爲它起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地獄。影片開場的一組鏡頭就以沉鬱的影像表現了這一“地獄”對學生強大的威攝力與禁錮力,它就像一部毫無熱度與感情色彩的機器,將每一名學生加工成面目一致的合格產品。可是這一切,卻因爲基廷這個異類老師的出現而改變了。

基廷老師的第一次出場是在學校的開學典禮上,他彬彬有禮地微笑着,就像一個性格溫吞隨和的中年男子,這副具有欺騙性的外表不僅與他後來一系列“驚世駭俗”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反差色調,也爲他成爲世俗社會犧牲品這一悲哀結局塗抹上了一層濃烈的生命質感。基廷老師的第一堂課,以輕快哼唱的小曲帶領學生們遠離井然有序的教室,表面上離經叛道,卻直指生命。他讓學生們停下浮躁的腳步,去面對那一張張年代久遠的發黃照片,去聆聽“卡匹迪恩”這句靜默的忠告,去感悟時光的短暫和生命的消亡。

基廷的課總是充滿意外和激情,他告訴學生,如果拜倫和莎士比亞被僵化的理論所遮蔽,那麼就把這些理論從教科書裏毫不猶豫地撕掉;他告訴學生,如果站在講臺上可以使我們換一種視角看世界,那麼不妨發出自己的聲音。他甚至將課堂搬到操場上,讓學生在他面前排隊行走,從走路的姿勢分析他們的個性和心態。他讓學生們踢球之前每人念一句激勵自己的詩歌,告訴他們,在理性的現實之下,隱藏着一個夢幻、浪漫的世界,等待着我們去感知。他摒棄了刻板與教條,不用教鞭和體罰,卻以詩歌、音樂、運動、以深厚的學識和熱誠的心靈,在無拘無束的分享中去開啓一顆顆懵懂的心靈。他不僅僅是學生們的導師,更是激勵他們成長的精神之父。在基廷的感召下,年輕的心在呼喚中得到指引和鼓舞,在意氣風發的青春歲月裏,深深地感受到生命本真的喜悅和自由的照耀。而“卡匹迪恩”這個古老的詩句,也像一個神祕的咒語,將學生們引向了一個全新的領地,並且擁有了與世俗抗衡的力量與勇氣。於是,他們成立了死亡詩社,查理開始施展他惡作劇的才能;諾克斯不顧一切地去追求他的愛情;尼爾第一次違背父親的意願,去實現自己的演員夢,就連一向膽小的託德,也在基廷的鼓舞下,跳到桌子上朗誦自己的詩歌。基廷就像一個船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着這一羣在禁錮裏壓抑太久的年輕人,讓他們明白生命就應該如野馬般在原野上肆意馳騁,如羣鳥般在天空中展翅飛翔。

除了基廷,影片對孩子們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雖然人物衆多,但個性卻處理的十分鮮明。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尼爾,古靈精怪,膽大妄爲的查理,墜入愛河無力自拔的諾克斯,內向羞怯的託德,愛打小報告的卡梅隆,熱衷於設計天線,製造電臺的米克斯和皮茨。如果說基廷的角色給了影片一個重心和支點的話,那麼這羣性格各異的青年學生就爲影片增添了絢爛的色彩。

尼爾無疑是這羣男孩中最爲優秀的一個,也是導演彼得?偉爾刻畫的最爲用力的角色。他英俊,善良,開朗,成績優異又多才多藝。在父親面前他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兒子,在同伴們中間他是公認的領袖。他第一個領會了基廷的話語,也是他精神振奮地率先重組“死亡詩社”,在激情與夢想的鼓舞下,他在《仲夏夜之夢》中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座標。面對來自父親的強大壓力,倔強的尼爾還是站上了夢寐以求的舞臺,他把精靈演繹的惟妙惟肖,光芒四射。然而當帷幕落下,簇擁着歡呼與掌聲的他,也爲夢想付出高昂的代價。聲色俱厲的父親對兒子所思所想並不關心,在自我選擇與家庭制約的尖銳矛盾中,他既不想成爲父親期望的那個人,也無力成爲真正的自己。於是在那個飛雪的寒夜,尼爾戴着精靈花冠回溯了自我盛放的璀璨一刻之後,決絕地將年輕的生命終結在夢想的祭臺。

一部關於詩歌的電影,自然少不了表現詩給人的精神力量和鼓舞。影片最生動的一個場景就是“死亡詩社”的社員們第一次前往山洞的那個夜晚。鏡頭迷幻而空靈,學生們穿着黑色風衣,穿行於迷霧森林中,像是一羣遊蕩於夜色中的精靈,又像一羣奔向自由的天使。在山洞中,他們講故事,演奏音樂,朗誦詩歌……一張張手電光裏晃動的面孔,呈現出一種詩境的純真和無邪。

濃烈的生命質感和靈魂光華,讓《死亡詩社》在上映的當年榮獲了奧斯卡、金球、英國學院、法國愷撒等多項大獎。作爲一部以劇情取勝的電影,《死亡詩社》對電影音樂的運用可以說是恰到好處又言簡意賅。曾爲《阿拉伯的勞倫斯》、《日瓦格醫生》奉獻過經典樂章的配樂大師莫里斯?雅爾譜寫的配樂充分顯示出他出色的創作才華。時而恬靜憂鬱、時而激越奔放、時而清澈悠揚的旋律和流動的畫面情景交融地演繹出青春的飛揚與激情,理想的美好與迷茫;影片最爲動人的一段旋律是貫穿劇情發展始終的主題曲,它大多出現於託德的段落,並追隨着他的情緒變化。當託德終於勇敢地跳上講臺,朗讀自己的詩歌時,音樂中融入了《歡樂頌》的旋律,而當託德得知尼爾的死訊,一個人在雪地上哭泣奔跑時,音樂又重新陷入低迴,淒涼而無力。影片結尾,當基廷帶着行李準備離開時,主旋律又最後一次響起,先是一隻鍵盤靜靜地敲擊,託德在遲疑,而當他終於鼓起勇氣跳上桌子的那一刻,管風琴與絃樂突然鼓擊出明亮有力的節奏,高亢而激越,似乎內心深入壓抑已久的所有情感與希望都在這一瞬間噴薄而出。一雙雙匯聚了敬意與感激的目光,所有了然於心的情懷與熱望,在這一刻與音樂交織在了一起,不斷升騰,不斷沉澱,彷佛眩目而跳躍的火焰,在每一個人的心底傳承,深沉而熾烈。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9

《死亡詩社》就是這樣一部能引起育人者反覆思慮的電影。

自由與規則之間似乎總是一對矛盾。就如同電影中的校長,他所象徵的就是一種規則,也是傳統的思想束縛。而深受學生喜愛的基廷老師則是自由精神的體現。也是現代學生所向往的生活。從電影所要表達的主旨來看,似乎更加青睞與頌揚基廷老師的自由主義精神。但其實規則與自由之間是應該能夠找到一種平衡點,從而達到對立統一的狀態。比如撕去教科書前言部分的那段場景,基廷所要學生們撕去的並不是文學藝術作品本身,而是要學生們撕去抑制學生想象力的封條。社會需要規則,學校也同樣需要規則。遵守規則既是一個社會、集體正常運行的保證,也是人的基本品質的反映。這些規則不僅不影響人們思想自由的發揮,而且更是保證了每個人個性思想、創新精神的拓展。

但是我們應該注意區分的是,校長所謂的規則並非我之前所講的規則,他只是在假借規則這一名詞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最後男孩之所以要自殺的原因,並非是他觸犯了什麼清規戒律,而只是因爲他沒有走家長、學校給他規劃的那條“經濟仕途”而已。爲了自己喜愛而終究因爲現實中重重壓力之下不能得到的戲劇表演,他選擇了自殺。因此校長所代表的是保守和守舊,特別是在精神層面上對學生的個性進行抹殺。他對學生的教育只是將學生通過一個標準化的流程,輸送進名牌的大學。他所要維護的已經不是學生這個受教育者本身,而是他所賴以生存的學校的名聲。

另一方面,我認爲片中的家庭教育方式對我們也很有啓迪。值得反思的是,跟尼爾的家庭一樣,現在很多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喜歡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子女身上,使得孩子們失去自我選擇的空間,他們的成長是一個可悲的“被成長”的過程。我覺得親子之間,從人格來講應該是平等的,相互要有更多地溝通、理解和尊重,這樣的孩子才能真正健康、快樂地成長爲一個完整的人,從而去實現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價值。

相信這部影片還有很多哲理,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味。

  美國電影死亡詩社觀後感10

看完《死亡詩社》心裏有種說不出的味道。當看完結局時眼淚已從眼框中流出來。心裏有種莫名的痛,莫名的想大哭一場。爲尼爾的死感到可惜,感到心酸,感到迷茫。尼龍的死到底是誰的錯,是基廷老師,是他父親還是誰呢?

當我們回頭看時,我們能夠看到的不僅僅是社會,學校的問題,還有家庭教育的問題所在。裏面講述了尼爾本來是一個熱愛演戲的孩子,由於家裏的關聯,他父親只想他成爲醫生和律師,因此在學校的一傾活動也不能參加,明顯他的父親是專制型的父親,我們能夠去責怪他的父親,但他父親只是想他的夢理在他的兒子能夠實現,而且認爲那纔是對他最好的,進入這所學校也是花了他很大的犧牲才進去的,他只期望他的兒子在這所學校裏面學習,然後上大學,對於兒子的興趣,卻一無所知,每一次尼爾想知訴父親自己的心裏的想法,當看到父親的冷漠的眼神,他把自己想說的話又吐下去,正因他自己講了也白不講,他還是演繹他的孝順兒子,正如這樣,才導致後面的杯具的發生。從中我們能夠看出家人和自己孩子的溝通顯得尤其重要,尊重孩子的愛好,瞭解孩子,並且發展孩子的愛好,讓其他們健康的成長。這方面我們要進行反思,不然下一個尼爾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我們孩子的身上。重視家庭教育,呵護你的孩子健康成長,讓你的孩子在自己的愛好上發展。這樣他纔會活得快樂,活得有好處。

另一方面,基廷老師是一位好老師,“及時行樂”是他的教學,他的教學讓學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見。教學方法與衆不一樣,同學們在他的課堂上不僅僅簡單而且學到很多的東西。讓學生彷彿重生,但在那種環境下,也許很多時候都是無奈的,正因社會是這樣,是無法解決的,也是一時無法改變的,這不是基廷先生的錯,他是一個改革者,一個創新者,只是有時有些事也是很無奈的,他也不想這樣,他只是想自己的學生能有與衆不一樣的想法,但卻想不到他的觀點對學生產生這麼大的影響。諷刺了當時的社會的黑暗,讓人活在一個被安排的生活中,根本就一點自由也沒有,也許尼爾的自殺讓他得到了解脫,得到了自由。

這種現象在我們當今社會上也都存在着,我們爲了孩子的將來,根本就沒思考到孩子的愛好,從小讓他們學習鋼琴,畫畫,星期天都不放過,讓他們從小就成爲小大人,他們沒了童年,沒了樂趣,只會成爲生活的奴隸。而他們並不開心,而家長往往以愛的名義來作爲理由,其實他們是在以愛的名義來傷害着他們的孩子。尊重孩子纔是對你孩子最好的方式,也是教會他們做人的道理,這比整天學習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