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東京塔》1600字觀後感大綱

《東京塔》1600字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8W 次

母愛如山,一直讓我們依靠;母愛如海,一直激勵着我們前進;母愛如詩,一直陪伴着我們走過大大小小的路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母愛的《東京塔》讀書筆記,歡迎大家的閱讀。

《東京塔》1600字觀後感

這是一個真摯而又細膩的,關於母愛的故事,也是我看過的所有以非愛情情感爲主題的電影中人物刻畫最真實,敘事手法最細膩的一部電影。

偶然一次我發現了《東京塔》這部電影,電影中有一個剪影,母親拉着年幼兒子的手在漫步與之相襯的是這樣一小段話:“老媽就象是橡皮擦,越擦越小,小時候是你牽着我的手,走過大街小巷。現在,就讓我牽着你的手,走完最後一段路......”這段話讓我很有感觸,且不說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各種意外事故了,人的一生真的很短,有些愛真的不能等。

事實上當我對一部電影用到這些褒義詞的時候,通常是在說日本電影。《情書》、《在世界盡頭呼喚愛》、以及巖井俊二的幾乎全部電影,這些電影的成功之處絕不僅僅在於感人肺腑,更多的時候他們讓我感同身受,覺得這就是身邊隨時在發生着的故事,甚至我可以從主角身上找到自己過往生活的影子。生活化的場景、人物、對白、甚至是看似簡單的情節設置,導演和編劇的每一處細節設計都恰到好處地爲觀衆的情緒變化做好了鋪墊,觀衆可以在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中投入到故事中去,處在每一處情節的背景中思考問題,情緒也隨着角色起伏變化,一切好比是親身經歷,感受來得深切、卻又真實。

回到《東京塔》,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從一名7、8歲的小孩子,父母離異後與母親一同生活,讀完小學、初中,離開母親去外縣上高中、考取東京的大學,最後在東京找到工作並與母親一同生活直至母親去世,一系列生活化的故事發生的`同時也記錄了主人公成長過程中與母親的情感積累的過程,在母親去世時,這種感情最終昇華爲主人公心底的無限哀思以及對於未來的憧憬,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

主人公從一個懵懂的小男孩逐漸成長爲一位高大挺拔的成熟男人,這樣的成長背後源於母親毫無保留的愛的關切,生活上、工作上、愛情上,母親無時無刻不爲自己的孩子考慮着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當主人公由於學業倦怠而想要放棄的時候,母親沒有一味地責罵,而更多地是一種關切、一種提醒、一種對孩子能夠成熟的期待,往往這樣的期冀遠比責罵和懷疑更能體現出母愛的崇高和偉大。反之當主人公經過打拼小有成就之時,他向母親寄送了自己寫的書,母親立即打回電話給予兒子十萬分的支持和肯定,眼光裏透出無限的欣喜和感慨,而這個時候,事實上母親已經由於過度操勞而換上了癌症,唯有兒子的成長,讓她暫時拋開了病痛,快樂的心情彷彿如同過往單純樸素的家庭聚會上所經歷的那樣。

片中的東京塔更像是一種象徵符號,從最早的父親的青年時代,那時候的東京塔還只是一個尚未完全建好的雛形,直到影片最後主人公拿着母親的靈牌最終登上了無數次出現在生活場景中的真實的東京塔,完成了與母親也是與自己的承諾。東京塔見證了一家人的生活,見證了一家人的情感歷程,更見證了主人公的成長。登上東京塔的那一刻,主人公彷彿看到了自己所經歷的30年中發生的一切。雖然只是一座無聲的建築物,但它對於主人公是如此意義非凡,同時對於觀衆和影片本身而言,它也成爲了該片最好的“軸心”和情感線索。

作爲一個還不算太“老”的影迷,《東京塔》給我帶來的感動是持久的。我又想起來那句關於什麼是藝術的評論: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東京塔恰恰是取材於生活中最最普通而又簡單的故事情節,父母離異、異地求學、他鄉就業、照料病母……看似普通的故事情節經過導演和編劇的整理使得故事更爲流暢、飽滿、充滿溫馨,給觀衆所帶來的感動更是無與倫比的真切細膩。2個小時的片長,而我經歷的確是主人公與母親的30年,我想也只有電影能帶給我們這種超越時間、空間束縛的情感撫慰。

也是在看了電影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作爲兒子對於母親的不積極的一面,而回想母親對於我的照顧,卻自始至終是一如既往的,無條件的,真實而質樸的情感。和主人公一樣,我的生活一路有母親伴隨,她關注我、幫助我,爲我快樂,也爲我悲傷,我的每一次進步她都陪伴在我身邊……我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好的母親。而現在的我就好像是影片中主人公在找到工作前的狀態,依舊對生活和未來趕到迷茫無助。或許人人都會經歷那樣的階段,但生活是無法複製的,每個人都會有各自不同的人生,對於我,從現在開始,做好自己,做好母親的兒子,更多地與她交流,並伴隨她一同面對未來就是我最大的責任。無論在工作中是否會非常成功,我已經做好了決定,孝敬母親、孝敬身邊的親人,直至生活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