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感人電影蘭輝觀後感

感人電影蘭輝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電影蘭輝觀後感篇一:蘭輝觀後感

感人電影蘭輝觀後感

7月14日下午,我參加了聯社組織的用生命踐行羣衆路線的好榜樣《蘭輝》的影片觀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學習蘭輝同志恪盡職守、敢爲善成的實幹作風。敢於擔當,勇於奉獻,真抓實幹,是蘭輝事蹟中最突出的亮點。

蘭輝生命的最後一天,本該在醫院休養,但責任驅使他強忍手術後尚未痊癒的疼痛,頂着30多度的高溫,先後到3個村道施工現場,2個地質災害點檢查,召集兩個鄉鎮幹部羣衆開座談會。在“5·12”特大地震中,他強忍失去親人的悲痛,多次組織搶通了擂禹路、都開路、鄧永路等多條“生命通道”。他習慣每天在本子上列出“應做”的工作,完成一項打個勾,即便在週末也常被“會議”、“下鄉調研”等事項塞滿。

學習蘭輝同志超常付出、一心爲民的公僕情懷。任何時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幹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爲民”,是蘭輝事蹟中最鮮明的主線。在北川,不少羣衆都熟悉蘭輝的手機號碼。他人到哪裏,辦公室就搬到哪裏,即使在住院動手術期間,也堅持在病牀上研究羣衆工作。蘭輝的爲民之心像針尖一樣細。曲山鎮白果村母軍賢一家四口生活十分艱難,蘭輝瞭解他家情況後,四處幫忙聯繫工作。

壩底鄉水田村村民林紹兵務工出車禍導致腦殘,蘭輝結對幫扶後,10多次入戶看望慰問,主動承擔起他兒子林濤讀大學的學費。

學習蘭輝同志清正廉潔、艱苦樸素的政治本色。遠離浪費奢靡之風,自覺嚴守廉政準則,嚴格規範權力行使,是蘭輝事蹟中最寶貴的品質。妻子和兩個兄弟至今仍以打工謀生,一套不足百平方米的房子,還欠銀行幾萬元貸款??與之極不“相稱”的是,每年經過他手審批的資金數億元,哪怕只要有一絲歪念,也不可能過得這般寒酸。

觀看蘭輝同志先進事蹟,就是要始終保持爲民、務實、清廉,始終堅持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始終牢記崇尚事業、追求卓越、愉快奉獻、健康生活,推進“兩個率先”目標實現和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田園西昌,用實際行動譜寫“中國夢”。

電影蘭輝觀後感篇二:《蘭輝》觀後感

他,一名地地道道的北川漢子,一位深受羣衆愛戴的領導幹部;他,正值壯年,卻帶着未盡的事業和對這片沃土深深的眷戀選擇了永遠的離開。他走了,電影也謝幕了,他的身影卻一直縈繞在腦海,他一直活在了人們的心中。他,是蘭輝,人如其名,空谷幽蘭閃光輝的蘭輝。

信仰爲魂

三年裏,蘭輝同志乘坐的車子累計行駛了24萬公里,平均每天跑200公里,這組數據讓他成了當之無愧“車輪上的縣長”。是什麼讓一個人工作幾年裏週末都不願休息,究竟又是什麼讓一個人剛做完手術就偷偷出院工作?“回報黨的關愛,多爲老百姓做實事”蘭輝同志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裏卻透露堅定的信仰,也唯有這樣的信仰纔是驅動一個人前進源源不斷的動力。

信仰是什麼?這個看似很空,很虛無飄渺的東西,從字面上理解,信即信奉,仰即崇尚。它不是一時瘋狂的崇拜,不是突然萌發的信念,它是我們平凡生活中靈魂的標註。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的信仰又是什麼? 依稀記得當年在黨旗下宣誓,那時的我還不能體會擁有信仰的意義,以爲宣誓也不過是形式主義。如今,剛畢業踏入成都地鐵的一線車站,每天沒完沒了的指引和售票,日復一日重複着相同的服務工作,在焦躁和恐慌中也漸漸的明白信仰的力量。地鐵是成都交通的大動脈,關乎着千萬居民的出行。目前成都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共有6000名的員工,如此龐大的大家庭,唯有所有員工擁有共同的信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能真正做到秉持真誠,服務大衆,讓乘客開開心心出門,安安全全回家。同樣,車站裏每一位員工在日常繁雜的工作中唯有擁有堅定的信仰才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才能在實現自己的價值中出色完成工作任務。

責任爲重

七年前,那地動山搖的晃動,讓四川災民失去了自己的家園,伴隨而來不斷的餘震以及災民心靈的創傷更是災後重建工作難上加難。但是四年內,北川未發生一例較大的生產安全事故,這與蘭輝同志的付出密不可分。電影裏,那樸實的畫面中總有他拖着瘦削的身體到處視察和指導工作,無需更多的言語,卻能深深的震撼心靈。責任爲重,蘭輝同志臨危受命於10餘個鄉鎮、近10萬百姓僅靠生命通道擂禹路維繫日常出行的關鍵時刻。自此,這個土生土長的北川人,便把自己分管的交通與安監工作,與山區百姓對緩解出行難的強烈訴求緊緊聯繫在一起。他常說:“寧可讓身體透支,也不能讓工作欠賬。” 他對任何一項工作做到高度負責、嚴謹細緻,纔將工作做到了一流。

橋的價值在於承載,人的價值在於責任。只有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才會去把熱情投身本職工作,才能扛起勇氣的擔子。成都地鐵每天載着人們的出行的希望、在上班途中、上學路上的輕鬆和愉快以及準點的使命,就是責任精神,是工作之本。每個地鐵站的優質的服務,嚴謹的維護地鐵的安全運行,都是沉甸甸的責任。以前每次總是匆忙行走於地鐵,很少駐足注意到辛勤的工作人員,以爲這份工作不過是到點上班,按點下班,真正融入進來才知道,擁有這份工作,便擁有一份責任。無論是車站什麼崗位,都擔負着乘客安全的責任,只有像蘭輝同志學習,擁有擔當精神,用謹慎的態度處理工作每一個細節,才能做到真正的“生活一脈”。

奉獻爲本

2013年5月23日,蘭輝同志帶病到山區鄉鎮調研村道建設、檢查汛期安全生產,不幸跌入唐家山堰塞湖中,他將生命永遠定格了在這一刻,留下了年邁多病的老父親和獨自在外求學的寶貝女兒。而生命的最後時刻,他還在爲羣衆的安全奔波。他用最無私的奉獻承載了羣衆的期盼,用最無私的奉獻溫暖了民心,用最無私的奉獻將人民的羣衆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站好了生命的最後一班崗,譜寫了完美的生命讚歌。

奉獻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回報,也是一種責任。從我們出生那一刻,註定我們是社會的一份子,爲社會奉獻便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工作便是奉獻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如今,步入職場的我們,更應學會奉獻自己,用無私的心去服務乘客,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讓美好在每一個人心中開花結果。同時,在工作中遇見那麼多無私關心我們的領導和同事,更應懷有奉獻之心去對待其他員工,讓奉獻的精神一直傳承。

蘭輝同志走了,但他譜寫的生命讚歌卻留給了世人,留給了他摯愛的土地,流傳千秋。在當今社會,物質慾望橫流的社會,我們應該像蘭輝同志學習,以信仰爲魂,責任爲重,奉獻爲先,譜寫屬於自己的生命讚歌。

電影蘭輝觀後感篇三:蘭輝觀後感2篇

蘭輝>觀後感(一)

今天,電影《蘭輝》在省內各大院線競相上映,將電影中的情節和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感動塞滿,又一次深刻的體會到了蘭輝同志一心爲民、舍小家顧大家的公僕精神。蘭輝,不僅是人,更是一種精神。

以蘭輝精神爲標杆,給自己一個高的標準。地震後的5年,蘭輝長期奮鬥在工作一線,犧牲了自己的週末,走鄉串戶,一句'我們做的是具體工作,不到現場怎麼行'詮釋了他爲人民鞠躬盡瘁的內涵。蘭輝精神就是人民公僕的標杆,在深入開展黨的>羣衆路線,着力解決聯繫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問題'的今天,能做的雖不及蘭縣長每月行走的6000公里感天動地,但多思羣衆所需、多想羣衆所及、多做羣衆所盼,在平凡的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蘭輝精神告訴我們,一名合格的人民公僕是不會因路途的艱辛而退縮,不會因天氣的炎熱而放棄,更不會身體的勞累而忘記爲人民服務。

以蘭輝精神爲動力,讓自己前行更有力。在女兒記憶中,高考前父親送到宿舍三隻燉好的母雞是對她最大的關懷;在老人眼中,泥石流時蘭縣長揹着他們離開,讓他們感受到了兒女所不能給的關愛;在楊彬心中,蘭叔叔是在他最迷茫時給他關注和支持的大恩人。蘭輝,用他的行動告訴了我們好乾部的標準:爲民服務、勤政務實、清正廉潔……,這種踏實苦幹的精神激勵着我們:困難再大,大不過羣衆的疾苦;煩惱再多,抵不過人民的期盼;誘惑再美,美不過羣衆一聲'謝謝'.蘭輝精神,就是我們前行的動力,縣長都能做到,我們有什麼理由退縮?

蘭輝雖然離開了我們,但是他的精神將永存,他恪盡職守、堅毅進取、敢於犧牲的奉獻精神時刻激勵着羌鄉兒女:用蘭輝精神爲榜樣孕育一代又一代爲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斷奮鬥的有志青年們。

蘭輝觀後感(二)

下午,以北川羌族自治縣原副縣長蘭輝爲原型的同名電影《蘭輝》在綿陽市北川縣影劇院舉辦了公映儀式。該電影主要講述了蘭輝從2008年'5·12'特大地震發生後到2013年5月23日因公殉職這5年時間裏工作與生活的點滴,通過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重現、重塑蘭輝形象,謳歌蘭輝一心爲民、舍小家顧大家的公僕精神。

生活不是簡單的等式,工作不是表面的應付。生活上容易知足就能體驗快樂,工作上不畏困難就會勇於付出。有這樣一個人,他用一顆忠誠的心詮釋着對黨的事業的熱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謳歌生命意義,鑄就'中國夢'的豐碑。他就是因公殉職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原副縣長蘭輝。

古語有云:'爲民者民必記之、惠民者民必感之、樂民者民必愛之。'作爲人民的公僕蘭輝,一位時刻都將老百姓的福祉放在第一位,爲人民服務、全心全意爲羣衆排憂解難的黨政幹部。他的一生都在奮鬥,始終舍不了的是羣衆的苦與累,始終放不下的是羣衆的傷和悲,始終丟不開的是羣衆的心與利。他在用心服務着羣衆、溫暖着羣衆、幫扶着羣衆,直到生命的前一秒還奔波在爲民路上,芝麻大的小官卻用寶貴的生命爲老百姓撐起了一片天,向世人詮釋着一名共產黨員神聖職責,詮釋着一個好乾部光輝使命。'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故人淚滿襟'.毫無疑問,對於心中有着熾熱追求的蘭輝而言,他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他的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卻是永恆的。追尋他的人生軌跡,不難發現,時時處處把羣衆利益擺在首位,時時刻刻把羣衆安危冷暖放在心頭——是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對神聖職責的執著追求,支撐着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如此不平凡的業績。人們常說'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的好事難。'蘭輝同志卻用盡一生書寫了'傳奇'.帶領100多名羣衆安全轉移,爲遇難同事擦洗身體、背生病的同志去醫院,幫農村羣衆幹農活、幫助貧困學生向忠誠圓了大學夢,幫助可男孩重拾了生活的信心……,忍着痛失母親和嫂子的傷痛,投入抗震一線,忍受着對父親重病的擔心,投入到安全檢查,忍着對女兒的關愛,日日夜夜奮鬥在一線。

他無愧於'雷鋒熱線'的稱號。正是他爲民爲國付出了生命的全部,正是他用最無私的奉獻承載了羣衆的期盼,用最無私的奉獻溫暖了民心,用最無私的奉獻將人民羣衆的利益高高舉過頭頂,挺起了'中國夢'的'脊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