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離開雷鋒的日子》該片講述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因一次意外車禍造成雷鋒死亡。隨後喬安山留下一系列不是雷鋒又恰似雷鋒的事蹟的故事。那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影片的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一)

《離開雷鋒的日子》這是很久以前的一部老電影了,但是裏面的內容讓我非常感動。雷鋒,是一名班長,擁有着爲人民付出的高尚品德。1962年,這位只有22歲的英雄去世了,因爲喬安山開車的時候旁邊的棍子打到了雷鋒的太陽穴,就這樣搶救失敗,而去世了。雖然雷鋒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卻一直被人們傳承下去。雷鋒的好朋友喬安山覺得對雷鋒很慚愧,於是,他開始弘揚雷鋒精神。

一次,一個老爺爺在雪天被一輛黑色的小轎車撞了,車主爲了逃避責任,就把老爺爺留在了路邊。有一輛黑色轎車跑過來,看見倒下的老爺爺,本詢問發生了什麼事,當清楚以後,知道自己的車和肇事車很像,怕會惹到麻煩,就開車走了。

當喬安山看見之後,立馬把這位老人送到醫院,但是老爺爺的家屬不但沒有感激,反而索要賠償費,爲了澄清事實,只好讓老爺爺作證,但是老爺爺卻點頭表示是喬安山撞得。最後水落石出,電視臺也趕過來表揚喬安山的雷鋒精神。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覺得:老爺爺的家屬很過分,不但沒有感激,還說雷鋒精神解決不了什麼事。難道做好事得來的結果卻只是別人的誤會,瞧不起嗎?但是喬安山的精神讓我敬佩,他和雷鋒一樣,是我們社會上值得學習的人。

還有一次他和他的兒子的車子陷進了泥潭,這時許多帶着紅帽子的青年人來幫忙,並說:我們不要錢,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的。並且還向他介紹了他們的愛心帽子,中間是一個和平鴿,代表的是和平。在這個鴿子的外面,有一顆心圍繞,代表的是愛心。此刻的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因爲這代表着世界充滿了愛。

這一幕幕的事情,都在告訴我們,雷鋒是我們心中的榜樣。在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雷鋒,他們默默地爲我們而奉獻,那麼我們也應該有所回報,所以應該更加的好好學習,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爲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就讓雷鋒精神一直弘揚下去吧!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二)

雷鋒走了,帶給善良的人們無限的悲痛,留給善良的人們一筆豐厚的財富,默默離去,喬安山——雷鋒生前戰友,雷鋒犧牲的直接“肇事者”來了,帶着終生揮之不去的遺憾和一個沉重的包袱,默默走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正是有關喬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平凡經歷。

幾十年前,時代推出了雷鋒——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普通軍人,他以自己年輕的生命爲社會樹起了一座時代精神的豐碑。然而,他卻走得如此匆促,在人們還癡癡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時候,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忽然間嗄然而止,躲開了人們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靜靜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終點。社會在發展,時代在變遷。改革邁着矯健的步伐在華廈廣袤的大地上畫出了濃重的一筆,面對着日新月異的這個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長久以來蘊含在他們腦海深處的某種精神支柱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中悄悄地支離破碎,飄散消失殆盡。

喬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揹負着一個沉沉的希望,在崎嶇變幻的歷史路途上踽踽獨行而毫無怨言,他默默地關注着變化萬千的世紀,默守着一個堅定的信念,靜靜地袒露着一種生命的俊美。他或許只是一片迎風而動的綠葉,或許只是一粒亮麗而純清的海水,但他卻昭示着一種生命的倔強,折射着一種生命的輝煌。

喬安山卻是偉大的,他將雷鋒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延續了下去,他將一個悠遠的時代與現實連成纜索,讓人們從心靈深處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讓更多的人脫離種種齷齪腌臢,緊緊地凝聚在一面輝煌的旗幟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無私與崇高。

我甚至於爲他的默默無聞而潸然淚下,他只是沿着雷鋒的足跡去完成雷鋒未竟的事業,他沒有叱吒風雲的感召力,沒有氣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顆金子般的心和一種嚮往光明追求真理的執着。然而,正是這平凡的一舉一動將各種摻雜着自私與物慾的思想都款款地搖碎,又溶爲一體,凝合成一座精神的豐碑,凜然屹立在新時代的開端。

我不由得有一種激動和亢奮。當一大羣稚氣未脫的青年志願者譁然而現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還向着未來延伸而去,那麼地貼切而自然。或許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執着的赤誠,正是無數堅實的腳步,才能將新時代的這座豐碑鞏築得如此沉穩,踩踏得那樣殷實、富麗,才能讓更遼闊的華夏大地上長存文明的火種,生生不息,延綿不絕。

雷鋒精神是一座豐碑,是萬千民衆的一個精神的皈依點。而瞻仰這座豐碑,你就會多一個沸沸揚揚的生命熱源,你的人生也會增添一股燙人的力量,開始浩大而勃發。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三)

上週晚自習,在學校的組織下,我們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筆電影,電影講述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的助人爲樂,發揚雷鋒精神的故事。

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在一次意外事件中無意造成雷鋒的死亡,而這件事影響了他的一生,開始學習雷鋒助人爲樂。喬安山在退役後,當了大巴車的司機,他拒絕任何靠關係不付車費上車的乘客,且在行程中救了一位難產的婦女。之後他又當了貨車司機,他在工作中救了一位被車撞後倒在雪地上的老人。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起拉貨,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裏,路過的一羣學生幫助了他們。

其中,讓我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救老人的那段場景。一日,他在運貨的時候,發現了一位倒在雪地中的老人,他好心將老人送往醫院,並聯繫了家屬,且預付了藥費,但是老人的家屬卻不想承擔昂貴的醫藥費,就將全部的的責任推向了喬安山。雖然喬安山同志被冤枉了,但他還是發揚了雷鋒助人爲樂的精神,即使自己吃虧也要做好事,當好人。當然最後他被證明是無辜的,但是卻深深地傷了他的心。而老人的家屬不管傷了喬安山的心,連句對不起的話都不講就想離開。

從中我體會到了許多,首先我知道了一好人不管在什麼年代什麼時間都是有的,當然他的反派角色壞人也是一直有的。還有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是不從每一個公民的個人素養個人素質抓起的話,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將會越來越衰弱。

先從好人和壞人開始講的話,好人就是喬安山,而壞人就是肇事逃跑的人和老人的家屬。這件的事就如同現在的扶老人的事情一樣,好心人就像喬安山一樣講摔倒的老人扶了起來,而最後老人的家屬卻把撞到老人的罪名毫無證據的加壓給扶起老人的好心人,而這些家屬就是所謂的壞人,也許他們爲的是自己父母親着想,但我覺得他們更多的是不敢面對現實,不敢承擔現實,本應屬於自己的責任殘忍的推給好心人。

好心人卻只能默默的承擔這一切,於是這一系列的事情導致了,這個時代,這個國家,即使有好心人,也沒有好心事,因爲這一系列的事情推出的答案就只有一個,誰心軟誰吃虧。而這些家屬的行爲就是個人素養個人素質的問題。如果他們懂得感恩,願意承擔責任的話,就不會有心軟誰吃虧的這種念頭了。所以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是頗爲重要的,文化課必然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做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

而當每一個學生能做到做好一個好人的話,那這個民族才能真的強大起來。但是其中會有些因社會環境,家庭環境,無法接受教育的事情,而這體現的是,政府的問題,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會提倡人人平等,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平等,但是真正能達到所謂平等的民族或國家卻極少。表面上在資助貧困地區,表面上在開發荒山野嶺,但更多地是發展前線城市,搞好外交關係,於是這便導致了富者更富,貧者更貧。

所以我覺得提倡雷鋒精神雖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從根基開始做,不從根基開始改,那這一切只能是光說不做,而這一切又有什麼意義呢,且現在這個年代的人,更多地關心自己的前途與發展,極少的關注別人,對雷鋒精神毫不感興趣,而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提倡雷鋒精神相當於在做無用功。如果能讓人們學會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關注別人的發展,並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話,這時雷鋒精神就能體現出來了。

而雷鋒精神就是幫助別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自己的手,助人爲樂,就像幫助喬安山的那些學生們一樣,雖然只是一點人,但是這一點一點的人加起來,就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做好人做好事。人們常說怎樣的環境造就怎樣的人,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們又怎麼會長壞?但是還有一句話,因爲大部分都是環境造就人,所以幾乎沒有回想到,但是我們都知道環境是由人造就的,所以怎樣的人造就怎樣的環境,也許現在能做到向雷鋒那樣的人不多,但是這些人在怎樣惡劣的環境下都能做到自己靈魂的純淨的話,我相信,總有一天,他們能改造他們身邊的環境。

雷鋒雖然離開我們許久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的留在了我們之中,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欣賞,他雖然沒有改造他身邊的環境,但他做到了,在惡劣的環境下,保持自身靈魂的純淨,他用他的生命的每一秒幫助別人,並以此爲樂。他曾經說過:“把有限的生命投入要無限的爲人民服務中去。”這是多麼高尚的精神。最後我也想說句,雖然環境能造就人,但是人是可以改變環境的。所以,只要我們一點一滴,從身邊的小事開始做,我相信,總有一天,這個民族這個社會會更加強大,更加高尚,令人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