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落葉歸根觀後感

落葉歸根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3W 次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後,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啓示寫成的文章。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落葉歸根觀後感,歡迎閱讀。

落葉歸根觀後感

  落葉歸根觀後感一

在我們人生的開始,就註定了漂泊。

世界,像一棵繁茂的大樹,而我們便是那葉子,在四季的交替中輪迴着,每一生可以一次落葉歸根,可是我們一生只有一次。

小的時候,以爲在父母身邊就一輩子。突然長大,一輩子就變成了一陣子,或者是一下子。家,沒有什麼特別的,睡覺吃飯的對方。但那裏有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純度最高的記憶。很多時候,總以爲離開家,獨自生活,爲事業,爲工作而漂泊。

在《落葉歸根》這部電影中,這樣一個掙扎在底層的小人物,爲一句諾言,千里迢迢。一路的幽默,但笑過又是滿腹的辛酸。突然發現,我一開始的獵奇心表現出的是極大的冷漠。這冷漠就如同這個故事本身與現實世界的格格不入一樣。但當人們可以克服那種冷漠,去正視那樣一種善良和誠摯的時候,一切就都凸顯出來。

老趙爲了一個與死者生前的約定和承諾,憑着堅韌頑強的精神,歷經磨難和艱辛最終死者送回重慶萬州老家,到達後卻發現因修三峽大壩死者全家舉家遷徙,老趙又一次上路。一路走來,老趙遇上了形形色色的人,公交車上那一幕深刻揭示了人性的陰暗和醜陋,那些在得知老趙揹着一具死屍與之同車前行時所表現出來的厭惡的同行者,人性中信守承諾的光輝感動了匪徒卻未能感動一車的同行者,而將老趙趕下車,讓其揹着死屍一個人孤苦伶丁地走在路上,這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中溫、良、恭、儉、讓、仁、義、禮、志、信正離我們越來越遠,法國詩人但丁曾說過:“道德可以彌補智慧的不足,但智慧卻不能彌補道德的缺失”中國人信守了幾千年的道德文化,正在從我們身旁消亡,這將是整個中華民族的悲哀,也是歷史的倒退。

一路走來,細心的觀衆不難發現,影片中有許多穿邦的鏡頭,如,死屍是僵硬的,手腳怎能隨意搬動,更不能放到一個圓形輪胎的內圈中,但或許正是影片藝術的需要,或許是老趙的體溫、老趙的精神融化了劉全能那顆死而猶生,能洞查人世一切的心。

一路走來,老趙感動了劉全能的同時也感動了許多陌生的路人,貨車司機、拖拉機手、養蜂夫婦、老者、行者、髮廊女、建築工人、警察、細心的你卻能發現,一路走來都是一些生活中平凡的人,卻未能感動現實生活中所謂的有錢人,還記得那輛拋錨的皮卡車嗎?還有那輛:雲AN8998的高級轎車嗎?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向我揭示現實生活中,那些表面上看去風光無限的有錢人,漂亮的軀殼下卻隱藏着一顆醜陋甚至連匪徒都不如的心嗎?

一路走來,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這個時代需要反璞歸真,需要我們重拾那些曾引導我們幾千年的道德文化,需要我們重新審視我們內心那道道德的底線。

影片中最令我感動的是老趙絕望的那個場景。當他被擠壓的試圖放棄時,在一片樹叢中,爲老友掘了一個淺淺的墳。他自己先躺了進去,透過蔥蘢的樹,看到的是澄澈的天空和一片悠遊的雲朵。此時他流淚了,他決定將自己也放棄。與其艱辛毫無指望的活下去,還不如無牽無掛的永遠留在這片美麗的天空之下。這是整部電影中少有的極致刻畫老趙內心的場景。這幅被導演處理的頗爲平靜的短暫畫面一下子就擊中了我。

落葉歸根,帶着寂寞,揹着往日流浪的包袱,回家。

  落葉歸根觀後感二

從來就對電影不感興趣,卻沒想到每次有興致看的話都是經典。電影中的沿途美麗的天然的風光讓我想起自己回家的路。那種天仙境界實在太美了。而由一個承諾引發的不可思議的瘋狂之旅卻體現了人間那些最真實的,最樸實的東西,一種會讓人哭的東西。

老趙和老王都是個五十多歲的農民,他南下到深圳打工。小酒館裏,大醉的老趙向老王抱怨生活艱辛、身體衰竭,他極害怕自己客死他鄉、成爲孤魂野鬼。“你死了,我就是背也要把你揹回家鄉。”這本是時老王的一句玩笑話。卻沒想到老王先死在工地上。於是,老趙憑着這句話的真誠,懷揣着“工地老闆出於厚道而補償的5000塊錢”,展開從深圳到重慶的安葬老王之旅。老趙先把老王僞裝成醉鬼,混上了長途車,卻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老趙誓死保護老王的補償金,贏得劫匪敬重之餘,還救了一車人的財物。但他因爲暴露了屍體,結果反而給乘客趕了下車,可見事態之炎涼。從此,老趙就踏上了“背屍回鄉”的艱難征程。

老趙晚上要住店,過了一夜才發現錢被偷了,老趙不禁悲從中來,但這未能動搖他的決心。要解決錢的問題,要解決吃飯的問題,他到別人的葬禮哭喪;要掩蓋屍斑,他請妓女爲老王化妝。印象最刻的一幕是他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一個野味餐館吃了一頓價值600塊的飯,而自己身上的餘額不夠,被迫動用老王的200塊工地賠款,凶神惡煞的老闆以爲老趙是要用假炒矇騙他,侮辱痛打他一番,而更讓老趙傷心的是他悲哀地發現那5000塊的“出於厚道的”賠款全部是假炒,老趙萬念俱滅,傷心欲絕地燒掉了全部賠款,然後挖了個小土坑,自己躺上去,準備自殺但是又捨不得自殺卻被撞昏,後來被人發現,他辛酸地說:“我覺得那時候,躺在那什麼是最舒服的!”既是歷經長久的勞頓之後生理解脫的表達,也是看破紅塵的蒼涼。這更是對農民滄桑無奈的一個特寫,也是對農民工權益維護的一個刻骨的諷刺。

老趙一路上舍不得搭車,一開始是揹着他走。後來老趙太累了,就想一些省力的辦法來託老王的屍體,他用板車拉過,但是在山間小路上,由於自己勞累過度,身體失控,結果人仰馬翻,板車徹底地壞了;他又用橡膠輪胎滾屍體,結果,要麼是輪胎向後反彈,要麼就是在慣性的作用下勇往直前,最後滾到了一個窪地。老趙被迫重新“背”老王。當然,有的時候,他還會搭一下“便車”。

一路上的人間冷暖,老趙遇到形形色色的中國人。家鄉在望之際,他遇上泥石流,只能靠意志力戰勝大自然。老趙最終因爲體力不支而昏到在地,在醫院中甦醒後,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老王的屍體。在警察的勸說之下,他同意就近火化掉老王的屍體,而在火化老王的一個特寫鏡頭是一個最便宜的骨灰盒要450塊,而他身上僅剩下中途結識的“朋友”給的400塊錢。火化前,老趙仍然用酒祭了老王,而老王的屍骨成爲一搓白渣的時候,鏡頭再次特寫。

在警察的幫助下來到老王生前給的地址時,卻發現了舊址的門板上的留言:“爸,我們搬家了,幾年裏,我們一直在找您,但是一直沒有您的消息。我們知道錯了,我們請求您的原諒,這裏永遠都是您的家,我們等着您回家。新家的地址是湖北省宜昌市新田鎮隆安新村。兒,小軍。”得知老王可能是當時和子女賭氣才南下打工的,這一去四年都沒跟家裏聯繫。子女在留言版上表示了懺悔,表示“我們知道錯了,這是您永遠的家,我們永遠等您”,卻不想等來的是死屍,這是一個永遠無法原諒的錯。況且子女已經搬到了新家,至於新家的地址出奇地在“湖北省宜昌市”我不太明白。反正我看到這裏的時候,就更想哭,就算他們把骨灰送到宜昌去了,那還是“客死他鄉”啊,宜昌怎麼能承受怎麼深情厚誼的“歸宿”呢?

落葉歸根,一句諾言、一段友情,體現了社會小人物身上的那種堅持之美,同時也體現所有中國人身上都具有的那種傳統美德——回家。回家一直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春節回家更是一種幾千年形成的傳統感情,所以作爲導演張揚一直不認爲《落葉歸根》是他專門爲賀歲檔拍攝的一部喜劇大片,他一直認爲,自己通過這部電影要講述的中國人樸素的內心情感,笑過之後想哭!

回家的感覺真好,可是回家的路,一路走地好艱辛,尤其是中國農民回家的路,更是一條泥濘的不知深淺的路。

寫到這裏,我就想到了汪丁丁老師寫的《回家的路》裏對回家的路的感慨:我也一直在尋找回家的路。這回家的路卻是越來越遙遠,又越來越親切……多少次夢迴腸斷,憑欄遠眺,感時傷月,多少次“剪不斷,理還亂”,多少次“楊柳岸,曉風殘月……”,讓我仍無法不詢問今宵酒醒何處。其實是“鄉愁”,時隔多年,我仍在懷着鄉愁,尋找家園。

其實,就像丁丁老師說的那樣,人類其實沒有家,只是想要一種有“家”的感覺。大概就是尋找一個心靈棲息的港灣而已吧。所以,“在家的時候,人們要求更如同家的家。人們犯了思鄉症,儘管他們已經在家了。他們到底要什麼?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某種身份——某種與真實自我完全重合的身份。”

  落葉歸根觀後感三

看了這個電影以後,我看到了一種崇高的美德,同樣這個電影表現出了一種社會現象

看完《落葉歸根》已經是半夜時分,雖然身體有些不舒服但仍無睡意,有點後悔挑在晚上看這樣一部片子。片子的導演說:“一部好的喜劇一定是帶着悲情色彩的,在逗觀衆笑時還有所思考。”我想他是對的。

《落葉歸根》就是一種人生的旅途和磨練,就是從此岸到彼岸的一個過程,這種過程永遠都是個人完成的。在片中,老趙揹負着承諾、執着在路上,雖然經常偶遇某些人的幫助但僅僅是片斷,最終還是獨自走完全程,其他人也是一樣,胡軍扮演的司機揹負着愛情在路上獨自尋找,夏雨扮演的揹包客揹負着對自己懦弱的性格的痛恨在路上證實,宋丹丹扮演的母親揹負着親情在路上獨自徘徊,郭濤扮演的丈夫揹負着責任、家庭在路上游離,包括髮生車禍的陌生人也是獨自一人背靠着汽車輪子獨自懊惱……,一個人始終還是一個人。

導演選擇老趙這個社會最底層的人物來作代表,有意指出我們在社會中都是卑微的,那些有着物質基礎的高層是虛僞的,在片中向老趙伸出援助之手的,不是開着小車的有條件的有錢人,而都是社會底層的人。這反映出了當今商業社會對人的一種影響(我在網上查社會對人觀念、思想的改變也可以說是“異化”,但在這裏就不寫出來了,害怕用詞不當)。我們口口聲聲說這個社會不道德,但是誰又曾真正的審視過這種不道德的社會究竟是誰造成的。

在《落葉歸根》中,勸慰我們外在的“根”——家、故鄉在商業社會中逐漸淡漠,受到顛覆,可我們內在的“根”——傳統的價值標準不能迷失。

聯繫到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一個人都要保持住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