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

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2W 次

電影《一生只爲一事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以投資軟件園需要拆除一所愛國華僑捐建的陳舊小學爲故事脈絡,講述了八十年代初以來,幾個農村孩子坎坷不幸卻自強不息的成長曆程,來詮釋“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的支月英老師爲大山裏三代孩子們帶來的重大命運變革的故事。下面是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

  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一

影片根據“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支月英老師的真實故事改編而來,以商人董大山的視角展開,講述了支月英老師“一生只爲一事來”、爲鄉村教育奉獻一生的感人故事。

由於影片的故事背景主要發生在上世紀80年代,攝製組爲了儘可能還原年代特徵和再現場景,開赴江西實地取景,在塑造“年代感”方面下足了功夫。通過一些劇照和預告片我們可以看出劇組的努力讓影片取得了非常好的呈現效果,影片具有80年代的韻味和質感,相信影片能吸引一大票觀衆走進影院追憶那個激情年代。

再現80年代

穆婷婷飾演的支月英老師梳着兩個麻花辮,穿着襯衣長褲黑色布鞋,一下子將人帶到了那個純真質樸的80年代,時光流轉,但青春的故事永遠那樣熟悉。影片讓80年代的人回憶起曾經的自己,也激發了九零後與零零後對八十年代生活的好奇。

同是80年代的人,城市裏的年輕人穿着裙子,聽着收音機,跳着disco,而支月英在花一樣的年紀上山,爲了孩子們、爲了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了自己的青春。

解鎖兒時記憶

影片中多次出現玻璃球,作爲一個道具可以說貫穿了整部影片,相信很多男孩子都和董大山他們一樣整天揹着一盒子玻璃球咣噹咣噹的去上學,並樂此不疲的相互比拼。

影片中除了童年遊戲,還出現了不少諸如大白兔奶糖之類的童年美食,也從這些東西側面反應了鄉村孩子們的貧困以及支老師在山裏的艱苦生活。

38年支教鄉村詮釋平凡而偉大

支月英爲我們呈現了一位平凡女教師的“匠人精神”,穆婷婷在影片中再現了支月英老師的艱苦歲月。“38年支教鄉村”,這簡單的幾個字背後是我們常人想不到的艱辛歷程,放棄城市的誘惑與安逸,支老師的無私與奉獻向我們詮釋了什麼叫做平凡而偉大。

  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二

《一生只爲一事來》裏的那條山路,彷彿是一個象徵。

每個人的遇見、選擇和故事,都像是一條洞開歲月的路。“路”的意象,本身就帶有一種時空穿越感。

於泥洋村而言,一條路在腳下,溝通着山裏和山外;一條路在心裏,連接着歷史與未來。於支月英而言,還有什麼樣的人生大事勝於這樣一條“心路”?還有什麼樣的使命擔當勝於千家萬戶的孩子的命運?

教育的莊嚴和神聖,可能在時過境遷的歲月回眸中更能凸顯。面對生命中不可想象的生命蝶變和人生可能,教育的意義纔在“溫故”之後而“知新”。當電影將閉塞、貧窮、破敗、簡陋的種種情境與細節一層層展開的時候,我的淚水不止一次盈滿眼眶。爲羣山阻隔的泥洋村,更爲自己的當年。

我的小學條件會略勝泥洋村。不過,一年級教室裏確實也是在泥磚砌起的土墩上搭起一塊塊烏黑的舊木板,據說那曾是攔豬的木板。

那地方叫雲灣。校舍是當年貧下中農沒收了那些大戶家留下的祖宗家業。營構有制,冬暖夏涼。其外,白牆黑瓦,青樹相擁。其內則迴廊轉曲,天井四合。特別是,學校有一個很大的禮堂,地上鋪了小小的青磚,那是我們全校集會的地方。

當年我還有一篇題爲《我爲四化刻苦學習》的四年級作文以墨筆抄了,貼在禮堂的那個宣傳欄裏。四十多年後的今天,我八十多歲的母親依然還清晰地記得此事。

學校之於村莊,就是一束文化的亮光。童年裏,我們曾在校園裏流連。黃昏的時候,老師們在球場上打球,長髮飄飄的年輕女老師蹲在冬天的花壇邊洗頭髮,那種淡雅的芬芳彷彿還飄浮在空氣裏。至今我還記得校長湯楚健先生穿着灰色棉襖站在廊下敲鐘的樣子,記得鐘聲的急促和同學們跑進教室的氣喘吁吁;我還記得李茹曼老師操一口標準的普通話,給我們講漢語拼音,她寫在黑板上的字真漂亮。我還記得楊廣雄老師教我們圖畫,他在黑板上畫一個孩子坐在木盆裏,並取名爲《沐浴》,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知道洗澡的文雅說法叫“沐浴”,還有帥氣的屈正樂老師講水籠頭放水或注水之類的數學應用題……

幾十年過去,村小的老師們已是久違不遇。坐在電影院的那一刻,關於他們的記憶卻全都甦醒了。他們,就是我走出故鄉的那條“路”,那條開滿了野花的“路”。

即使是今天依然在故鄉謀食的同齡人,他們日後的生活裏或許也遇到了種種自私與貪婪、愚昧和暴躁、怨憤及其髒污,有無數冷漠的灰色曾給過他們人生的奚落,然而,在學校的那些年,在大樟樹下的那些日子,在鈴聲敲響的午後,他們都曾和我一起看見過文字裏的光亮,看見過最純的笑容。在昔日少年的柔軟內心,曾種下過美與善的種子。那裏有人間最浩蕩的豐沛,最溫暖的乾淨。他們至少都曾被開示過。

  一生只爲一事來讀後感三

《一生只爲一事來》的可貴之處在於,它並沒有停留於道德昇華,也沒有走向俗濫的教育苦情戲,而以那縱貫一生的生命回望穿越時空,並從中開掘出並非止於教師職業的價值追問。這種連接歷史與未來、溝通展望和回眸的時空張力,使得支月英的故事不只是道德意義下的清貧堅守和無私奉獻,而是哲學意義下的人生成全與未來開啓。

命運總在未知裏神祕蜿蜒,生命的價值卻在回眸裏更加清晰。世間職業千萬種,有哪一種職業會如此深刻地關切着個體與民族的命運?又有哪一種能聽見歷史與未來在羣山之巔蒼茫應答?

在我看來,支月英之於泥洋村,就像是每個人心中的“那一條路”。她在,學校就在,那種通往世界和未來的可能性就在,成全生命的莊嚴性就在。

影片中,土生土長的“大山姐姐”以結婚的方式改變命運,下山之後便不再回頭。正如她父親所說,“心中裝着一條下山的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作爲女性,她以愛情和婚姻的方式去逃離大山的閉塞,這是人性之本然,無人可以對此作出道德的褒貶。因爲,她所懷抱的,不過是最起碼的文明期待。

在城市出生、長大的支月英,當她以支教的方式抵達泥洋,生活的選擇讓她看見了一條“上山的路”。憑什麼她會讓花朵一樣的年華綻放在大山深處?她生命裏那種超越苦難的篤定、執念和信仰來自哪裏?我以爲,正是無數苦難的生命境遇和超越苦難的深切期許,轟然開啓了她關於生命價值的幽微思索,那是一種很可能被城市繁華所遮蔽的思索燭光。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認爲,人的最大價值在於其自我實現。環視人間百態,金錢、權勢、地位以及種種繁華與榮耀,永遠在誘惑蠅營狗苟、利令智昏。人們與世界所建立的聯繫,大多取決於功利的深淺,而一時一事的得失計較又時時拘囿着人生的格局。人們習慣於共時性的橫向比照,而缺乏歷時性的縱向思索,而所謂“人生價值”,亦多流於言辭,而非信仰的抉擇。

對支月英來說,泥洋村就是她生命的舞臺,就是她足以安頓此生的全部世界。在那裏,她被需要,被尊重,被喚發,而不是被排斥,被壓抑,被漠視。相對於祖祖輩輩的泥洋村人來說,她是一個“外來者”。與那些散落在山前溪畔的人家並沒有血緣情感,但是,她又與每個家庭的祖祖輩輩的希望相連,與腳下那片土地的歷史、現實和未來相連。

多年後,做了公司老總的學生大山回到了泥洋村。其時,學生眼裏那個亭亭玉立、眼眸清亮的“支姐姐”早被山居生活暗淡了青春的光澤,而一飲一食的簡陋和粗糙,將她塑造得更像一個泥洋大媽。然而,那只是生活的表象。她像一棵樹,將根深深埋進了泥洋的大地,而所吐露的芬芳卻被一代一代山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帶向了四面八方。

那芬芳,而是支撐支老師熬過山村暗夜的力量,是她“一生只爲一事”的生命選擇。多年以後,我更願意說支月英獲得不是顯赫的成功,而是一種真實的幸福。

支月英的幸福是什麼?是她在職業的起點看見了價值的終極,是她憑着樸素的信念,在“最小的天地”裏活出了“最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