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生命之樹》觀後感(精選5篇)

《生命之樹》觀後感(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生命之樹》觀後感(精選5篇)

《生命之樹》觀後感(精選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命之樹》觀後感(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命之樹》觀後感1

我看的是《生命之書》影片裏面講了有兩個小男孩和一個小女孩,這兩個小男孩都喜歡這個小女孩。可惜神明他作弊了,用麪包交換形式把徽章給了他選中的小男孩。華金很愛瑪利亞,但是他更多的想着佔有和擁有,根本不在意瑪利亞的真實想法。所以他沒有拒絕神明給他的徽章,第一次用了徽章,長大後也越來越依賴着,所以他的的勇敢被掩蓋,最後被埋沒了。他在失去勳章的一瞬間變得不知所措,終於感到了恐懼。在最後與土匪頭子戰鬥中明白了要成爲真正的英雄就要學會無私,找回來他最初的勇敢。

馬諾洛也很愛瑪利亞,他的歌都很好聽,歌詞朗朗上口,但他只會彈琴,就連一頭牛都不肯殺死,但是卻在面對挑戰時卻最終戰勝自我。

影片告訴我們如果在小時候沒有克服困難,依賴着的爸爸媽媽,當時並不會感覺到什麼,直到真正面對的時候,我們還能自己克服嗎?

  《生命之樹》觀後感2

萬物所在宏觀世界與人內心的微觀世界並不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它們是並列共存的,《生命之樹》是一部通過萬物之生與內心傾訴所延伸的細部紋理來描述兩種世界的夢囈之詩,泰倫斯馬力克用最唯美瑣碎的向陽鏡頭去詢問生命之意義這一終極問題,脫離了傳統的敘事模式,《生命之樹》插上了詩的翅膀,它飛的太高太遠,讓腳踏泥土的人仰望不到軌跡,但是似有似無的,它留下了些東西。

《生命之樹》博大無邊的主題較難存活於傳統敘事之中的,正如電影所呈現的那樣,終極問題還是用詩歌去表達比較好,表達的清不清楚永遠不是衡量詩歌好壞的標準,不論是庫布裏克的《2001太空漫遊》、塔可夫斯基的《犧牲》或安哲羅普洛斯的《永恆與一日》,此類設計拷問生命終極意義的電影,寫意是重要於寫形,因爲永遠沒有人可以真正的觸及生命的終極答案,而對於藝術家而言,啓迪人去思考是高明於直接給人答案的,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有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但是我們不能放棄去思考。

對於《生命之樹》這部電影我們很難給予一個衡量標準,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它是一部極具藝術價值的作品,它的電影語言和主題內核實驗性意味很強,有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而泰倫斯馬力克對此片的拿捏也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電影前半部分花了很多的時間去描繪生命的形成歷程,大爆炸之後的星雲、地球初期的岩漿與火山爆發、海的形成與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形成與毀滅,伴着呢喃似的祈禱,這些事關生命終極意義的終極圖景構成了影片的前景,而正是這些萬物宏觀世界部分的引人,使得電影后面關於人內心微觀世界的描繪變得更具深意,這些貌似是脫離於敘事的東西其實正是電影敘事的重要表現部分,人有時候過分關注於人類自身而或略了這樣一個事實:我們並不是這個世界的唯一主角,除了我們細部的微觀世界,還有更大更廣的存在。

電影對於人類微觀世界的描述瑣碎而又具有神諭一般的深意,影片中大兒子傑克的孕育和成長便是描述人類內心微觀世界的過程,從一開始,影片便設下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關於順從自然(nature)與服從規矩(grace)的抉擇,一者是關於人類的自然本源,第二個是關於人類文明形成之中所產生的道德和社會規則等約束,對於人類來說,這兩者矛盾的存在早已不是一時之事,伴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這兩者的矛盾一直存在着,當然作爲個體的選擇,我們的選項並不多的由得我們去考慮,影片之中,這個五口之家的發展便是一種微觀化的人類世界,孩子一出生,他便開始接觸學習人類文明的各種點滴,從道德、國家、宗教、法律、暴力、紀律、服從、死亡、性等等一切,這些或直接描述,或存在於電影隱喻之中,比如電影之中,父親教兒子如何打鬥和防禦,這便是自然界之中長對幼的一種經驗傳授,使之更容易在這個世界存活,這是生命的延續和繼承,是生命終極意義的組成部分;再譬如影片40餘分鐘時父親對兒子關於花園邊界概念的教育,或是母親夜晚讀故事時對“邊界”的反覆提及,結合配樂“我的祖國”(斯美塔那),這明顯是一種關於“國家”概念形成的隱喻。人類的微觀世界之中,各種“細微而龐大”的元素構成了我們的精神世界。

除此之外,影片之中對付“父親”與“母親”的定位也是人類內心世界的組成部分,對於人類而言,母親代表大自然,她的愛是無私無邊無條件的,而父親這個角色代表的是紀律和服從,他的愛是有償的,影片之中關於父親與母親的描繪與德國精神分析學派著名人物愛利希弗洛姆的關於個體成長與的父母角色關係的闡述相差無幾,個人的心理過程與理解社會的心理過程是相互結合的,而在影片之中,這兩種的關係也是非常緊密深入的,這種人類世界細部紋理的描寫也是影片所詢問“生命終極意義”的一部分,影片整體關於“愛”的解讀,是導演關於終極問題解讀的重要線索,而全片瀰漫的宗教色彩似乎成爲了“愛”的載體。結合泰倫斯馬力克自小接受基督的薰陶,這個個人情結化的表達值得商榷,一方面它使得影片氣質更加濃郁,一方面它似乎限制了影片的發散性。

把人類微觀世界與宇宙宏觀世界關聯起來使得整部片子博大而深沉,在眼花繚亂的剪輯和夢囈式畫外音的作用之下,整片放棄了傳統敘事,代以詩性的表達,從電影語言方面來說,《生命之樹》開創性不大,但是從整體效果而言它是非常成功的,而對於電影內容尚存在爭議,這點爭議主要體現在電影關於泰倫斯馬力克個人關於“愛”的解答上,西恩潘片尾似有似無的微笑出賣了泰倫斯馬力克。其實《生命之樹》這部片子並不難理解,但是它對於每個人口味的“兼容性”是比較差的,爭議多的電影一般會更有價值,就像當年《2001太空漫遊》上映時存在爭議一樣,時間會遺忘一些作品,也會銘記一些作品,而《生命之樹》是前者還是後者其實都並不重要。

對於詩電影來說,超越電影記錄性的侷限性是非常重要的,隱喻、象徵等只不過是輔助敘事的手段而已,而現代電影對於詩電影的涉及已經越來越少,所以《生命之樹》的出現顯得彌足珍貴,雖然在電影語言上並沒有太大的突破,但是它卻很好的繼承了詩電影的一些內核,而之前對於“個人情結”之於《生命之樹》的爭議在此不過只是無意義的討論而已,對於詩人而言,限制住了自己的情感,怎麼能寫出好的詩呢?

  《生命之樹》觀後感3

這時後悔給以前看過的電影打分太高,這部電影只給五星完全是因爲豆瓣上沒有六星的選擇。

片子開頭的話是約伯記裏的,“我問你,我在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在那一夭,羣星歡唱,衆天使歡呼……”這是一部藝術電影,與許多藝術電影不同的是,這部片子從敘事到抒情沒有任何晦澀的地方,結構一目瞭然,開頭提出問題,後面緊緊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沉思。最牛逼的作品往往是最簡明清晰的。

我時差沒倒過來,片子開頭已經昏昏欲睡,這時開始了一系列被豆瓣上其他觀影人稱爲“國家地理”或“人與自然”的鏡頭。很難形容他們是什麼,我沒有足夠的自然科學知識,它們也未必是真實拍攝下來的自然現象,很可能攙了特殊效果。就是這一波一波的鏡頭象千斤頂一樣把我從睜不開眼的狀態中生生舉起,在宗教感很強的音樂停止後畫面的震撼效果更加強大。從那時起到影片結束後四五個小時,我保持欲罷不能的亢奮。

畫面的視覺衝擊力無可否認,但讓我清醒過來的是它們傳遞的感情。第一樣鮮明的感情是恐懼,不是因人或鬼的邪惡陰謀而生的恐懼,是看到宇宙對所有生物一視同仁的不屑而生的恐懼。這恐懼令人絕望而振奮。恐龍出現的那一段非常好,在各樣無機物令人目眩的光影后忽然看到肌肉的紋理,這是絕望裏的溫柔史詩中的孩子氣。

這一段奠定全片的視角和感情基調,這視角半浮在人世之外半跨在生死之間,它講述一個男孩子成長的故事一家人漸漸失散的故事。王朔在《和我們的女兒談話》、《千歲寒》和《夢想照進現實》中一直努力要講的是同一個故事,以我對老王這麼多年的感情還是不得不說,Terrence Malick的故事比他講得好,真希望老王能看到這部片子。

論敘事之輕盈靈巧,我看過的任何其他電影不能與這一部相提並論。開頭從布拉德皮特切換到西恩潘,僅憑服裝和場景的變換就寫明瞭時間,寥寥兩句對話交代了所有人物關係和重大事件。一段開闢鴻蒙的畫面之後回到這幾個主角。我們看到男人和女人的結合孩子們一個個誕生,就象一個人在回憶中看到自己的前世。成長中的事件跳躍式展開,把青蛙綁在小火箭上發射、用小槍打了弟弟的手指頭、小夥伴在游泳池裏淹死,驚恐,悲傷,小哥兒幾個參加了葬禮一轉眼卻穿着黑西服在墓園裏開始後滾翻。不完整的情節很少量的對話,只靠一串串細節,眼神動作表情,比任何語言更簡練的'刻畫出人的情感的流動變幻和心思的複雜矛盾。布拉德皮特飾演的父親深愛他的孩子們,他撫育他們也監禁他們親吻他們又恐嚇他們,他爲音樂着迷彈一手好巴赫,卻又深陷世俗追求的泥沼。一個個外表幸福光鮮的中產家庭裏隱藏着怨恨,最無憂無慮的童年有過那一個永世不能忘記的起了殺父念頭的瞬間。然後在某一個時刻,沒有任何旁白也不借助任何具體情節和對話,我們忽然清清楚楚的知道了影片開頭死去的是三個孩子裏的誰,長大成西恩潘的又是誰,一切有如天啓,不勞作者費口舌,這是鏡頭敘事的化境。

語言最密集的部分是教堂裏一段牧師佈道“不要以爲你沒做過壞事上帝就不會懲罰你……”顯然又回到約伯記。這一段佈道沒有浮淺的安慰虛假的許諾也不威脅不恐嚇,只鄭重告訴這些信衆包括大人和孩子,苦,痛,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你是誰也不管你怎麼做。

令人驚歎的是導演怎樣最大程度的利用了電影這種體裁的優勢。在體裁的突破上很多人做過大量努力,有人試圖把電影作爲思辨的工具,做出來的東西大多很笨拙,因在這方面影像終究拼不過文字,但電影也不該只是有聲有色的敘事塗脂抹粉的小說。這部片子融合詩意的結構柔韌性極強的鏡頭和有如天籟的音樂完成了一段關於成長痛苦和死亡的沉思。它不是藉助邏輯講述前因後果的argument,它是藉助情感藉助人心之廣博從人生最小處想到宇宙最大處的meditation。

結尾一段一家人在海灘上重逢,年老的兒子見到年少如花的母親。人復活的時候該是什麼樣子年齡幾何?人復活時候的樣子是他們在我們的記憶裏最栩栩如生的樣子。看到這裏不知爲何淚如雨下,好象在這一家裏託生過一世。

電影院裏除了我們還有五個人,除了一對唧唧喳喳的老夫妻,另外三人都是獨自來的,一位白頭髮先生和兩個年輕女人。字幕向上滾動,他們都坐在原地,眼睛一閃一閃,無人起身。

  《生命之樹》觀後感4

很早就在電腦上下載了這部電影,但卻一直沒有時間去看完它。這次乘着坐火車的時間,安靜的看完了。畫面很唯美,可見導演的用心。這是一部與心靈對話的影片,每個人看着,在某個片段,你可能就會發現自己的影子。從現實的生活片段描寫,到心靈的活動及跳開現實展示宇宙的誕生、地球上的發展演變、生命的形成,日常生活的瑣碎。很寫意的描繪了一幅俗事生活的畫面。我想起了我的成長經歷,從蹣跚學步,到伊呀學語,到成長叛逆,到生活中遇到的煩心之事,到思考人生、生命的困惑。我想到了父母由年輕步入年邁,一生的操勞,想到日常生活中免不了的爭執與吵鬧。電影中每一片段的鏡頭都很短,但卻如此真實。

我們短短的一生究竟是要追求什麼?如果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平淡充實,不就夠了?但爲什麼我們卻如此浮躁?匆匆忙忙一生後,我們會後悔哪些?

地球上每天無數的人死去,無數的人誕生。未來的一天,我們也會離去,生命不過短短一個過程,生來之時我們空手而來,離開之時我們也帶不走任何東西,想想我們最該珍視與追求的是什麼?

跳開去看人生,生命偉大而又脆弱。如電影裏所說,互相幫助,愛每個人、每片樹葉、每縷陽光,都是我們的禮物。

認真過好每天的生活,做好我們的選擇。關於選擇,影片中有這麼句話,我很喜歡:There are two ways in life:the way of nature,and the way of Grace.You must choose which one you will follow.

  《生命之樹》觀後感5

《生命之樹》是一部有關於洞悉生命價值的影片。全片通過描述一個美國家庭的生活情態及家庭裏三個孩子的成長曆程來表達一種要引起大家對生命的價值與生命與自然的關係的思考。這是一部內容跨學科的作品,它涉及的已不僅僅是生物學或者人類進化學,而且囊括了天體運作學或說天文學,心理學等領域(這裏之所以還涉及了天文學,根據某些學科理論,是因爲有關於生命的起源與天體運作或是宇宙的誕生是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聯繫的原因。)不得不說,對於對生命懷有一種尊敬與謙卑態度的人來說,這將會是一部體驗生命價值與探索人類心靈發展的極好的素材。

影片一開頭,在全黑的畫面中間出現一道似火的光影,依照電影的題材背景,我們可以把那視作是宇宙誕生的初始,也是物質(不管有生命或無生命物質)的誕生的開端。而這爲影片所要體現與探討的生命的發展與價值埋下了伏筆。影片的開頭旁白是當中那個美國家庭裏的那位母親對生命的看法: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而整個影片也就在人類通過自然的方式去聆聽生命的大框架下來談人如何通過感恩來聆聽生命。這似乎有點矛盾:人既要通過自然去聆聽生命又要通過感恩去聆聽生命,那到底要通過哪一種方式?還是兩種並用?影片之所以不斷穿插宇宙與大自然的變化進程畫面是一方面要告訴我們,我們作爲生存在起源於45億年前的地球的一個生命體,在各種自然環境條件達到允許的條件下,從一個有機細胞的誕生,到生物的誕生直至人類的誕生,將無法逃脫自然的本源,自然是造就一切生命的“母親”,我們人類即便發展到再高級的形式都永遠無法逃脫自己生命的自然本源;另一方面,影片還試圖告訴我們,作爲生存在人類社會的我們,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受自然影響的那一面將被掩蓋,以致使我們無法輕易的發現作爲人類的我們與大自然的重要聯繫。因此生活在人類社會裏,被各種社會關係牽連着的人類,在已不能通過自然的方式去聆聽生命的情況下,就應該懂得通過感恩來聆聽生命。

影片裏,每一次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與天體運作畫面的出現,都試圖通過一種細細的影響來讓我們每一個人開始認識的自己的渺小與燃起一種尋求歸屬的願望。而每一次美國家庭裏,那三個男孩(親兄弟)的調皮搗蛋和被父親嚴格管教都同一地突出了一種人與人相處的主題。或許作爲孩子,我們應該讓自己學會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包括對幸福、無憂無慮的生活抱持感恩的態度,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去體驗一種來自人文關懷的生命價值(主要是來自家庭、父母親的關懷)。但是,如果我們能從一個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就能發現,作爲父母親,我們同樣應該對擁有來自自然所賦予的孕育生命的能力抱持感恩之心,並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獨立性抱以一種尊重與感恩之心。這樣,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便可避免因父母對小孩給予過大的期望而造成在早期親子關係中發生不愉快經歷的後果。在電影裏,那位母親是做到了感恩那一點了。或許有人會說她太溺愛自己的孩子,不僅不管教孩子,還甚至陪他們一起瘋癲。我們不得不承認影片裏的那幾個小男孩是非常調皮搗蛋,但是來自父親的嚴格管教的那方面的影響同樣不能被忽視。孩子的調皮必須有一部分要歸因於父親的嚴格管教。但是,當我們瞭解到,一個女人或者一位母親,在對待小孩的時候,總不可避免地遵循一種生命法則,即她會把孩子看作是一個不僅由血肉還帶有情感所構成的生命體。那麼,她就難以一種對待社會的態度來與之交往。相反,男人或者父親則遵循社會法則。他在對待孩子時,總帶以一種社會態度,因爲,孩子也是社會的一員,他需要社會所要求的各種各樣的社會素質。所以,父親總是那麼的嚴厲、那麼的理性。然而還有一種發現在大兒子心理的更深層的心理因素造成了他的調皮搗蛋,我們將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了解到。

影片還有一些片段是,一位生活在已很發達的現代時期的很成功的中年男人,然而他似乎被某些未知的情緒困擾着。在家裏,在工作的時候,他總是很憂鬱,很困惑地思索着一些東西。他其實就是那個美國家庭裏的大兒子傑克。影片開始有一段穿插上來的片段告訴我們傑克的弟弟,即家中的二兒子,死了。至於他是怎麼死的導演不曾告訴我們。中年的傑克正是陷入了對弟弟以及家人給他所帶來的影響的沉重思考。或者我們可以更爲清晰地說,中年的傑克正陷入了對某種生命價值的思考當中。而這種生命價值則源自他的父親(社會法則)、母親(生命法則)以及死去的弟弟(在這兩種法則之間不斷掙扎的個體)。與弟弟相比,傑克似乎並沒有在那兩種法則之間掙扎很久、或者就沒有掙扎過。他似乎成功地度過了某一種時期而進入了人生髮展的上坡階段。而他在工作上的成功也似乎反映了他在社會素質的發展方面的卓越。可是,令我們大爲不解的是,在如此時候,對生命價值的反思爲何突然而來?他的成功不是已印證來自父親的社會準則的正確性了嗎?即使我們不可以這麼果斷的判斷社會法則對於他的成功來說是至高無上的,但也將佔據重要地位。

我們都很瞭解人一到中年或者來年退休的時候,總渴望到鄰近大自然的地方過安逸舒適的退休生活或者到有山水的地方旅遊以接受山、水、風等大自然物的洗禮,洗去那已不需要的煩惱和憂慮。然而在同時,我們也將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對生命與死亡的思考。死亡的畫面接踵而來,連綿不斷。於是,我們回首人生歷程,重新體味屬於我們自己的生命,然後,以一種欣然的狀態迎接死亡的到來。最終,我們又再次回到了那片生我們的土地裏去。我們又再一次回到了母親的懷裏,那片生我、養我的大地。

相信我們還記得那位母親在影片一開頭所說的那句話:A man’s heart has heard two ways through life: the way of nature and the way of grace。在旁白的同時是那位母親小時候與她的父親快樂相處的畫面。通過畫面,可以得知這位母親小時候是在農場里長大的,在她周圍的是她們全家賴以生存的樹林、草原、向日葵和農場的牛。而通過她父親輕撫她小腦瓜或抱在強壯的懷裏都能推斷出父女關係也是愉快融洽的。一種在自然與生命之間的聯繫似乎在逐漸凸顯出來,或者說,本附於母親身上的一股自然的生息被延續下來。這種存在於母親身上的自然的生息,一種自然與生命的聯繫也似乎被影片中這位母親及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往往是如此地與自然萬物親近所印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都經常的發現有許多人與蝴蝶之類的昆蟲很親近。他們不畏懼這些自然生物,而這些自然生物也不畏懼他們。

不管怎麼樣,觀看整一部影片,不僅僅是一個揭示生命科學的過程,而且在心理影響方面更多的是一個體驗與感知生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