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1W 次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是增長才乾的一種好辦法,爲此我們要做好回顧,寫好總結。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總結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1

一學年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領導、老師的大力關注下,始終堅持做好日常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幫助學生培養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課在規範性、有序性、系統性、生動性方面取得顯著的進步。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是我校課程改革的重要一環。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利於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開展。基於以上的認識,我們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規範課堂進程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績。首先,爲了給學生充分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機會,我們調動了所有可用的資源。因爲考慮到班主任對學生比較瞭解,平時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也比較多。本學年,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主要由班主任來擔任。同時,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增加心理健康教育諮詢的時間。

其次,繼續轉變觀念,從“以教師爲中心,教材爲中心,教室爲中心”的舊框框中解脫出來,真正確立“以學生爲中心,以學生的學用爲中心,以全體學生的主動參與爲中心”的教學理念。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和設計者,課堂進程的引導者。本學年,我們努力設計好每一堂心理課,儘量做到以活動爲主,以學生的體驗爲主,在心理教育課堂中運用錄像、音樂、討論等多種手段。這樣做的效果就是使每位學生在課堂進程中都有發言的機會,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真正做到全體學生參與,學生在熱烈有趣的活動中情感得到體驗,行爲得到訓練,同時他們在活動中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增進了學生間的人際信任和合作觀念,使課堂環境更加融洽,課堂效果更加明顯。

以上的改進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真正成了學生放鬆身心,完善自我的催化劑,也達到了我們學校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的。

二、紮實工作,拓寬渠道,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1、專門教育與學科滲透相結合。強調學校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選派教師參加市級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提高廣大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此基礎上,各科教師聯繫自己所任教的學科適時、適度、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使各科都能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2、集體指導與個別疏導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使全體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結構,爲學生當前生活及將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基礎。實施過程中,我們進行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定期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集中指導,提高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普及心理健康基礎知識,教會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而個性問題與特殊問題需要進行個別輔導,多渠道地爲學生提供心理服務。服務形式有:

1、面談。我們對心理輔導室進行了重新佈置,完善了輔導制度,力求爲學生創設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如果學生有某種心理問題和困惑,可直接到輔導室找老師談心交流。

2、電話輔導。如果學生有某種心理問題,又覺得不便與輔導老師口頭交流的,就通過“心語熱線”聯繫溝通。

3、個案分析與工作總結相結合。學生個性的差異性、心理問題的.多樣性決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視個案分析與研究,做到因材施教。爲此我們建立了一份諮詢記錄本和師生的心理檔案。把學生中出現的心理狀況及解決辦法及時記錄整理,分析瞭解各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把準教育脈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4、學校指導與家長配合相結合。學生生活的環境主要是家庭和學校。學校在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但不可忽視家庭因素。據調查,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的首要因素是家庭氣氛,不同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何採取民主型的教養方式,營造和睦、溫馨的家庭氣氛是家庭教育首要問題。家長是孩子最好的心理醫生,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贏得實效,必須贏得家長的支持。我們着力修築學校與家庭之間溝通的橋樑,開辦好家長學校,普及心理教育基本知識,交流先進經驗與做法。不定期召開家長會,共同探討孩子心理健康問題,形成學校、家庭教育合力。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2

班集體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載體,是培養學生的搖籃。本學期我以三年級學生心理髮展的年齡特點爲基礎,以心理導向教材爲依託,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生活和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問題和心理障礙,建構學生健康的心理。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把專業的心理學知識與愛學生的情感相結合

愛是教育的基礎和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先決條件,愛應當成爲教育的主旋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身心和智力發展的不同階段,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行爲有着使其維持、發展或停止的影響。我們教師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個理解的點頭、一句鼓勵的話語,都對學生的心態及行爲有着較大的影響。

有些孩子除了平時的說教以外,還需要運用一些專業的心理學知識,進行心理調試和行爲治療。我積極地運用所學的心理學知識開展實踐。嚴格說教,走進孩子的內心去從“心”改變,用教師特有的愛,使孩子們更加健康的成長。

二、對症下藥,開展良好的集體活動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良好的集體活動是富有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課堂,它能使學生在活動中消除心理障礙,相互溝通,它能使師生在互動中產生潛伏的積極影響,同時它還有利於教師在活動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其一,針對一部分學生缺乏恆心、毅力、對學習存在惰性,從而使他們智力因素受到極大束縛的特點,我幫助學生制定了不良學習習慣治療卡,制定了系列監督機制,並配合“學習競爭夥伴”、“進步之星”,經驗交流會等活動。

其二、針對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爲中心,冷漠、自私的`心理特點,我讓每個學生尋找、發現本班的故事,讓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學生開始變得熱情,開始團結,開始互相關心幫助,整個班集體開始形式較強的凝聚力。

三、進行多種形式的心理輔導,關注孩子心靈。

創設良好的羣體心理,對學生會產生良好的影響。我在教育過程中總是採取一種學生易於接受的形式,開展適合學生年齡、有趣味性的活動,在活動中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養其健康的心理。

個別輔導、小團體輔導和班級團體輔導都是心理輔導的形式。“班級團體輔導”是通過團體輔導活動,學生能瞭解自己,瞭解他人並澄清價值觀,學習如何處理衝突、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發展自信,調節自己的心態等等,創造了整體關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這幾年來,學校始終堅持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學生很多的煩惱、壓抑能得以渲泄,自卑、孤傲的心理疾病能得以治療,良好的意志品質得以培養。開展班級心理健康教育,爲學生的心靈創設了一片蔚藍的天空。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3

時光飛逝,轉眼間一個學期又過去了。進入文綠,成爲文綠大家庭的一員已有兩年多的時間了,從當初的陌生到如今的親切如家,我在成長,在收穫。本學期擔任了三年級九班的英語老師,八月初接班時對班級內的學生情況還不是很熟悉,對三年級英語PEP人教版的教學也很陌生和迷茫,可喜的是在教研組領導和同事的關懷幫助下,經過幾個月的學習、積累、探索,對人教版教材已有初步認識和了解,有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和心得。

一、明確學習要求,有的放矢。三年級的英語學習較一二年級有了更高的要求,從一二年級的認讀到三年級要求對重點單詞和句子進行熟練背誦,通過教學要讓學生對重點單詞會讀會聽會認,更要會拼會默,語句要會讀會聽會認會寫,對英語有整體的感知和理解,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習慣。

二、激發興趣,維持激情。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使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將會使教學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是我教學中最深刻的體會。激發三年級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並不難。學生已有一二年級的英語學習基礎,英語學科對他們而言不再陌生,三年級要求孩子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有進一步的能力拓展,課堂上我使用了大量的彩圖單詞卡、實物、音樂等作爲教學工具,設計了豐富多采的'教學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了知識,使英語成爲一門有趣的科目。

三、建立獎懲機制,及時反饋學習成果。

低年級學生有精力有活力,但同時自控力也較差。通過向其他老師取經學習,我爲學生建立了獎勵機制,課堂表現好,成績優異,積極發言,有進步的學生都可獲得一枚英語之星的獎章,以此來鼓勵學生,樹立榜樣。同時對於程度差,態度不端正的學生也及時提醒和批評,課堂加強提問,課後多做督導。四。不斷學習,完善自我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當然,在英語教學上,我尚是一個新手。在今後漫長的教學生涯中,我仍要接受更嚴格的鍛鍊和挑戰,不斷學習,不斷積累。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4

一、基本情況分析

本學期本人擔任三年級的健康教育課,這些學生都受到不同的家庭教育,身體素質各不相同,學習習慣不同,衛生習慣也不同,因此,學生的健康成績有很大的差異,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優秀率達到90%以上。依然有個別學生進步不大。爲了更好的上好健康教育課,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

二、主要成績和經驗

(一)主要成績

1、使學生了解了腦與神經的構成,掌握了腦與神經的作用。

2、要求學生學會正確睡眠方法,瞭解了不能正確睡眠的危害。

3、使學生了解了科學用腦的重要性,掌握了培養良好用腦的方法。

4、使學生了解了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方法,樹立了正確的思想,培養保護視力的.良好習慣。

5、使學生了解了做好眼睛保健操的作用,掌握了眼睛保健操的正確方法。

6、使學生了解了皮膚的作用,學會了保護皮膚。

7、使學生了解了勤洗澡勤換衣服的目的,養成了講究個人衛生的良好習慣。

8、使學生了解了牙齒的構造與功能,學會了正確的刷牙的方法。

9、使學生了解了人體的器官與系統的結構與作用。

10、使學生了解了體育鍛煉的作用,掌握體育鍛煉方法。

11、使學生了解了體育鍛煉的衛生要求,掌握其衛生與安全的方法。

12、使學生了解了食物的消化與吸收的原因,掌握正確的進食方法。

13、使學生了解了並做到不吃變質腐敗的食物。

14、使學生了解了喝生水的危害,並掌握哪三種水不能喝。

(二)基本的經驗

1、認真備課,精心研究、鑽研教材,正確的分析教材,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充分利用每一節課,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2、發揮學生的個人主動性。

3、開展好健康教育活動,要以強化趣味性,以健康知識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感染學生。

4、開展活動在面向全體的情況下,實施因材施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5、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學生的行爲習慣、學習習慣入手,改進教學方法,面向全體學生,轉變教學思想,提高自身素質,使每個學生都得到提高。

學工作,我願在今後的工作繼續努力,不斷創新,中爭取更大的進步,願學生們在我的課堂上取得更大的進步,獲取更多的知識,更願意在三小這片沃土上茁壯成長。

小學三年級健康教育工作總結5

良好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質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因此,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強自身修養,樹立“身教”楷模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不開教師。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在向學生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和組織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在與學生的日常交往中,無時無刻不在以其自身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教師的作用是無處不在、不可取代的。教師的心理素質直接影響着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影響着教育教學工作的成效。身體力行,時時、事事、處處爲學生做榜樣,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二、堅持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課堂教學方面,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通過學科教學中的創造性教育,發展學生的求同思維和求異思維,注重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的心理品質;通過文學欣賞、藝術欣賞課,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2、精心培育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在班集體建設過程中以發展學生個性、尊重學生爲基礎,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和團結、協作、競爭的同學關係,營造創造教育氛圍,創設創造性人格形成的有益的外部環境,促進學生創造性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組織創造性實踐活動,通過組織活動,爲學生提供參加創造性活動的機會,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品質;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獨立地開展創造性活動,促進學生創造性人格的健康發展;正確評價學生的創造性,引導學生在活動中發展自己的創造性人格,提高創造力。這些實踐使我深刻體會到,心理健康教育有助於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爲班級工作的開展、良好班集體的形成,創設了和諧、融洽的心理氛圍。

3、努力營造有利於學生創造性人格形成的文化氛圍,營造發展個性、師生平等的創造教育氛圍,教育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敢於向權威挑戰,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心理。

4、在學校與社會結合方面,通過與家長及時的溝通,隨時瞭解學生思想動態,取得家長的有效配合。

總之,只要教師要真正融入學生當中,成爲他們的知己,在師生和諧的互動中,正確引導、矯治學生的不良傾向,最終會解決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