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總結 > 關於小學語文課改經驗工作總結大綱

關於小學語文課改經驗工作總結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經過三年的改進實施,課改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尤其是我校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顯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回顧三年走過的路,雖艱辛卻也頗感欣慰。

關於小學語文課改經驗工作總結

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我嘗試從低、變、多、勤這四個方面入手,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低”

就是起點低。考慮到新課程的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在理念上的差別,爲便於教師的施教與學生的接受,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我首先是從新的課改理念的高度出發,幫助學生了解新課程的課堂教學特點,讓學生知道現在老師將怎樣教,學生該如何學;

二是通過多種途徑逐步培養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以及合作學習的方法與能力;三是課堂教學設計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基礎上進行,不僅要面向每一位學生,而且設計的問題要與學生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相適應,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進來,以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讓學生能夠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實施課題研究的起步階段,我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扶”到“放”,從邁小步開始,做到先幫助引導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全過程,讓學生既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深入進去學會自主操作,並學會蒐集和利用學習資源,使學生逐步擺脫對老師的依賴性,並最終完成由“接受式”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的轉變。

“變”

就是轉變,首先是教師角色的轉變。我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者開始努力成爲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總是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

在近三年的實驗過程中,我認真研究、積極探索,在評價方式、評價內容、評價標準等方面做了大膽的.可操作嘗試。

1.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實現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針對以往評價過於注重學業成績,過於注重期末評價的弊端,在評價中,我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注重了日常評價,體現了動態的評價管理。在評價內容上,分爲平時的形成性評價、期末終結性評價。

2.開放評價過程,實現評價主體多元化。

爲避免傳統評價中教師爲主體的侷限性,在實驗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家長等參與到評價中來,將評價變爲多主體共同參與的活動。在評價中,結合評價內容採用了學生自評、互評、家長參評、教師綜合評定的民主、開放式的多元評價方式,增加了評價的客觀性,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多”

即是多活動,多參與,多評價,多開發。主要是課堂上突出互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突出合作與交流,體現分層優化,讓不同類的學生都積極地參與進去。突出評價,在活動過程中我常常激勵學生進行多方位、多元化的評價。讓學生在這種交流活動中快樂成長。

在教學中,我還積極開發多種課程資源,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溝通課內外,實現由教材文本到豐富的社會生活等多方面的聯繫,由語文學習中的讀、說、思、做等到跨學科的多種能力訓練的結合。當然,在引領活動的過程中,我特別注重創設寬鬆、平等、和諧的課堂人文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適時點撥,引導,可淺處深問,可靜中得疑,可變中求新,層層深入,激起波瀾。

“勤”

即勤反思,教學反思雖然不是創新,卻是創新的起點;雖然不是學習,卻是學習動力的源泉。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離不開不斷的、客觀的、深刻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環節。

我將反思分爲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教學前的反思可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反思教學方案,反思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反思對教材與教法的把握,這些對上好每堂課都很重要。

教學中的反思可使教學過程最優化,在反思中改進,在改進中提高,在提高中昇華,讓每堂課儘可能多地閃出思想的火花;教學後的反思,可使教學經驗理論化,堅持寫教後感,讓自己在實踐中出經驗,在缺憾中找不足,在思考中找答案。

“低、變、多、勤”這看似簡單的四個字,讓我的課堂變了,課堂上再也不是教師乏味的講解和師生間的機械對話,而是充滿了爭辯、充滿了合作的活躍性的藝術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