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工作計劃 > 【推薦】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推薦】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時間稍縱即逝,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爲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長,是時候認真思考工作計劃如何寫了。做好工作計劃可是讓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數學教學工作計劃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數學教學工作計劃四篇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情況分析:

通過上學期的教與學,幼兒已初步瞭解了10以內加,減法的運算,以及10以內連加和連減,加減混合運算。另外對於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他們的摸索發現中發展了空間思維能力。在活動中還發現他們對於動手操作,自己嘗試的活動非常有興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後的活動中力求新、奇,恰當地融合知識和趣味。

  二、學期目標

1、複習10以內數的加減法,1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及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2、 教幼兒學習一些比較簡單的應用題。

3、 通過反覆練習計算進一步掌握20以內的不進位加法以及不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4、 教幼兒學習相同數相加,爲以後學習乘法做準備。

5、 引導幼兒學習按物體的多少來目測數羣以使幼兒快速又準確的看出物體的數量。

6、 教幼兒學習等量代換,平均分配了解“平均”的含義,爲以後學習除法打了基礎。

7、 教幼兒認識50以內的數,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8、 引導幼兒學習100以內的整10加法、減法。

9、 幫助幼兒認識個位、十位、百位。

10、學習進位加法、退位減法、等式加減、堅式加減法。

11、認識圓錐體,區別圓錐體與圓柱體。

12、認識橢圓體,區別橢圓體與球體。

13、認識時鐘,鞏固對一刻鐘和45分鐘的認識。

14、複習以主體爲中心區分左右。

15、引導幼兒通過數格子、塗格子,感知面積的守恆。

  三、具體措施

1、教師根據數學計劃按時開展數學活動。

2、爲幼兒提供多種操作,探索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操作,探索。

3、結合實際生活中的物品幫助幼兒學習,理解數學知識。

4、結合遊戲活動,操作,鞏固數學知識。

5、結合操作卡片,幫助幼兒學習上,理解數學知識。

6、家長配合教師,共同幫助幼兒學習,理解數學知識。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內容本冊的教學內容有

①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二)

②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③分米、釐米、毫米和克的認識

④直線和線段

⑤萬以內的加法本冊的教學重點是:7-9的乘法口訣和用口訣求商,倍數關係的三類應用題,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萬以內的加法。本冊的教學難點是:7-9的乘法口訣和倍數關係的三類應用題。

二、級情況分析

201班的孩子在經過一年半的學習生活後,已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能做到認真聽講,及時上交作業,檢查和訂正作業的習慣也逐漸養成。個別後進生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有幾個孩子對奧數有着濃厚的興趣。

204班的孩子生源比較複雜,相對調皮了許多。大多數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但數學方面冒尖的孩子很少。後進生比較多,但經過一年半的努力,已有進步。

三、教學目標

1、進一步瞭解乘除法的含義及其相互關係,掌握全部乘法口訣,能熟練地計算表內乘除法。掌握除數是一位數、商也是一位數的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和萬,瞭解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係,學會比較數的大小,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能比較熟練地讀、寫萬以內的數。

3、掌握加法的筆算法則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能比較熟練地進行萬以內的加法筆算和百以內的加法口算。掌握用調換加數位置驗算加法的方法,初步具有驗算的習慣。

4、認識長度單位分米、釐米、毫米和質量單位克,掌握相鄰單位間的進率,學會簡單的化聚。直觀認識直線和線段,會量線段的長度,會畫指定長度的線段。

5、通過教學,使學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啓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

四、教學特色

1、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兒歌形式教學乘法口訣,從編兒歌再編口訣,降低口訣的難度。

2、在課堂中適當穿插一些數學日記,通過尋找其中的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3、尊重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爭取做到自己能學懂的知識,讓他們自己學,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具體教學時,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充分利用思考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激發學生動腦筋鑽研問題的興趣,對學有餘力的學生在開發智力上有促進作用。

五、課時安排周次

教學內容 備註

1 7的乘法口訣——練習二

收心

2 倍的認識——8的乘法口訣

3 練習四——兩類應用題比較(24頁)

4 練習六——練習八

5 求一倍數應用題——三類應用題比較(44頁)

6 練習九——練習十

小結

7 有餘數的除法——練習十二

8 乘除兩步計算式題——複習(二)

9 複習(三)——練習十四(一)

小結

10 練習十四(二)——認識算盤

11 分米、釐米、毫米的認識——克的認識

12 直線、線段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

小結

13 五一勞動節

休息

14 練習十六——隔位進位豎式計算

15 練習十七——練習十八

16 連續進位豎式計算——複習

小結

17 複習第一單元

18 複習第二單元

19 複習三、四單元

20 複習第五單元

21 總複習、期末測試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數學課程標準》爲依據,以我校《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方案爲指導,以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爲宗旨。嚴格按照課題實驗方案實施研究,加強對課題研究工作的管理和考覈,探索作業設計的多種有效形式,提高作業效率,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確保課題實驗工作能夠正常順利地開展,達到預期目標。

二、研究目標

(1).通過實踐研究,更新教師作業設計理念,拓展作業的內容和形式,建立起以學生爲本的現代作業觀,以期形成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促使教師從“經驗型”向“教研型”、“科研型”轉化。

(2).通過實踐研究,探索作業設計的多種有效形式,提高作業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3).初步構建適合小學生有效的作業操作的模式,形成合理有效評價的方案。

(4).通過作業改革,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提高。

三、研究內容

本課題通過當前學生數學作業現狀的調查及原因分析,通過對作業內容的優化、結構的改善、評價方式的探索,從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促進學生的發展。我們將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作業形式的優化實踐研究:着重從作業的趣味性和生活化方面進行研究歸類,使學生對作業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完成作業。

(2).作業結構的優化實踐研究: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以探索如何有層次性地設計作業爲前提,是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有效途徑。

(3).作業內容的優化實踐研究:傳統作業內容多爲鞏固基礎知識、形成基本技能而設計的書面作業,如果能在不同的學習內容之後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作業、或者能發揮學生創造性的開放的作業,一定對學生的能力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4).作業評價方式的優化實踐研究:傳統的作業評價中客觀性、公正性有餘而人文性不足,而且只注重對作業結果的評價,忽視甚至忽略對學生完成作業的過程性評價,這樣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甚至於學生的心理健康都會有不良影響。所以本研究將着力於探索如何高效地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合理評價,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四、實施步驟

1、課題啓動階段(xxxx.1—xxxx.5)

(1)、文獻資料研究。

(2)、選擇確定課題、成立課題組。

(3)、調查目前學校學生數學作業的現狀以及師生們對作業的態度、看法。

(4)、設計課題實施方案,向市進修學校申請立項。

2、課題實施階段(xxxx.6—xxxx.8)

(1)、專題講座,以理論引領實踐。

(2)、制定階段性實施方案並交流研討,

(3)、根據研究專題撰寫論文。

(4)、分階段召開課題研討會。

3、彙總階段(xxxx.9—xxxx.12)

(1)、全面總結研究工作,整理材料。

(2)、整理彙編實驗成果,撰寫結題報告。

(3)、內部論證、同行評議、專家鑑定。

五、措施保證

1、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重點學習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採用集中學習(每月一次)與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每學年每人上交理論學習筆記一本。

2、課題組加強課題研究指導工作,着重對課題研究方法、過程與步驟的加強指導。

3、每學期初課題組組長制訂課題實施計劃,召開課題組會議,明確要求。

4、課題研究與課程改革同步進行,課題研究與平時教學、教研活動緊密結合,教研組在制訂工作計劃時,將本課題作爲平時教學、教研工作的重點。組織“作業優化設計”系列沙龍活動。(每學期每位課題組成員展示作業優化設計案例四篇。)

5、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結合教研活動,要求對相關課例中作業設計進行研討、剖析、總結、反思,形成專題總結,以利於下一階段工作的展開。

6、在課題研究過程中,要求每位課題組成員撰寫一篇課題研究論文,積極投稿。

7、注意收集研究成果,並能及時通過學校網頁充分展示課題組研究進展情況。(要求每學期對課題研究網頁進修維護、充實)

8、每學期結束後課題組成員寫好課題研究階段性小結,課題組長寫好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報告,初步形成一套符合新課程實踐要求優化作業設計體系。

9、探索出具有本校教學特色的“作業設計”模式,以對我校的數學教學產生“整體效應”。

10、加強與市教師進修學院專家的聯繫,及時求得他們的幫助與指導。

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教學要求:

1、 學生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認識圓柱的底面、側面和高;認識圓錐的底面和高。

2、 學生理解求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會計算。

3、 使學生理解求圓柱、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體積、容積,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4、使學生初步認識球,知道球的`各部分名稱以及半徑與直徑的關係。

教學重點:

1、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2、圓柱、圓錐的體積和容積的計算方法。

3、球的形狀和特徵。

教學難點:

1、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準確運用。

2、圓柱、圓錐的體積和容積的計算公式的推導和準確運用。

3、球的不同的切面的大小變化。

課時安排:

1、 圓柱…………………..………………………………………….. ...6課時

2、 圓錐…………………..…………………………………………….3課時

3、 球………...…………………………………………………………1課時

4、整理和複習…………………………………………………………2課時

1、圓柱

圓柱的認識 總14(電12)

教學目標:

使學生認識圓柱的特徵,能看懂圓柱的平面圖;認識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教學重點:

認識圓柱,掌握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

圓柱的側面是曲面,展開後是平面。

教具準備:

長方體形和正方體形的物體各一個,及多個圓柱形的物體,投影片,教材P147圓柱模型紙樣圖。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出概念

1、出示一些圓柱的實物。

提問:A、你們看看這些物體跟長方體、正方體的形狀一樣嗎?

B、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感覺它們與長方體有什麼不一樣?

(長方體、正方體都是由平面圍成的立體圖形;而圓柱則有一個曲面, 有兩個面是圓,從上到下一樣粗細)

述:像這樣的物體就叫做直圓柱,簡稱圓柱。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新的立體圖形。

2、板書課題:圓柱

二、合作交流,操作探究

1、 生活感知

提問:說一說,生活中你見到過哪些物體是圓柱形的。

2、認識圓柱各部分名稱。

觀察思考: [投影片1]

板書:圓柱的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

圓柱周圍的面是一個曲面,叫做側面。

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圓柱有無數條高。

3、圓柱的表面同長方體表面的比較

提問:A、請仔細看看看看、摸摸,圓柱的表面同長方體表面有什麼不同?

(長方體的表面是平面,圓柱的側面是曲面)

B、如果我把罐頭盒的商標紙,沿着它的一條高剪開,再打開,看看商標紙是什麼形狀?

C、你發現了什麼? [投影片2]

(圓柱的側面是一個曲面,可以展開成一個長方形或是一個正方形平面)

D、展開的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的周長有什麼關係?

E、展開的長方形的寬與圓柱的高有什麼關係?

(展開的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

板書: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寬等於圓柱的高。

三、鞏固練習,加深概念

1、指出下圖中哪個是圓柱體。 [投影片3]

2、P32 .做一做2.

3、P32 .做一做3.

四、質疑點撥,抽象概括。

提問:A、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

B、圓柱側面展開是什麼圖形?

五、家作

仿P147用硬紙做兩個大小完全一樣的圓柱展開圖,再將其中一個拼合成圓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