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發言稿 >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精選6篇)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91W 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發言稿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好的發言稿可以引導聽衆,使聽衆能更好地理解演講的內容。怎麼寫發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精選6篇)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1

大家好!

今天我的發言的主題是“論物盡其用”,每個物體都是有價值的,但價值的大小不在於物體本身,而取決於用它的人,今天不談“物盡其用”的大道理,只談如何物盡其用。那就從如何用好這一棵樹開始談起吧。

有人說樹是個好東西,我可以砍了變現,留着等升值,我還可以拿它來造房子造傢俱,一棵樹的多個部位我都用上了,這就是物盡其用。

但恕我直言,這樣的用法是“膚淺”的,因爲你只用了它的外在而沒去用它的內在,看見樹就是木頭傢俱,看到石頭就是牆屋,這不是物盡其用。

外在用了“膚淺”,那我用內在不就“高深”了嗎?有人又會說,我看到樹,看到的是它美麗的配色,看的是它優美的曲線,看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看的是威武堅挺,是“欲與天公試比高”。

但我不太認同,的確我很喜歡物品的文學價值,它的詩意,可是如此“高深”過了頭,只見內在卻不去管其用處。如果世界上大多是這種人,那我恐怕會餓死在路邊上。我較爲認同的是學者們的做法。

這是一棵樹,學者可以分析它的組成結構,從而得到知識規律,這是樹上的蘋果,它落了下來,變成了一個定律,進而推導出來了無數的公式。這是外在上的物盡其用。

古人說飛流直下三千尺,我問爲何不是上九重天?古人說一行白鷺上青天,我問爲何是一行白鷺卻不是兩行白鷺?爲何這天是青天卻不是黃天?爲什麼它能上天?

看,這就是對內在的物盡其用。

學者既能用其內在,又能用其外在,可這就是物盡其用了麼?不對,用其外不如木商,用其內不如畫家,簡而言之,用得不夠。

這是個多元的世界,這個世界上總有木商,總有畫家,總有學者。當我是個木商,我會請畫家爲我設計木工品的花紋;當我是個畫家,我會請學者把這樹放到家裏來好好觀賞;當我是個學者,我會請木商把我設計的發明雕刻出來。

什麼叫物盡其用?這才叫物盡其用,物品在一類人手中是無法盡其用的。

當然這只是顆樹,既然樹能如此盡其用,世界萬物也可以如此物盡其用。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2

大家好!

我是xx大學附屬小學五年級的一名學生,我叫z,我這次發言的題目是: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據有關部門發佈的《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兒童讀書的年齡比西方發達國家的要晚一歲或一歲以上,我國兒童獨立閱讀比美國兒童要晚四歲左右,我國兒童閱讀量只有他們的六分之一。大家聽了一定會很震撼吧!所以大家不能“黑髮不知勤學早。”不然就會“白首方悔讀書遲!”大家要知道“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我們只要有目標、有志向去讀書,就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反之,則只能讓光陰白白地流走了。所以,我們趕緊認真地去讀書吧,不讓光陰白白流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年輕自認爲已無書不讀,便大書一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後經一老翁指點,逐改成:“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所以,大家讀書時千萬不能驕傲,要虛心!讀書時不僅要想去讀,還要講究讀書方法,在這,我可以教給大家一個方法:

(1)先用心讀一遍。

(2)再畫出好詞好句,並抄下來。

(3)然後,體會作者爲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4)接着把故事往下編。

(5)最後,想一想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所以,我們首先喜歡上了讀書,又有了好的讀書方法,還要選擇好的書來讀,那麼什麼書是好書呢?像我們的課本就是一本好書,我們要多讀、精讀,好好地讀,有些課文甚至要背下來。還有像《童年》、《昆蟲記》、《安徒生童話》……也可以多讀。

希望同學們聽了我的發言後一定要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3

大家好!

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讓書籍伴我們成長”。

培根曾說過一句話:“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中國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書,就傳承了這一段輝煌的人類文明。在悠悠歲月裏,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不同的文化,讀不同的書籍,會使我們增長不同的見識。

在書中,我們可以感受豪放派詩人李白“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豪放;在書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詩聖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憂國憂民……

所以,我們要多讀書,讓書籍伴我們成長。

現在,我們正處於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我們都有很強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慾望,想開拓自己的視野,喜歡閱讀人間求生存、征服與開發大自然的驚險故事或傳記故事。所以,我們的成長更離不開一本本的好書。

要想讓書籍伴我們成長,就要體會書中的樂趣,汲取書中的精華。怎樣才能做到這兩點呢?那就要有一套好的讀書方法了。

下面列出一些讀書方法供大家參考:

(1)泛讀。廣泛閱讀書的內容。

(2)精讀。大抵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省得而。

(3)再讀。重讀一本書,就彷彿老友重逢。

(4)朗讀。凡讀書,需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牽強暗記。

(5)寫讀。不動筆墨不讀書。

書,是人類精神的食糧,在飢餓時,給人以精神上的支撐;書,是人類親密的朋友,在窮困時,給人以無私的幫助;書,是人類無言的老師,在彷徨時,給人以正確的指導。俗話說得好啊,書中自有黃金屋。那麼,就讓我們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到達書中的.“黃金屋”吧!讓書籍伴我們成長吧!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4

大家好!

因爲今天是國際讀書節,所以我想要號召大家多讀書,好讀書。

在中華民族裏,有非常多愛讀書的人才,但現在我們的讀書情況卻令人擔憂。據有關部門發佈的《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指出,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就開始閱讀,而中國兒童則普遍要到2—3歲纔開始閱讀;美國兒童4歲後進行獨立的、自主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美國孩子的年閱讀量是三萬字,中國孩子的閱讀量卻是五千字,只是他們的六分之一。

你們看,我們中國兒童的閱讀量這麼少,而在古時,卻有這麼多的中國人好讀書,如東漢的孫敬,他在年輕時勤奮好學,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讀累了,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男子的頭髮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的綁在房頂上,另一頭綁在頭髮上,當他讀書疲勞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這樣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繼續讀書。

而今,我們的讀書條件這麼好,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讀書呢?讀書量不僅要多,要勤奮好學,還要有方法。如:泛讀,泛讀指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有一般的常識。精讀,要細讀多思,反覆琢磨,反覆研究,以便吸取精華。摘抄,讀書不能只讀和體會,應該把好詞佳句摘抄下來,時常翻閱,就可以做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讓我們再知識海洋裏遨遊,讓我們多讀書,好讀書吧。

我的演講講完了,謝謝大家!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5

大家好,我是六年級一班的李xx。

我今天跟大家彙報的是《小河男孩》的讀書感受。

當小河男孩哀求傑西陪他遊進大海時,傑西卻因爲放心不下生病的爺爺,獨自一人遊向大海。當她停下來時,發現她已經遊過了海堤的盡頭。好在她還有力氣遊向岸邊。可是當她回到醫院時,醫院傳來了一個噩耗,傑西的爺爺去世了。這件事無疑讓大家很傷心,當他們把爺爺火化成灰,準備用於葬禮時傑西卻拿着爺爺的骨灰罐,來到了瀑布上,將骨灰罐的骨灰倒入河中,然後跳入河中。

《小河男孩》中的傑西我喜歡,因爲她不但泳技高超還十分孝敬爺爺。在爺爺生前的一段時間裏傑西一直在照顧爺爺。不管爺爺多麼頑皮、多麼爆操,傑西始終都不嫌棄,爲了完成爺爺的願望,傑西便要叫小河男孩來給爺爺靈感,結果失敗了。但傑西還是用她的靈感完成了畫作。她那種品質令我敬佩,所以我喜歡。

讀了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生命與死亡的真諦,不在於煩惱,也不是煩惱,也不是傷心,而是美好的活着美好的死去,只有滲透生命短暫,才能追求精神無止境。

傑西的爺爺時間不多了,他最後的心願是完成他的畫作《小河男孩》,他的孫女傑西爲了完成親愛的爺爺最後的願望,她們一家決定陪伴爺爺來到他的故鄉。以尋找靈感。巧的是,爺爺的故鄉里正好有一條小河,但可惜的是,直到爺爺拿不動畫筆了,也沒有把畫作畫完。正當傑西陷入絕望之時,她在河邊竟然遇到了“小河男孩”,他的出現使傑西看到了一絲希望。爲了幫助傑西完成她爺爺的畫作,小河男孩常常鼓勵傑西完成爺爺的畫作。最終,傑西用自己的手代替爺爺的手,了卻了爺爺最後的願望。

這本書的作者蒂姆。鮑勃用河流這種生命的暗喻,表達它生命的開始與結束。在河流的途中,不是也會有一些石頭,樹枝擋住去路嗎?但是,河流不是也會順其自然地流過嗎?人生也是如此。難免都會遇到一些小煩惱,可是,如果你保持着一顆良好的心態,那麼這個煩惱便會如煙般化解。這便是我最大的感受。

  班級讀書交流發言稿6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多讀書,好讀書”。

同學們,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書。如果沒有書,我們的生活就像鳥兒沒有陽光,人類沒有靈魂一樣。可見,書對我們有多麼重要!

據有關部門發佈的《中國兒童早期閱讀現狀與對策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兒童閱讀量令人擔憂:西方發達國家兒童在6-9個月即開始閱讀,而中國孩子普遍到2-3歲纔開始閱讀;美國兒童4歲進入自主的大量閱讀階段,而中國兒童平均到8歲才能達到這個水平;美國孩子的年閱讀量是3萬字,而中國孩子只是他們的六分之一。同學們看看,外國的科技爲什麼這麼發達,這都是讀書所賜予他們的力量。所以,我們要多讀書。

我們不但要多讀書,還要養成好讀書的習慣。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個人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從早到晚,廢寢忘食。可是,讀書時間長了,經常會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大家都知道,那個時候的男子頭髮都很長,於是,他找來一條繩子,把頭髮牢牢地綁在房樑上。當他疲勞打盹時,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髮,把頭髮扯痛,馬上清醒了,再繼續讀書。這是孫敬“頭懸樑”的故事。我們現在的讀書條件比以前好多了,可現在的孩子往往沉迷於遊戲、網絡或者是漫畫書中,這可謂是虛度光陰呀!

所以,我們不但要多讀書,還要好讀書,讀好書。這樣,才能到達書中的“黃金屋”!同學們,爲了我們自己,也爲了我們國家的繁榮昌盛,讓我們一起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吧!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