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野草》讀後感3篇

《野草》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野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創作的一部散文詩集,從1924年至1926年間所作散文詩共23篇,如下是小編整理的《野草》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

《野草》讀後感3篇

  《野草》讀後感

魯迅先生的文章,大多都是十分深刻的。而散文集《野草》更是透着一股黑暗的深邃。《題辭》一文中有句很著名的話:“當我沉默着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人在這個世界上,有兩件事情只能親身體驗,無法向旁人訴說。一個是夢,一個是死。當我們自我體驗時,覺得無一不可言,覺得每一個都可以大做文章。可是真的話到嘴邊,筆在手中,卻會苦於找不到絲毫憑據,頓覺無所依傍的空虛。《野草》中的文章之所以無一不透露出頹廢黑暗的氣息,這正是代表了當時魯迅先生內心極度痛苦矛盾又無處傾訴的狀態。

魯迅與弟弟周作人決裂,手足失和。這件事對魯迅的打擊實在太大,以至於他在搬出八道灣後,大病數十天,瘦了十來斤。想當年,他哥倆並肩戰鬥,一塊寫文章,一塊做學問,一塊用手中的筆摧枯拉朽地批判着帝國主義,封建主義。他們都是新文化運動中很有名望的先鋒健將。尤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早期,周作人還比哥哥的名氣大些。可是誰也不會想到,這樣的一對手足,卻終於老死不相往來。生活真的是很殘酷。一時間,國事,家事,私事,將他逼進了絕路。他於是便將這生命無法承受之重,轉化爲《野草》的二十三篇文章中。在當時的高壓下,許多話是不能直白表達的。於是便有了這些看似優美的文字,以及文字之後深陷的人生黑洞,黑洞之中無限的黑暗與死寂。

《過客》一文,不僅是當時先生心境的真實寫照,而且我想,它也能從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找到影子。老者說,前面的路,是墳。但是女孩卻說,那時開着野百合,野薔薇的花園。顯然,老者的話貼近實際,而女孩的話充溢着夢幻。雖然對於時間這條長路來說,我們每個人都只不過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但是,我們應該走下去,走向老者所說的墳地,女孩所說的花園。那裏究竟有沒有路呢?不得而知。但是,這個答案在《故鄉》中說得明明白白:“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野草》間,似路非路。

  《野草》讀後感

魯迅先生也許是中國人說不盡的話題,特別是還有點思想的中國人,只要中國人的醜惡還沒有消失,他曾經的猛烈抨擊就永遠有他無可替代的價值。魯迅先生出在生與死的邊緣,如同一個影子在光明與黑暗之間或者被黑暗吞噬,或者被光明消滅,但是魯迅就在這樣的時候寫下了《野草》。

讀着《野草》,我失去了自我,我完全沉醉在先生的筆墨中。先生說:“我將大笑,我將歌唱。”於是我便真真地想要仰天大笑,想要放聲歌唱。然而“天地有如此靜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眼前是淡淡的血痕,先生有着渺茫的悲苦,而我的心卻在痛。那是無聲的深沉的刺骨的痛,因爲這個民族正在滴血,正在受苦,正在墮落,正在等待,正在復甦。我並沒有哭,也沒有爲這個民族默哀,因爲叛徒的勇士已經出於人間,天地在他的眼中已經變色。

魯迅先生不該誕生在那樣的年代。在白色恐怖的歲月裏到處都瀰漫着血,那是戰友的血,敵人的血,無辜者的血,奮起者的血。似乎天地間已交織出了一片淡紅的微腥的氤氳,掩去了前途光明的微茫。如果他誕生在別時,他或許就是天馬行空、落拓不羈的李白;或許就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爲依消得人憔悴”的柳永;或許就是“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于謙。他可以成爲另一種人,不必在緊鎖的眉頭中透着無法治癒、無法掩飾的憂愁與悲苦。然而,他還是誕生了,周樹人成了獨一無二的魯迅。“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他將滿腔熱血薦給了軒轅,獻給了這方值得眷戀的華夏大地。中國文人自古以來一直在儒、釋、道三家中進退維谷,先生卻已擺脫了這層束縛,只是他對這個擁有劣根性的民族愛的太深,讀着太透,連自己也捲入了時代的旋渦,不能自拔,也不願自拔。時代需要魯迅。於是他舉起了手中的筆,將矛頭對準了反動政府,快意恩仇,喚醒了國人的理智與勇氣。魯迅先生還是永遠地離去了。棺柩埋入黃土時,沉沉的夜色中有着一彎微紅的新月。他是看不見了。但他已然給了仁人志士武器與力量,指出了前進的征程。一個民族即將起來。先生應該是瞑目的。野草是燒不盡的。當和煦的春風拂過蕉原時,青春的嫩草將破土而出。

  《野草》讀後感

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我讀幾遍了,頭腦仍然一片空白。要是說非得找幾個詞來概括它給我的印象的話,那就是:曠野,荒原,燃燒。我甚至已經記不清楚《野草》裏是否有這幾個詞,也不想翻書去求證。我想有時候讀書不求甚解也好,起碼留給自己一個想象的空間。所以我想極力避開人們對《野草》的解讀,雖然那會是一個很好的參考,並且會讓我瞭解到諸多關於革命、荒誕、存在、本體等等之類的偉大意義。我並非不承認或者不贊同人們的看法,只是這些東西看多了產生審美疲勞,甚至產生深惡痛絕之感。因爲是讀後感,因此就減去了學術上的種種規範,說話可以相對放肆坦誠,所以下面我將張口胡言亂語了,請諸君做好心理準備。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總會產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從而做出一些不同尋常的舉動來,這樣事情就變得有趣了。我很喜歡《野草》,也很尊敬魯迅先生,他文中所顯示出來的荒原意識讓我的神經異常活躍和興奮,以至於在閱讀時我完全沉浸在裏面的場景裏了。不過這個場景僅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並非是魯迅先生在寫作時頭腦所浮現的場景。但我覺得這並不妨礙我對它的理解,我總是相信有那麼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抵達。這個世界它不應該屬於任何一個時代,或者侷限在任何一個意義,它因爲具有無限的擴張力而無法用言語表達,只能感受。

我相信《野草》除了具有它所該具有的時代和現實意義外,還有一個世界它從未展示,那就是荒原。雖然我們可以根據魯迅先生的文字進行荒原的場景想象,然而真正的荒原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我們所看到的荒原只是被魯迅先生物象化的荒原,每個人心中的荒原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沒必要極力去挖掘或者吹捧別人心中的荒原世界,我們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去認識自己心中的荒原。在這裏我並不是說人們對魯迅先生《野草》的挖掘是一種吹捧,我也相信人們對它的解讀在一定程度上與先生所想的是相符的。我只是想告訴自己,人們對《野草》的無限度挖掘只是《野草》荒原世界中一個小小的角落。問題在於,人們都想極力讓別人去認同自己所看到的角落。這種想法將歸結於嚴密邏輯的勝利呢,還是思維空間過於狹小的悲哀?也許根本就無法回答。上面的說法或許過於武斷。人們會不禁要問:究竟什麼是荒原?什麼是曠野?這些詞從哪兒來?具有什麼樣的實際意義?不得而知。太過於抽象了,我們壓根無法觸摸,又何來的理解?不具有實際意義的東西我們把它擺在那又有何用?如果大家非得這樣刨根問底,我就只好沉默了。不過我仍然在想,“燃燒的荒原”是否更具有震撼力和吸引力?且不管別人如何想,我先第一個贊同。確切來說這是一種夢境,或者說這種夢境與我心靈深處的夢境是相通的,所以我特別有感覺。覺得特別的興奮和有意義。說到這裏連意義也是抽象的了。我無法解釋這種奇怪的念頭。這也許就是《野草》在我這裏所產生價值,一個抽象的價值,一個拋開了時代和現實意義的價值。我相信這個世界允許這種價值的存在。

看到這裏估計大家要麼目瞪口呆,要麼厭煩透頂了,但我還是要把話說完。《野草》留給我的印象只有三個詞:曠野,荒原,燃燒。這個印象不僅僅屬於我,它具有更加普遍的意義,它讓我相信——有一個世界我們從未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