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工匠精神》讀後感

《工匠精神》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W 次

讀後感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工匠精神》讀後感,歡迎閱讀。

《工匠精神》讀後感

  【篇一:《工匠精神》讀後感】

當我翻開那一本用燙金色印刷字體一位名叫付守永大師寫的《工匠精神》的時候,幾乎是一氣呵成看過了這一部著作,似乎它並不深奧,但中間的故事直入主題,頓時讓我明白了許多。

我不僅在問自己,自己真的很迷茫,我們爲什麼工作,需要的是什麼,一開始我個人覺得這不切實際,這個社會這個世界,人大部分都是自私的,有一句古話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然而當我靜下心從新翻閱這麼書的時候,我才慢慢發現,這種精神是多麼的高尚與執着。是的,這不併不是簡簡單單的一本書,這更是一種精神,一種態度,一種信仰,一種力量,這種精神與力量會催人奮進助人成長,直至造就職場的核心競爭力,這就是每一個樂觀、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應該具備的一種精神——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人有時候都是會累的,都會抱怨,工作忙,工作累,工作是受罪。都喜歡自由,喜歡家,因爲在家覺得輕鬆自在不受束縛,於是我們越是抱怨,越是覺得累。越是覺得這簡直就是再受罪。從而我們會慢慢變的遲到早退偷懶服務態度不好等等對工作不認真負責的狀況屢屢發生,然而我們應該問問自己,這是不付責任的。

只有員工將企業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將企業當作自己的家,纔可以造就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企業。

敬業會讓你出類拔萃。不要滿足於普普通通的工作表現,要做就要做得最好,你才能成爲企業裏不可或缺的人物。超越平庸,選擇完善。這是值得我們每個人一生追求的格言。有無數人因爲養成了輕視工作、馬馬虎虎的習慣,以及對待工作敷衍了事的態度,終致一生處於社會底層,不能出人頭地。你工作的質量往往會決定你生活的質量。

我深刻領會到,使自己由浮躁變爲腳踏實地,由隨波逐流,循規蹈矩變爲積極主動工作,真正把熱愛企業、熱愛崗位、全心全意履行崗位職責落在實處。無論從事什麼行業,只有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領域裏出類拔萃,這也是敬業精神的直接表現。不論你的工資是高還是低,你都應該保持這種良好的工作作風。

其實工作就是一種修行,在修煉的道路上我們應該披荊斬剌,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冷諷熱嘲,使自己變的強大。

“用心做事”是一種人生原則,它能使自己在生活中學到更多,做得更好,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出色。“用心做事”是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和正確的思維方式。態度決定一切。

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人生的態度,而人生態度決定一個人一生的成就。

  【篇二:《工匠精神》讀後感】

每個人都會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其不同之處僅在於,各自工作中所要完成的任務及方式相異。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有的人終其一生不過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卻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如魚得水得心應手、有聲有色。最根本的原因只是他們對自身工作的認知和對待工作的態度及處理方法不同。

每位員工需要自我反思的一個人生問題,並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刻細緻的解答。它有助於解除困惑,調整心態,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從平庸走優秀。如果每個人都能從內心深處承認並接受?我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爲自己工作?這樣一個樸素的理念,責任、忠誠、敬業將不再是空洞的口號。在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的今天,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機會都來之不易,如果不珍惜工作機會,不努力工作而只知道抱怨的人,總是會被放在被遺忘的角落,不管他們的學歷是否很高,能力是否很強,也只能是一個配角而已。我們每個人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做到最好。一個人在工作時,如果能以精進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熱忱,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那麼,即使是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爲最精巧的工匠;如果以冷淡的態度去做哪怕是最高尚的工作,也不過是個平庸的員工。

讀完這本書,更加從內心點燃了我的工作熱情,要更加努力的發揮團隊的創新精神,讓自己和團隊成員接受?在爲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爲自己工作?這一樸素的人生哲理,從工作中發掘樂趣,在日常的點滴工作中充分運用工匠精神,把自己與公司的發展有機鏈接在一起,共同進步。

  【篇三:《工匠精神》讀後感】

看過《工匠精神》這本書以後感觸很深,會讓我有時候浮躁的心情平靜下來。

態度的根本是:我是誰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讓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讓自己做事的結果超越直接領導的期望。這句話能讓我正確看待自己和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工作的結果是要超越領導的期望,而不僅僅是達到領導的期望,我們常常以爲達到領導的期望就算完成工作了,其實我們要以更高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

工作中,一個人把自己所有的焦點都放在自己做的事上,纔會有人把你當回事,對於大部分人想獲得的認可,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建立在自己做出的事情的質量上,如果你在爲別人不認可你而抱怨的話,不如提高自己做事的質量,這樣工作上對你的認可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做工作就是做結果。

老師講的挖坑和種樹的例子非常好,但是我們在工作中也有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也許我們受了情緒的影響,也許我們在工作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要完成什麼樣的結果,只管我在做這份工作,我做了這份工作,至於工作的結果和質量跟我沒什麼關係,那就大錯特錯了。

遇到問題時,永遠不給領導提問答題,而只給出附帶多種備選方案的選擇題,作爲員工必須清楚身在公司的最根本任務,是爲公司解決問題,而不是製造問題;而一個最可怕的下屬就是總以爲比老闆聰明;其實,上班時間消極怠工,裝裝樣子,最終浪費的還是自己的人生。可是很多人工作了一輩子,都不會懂得這個道理,他會覺得工作的時間是老闆付酬的,偷一點懶,就佔一點便宜,其實,那消磨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凡事要積極主動,凡事團隊第一,凡事高標準嚴要求。每天問自己,今天我哪裏做得很好,今天我哪裏可以做得更好。

作爲一個在胖東來工作四年的我,首先我在胖東來學會了做人,做一個善良坦誠的人。通過這本書己受益匪淺,理解了許多,找到了自己工作的定位,明白只有把結果做好了,纔是對自己和別人負責。只有用感恩的心去對待人和事,擁有良好的心態,才能把事情做得最好。

書中很多閃光點,值得我們去體會,關於書中的安排,表達,聲音,詞語等等都值得我們去慢慢總結。

  【篇四:《工匠精神》讀後感】

很久以來就對付守永的著作《工匠精神》有所耳聞,近日有幸拜讀,讀罷掩卷,心中感觸良多,我被書中精彩紛呈的小故事和作者入木三分的道理闡述震撼着,現將感想列出一二,與大家共同探討。

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過深層次的思考,到底值不值得全心付出?在又苦又累的時候會想:反正都是發那麼多工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是更舒適愜意嗎?工作和生活到底怎樣平衡?等等……此書以全新的角度解答了這些問題,並告訴我們,工匠精神不是枯燥機械的、僵硬死板的,而是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它不只是一種付出,更是一種獲得,擁有工匠精神無論對自己還是和對企業,都是一種“雙贏”的局面。

喬布斯曾說:“工作將佔據你生命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從事你認爲具有非凡意義的工作,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從事一份偉大工作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份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企業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企業將會怎樣?作爲公司中的一分子,每個人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公司爲榮,明天公司以我爲榮”,“我是公司中的一員,我應該對公司負責”。如果不作奉獻的話,整個公司最終將會失去贏利的機會,受損失的不僅是公司,還有公司的成員,當然也包括自己。

所以,爲了公司的利益,也是爲了自己的利益,一定要摒棄那種“馬馬虎虎就可以”的想法。一份職業,一個工作崗位,是一個人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保障。同時,一個工作崗位的存在,往往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需要。我曾經聽了這樣的一個故事,東漢時有一少年名叫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其友薛勤來訪,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便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答道:“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這個故事生動的表明,只有踏踏實實做好小事,纔有做大事的能力,只有兢兢業業圓滿完成自己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公司的興旺乃至整個社會的繁榮纔有可能實現啊!

總之,態度決定一切,一個人的工作態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態度,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得出色,纔會爲企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篇五:《工匠精神》讀後感】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你有何改變?我想我的回答一定是:“我學會了獨立,我學會了堅強,我學會了樂觀,我學會了微笑。”現在想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能夠進入中鑫之寶是幸運的。在這裏有我最快樂的時光,所有好的不好的記憶,都會成爲日後所收藏的回憶。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理會喧囂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伸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

從最開始的《弟子規》、《工匠精神》再到現在的《論語》,這些一開始並不怎麼接受甚至有些排斥的字眼,隨着時間的推移,潛移默化的深入到我們的腦海裏。其實這是很寶貴的,無時不在傳遞着一種正能量。也許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的言行舉止都有稍稍的改變,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罷了。

而今,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但是人們的精神世界開始變得荒蕪,變得複雜,變得冷漠。我們的愛心越來越少,對於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我們不敢伸出援助之手。是因爲害怕,是因爲責任,還是社會的現狀本是如此?所以我們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培養正確的價值觀,豐富我們的內心世界。

學習《工匠精神》,最先想到的三個階段:信仰、目標、工匠精神的特質。

信仰,是一種強大的精神支柱,一種信念。我們需要很多內心的自我反省,檢查出自己內心和做事的動機,就可以知道如何定位“我的人生”。以前對信仰二字毫無概念,現在也只是對信仰有了淺顯的意識,但我知道我的信仰源自於我背後強大的精神支柱。

目標,一但有了信仰,有了目標,加上行動以及不懈的堅持,這樣的人不會成功嗎?原一平——日本保險銷售之神的案例觸動了我,一個其貌不揚,身材矮小的他,只要確定了自己的目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毫無畏懼。原一平,憑藉自己的自信,困境後的堅強以及對工作的認真精神,始終在證明自己,證明他的價值。

在面對日益競爭的社會和就業壓力大的我們來說,擇業是很關鍵的一步。我們總想找一份薪水高,待遇好,又輕鬆的工作。其實不然,首先要確定自己想要做什麼,這這份工作上能改變什麼,能給你帶來什麼,是不是你想要的,所以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本身就是很慎重的,千萬不要因此覺得是浪費時間。還有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就是精益求精。把一份平凡的工作做到極致,“細節決定成敗”,等到我們的競爭對手比我們還努力的時候,到那時我們就能體會到競爭的危機了。

最後,我們都該學習工匠精神,也就是喬布斯身上的兩種氣質:一是不論何時何地都要追求精緻和完美。二是堅持心靈的純淨。

不要讓別人的意志左右自己內心的聲音,最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隨自己的心靈和自覺。只要自己的心靈和自覺知道你的真實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的。成長的道路上,都會有酸甜苦辣,需要我們去慢慢體會。錯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一錯再錯。我們都有一份平凡的工作,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平庸。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的期待未來,不管正經歷着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快樂,並相信未來。

  【篇六:《工匠精神》讀後感】

這是關於如何培養具有日本特色的合格“匠人”的著作。書中秋山利輝通過列舉“秋山木工”的“匠人須知三十條”,闡釋了其心目中一流人才培養的核心:即對一個人品格的重視遠高於對其技術的要求。同時,通過講述自己從進入木工行業,努力自我培養,直到成長爲一名行業領袖的人生歷程,秋山利輝現身說法: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若想實現真正的自我,社會若想恢復凝聚力,重拾失落的“匠人精神”勢在必行。

事實上,“匠人精神”所針對的,不僅是傢俱工匠,正如秋山利輝在《匠人精神》中所說:“所謂"執着",就是對事情"不放棄";所謂"不放棄",也是一種"思想的深度"。”在杜維明看來,“匠人須知三十條”雖然闡述的是一些具體的行爲準則,但本質上是以做人的道理作爲真正傑出的工匠必備的條件。因此,其中包含着的是現代社會普遍失落的某些傳統文化的精髓,比如傾聽的能力、面對面溝通的能力,而最爲重要的,是如何身體力行承繼長者的智慧的能力。

杜維明認爲,所謂“匠人精神”,體現在秋山利輝身上,是將技術不僅內化到自身,而且展現成爲德行,然後以培養德行來創造在技藝上有卓越貢獻的匠人。這種身體的傳播,與知識的積累、信息的增加不同,是一種特殊的傳遞智慧的方式。

  【篇七:《工匠精神》讀後感】

無論達官顯貴,還是一介布衣;無論企業高管,還是普通職員,相信讀完付守永先生的《工匠精神》均會有所得,有所感悟。

工匠精神是一個人的積極的意識形態的總結。它既是一種平凡的體現,亦是一種偉大的昇華。其平凡,在於無論何人,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心所想,工匠精神便可始;其偉大,在於,它源自人的真善美,源自人的真性情,它不是教條式的灌輸,而是真誠的心的交流,它不是路人皆知的道理的堆砌,而是充滿佛性、修身養性的禪宗智慧。

工匠精神讓人懂得:一切煩惱皆源於心。

俗語有: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由於人心的偏移,煩惱之人失去了那份對工作的敬畏心、榮耀心與喜悅心,失去了那份對工作最本真、最初衷、最原始的熱情與熱愛,以一顆功利心、浮躁心、投機心追求一種簡單、粗糙、膚淺的滿足,追求一時的浮華,視工作爲獲得金錢、名聲、權利的工具,殊不知是一種捨本逐末的追求。如斯追求,帶來的滿足,必然只是曇花一現,何來長久?打工的狀態並不可悲,可悲的是打工的心態。

一個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生命價值的體現。這裏談的不是工作的高低貴賤,而是對待工作的態度心性。如果說“我是誰”、“我應該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到哪裏去”是始於生命意識的覺醒,是重新認知生命存在的價值,那麼在面對工作之前,請先自問“我爲什麼要工作”、“工作的價值到底在哪裏”。

工匠精神讓人領悟: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入水。

不如山,不能堅定;不如水,不能曲達。夢想是行動的開始,動力的源泉。空有夢想,永遠是空中樓閣,人生有夢,重在執行。工作,即是實現夢想的開始。工作不僅僅是一種換取物質利益的行爲,更是一種生命態度和價值的呈現過程。如何由一個打工者,變身爲工匠,那就用“心安、心慈、心正、心明、心定、心誠、心寬、心謙”的正道去面對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用“先做人,後做事;先專注,後專業;先增值,後回報;先沉澱,後成才;先有爲,後有位”的正念重思成敗,引領生命新航道。

工匠精神讓人知覺:擁有知識,不等於擁有常識。

人的一生在不斷追求着知識,卻漠視了常識。常識需要人的善心、用心、細心、給予心、責任心。工作中,我們強調着顧客滿意、符合標準、零缺陷,卻又不斷出現着客戶投訴、不達標準、產品返工甚至廢棄的現象。人們犯錯的根本原因,不是沒有不犯錯的能力,而是沒有絕不犯錯的心態。很多人忙着的不是創造新價值,而是製造新問題。工匠精神就是一種精益求精、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科學態度。

它不僅培養髮現問題的意識,確定和定義問題的能力,更培養解決問題並執行的能力。信息技術的革命,科技的高速發展,讓現代人適應了快節奏的旋律,忘卻了慢的味道,就像孩童都想拼命奔跑起來,卻不願意好好學習走路。因爲快,錯失風景;因爲快,疲於糾錯;因爲快,難堪重負。要懂得慢,能慢才比較快,慢纔是快的真諦。學會慢,才能懂得欣賞;學會慢,才能避免錯誤;學會慢,才能增強韌性。如果我們走得太快,停一下,讓靈魂跟上來。

工匠精神傳遞着:大愛無我,終成大我;利他之心,終成大器!擁有工匠精神,你將擁有外修內省的心態!我將熱愛我所做的事,勝過愛這些事給我帶來的錢。我在工作中要精益求精,品質至上。我視崗位如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