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詩經子衿讀後感

詩經子衿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5W 次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詩經子衿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詩經子衿讀後感

詩經子衿讀後感1

曾經總覺得,《詩經》之於我太晦澀、太難懂,於是總想逃避,更不要說對它有什麼感覺。然而今日讀《氓》,卻陡然讓我的心靈爲之一顫。我也不知是從何而來的莫名的感動,但可以肯定的是,我被震撼了。

一遍又一遍地輕聲誦讀,四字一句地,朗朗上口,越發竟覺得餘音繞樑。這是來自一個幽怨而悲慘的婦女的靈魂深處的哀嘆。幾千年前的她和她的刻骨銘心的愁恨,就濃縮在這幾段稀稀落落的文字裏,經不得挖掘,因爲一挖就是痛徹肺腑的悲哀。

一切婚姻都是從美好的愛情開始的。而詩歌開頭所描繪的那令人心馳神往的兩情相悅,竟是爲悲慼的結局埋下的伏筆。在年輕的姑娘眼裏傻得有點楞的小夥子,眼裏帶笑地抱着布來換絲,她就在窗前等着。一不小心四目對視,小夥子的眼裏滿是最純真的熱情,而她的眼裏是遮掩着的愛意,突然又覺不好意思了,含羞地笑着低下了頭。

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一轉睛一回眸之間,都四溢着無暇的純情。我的眼前似乎浮現出了正處花季年華的兩個主人公的形象:他如何靦腆地說,她如何婉婉地辭以秋期;他如何依依不捨地走,她如何望眼欲穿地盼。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韶華與美好,是如此令人流連,又是如此稍縱即逝。“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這樣的句子似乎就出於一個含着淡淡憂傷的封建少婦。再怎樣強烈的感情,都要被刻意地壓制。在這含蓄婉轉的話語中,在這飽含激烈的感嘆號之後,隱藏着的究竟是警示?是悲呼?還是無盡的哀怨?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愛情悲劇的真面目終於原形畢露。自從她嫁給他,清苦貧寒她任勞任怨。悠悠的淇水啊,你能爲我作證麼?你有眼麼?我對他的控訴,你都聽到了麼?淇水不言,只是依舊默默地將船帷沾溼。

後面的句子實在太殘忍了,默讀之時,心中總有隱隱的絞痛。三年的'悽苦生活,她任勞任怨,“承受”就是她生命意義的全部。“言既遂矣,至於暴矣”,最殘忍的是郎心。日日夜夜的親密無間,最終將美好的感情慢慢消磨,留下的只有空洞、乏味和枯燥。而這一切對於任勞任怨的她,是不是太過不近人情了呢?“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我似乎又看到了那個孤單的身影,那個只能對鏡黯然自傷的悲慘女子。

她的恨決不能用“後悔”形容得盡。她無力地質問:淇水都有岸,窪地都有邊,爲什麼你,我的士郎,卻沒有行止?於此時,鏡頭又切到曾經年少的一幕幕。當初的怎樣的海誓山盟,到頭來竟全部在歲月的消磨中無影無蹤。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面對這樣的愛情,面對這樣的婚姻,手無縛雞之力的她能說些什麼呢,又能反抗些什麼呢?從來不會有,也永遠沒有。等待着她的只有無盡的承受、承受、再承受。

這就是封建制度下的婚姻。在我看來,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愛情悲劇。

詩經子衿讀後感2

《子衿》是詩經裏的名篇,從其內容上來講,用來表達思念的千古名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出自此詩;從其寫作手法來講,短短數字,卻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從而把女主人公對戀人的思念之情表達的淋漓盡致,此後心理描寫手法在文學作品中佔了很大一部分的比重。

子衿一詞,最早追溯於此詩,意思是“你的衣領”,指女子對心上人的愛稱。後來成爲了對知識分子、文人賢士的雅稱,這隻要源於曹操的《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爲君故,沉吟至今。”曹操雄才大略,“新瓶盛陳酒”用子衿來形容自己渴求賢才的心情。而子衿最初表達的是熱戀中的姑娘對戀人的思念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難以忘記你的青色的衣領,那樣的整潔乾淨,它時時牽動着我悠悠的`心,自從上次別離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可你的樣子和衣着我還依稀的記得。“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縱然我不曾主動去找你,難道你就此隔斷音信?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不知出於什麼緣由讓兩人失去了聯繫,女子對男子未來看她而又些許的埋怨。而女子出於矜持和羞怯沒有去找他,在她自己看來似乎是情有可原的。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難忘你青色的佩帶,上次相見時,它是那麼的乾淨整潔,現在不知它還是否緊貼在你的身旁。“縱我不往,子寧不來?”縱然我不曾主動去會你,難道你就不能主動來?看到這句,不由的笑了,女孩兒的心思你千萬別去猜,猜來猜去也猜不明白。女人都是口是心非,明明心裏想念人家,就是嘴上不說,潛臺詞就是都和你在一起了,我心裏怎麼想你都不知道嗎?哈,有時候女孩就是太矜持了,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嘛,你不說他怎麼知道啊,你不知道男孩都是直線邏輯嗎?你那曲曲折折的小想法他可猜不透呢。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左等右等,你就是,你還是不來,我又不能去找你,只好每天吃力的登上城門兩邊那高高的觀樓眺望遠方,期望有天可以看到你熟悉的身影。思念至深,一天不見,怎麼感覺隔了三個月那麼久啊。

全詩共分爲三節,每節短短四句,每句四言,用區區四十九個字便把女子的思念之心刻畫的淋漓盡致,這全靠作者對心理活動描寫的挖掘。如果說前兩段重點是描寫女子的心理活動的話,那麼最後一段則是情感的昇華,寥寥幾筆就把女子焦急難耐等待戀人的心情刻畫的如印眼簾。“一日不見,如三月兮”雖是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突出了女子對戀人的思念,也成爲男女之間用來表達相思之情的千古唯美詩句。

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

詩經子衿讀後感3

如果思念有顏色的話,那麼一定是青色的。

《荀子·勸學》中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它猶如思念,來自於親情、友情、愛情,卻又遠勝於它們,不爲它們所束縛。親情、友情、愛情會因時間、距離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慢慢淡忘,而唯有思念可以跨越千山萬水,橫亙千年、萬年,歷久彌新。

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就讓思念的顏色綻放的美輪美奐,它猶如一株清純的帶着露珠的茉莉花,在這淳樸而清麗的花香中悄然盛開。青青的是你的衣領啊,悠悠的'是我的心境。閉上眼睛,那一抹青色就在腦海中冉冉升起,瀰漫開來。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青青的是你的佩帶啊, 悠悠的是我的情懷。隨着這片青色越來越濃,心中的思念也越來越濃烈。

睹物思人也好,愛屋及烏也罷,只要是與它相關的東西,都會這這份思念之中,幻化成如夢如幻的青色。不爲別的,只因我思念的人啊,他身着青衫。

於是,青色的思念,在幽幽的等待中慢慢地浸入身體,滲透入靈魂深處,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爲惆悵與幽怨:

“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爲何就不能捎個信,難道是要與我斷了音信嗎?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爲何就不能主動前來?思念,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情,我因受阻,無法前去與你相會,你怎麼就不能主動一些呢?這還需要我用語言來告訴你嗎?難道你不像我現在思念着你這樣想念着我嗎?

自古以來,女子就是悠悠深閨中的寂寞之人,從《牡丹亭》到《西廂記》,從《桃花扇》到《長生殿》,哪個女子不是在悠悠等待,款款思念中度過一生的?這裏的主人公也不例外。

思念心中的人兒啊,卻久久不能相見,唯有登高遠眺,希望能遠遠地看上心中人兒一眼,哪怕是能夠看到心中的那抹青色,不也是一種慰藉嗎?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我”登山了這高高的城樓,來來回回地踱着步子,期待着與你相見。 一天見不着你的面呵, 感覺好像已有三月的時間那麼長啊。

我望啊,望啊,望眼欲穿,可是我思念的人兒,你在哪裏?我望啊,望啊,望眼欲穿,可是我期待的那抹青色,何時才能出現?

大清第一才子納蘭容若曾言“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對你一往情深的情到底有多深呢,就像那夕陽映照在深不見底的山裏,就像深秋裏那連綿不斷的雨,怎麼能測量,怎麼能道出呢?

所以,唯有在內心深處款款思念着你,思念着那抹與你有關的青色罷了。讓這份思念,這抹青色,跨越萬水千山,跨越天長地久,來到身邊,陪伴着你,陪伴着我,慰藉着深深閨閣中寂寞的你我罷了。而那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終在你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那抹青色終將在你我心中慢慢地幻化成思念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