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精選11篇)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4W 次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精選11篇)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1

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記錄了生活在中國東北山區的鄂溫克族人們的歷史變遷和演化。打開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一個民族的歷史。風格不粗糙,充滿了溫暖和同情。讀完這本書後,是我不得不提筆寫下自己的感觸。

小說講述部落首領最後妻子的故事。從一百年前到現在的社會;從部落的第一個識字的人到第一個大學生;從動盪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紀的安康,從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紅色磚白色瓦的村鎮;這些變遷記錄着這個民族的滄桑。

這是一個與自然和諧的民族。他們與馴鹿一起生活,保持一個遊牧的的`習慣,隨着馴鹿遷移或停留。他們以打獵爲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這是一個臨時的“家”。他們現在沒有工業文明,生活在原來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

這是一個充滿着愛和恨的瘋狂的民族。不娶他心愛的女人,被迫從母命嫁給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燒正旺時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達馬拉與林克和尼都之間的愛,激烈的背後更多的是無奈;伊萬對那傑什卡悠長綿遠的愛,像一股清泉的味道,進入我的身體,洗刷了我的心扉。敢愛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掙扎是破碎和無奈;彼此的生死離別,說盡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這是一個充滿大愛的民族,他們信奉瑪魯神和薩滿。依賴薩滿跳神來治療疾病,趨避災禍。作爲薩滿的妮浩以救人爲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還依然爲偷取馴鹿的漢族小夥跳神。他們明知會以危及自己親人的代價去幫助另一個人的時候,仍然戰勝畏懼,勇敢地選擇幫助哪怕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這是一種蘊含在一個民族內在品質中的善良和勇氣,如金子一般閃閃發光。助人不難,難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爲助人而助人。用真誠的心和行爲去尊重另一個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境界了。

這是一個沒有利益衝突的,通過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實現了和諧社會的民族。他們實行平均主義,食品嚴格分配,多餘的食物或財產儲存由專人保管。男人負責狩獵,女人要負責薰豬肉,用動物毛皮製成衣服。沒有利益衝突,人與人之間保持簡單的感情,互相幫助,團結,共同抵禦自然災害、飢餓和疾病。

通過鄂溫克族人質樸、高貴的品質使我悟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任何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都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都應該團結、互助、自立、自強,更應該有大愛無疆的品質。也只有這樣,才能夠使這個民族、這個國家更加強大,更加繁榮昌盛。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2

讀《額爾古納河右岸》,我想,我對平等的認識,已由淺入深。平等是沒有種族界限的,人、草、木、石、獸都有共同的生存權利。平等文明無條件的,它像無聲的細雨,悄然滋潤萬物。

這本書講的雖是一個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滄桑,但在他們與大自然的對話中,平等卻無處不在,它埋鋪在故事的字裏行間。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裏獨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已過九旬的鄂溫克族的最後一位酋長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動的火焰當作聽衆,故事從清晨講到了黃昏,她回憶了一生,從女孩到暮年。那句話像清風,吻了我心內的平靜湖面,蕩起陣陣感動的波瀾。在漫長的歲月裏,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們成了老熟人。這一份跨越種族的平等,也愈鮮明瞭。我忽然想起了現代社會裏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類中心主義太根深蒂固,當人們提到平等時想到的幾乎都是人類之間的,但其實平等是無關種類界限的,不是嗎?人存在於天地之間,其他有生命和無生命的也同在這天地,萬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溫克族生活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古岸,他們與馴鹿爲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在艱難地生存,他們要征服自然嗎?不是。樺樹林是他們的皮膚,清溪流是他們的血液,馴鹿是他們的眼睛……大自然承載了他們的全部,他們把全部交付給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時候,親眼見證了一頭灰色的馴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個黑暗的世界。姐姐的“烏麥”找回來了,但那頭原本活蹦亂跳的小鹿卻再沒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時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馴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馴鹿得。人和動物,沒有任何一方是無償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權利誰都沒增,誰也都沒減,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種是鄂溫克族的希望之一,他們不管遷徙去哪都帶着,百年來從未變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溫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現代文明衝突不斷,生存環境漸劣,族人決定下山定居,卻沒帶走火種。他們說布蘇的房子裏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種了。不願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獨自坐在火塘前無奈而憂愁:我們的火種是用鐮刀和石頭打出來的,而布蘇的火裏沒有陽光和月光,這樣的火,怎麼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孫子安草兒往火塘裏添了幾塊柴,她又想起族人燒火從來不燒鮮木,只用樹木裏的枯枝斷木。他們看到漢人門房前後堆着滿滿的劈得整整齊齊的柴時會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兒的不是柴,是他們。

列夫·托爾斯泰曾道“我們平等的相愛,因爲我們互相瞭解、相互尊重。”鄂溫克族在百年光陰裏握緊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變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衆生平等”,它們都基於對天地和諧的期望,都是對精神靈魂歸屬的尋求。於是,平等,讓所有的渺小成爲不渺小,讓所有的平凡成爲不平凡。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3

《額爾古納河右岸》,是遲子建的一部長篇小說,它讓我一直從九月讀到十月,又到十一月。小說精美的語言、曲折的故事讓我愛不釋手。它採用一個九十歲的女人的自述,描寫了二十世紀時東北少數民族鄂溫克人的生存現狀和百年滄桑:這些鄂溫克人與馴鹿相依爲命,生活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他們隨馴鹿逐食而搬遷、遊獵,記錄了民族中神祕的部落文化和與大自然及其他人羣的生命抗爭。在生命的不斷更替中、在時光無盡的流逝裏,小說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一段段感動人心的`故事情節。

這部書記錄了近百年的歷史,是鄂溫克民族歷史的活化石。同時,在作者的描述裏,這部生硬的歷史片又充滿了衆多的摯愛:有父母製造的風聲、有我和兩任丈夫的愛情、有衆多子女們的愛情、有兩個薩滿對部落衆人博愛、有朋友間的厚愛、有……,這些鮮活的生命,讓人不禁沉醉其中。同時,民族部落的特殊性:烏力楞、薩滿、馴鹿、跳神、巖畫、木庫蓮、狩獵、蹲倉、樹葬等等,爲讀者這個呈現出一幅幅從未感受過的畫卷。整部作品共分四個部分,清晨、中午、黃昏、半個月亮,以此來寓意生命的意義,“我和雨和雪都是老朋友了”,等等,象徵着對大自然流逝規律的墨守與遵循,作品中衆多生命的生與死,也揭露出事物及自然的更替交換,“唯有自然是永恆”的道理。

小說裏的主要人物,一是我自己,一個女人生長的歷程。二是我的家族中的角色。三是部落裏有特徵的人物。其中,對於兩個薩滿的描寫,都栩栩如生,給人以血肉痛息之情。同時,隨着外界人羣與自然災難的來臨,部落中也發生了更多的故事,涌現出面對生死、面對痛楚、面對有無的抉擇。從清晨到半個月亮,整個鄂溫克民族正由興盛走向消亡,從山林轉向村鎮。而他們,也正在接受着這種生死命運。最讓人可悲的,帶給這種文化消亡的力量,不是自然中的瘟疫、不是自然災害、不是日本人和俄國人,不是國民軍,而是某種要求轉化爲文明的力量。

這種難以抗拒的自然規律,在個體身上表現爲:天災中死去的林克,在冰天雪地裏死去的拉吉達,與熊搏鬥死去的瓦羅加……每個人的命運都在那片原始的山林裏一點點的上演。不斷有人誕生,不斷有人上演着死亡,重複着悲傷……,同時,整個部落也在沿續了相同的情形:進化、發展、衰落、消亡。如同小說的四個主題:從早晨到半個月亮。可就在悲傷的同時,勇敢與勤勞的鄂溫克人,又深懷着大愛,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柔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女人的男人,你一定要去讀這部書,因爲它如同一個曼妙的女子在對你輕聲耳語;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男人的女人,這部書不可不讀,因爲裏面有個女人在對你講述一個個悲壯、感動的愛情故事。如果你不喜歡什麼男人和女人,那麼你不得不去讀這部書,它將會告訴你,如何去面對世界和生活。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4

說實話,我最怕寫書評或讀後感之類的文字。好好的一本書,一百個人讀或會有一百種感受。每個人在讀的過程中都有結合自身經歷的感悟,無論你的讀後感寫得多好,說到底不過是一己之感,恐失偏頗。但看到好東西,總想與人分享,也是人之共性。所以很願意把自己最近讀的一本書推薦給朋友們。

這便是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文字清新,如詩如訴。看似平淡的敘述,娓娓中夾雜着摯愛,平靜中潛伏着激情。並無曲折複雜的情節設計,但一個弱小民族的一支小小部落,其百年風雨“未成曲調先有情”。作家筆下的森林、馴鹿、風雪、河流乃至日月星辰,無不充滿靈性,讀之如神遊白山黑水之間而忘一身所在。遊獵在森林中的鄂溫克人,他們簡單卻快樂自足的生活方式、樸素卻濃烈直率的愛恨情仇、原始卻真摯堅定的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是如此撼人心魄。每每合上書的時刻,都感覺身邊的一切彷彿那麼不真實。我們的所謂現代文明,或許是技術與物質生產的進步,但誰敢說不是距離我們的內心,距離人性中最初的真實,漸行漸遠呢?

遲子建是個多產作家,很難說這本書就是她的巔峯之作。但正如作家自己所說,她寫這本書,無法在青島海洋大學的家中進行,而是在故鄉(漠河)的`大興安嶺山間小屋裏完成的。面對着山林、月亮,呼吸着額爾古納河谷上吹來的風,作家彷彿獲得了無窮的創作源泉。爲寫這本書,她曾經用三個月的時間呆在哈爾濱的圖書館裏閱讀鄂溫克人史料,僅筆記就做了9萬餘字。我說這些,倒不是讚揚作家的勤奮,而是我相信她浸淫在歷史與鄉情中,已在精神中與她創作的人物合爲一體,再憑藉如花妙筆,傳遞給我們的必然是觸及心靈深處的悸動。我無意也無法對本書所涉及的“民族史詩”探幽發微,只想在此說明,看慣了現代都市中的繁華表象,《右岸》猶如從山林深處不期而至的清風,拂開一角久蒙的心塵,使我們有機會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態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完稿之日,也是作家遲子建深愛的愛人車禍去世三週年之日。寫《右岸》的時候,作家的方桌上擺着一臺電腦,還有她愛人生前最喜愛的一盆花。完稿那天晚上,她“在姐姐和弟弟的陪同下來到十字路口,遙遙地靜穆地祭奠着愛人。被焚燒的紙錢在暗夜中發出跳躍的火光,就像我那一刻顫抖的心”。2002年,遲子建在愛人意外離去後,曾懷着極大哀痛寫就後來多次獲獎的中篇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小說的第一句,女主人公說:“我想把臉上塗上厚厚的泥巴,不讓人看到我的哀傷。”遲子建曾坦言:“這篇小說(《夜晚》)寫了我想寫的,對愛人的哀思也滲透了進去。”我感覺,《右岸》依然滲透着這種“哀思”。經歷過生活的變故與情感的傷痛,遲子建說:故鄉,是上天送給我的愛人。鄉情、愛情、親情,糾變成一種特有的淡淡蒼涼,猶如額爾古納河的晨霧一樣籠罩着《右岸》,塑就了《右岸》渾然一體的悲憫風格。尤其是書中涉及多處生離死別的描述,筆調愈是平淡,愈是透人腑肺,每每令人掩卷,熱淚長流。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5

合上書,充滿堅韌、溫暖和愛的故事如同燃燒的火把,在大自然遼闊的天地間釋放着光和熱,用那無限的能量,給人以安定的勇氣去生活、去奮鬥、去坦然面對這原本平凡的世界。

靜下心來聆聽茫茫林海中生靈的呼吸,安下心來靜靜體會純白雪原上天空的寧靜,自然與人依舊密不可分。

讀完《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時,正是2012年的秋天,人們從田地裏收穫糧食,乾枯的秸稈安靜迴歸大地懷抱的時節。書裏,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匯成豐盈、光亮的額爾古納河,在我的面前靜靜流淌,竟比我眼前這收穫的景色更加生動、飽滿。

作者採用自述的形式,以簡約溫婉的語言描述了一羣生活在額爾古納河右岸的鄂溫克人,用壯闊如史詩般的場景勾畫了一幅少數民族艱難生存又飽含深情的華麗畫卷。作者筆下的鄂溫克人以純樸的感情深沉地熱愛着這片森林、愛人、孩童,以及林中的馴鹿,並且用生命讓這民族的精神如月光般皎潔,如樂章般源遠流長。

生命的敬畏

在他們的眼中,馴鹿如同孩子般珍貴。作者用“白色的馴鹿在我眼中就是飄拂在大地上的白色雲朵”來形容馴鹿,甚至說“馴鹿一定是神賜予我們的,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連一頭馴鹿,都同樣受到尊重,這充分顯示出鄂溫克人對生命的敬畏。對待死去的嬰兒:“我和瓦羅加再一次提起白布口袋,去埋藏魯尼和妮浩的骨肉。在我們眼中,他就像一粒種子一樣,還會發芽,長成參天大樹的。”妮浩在離開母親的風藏之地時說:“她的骨頭有一天會從樹上落下來——落到土裏的骨頭也會發芽的”。也許你會認爲這有些荒謬,可恰恰是這種荒謬和固執的舉動,彰顯出他們對生命的虔誠。這種純樸的平等觀念更像是彌足珍貴的火種,從容抵達人們純淨的心靈世界,在這方淨土中蔓延、傳承。每一個生命,之所以能夠繁衍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值得人們去珍視、愛護。哪怕是樹枝上的一枚葉子,也擁有它綠色的閃着明亮光芒的生命。

生命的奉獻

妮浩作爲薩滿,通過舞蹈的形式爲族人溝通天地、達成願望,在挽救其他生命的同時,必須以犧牲自己的孩子爲代價。儘管她心傷、淒涼、淚流滿面,但仍堅守原則,遵守她即將成爲薩滿時承諾的“用自己的生命和神賦予的能力保護氏族”。妮浩懂得“天要那個孩子去,我把他留下來了,我的孩子就要頂替他去那裏”。爲了挽救何寶林得了重病的兒子,兒子果格力從松樹上跌落;爲了挽救被熊骨卡住喉嚨的馬糞包,女兒交庫坎託被馬蜂蟄死;爲了挽救偷鹿少年的生命,無奈失去肚子裏的孩子;爲了祈雨救火,最終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她在不斷的失去中,靈魂高度愈加上升,精神生命漸次充盈。還有很多人物,也爲了保護別人而犧牲自己。這種在自身利益的釋然中淨化的純潔靈魂正如林中的白雪,在天地間浩浩蕩蕩、無怨無悔。

生命的傳承

小說中,一個個生動的人物陸續走向死亡,新生命不斷降生,蘊含“生生不息”的深刻寓意。在如此原始的生活環境中,自然條件惡劣。“我”的第一任丈夫拉吉達爲了給大家尋找馴鹿而凍死在馬背上,瓦羅加爲了保護放映員被熊揭開了頭蓋骨,齊格達誤入捕獸的.陷阱而摔死。太多的死亡,太多的失去,每一次都棰心泣血、悲慟不已,然而更多的,是一個個新生命的降生。作者用“它看上去就像落在大地上的一朵祥雲”來形容白色小鹿的降生,維克特、安草兒的輪廓更是氏族命脈的縮影,彷彿大樹的根系,日益盤結、蓬勃成長,爲氏族注入鮮活的血液,讓永恆的精神在動盪中依舊流傳不息。

生命的堅韌

令小說如同史詩般壯闊的最重要原因,便是書中人們對待生活和困難的勇往直前。季節變換、野獸襲擊,都是他們面臨生存考驗的艱難時節,可是很少有人因爲懼怕生活的艱難而退縮不前,更多的是,迎着風雪挑戰。作者沒有運用過多的筆墨描寫鬥爭場景,可對生命執著追求的信念卻從質樸而無華的語句中暈染開來。讓人們體會到在茫茫雪原和縱橫交錯的林間山路中,追求生命質樸之美的那種滄桑與豪邁。

生命的迴歸

書的結尾部分,作者寫到:“月亮升起來了,不過月亮不是圓的,是半輪,它瑩白如玉。它微微彎着身子,就像一隻喝水的小鹿……忽然,那條路的盡頭閃現出一團模糊的灰白的影子。接着,我聽見了隱隱約約的鹿鈴聲,那團灰白的影子離我們的營地越來越近。安草兒驚叫道,‘阿貼,木庫蓮回來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雖然鹿鈴聲聽起來越來越清脆了。我擡頭看了看月亮,覺得它就像朝我們跑來的白色馴鹿;而我再看那隻離我們越來越近的馴鹿時,覺得它就是掉在地上的那半輪淡白的月亮。我落淚了,因爲我已分不清天上人間了。”文中的“我”對馴鹿抱有特殊的感情,在經歷了一世風風雨雨之後,白色馴鹿在某個夜晚尋“我”而來,體現出“我”對生命本質的探究。究竟是遼遠如明月,還是實在如“我”心中至愛的白色馴鹿;抑或是堅貞純美如月光,還是跳躍活潑如鹿鈴,這些都是耐人尋味的結局。

也許人就是自然,而自然又賦予人力量。那些過往歷史的塵埃依舊會在陽光下熠熠發光,成爲我們心中寬厚的基石,讓我們善待生命、尊重自然、博愛人間。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6

讀了《額爾古納河右岸》感觸良多,讓我體會最深的就是同一個烏力楞的人的相親相助,不同烏力楞的人也是攜手互助。

一個烏力楞代表一族,他們一個族的人雖然住在不同的木力楞(類似帳篷的居住所),但是他們一起打獵一起圍着火堆分享所得食物,高興時,欣然起舞,不管年齡如何,幾乎都是舞蹈高手。開心的、不開心的都不會憋在心裏,圍着火堆,講喜事和心中的不快一掃而光。

只是後來因爲兩家人發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纔開始各自爲食,我認爲這也是他們失去這種純樸的開端。

現在的城市人被四副牆阻隔了別人的溫暖,我們幾乎不敢隨意跟陌生人交往,甚至從不跟鄰居打交道。

很慶幸的是,我從小生活在農村,由於是在鄉鎮,也不至於太落後,我喜歡我們那裏自由的鄉俗。看了《額》之後,我更喜歡我的鄰居們,感謝他們陪我一起成長。

我們住在固水凝土的堅固房子了,每家都有一道門,但這道門我們幾乎能隨便出入。煮菜做飯的時候,缺三少四,我們總能在鄰居家借到。我們可以端着飯到鄰居家蹭菜,有時候還同用一鍋。小時候,不會做菜,鄰居們就會三五七地圍着我,告訴我他們煮菜的方法經驗,甚至親自下廚煮給我看。一家人有新奇好吃的,左右鄰居也跟着添光嚐鮮。

一家有困難,一條巷子的人都跟着着急,能幫忙的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作爲小孩子,最受不了就是大人們到你家打小報告,說你今天跟誰打架了,又到哪裏爬山下水,跟誰到屋頂上捉迷藏。

這樣家長即使不在家,也好像長了十八雙眼睛處處盯着你的一舉一動。特別自己擅自攀爬危險地方嬉戲的時候,只要是被大人看見了,不管認不認識,他都一副老氣橫秋的責罵。那時候不懂事,感到不高興,於是玩惡作具報復,大人們笑笑不理,我們也覺無趣,後來就不了了之。現在想想,那些鄰居真可愛,多想回到從前。

另一個讓我感觸最深的人是主人公的弟婦,妮浩,其中一個悲劇人物。她是他們那個烏力楞的薩滿,有點像我們常說的巫師。每當族中有困難,或者有人生並死去等幾乎都要請她跳神,以求免除禍事或者治玻

先撇開這些神鬼論,我之所以喜歡妮浩,不是因爲她擁有神祕的力量,而是她無私的精神。她一生有好幾個兒女,但是隻有一個害怕死亡而離家出走的女兒活下來。因爲她每救一個人,她就會失去一個至親。

救了別人就會失去一個兒女,每一次她跳神的時候,都在無比的痛苦中掙扎,但每一次她都選擇了救別人。

當族人勸她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的孩子,把別人的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她說出了讓我流淚的話:難道自己的孩子有危險就能至於不顧嗎?她指的自己的孩子實質是別人的孩子。後來,她每一次救人都會哭喊一聲,自己的孩子還有救,不能不救。於是她救了別人,她眼睜睜地看着自己的兒女一個個死去,從樹上摔下來的、胎死腹中的、被野獸咬死的。

她不敢再懷孕,精神也越來越凋蔽,雖然她終身活在苦海,但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說到這裏,我雖然讚揚妮浩無私的精神,但我不贊同她的做法。我認爲,人應該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但是不應該將這種行爲建立在別人的.生命上。每一個孩子來到世上都有他專屬的生存權利,不因爲父母的決定而隨意剝奪他們鮮活的生命。

雖然帶有神祕色彩,妮浩每救一個人就扼殺自己一個孩子的生命,這種以命易命的奉獻一點幾乎價值都沒有,而且有點可恨,因爲她奉獻的不是自己的性命而且別人的性命,儘管那是她的孩子。

她用她孩子的性命來填補自己內心的慈悲,儘管得到別人的感激,但也已成了另類的膾子手。

我認爲,一個正真無私奉獻的人,是將自己生命以外的任何人,放在等同的位置上去對待。除非是你身邊的人願意,否則你不能以自己的想法而剝奪任何人的權利。否則,在大多數人眼裏你是個英雄,但實際你已深深影響了某些人美滿的一生,那你的無私奉又算什麼呢?

我們可以爲別人犧牲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但是絕對不能未經別人同意就犧牲別人的任何東西,儘管那是你的至親。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7

《額爾古納河右岸》,作者遲子建,遲子建是一個女人。這本書是茅盾文學獎第七屆獲獎作品。

這本書的名字對我來說太繞了,直到我把這本書看完,都沒記住這本書的名字,其實只要是遲子建寫的書,無論什麼名字,我都會去看。

書是昨天晚上看完的,本來應該剛看完就寫讀後感的,但拖着拖着就是現在了,本來拖着拖着我可能就不寫讀後感了,因爲看書是爲了快樂,爲了體驗作者創造出來的美妙生活,更何況我已經不是上學的孩子了,要被家長和老師逼着寫讀後感。

昨天和前天我是在牀上看完這本書的,所以以至於現在,我看到牀,看到牀單,我就能想起來鄂溫克人帶着馴鹿在樹林裏行走和生活的樣子,這本書看完後的這些時間裏,我就像是被鄂溫克人驅逐出去了一樣。

本來我和她們在一起,喝樺樹汁,吃鹿肉,吃熊肉,睡烏楞柱裏,看薩滿跳大神,看馴鹿吃蘑菇,看小孩子長大,看年輕人老去。真是一個美妙的世界。

遲子建一定是一個內心很善良的女人,她所有作品都體現出愛,善良,和美。女人不會背叛男人,男人專心致志,細心體貼的愛着女人,是一個很和諧的`社會。

她的文章中,會讓你感覺到人對自然的崇敬和愛護,她不呼籲你什麼,她只是把她和自然的相處寫出來給你看。她也沒有像個傳教士或者社會工作者一樣教導你人要愛人,人要愛自然,人要怎樣怎樣。

小說開頭的一句話是“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們給看老了。”遲子建說開頭有一種淒涼感,也許吧,這個開頭我看的糊里糊塗的,但因爲是遲子建的書,我還是稀裏糊塗的看下去的,從她講故事開始,我清楚了,然後看到書的最後一頁,我就更清楚了。

鄂溫克人常常守着火塘喝茶,想想就很溫暖,又是熱茶,又是火塘,又是一圈知根知底同生共死的人。冬天的時候,很難狩獵,獵民在大雪中守護家園。

山林中有很多條河,每一條都有名字,每一條都有故事。

小說裏很重要的人都死於意外,大雨中出行被雷電劈到,大雪中尋找馴鹿,睏意襲來時在馬上打盹,睡着之後被凍死,跟着一隻三條腿的鹿跑進河裏,採百合花被馬蜂蜇。

沒有路的時候人會迷路,路多了,人也迷路。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8

靈氣的馴鹿奔跑在山巒溪流間,自然饋贈的森林在廣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長,大氣磅礴的日出夕陽亦或寧靜的繁星點點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與現實的浮躁截然不同。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歲了”,看似蒼涼的開篇,實則透着力量和平靜的娓娓道來,鄂溫克族最後一位女酋長骨子裏的堅毅和內心的充盈充分展現。這應該是感受過大災大愛,看透生死的人才能獨有的淡然。書中對萬物有靈的尊重、捨己爲人的精神、面對生死的坦然無不讓人爲之動容。

全書對大興安嶺未開採前景色的描述,讓讀者心曠神怡。鄂溫克族崇敬自然,相信萬物有靈,所以馴鹿是他們的親人,火塘裏的火種都擁有了生命。隨着社會化進程的加快,讓大興安嶺的上空變得日益空曠,被砍伐的樹木變成了房子,用作了生產,卻唯獨不再爲族人遮擋風雨,不再阻斷與外界的聯繫。聯想到今年的極端天氣,自我有認知以來感受到的最熱夏天,下鄉途中看到因爲乾旱空落落的大豆,癟粒的玉米,世界各地不是這裏乾旱就是那裏汛澇,冰川的融化,每天都有生物逐漸退出歷史進化的舞臺……這些算不算自然的報復?於自然而言,我們都是如恐龍一般的過客,我們試圖改造它的時候,已然遭到它的反噬,如果不能與自然和諧共生,渺小如我們,又會消失在自然發展的哪一個階段呢?如果認識到個人的渺小,我們能不能多一份謙卑?社會進而多一份和諧?

尼都薩滿和妮浩,鄂溫克族最後兩個薩滿,因爲天賦使命,用不完滿的一生書寫出什麼是大愛。我一直在想,尼都薩滿和林克用射箭的輸贏,決定誰迎娶達瑪拉的那一刻,是真的失誤還是不想看到弟弟失望的樣子,我個人更傾向於後者,他是天選成爲薩滿的人,這樣的人,不都有犧牲自己成就他人的品質嗎?所以他用自己孤苦的一生成全了弟弟幸福的`一生。妮浩無論是敵是友亦或陌生人,她都選擇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換取了他人生命,連自己最後的犧牲都是爲了滅山火。她每一次的跳神都讓人心疼,身爲母親,選擇用麝香避孕,用不要孩子的方法,去避免再次經受喪子之痛,獨自承受失去和痛苦,只因爲那句“我是薩滿”。而族人感念他們的付出,所以在瑪克辛姆有成爲薩滿徵兆前,人爲隔絕了那股神祕而蒼涼的氣息,這是一個民族的溫柔。

書中另一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他們與生死相處的態度,因爲有出生就有死亡,有憂愁就有喜悅,所以不忌諱婚禮和葬禮同時舉行,書中的人如走馬燈,陸續出現又逐一逝去,留下孤獨長壽的酋長,這樣的宿命早已被看透,所以她能釋然接受生命給予的一切。讓孤獨的人單獨待着,至少還能有美好的回憶相伴,強行讓孤獨的人和歡樂的人在一起,他們反而更加孤獨。

很多人說《額爾古納河右岸》像是中國版的《百年孤獨》,但我不這樣認爲。雖然兩書都籠罩了孤獨和死亡氣息,但《百年孤獨》中死亡是終結,孤獨是主線,貫穿了一生;《額爾古納河右岸》中的死亡是生命自然的更迭,孤獨只是生命中小小的一部分。爲了方便對比,下期就選材《百年孤獨》。

彷彿冥冥之中的安排,2022年8月20日,差不多是我第一次讀完這本書的時間,故事的原型,中國最後一位女酋長瑪麗亞索逝世,在她鍾愛的馴鹿身邊,享年101歲。感謝她教會我又一種生活態度。人生是什麼樣子,從來都是自己過出來的,日子怎麼過下去,靠的都是自己的探索和堅守,且做一個內心豐饒堅韌的人,去過好這不長卻也不短的一生!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9

第一次知道《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是在最近爆火的東方甄選的直播間裏,主播董宇輝特別自豪地說:“我一定要死後,在我的墓上刻一句話:我把一本非常好的書賣出150萬本。”所以很好奇這一本讓他熱血澎湃,瘋狂推薦的書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馬上網上下單讀起來。

故事是以鄂溫克族最後一位酋長的訴說經歷開始。書中介紹了一羣鄂溫克族人,生活在額爾古納河右岸,世代與馴鹿相依爲命。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處遷徙遊獵,彷彿身處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當時主播介紹的時候也說過,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世外桃源。然而,美麗而神祕的大森林裏,卻隱藏着無處不在的危機。族人們與猛獸殊死搏鬥,跟惡劣環境百般周旋,依舊無法阻止親人的離去和民族的衰落。從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死亡,一次次無可奈何的'失去中,我們可以看到生命的堅韌和人性的頑強。

整本書被分爲被“清晨”“正午”和“黃昏”三個部分。俗話說一天之計在於晨,清晨是一天的希望,這個時期的鄂溫克族充滿了生機,部落中富有色彩的人物陸續登場,有精幹瘦朗愛着妻子的林克,勤勞愛美善舞的達瑪拉,溫厚隱忍卻很孤獨的尼都薩滿,勇敢健壯的魯尼以及美麗不幸的拉吉達等等,每個角色都色彩飽滿讓人印象深刻。這時候的色彩是清新歡快的,不斷有人結婚,不斷有新生命降臨到這個部落。正午是一天的頂點,也是這個部落的輝煌時期,主要人物都正值壯年,他們肆意揮霍着自己的體力和智力,爲了部落的生存,和雪災、瘟疫、戰爭做着艱苦的鬥爭。黃昏進入了一天的尾聲,鄂溫克族也不可避免地迎來了衰落,現代生活方式的衝擊,原始森林遭到亂砍濫伐,這個古老的遊獵民族被迫下山定居。

一本書讀下來,我瞭解到那個古老的民族,那個民族的族人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他們熱愛那片神祕的大森林,感受着他們爲了生存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體會書中人物的悲歡離合和充滿愛恨情仇的真摯感情,不由得爲一個弱小的民族在歷史長河中的百年滄桑和時代變遷而深深感慨。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10

現代的文明與古老的文明不斷衝擊着,許多古老文明也因此逐漸消失。或許他們是落後,是野蠻的,可那其中的美卻值得我們仔細體會。

《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反映了鄂溫克人一百年的風雨生活,激盪人心。帶着固有觀念的我總以爲這些逐水草而居、菇毛飲血的原始狩獵部落,只會打獵、喝酒、吃肉,圍着篝火跳舞。沒想到,他們的愛那麼純粹、那麼單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單至極,簡單地生活,安靜地老去。他們的美,像清風明月、石上清泉,透明不帶有一點雜質,美得讓人心動。

書中的愛情也給了我震撼與感動。書中林克與其兄尼都薩滿爲爭奪達瑪拉而進行的射箭比賽,將原始愛情的純潔表達得淋漓盡致。伊萬的那句想走的人是追不回來的,將對娜傑什卡的濃情蜜意無奈地化爲一種大無私的愛情,還有瓦羅加爲保護放映員與馬糞包而遭熊擊致死。這些或堅貞,或感動,或無奈,或幸福,或驚天動地,或默默無聞的愛情,將鄂溫克人的百年滄桑展現在我們面前,爲我們提供了一個對待愛情的偉大藍本。這些無比純粹的愛情,正是我們缺少的,也是我們所需要的。因爲純粹,所以美得動人,美得讓人心醉。

這裏的人們生於自然而死於自然,就連他們的死亡也變得極其富有詩意。我出生在寒冬,我的.姐姐死於風寒,我的父親林克死於雷電,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達在風雪中永遠地睡眠,侄女在鮮紅色百合花前閉上了雙眼,侄子在榛果樹上像鳥兒一樣落下,外孫女伊蓮娜像魚兒一樣順着貝爾茨河漂向遠方它整個故事中,幾乎所有的誕生或是拯救,都會伴隨着生命的逝去。這或許就是人與自然最美的生存狀態吧。薩滿妮浩的那幾個孩子,以及故事中我的姐姐列娜,都在不同意義上詮釋了最原始的生態平衡或是能量守恆的含義,亦即任何一件事的得到或是達到,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有時甚至是生命。每一個生命都有它出現的意義,即便意外逝去,也有可能是在完成某種使命。那麼,它的逝去也就變得賦有深奧的意義,某種程度上甚至有了些許詩意。因此,每一個生命都是值得被尊敬的。

鄂溫克族人有很多的神,比如火神、樹神、風神等等,彷彿自然界中的種種都是他們的神。因此,他們懂得感恩,感恩從自然界的這些神靈中獲取的食物、果實等日常所需。正是源於對自然的這種敬畏感,鄂溫克族人從不對任何大山裏森林中的物種趕盡殺絕。在他們心中,人和自然本身就是一體的。這也許就是鄂溫克人對自然的一種美好想象。生於自然,依賴自然,敬畏自然,最後死於自然,應該是鄂溫克民族最生動的寫照。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與自然和諧相處,尊敬自然,愛護自然。如此,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纔會變得更加美好。

希望這個文明的故事,能夠被一代又一代的人傳頌。總有一天,我們的文明能夠真正領會到它們的美,領略來自古老文明的山水光色和人情冷暖。

額爾古納河右岸的讀後感 11

在作家的筆下,這些愛來的那麼自然,就像山川愛着河流,藍天愛着白雲,像鄂溫克族人愛着潔白的馴鹿。他們的愛源於自然又歸於自然。

神。他們的瑪魯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誠地佑護着一方生靈。他們用樹枝、木頭和獸皮組成神偶,這些神偶只有薩滿才能親切接觸,絕不容凡人絲毫的冒犯。尼都薩滿的跳神可以讓失去光明的人重見天日,可以讓孩子的疥瘡飛塊地結痂,可以讓日本人的傷痕消失的無影無蹤。妮浩的跳神則幾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們天性的善良合爲一體,與其說是邪惡懼怕了瑪魯神,不如說是爲他們的善良所擊倒。但我知道這種說法,一定會激起所有鄂溫克族人的強烈反對。神,就是他們的天,他們的地,他們的馴鹿和氏族。他們深信自己的神來自於他們生活的山林,他們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們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動物。每次獲獵而歸,慶賀的首要儀式就是祭奠他們的瑪魯神——莊嚴、聖潔而神祕。

死,這一主題的貫穿始終,使得這個原生態,遠離現代污染和紛擾的古老民族,也處在一種無法抗拒的'蒼涼和悲愴之中。無所不能的瑪魯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時卻要以失去生命爲代價,生與死的聯袂像是一種圖騰。

尼都薩滿最終也沒有趕走那場瘟疫,這不但奪去了大量馴鹿的生命,也奪走了我們至愛的親人林克。

妮浩,一個單薄而文靜的女子,卻受了神的指使,擔負起對整個氏族的佑護。發生在她身上的生與死的交替,無疑是這部作品中最令人膽戰心驚的部分。爲救一個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長子果格力;爲救去跳神遇到危險的妮浩,折斷了她的黑樺樹;爲救那個暴躁、野蠻又酗酒成性的馬糞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爲救一個偷他們馴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親人離去,是任何雨雪都無法比擬的災難。

和這個氏族有關的許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個歸宿。在強大的生老病死麪前,他們一樣表現出人類的軟弱和無力。

不可抗拒的,還有整個民族歷史的變遷。新中國成立後,她們分批下山過起了現代人的生活,他們賴以生存的山林逐漸被砍伐,她們不適應新環境的馴鹿在逐漸減少,他們世代相襲的生活習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變。因政治而造成的人爲傷害,曾是飄在這個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層烏雲。大自然和諧與現代化的破壞雜糅在一起,人性的溫暖和命運的悽清,描繪出一幅壯美的鄂溫克族民族畫卷。

誠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拋在凡塵,不就是讓他們從大自然中尋求生存的答案嗎?問題是,上帝讓我們尋求的是和諧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壞性生存。"

這種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質問,是作家寬闊的寫作情懷,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書輕鬆敘述的基礎上,更增強了主題內涵的衝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