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論語》讀後感500字(通用20篇)

《論語》讀後感500字(通用2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論語》讀後感500字(通用2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論語》讀後感500字(通用20篇)

《論語》讀後感1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yi佾》)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纔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爲食的子路等。可以說就是因爲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相統一,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孔子的學說並不是侷限於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註,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論語》讀後感2

《論語》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有人說他“知其不可而爲之”,可他的弟子卻說“仲尼不可毀”。孔子那一聲又一聲的子曰,難道沒有時時刻刻的點醒着我們嗎?每讀一次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花言巧語、儀容僞善,幾乎就不具備仁了。我想仁德難道不是人一生所具備的品德嗎?花言巧語和儀容僞善都是爲了取悅他人而做的行爲,所以幾乎沒有仁德可言。就像一些男生爲了奪得女生的青睞而用甜言蜜語、花言巧語去騙取他人的感情,這應該是喪失了他們自身的仁德。更勝者利用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去獲得高收入,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別人的勞動成果,可能他們只是動了動手指,說了幾句好聽的話就得到了別人的信任,這就是所謂的網絡詐騙。在我們看來這可能單純的就是詐騙人爲了謀取收入做的一些非法手段,要嚴懲。而受害人呢,就是防範意識太差才導致上當。

可是誰也沒有想過這難道不也是一種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嗎……仁德什麼時候被人們都都丟到了地上一遍又一遍的無情踐踏,從來都沒有人想過把他撿起來。而孔子將他寫下來一遍又一邊的警醒着人們不要丟失這些曾經人們所重視的高尚品德,我問要將這些優良傳統一直延續下去,將被人們扔在地上無情踐踏的東西撿起來!

《論語》讀後感3

讀完《論語》,坐着發呆,迷茫中,《莊子·秋水》中的一句話,浮上心頭。 “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能害之也。”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角色是什麼?

是一位在文化封凍的河流上用肩膀奮力拉船的縴夫,是一名在“人治”與“專制”之間撐船的擺渡人。

一個自由的思想家,卻因爲世事的束縛、統治的變遷或被哄擡或被蜚斥,終己一生在困境中追求着不得志的“仁”的理想。

好心人一直在呼籲同情弱者,卻又總是將至德者歸入強者之列,似乎天生不屬於同情範圍。其實,世間多數出色者都因爲衆人的分享、爭搶和排擠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談論理想時,那淺淺的一句:“吾與點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所包含的已然淡漠的不得志,又怎能不引人喟嘆?

《論語》中並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而是質樸的`道理和,以身作則。細想身邊

常有這些品格的展露,而習慣於淡漠的我們卻很少如此清晰地看待。也許華夏的血脈裏,正有“君子“的影子,只是經過孔子等至德者的吐納,將它凝固住了,現之以墨字,代代相傳。

或許至德者從不抱怨,透過字裏行間,只能隱約看見孔子影影綽綽的無奈。記得有人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擁有一整部《論語》的孔子,留下的卻只有無奈的隱忍。

《論語》讀後感4

假期,我讀過許多的書有:《孟子》、《三國演義》、《窗邊的小豆豆》、《論語》等等。其中給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那本《論語》。

孔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學的創始人。《論語》就是記載了孔子告訴弟子們做人的道理和學習治理國家的方法。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如今我讀完了一整部《論語》,知道了許多平時我不知道的做人的'道理和一個人想成就大事必須具備的品格,《論語》這本對我來說是人生進步的一大階梯。這可是儒家創始人,聞名中外的孔子。教育弟子說的話。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釋文》孔子說:“不仁的人不可以長久地居於貧困之中。也不可以長久地居於安樂中。有仁德的人安於仁。聰明的人利用仁。”這句就是講了一個做人的道理。

我還記得一開始我讀《論語》的時候。沒讀兩天就沒有興趣了,不愛讀。隨着年齡的增長,我知道了論語中記載的做人的道理是多麼的重要,纔開始慢慢的閱讀《論語》開始還是覺得沒什麼意思。後來堅持每天閱讀,感覺其中每句話都有很深傲的意思,從讀完《論語》之後,我的言行舉止都有了很大的改變,變得有條有理也喜歡和人交往了,結交了許多正直的朋友。

《論語》這本書裏邊講的道理一直刻在我心裏,永遠不會忘記,他對我人生的重要作用。

《論語》讀後感5

老師讓我們學習《論語》,在所有論語裏,有一則是我印象最深,最有感觸的一側論語,那便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這則論語是說:經過了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後一個落葉的。它告訴了我們:只有經過艱苦的環境的磨鍊,才能更加體現出人的毅力和意志。

有一次幫母親拾柴火,夥伴們陪着我一起去。可那些樹枝卻是長滿了尖刺,朋友們時常被扎得鬼哭狼嚎,我的手也難遭厄運,被扎出一道道傷口。漸漸地,夥伴們放棄了,便勸我陪他們一起玩。我看看身旁滿頭大汗的母親,咬了咬牙,一口回絕朋友,又埋頭幹了起來。

下午回到家裏,媽媽替我挑出手中的小刺,誇獎了我。那時的我,手上的疼痛依舊掩遮不住心中的喜悅。

不經風雨,怎見彩虹?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人,不可能沒有經歷過逆境。逆境中的.掙扎求存固然是痛苦的,更是難熬的,也是辛酸的。可是,只有在逆境中我們才能進步,才能磨鍊自己。

古人有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在這個社會裏,你不逆流而上,只在原地踏步,別人就會超越你,適者生存這個道理,人人皆知,我們應該學會磨鍊自己,不管條件怎樣惡劣,環境怎樣艱苦,我們都應堅持下來,做一棵不懼“歲寒”的“松柏”。

風浪越大,九越戳越勇,任憑他的摧殘擊打,我們都要逆風飛翔。

《論語》讀後感6

孔子主張勤儉而愛人。勤儉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輕徭薄稅,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節儉,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也“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的這些思想,爲後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爲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主張仁愛。

“愛人”就是對一切人的尊重和愛敬之情,把人當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對待,即”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時代已出現,意爲二人以上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友善的`關係。,孔子繼承了仁的基本內涵並作了重要發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第七

《論語》是從生活中來的,也應該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實踐它。否則,《論語》對我們來說僅僅是一些古奧的文字而已。

像董子竹先生那樣,鑽研《論語》多年,然後帶着火藥味地和別人爭論仁義君子。我是不太贊同的。

《論語》讀後感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的《論語》,小時候我雖然背的朗朗上口,但是當時的我還不太明白爲什麼要讀國學課程,我們這麼小的孩子學這些有用嗎?慢慢地就明白了,作爲炎黃子孫,我們有權利也有義務瞭解爲什麼我們所歸屬的民族叫做中華民族?它爲什麼值得我們爲之驕傲?它到底有些什麼樣輝煌的思想文化藝術在通過我們的血脈傳承?

其中《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愛國首先要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父母就爲這個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媽媽工作多麼辛苦,回到家後,爲我洗衣做飯,輔導我功課。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人要有愛心,要學會體貼父母,關心別人,也可以爲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長大後會更加孝順父母,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人與人之間都要和睦相處,互相關愛,別人做錯了,就要以理服人,儘量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學習他們的優點,幫助自己改正壞習慣。學習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見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只要明白了這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完美。

《論語》讀後感8

“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這句話選自《論語》裏面的《爲政》,這是《論語》十則裏給我感受最深的一則。是說:“教導你的話明白了麼明白了就是明白了,不明白就是不明白,這就是智慧。”這句話雖然出自春秋末期的孔子之口,但仍對現代人有着深遠的教育好處。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這句話包含着一個道理:不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謙虛誠實,切不可不懂裝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一天都要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要報以謙虛誠實的態度去對待,有不懂的問題,應當及時向別人求教,甚至是“不恥下問”,如果不懂裝懂,敷衍塞責,最後只會害了自己。

此刻社會上有很多閒雜人員整日靠騙人過日子。就那算命來說,明明是封建迷信,可算命的偏偏要揣着糊塗裝明白,愣要給你的一生說出個所以然來,可笑至極。

再比如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這是很正常的`,這時候應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迅速向老師同學請教,而有些同學總是偷懶,想湊湊合合混過去,給自己找各種各樣做錯了的理由,總認爲自己的錯誤僅僅是個失誤,這樣時間一長,就必然會漏洞百出。

讓我們“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做一個於人於己都誠實的人吧!

《論語》讀後感9

《論語》一部集結孔子及其門徒智慧結晶的大書,蘊涵亙古以來不變的生活道理,給予我們無盡的啓發。

小學時,每天上課前,老師都要我們念一段《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琅琅的讀書聲中,還摻雜着一些吵鬧聲、笑聲,偶爾還有紙飛機飛過,在這樣的情形下,每天不斷重複的念着。那時,我還不懂《論語》裏的`任何一句道理,只知道這是每天例行的公事。

直到五年級,老師開始在早修抽空解釋《論語》蘊含的道理,每天講解一小段,而我聽得似懂非懂,只知道這是至聖先師孔子所說的人生道理,總覺得需要親自體會才較能瞭解。直到有一天,我把上學期的課本拿出來,重新看了一遍,突然覺得其中一篇當時不求甚解的課文,我已忘了作者真正的意涵,另一篇我曾用心思索、體會的文章,現在又有了新的體悟。這時,腦中浮現了小時候朗朗上口的──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一句又一句,我現在都瞭解了。

《論語》不再只是書裏的一字一句,對我來說,在生活中常常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比如說:交朋友時就會想到孔子曾說過的:“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我會注意朋友的個性,選擇興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要出門時,我會記得“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說好去哪裏,幾點回家,不讓父母擔心。

就這樣,我讀《論語》,從生活中。

《論語》讀後感10

《論語》是我們從初中時就已經開始接觸的一本生活道德哲理的書。以前剛接觸那些“之乎者也”之類的詞覺得枯燥乏味急了,當時即使老師給我們進行了具體的講解,我們也是一知半解的,除了死記硬背還真是什麼都沒有學到。可是當我上了大學之後在圖書館裏看到這本書就不經意間翻了起來,隨便一兩句都覺得很有生活的哲理。不管是在生活上、學習上、交友上、爲人處事上,還是孝順父母方面等等都給了我們明確的指示。

看到《論語》這本書就像看到初秋時期的羣雄逐鹿,爭霸天下的場景。孔子,一個20xx多年的學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先進,那麼貼切。何以想象,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假如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實了的,不是我說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爲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孔子說了些什麼,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假如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羣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假如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說的,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當然有些真理也還是需要人們不斷去改善它,讓它更加符合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論語》讀後感11

孔子是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有一本著作記載了他和他的弟子們的言行,那就是家喻戶曉的《論語》。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編撰的一部語錄著作。本書涉及政治、文學、哲學、道德和教育的道理,是儒家經典作品之一。朱熹把《論語》連同《大學》、《中庸》、《孟子》稱爲“四書”。

《論語》這本書中的每一句話都能告訴我一個道理。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讓我知道如何保持紳士風度;“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理解“學”與“思”的辯證關係;“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讓我知道正確地認識事物的態度;“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讓我知道要向所有人學習,要隨時隨地進行學習。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這句話說明了孔子認爲人可以終身遵循“恕”這個字。

寬恕是潤滑劑,它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摩擦;寬恕是鎮定劑,它可以使人在諸多幹擾中平靜下來;寬恕陽光,它可以融化人們之間的懷疑之雪;寬恕橋樑;它可以連接人們彼此的心靈。

寬恕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沒有寬恕,我們的生活就會變得非常沉重,我們的包袱也會變得越來越重,總有一天它會摧毀我們。

《論語》的句子並不長,但每句話都蘊含着深刻的道理,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感悟。大家都可以去看看這部著作,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的。

《論語》讀後感12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相信大家對這句古文非常熟悉。沒錯,它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儀式上擊缶的誦讀臺詞。作爲第一首出場的誦讀臺詞,可見《論語》在我國傳統文化上的重要性不一般。

《論語》——是傳統文化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的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雖說乍一看《論語》,不過是孔子與其弟子們的日常瑣事和言語對話罷了。但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觀、世界觀、教育理念等幾乎都包含在語錄的字裏行間。孔子對“忠、孝、仁、禮”的定義與其理解也囊括在了這本書中。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前一句提醒我身邊各式各樣的人,總有人能夠當我的.老師,有值得我學習和尊敬的地方,要懂得取長補短。後一句話提醒我要做一個聰明敏捷的人,這樣才能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兩句話我深深地記在心上。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身爲一名中國人,不但要關注當代文化,更應該回顧由我們的祖先從生活中感悟到的心得。由於我學識尚淺,只能品讀一些短小易懂的古文,但也一樣受益匪淺。

《論語》讀後感13

《論語六則》給了我很大的啓發。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兩句話。前一句話,說明了取長補短的道理。後一句話,說聰明敏捷的人愛好學習,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作恥辱。這句話到現在仍有着深刻的啓迪作用。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中含着這樣一個道理:能者爲師。生活中我們常常能接觸到有長處的人。這些長處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學校班級,我們班不到人卻各有各的長處,有的學習好,有的愛畫畫,有的寫得一手好字,有的擅長音樂有的是足球場上的猛將。多少同學值得我學習啊!

你見過高山嗎?你見過密林嗎?高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不嫌棄一粒粒比自己小的.石子。密林之所以密,是因爲它不嫌棄一棵棵比自己小的樹苗。如果你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密林的親密,就應尋找自己身邊的良師諍友,吸取他們身上的點滴長處。

如果說拜能者爲師是理所當然的,要做到不恥下問就不容易了。我們應該放下驕傲,虛心向別人請教。

我們身邊也有許多不恥下問的例子。如,李時珍爲了寫好《本草綱目》,常常向當地村民請教。白居易自幼聰明,小時便會做詩,每做完詩就去讀給鄰家不識字的老奶奶以便修改。一個不懂醫學的農民怎比得上一個醫生,一個不識字的老奶奶怎麼比得上一個聰明又有文化的詩人?

朋友,讓我們拜能者爲師,放下架子,虛心請教,知識的大門會永遠向你敞開。

《論語》讀後感14

當然,沙漠區自然少不了仙人掌,那些仙人掌個個挺起葉子上的刺,像一頭頭好鬥的公牛,好像在警告我們:“離我遠點兒,否則別怪我不客氣;”大人繼續喝酒,我繼續吃菜。剛回到我的位置,ZCY就捅,我一下叫我雅豬大媽,我剛準備和他罵個‘昏天黑地,日月無光’就有兩個字在我頭上飄——淑女,我立刻換了個嘴臉。

一、 朋友的作用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爲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人在社會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從外部看,考察一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斷出這個人屬於哪種類型。從內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間才能找到歸屬感。這種歸屬感不同於家的感覺。除了情感的寄託以外,“家”還有天然的血親關係加以維繫。朋友圈則不同,友情不僅可以滿足情感表達交流的需要,還可以使人獲得價值上的認同。純粹的友情總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維繫的。一方面,我們通過朋友這面鏡子,瞭解自己是誰;另一方面,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中產生共鳴。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學而)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季氏)純粹的友情帶來的是超脫功利的快樂。

《論語》讀後感15

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今人半部《論語》修自身。儘管論語只是一些簡單的對話,但包含了大量爲人處世的大原則、大道理《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是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在一問一答中,向人們傳達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

縱然歷經千年,孔子及其弟子向世人傳達的智慧依然能從《論語》中讀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前上學時爲了考試而背誦論語十則,卻並不是真正理解論語中的意思。現在再讀論語,發現“古人誠不我欺”,《論語》中的`言論同樣適用我們現在的生活。畢竟“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時間不待人,人生世事變化無常,一定要珍惜當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都不希望被人此般對待,推己及人,自己也不要那般待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是快樂的事情,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也是快樂的事情,別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會怨恨惱怒,豁達又快樂。教我們要有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孔子對弟子因材施教,同一個問題,針對不同的人,答疑也會有所不同。同一句話,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年齡,體會到的內容也不盡相同。

《論語》讀後感16

說了這麼多,不舉例子就全是空談。所以下面我就舉一些例子來說明我讀論語的一些原則和方法。

《論語》中記載孔子評詩經,“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爲政第二)。如果要問我,讀了《論語》,如何用簡短的話概括一下讀到了什麼呢?我覺得,我讀到的`是:如何做人。如再加幾個字以說得詳細些,那就是:中庸之道。

首先,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語言使用的恰當與否,會直接導致文學作品的成敗。

其次,說到塑造人物形象,《論語》雖不是小說和傳記,以塑造人物形象爲主,然而其記生活小片段,從側面描寫人物的手法,對後世卻影響甚遠。

最後,《論語》限於其採用的文體結構,敘事方面較別的文體稍遜一籌。

以上幾處,足可見《論語》敘事的精彩和洗練。

上面這段話中的“無友不如己者”一句,很多書(例如我爲寫這篇文章參看的《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P4)譯爲“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這種說法難以令人接受,至少我是如此。而南懷謹先生在《論語別裁》中則將它譯爲(大意):沒有朋友會在每個方面都不如自己。我想,大家應該能夠憑感覺判斷哪一種譯法更正確。那麼爲什麼會出現前一種譯法呢?顯然是因爲沒有從整體上把握導致。

《論語》讀後感17

讀了《論語》一書之後,我更由衷地敬佩孔子。《論語》教會了我好多做人道理。

近些年,也許是受一些西方思想的影響,年輕人越來越強調自信而這自信過了“度”變成了驕傲,自負。所以,我們常常看到年輕人們高高的擡着頭,自信滿滿的樣子,從不輕易向別人請教問題。

《論語》中的“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及“默爾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充分的表現出了孔子的謙虛。

根據史實記載,孔子曾向老子問禮,曾向頑童請教問題。可見,作爲儒家學派創始人的博學的孔子,還需新的向別人求教,謙虛地認爲自己做得不夠好。那麼,驕傲自滿的我們是不是應該通過對《論語》的學習領悟出什麼道理,低下高傲的頭呢?

謙虛是一種美德,通過學習《論語》,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謙虛的內涵。

《論語》不愧爲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我聽說現在臺灣流行一種“經典教育”就是讓孩子們從小學習《論語》,我認爲這是很有必要的,《論語》中很多孔子的教授的做人的道理,從小學習《論語》,能夠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這並不落伍,正如儒家所認爲的,真正的人才,“德”是第一位的',比才華更重要,有了“德”又有才的人才能造福國家,反之,德行不夠只能是禍害。

讀過《論語》,我更加覺得德行的重要,培養好的品德,學會做人,謙虛,不自滿。這樣不但自己,對國家也是一種福。希望年輕的朋友們能夠多讀一些像《論語》這樣的書。

《論語》讀後感18

在我看來,東方更注重實踐而不是理論。老子說:聖人行不言之教。道德不是用來說的,也說不出來。所以論語中的仁字一百零九見(論語通譯),人民文學出版社,徐志剛,序言P但整篇文章沒有定論。孔子在教弟子時,總是言傳身教,因材不同而教。只有這樣,弟子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仁。也許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爲了讓後人得到像老師一樣的指導,弟子從老師的生活中剪出一個片段,整理出一篇《論語》。(當然,這純粹是我的想象,沒有依據)

正是因爲《論語》來自生活,是生活的生動再現,所以我們應該用一種獨特的方式來閱讀它。就我個人而言,一本與其風格相似的書是晉代的《世說新語》。如何讀世說新語?我認爲如果大多數人不是出於學術目的(例如,他們需要寫一篇論文或閱讀報告),他們就不會分析它的中心,分析一段是多麼曲折地表達一個深刻的學術理論——我們大多數人會把它作爲一種生活記錄,用一種閒暇來閱讀它。在我看來,其實閒聊的心態是最適合讀這樣的書的.。讀懂會意,手掌一笑,自然明白他想表達什麼。也許比分析和分解規章制度好。當然,這是閱讀的高境界。我做不到。

如果你想用一句話來總結《論語》說了什麼,我認爲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知識是不一樣的。做知識可能還是可以在紙上做的,但做人只能在生活中做。讀教人做人的書,自然要放在生活中,而不僅僅是在紙上,在舊紙堆裏尋找問題的答案。

《論語》讀後感19

《論語》,論是編撰的意思,排比的意思,語是語言、話語、,論語的意思就是孔子說的話,孔子和弟子說的話,孔子的弟子輾轉聽說的孔子講的話它編撰到一講話的意思起,第二層意思,《論語》作爲一個書名,是在這部書編成的時候,也是孔子去世以後,但是,是去世後不久。

論語作爲儒家的經典之一,一共有二十篇,有一句話,“半部論語治天下”是宋朝的宰相趙普說的,但是,這句話是不正確的,在那時,宋朝的朝廷裏到處都是讀過四書五經的文臣,宰相趙普在皇帝的'面前的地位已經不高了,在皇帝的面前說的,但是,他最後時被撤職了,因爲僅僅一部論語對於治天下還是不夠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爲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爲;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爲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纔是真正的孝。

《論語》讀後感20

五年級,我開始讀《論語》。論語中的經典句子讓我受益匪淺。寫作時,我常常把在《論語》中誦讀過的經典句子運用到作文。比如要寫珍惜的句子時,我了句:“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描繪學習的快樂時光,“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在腦海裏。

而在整本《論語》當中,孔子對“孝”最使我難忘。孔子非常父母子女間的感情交流,並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愛戴和贍養。孔子孝停留在物質奉養上,他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在《論語》中他說:“今之孝者,是爲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教導:百善孝爲先,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與動物有區別?古代的黃香就做得,他小小年紀在寒冷的冬天裏,爲父親溫暖被子。這看似普通的,其實包含着黃香對父親的愛。

不過,孔子對“孝”的最高的是立身。孔子:“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可謂孝矣。”這句話了子女在父母生前父母的意願行事,在父母死後繼承的遺志,這纔是真正的孝道。而周武王和周公旦繼承文王的遺志討滅了商紂王,孔子讚揚的'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對孝順的地震撼着心靈,我不禁了的平時的所作所爲,與古人比,我差遠了。我還到贍養父母的年齡,我在精神上也孝順父母。我耍性子,一點小和頂嘴。學了《論語》後,我認識到這真是很不孝順的,的也。父母都說我變乖了,《論語》的力量真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