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精選21篇)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7W 次

【文章導讀】我期待的並不是一個溫暖安全的環境,也不是一切美夢都會實現,或者僅僅是“一切都會好的”這類幻覺,而是一種“真實”,一種在閱讀之後能夠提供面對現實的力量的文字。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精選21篇)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

初聽這書名《外婆的道歉信》想必你會和我一樣好奇,外婆做了什麼人神共憤的事,需要道歉?後來,我才知道,這是一本關於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這本書裏有個“活潑過頭”的外婆:她帶着七歲的外孫女愛莎夜闖動物園看猴子;用屎球打警察;開車時一邊抽菸一邊吃烤肉,用膝蓋控制方向盤;給雪人穿衣服,讓鄰居誤以爲有人從陽臺上跌下去;敞開睡衣站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從宜家偷黃色購物袋;甚至在男護士身上揩油。關於外婆的每件事都讓人既好氣又好笑。

或許你會覺得這個沒正經的外婆簡直太瘋癲了,但她卻是愛莎心中的超級英雄,因爲爲了外孫女她不惜與世界爲敵。擁有一位外婆就像擁有一整支軍隊。外孫或外孫女因此獲得一項特權: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有人站在你這邊,即使是你的錯。事實上,特別是你錯的時候,一位外婆既是寶劍又是盾牌。我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體會:當你處於困境或者難堪時,一句溫慰的話,會使你的心絃久久爲之顫動。

外婆說,每個七歲的小孩都應該擁有一位超級英雄。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檢查一下腦袋有沒有毛病。

外婆說,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就必須用更多‘好料’去蓋過它。

外婆說,保護城堡,愛莎,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

外婆說,腦子遲鈍的人總是說腦子靈敏的人有注意力問題。

外婆說……

外婆的道歉信

你瞧,外婆和愛莎的日常,它是不是正給你我傳遞歡悅呢。話說,她們之間朋友式的相處模式深得我心。而你有了解過你的外婆麼?或許你愛了外婆很多很多年,可即便如此,你可能還是完全不瞭解她,因爲她不單單只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直在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愛!故事百轉千折最後卻又回到當初,想必大家都知道,外婆因爲癌症不幸去世了,這聽上去是件令人悲傷的事。而生活卻並沒有因此畫上句號,愛莎的外婆留給了她一項艱鉅的任務——送道歉信。跟着愛莎的腳步,關於外婆以及更多古怪的鄰居們的故事就此展開……而這一趟送信之旅也讓愛莎漸漸發現:外婆和鄰居們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童話都更加精彩。

外婆的愛是行動,她最終以遊戲“送信”的方式幫助愛莎找回勇氣,以及讓她發現生活中的所忽略的美好,同時還教會了她成長和感恩,可見其良苦用心……以後的路,即使愛莎一個人走,相信她也一定能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沒錯,這就是精神信仰!不是寄託,而是信仰!我也相信,無論是歡樂,傷悲,憤怒,都真誠得令人可敬可畏的外婆,她的胸中一定藏有一片愛的海洋。

你聽,外婆好似在說,

Some fairytale bliss 那些童話般的天賜之福

Just something I can turn to 只是一些我能力所能及的事情

Somebody I can kiss 吻到我愛的人就好

I want something just like this 我想要的不過是這些

有愛就有希望,我真心覺得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都應該來看看這本書,它將帶給你同等程度的溫暖,有趣而又充滿正能量的感覺,也許還會另你想起自己的外婆……對了,書中還有附帶一封神祕的道歉信喲~我保證它會令你沉醉並潸然淚下,至少我是如此的。我只要一捧起這本書就不忍釋卷,裏面所講述的種種看似平常的故事,卻能輕易觸動我心裏最最柔軟的部分,讀完它,或許你也能找回久違的幸福感。最後我想說,有空常回家看看,因爲家人是無可取代的,好好愛他們~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2

老人有時候總是表現出有一些古怪且與衆不同。記得去年看瑞典作家弗雷德裏克·巴克曼的《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書中那個叫歐維的老頭孤僻、偏執、脾氣差,還有強迫症,是大家眼裏的討厭鬼,但直到我們真正瞭解了歐維一生的過往,才理解了在那些被誤解的表象下,歐維有着一顆善良到偏執的愛心,他深深的愛着每一個人,愛着這個支離破碎的世界。

《外婆的道歉信》是巴克曼的第二本小說,裏面依然有一個古怪且與衆不同的老人,她就是愛莎的外婆。愛莎是一個不“稱職”的七歲小孩,她有着與年齡不相符的老成,她在學校及現實中非常孤單;外婆是一位不“稱職”的老人,不夠穩重、老成,有些活潑過頭,她在醫院裏抽菸觸發火災警報器、說話經常爆粗口、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朝警察扔屎球,另外,她與愛莎的媽媽和鄰居布里特—瑪麗相處的很差。但外婆告訴愛莎:“最優秀的人總是與衆不同的——看看那些超級英雄。所有不同意的人都需要去檢查一下腦袋有沒有毛病!”愛莎認爲外婆——這位超級英雄有些“功能失調”,但也挺好的,她很喜歡這樣的外婆,因爲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外婆總是站在愛莎這邊,無條件支持她、保護她,甚至爲了愛莎可以和全世界拼命。

外婆爲愛莎“虛構”了一個童話世界。她帶着愛莎乘坐雲獸前往不眠大陸,那是由愛與想象構築的密阿瑪斯、守護夢想的密瑞瓦斯、儲存哀傷的密普洛瑞斯、音樂的發源地密莫瓦斯、勇氣的故鄉密奧達卡斯以及在戰爭中已成廢墟的密巴塔洛斯六個王國組成的奇幻之地,那裏有蟻象、憾馬、諾溫、嗚嘶、狼心、海天使、公主、王子等等神奇生物,愛莎在那裏被受封爲光榮騎士,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縱意馳騁。當然不眠大陸也有危險存在,那就是最可怕的敵人暗影。

然而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得了癌症去世了,永久地留在了密阿瑪斯。對於愛莎來說,她認識外婆才七年,完全不知道關於她的任何事情。外婆去世前,只留下“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這句莫名其妙的話,以及給了愛莎一把鑰匙和一封信,讓她去完成尋寶任務。從愛莎踏上尋寶之路開始,這項任務就成了一場驚心動魄史詩般的冒險,成了一次治癒心靈的奇幻之旅,成爲愛莎去了解發現、重新認識周圍的人包括外婆的重要機會。

最好的故事從來不是完全真實的,也不是完全虛構的。真實世界有成千上萬的故事,可每一個都來自不眠大陸,愛莎感覺到不眠大陸和她住的樓房漸漸相互融合了,不眠大陸其實是現實世界的另一面,不眠大陸的每一種生物都對應着外婆和愛莎身邊的人:嗚嘶是樓下愛吃糖果的兇惡大狗,狼心是那個總在消毒洗手的怪物,海天使是那個穿黑裙的女人,諾溫就是……外婆在生命的最後一刻讓愛莎去送道歉信,是爲了讓愛莎能走出自己的世界,是爲了讓她瞭解身邊人的過往並原諒他們。

愛莎勇敢地闖入到每一個人的內心和過去,她纔開始真正理解外婆的人生:外婆是一個與衆不同的超級英雄,在女性不被社會認可的年代,她摒除偏見成爲一名醫生;當人們逃離災難現場時,外婆義無反顧地與死亡爭奪生命,她幫助挽救過許多人;但當愛莎降臨世界那一刻,外婆又將自己全部的生命與愛傾注在愛莎身上。愛莎瞭解到外婆的另一面、媽媽的另一面、每個人的另一面,她終於明白外婆所說的:“保護城堡,保護你的家庭,保護你的朋友。”這句話的含義,愛莎像騎士那樣擔起保護的重任,因爲他們是愛莎的朋友。

就像外婆寫給愛莎的那封錯別字異常兇殘的道歉信一樣,讓人大笑的時候心裏又酸酸的眼眶泛着淚水,《外婆的道歉信》是一個充滿想象力和懸念、洋溢着溫馨與愛、摻雜了歡笑和淚水的與衆不同的故事。讀過以後你會明白:只有與衆不同的人才能改變世界,平庸的人什麼屁事都改變不了。要勇敢地去做與衆不同的自己。就像外婆說過的:要大笑、要做夢、要與衆不同,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3

有人說,讀《外婆的道歉信》就好像在看一個孩子的荒誕奇葩經歷。我想,我們小時候都幻想過有一位不那麼有“正形”的外婆帶我們闖禍,教我們不要那麼在乎世俗的眼光,可以縱容我們吃零食,喝碳酸飲料。

其實,我也曾幻想過我的外婆可以帶我去公園的草坪上打滾,去遊樂場的旋轉木馬上給我拍照,給我講睡前故事,帶我去做很多我沒做過的事。但…可能是天不遂人願吧,外婆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天堂做天使啦,媽媽說,在那裏她也會很快樂。我是相信媽媽的這句話的,因爲在家裏外婆的照片都是笑着的。所以我對外婆這個稱呼一直以來都是情有獨鍾的,這也是我看這本書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吧,可能還有一部分原因是被它奶呼呼的封面給吸引了。

我喜歡書中外婆帶着被同學欺負的愛莎爬上動物園的圍牆上看猴子,然後告訴她,如果今天一定要記住一件事,那我寧願你記住我們爬牆看猴子這件事;也喜歡外婆毫無理由護着愛莎的樣子;喜歡外婆那看起來並不正經但又沒有錯誤的理論;也喜歡明明自己過得不怎麼樣卻想普度衆生的另一面的外婆。

其實,《外婆的道歉信》從頭到尾都在提倡一個主旨思想就是童心不能眠,人不應該因爲長大成爲成年人就變得冷漠,只講效率,得失,對與錯。成年人的世界裏只有應不應該,可不可以,合不合適,這導致我們有時候忽略了很多,比如童真,比如快樂,比如享受。

我有一個表弟,很可愛的一個小朋友。有一次,他坐在沙發上看熊出沒,嘴裏吃着奶酪棒,流着哈喇子,不亦樂乎。後來鄰居家的小朋友過來玩,兩個小朋友不知道怎麼回事打了起來,小姨過來把他拎回屋裏,後來他跑出來哭着說:“媽媽壞,再也不跟媽媽玩了。”我給了他一個奶酪棒哄了一下,他又不亦樂乎的看電視去了。臨走的時候,媽媽問他:“今天開心嗎?”他流着哈喇子說:“開心,小熊熊,唔~。”太可愛了,我的心都被融化了,孩子的快樂多麼簡單啊。

童年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呈現最好的模樣,然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但我希望我可以永葆童真,沒有下坡路。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4

初次遇見這本書便被題目所吸引,外婆是一個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人而爲什麼要道歉呢?又是給誰道歉呢?於是,好奇心促使我一口氣看完了整本書。

“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衆不同,因爲人生本就是一場冒險。”

文章講述了七歲的愛莎性格內向,同學們都說她有着與實際年齡不符的老成,因此她不合羣也沒朋友。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她有個與常人不同的外婆,古怪又瘋狂,經常會做出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事。而這個在常人看來,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麼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爲了她去跟全世界拼命。

就算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不幸得了癌症,爲了不讓愛莎看到自己的痛苦,就騙她自己去了另一個王國,就像童話故事裏那樣。也留給愛莎一項艱鉅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她得罪過的九個鄰居。

合上書,情節卻還是令我難以忘懷。也不禁使我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小時候,每當媽媽離開,我便開始大哭,而外婆就會使勁渾身解數講笑話逗我笑,轉移我的注意力;還在上幼兒園時,下午沒事就愛躺在牀上聽外婆一邊搖着鵝毛扇,一邊給我講她小時候的故事,一講就是幾小時,她講的饒有興致,我聽得孜孜不倦;外婆不但是個故事庫,手還很巧,不管是縫東西,織毛線還是做飯都是一大好手,人稱我們家的米其林大廚。我的很多事都是她所教會的,小到跳繩,踢毽子,大到要懂得充滿感激,接受不盡人意。

雖說與愛莎的外婆性格不同,她不瘋也不古怪,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她對我的愛和故事中的外婆一樣,是付出甘之如飴的。

書中的外婆給愛莎佈置的任務,她不再害怕交際,開始變的開朗而善解人意,也在鄰居的口中瞭解到了外婆的另一面,發現原來小時候外婆給她講的童話故事都是由鄰居家正是發生的事改編而成的,打開了真實與夢境的阻隔,也慢慢原諒了外婆的不辭而別。

想當初的我,也是那個膽小的我,那個躲在角落裏不敢對着大衆說話的我,同樣也是有了外婆的陪伴,漸漸變得自信,變得勇敢,在幼兒園畢業典禮上已經可以自如的表演,講故事比賽還屢屢得獎,不再害怕衆人的眼光。

這本書就是一股力量,一種對待生活豁達的態度,她說“人無論活到多少歲,都要敢愛。”的確,保持一顆童心,積極樂觀,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讓,想跳就跳,不害怕別人嘲笑。快樂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5

一本關於愛、守護、與原諒的故事,勢必觸動每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引發共鳴。它讓我懂得了愛的真諦、原諒的重要和爲了守護自己的親人付出一切代價的精神。那就是瑞典作家巴克曼所寫的《外婆的道歉信》。

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七歲的愛莎有一個古怪又瘋狂的外婆,她會埋伏在雪堆裏嚇唬鄰居,半夜從醫院溜出來帶着愛莎進動物園,用彩彈射擊推銷員……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麼情況,外婆都是她的忠實粉絲,永遠站在愛莎的這一邊,爲全世界拼命。

可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能力的一天。外婆因爲癌症去世,但留給愛莎一個艱鉅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鄰居們。收信人包括一隻愛吃糖的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這一趟送信之旅讓愛莎發現:外婆和鄰居們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童話更加精彩。

書中,外婆爲愛莎虛構了一個童話世界,有城堡、公主、護衛、騎士等,讓愛莎在現實世界丟失的童心在這裏被重新撿起,在這個虛構的世界裏她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用顧及他人的眼色。

看完這本書,我不禁感嘆:作者描寫的太逼真,我成功的被故事情節調動着情緒,時而歡笑,時而哭泣,時而又破涕爲笑……這讓我更加佩服作者。到後面,外婆去世,愛莎按照外婆留下的指示,開啓了一趟送信的冒險,漸漸揭示了每個角色的“真面目”以及他們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書中的外婆是一個“非主流”的長輩。在醫院裏抽菸,往警察身上扔糞球,赤身裸體拿着彩彈槍射擊傳教人,就僅僅幾句話,都能感覺到一個過渡“活潑”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而外婆精心設計的童話故事,她年輕時的真實身份、與各房客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都在等着讀者在字裏行間中抽絲剝繭。

其實我有一些羨慕這本書中外婆的這種童話式去世,因爲她弱化了這種生離死別,讓愛莎用道歉信的方式繼續感受着愛、原諒和守護。它的意義在於努力的用書寫的方式表達出“親人的離開並不是真正的離開”。

除此之外,這本書令我驚訝的是,它能讓我表達出這麼多的情緒。讀完第一遍之後我才知道,很多道理在我們長大時,我們都已經忘了。我們忘記了如何真誠的交朋友,忘記了如何從生活中看到美好,忘記了面對危險時的勇氣,也忘記了想象力。外婆總告訴愛莎,好好長大,做個與衆不同的人,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不應該不同。

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中,我們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丟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放肆的大笑了,我感覺如今的人們的笑容似乎已經成爲人們的面部表情,人們之間的問候已經成了禮貌性問候,有時還不是誠意的問候。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中規中矩的,丟失了太多自我,丟失了我們原本的本性。

人無論活到多少歲,都應該像書中的外婆一樣,保持一顆童心,想唱就唱,不假笑推讓,想跳就跳,不害怕別人嘲笑。快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愛自己,愛家人,愛生活,愛自然,愛所有一切值得愛的事物。就像外婆對愛莎說的:“好好生活,好好做夢,好好大笑。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這不光是外婆對愛莎的期望,也是作者對生活的期望。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6

這本書是我的領導推薦給我的,她總是能get到我的點。

一拆開書就掉出來一封信,是外婆給麗莎的道歉信。可愛的手寫字體就讓我忍不住想要立即讀這本書。

整本書分爲34個故事,講述麗莎77歲古靈精怪的外婆得癌症去世後,讓麗莎給鄰居送道歉信,道歉信有9封,分別給一條巨型黑狗、一個白天從不出現的“怪物”、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一個煩人精鄰居。在送信的過程中,麗莎發現了這8位鄰居不爲人知的故事。

讀着這本書,除了被治癒還感覺自己身體裏的“小精靈”又出現了,成人的世界幾乎沒有了童話故事,我們被工作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佔滿了整個身體,隨着愛莎的腳步,我和她一起去密阿馬斯探索,似乎從這個喧囂的世界中脫離出來。

去愛吧,去原諒,去感受溫暖!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7

這個酷熱的暑假裏,我讀了一本讓人想哭又想笑的書,但其實我們經常是一邊哭一邊笑。

在《外婆的道歉信》中,愛莎是全文的主角,她是一個即將八歲的女孩。愛莎有着與同齡人不一樣的智慧,對於所有的事情都十分好奇,似乎有着“十萬個爲什麼”等着你去回答。而且她十分有意思,喜歡和外婆做些媽媽明令禁止的事情,如和外婆一起看電影,一起玩遊戲吃肉桂卷,有時還會一起打電腦遊戲。她還有一個獨特的愛好——喜歡上維基百科,這對於同齡人來說是一定不被允許的,所以這個獨特的她只有一個朋友——她的外婆,但是她並不孤單。

每個七歲的小孩都應該有一位超級英雄,外婆經常這麼說。我想外婆就是愛莎的超級英雄吧。外婆是個很有個性的人,她喜歡向鄰居的衣服上射擊彩蛋,用石頭在牆上亂寫,因爲她說這樣事情不容易忘記,她還把糞泥球扔到警察衣服上……但是就是這個看似十分討厭的外婆,卻對自己的外孫女十分疼愛,無論什麼時候,就算是犯錯,都站在愛莎這邊維護着她的一切。而且外婆從小就和愛莎講故事,講述着“不眠大陸”的一切,特別是“密阿瑪斯”王國,每天晚上都帶她進入“不眠大陸”,守護者她們的王國。直到有一天,外婆永遠地留在了“密阿瑪斯”。外婆交給愛莎一個任務,讓她去給得罪過的九個鄰居送道歉信。慢慢的愛莎知道了外婆的過去,開啓了一段對外婆由恨轉化爲愛的旅程。

在愛莎的生命中,外婆就像她的超級英雄,處處維護着她,但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而我們在生活中,也一直有個超級英雄呵護着我們——我們的父母。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便成了他們的唯一,他們陪伴着我們直到長大。當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事情,我們想到的一定是自己的父母,他們就是我們生命中最大的依靠。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它非常貼近我們的生活,非常富有哲理。愛莎她慢慢的從外婆的童話中走到了現實,真正的瞭解到了自己的外婆,知道了原來這些鄰居曾和外婆有着一段非常好的回憶,那些童話都是來源於生活中。讓愛莎對這個超級英雄不再是恨,而是更多的愛和原諒。

在文章的結尾,愛莎收到了外婆的道歉信,此時愛莎即將八歲了,她原諒了自己身邊的鄰居,於是便可以擺脫超級英雄的保護,自由長大,最終她成爲了“生病男孩”的超級英雄,保護着他,因爲每個七歲的小孩都應該有一位超級英雄。

讓我們每個人都珍惜好我們的超級英雄,慢慢擺脫他們的保護,去做一個與衆不同的人,因爲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8

外婆幾乎是每個人心中最溫暖的的角色,人生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外婆說要大笑,要做夢,要與衆不同。

七歲的愛莎有一個古怪有瘋狂的外婆,外婆會埋伏在雪堆裏嚇唬鄰居,把重要的事情記在牆上怕忘記,因爲牆不會丟,半夜裏從醫院留出來帶愛莎翻進動物園,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一邊,會爲她跟全世界拼命。

外婆年輕時拋下女兒去了前線做醫生,外婆救下了所有人卻忽略了女兒,也是愛莎的媽媽。這就是媽媽和外婆之間爭吵的導火索,而愛莎眼裏的外婆不是這樣的。雖然外婆沒有給愛莎的媽媽一個美好的童年,但是她給了愛莎美好的童年。她教會愛莎說不,教會愛莎如何緩解自己的不快樂,教會愛莎怎麼愛別人和原諒別人。

外婆不幸得了癌症去世,留給愛莎一項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交給她得罪過的九個鄰居。一個愛吃糖果的大狗,一個總是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愛管教別人的煩人精,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這一趟送信之旅讓愛莎得到了成長。通過送信,愛莎瞭解了外婆的另一面,媽媽的另一面,許多人的另一面。

外婆去世之後,愛莎把她的頭抵在媽媽肚子上說她想外婆,想起外婆從不說再見,只說回見,可是這一次愛莎再也不能見到外婆了,但是外婆還是強忍住堅強的說了回見。愛莎從此只能一個人面對未來,但是外婆交給她城堡的鑰匙,讓她保護所有人,她將成長起來。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9

看完《外婆的道歉信》之後,最強烈的願望,是希望自己以後也能夠把自己的經歷和生活變成有趣的童話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然後努力的思考和回憶自己7歲的時候的超級英雄是誰......

也許是自己但那時候如何保護自己都是母親教的,所以也可能是母親;

但也可能是父親,雖然他總是打我罵我,但的確好像他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怕他也是因爲怕被他打,但也覺得所有的人大人小孩好像都很怕他;

也可能是外婆,她總是包容我所有旁人不能包容理解的我的任性和調皮,以及非凡的活潑,她總是可以原諒我所有別人說的我犯的錯。

也可能是我的小姨,因爲她總是偷偷變出很多我最愛吃的油炸大蝦和美好火腿腸給我,在姑父的爸爸的飯店裏;

也可能是我的奶奶,因爲她總是炒出很好吃的回鍋肉,而且大塊大塊的往我的碗裏夾,爸爸每次打我是往她的懷裏躲永遠是最正確最安全的選擇,她會比我爸爸跟大聲更急躁的護着我;

也可能是爺爺,因爲只要爺爺一個眼神,每個人都怕的爸爸就會低下頭,沒人能制住我爸爸,除了爺爺;

也可能是四叔,因爲他總是給我零花錢,如果我問他要;

也可能是大伯,因爲我總能在他的店裏拿各種各樣我想吃的零食......

這樣想起來,好像其實好多好多人都可能是我7歲時候的英雄。因爲我已經不太記得我七歲時候的點點滴滴了,這些回憶都散落在我的“小時候”,姑且我的“七歲”就等同了我的“小時候”。

我好想吧每個人都記得,每個人都提到,因爲害怕自己被忘記,所以害怕忘記了別人;因爲想要被記得,所以纔會努力記得別人罷......

之前有看到過一句話,“人永遠都是孩子,誰也長不大,有的保留着孩子的心靈,有的則保留着孩子的腦筋。”我現在的自己其實也是小孩子吧!所以突然想要看很多很多小時候的童話故事,因爲小的時候記憶太零碎,很多故事雖然看過,但都已經不太記得,現在再回頭去看看,或許會更加熱愛自己和生活。

其實有的時候不斷的回憶過去其實未必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不斷的整理,修補,總結,分析,傳遞,然後繼續大步往前走也未必不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沒有誰一定要如何如何。每個人都在按照自己的邏輯和想法過活,每個人都在努力的守護者自己覺得需要守護的東西,每個人都在修補自己的內心。

就像媽媽之所以常常提到錢,是因爲小時候一場大火燒得原本衣食無憂的她們家裏一貧如洗。最難以接受的不是從未有過,而是曾經擁有然後被剝奪,所以她纔會那麼努力那麼努力的讓我擁有無憂的生活。

爸爸的強勢暴力和易怒的性格,源於他從小就是這樣被教育着,因爲他自己一直是他自己的英雄,所以當我反對他是英雄的時候,他纔會那麼憤怒,那麼失控想讓我改變我的想法。

但其實他一直都是我的英雄,不論他看起來凶神惡煞還是額藹可親,他總是說着拋棄我,但其實他一直在我身後,只是他不懂表達,總是默默的,因爲他只能默默地。

我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夠把心理的這些感觸感動感激都一一寫下來,告訴她們,我很感動,我很感激,謝謝她們愛我,保護我,照顧我。

我也想如果有一天我可以用童話故事來像外婆一樣講述她們的故事,講給我可能會有的小孩,講給所有的小孩子,講給你的小孩聽,但我又覺得羞恥,因爲別人的小孩憑什麼聽你的胡扯,但我相信那個時候的我,能夠講通話故事的那個時候的我,並不會胡扯。

我從出生就與衆不同,我纔剛剛讓媽媽認識也認可了我的與衆不同,她覺得我很厲害,我想我也一定會這樣覺得。總有一天,我一定會這樣堅定不移的覺得,並且愛着這個那個與衆不同的我。

這段話我寫第一遍發表的時候因爲字數限制後面很多內容都沒有顯示出來,而我也不太記得沒能被記錄的話到底是什麼,只好隨着僅有的思緒和記憶重新寫過,讓記得更加深刻,讓遺忘的就隨之零落,畢竟我能做的就這麼多。順其自然,便是最好的結果。

感恩,比心。

謝謝這本書的作者,也謝謝我的外婆和我的超級英雄。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0

用了兩個晚上的睡前時間和今天的晨起時光,讀完了瑞典作家巴克曼的《外婆的道歉信》。

信中的內容不多言了,喜歡的人自然會一點點讀下去,不喜歡的人看了之後會覺得不過如此。每個人的閱讀喜好不一樣,也不需要強求。於我而言,覺得這本書還不錯,至少可以引發人的思考。

一個離異家庭的孩子,如何在父母都各自重組家庭後找到自己的定位。這一點對於很多孩子來說都很難,應該說是問題家庭造成了孩子成長中的種種問題,書中的愛莎雖然纔不到八歲,可是,她會漠視那個“受所有人喜歡”的繼父,原因是她怕一旦她真的把繼父當作父親,等媽媽和繼父有了屬於他們的孩子後,繼父會不再愛她,與其到時候再承受那份痛苦,不如不要開始好好相處;她想和爸爸去共度愉快的週末,又怕自己在爸爸的新家庭裏格格不入,於是,一次次地放棄了把自己的想法說出口;媽媽懷孕了,她一次次地敵視這個孩子,覺得這個孩子如果出生她連媽媽都會失去,於是一次次和媽媽衝突……

好在她有一個視她爲最愛的外婆,活着的時候全心全意地疼愛她,爲她打造了想象中的無限大陸,在因癌症去世後也通過讓她一點點找線索,給鄰居們送信來了解身邊的人,最終,她走出自己的不安,成爲一個快樂的孩子。可是,還有那麼多孩子沒有走出內心深處的被拋棄感,他們的傷口只是表面癒合了,其實會在很多的時候仍然隱隱作痛,而這份疼痛,很有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最後形成種種不同的偏執的性格。也許一本書改變不了什麼,但覺得還是值得一讀,學着如何同自己和解。

每個孩子都曾經是好孩子,他們的未來都曾經有着無限的可能性,可是,很多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把自己內心中的天使弄丟了,於是,變成了連自己都無法接納的樣子,而珍貴的人生也似乎變成了可以同樣輕易捨棄的東西。可是,事情不是這樣的!

生命之所以珍貴是因爲它對於我們來說有且僅有一次,雖然有着種種苦惱、磨難,可是,也正因此而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璀璨。希望每個孩子都可以在成長的過程中找回自己的天使,與自己和解,與生活和解,接納可能會遇到的不美好,珍藏偶爾相逢的小確幸,把日子過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樣子,畢竟人生只有一次,不要辜負!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1

愛莎是個早慧但是超級可愛的七歲女孩,在這個世界上,她最愛的依次是她的外婆、哈利·波特和維基百科。由於擁有遠超同齡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她顯得過於特別,因此常被同學欺負。愛莎的外婆七十七歲,她的初次登場就是給雪人穿上衣服讓鄰居誤以爲有人從陽臺上跌下樓。不僅如此,她還敞着浴袍(裏面是裸體)站在陽臺上用彩彈槍射擊推銷員,邊開車邊吃烤肉卻喊愛莎換擋,揩男護士的油……種種瘋狂行爲可謂“罄竹難書”。

這樣一個看似“不負責任”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在她受傷害怕的時候,帶領她進入童話世界經歷冒險故事,以此躲避現實帶來的打擊與恐懼。當愛莎在學校受盡委屈,外婆就用自己做的傻事(超好笑)來幫愛莎“改寫記憶”。用外婆的話說:“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就必須用更多‘好料’去蓋過它”。

這本書所承載的並不僅僅是一對祖孫的溫暖情誼,更多的其實是作者關於“人生的幽默與哀愁”的感悟。因爲最重要的故事將在第四章出現。接着,與外婆有關的鄰居們相繼登場——一隻愛吃糖果的兇惡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消毒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和一個酗酒的心理醫生等等。他們的出場給這個看似輕鬆好笑的故事增添了不少現實的殘酷。

“我得感受這些角色,我的每一個句子都是在感受角色……小說是用情……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2

冬日裏的每一個文字都顯得慵懶,思緒渙散。逐漸凝固的空氣,感覺和這本書很配。而如果能在開春讀完,應當是個完美的結局。當然,這世上沒有什麼是完美的,連夢都不能。

“每個七歲的小孩都應該擁有一位超級英雄。”

大概是這句話在開頭出現過太多次,導致這本書斷斷續續讀了半年多,才終於讀完。對於一個童年不曾擁有超級英雄的孩子來說,閱讀這樣美好的開頭,是一種折磨,愈加顯得生活難捱。但也可能,只是悲痛讓我們下意識地銘記,成爲記憶中無可或缺的一部分。無法擁有的東西,常常讓人心懷執念,敬而遠之。

只是,光陰不曾仁慈。美麗會枯萎,英雄終遲暮。

“死亡最強大的力量不在於它能讓人死去,而在於讓留下來的人不想再活着。”

不想活着,卻不得不活着,是人間極致的苦。所以纔有了“外婆的道歉信”。兜兜轉轉的信,不過是串聯人和人之間的信物,正如大街上來來往往的過客,能發生的故事,其實早有伏筆。

錯過和遇見,在多年前的某一天看來不可思議,而在多年後的某一天看來毫不意外。只有走進故事裏,故事才能發生和生長。只是,有時候的我們,孤獨地只想做個旁觀者。

死亡是很難讓人向前看的,即使它代表着新生。但外婆做到了。每一個讀者,都會想要嫉妒愛莎。因爲她擁有一個超級英雄。不,還因爲她也成爲了一個超級英雄。

許多故事的結局,總顯得過於完美,讓人心生遺憾。可如果故事都不能治癒我們,還有什麼可以爲生活鎮痛。大概,是成爲自己的超級英雄吧。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3

不到八歲的愛莎簡直就是女戰士。我超愛她,我喜歡這本書裏的幾乎所有人,甚至包括布里特瑪麗。

一條線帶出一封信,一封信扯出一個人,一個人生出一個故事,一個故事造就一段人生。而人生太神奇,千奇百怪,不活一遭總不知道結局是什麼,而就算知道結局往往又毫無意義,畢竟過程更重要。

像書裏說的人很簡單又很複雜。而人不可能是完美的,就連超級英雄也是。但都在努力希望自己一生中不混蛋的時候比混蛋的時候要多,併爲多多少而用光力氣。

很喜歡這本書,真的。能讓人哭着哭着又笑出來,笑着笑着又哭出來真的很不容易。更多是感動,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各自組建了新家庭,但都試圖給愛莎更好的愛。不是說出口的才叫愛,很多時候如果我們有愛莎那麼聰明,自己去探索去觀察去發現,通過一個個片段去了解別人的過往,傾聽別人人生中講述的我跳舞我悲傷我夢想我愛與我戰鬥的每一個故事,瞭解掩藏在背後所有所有的真相,將心比心感受他們遭受過的傷接受過的愛,也許這樣我們纔看得懂人世間,知道七情六慾,理解他人,最後懂得原諒,創造出“我原諒”的童話王國。

作者真的很強大,他通過愛莎告訴我們閱讀量大真的很重要,不然就會像我一樣寫個讀後感都下不去手。

最後,與其說要像作者想表達的不要害怕自己與衆不同,相比之下作爲普通人的我其實更害怕自己居然如此普通。

晚上不到九點就睡着的一個好處就是凌晨三點鐘我上了一趟廁所後就再也睡不着,然後異常精神地看完了這本好書。

感恩,即使這一週的某一天因爲某件事我很憤慨和難過。但現在,我原諒他們了,我也原諒我自己了。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4

每一位外婆都是超級英雄,如果說《雲邊有個小賣部》中,劉十三的外婆的超能力是長久的愛與陪伴。那《外婆的道歉信》中,愛莎外婆的超能力就是原諒與成長。7歲的愛莎遭遇校園霸凌,於是她那個纏綿病榻的'外婆,半夜逃出醫院,帶着愛莎翻進動物園看猴子大鬧一場,用彩彈槍打銷售員,只爲了能讓愛莎忘記在學校的不愉快。外婆說如果你擺脫不了壞事,那就必須用更多的“好料”去蓋過它。

這個四處惹麻煩的外婆卻是愛莎唯一的朋友,也是她心中的超級英雄。不管什麼情況,外婆都會站在愛莎這邊,爲她去跟全世界拼命。但是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愛莎的外婆被癌症打敗了,最後留給愛莎一項艱鉅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鄰居們。收信人包括一隻愛吃糖果的大狗,一個總在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這一趟送信之旅讓愛莎發現:外婆和鄰居們的故事,比她聽過的所有童話都更加精彩。

我想外婆給愛莎帶來的是溫暖,讓愛莎逐漸變成了自己的超級英雄,就像痛苦散去後總會把剩下的結晶留在你的身上,但這個時候他們就再也不會痛了,只會散發着讓你成爲你的光。

在Backman的筆下,外婆爲愛莎建造了“不眠大陸”和一個個“神奇生物”,在這片大陸,愛莎可以拋棄孤獨、恐懼和悲傷,擁有自由、勇敢、童真。而“不眠大陸”就是現實世界的真實寫照,“神奇生物”也是身邊鮮活的人物。就像外婆說的那樣:最好的故事從來不是完全真實的,也不是完全虛構的。

這是寫給大人的童話,生活其實很艱難,艾莎身邊的人無一不揹負着痛苦,而與衆不同的外婆和艾莎,就是撫慰這些受傷心靈的最好良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超級英雄,把生命教給生活,把生命還給自己——致敬超級英雄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5

“每個七歲小孩都應該有一位超級英雄。”

在一張展開的世界地圖上,有着六個國家:密阿瑪斯、密普洛瑞斯、密瑞瓦斯、密奧達卡斯、密莫瓦斯、密巴塔洛斯。還有一座神奇的城堡,用着城堡裏面住着一位不太正常的愛莎和一位過於活潑的外婆,還有其他不同風格的家人和鄰居。可是有一天,愛莎唯一的擁護者外婆被留在了密阿瑪斯,而愛莎卻回來了城堡。

外婆給愛莎在城堡裏留了許多寶藏讓愛莎去尋找。

城堡裏的每一個人都有着愛莎不知道過去,你不知道爲什麼一個黑紗女人爲什麼整天喝酒然後不讓人洗澡,你也不知道爲什麼布里特·瑪麗會在時間的沖刷下變成一個喋喋不休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過去,可是外婆不能同愛莎一起去探索解開這些故事,而是讓愛莎開始自己獨自冒險。在過程裏面愛莎收穫了很多朋友:狼人、嗚嘶、阿爾法,他們在外婆的叮囑下保護着這個七歲女孩的探險歷程。

外婆每一封道歉信就是一個過去的故事,外婆的道歉的內容其實更是每個人內心不敢面對的歷史。我們作爲被時間留下來的人,還是要好好生活,好好大笑,好好做夢。

慶幸的是,愛莎最後保護住了城堡,讓城堡裏的每一個人都走出了自己的世界,大家成爲了更好的朋友。外婆讓愛莎學會了勇敢,學會了堅強,更學會了怎麼去愛身邊的人。

開頭閱讀的時候我其實看不懂這篇文章所要表達的意義,後面每一環得扣着一環,讓你止不住地想要繼續看下去,這個作者是我今年特別喜歡的作者,看過他的另一本《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我覺得這個作者應該是個心思細膩的作者,人生於世,長於世,就是要經歷種種後,還是要勇敢地擁抱生活,擁抱自己。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6

最開始讀的時候,還沒有分清主線,對角色也並不清楚,再加上童話故事與現實交織在一起,所以讀前面一半時有些吃力的,經常不明白“這到底怎麼回事”或是“這是什麼伏筆嗎”?這種閱讀障礙還是挺消耗看書的熱情的,好在慢慢看下來就梳理通了,也懂了不眠大陸與現實的對接——不眠大陸是現實的映射和超越。

不眠大陸有六個已建王國,分別是愛、悲傷、夢想、勇氣、跳舞和戰鬥,這是外婆給愛莎和那些她幫助過的孩子們構建的童話世界,教會他們愛、夢、敢和戰鬥,收藏他們的悲傷歡笑。

比起隨着故事敘述而展開的六個“關鍵詞”,我反倒更被最後一個關鍵詞所感動,也就是外婆希望重建的“原諒”大陸,這個關鍵詞在書的最後才放到明面上講述,但是回想一下書中的情節,“原諒”卻是貫穿首尾的。外婆沒有時間陪伴愛莎長大了,便通過一個“騎士冒險”遊戲讓愛莎學會了愛、勇敢以及原諒。無論是在童話故事裏還是現實世界中這三個詞都很美好。

最開始我有些不太能理解愛莎這樣的女孩,我欣賞她的機靈古怪,但是仍然覺得8歲孩子有些過於成熟、苛刻、沒有禮貌了,但是在書中我看到了愛莎的成長和變化,這變化體現在她對每個人的態度上,有改變總歸是好的,這或許也是外婆最希望愛莎能學會的——學會原諒,學會包容。

比較驚喜的人設是布里特瑪麗,因爲這個角色太鮮明瞭,而且結尾還有很大反轉,不突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有很大的感染力。

一如格林童話一般,故事最終走向了最圓滿結局,似乎真實又似乎不真實,作者還是很善於都包袱的,結尾用自我調侃的方式把“童話故事結尾難”表達了出來。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7

今天小龍想安利一本書——《外婆的道歉信》。這是瑞典作家弗雷德裏克的一本故事書,講述了一個關乎愛、原諒和守護非常溫暖的親情故事。讀了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啓發。

外婆年輕時是一名外科醫生,喜歡在世界有戰爭或海嘯的地方救死扶傷。她是很多人心中的超級英雄。但外婆卻不是個很好的媽媽,外婆在女兒烏爾莉卡的成長中幾乎是缺位的。所以後來外婆和媽媽在一起時總是吵架。

當小愛莎出生後,外婆決定全心全意地照顧愛莎。外婆給她講浪漫的童話故事。小愛莎聽得如癡如醉。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一天。外婆因癌症去世,留給愛莎一項艱鉅的任務——將外婆的道歉信送給鄰居們。收信人包括一隻愛吃糖果的大狗,一個總是不停洗手的怪物,一個管東管西的煩人精……

這次送信之旅也讓愛莎再次認識了外婆。她學會了理解與體諒身邊的人。外婆死後給鄰居的道歉信中,前面都是些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情,最後爲一件真的給對方帶來了許多煩惱與困擾的事情鄭重道歉。

對於我來說,覺得要向別人道歉的事情太多了。曾看到一個摯友在朋友圈給自己的父母、戀人、好朋友挨個道歉,但最後給自己道歉,抱歉自己過去20年老是跟自己過不去,以後每天對自己好一點兒。我有種相似的感覺。

所以小說的最後愛莎在經歷了失去和一系列尋找後學會和自己和解、原諒了外婆。我非常開心愛莎的改變。生活不易,懂得與自己和解。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8

《外婆的道歉信》是巴克曼的第二本小說,又他的一鉅作。七歲的愛莎有個古怪又瘋狂又可愛的外婆,她會用彩蛋射擊銷售員,她會用狗屎去襲警。她隨心所欲的生活着。這個另所有人撓頭的外婆確是愛莎心中的超級英雄。可是這位超級英雄也有失去超能力的那天,在文中開頭我們就知道超級英雄得了不治之症,不久便離開愛莎。在外婆彌留之際,她交給愛莎一項任務,將她的道歉信分別送給她曾經得罪過的九個鄰居。在這一趟送信之旅中,愛莎發現這其中的故事及奧妙遠比童話故事裏更加精彩。在這趟旅行中,愛莎收穫了人生中太多的哲理——愛、守護、原諒。

世上的事情本來便是恩怨一場,怎麼算也是枉然,不如叫它們隨風而去吧!——三毛《夢裏花落知多少》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作者不僅表述了祖孫之間的親情,更加表述了作者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在如今快節奏的生活步伐中,我們缺失了太多的自己,丟失了太多的自我,想想我們有多久沒有放肆的大笑呢,我感覺如今人們的笑容似乎已經成爲人們的面部表情,人們之間的問候已經成了禮貌性的問候,沒有誠意的問候。我們在生活中都是中規中矩的生活着,丟失了太多的自我,丟失了我們原本的本性。

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展示自我,抒發自己的感情,做一個與衆不同的我,這是外婆對愛莎的期望,其實也是作者對生活的期望。

人生最遺憾的,莫過於輕易地放棄了不該放棄的,固執地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柏拉圖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19

世界上有一種東西是隱形的,那就是愛,但是如果你細心去感受,是能夠感受到的。

這一天,愛莎的外婆半夜溜出了醫院,偷偷地帶着愛莎翻過動物園的圍牆,但是這面圍牆對外婆來說就是排小小的柵欄。外婆帶着愛莎看了猴子,在返回的路上還朝一位警察扔了一個屎球(大部分是土),這樣做並不是外婆粗魯無禮,而是爲了讓愛莎忘記白天在學校餐廳發生的事:三個高年級的女學生在餐廳抓住了愛莎,並打了她,還將她的格蘭芬多院徽圍巾扯破,扔進了臭臭的馬桶裏。外婆希望愛莎不要因爲白天的事而記住今天。總之,不管愛莎做的是對的還是錯的,外婆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到愛莎這一邊,去跟全世界拼命。

讀到這個情節,我不由被愛莎外婆的舉動深深打動了,我的腦海裏似乎浮現出了一個身影,哦!那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很愛我,她知道我喜歡吃烤鴨。天很熱,我沒有胃口,外婆爲了讓我多吃點兒飯,在太陽的照射下排着長長的隊伍買烤鴨。等回來的時候,外婆後背的衣服溼了一大塊,額頭上有很多汗珠,有的還在往下流,可是外婆顧不上擦汗,趕緊給我捲了一個烤鴨。我吃了一口,覺得自己吃的不僅是烤鴨,還有外婆那如夏日裏涼風般的愛。

世界上的外婆有很多,雖然她們不一定具有愛莎外婆那樣有幽默感,但是她們卻用不同的方式愛着自己的外孫子(外孫女)。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20

在所有開始之前,我在這本書結尾的前一夜夢到了 哈利小半。微讀筆記數量多達91條,目前位居第二,僅次於《雲雀叫了一整天》。這本書相繼在倆個讀書軟件裏讀完,事隔好久,對外婆記憶很深。

當初我會好奇道歉的內容是什麼,讀到一半的時候我猜測是,外婆給愛莎的道歉信,告訴她自己騙了她,8歲的愛莎應該成熟穩重,因爲愛她的外婆都是爲了讓她不被人當成另類才故意半夜爬動物園的牆幹出一些非常人的舉動的並且身患了那該死的癌症。顯然是我單純了,外婆的道歉信不只是給愛莎。

其中的翻譯很有趣味,這就是爲什麼感動之處你的一邊哭一邊笑的原因。

比如瑪麗在搖晃着叮噹作響的外婆寫給她的信封時,會側過身子斜着眼睛望向裏面,彷彿外婆會從裏面跳出來,和她嗚哇啦。

走在雪地上的聲音就像爆米花爆開。

愛莎瞪大眼睛,就像一不留神坐在了還沒幹的油漆上。

愛莎陷入沉默,感覺過了大概一百個紅燈。

他們站在這尷尬的沉默中,伴隨着他們之間持續一生的衝突。就像兄弟。

有一天我的外公也會來轉轉。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聽見他,因爲他全身都在大笑。

她的頭髮像一蓬稻草,有兩隻小鳥被纏在裏頭打了一架。

幾乎沒有傢俱,僅有的幾件相對擺放,如果有一粒灰塵掉在它們身上,這些傢俱好像就會立即切腹。(愛莎之所以知道“切腹”,是因爲她一年前有過一段“武士迷戀期”。)

她們之間的祕密語言

密阿瑪斯 不眠大陸 一萬個童話永恆

密瑞瓦斯守護夢想,密普洛瑞斯存儲哀傷,密莫瓦斯是音樂的發源地,密奧達卡斯是勇氣的故鄉,而最英勇的戰士都在密巴塔洛斯長大,正是他們在無盡戰爭中對抗那些可怕的暗影。

外婆打撲克牌贏回來一整套公寓和雷諾,這個公寓裏的人都和外婆有關。

外婆偶爾會在開車時一邊抽菸一邊吃烤肉,只用膝蓋控制方向盤。如果她踩下離合器並大喊“就現在”!愛莎必須馬上換擋。

外婆的道歉信讀後感 篇21

《外婆的道歉信》這本書講述了一個關於愛、原諒和守護的故事。書中的主人公是個七歲的小姑娘,愛莎,她是一個不像小孩的小孩子,聰明但是沒什麼朋友,因爲她的性格比較獨特,所以經常遭人欺負,她唯一的朋友就是外婆。和愛莎相反,外婆其實更像是一個惹是生非的小孩兒,無厘頭,總會把事情搞的很糟糕。

書中外婆給愛莎構造了一個童話世界,在這個世界裏,愛莎是一名騎士,不用害怕被人欺負,每晚她只有隨外婆來到童話世界才能安穩的睡着。外婆有一天安排小騎士愛莎去送道歉信,沒有說送給誰或者爲什麼道歉,而第二天,外婆就由於癌症去世了,愛莎對這件事感覺到氣憤,因爲外婆向她隱瞞了自己即將去世這件事,也讓她意識到“即使你愛了外婆很多很多年,可你還是不瞭解她”。

外婆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在這種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愛莎選擇照着外婆說的做,即使這讓她覺得危險和恐懼。這本書有些像是記錄尋寶和探險的過程,在尋找收信人的過程中,愛莎纔開始真正瞭解外婆,並在這個過程中,發現鄰居們的另外一面,知道了在她出生之前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

這本書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有明暗兩條線,明線是外婆給愛莎講述的童話故事,暗線是書中人物的真實經歷,愛莎通過爲死去的外婆送信,將這兩條線交匯到一起,每一次的交匯都讓人出其不意,作者爲所有人都賦予了童話角色,再用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的視角去挖掘其它角色的人生,在一件件瑣事中,每個人物逐漸變得飽滿,真實和充滿矛盾,而每個人物都有對應的一份悲劇,例如經歷戰爭、災難、背叛、霸凌等等。

這本書的前幾章比較跳躍,有點讓人不知所以,但越往後讀越能感受到這本書的精妙之處,作者的文字很簡單,但總能抓住人的情緒,想笑的時候他會冷不丁潑盆涼水,快淚目的時候又能讓人笑出聲來。總之,這個故事裏真的有很多打動人心的地方,推薦大家閱讀。